环境伦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伦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范文1

 

众所周知,环境伦理学是以反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为宗旨的,把用以取代传统伦理学的“生命中心主义”作为理论前提按照环境伦理学的观点,造成现代地1球环境危机的根源正是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只承认一个物种一一人的价值,而否认人以外的任何存在物的价值。如果说有价值,也仅仅是作为工具的价值这样,人类对其以外的所有存在者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的正当性与否,就完全取决于两个事实:一是这种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利益;二是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类的权利。所以,“它只承认,对人而且只对人具有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即便我们可以考虑对地球上其他生命体的义务和责任,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这种义务和责任都是基于人类价值的实现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去保护我们之外的环境的存在和发展”①根据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对地球环境问题的研究会被认为只是由于人类行为对地球的破坏,其结果反过来阻碍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对此,环境伦理学认为这是犯了类似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物种歧视”的错误,使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为使地球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与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不同,环境伦理学主张“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泰勒在他的《尊重自然》一书中指出:“环境伦理学所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界间的伦理关系规范这一伦理关系的原则决定着我们对地球及居住在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的义务和责任”②很明显,这里的“义务和责任”是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和责任”,和通常意义上的保护地球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不同,他是在将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设定为伦理关系的前提下讨论义务和责任的用泰勒的话说,一切生命存在包括所有非人类生命体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因而它们无不具有内在价值承认环境伦理学,“就是承认所有的非人类生命体具有内在价值”。而承认“所有非人类生命体的内在价值”也就是承认了环境伦理学③这种普遍“内在价值”说,就是依托于“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基础。

 

以“内在价值”这一概念为基点,使自然界的一切非人类生命体取得与人类平等的资格,并以此为由把人与环境的关系确定为伦理关系因此人的行为的正当与否不再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有益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即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价值的实现那么,“我们保护环境,不使其污染的责任和义务本身就是为了地球生命体系统能够以它本身的自然状态存在和发展,这种义务和责任是不依赖于我们对人类的义务和责任的”④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行为可以同时完成这两种义务和责任,即对人类的义务和责任与对其他生命体的义务和责任,但这却是基于两个不同的事实,也就是说非人类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尽管同时被当作目的,然而它们毕竟各具独立的内在价值

 

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点是认定一切生命体都有独立的内在价值。那么,什么是生命体的内在价值?在环境伦理学看来“价值就是需要和利益”⑤,正如人的需要和利益构成了人的内在价值一样“生命体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是它们的价值”⑥承认地球上其他生命体有需要和利益的存在,保证它们的需要和利益,就是赋予它们以内在价值每一种生命体都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能够被促进和破坏,本身就证明了它有需要和利益这一事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它是独立的,不需要以其他任何实体如人作为参考系来证明。这就是说,不管它是什么,只要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本身就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经过各个正常的自然发展阶段,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完成其自然的存在和发展过程而不受人为的干涉,这是它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也是它的价值的实现可见,既然它们都是拥有内在价值的实体,就应该把它们视作目的本身而加以保护,不应该把它们视作纯粹的客体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或者说,如将生命体作为手段,其价值则取决于其他实体一一人的存在据此,本来就不应该把自然作为达到人的目的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因为它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本质上是属于它们自身的。基于这种内在价值,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就有了道德上的权利,于是推出尊重自然是善,破坏自然是恶的伦理原则。

 

这样说来,人对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的任何行为也就有了正当性与非正当性的意义而“这种正当性与非正当性并不产生于我们人类,而产生于生命体本身因为它们是价值,具有被善待或恶待的特性”®。很明显,如果说我们对不具有被善待或恶待特性的存在有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那是不可思议的。如岩石、沼泽河流、沙漠等,我们对它们就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需要和利益,也没有价值,所以我们对待它们的任何行为都谈不上有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性与非正当十性。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伦理关系在通常的伦理关系中,人对人是互为主客体关系的。就是说,人既是道德的主体,又是道德的客体;既是道德的执行者,又是道德的承受者这种双重性的角色,决定了人必然既是道德义务和责任的主体,同时又是道德权利的主体人在尽自己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的同时获得其道德上的权利,二者始终是统一的,而且首先是权利。然而,在环境伦理学所设定的人与其他生命体的所谓伦理关系中,二者却是分离的它只片面强调人应该对其他生命体具有道德的义务和责任,却忽视了人的道德权利是如何在这一伦理关系中实现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对此既然不能予以合理的解释,则所谓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也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空话。

