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礼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务谈判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务谈判礼仪

商务谈判礼仪范文1

现代商务谈判着装礼仪01:男女士着装要求男士服装有中山装、西服、夹克衫、两用衫、猎装等。中山装、西服作为礼服适用于正式场合,一般社交场合可以穿单件西服、夹克衫、两用衫、猎装等但运动服或休闲外衣不适合社会交往。

男士在穿长袖衬衫应把衬衫的下摆套在裤内,短袖衬衫可以不放。不系领带时衬衫的领口、袖口不要露出穿在里面的秋衣。公务、社交场合不应穿短裤,裤脚也不可卷起。

正式的场合应穿黑色或深色的皮鞋。黑色皮鞋可以和各种颜色的衣服相配。穿西服不能穿布鞋、运动鞋或旅游鞋。布鞋适于与中山装一起穿;旅游鞋、运动鞋则可与夹克衫、休闲服、牛仔服、运动服相配。正式场合不应穿靴子。夏天在社交场合不应穿塑料凉鞋,更不应光着脚穿凉鞋。

正式场合袜子应该是素洁、深色的,不能过短和过松,坐下来的时候如果露出脚脖子或秋裤的裤脚,都是很不得体的。同时,袜子上也不应有破洞。

不应穿大衣、风衣进入他人室内;接待客人不能穿睡衣、拖鞋,如果来不及更衣,应请客人稍坐,立即更换衣服,穿上鞋袜。

男士的手提包或公文包应以深棕色为宜,上面不要带有装饰物。男士的首饰只限于结婚戒指、图章戒指,另外还有手表和挂表。图章戒指在西方较为流行,一般戴在左手小指上,结婚戒指应戴在右手的无名指上。

在室内不应戴墨镜,庄重的场合即使是在室外也应摘下来。同时,在社交场合眼镜上不应沾有灰尘。

现代商务谈判着装礼仪02:五大忌讳1.过于鲜艳

着装过于鲜艳是指商务人员在正式场合的着装色彩较为繁杂,过分鲜艳,如衣服图案过分繁琐以及标新立异等问题。

2.过于杂乱

着装过于杂乱是指不按照正式场合的规范化要求着装。杂乱的着装极易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容易使客户对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产生疑虑。

3.过于暴露

在正式的商务场合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适宜暴露的,比如胸部、肩部、大腿。在正式的商务场合通常要求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大腿。

4.过于透视

在社交场合穿着透视装往往是允许的,但是在正式的商务交往中着装过分透视就有失于对别人的尊重,有失敬于对方的嫌疑。

5.过于短小

商务谈判礼仪范文2

商务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谈判人员,与对方谈判代表的身份、职务要相当。

谈判代表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男士应刮净胡须,穿西服必须打领带。女士穿着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细高跟鞋,应化淡妆。

布置好谈判会场,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谈判桌,门右手座位或对面座位为尊,应让给客方。

谈判前应对谈判主题、内容、议程作好充分准备,制定好计划、目标及谈判策略。

商务谈判礼仪(二)--谈判之初

判之初,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

作自我介绍时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绍到的人应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可以礼貌地道:"幸会"、"请多关照"之类。询问对方要客气,如"请教尊姓大名"等。如有名片,要双手接递。介绍完毕,可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稍作寒暄,以沟通感情,创造温和气氛。

谈判之初的姿态动作也对把握谈判气氛起着重大作用,应目光注视对方时,目光应停留于对方双眼至前额的三角区域正方,这样使对方感到被关注,觉得你诚恳严肃。手心冲上比冲下好,手势自然,不宜乱打手势,以免造成轻浮之感。切忌双臂在胸前交叉,那样显得十分傲慢无礼。

谈判之初的重要任务是摸清对方的底细,因此要认真听对方谈话,细心观察对方举止表情,并适当给予回应,这样既可了解对方意图,又可表现出尊重与礼貌。

商务谈判礼仪(三)--谈判之中

这是谈判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报价、查询、磋商、解决矛盾、处理冷场。

报价--要明确无误,恪守信用,不欺蒙对方。在谈判中报价不得变换不定,对方一旦接受价格,即不再更改。

查询--事先要准备好有关问题,选择气氛和谐时提出,态度要开诚布公。切忌气氛比较冷淡或紧张时查询,言辞不可过激或追问不休,以免引起对方反感甚至恼怒。但对原则性问题应当力争不让。对方回答查问时不宜随意打断,答完时要向解答者表示谢意。

