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形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范文1

1、放开课文教学,倡导自主学习

在Reading这一课时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泛读课文,也就是英语里所说的pre- reading,读完之后,让学生根据所了解的内容去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公开地相互问答;紧接着就是细读也就是英语中的while-reading,这一阶段读完之后,我设置一些比较细的问题,并且问题形式多样化;最后是post-reading,在这一阶段,我采取能够吸引眼球的和教材有关的画面进行引导、推理,学生十分感兴趣,他们提出各种类型问题,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文章理解交差互补,慢慢地文章便其义自现。这种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把握试题的题型。

在精读讲解时,我让学生自己找重、难点,同学们像捡芝麻一样,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子,颗粒归仓。记得讲到短语“on the way”“即将来临”时,一位同学把意思相同的短语都说了出来“around the corner”、“in store”、“be coming”等等。其他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又把“way”的相关结构总结了出来“in the way”、“all the way”、“by the way”、“in no way”等等。实践证明放手于学生,他们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学习“hospital”时,一位同学就提出一个参考书上也忽略的重点“in hospital”与“in the hospital”的区别。这样的课堂经常令我应接不暇,留给学生的是深刻的印象、透彻的理解。课后,学生背诵课文也就觉得得心应手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上好这样一节课,教师备课不是减轻了,而是要更加细致、更加深入。只有站得高,教师才能画上点睛之笔,才能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

2、点亮语法教学,倡导探究学习

语法课上,为了改变英语语法给人枯燥而又单调的印象,我创设情景,巧用导入来吸引学生,同时诱发他们去探究规律,进行自我总结。在教授语法——“倒装句”时,我设计一个课件,开头让学生看一个倒骑自行车新闻和相关的图片,由倒骑自行车引起人们驻足观看,使得学生对倒骑车产生兴趣和好奇,我就问“If we learn to use Inversion in our compositions, what will they be like? ”“如果我们的文章中使用倒装句会怎样呢?”学生便自然体会到倒装句式的作用——精彩、有吸引力。

接着呈现另一张图片,有些人倒骑自行车却跌倒了,让学生明白没有技术,不懂倒骑的技巧是不行的,我就问“What rules should we follow if we want to use Inversion correctly?”“那么要在文章中正确使用倒装,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技巧和规则呢?”引发学生对规则和技巧的重视,进而产生总结倒装句式规则、规律的愿望。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随后学生便展开对规则的查询和总结,一片讨论声中得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走神的少了,发言的多了;学生抱怨声少了,欢笑声多了。快下课时,我问学生“Can you ride backwards smoothly?”“你现在能倒骑自行车了吗?”有的回答“Yes”当然有的回答“No”,于是我说“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学会哦!”这样幽默的结尾既给了学生作业,又让他们感到没有压力。

3、灵活支配教学,倡导合作学习

英语新教材涉及面广,包括科教、卫生、体育、环境、文化、故事、小品等等。在讲到奥林匹克时,我把班级分为三个小组竞赛——列举比赛的项目,而且承诺要奖励。同学们立刻热情高涨,翻遍身边所有资料,写了满满一黑板。“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结束时,学生要奖励,我给第一名三个笑脸,第二名两个笑脸,第三名一个笑脸。带着成功,伴着欢笑,我们结束了一节竞赛课。

4、突出阅读教学,倡导实用学习

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的考查占百分之五十,所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于是我尝试开设阅读训练专题课,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根据题型的难度不同,给予学生不等的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文章,然后核对答案。对于刚做过的文章,学生订正速度较快,思维反应较敏捷,教师针对集中反映较难的地方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难易把握准确;详略讲解得当,真正做到了阅读训练省时又高效,避免了阅读文章课后做出现的一个现象:第二天讲解时,学生已经忘了一部分或部分内容混淆,导致回忆起来耗时费力,事倍功半。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这种阅读训练是有效的,成功的。

5、开展游戏教学,倡导创造学习

课堂教学形式范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课堂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但我们也不乏看到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有些公开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公开课的老师特别讲究课堂教学的形式,情景创设、小组合作交流、游戏、智力闯关等成为教学时尚。老师们为了追求教学时尚而忽视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因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想就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想法。