 

环境伦理学并未将其理论基点贯彻到底,因而陷于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伦理学史上的任何一种伦理学都以自己的基本原则去说明它所关心的对象的性质,并以其对象的性质作为原则确立的前提比如,功利主义伦理学把具有体验痛苦和快乐的能力作为其伦理原则的决定性标准,康德伦理学则把能够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自律的个人作为标准,从而给予具有这一特性的存在以伦理资格。但环境伦理学却没有为我们提供这种标准。根据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点,生命体由于其需要和利益而使之具有内在价值,获得了和人一样的道德尊严。由人因其具有内在价值被看作目的、不被看作手段而逻辑地推出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也应被看作目的,不应看作手段。按照这样的推论,应该说任何生命体都具有资格成为环境伦理学关心的对象,这也就意味着生命体本身就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

 

然而这只是我们的理解,并非环境伦理学的真实逻辑就是说,它并不认为一切生命体都具有同样资格而能够成为环境伦理学的关心对象,它所关心的只是生命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样,对于环境伦理学来说,生命体在资格上就不是处于平等状态,一些生命体有需要和利益,是价值,而另一些没有需要和利益,则不是价值。比如,家禽是一种生命存在,它有需要和利益,当然应该说是一种价值但环境伦理学却不认为它是价值,因而它们不能成为环境伦理学所关心的对象再如,动物园里的各种动植物与原始森林的动植物应该说同样具有需要和利益,是一种价值但环境伦理学只把后者列为它所关心的对象,前者除外为什么同样是生命存在却有不同的意义呢?在环境伦理学看来,似乎因为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即属人世界和自然世界,一种生命体之所以有价值,乃在于它是“自然的”,当它一旦脱离了自然界,进入人的世界,也就不再有价值为什么?假如生命本身的需要和利益是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那么任何生命体的需要和利益都应该成为价值本来认为“自然的”生命是其原则的基础,为什么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才有价值?好像一块石头的价值就在于它是自然的,当用它来建筑一座大桥或房屋时,它的价值就会立刻消失这确实无法理解。

 

果真这样,那艺术品也就不再具有价值了,因为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人的创造物如果环境伦理学还承认艺术品有价值,那它的价值取决于什么呢?是否取决于它对自然的真实模仿?

 

如果是这样,一件复制品,其复制的高超技术足以使其以假乱真,为什么这件复制的艺术品就不再具有价值?我们只能说,艺术品或别的什么东西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人相联系因此可以认为,价值本质上表征的是一种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特有的评价关系,不是物与物之间关系。正是由于人的存在,世界才成为价值的世界,如果世界上没有评价者一一人的存在,由于失去价值形成的条件,也就不会有被评价者一一价值的存在正如我们通常所设想的“最后一个人的争论”那样,假如地球危机毁灭了全人类,只有最后一个人的存在,这最后一个人当然也是唯一的评价者。

 

那么,即使他毁掉所有的艺术品,他的这一行为也没有任何的不正当性,因为美的价值只存在于它和评价者一一人的关系中,当评价者一一人不存在时,美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美的对象本身并不具有所谓的独立的内在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关系事实的一个构成要素这证明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当然也包括所有的非人生命体并没有所谓的独立价值我们之所以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具有独立的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⑨〜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1

 

按照环境伦理学的观点,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价值的被否定对于这些被否定的生命来说,其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没有完成其生命的自然发展阶段对此,环境伦理学并不诉诸它的“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因为它认为这是合自然规律的,并没有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平衡丨生这种看法如果能成立,那么人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与价值的实现,是否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去对待周围的生命存在?既然环境伦理学承认人本质上是自然界有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生命体是平等的,我们人所做的一切也就必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推理如果正确,则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利用与自然界中生命体之间的生存竞争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不合自然规律的但环境伦理学却与此相悖,反倒认为这是不合自然的。那么,同样是“自然的”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人和其他生命体活动的结果截然不同?这是否由于环境伦理学的主观偏见使它连自己的理论基点都置之不顾了呢?