磋商--讨价还价事关双方利益,容易因情急而失礼,因此更要注意保持风度,应心平气和,求大同,容许存小异。发言措词应文明礼貌。

解决矛盾--要就事论事,保持耐心、冷静,不可因发生矛盾就怒气冲冲,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对方。

处理冷场--此时主方要灵活处理,可以暂时转移话题,稍作松弛。如果确实已无话可说,则应当机立断,暂时中止谈判,稍作休息后再重新进行。主方要主动提出话题,不要让冷场持续过长。

商务谈判礼仪(四)--谈后签约

签约仪式上,双方参加谈判的全体人员都要出席,共同进入会场,相互致意握手,一起入座。双方都应设有助签人员,分立在各自一方代表签约人外侧,其余人排列站立在各自一方代表身后。

商务谈判礼仪范文3

关键词: 礼仪 礼仪文化 商务谈判

一、礼仪和礼仪文化的概念

有人说礼仪是一种道德修养,有人说礼仪是一种形式美,有人说礼仪是一种风俗习惯。古往今来,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构造和谐社会、最终塑造良好形象的一种行为规范。而礼仪文化是指礼仪从古到今,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伦理道德和生活行为规范,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和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为礼仪文化。

二、当代大学生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素有“礼仪之邦”美称,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负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礼仪文化的责任,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大学生应成为礼仪文化的使者,把礼仪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交往艺术武装自己。大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礼仪文化知识,在今后商务谈判中,懂得如何去获得自尊与自信,理解与支持。当今,加强礼仪文化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课程已成为我国高校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的必修课程。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内容,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美德,陶冶情操,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个人素质的提炼和内在实力的提升,使大学生面对纷繁的商务谈判更具勇气和信心,以健康的人格参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良好的心态顺应社会,并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加强礼仪文化教育,对于修养身心,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三、礼仪文化中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语言因素的概念以及语言因素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技巧。

语言因素是指通过口腔发出的声音并运用特定的语句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谈话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在商务谈判中,语言因素具有重要作用。谈判者要充分发挥口的作用,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较强的遣词造句能力;要投入全部身心,要热情、亲切、诚恳,努力做到“声情并茂”;用语要尽量准确、简洁。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家齐夫根据对语言的研究,指出在语言交谈中,说话者只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一个概念最省力,因此在语言交谈中应遵循省力法则,这就是语言学中著名的“齐夫定律”。按照“齐夫定律”,在商务谈判中,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少用意义比较模糊的词语和文学气太浓的语句,如无必要,就用“生日”不用“诞辰”,用“去世”不用“亡故”,等等。不用令人费解的词语和绕口令式的长句。在交谈中,语言应该使对方易于理解,听来轻松。此外,在谈判中,语言要保持流畅性和连贯性。其实在谈判中,过多的词语重复,词语遗漏,句子结构不完整或杂揉,以及一些口头禅等,都会影响商务谈判的效果。这就要求谈判者平时加以锻炼和注意,有意识地留意这方面的缺陷,力求做到语言的流畅和连贯。还有,在谈判中,要适量控制声音。语言的物质载体是声音,声音的音量、速度、语调、节奏等虽然不是语言,但如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运用,也会产生很大的谈判效果,能够起到制造和改变和谐气氛的作用,并且也更加易于在感情传递上起作用。合理运用语气和语调,能够传递谈判者的感情,使对方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力。

(2)非语言因素的概念,以及非语音因素在商务谈判中应用技巧。

在日常商务谈判中,语言因素固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光靠语言因素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应注意发挥非语言因素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所谓的非语言因素,是指通过谈判者的服饰、表情、姿体等表现方式和辅助手段来传递信息,从而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谈判环境,达到预期谈判的效果。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培特指出,在信息交流中,由55%体语+38%声音+7%词语构成。也就说明了非语言因素的确在日常商务谈判中起到很大作用。服饰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衣冠楚楚,大方得体,给人良好的形象。至于表情,更是一种独特的无声语言,抬头扬眉之间,无不表达一种意思。曾经有学者指出,人的脸能够作出二万五千种不同的表情,每一种表情分别对应一种信息。据统计,汉语中关于“眼神”的用词不下于30个,如看、望、顾、视、盯、扫、瞥,等等,在什么场合下用什么眼神,这里大有学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都能通过眼神表达出来,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会大大有助于商务谈判的顺利开展。在很多情况下,非语言因素运用得好,会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效果。

