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夕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夕的诗词

七夕的诗词范文1

关于七夕节的词语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

调良稳泛

马匹调良,行船稳泛。指路途平安。 清·朱之瑜《与锅岛直能书》之二:“七夕前,盛使遥临,捧读翰教...

人间天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 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索垢吹瘢

犹言吹毛求疵。 清·心青《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拒约》:“指望双星圆七夕,...

云阶月地

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关于七夕节的诗词大全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3、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唐•李中•《七夕》

7、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8、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9、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唐•崔涂•《七夕》

10、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11、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唐•杜甫•《七夕》

12、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1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七夕的诗词范文2

活动由王睿主持,看得出他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整个活动分成几个板块。

先是张晗沁介绍“七夕”的风俗。她说,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农历七月初七就成了一个美丽的节日――七夕节。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也叫“乞巧节”、“女儿节”。据说,这天晚上在瓜果架下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呢!张晗沁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有人补充:据说,七夕这天不大能看到喜鹊,因为它们都去搭鹊桥了;现在很多地方还能看到“鹊桥”这个词,我们苏州就有一条路叫“乌鹊桥路”;还有一个词牌名叫“鹊桥仙”呢,秦观就写过一首《鹊桥仙》。

接着,大家又把话题集中到与“七夕”相关的诗词上来。彭佳欣说道:“我们背的古诗《秋夕》里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她的带领下,大家不由得跟着背诵起来。刘畅显然是有备而来,用幻灯呈现出刘禹锡的《浪淘沙》、秦观的《鹊桥仙》、《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他不但给大家讲了诗的意思,还带着大家读读背背。在他的带领下,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快结束时,大家一定让我也说说。我想起了另一个版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便说:“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有一个说法。据说,织女原来住在天河的东边,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都很辛苦地在织布机上织布,却没有空闲打扮自己。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就准许她嫁给了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却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非常生气,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面对这样一个版本的故事,孩子们显然一时不能接受,他们更认同的是“王母作恶”的版本。我就问:“你们更喜欢哪个版本?”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书上的版本。”“是呀!这个版本更符合老百姓们勤劳善良、向往自由的追求,所以它也流传最广。那么,哪个是真的呢?”“都不是真的!”六年级的孩子非常清楚神话故事虚构的本质。“都不是真的,就像《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一样。这些传说都是我们的祖先在解释天地起源、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时美妙的想象。”

一节活动课很快结束了,而关于“牛郎织女”的话题却还在孩子们间讨论着。我也久久放不下一些思考。

七夕的诗词范文3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游戏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八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探究的一种新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课标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构成和特点;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准确而熟练地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够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面的生活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的信息窗首先出示了一幅有关鱼池上口的平面图,其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而且告诉了它们的底和高各是多少,每平方米面积可以养鱼多少千克,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每个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最常见的鱼池入手,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识,进一步观察有关的数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做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我认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的基础是:他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边长有关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会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去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而且学生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我根据教材的意图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设计出了自己的教学过程: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找出有关平行四边形方面的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每人用四根小塑料棒做一个长方形,然后进行玩长方形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做的长方形上面的边上加重物,也可以用双手任意拉动它,还可以同桌之间玩用长方形架桥游戏等等,并且给学生提出活动要求,游戏结束后,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一听玩游戏,来劲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由于他们玩的尽情,玩的投入,观察的也非常细致。游戏结束后,小组讨论非常热烈,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长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有的说,长方形可以变成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有的说,长方形不管怎么变,它的周长不变……听了学生接连不断地发言,我感到特别振奋,马上对学生的发现给予了表扬和赞赏。接着,我提出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办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来么?你想到了什么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问题提出后,怎样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呢?我采取了一下的措施:

①我先让学生回顾开始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情形,然后用画图的方法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②学生画出来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既然长方形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能否变成一个长方形呢?接着我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张和小剪刀进行剪拼,并把自己的做法说给小组同学听,让小组成员都达成共识。

③学生动手完成后,我又提出一个请求,请同学们把刚才你剪拼的过程用画图的方式画出来。学生很快就在练习本上画出图来。

④接下来,我要求学生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宽、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并说说通过测量后,你发现了什么?