 

地球生态系统的原始平衡性被破坏确实是由于人的存在造成的,我们也只能从人的存在本身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人既然也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命存在,为什么唯有人的存在会破坏自然的平衡性呢?

 

人作为生命存在,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是生存于自然之中的,所不同的是其他生命体是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生存和发展,在自然面前是被动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完全取决于给定的外在自然环境条件,所以它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却是能动的,他是在使环境适应自己的过程中即在改造中去适应环境的所以,人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给定的环境条件,而是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改造人是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才成为人本身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是人的存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人的存在的本质人的存在的这一特殊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改造原有的环境,而改造本身就意味着对原有的环境的某种影响或某种破坏。

 

但人又不能因此而不改造环境对于人本身存在的这种矛盾关系的认识是以人对外部环境的改造和对人本身的改造为前提的。但是,人对这一矛盾关系认识的自觉程度又反过来影响着人对环境以及对人自身的改造实践因此,当我们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还不能自觉认识时,人类对其环境改造的实践也就不具有能动的自觉十生其结果必然要对自然系统本身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并对这种结果无所顾忌,因此也就不可能给它以有意识的补偿或补救。如果说早期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实践所产生的某种程度的破坏依靠自然本身的再生能力还能够补救而使其恢复原状,那么人类今天由于对自然的改造而产生的破坏将无法依靠自然本身的再生能力来补偿。这就需要人类在对环境进行自觉改造的同时给自然以有意识的补偿。在这种改造与补偿的双重过程中,人获得其自身的真正的存在与发展,求得真善、美的统一。而真善美的统一过程就存在于对人存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

环境伦理学范文2

雾霾是当今最为关切的一个环境问题。从上个世纪五十年生的“伦敦雾霾”事件,到我国国内目前大范围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此前环保部的数据显示,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达到重度污染国家。它不仅在视度上影响人类,而且严重影响着路面交通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更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像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造成一定时间内的交通不便,而霾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造成空气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交通、供电、生物圈等均产生危害。 

二、分析雾霾产生原因 

(一)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责任问题 

当前,环境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不断涌现,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地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以更大的破坏力动摇着社会对企业信任与诚信。例如:企业无视污染物的排放、废气排放等屡见不鲜。 

(二)工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雾霾的出现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经济快速发展,出现重速度轻效益的现象。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采取一种藐视的态度,表现出对企业环境伦理的无知。 

(三)环境文化滞后 

我国环境文化氛围的薄弱和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实现。从目前雾霾现象来看,我国的环境文化有一定缺失和滞后,在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相关产业不完善,教育体系没有形成。 

(四)科技技术落后 

我国的科技技术研发,缺少生态技术。这样的科技技术只会落后,不会延续。虽然科技技术利于人,利于企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雾霾的环境伦理反思 

雾霾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残破和恶化,生态平衡和净化能力遭到人为的破坏,表面看来是经济、利益、制度等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真,迷失人的本质规定性,雾霾警示人们在面临环境危机。 

目前经济、文化、哲学、科技、教育、管理等学科,都在围绕着如何保护和治理环境展开广泛的讨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一股潮流。环境伦理学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恰当行为的需要而产生的。从环境伦理学反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界和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一)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1、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的新文明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其现实根据主要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引发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人类提供新的伦理学的视野。十我国将生态文明,并作为国家的发展总战略提出来。正是要从总体上扭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和生态带来的弊病。这个提法不但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2、环境伦理中的生态视野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应用伦理学,既要考虑到作为价值理论对于现代人类科技的一个总导向问题,又要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细节里头去,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一套策略。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人是“自然”“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及其独特性是要靠自然整体体现出来。在这样一种思想传统下,把环境作为伦理思考的对象本身也就是水到渠成的。 

(二)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1、人与自然的问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承认人类的存在,更应该承认自然界的生存,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必须是符合生态规律的,才能共同进化。雾霾是人类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是环境破坏的一种现象,人类的活动行为已经违反了生态规律,则这种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相反的,人类活动只是有利于自己,但没有利于自然,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雾霾是不符合生态规律的,不是相互作用,而是人类走向灭亡。因此,雾霾的出现,在反思过程中要认识到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实际上是在尊重人类自己。 