在商务谈判中,听话者往往也是说话者,说话者也常常是听话者。注意运用聆听艺术也是非语言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聆听一方面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因此,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漫不经心地插话,尽可能激发对方的谈话热情,使之对谈话本身感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对方的谈话内容,进一步了解对方,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因此在谈判中,要认真注意对方谈话的每一句话,捕捉每一个有关信息。聆听艺术,不仅包括注意对方谈话的语句,还包括注意对方在谈话时的表情、眼神等因素;不仅包括自己用语言表达的聆听态度,而且也包括自己洗耳恭听的各种神态。

四、结语

在商务谈判中,应注重礼仪文化是一个完整体系。礼仪文化作为一门交往艺术,保证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的程序性和完整性。把握礼仪文化,求新求异,运用科学合理的思维,不局限简单化的模式,大胆创新,使其更具艺术性。当然在商务谈判中,也要注意细节问题,使得礼仪文化在商务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1).

商务谈判礼仪范文4

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最后,健康、必要的礼仪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谦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燕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目前,除个别国家在某些场合另有规定(如典扎活动,禁止妇女穿长裤或超短裙)外,穿着趋于简化。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在涉外交往中,着装应注意下列事项:

任何服装都应做到清洁、整齐、挺直。上衣应熨平整,下装熨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鞍应上油擦亮。穿中出装要扣好领扣、领钩、裤扣。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长裤裤筒也不允许卷起。两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边一个,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均应扣全。男同志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女同志夏天可光脚穿凉鞋,穿袜子时,袜口不要露在衣、裙之外。

参加各种涉外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去帽子和手套,脱掉大衣、风雨衣等送入存衣处。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在室内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镜。有限疾须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在握手、交谈时将跟镜摘下,离别时再戴上。

在家中或旅馆房间内接待临时来访的外国客人时,如来不及更衣,应请客人稍坐,立即换上服装、穿上鞋袜,不得赤脚或只穿内衣、睡衣、短裤、拖鞋接待客人。

在交际场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关系亲切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时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应只轻轻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仲出手后再握。多人同时擂手,切忌交叉进行,应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在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见面时双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国传统的拱手行礼。这些礼节在一些场合也可使用。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举起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也可脱帽致意。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与外商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点人。谈话时的距离要适中,太远太近均不适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可待别人谈完;有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交谈;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若谈话中有急事需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时若超过三人,应不时与在场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同个别人只谈双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谈的问题不便让其他人知道,可另约机会。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别人讲话时,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的看法。对于对方谈到的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应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要善于聆听对方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别人讲话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老看手表等做出不耐烦的样子,或做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自我介绍时,要主动讲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还应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以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其他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别人。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先将身份低的、年纪轻的分绍给身份高的、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妇女。介绍时,除妇女和年纪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交换名片也是相互介绍的一种形式。在送给别人名片时,应双手递出,面露微笑,跟睛看着对方,在接受对方名片时、也应双手接回,还应轻声将对方的姓名等读出,然后郑重地收存好。

涉外交往在谈话时,内容不能涉及疾并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提起一些谎诞离奇、耸人听闻、的话题。不应径直询问对方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

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应究根寻底,对方反感约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在谈话中一定不要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不要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要耻笑讽刺对方或他人,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男子一般不参加妇女圈内的议论。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宜询间妇女的年龄和婚姻状况,不要说对方的身材、健康、收入及私生活方面的话题。不要与妇女开玩笑,更不要无休止的攀谈以免引起对方和他人的反感。

商务谈判礼仪范文5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长期形成的一种惯用形式和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引起商务礼仪行为上的差异。了解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同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我们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本文将以商务谈判为例从打招呼、时间观念、赠送礼品等三个方面论述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52-02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国际性,又有民族性,随着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繁荣,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存在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增加了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因此,对于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来说,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的融合之前,迫切需要我们掌握中西商务礼仪的有关内容,差异和要求,以促进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如果某人没有按礼仪规范实施,便不够绅士风度,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举止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行为的客体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