⑤组织学生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⑥教师利用课件把学生刚才探究的过程,进行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结束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根据构建理论,我认为这一节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亮点:

1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游戏中,发现数学知识;接着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最后让学生得到结论。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出发,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把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动手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动手操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图形是可以转化的;第二次让学生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剪成长方形,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第三次让学生动手测量长、宽、底和高,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之间的联系。这三次操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要探究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

3 注重了小组合作 整个课堂活动都以小组合作为中心,无论是游戏,还是画图和测量,归纳和总结,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要求提出来在小组中解决。在合作过程中,我都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给予温馨的提示和明确的分工。这种学习方法,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群体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又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真正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收获和发展。

4 注重了学生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让学生用重物在上面压,或是用两手握住它的对顶点拉,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变形的现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反向思考,那么我们今天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应怎样解决呢?学生很快就会根据前面的游戏,猜想出同样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的这一想法,正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而得出的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外,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我还采取换位思考,逆向思考,等量代换等等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5 恰当地运用了思维对话,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每一个环节前后我都要跟学生进行一次对话,例如,当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我便问学生:你们用什么方法能够发现它们指间的联系呢?这时,学生开始发言了。有的说:我可以用剪拼的方法发现它们的关系;有的说:我可以画图的方法发现它们的关系;有的说:我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等等。通过师生间的这种思维对话,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让师生的情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在一种激情中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在忘我的境界中得意展示。

参考文献

七夕的诗词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节日

从当今世界的教育趋势来看,各国都很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我国,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近年来,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尤其是在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大中学校园内。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重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中,本人发现,从俗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及语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入手,与语文教学结合,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时间一长,师生均感“中华文化,妙不可言。”下面我谈点粗浅的体会:

1 传统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赶时髦,过起了洋节日,传统的节日却忽略了。圣诞节各大商场张灯结彩,圣诞老人站在门口迎接各位顾客,门口的圣诞树光彩夺目,商场里到处都是头戴圣诞帽的售货员……气氛煞是热烈。情人节大街上处处是大幅的标语,玫瑰卖的特别火爆……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七夕节,却显得冷落了。

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说:“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有什么风俗吗?”学生说:“家家户户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庆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等。”

我又引导学生说关于春节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又告诉他们,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天的风俗是吃粽子、塞龙舟、插艾叶辟邪等。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人们常用“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中秋节人们观月祭拜,寄托情怀,留下了许多思乡的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在上语文课时,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去讲,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所以他们上的兴趣盎然。既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加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传统节日的同时,又穿插相应的古诗词,加强了学生对传统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这样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俗语,古典文学知识在课堂上的渗透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有《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托尔斯泰独特的形貌特征的描写。学完此课,我在做课堂总结时这样说:“同学们,在如此平庸,甚至丑陋的容貌下,掩藏的是一颗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崇高心灵。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一秒钟后学生齐声高答‘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还设置了一个题目:“从书中的彩图和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大胡子’是他脸部特征中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印象,可以说他是个美髯公,其实我国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大名鼎鼎的美髯公,你们知道是谁吗?因为是初中生,很多同学的阅读量有限,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这些古典文学知识,这时我再告诉他们有《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还有《水浒传》里的朱仝。

3 古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3.1 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是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例如: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悲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爱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兼集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书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何等的气势,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七夕的诗词范文5

关键词:马嵬;趣读;以诗译诗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是一首咏史诗,入选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七课。全诗共有四联: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首诗借“马嵬驿兵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唐玄宗失政的痛心,也给了晚唐统治者以勤政的警醒。全诗句句对比,虚实结合;语气升腾跌宕,极尽辛辣嘲讽。首联模拟唐玄宗复杂的心理活动,海外寻妃的期待兴奋与折回现实后的落寞凄凉形成强烈对比,道出了唐玄宗的无限惆怅与悲痛。颔联中的“空闻”与“无复”形成对比,到处是士兵哗变的喧闹声,安逸舒适的宫中生活已不复存在,我们仿佛可以体会到玄宗当时巨大的心理落差,昔盛今衰的感伤也随之而来。颈联把马嵬剑拨弩张的凶险窘迫与李杨二人七夕赏月的幸福惬意做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使唐玄宗痛苦不堪。尾联把唐玄宗与普通百姓做对比,一代君王竟然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还不如过着“织绮采桑”幸福生活的普通人。对比手法让两种人生境遇形成巨大反差,讽刺意味强烈,作品主旨也更加突出。此外,“海外九州”“鸡人”等典故也使此诗含蓄典雅,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逐字逐句地串讲会让诗词教W索然无味,也扼杀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用“趣读”和“以诗译诗”的方法在授课中收获了许多趣味。我把教学流程设计成两个版块:趣读、写读。

“趣读”就是用有趣的方法读,在读的过程中会感到趣意盎然。把“趣读”的方法用于课堂教学,从而可以实现“趣教”,化平淡为美妙,变无味为有味,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品味语言、体悟情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及学习语文的乐处[1]。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读出情感。教师每一次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做相应的指导。没有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诵读就成了一种单纯体现理念、渲染教学氛围的手段,劳累辛苦却收效甚微。