2、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环境伦理对处理人与生物关系提出的道德要求,最早是 20世纪50年代,环境论理学的创始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就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3、协同进化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环境伦理学的一条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能指导我们正确的定位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协同进化比较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中要坚持协同进化的原则,坚持用双标尺度的环境伦理标准来衡量。 

(三)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1、雾霾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制约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是连锁效应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急速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各地的生态健康被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雾霾天气,发展到最后看到的只是环境问题,我们未必比过去的人们更幸福。 

发展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核心的观念。在如今却蕴藏经济主义。认为发展是必须的,发展是不能停止的,需要谋求发展,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要求停止发展才能解决的。 

2、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环境伦理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人与自然这个话题上来。雾霾作为环境问题,对其进行伦理追问最终也要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入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和物质文明的膨胀,我们要做的是把人类文明的形态看作是以自然整体为存在基础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以身体感官为起点并扩散为人的诸多实践形式对自然进行回馈。 

四、治理雾霾的对策建议 

通过雾霾现象各方面剖析,可以看出,解决雾霾问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对策:1、转变价值观。从社会入手,确立生态化的科技價值观,倡导绿色科技;企业转变经济价值观,树立社会环境责任观念,建立起担负环境责任的价值观与生态经济发展相应的价值理念;个人转向生态化生活方式,树立环保消费理念。2、环境法完善也是目前治理环境的必要约束和可靠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执法力度。3、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层面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现代经发展所带来负面的生态问题。4、加强伦理教育宣传。从培养公民的环境伦理观入手,加强伦理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国民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德性、人格以及良心养成的教育。 

五、结语 

通过雾霾问题,从环境伦理理论中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相互的,人类在开发活动行为中应当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也就等于人类尊重自己,只有这样人与人才能在环境思想上达到共识,最终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友. 雾霾引起的环境伦理学反思[J]. 2011(36). 

环境伦理学范文3

Abstract: In a excesses and dislocation era, looking for the meaning of scale at the border disloc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 tens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s expanding. Human's intervention is destroy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How does the ecological scale be followed? How to carry the compliance of this scale?

关键词:发展;尺度;环境伦理

Key words: development; scale; environmental ethnics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68-01

1环境伦理与发展

环境伦理规范体系的基本点就是:人需要和自然保持和谐、相互协调的关系;人之以外的生物及其它自然界的存在物,不仅是人类的工具价值而且也有内在价值,自然界和生态系统还具有它们的系统价值,所以有其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和权利;而人类作为“自然权利”代言人,对所有的生命及其支持系统负有他们所要承担的伦理责任;而环境伦理的核心就是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倡导一种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探究自然的内在尺度是所有环境科学的任务。但是由于事实不能推导出应该,环境伦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人类干预自然制定出一些可欲和可负责的尺度标准。“这是在自然允许的和不允许的功用之间的普遍界限问题”。生物学家格尔诺特・斯特赖合理地确定,寻找尺度在边界错位的意义是环境伦理学的一个共同问题,无论是人类中心论还是自然中心论的出发点都是如此。人不能不干预自然。由于他要生存,他总是已经影响了非人的共同世界并因此影响自然的尺度。但他也不能完全干预并规定自然本身的活动规则。探究干预自然和不干预自然的正当尺度因而就是人类实存的一个基本问题。

2何为尺度

尺度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在数学、几何学、生物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比例学说和测量学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也涉及了秩序的观念。在伦理学中它涉及在一种价值的太多和太少之间作出相对正当选择的尺度研究。

在环境伦理学的语境中,尺度是作为伦理学的主导价值以及保持适度的德性和伦理。“尺度”标志着伦理规范,而“保持适度”则标志着履行正当尺度的能力。这涉及了我们在同非人类的共同世界交往时,要在干预过多和利益过少之间进行选择。