培根曾经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在商务活动中要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行外语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打招呼差异

商务会面谈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初次见面就会出现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要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而西方平等观念比较强,称呼规则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称呼,一般很少用头衔称呼别人,在非常正式的商务活动场合下,西方人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与西方熟人之间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尊称为“Mr某某”会让对方误认为你试图与他人保持距离。

二、时间观念差异

守时是商务交往中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分配和利用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认为提前一些赴约是礼貌的,然而在西方人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事先通知是西方人时间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国家,请人吃饭或参加商务谈判活动都要事先通知,临时的邀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怠慢,不管多诱人基本上都会被拒绝,在中国现代商务交往中,邀请与会面一般也是要提前预约的,但是即使最后一分钟对方也会接受和欢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还表现在谈话方式上,中国人在商务谈判,经商中,喜欢感情投资,在交谈中不急于进入主题,谦虚,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选择的灵活性,有时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被西方人认为是缺乏准备、表达能力差、低效率。而中国人却认为西方人的直接与简洁带有冰冷甚至傲慢的味道,不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商务活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

三、送礼方式差异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与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却认为礼品越贵重越能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以促进谈判的顺利达成。西方商务人士也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但他们比起礼品价值更看中礼品包含的意义。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及浪漫的情调。

四、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跨文化商务活动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遵守国际商务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商务礼仪,充分尊重和理解商务礼仪差异,为商务谈判的顺利达成奠定基础。

所谓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获劳务的交易协商,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因此,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进程与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在圆满的商务谈判活动中,遵守谈判未必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决定条件,如果违背了谈判中的礼仪,却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达成协议造成威胁,因此,在谈判中,要严格遵守谈判中的礼仪。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五、小结

总之,随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际日趋增多,在长期的国际往来商务活动中,商务打招呼方式,时间观念,赠送礼品等应用十分广泛,商务礼仪贯穿了整个商务活动过程,由于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影响,在谈判桌上各自的谈判作风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了解并熟悉商务礼仪有助于我们开展中外交流,经贸合作,友好往来,对于开拓国际市场大有裨益,在国际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商务礼仪也不再局限于中国,我们要学的不仅是和国内人员谈判的礼仪,还要学习国际礼仪,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商场上克服某些方面的弱点,积极驾驭谈判过程,促成谈判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利益差异对国际商务谈的影响[M].实践与探索,2006.

商务谈判礼仪范文6

[关键词]商务谈判 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F7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11-02

一、中西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制约规则,也是研究语言交际的理论基础,同时礼貌原则的提出也因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体现出不同的内容。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了自己的礼貌原则, 也称为“合作原则”。其中,要求沟通双方说话的内容要真实切题,简明扼要而又充实,不空洞,对人们语言交际中的数量、质量以及方式提出要求。此后,英国语言学家Leech又对合作原则进行批判发展,提出了礼貌原则,成功地解释了人们表达意图方面语言的间接性,弥补了合作原则所未提及的内容。“礼貌原则”的内容为:得体准则(tact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maxim)、谦虚准则(modesty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maxim)、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1]内容概括起来突出了宽容利他的主题思想,以减少双方分歧,力求达到双方一致,获得对方信任,推进合作,最终实现长远利益。

中华文化一直将追求“礼仪之邦”作为其文化的目标之一,就礼貌原则而言,我国语言学家顾日国(1992)提出了汉语中的交际准则,包括:贬己善人、称呼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雅言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2]他认为,汉语中礼貌的四个基本要素为: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无论是西方的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还是汉语的礼貌准则,都体现出“得体”二字,是人们交流尤其是在商务谈判中需要坚持的思想和原则。才能实现双方友好合作,要以长远利益作为最终目标。

二、商务礼仪体现礼貌原则

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行为、习惯及处事方法。怎样为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做到平等互利、不卑不亢,怎样营造和谐的谈判气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合理的商务礼仪是最直接的体现。

