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鲁迅的故事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1

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精选

1) “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是用各种别的矿石来比的方法,没有用真的金矿比的明白,简单。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2)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名言

3)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名言

4)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名言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5)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还粉饰黑暗。

6)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7)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8)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9)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0)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1)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12)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13)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就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

14)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

15) “……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集锦

1)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鲁 迅

2)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3)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4)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5)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6) 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 鲁迅

7)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8) 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9)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 鲁迅

11)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2)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13)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14)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15)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推荐

1)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2)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3)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4)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5) 教育植根于爱。 —— 鲁迅

6)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7)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8)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9)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0)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11)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2)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3)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1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

15)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 鲁迅

16)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17)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8)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9)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20)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看了写一句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还会看:

1.鲁迅有关的读书名言

2.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3.鲁迅写的读书的名言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 《故事新编》;研究;趋势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无从仿效、无法重复的“现代奇书”,《故事新编》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形式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人们发现其中有对历史的反思,有对现实的关注,更有对人类未来的求索。

上个世纪的研究者已经从政治革命层面、思想文化层面、艺术层面、哲学层面等若干个方面对《故事新编》深邃复杂的意义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解读,形成了一部厚重的研究史。21世纪初,研究者在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多样的西方批评理论的条件下,对《故事新编》的诗学意义、文化批判价值、文体渊源等几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阐发,提供了一些崭新的意义生长点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趋势。

一、诗学研究方兴未艾

《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的新趋势是在新世纪初形成的,但如果对之溯源就会发现它其实滥觞于上个世纪。“诗学”这一词按照传统的意思,首先是指文学的全部内在的理论,它适用于一个作家在文学所有的可能性中(按主题学、构成、文体等顺序)所作的选择。20世纪以来,诗学在一些国家就作为一门独立理论学科而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形式主义(在俄国)、形态学(在法国)、新批评(在英、美)和结构分析(在法国)等观察到这种变化。在这样的学术背景和理论资源下,《故事新编》的诗学研究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大致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再仅仅局限于历史与现实的隐喻套路,而采用多种视角和方法多侧面全方位审视《故事新编》的诗学内涵,突出多重视野下的小说文本阅读,其中以郑家建的《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为代表。他在研究中综合采用了心理学、比较学、叙事学、美学等角度和方法,从戏拟、隐喻、文体、古代传统、现代技巧等诸多方面对《故事新编》作了横向与纵向、内部与外部的系统考察,既有视野宽广的宏观叙述,又在行文中有机地对各篇小说作了相当细致而富有独创性的阐释,突破了“多重文化视野中的小说文本”这一主旨。在对文本的解读中,作者的眼光横贯古今中外,视野开阔、强调细读,在多重的意义维度中实现了对《故事新编》诗学的充分阐释。

其次,就单一层面或具体问题,借助后现论术语对《故事新编》进行了的解读和分析,这其中包括“陌生化”手法、互文性、反讽等方面的研究。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的同时很快被介绍到国内,其基本主张、理论术语、批评范式等迅速在国内引起反响,而《故事新编》的研究中同样出现了众多运用后现论话语对文本所做出的阐释。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瑶先生就开启了《故事新编》“陌生化”研究之门,其后陈平原、杨义等人又分别从比较研究、叙事学的建构等方面对《故事新编》的“陌生化”手法进行了肯定和局部探索,但遗憾的是都缺乏从细读文本出发的全面研究,新世纪的研究者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罗宗宇借鉴西方形式主义理论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再结合对文本的细读,从情节安排、视角变换、话语杂糅和原型颠覆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故事新编》的陌生化手法,可以视为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王瑶研究的一种呼应和承续。蒋济永则指出《故事新编》是由历史文献、现实人物事件和作家虚构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互文性文本,这种互文性具体表现在《故事新编》中的各个文本中。做者以《奔月》为例,将这个带有浓重自况意味的小说拆解为三个套装故事文本,即作家虚构的“猎人故事”“猎人故事+后羿、嫦娥神话传说故事”、鲁迅和高长虹构成“现实人物事件故事”。作者由此分别揭示出它们的互文性与意义生成关系,发现由于《奔月》文本构成是多重的,其互文性所产生的意义也是多重的。朱卫兵认为,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将反讽由一种修辞手段和语言技巧提升为作品的整体结构方式,通过并列、错位、反转实现对历史和现实的双向针砭,使人物和情境得到反讽式呈现。江腊生则指出《故事新编》中将神人和圣人还原为俗人,英雄被置于一个解构和建构的尴尬地位,整个文本体现了反讽和戏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形式意味新解》则着重探究这部小说集中的结构方式与修辞手法,认为《故事新编》所采用的是一种“加冕脱冕”式结构,鲁迅正是用这种先给人物加冕,然后脱冕还原,消解其固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来结构整部《故事新编》的。