哲学中关于环境伦理学尺度的阐述也有很多。保罗・泰勒在所有生物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相处的五大原则:①自卫;②关系适度;③最小可能的恶;④分配公正;⑤平衡公正。恰好关系和最小可能的恶就是所谓的尺度标准。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极为重视自然自身的价值,对他来说,生存是最高价值,是“万物的尺度”。因为个体只有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类族才能生存,而类族的生存则优于个体的生存。格奥尔格・皮希特则指出“尺度之为世界秩序”,生态学作为“自然内在尺度的知识”,所遵循的是:“在自然中,没有任何东西不是内在于他自身特殊的尺度而存在的,如果跨越了这尺度,个体、社会和整个系统都将毁灭”。

作为当代自然科学对尺度所有认识的总体,可量度的问题也可被考虑为对“自然的内在尺度”的寻求。于是尺度的概念以一种十分神秘的形式将伦理学的和自然科学的、质的和量的等各方面方面联系了起来。

3如何在一个失度的时代寻找尺度

我们可以为克服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做些贡献,但是完全克服这些冲突不可能实现和不可能解决的。我们知道,主导这些考量的核心价值是尺度,我们要讲他们放在自然科学和当代伦理学的双重背景下加以研究。“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说法,鉴于因人而引起了沉重的生态负担,几乎再也无人敢这样断言了。人类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学所描述的绝不是这个意思,而自然中心论也是如此。现今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现有的一个特定的有尺度关系的秩序中解放出来,寻找一种新的尺度。

在自然和文化、干预和不干预之间存在着张力,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对尺度的认识,为这种张力做出新的权衡和判断。环境伦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人类干预自然制定出一些可负责的尺度标准。要按照适当的尺度而行动,可持续性的目标,长期的生存能力,例如在联合国和环境保护纲要的框架中,这是不可争论的。生态学日益敏感于保持适度,这发展只有一种困难:掌握了这种尺度就如同掌握了和平。所有人都愿意有尺度,但只是每个人所掌握的尺度不同罢了而已。人类之前的失度主要表现在对古能源带来的利益的追求尤其是自石油盈利以来。

我们社会现在所具有现实意义的可持续性概念,也在“呼唤着”尺度,它旨在将后代人的生存看做自己的义务,这样人类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以保证人类再生的潜力。要实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更加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运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对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发挥导向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要面对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被认可的生态尺度将如何被遵守,对这种尺度的遵守将如何被贯彻下去?这涉及到了环境政策问题,当然也包括了基本的伦理学的引导。但是,我们不可太高估了伦理学的塑造力,恰恰在当代,适度品行重要起来了,而且我们恰好以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来反思适度的问题。因此,适度就经常呼吁强权者在扩张时要保持适度;它同时也告诫弱者要适度,不要进行革命,要保持他们目前的身份。

如今人类不断地面临着因自己的活动而带来的各种毁灭性威胁,而受到这种威胁更有我们的后代子孙及其他很多物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直是所有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条件(当然也包括人类在内),人类无权自私地因为要满足自己过分的占有欲而去剥夺其他生物物种生存的权利,生物进化的链条和自然界生态平衡都是非常脆弱的。人类意识到只有切实地理解并有效地履行自己应负的责任,确保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是科学的、人道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发展、尺度、环境和伦理学这四者间的关系,做一个理性之人。

参考文献:

环境伦理学范文4

1.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使得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世界环境危机的愈演愈烈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也是全球生态危机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从表面上来看环境危机是经济社会膨胀、人类无休止使用科学技术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人类环境价值和伦理观念危机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学者开始从生态学、伦理学的角度试图建立人与自然新的伦理道德观念,环境伦理学在这样背景下应用而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物质生产组织、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内部的组织性和复杂性也纷纷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推动了现代系统哲学的发展,现代系统哲学用整体性的观点看待世界,将社会系统当作有机整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社会系统各子系统,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

环境伦理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伦理问题,如生态整体主义从整体思维出发,将自然以及自然存在物纳入道德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整体性也是系统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环境伦理的研究方法同系统哲学的研究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又具有整体性,而当今环境问题本质上己经是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系统问题,因此环境伦理研究应该借鉴现代系统哲学的思维,运用系统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选题意义   

系统哲学视域下的环境伦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量事实证明,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地球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现代系统哲学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根据系统的特征、性质和规律,运用整体优化、协同进化、差异和谐等原理探究世界发展的新变化。以系统哲学为指导,从系统哲学视域思考环境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它有助于人们更为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新的消费观。同时以系统哲学为指导,运用系统哲学思维指导实践,有助于当今生态社会的建设,以我国为例,运用系统哲学思维有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而实现社会的转型。