(一)商务团队的良好气质

一个团队反映的气质显示整个团队的涵养及整体素质。首先,谈判人员的仪表就是气质的直接体现。得体的仪表不仅是对对方表示尊重和重视,也是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体现。好的团队形象反映了尊重他人、温文尔雅的礼貌原则。因此,谈判人员一定要穿着整洁、庄重,形象要得体、大方,符合身份及性别。同时,姿态动作也要有所讲究,即使是处于优势的一方,也不可在谈判中显得傲慢自大,盛气凌人。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相互交换名片的过程都要真诚热情,即使是握手的细节也不可忽略。握手时力度适中,目光专注,将诚恳严肃的态度传递给对方。坐姿更应该端正平稳,切忌摇头晃脑,伸懒腰或抖动腿等。

(二)谈判环境的布置

谈判环境的布置也是影响谈判效果的重要方面。比如周围环境嘈杂、座位极不舒适、谈判房间温度不适,或者不时地有人进进出出、各种手机电话铃声骚扰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谈判,无疑会影响谈判者的注意力,引起谈判双方情绪烦躁,从而导致谈判的失误。反之,谈判场所周围环境肃静、幽雅,装饰陈设高雅明快、空间宽阔就会使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谈判的效果可能就大为不同。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谈判方会拿特殊的环境作为一种影响谈判效果的手段和策略使用。例如,让对方的主要人员坐不够舒适的座位或让其面对刺眼的阳光来影响视线和心情等等,以此来动摇对方的决心。不过这样的方式是很冒险的手法,也许会导致谈判的彻底失败。

(三)了解不同的日常交流方式

商务礼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包括了解和尊重双方的日常沟通方式,如问候语、告别语等。对于中国人而言,常用的问候语:“吃饭了吗”“去哪儿”等是我们交流的开场白,也体现了熟人之间的亲密随和。但“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问候方式会使英美人觉得难以接受和莫名其妙,似乎还有些探听隐私之嫌。在告别方式上,中国人习惯说“我有事要先走了”,但“I must be off now”这种表达可能会让西方人觉得不够礼貌,他们常用的告别方式是说“See you. Good-bye”,问候表达用Good morning/How are you doing等。

(四)馈赠礼品

谈判双方在相互谈判和交往过程中,也可以互相馈赠礼品以表示友好和热情,这是谈判成功的策略,同时也是礼貌原则在商务礼仪中的很好体现。在国际性的商务谈判中,互赠礼品同互致问候一样,是双方友好交往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在赠送礼品上必须有所了解。送什么、怎么送是需要准备好的。比如,法国只有在葬礼上才用,所以不能送给法国人。酒不能作为礼物送给阿拉伯国家的朋友。伊斯兰教国家忌讳猪,瑞士忌用猫头鹰,美国忌讳蝙蝠等。我国不喜欢送梨或钟,因为梨与“离”同音,钟与“终”同音,都是不吉利的字眼。送礼不当,极易引起误解,导致不良的效果。另外,一般地讲,送礼价值不宜太高,选择具有一定纪念意义、有民族特色的礼物会让对方容易接受。

三、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的行为表达

商务谈判是一个通过智慧沟通获得双赢的过程,如何能让双方心平气和,遵守诺言,诚信相待,顺利推进谈判呢?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礼仪要求还有许多方式和策略直接影响谈判的成效。

(一)礼貌得体的语言

谈判双方语言及表达策略的运用对推进谈判是至关重要的。其一,谈判语言要温和、委婉。温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显得更温和文雅,使对方容易接受,在体现谈判人员良好修养的同时也可以缓和气氛,避免误解和矛盾。职业委婉语中的engineer一词就常常被人们用来称呼一些普通的职业工作者,以表达对普通从业者的尊敬,如dry cleaning engineer(dry cleaner),automobile engineer(mechanic)等。在英语表达方式上中,诸如:“I’m afraid”“we would suggest”,以及疑问句、虚拟语气和语言的转折策略“but”“however”等都是谈判中常用的委婉语,这些词能在内敛谦虚的语句中表达否定的含义,同时又能保全对方的面子,让人更容易接受。从以下的三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差别。

例1:I am afraid we can not agree to your request.相比We can not agree to your request.

例2:Can I have your latest catalogs with detailed prices to take home for a closer examination?[3]相比I want to have your latest catalogs with detailed prices to take home for a closer examination.