现象一:形式化的激励评价

A教师上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时,课伊始,教师的讲桌上就摆放着一盆塑料花,请学生猜一则谜语后“真聪明,奖给你。”请学生读一遍课文后“你读得真好!老师奖你一朵花。”请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你说得真棒!老师也奖你一朵花。”……就这样你一朵,他一朵,课大约上了一半的时候,30个上课的学生就有20来个得到了花。(一点没夸张)我们来看得到了花的两个同桌。甲说:“我的花是红的。”乙说:“我的花是黄的。”甲说:“我的花下面有叶子。”乙说:“我的花下面也有叶子。”甲说:“我的这个叶子好长。”乙说:“你看,我的这个叶子是圆的”……

分析:本来是好好的一堂语文课,让老师蹩脚的奖励搞得很不协调,新课标倡导激励性评价,但这并不等同于发小红花,发小旗。课上,我观察了得到塑料花的小朋友,当他得到老师的奖品时,他确实很开心,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但喜悦过后就是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学习兴趣的转移,开始玩花。那么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保持多久?后半时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想:新课标倡导的激励性评价的根本是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成功体验,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有实效的激励性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师生们真诚的掌声,教师赞美的话语,欣赏的眼光,温和的微笑,拍拍学生的小脑袋,摸摸学生的小脸蛋都是对学生的很好的激励。

现象二:形式化的作业设计

B教师上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认识钟表》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组巩固练习题。

时间爷爷让你们快乐大闯关。

第一关:我是谁?

第二关:帮帮表娃娃找钟妈妈。

7:00 12:00 8:00

第三关:噫,这些钟表怎么没时针和分针呢?画一画吧!

9时 12时 6时

第四关:我来当医生。(对的打“√”,错的打“×”)

7时( ) 9时( )

咋一看,这些题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老师想过学生真的能顺利闯关吗?练习时,老师牵着学生跑完了四道题。算是闯关了。在课后的追踪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真正能闯过这几道关的学生寥寥无几。

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作业设计有梯度,有层次,有趣味。这很好,但是应考虑到教学的实效性,创造性,从这位教师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练习设计还是把学生当作了做题的机器,仍停留在数学知识的简单模仿,机械应用这个层面上,没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创新的天地。

同一教学内容,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巩固练习:

我是小小设计师。

请你设计一种你喜欢的钟面,画出你喜欢的几个时刻。

我们知道低年级的小娃娃都喜欢画画,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有的画苹果钟面,有的画向日葵,有的画小猫……这样的练习设计看似单调,少了些许形式和趣味,虽然孩子们画得也不是特别好,但它会给学生留下更广阔,更开放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觉得这样的设计会更实效。

现象三:形式化的小组合作交流

在公开课上,常常能看到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人一小组围着课桌团团坐,教师提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4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万州教科所组织的“三峡教育论坛·平湖之春”小学数学名师研讨会。北京教科院的吴正宪老师的专题报告为我们诠释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吴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课例:

创设情景:教师:张局长想请孩子们帮忙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的辆数,请看录像。

老师放录像,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看着大屏幕,认真的数着,有的掰手指,有的画圈,有的画“正”字……来来往往的车辆跑得太快了,一眨眼,呼啦啦过了好几辆车,孩子们有点数不过来了,有的开始着急啦。10分钟到了,老师让学生汇报摩托车通过的辆数,有的说9辆,有的说11辆,有的说 12辆。

教师:“诶,为什么你们数的不一样呢?我怎么向张局长汇报呀!我说我们班学生没这能耐,您另请高明吧!”孩子们可不服输啦。

教师马上因势利导,问:“孩子们,那你们有什么高招吗?”

生:“车子跑得太快了,让车子跑慢点。”

生:“老师,能不能过一辆车就暂停一下?”

生:“老师,能不能把这录像带放4遍,放一遍,数一种 。”

教师:“这样太浪费时间啦,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只看一遍录像就正确的统计出各种车的辆数呢?”