如何实现趣味朗读呢?叹词是表达强烈情感的词语,在诵读中,适当地添加叹词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会浸润在作品中的情感。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教授蒲松龄的《狼》一文时,让学生把表示惊恐的“啊”字插入文中。学生分析讨论后认为“啊”字加在“一狼洞其中”一句的前面比较恰当。接下来学生反复品读“啊”字的惊心动魄之感,读起来欢欣雀跃,神采飞扬。在教授《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时,让学生在“赫拉的雕像值多少”一句前加上“哈哈哈”三个字,体会赫尔墨斯自命不凡的心态和神情。这样的朗读都让学生兴奋不已,在反复玩味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我借鉴余先生这种加叹词的方法,让学生在颔联“无复鸡人报晓筹”前加一个叹词“唉”,提示学生拉长语音,读出深深感叹的味道,体会唐玄宗被困马嵬时无奈的境遇;在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前加上一个叹词“哼”,读出一点儿讥讽之情。这两个叹词让本来谨严庄重的诗变得活泼起来,学生在诵读中津津有味地体会着叹词背后的深意,感悟着作者的情感,整个诵读环节妙趣横生。

“写读”的环节是“以‘诗’译诗”,就是用较为浅显的诗句诠释原诗的内容,把原诗中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力求押韵,写下来就是“诗”了。余映潮先生在教授陆游的《游山西村》时,让学生把原诗翻译成现代诗:“不要笑腊月农家的一杯浑酒,丰年足够的鸡和猪把客人挽留。山穷水复前面好像没有路,柳阴过后花色明艳山西村就在前头……”[2]这样的训练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原诗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是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译”诗前,我先让学生了解“海外九州”“鸡人”“卢家莫愁”三个典故,掌握五个词语:“徒闻”“空闻”“宵柝”“四纪”“不及”。重点让学生辨析理解“徒闻”和“空闻”两个词语,课下注释说“徒闻”即“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这样解释首联本无可辩驳,但容易使学生混淆首联中“徒闻”与颔联中“空闻”的意思。首联中的“闻”为名词“传闻”,“徒”是形容词“空,不切实际”的意思;颔联中的“闻”是动词“听到,听见”,“空”是副词“只,仅仅”。这样,从语义上说,“空闻”才能跟“无复”对仗起来,唐玄宗饱受颠沛流离生活的惶恐与落魄才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典故的了解和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为降低教学难度,我给学生示范写了首联:“海外听闻贵妃游,梦断黄粱此生休……”要求学生依照范例续写诗歌,写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注重韵脚和基本的对仗就算完成任务。接下来学生们开始安静地思考、写作,五分钟后展示自己的“成果”。有学生写道:“只听军中闹哗变,再无宫人鸣更筹。当日禁军停不前,可叹七夕海誓盟。天子爱情守不得,不如农家卢莫愁”,设计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写”的活动中去,既把握了人物形象又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最后我带着学生梳理诗歌思路,让学生在大声朗读背诵中结束整堂课的学习。

注释: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七夕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明清;官窑;瓷器;纹;形式特征

1 引 言

明清两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成熟及繁盛时期,从明代开始,景德镇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制瓷中心,明清两代官窑瓷器基本上都是出自于景德镇。此时纹在瓷器上的绘制较前面几个朝代相比也愈加广泛,但由于技术的进步、材料选用等原因,明清两代官窑瓷器上的纹也具有不同的形式特征。

2 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

明初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促进了当时手工业的生产和发展。加之社会相对安定,城市的繁荣,也增加了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因此手工业在明代有着较大的发展,这其中自然包括瓷器的生产。陶瓷史上明代不同时期的瓷器有着不同的特征,但经笔者对图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发现: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多出现在洪武、永乐、宣德三个时期,以洪武居多。而且纹的特征相对较统一,主要以扁菊纹形象构成的缠枝菊形式为主,多与四季花卉组合出现。

2.1形象程式化

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以洪武、永乐、宣德三个时期为主,相对于其他朝代瓷器上的纹,此时期官窑瓷器上出现的纹形象变化微小。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形象最具代表的就是洪武时期的扁菊纹形象。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中分别提到“图案花纹多见花卉纹,主要是缠枝和折枝牡丹、莲花和扁。扁纹尤为多见,这是洪武时期釉里红和青花瓷器的共同特点之一。”“传世品中,洪武青花瓷的图案花纹比釉里红瓷更单调,以花卉纹为主,基本上和釉里红的花卉纹相同,特别多见扁菊纹,有的器物以缠枝扁菊为主题纹样。”由此可以确定,洪武时期官窑瓷器上的纹以扁菊纹形象为主。经图片分析得出,扁菊纹形象主要为:花心为双勾椭圆形,内画满斜网格纹,花瓣多为里外两层;外层花瓣填色同时一侧少许留白,内侧花瓣勾单线完全留白(如图1)。另外,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样,其花与叶的关系多是花大于叶,并且叶形不规整,每个叶片两侧的缺口也多不对称。