(二)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环境伦理与系统哲学的研究己经形成体系,但将二者相结合,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探究环境伦理的专门性研究很少。大多数学者围绕生态文明系统、生态环境进行研究,环境伦理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系统哲学思维的研究可以指导环境伦理理论构建。

第一,对环境伦理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评价和研究国外环境伦理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环境伦理学科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如余谋昌的《生态哲学》、叶平的《生态伦理学》、刘大椿《环境思想研究》、叶平的《环境的哲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系列性的著作如吴国盛主编《绿色经典文库》、诸大建主编《绿色前沿译丛》、张岂之主编《环境哲学译从》、杨通进主编《走向生态文明丛书》、刘湘溶主编《环境伦理学研究丛一书》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译丛》等。这一系列著作囊括了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发展、变化,着眼于新时期的环境现实,将生态学、系统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向着多领域、多方向、深层次发展,并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如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并目_他们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伦理学。

第二,对系统哲学以及系统思维的研究。国内对系统哲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西方系统思想。黎德扬《系统哲学一综合时代的综合哲学》,在该书中作者科学地研究和评述了现代西方系统哲学的一般观念,为中国现代系统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魏宏森在《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一书中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演进的时间顺序探索了系统科学的来源,考察了从宇宙、生命、精神、生态到社会的五大系统的基本特征,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论理论体系。(3)研究系统思维方法。孙凯飞《系统方法是我们时代的思维方法》,书中要求人们用系统眼光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重新审视多样化的世界,把被形而上地分割了的现象世界重新整合,将单个现象放到系统中综合研究,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4)建立系统哲学为基础的学科体系。乌杰教授认为系统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华,系统哲学是以客观系统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哲学的科学,他创作了《系统哲学》、《系统哲学基本原理》,使系统哲学成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第三,对系统哲学视域下的环境伦理研究。国内没有从系统哲学视域下研究环境伦理的专著,但在环境伦理著作相关的章节中有所讨论。余谋昌在《环境伦理学》第六章中着重探究协同进化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协同进化是一般生态规律,既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规律,又与系统科学中“协同学”的原理相适应;国内其他学者也运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方法研究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如秦书生用整体性的视野研究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周鑫在《系统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兼论马克思系统分析方法的指导意义》一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典型的系统论特征,应该用系统的分析方法从整体结构上加以研究。这些思想都认为系统哲学可以为生态文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当然也可以为环境伦理理论构建提供思想指导。

2.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对环境伦理的研究。史怀泽在《文化和伦理》中阐述了“敬畏生命”伦理观,他主张扩大伦理关怀的范围,要求人敬畏生命,承担道德责任是合理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利奥波德创立了“大地伦理”,在《沙乡年鉴》一书中,利奥波德认为以往的各种伦理都着重于协调个体和其所处的共同体的关系,土地伦理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概念,它不只是包括人类而且也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是整个“土地”的生态系统。利奥波德运用了系统的思想诊释伦理观念,土地伦理就是一种处理人与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各种动植物之间的伦理观。同时也是人对土地的态度,人自身的道德品质热爱、尊重和赞美的表现。

第二,对系统哲学及系统思维的研究。恩格斯曾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住在这里恩格斯所说的集合体可以理解为系统。贝塔朗菲总结出了一般系统论,他认为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的复合体。维纳的控制论强调系统应该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普里高津研究了系统的开放系特征,总结了系统发展过程由无序到有序的内部规律。哈肯通过对激光的研究,结合了耗散理论和突变理论,提出了协同学说。拉兹洛提出了系统哲学的四大原理。从1945年一般系统论开始,系统理论逐渐走向成熟,为其它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第三,对系统哲学视域下环境伦理的研究。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系统哲学的特征。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在《盖亚:一种对地球上的生命的新思考》这本书中,通过对地球大气圈与火星和金星大气圈的成分结构的对比研究,提出应该着重考虑地球上生物系统特别是人类的作用。在整个地球的生存系统中,人类只是复杂的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其中没有任何优越的权利。英国科学家彼得·拉塞尔认为只有将人当作自然整体的一部分,形成一利,整体性、全局性的世界观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社会危机。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共同诊收,即基于系统哲学视域下整体思维的环境伦理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伦理问题,关注环境保护。