马上就有学生说:“我知道了,4个人一小组,一人数一种。”

教师:“这办法不错,好!4人一小组,先分好工,再统计。”

课堂教学形式范文3

新课程实施以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课堂45分钟时间里常是欢声笑语、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本人认为,有些教师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都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自救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笔者认为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与其他教师谈到这一问题时,教师都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同时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生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一定要教育学生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要共同遵守“秩序”和“规则”。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 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课堂教学形式范文4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以一节课的教学为对象,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为依据,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评价方式各种各样,富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一、小学信息课程的特点

小学信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计算机课程,又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素养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用传统的笔试是难以实现的。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方式

1.课内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学生示范,学生作品分析讲解,实现教学内容的课内训练、课内评价、课内纠正是信息技术课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法。一般是教师采用问答方式或者讲评的方式对某个问题、某个学生操作步骤、某个学生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或者是请学生回答。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或者远程屏幕监控,将学生的作品、操作过程等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并作出分析,或者请同学分析,也可以让该作品的作者自己讲一讲,或者进一步演示操作过程或修改过程。尤其在课堂小结部分,让学生从分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作出评价及改进意见,借机对程度较好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表现形式不仅是局限于纸张的作业题或者是各类表单图画,还可以有多种形式。

电脑评分作业:采用交互式课件或者各类考试系统,学生完成作业后由机器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直接给出提示或者等级、分数。诸如:做对了,出示声音与动画“你真棒”,做错出示“再试试吧”等,充分应用了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与计算功能,及时给出反馈信息,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作品上传到网上:比如学生的电脑绘画,演示文稿,Flas等多媒体作品有很强的可看性,教师可以将部分作品放入学校网站内,或者制作一个学生作业网,在校园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城域网内或公网。例如我们将各年级较好的作品或者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获奖的作品收集完整,放在学校网站的学生作品一栏中,这样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家长、教师在任何地点都能看到,配合网站投票系统、网上BBS、Email等形式收到公众的评价与建议,让学生在网络的支持下真正体会信息系统的优势,使作品评价多元化。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改进

近年来,信息技术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评价理念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过程性的功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形式范文5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

学生只有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才能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沉闷的课堂气氛会因影响学生的情绪而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

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成为英语课的热身环节。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除了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外,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 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

2.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在一次英语课上,练习句式: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on May 7th.当我让学生根据书上的图画,猜测Ann的朋友在送礼物时会对Ann说什么话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Student A: Ann! 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 I hope you like it.

Student B: Ann! 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 I hope you will be happy and healthy.

Student C: Ann! 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 Happy birthday to you!

Student D:...

这时一名男生突然举手,站起来说: I think Ann’s friend Li Lei will say, “Ann! You are beautiful. I love you! Here’s my present. I hope you like it.”

当时所有学生都笑了,我感到很突然,然后马上微笑着给了他一块橡皮,并且说:I think you are a clever boy. You speak good English. Here’s my present for your answer. I hope you will like it.

Student: Thank you! I like it.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会碰到一些意外情况,如何巧妙地处理,直接关系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和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我避开了与学生突然闯入的话题纠缠,同时这名男生对我的赞扬和礼物作出了正确的回应,保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要我们留心各个教学环节,保持学生上课时愉悦的心情,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不受限制地发挥想象力,才会有表现语言的欲望,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一石数鸟”的意外收获。

二、通过实用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贴近生活的实际内容,把英语教学与实际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让他们体验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运用小组活动方式,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了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量,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

新编教科书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的活动,如:扮演角色,做游戏,争做志愿者等活动。运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景,让组员按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在小组共同讨论作出完整的演示方案后,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

例如:人教版Book III Lesson 37 两人打电话,谈论去博物馆看展览的有关情况。可以仿照这一对话,编一个听周杰伦演唱会或看球赛的对话,用上重点句式。

EEC Unit 9 lesson 4 谈论爱好What’s your favorite hobby? 的对话,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要说的内容很多,可以换成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明星如,刘翔,姚明,布冯,贝克汉姆等等。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表演的舞台和时间,以及创作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如,EEC初三上第11单元设计制作节约能源的宣传海报的情景。 让学生制作海报及宣传语,学生的热情高涨。通过这些活动,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三、通过寓教于乐的实际操练模式提高单词、句型的记忆效率