除洪武时期的扁菊形象外,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的另一个特点即是菊瓣纹形象的运用。笔者查阅了叶佩兰著的《五彩名瓷》、陈润民著的《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梁穗著的《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李宗扬与邱东联著的《中国历代瓷器图鉴》、耿宝昌著的《明初青花瓷》(上下卷)、铁源著的《明清瓷器纹样鉴定:花鸟纹样卷》、邓白著的《中国历代陶瓷纹样》、李砚祖著的《中国传世名瓷鉴赏》等图录类的书籍,笔者对所收集到的十一张菊瓣纹图片的分析发现,其中九张明代官窑瓷器上的菊瓣纹出现在永乐时期,占总数的82%,因此可以断定菊瓣纹多出现在明代永乐时期。明代官窑瓷器上的菊瓣纹单独应用时,多绘制于碗的外壁,而碗内壁多为缠枝花卉或几何纹样。明代的菊瓣纹以单层为主,均填满颜色,以碗底为中心向口沿做放射状分布,也有少数上下两层的双层菊瓣纹出现,同样绘制于碗的外壁,以碗底为中心向口沿做放射状分布,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变体菊瓣纹。

综上所述,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程式化表现为:装饰方法以青花为主,形象以扁菊纹占主流。

2.2缠枝菊的运用

缠枝纹为我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又被称为穿枝纹、串枝纹、卷草纹、蔓藤纹、香草纹。缠枝纹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装饰于铜镜边的卷云纹,但由于缠枝纹盛行于唐代,所以也被称之为唐草纹。唐代以后缠枝纹依然广泛流行于我国工艺美术的各个领域。田自秉先生对缠枝花的阐述如下:“缠枝花是以花茎呈波状卷曲,彼此穿插缠绕,又称为串枝花、长青藤,有永远常青、连绵不断的吉祥寓意,是明代甚为流行的一种纹样,多见于明锦和明瓷装饰中,因缠枝的花朵不同而有各种名称,以牡丹为花头的叫缠枝牡丹,以莲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莲,以为花头的叫缠枝菊,以牡丹、莲、菊等多种花为花头的叫缠枝四季花。缠枝花的图案组织呈网状向上、下、左、右四面伸展,故缠枝花与折枝花相对而称之。”从中可知,在明代的装饰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缠枝花卉。通过收集到的三十八张明代官窑瓷器纹图片中,缠枝菊纹有二十一张,占总数的55%,也就可以得知缠枝菊是明代官窑瓷器上纹的主流,缠枝具有连绵不断、长久美好的吉祥寓意。经资料整理,传世的明代官窑瓷器中有纹样的器型多为碗盘,由于明代十分注意纹样与器型之间的结合,因此缠枝菊多绘制于碗盘的内壁或外壁腹部,并且此时的缠枝菊形式与前几朝一致,以花为主,突出花头,花大叶小。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缠枝菊主要是如图2所示的明代洪武时期的青花缠枝花纹碗,花、叶、茎齐全,呈波浪状向左右伸展,连绵不断。纹样整体效果饱满且有张力,波浪状曲线的使用使纹样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加上叶片的点缀,使缠枝菊具有活泼流畅的运动感,以及欣欣向荣的生长力。

2.3纹多与其它纹样组合

明代官窑瓷器中的纹以单独的纹形象出现的相对较少,多为花头牡丹、莲花、茶花以及的缠枝四季花卉纹样,寓意四季平安。在明代官窑瓷器中,纹除多与牡丹、莲花等四季花卉组合出现外,亦有与葡萄、瓜果、竹石灵芝以及园景纹的组合,此时纹多以缠枝的形式作为边饰运用,主题纹样则为莲花纹、葡萄纹、竹石灵芝纹和园景纹等等。纹与其它纹样的组合体现了纹样内容的和谐美,把一年四季中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卉同时绘制在同一个器物之上,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和”的传统美学思想。