国外学者在理论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伦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实践,行动先行,他们将系统思想与环境伦理相结合,认为人的伦理观念,系统的整体性观念在生态运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于是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绿党,如德国绿党、芬兰绿党等;还出现了许多环保组织,这些绿党和环保组织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他们运用现代系统思维,通过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环境伦理观。

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的研究中,己经开始运用整体性思维,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系统思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与当今世界全球化、大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但是国内外学者或许受到“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或许受到传统环境面的、孤立的观念的影响,在研究环境伦理问题时没有从现代系统思维角度出发,或者是片面运用系统思维的某一方面去研究环境问题,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本文运用现代系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生态环境系统,进而总结出环境伦理的系统性,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的新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l)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本文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逻辑推理方法,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从系统哲学与环境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时间脉络出发,遵循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哲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实践,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理论体系。

 (3)比较研究的方法。本文比较研究了中西不同的环境伦理思想,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系统哲学思维,进一步探究系统哲学视域下环境伦理。

2.研究创新点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通过资料的收集,发现用系统哲学的方法研究生态系统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对生态系统整体的把握,而环境伦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系统哲学的眼光研究环境伦理的学术成果很少,本文想从整体上把握环境伦理的系统哲学脉络,具有一定的新意。第二,对系统哲学与环境伦理这两门宏大的学科,本文试图从二者理论的交叉点,如对生态系统、生态文明研究中的整体性、协同进化原理等进行分析。第三,从系统哲学角度探讨环境伦理,揭示环境伦理研究中的系统特征和系统规律,提出了以系统哲学为指导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理论体系。

全文研究围绕以下逻辑展开:本文的总体思路是运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研究环境伦理。第一部分,界定相关概念,概述了环境伦理的产生与发展,探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环境伦理思想中的整体性思维与系统哲学的内在契合,并简要的说明了系统哲学与环境伦理的关系。第二部分,运用系统哲学思维方式研究环境伦理,从系统哲学的基本思想,如层次性、整体优化原理、协同进化原理为现代环境伦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第三部分,运用系统哲学思维方式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理论,构建“人一自然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同时揭示了系统哲学视域下现代环境伦理构建的当代启示。

环境伦理学范文5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还是统一

王小锡教授从分析经济伦理的重要范畴——经济自由概念入手,认为在科学、理性的自由观视阈下,经济自由应该是人的理智与深层心理相统一的真正的经济意志自由,是在经济行为主体各自认同公共自由并坚守规律、规章、法律基础上的真正的经营自由;并在借鉴刘湘溶教授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实现经济自由与环境保护是内在统一的,认为作为经济主体——企业的清洁生产就是理性生产,高效生产,是负责任的生产,这体现了真正自由的经济境界。

陈泽环教授阐述了经济应该由道德和政治来领导是钱穆经济文化观的基本要义。他指出,中国传统经济文化观不仅注重以德导利、以义制利的经济伦理精神,而且注重“天人相应”、“物我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追求“天长地久、福禄永终”的生态道德境界。传统经济伦理与传统生态伦理是内在统一的,在当今人们物质欲望强烈、国际经济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我们要坚持把经济繁荣富强作为社会公正和谐、精神文明崇高、生态平衡协调的手段,走一条更合理、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卢风教授从拷问“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能确保大量消费吗”开始,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与理论佐证,得出了“为走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必须大幅度减量”的科学结论,紧接着又对“市场经济可否自然导致经济非物质化”问题进行了道德发问,通过详实而具体的数据材料论证了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人们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观念并没有改变,迄今为止的全球经济仍然是物质经济。最后,他论证了生态文明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稳态的、清洁的、生态化的物质经济+逐渐增长的非物质经济,得出了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才会有健康的非物质经济”的科学结论。

二、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该负哪些生态道德责任

乔法容教授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生产要遵循“减量化”、“洁净生产”、“再循环”、“再利用”、“生态化”等道德要求。

王建明教授认为企业是地球生态共同体的重要成员,既是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又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制造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责任者。它对公众、社会和自然均负有不可推卸的生态道德责任。