例3:I have fully understood your idea,and also completely agree with it.However,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work it out at present.[4]

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用词的选择就要考虑到:如不发达国家就常用undeveloped countries而不是poor and backward countries。委婉的语言能为双方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创造和谐快乐的氛围,为促成合作的成功提供重要条件,否则就会给对方留下无礼粗俗的印象而影响谈判的进程。

其二,除了委婉语的使用,谈判语言表达的得体还体现在考虑对方立场,少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这也是慷慨诚实准则的具体体现。这样的策略有利于表明与对方合作的诚意,以及大度的做事风格,由慷慨真诚而发展到相互认同和信任,最终实现互利平等和双赢的局面。以下两种沟通方式就充分运用了上述原则,使交际双方在心理上更认同。

例如:“It is a pleasure for us to sign such a sales contract with you”相比“We are happy to sign such a sales contract with you”。

(二)学会聆听

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国际性的谈判中,谈判人员需要对对方的许多方面进行事先了解,如文化背景、企业实力、资金状况、谈判方向等等,但有些却是无法事先了解的。因此,在谈判中成为好的聆听者是非常重要的。聆听集中体现了礼貌合作的原则,体现双方相互尊重、诚恳相待的做事态度,其实更是洞悉对手心理活动,了解对方具体性格、做事风格、习惯以及利益重点的摸底过程。通过聆听,可以揣摩对方的谈判经验能力、诚实度,揣摩对方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可以遵守诺言,从而获得更多信息。如果在对一方的具体想法不太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摸底,可以初步判断对方对双方合作报有多大的诚意,探求对方所要坚持的原则以及哪些方面可以做出让步等。

(三)谦虚而有自信

礼貌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谦虚原则。谈判双方通常在实力背景方面有强有弱,但平等互利始终是贸易合作长久发展的前提,所以谈判双方保持谦虚和自信的心理,无论是处于优势或劣势的情况下,对于赢得对方尊重及谈判的成功把控,显得弥足珍贵。但分寸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过分谦虚会让一方觉得对方团队要么底气不足,要么就是诚意不够。过分自信,也会让一个团队显得自大而失稳重。所以,谦虚和自信不等于自卑和自大。在谈判过程中,过多地使用祈使句和肯定句会使语言显得生硬自大,气势逼人,违犯谦虚的礼貌原则。所以,在谈判中要尽可能把祈使句和肯定句转变为疑问句形式来表达。例如,“Will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就比“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显得更客气、谦虚而不失自信。

(四)热情赞扬策略

礼貌也体现在人们待人接物的情绪态度上。国际性的贸易谈判双方人员多数都并不熟悉,公事公办,都有陌生之感,但这样的氛围对促成成功的谈判和合作是不利的。人容易受到情感影响,所以双方就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谈判。谈判前后的热情赞誉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中方人员询问:“Mr.Baker,what has impressed you most during your stay here?”对方可以回答:“Many things have impressed me deeply,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the hospitality of Chinese people,Chinese food.Of course,our successful business talk has impressed me most.”[5]

(五)做好谈判记录及签署书面协议

谈判是双方为了实现相互合作而进行的协商过程,但光在口头上达成一致的协商是不可信的。首先,再聪明的大脑也无法准确记录那么多详细的信息和数字,并且仅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谈判双方遵守承诺也是不现实的,尤其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准确的文字记录、协议或合同才是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形式和证据。同时,书面的承诺更能体现合作双方相互尊重、重视,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为进一步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四、礼貌原则与文化差异

礼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世界各国都有着不同的礼貌原则,反映不同的地域、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国际商务谈判是跨国界的活动,那么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环境及价值观念对谈判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礼貌原则,它影响着人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影响人们衡量问题的准则。

在几千年儒家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整体上体现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注重集体的利益,社会交往中则注重的是“情”。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则更多地体现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追求个人独立、平等、自由以及利益,社会交往中侧重的是“真”,主要是表现在语言表达的直白。例如对欧洲人及美国人来说,在谈判中,他们喜欢直接陈述自己的要求和喜好,语言简洁而直接。相比而言,亚洲国家比如日本人、中国人都显得谦虚谨慎,好面子。总之,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也因谈判对手的不同文化背景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及侧重点,这需要商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真正做到以礼服人。

【参考文献】

[1]Leech 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Inc.

[2]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3]梅德明.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8.

[4]曹菱.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张翠萍.商贸英语口语一本通[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