3 清代官窑瓷器上的纹

我国的制瓷技艺在清代再一次得到了提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繁荣稳定,加之康熙自小学习汉文化,又对西洋文化和技术十分喜好;雍正则特别爱好瓷器,甚至直接干预瓷器的造型和装饰;而乾隆更是对各类艺术狂热的喜爱。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的瓷器制作在技术水平上远远高于其他各个时代,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这三朝制作的瓷器也成为了清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传世作品中带有纹的清代官窑瓷器也大多出在康、雍、乾这三个时期,此时的纹多折枝,形态写实丰富,绘制精细,组合多样。

3.1形象愈加写实

清代康熙朝开始官窑瓷器上的绘画吸收了中国画技法,因此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上的纹也更加倾向于写实的形象,以康熙朝开始的粉彩瓷及珐琅彩瓷为代表。康熙开始的官窑珐琅彩以及粉彩瓷器上的纹不同于前朝的图案式纹形象,此时的画风非常细腻,犹如工笔国画。如图3的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四季花卉纹碗,胭脂红地上彩绘等四季花卉,其中形象采用了近似西洋画的透视方法绘制,形象为单层菊瓣,菊瓣近疏远密,近大远小,笔法细腻精美,花瓣色彩由外端淡淡的桃红色向花心渐变为白色,黄色的花心描绘的更是精致、逼真,花的造型立体感强、神态逼真,似乎花朵正冉冉盛开, 整朵动态感强,极富生命力。

图4为雍正时期的粉彩过枝花纹碗,一枝穿过碗壁在碗心内部盛开,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与其面面相对。花瓣呈长条形,整体纤细但细部粗细变化有致,形象逼真自然,并不呆板。再如图5为嘉庆紫地粉彩花鸟瓶局部。瓶敞口外撇,直颈、垂腹、圈足,也称“玉壶春瓶”,内施松石绿釉,口沿描金彩,颈部饰紫地粉彩缠枝花和如意云头纹。腹部白地粉彩绘制荷花、鹭鸶、鹌鹑、、洞石和宝瓶,瓶中插有玉磬、如意、谷物等。整个器物上的图案点、线、面结合得当,整体感协调统一。其中形象绘制精细,花瓣重叠交错、长短不一、繁而不乱,颜色有桃红渐变至白色,花心隐藏瓣中。菊叶形态更是近于按照自然形态所绘制,以写实为主要手法。

3.2折枝菊的运用

如前文所述,明代官窑瓷器上的纹主要以缠枝菊的形式出现,但清代不同,笔者对已查阅的75张带有纹的清代官窑瓷器图片整理发现,其中29张为折枝菊,占总数的39%;缠枝菊共9张,占总数的12%并且以清早期为主,多为青花瓷;团菊4张,占总数的5%,此数据可以说明,清代官窑瓷器上的纹以折枝菊为主流。所谓折枝花是花卉画法中的一种形式,即不画全株,只画其中一部分。折枝花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局部反映整体,一两枝或三五枝花展现的却是繁花似锦的景象。

图6为乾隆粉彩花卉扇形攒盘,盘内白地粉彩描绘了六种不同种类的折枝花卉,其中一种即为。三朵颜色不同的和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交相辉映,蝴蝶与的巧妙组合使人联想到画外更有广阔的天地,不是简单的仅一只蝴蝶、三朵,而是好似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艳阳高照遍地的秋日赏菊图。折枝菊在清代官窑瓷器中的运用是传统绘画与陶瓷技术完美结合的体现。

3.3与其他纹样的组合更加多样

清代官窑瓷器上的纹与其他种类纹样的组合变得更加丰富。不但有传统的与牡丹、荷花等四季花卉的组合,更有与动物、人物以及吉祥纹样的组合。与其他纹样组合运用时,多作为辅助纹样来衬托主题纹样,多种纹样的组合使得器物上的纹样所包含的寓意更加全面深刻。

4 结 论

综上所述,明代的纹形象多以扁菊纹出现,花大叶小,并且菊瓣形象也开始绘制在瓷器上。缠枝菊的形式在明代官窑瓷器纹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明代官窑瓷器上的形象比较统一,变化不大。与明代不同,清代绘制纹,较常采用的形式是折枝纹,形象丰富,同时近于写实表现,组合形式多样,不仅有四季花卉,更多的是与其它吉祥纹样的组合。清代官窑瓷器上的纹整体特征,具有工细写实的特点。无论明代还是清代官窑瓷器上的纹,与其它纹样组合时,都在内容和寓意两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和”的传统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 冯先铭.中国陶瓷(修订本)[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 毛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5] 许康铭.中国传统吉祥图案[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

心,1995.

[6] 叶佩兰.五彩名瓷[M].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96.

[7] 耿宝昌.明初青花瓷(上、下)[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