王小锡教授在指出实现经济自由的路径时也强调企业要确立经营责任意识,认为企业应肩负清洁生产的生态道德责任。

郭建新教授认为,企业的道德责任可分为基本道德责任、条件道德责任和崇高道德责任三个层次,其中基本道德责任要求有害的“三废”排放不能超过《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标准,条件道德责任要求有害的“三废”不应排放或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标准内最小量地排放。

三、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

郇庆治教授认为中国环境现状中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对经济主义“发展”至上性或超价值审视的误判或短视,正是这种无原则或价值中立的“发展”已经并且正在带来诸多的生态、社会与文化问题,要走出这种时代困境,必须从确立发展的边界开始‘寻找一条真正属于中国的绿色道路,即进行伦理重建、促进社会政治主体的意识觉醒及其变革、强化环境政治及作用。

曹孟勤教授认为,现代人在征服、控制和支配自然的同时人为地破坏了物的自由,导致了生态危机。他运用诸多近现代西方哲学家关于“自由”的经典论述,指出“人自由也让物自由”是人之为人的必由之路,认为应从实现人的真正自由的深层路径去探寻解决人类生态危机的良方。

包庆德教授则从分析“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人手,认为消费“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主要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异化现象,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现实具体的根源,克服异化消费的出路是建立一种积极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并实行适度的消费方式。今天的生态危机需要对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特别是消费行为进行生态约束、引领和规范。

田松教授认为在工业文明的社会框架下,资本是一切的核心。把自然充分还原成一个个基本构件,对自然进行严格的操控,是最高效获取利润的方式,也是最高效破坏自然主体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方式。而在有机自然观中,世界是由生命构成的,这些生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演化的。鉴于此,他指出现代性所遵循的机械自然观导致了人对自然的主宰与滥用,机械的自然观只有向有机或整体的自然观转化,才能确立生态伦理和经济伦理的基础。

周林霞教授认为农村城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广大农村不得不承受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沉重代价。她指出,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伦理的构建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城乡统筹等社会发展的价值原则,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生态伦理规导机制。

四、经济学中的“价值中立”能否成立,转基因技术对环境有何影响

孙春晨研究员通过对弗里德曼的经济学“价值中立”辩护观点的逻辑分析,不但发现了其内在矛盾,而且从中找到了经济学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有效论据,并结合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事实,充分论证了“经济学的价值中立”观点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肖显静教授认为当今的转基因技术破坏了生物的完整性,对人类的机体与生活构成了不确定性,有可能造成相应的环境影响,并蕴藏着损害环境的巨大风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有悖于生物中心主义,而其应用则又有悖于生态中心主义,与环境伦理学的要旨相背,应该警惕。

环境伦理学范文6

关键词: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伦理审视

(一)科学技术罪恶论

此种观点认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非但不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正比,相反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这种思想最早的代表为老庄学派。“只有无知无识的婴儿才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老聃如是说。在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家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道德越来越趋于沦丧的地步。卢梭认为:科学艺术和文明的发展,是社会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败坏的诱因。“科学和文艺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愈来愈坏了”,“一切甚至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这些思想,把科学技术看成人类道德堕落的原因,以致最终走上主张人类应当回复到无文化、无科学、无法律的自然社会的道路。虽然这种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强调科学技术而不重视道德品质的批判,但也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日益堕落的控诉。

(二)科学技术自善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的提高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人认为,道德和幸福的客观基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谓道德是使自己和别人都有幸福生活的行为。他们一致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利益和需要,这也是人类道德努力的准确尺度。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的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同时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也会依据社会的和个人的现实利益而变化。”同时,他们也都认为科技越发达,物质财富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越能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三)伦理学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最终意义上说,必将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才是决定道德这一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所在。”这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推动劳动者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道德进步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样,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必须被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加以辨证地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客观上务必将比已往任何历史条件下更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和道德觉悟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不能决定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水平的直接依据和标准,虽然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道德状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判断一个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应该主要以居于这个社会的主导地位的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为依据。无论哪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主要以它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来为这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相应的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判断社会道德水平进步与否,是不能只参考科技的发展的。

二、科学技术的环境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