再次,文体研究和文类研究的深入,以汤哲声和孙刚的研究为代表。《(故事新编>与“故事新编体”小说》梳理了《故事新编》的文体渊源,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文体概念,即“故事新编体”小说。《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但“故事新编体”小说却是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存在,它在《故事新编》问世前后都一直存在。从《故事新编》的文体特点来看,它实际上是与“故事新编体”小说一脉相承的。《的“油滑”与现代历史小说的文体自觉》一文从“油滑”的角度指出了《故事新编》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区别,认为《故事新编》在话语形态、叙事方式和叙事意象等方面都表现出对传统历史小说模式的一次突破,对现代历史文学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化寓言:(故事新编)文类研究》认为《故事新编》的叙事中包含三种异质文本:历史、现实和自传性文本。了解了它们间的辩证关系,就能解决一直争论的关于《故事新编》的“文类”的问题。这三种文本统一于文化的意义作用域,而叙事的类型(文类)――立义机制――则为“寓言”。《故事新编》以“寓言”的方式呈现了中国传统文他的整体世界。

二、主体精神研究得到重视

新世纪的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对文本外在的探求,而是深入到作家主体的心理层面,探讨主体精神、心理、意识与文本的契合,走小说文本与作家心灵的双向对读的研究路线,力图将文本主体化、生命化,打开了《故事新编》研究的一片崭新天地。在强调文本中所蕴涵的主体精神的同时,研究者分别从悖论的生命体验、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创作主体的心路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在阐释文本的同时为我们搭建了一条通向鲁迅精神世界的桥梁和通道,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从对小说的阅读深入到对鲁迅灵魂隧道的无尽探索。

首先,有研究者从互为矛盾的精神结构构成模式出发,来寻找与文本的相互契合之处,实现二者的互动性映照。如李金涛在研究中引入新批评的反讽理论解读《故事新编》,通过文本在语言和结构原则上的悖论和对立方式,揭示隐藏其后的充满撕裂和张力的多重内涵。文章虽然是以“反讽”作为切入《故事新编》的视角,但真正要实现的是对鲁迅主体精神结构的某种理性分析和梳理,达到文本意义和主体心灵的双向对读。从文本中提炼出异化与退化、循环与停滞、腐朽与衰败、绝望与希望,与这四组反讽概念分别对应剖析鲁迅的生命意识、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哲学意识,展开了鲁迅具有巨大认识价值和警示意义的精神世界。

其次,从个体存在的角度出发,关注作为创作主体的鲁迅与他所生存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渗透表现在《故事新编》的文本世界中。如魏继洲在研究中认为《故事新编》确立了关于个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广泛的质疑性思维模式,对生存的意义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思索,同时也完成了一种质疑性的意义表达方式的建构。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3

鲁迅对国家的爱是深沉的,而对国家的恨也是咬牙切齿的。爱是爱它的丰饶,爱它的壮丽,恨是恨它的黑暗,恨它的麻木不仁。

把笔当做弓,把字当做箭,同样把敌人伤得血淋淋的只有鲁迅,只有鲁迅的笔才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才会如此的致命——

看鲁迅的散文,他把我们引领进入他的那个时代,他所有经历的一切,都愿意与我们一同分享。我们欢乐着他的欢乐,悲伤着他的悲伤。我们的魂逃脱了自己的本体,便如神游了一遍又一遍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回忆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就像这一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样。

鲁迅并没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短小精?I的小说却也足以证明他高超的小说技巧,塑造了无数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阿Q,狂人,祥林嫂……哪一个人物不是给人以震憾,让人难以忘怀。而且,鲁迅的小说不仅仅给了人一个个故事,还饱含了思想的火花,忧国忧民的情绪永远笼罩全文,让我们的思想也为之触动。

关于鲁迅的诗歌成就,有人这样说“鲁迅虽然诗作不多,但每首都是诗中精品,有谁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能不让人钦佩?能不让人欣赏?那是一种怎样的用字化境,怎能不让人震憾?”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鲁迅;朝花夕拾;情感艺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主要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2月21日到11月18日之间的所作。《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回忆性散文,十篇散文色调相对明快、清亮,夹藏着先生童年的印记。