在单词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单靠背单词学生很难体会这个单词在语境中的用法;光是抄写词组和句子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我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写在卡片上,让某些学生表演出来,让其他学生猜出这些词汇和句子。表演的学生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而猜的同学每猜对一个就可以为其所在的小组加一分。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所学知识的操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对已有知识的操练,我引入了“开小火车”的游戏。小火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单人,可以双人(同桌两人),也可以小组。比起以往老师点名学生操练的环节,这样一个游戏的设计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尤其对于新单词、新句型的操练,使用单人和双人进行,既能在短时间内令每一个学生得到开口说的机会,也能避免一些学生在“集体大合唱”时的“浑水摸鱼”。老师也可以借这个环节,发现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纠正其发音的错误。

[案例] Let students read some new words two by two or group by group.

Read the sentences one by one.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四、直观化和形象化的评价帮助学生反思及调整学习过程

科学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有助于他们反思及调整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有所改进的成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直观化和形象化的评价结果会对学生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简单的“Good”“Wonderful”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吸引学生了。英语教学有自己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评价。例如:在学习Staying healthy 这一课时,可以把评价与此话题结合起来。对于竞赛获胜的小组,可以把其他的动词短语分发给其他学生,如do push-ups, go for a walk, do sit-ups, read books, listen to music, eat grains.获胜的同学发出指令:Please do push-ups. Please eat grains…课堂上充满了欢笑,同时学生也结合了所学知识,自如地运用语言。其他的一些话题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处理。

一张有趣的奖状可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制作奖状也是非常简单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画一些图片或收集相关话题的图案,可以对这些图片加以利用,制作成一张特别的奖状。最后教师千万别忘了正式签名、盖章,确认奖章的合法性。教师认真对待的态度一定会感染学生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正确对待奖状内的评价结果。奖状贴在墙上会时刻鞭策、鼓励学生要求进步,不断努力学习。

课堂教学形式范文6

关键词 主动唱演 审美 音乐 教育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引唱-唱趣-欣赏美

引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这里,可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唱在幼儿园里学过的歌曲;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唱课本上的歌曲或者课外习得的歌曲。即使有同学唱相同的歌曲,也可以因为对歌曲情感不同的处理、不同的表现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丰富自己的欣赏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积极参与,范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不断接收新的内容,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且温习了学习过的歌曲,加深了印象;师生互相赠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新歌的欲望,同时建立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我特意安排自己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唱。当我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进一步引导:“既然我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一起来演唱,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听到了从他们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我的课堂美极了!

二、自唱-唱会-感受美

自唱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满足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低年级同学由于还没有识谱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上的插图理解歌曲的内容,沟通情感,通过教师弹琴、范唱或者放录音、VCD来学习歌曲。中高年级的同学则根据已有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在老师琴声的引导下,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教师在行间巡视,和学生交流。在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哪几句,哪几句不会唱,哪几句比较难,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在全班张榜招贤,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对他们通过努力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再通过弹琴、范唱或放录音进行点拨。

这样使他们从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获取新知的学习实践中来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这就改变了原来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教学程序,而是将分离了的歌谱和歌词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让他们集中精力听歌曲的旋律走向、力度的强弱、节奏的跳跃舒缓,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地抓取到词曲结合所带来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同时在看谱唱词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已有的简谱知识,便于发现难点进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合作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获取音乐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发展。

三、评唱-唱美-表现美

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做到唱准、唱美歌曲,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师生可共同议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体裁风格、流传区域,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歌曲的主题是赞美的还是鞭策的,是催人奋进的还是引人深思的,以此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在评唱形式上可采用男、女生互唱互评;小组内同桌互评;个人唱小组评;一个小组唱其他小组评;全班唱,师生共评等形式,在广泛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见解复唱歌曲,不断提高演唱水平,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四、演唱-唱活-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