一、《朝花夕拾》情感流露的表现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那拳拳的乡土情结。

“叶落归根”、“故土难离”、“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少小离家老大回”等,都是人之常见的“故乡”情,也是人性化色彩的一种具体体现。故乡人们对“无常”的喜爱也是特有的,鲁迅不能忘怀,都记在《无常》中。《无常》打破了旧时迷信传说的拘囿,把人性、人情赋予迷信传说中的鬼魅。无常,本来是迷信传说中的“勾摄生魂的使者”,人之死,都是由“无常”勾摄魂魄而进入冥界。但是,这里的“无常”,没有迷信传说中的恐怖、狰狞,而是迎神赛会“由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真正主持公理的“公正的裁判”。他是“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对皇亲国戚也不放过,对受苦人则冒着受惩罚也要放他“还阳半刻”。所以,鲁迅写道:“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1]。家乡的这些淳朴的、与“礼教”有妨的民俗,自然受到鲁迅的喜爱。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起码的“人”的愿望和要求:平等、公平和公正。这里的鬼魅都是人性化的。

其次,鲁迅情感的真实流露,还在于对师长的挚爱亲情的宣泄。

他的散文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的作品,如《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五猖会》、《藤野先生》等。在这里,我们似乎感觉到鲁迅身上深深的“孝”道,――其实,“孝”也并非完全的封建伦理,它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只有“愚忠愚孝”才是应该否定的,就像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所讽刺与批判的。父亲对于鲁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在《五猖会》以及小说《社戏》里都写到过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情节:当孩子兴致勃勃要去看社戏时,父亲却要他背诵《鉴略》,背完才许走。这无异于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专制行为。使少年鲁迅的兴致顿时荡然无存。然而,这并不等于他就因此而失去了父子之情。《父亲的病》里,鲁迅怀着对父亲的尊敬与爱,写了父亲在病中的状况:“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他对父亲的气喘,很是焦虑,“吃力”二字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忙则令他干着急。但本着“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的主张,“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坦率的直接表白对父亲的爱,细腻的内心思想活动的描述,正体现了鲁迅丰富而真实的情感。尤其是篇尾,写自己受衍太太的唆使,在父亲临终时的叫魂,让父亲死得非常痛苦的经历,他万分痛苦地写道:“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就是“人”和“人性”的表现,是“人”的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散文里他写母亲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深含着对母亲的爱。另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我的第一个师父》等都属于此类。[2]

再者,充满“人性”的人情味,表现在对挚朋的纯真友谊中。

我们且不说鲁迅小说里和农民朋友润土、双喜、阿发,散文里所涉及的友人也很多。《范爱农》里的范爱农;《为了忘却的记念》里的柔石、白莽(殷夫);《记念刘和珍君》里的刘和珍;《忆刘半农君》里的刘半农;《忆韦素园君》里的韦素园;《〈呐喊〉自序》里的金心异。他不仅记下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而且更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面对敌人灭绝人性的屠杀,他沉痛地写道:“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3]和刘和珍的从容辗转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相比,鲁迅深感自愧――是“苟活到现在”,他自觉不配称刘和珍的老师。这是一个真正有人性、有良心的人,才发出的由衷的肺腑之言。对左联五烈士的被杀害,他悲愤地写道:“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二、《朝花夕拾》情感抒写的方式

1.鲁迅采用选取典型事例的方式,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4]在《长妈妈与》里,长妈妈告诉“我”正月初一吃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她讲惊悚恐怖的美女蛇和老和尚的故事,她说将女人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抵挡大炮的说法,她将绘画《山海经》买来送“我”。这些关于长妈妈生活事例的描写,将长妈妈性格的善良和保守凸现出来。《藤野先生》鲁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三件事:细致纠正鲁迅笔记上的错误;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离别前送照片给鲁迅。通过典型的事例,展示了他对中国青年的深切关怀和诲人不倦,也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鲁迅从回忆的角度,善于择取过去岁月里典型的事例,在忆写亲情、友情、师长情中,截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如在发黄的老照片中,凸显人物的神态与个性,抒发了鲁迅对于往事、对于故乡的牵念。

2.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常常采用欲抑先扬的笔法叙事抒情。

《长妈妈与》中,开头说“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因为“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怀疑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似乎长妈妈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物,她睡觉摆成“大”字,挤得鲁迅没有翻身的余地;她封建思想浓重并遵守愚昧的封建礼教,这些都让迅

哥儿反感。长妈妈出人意料地把绘画《山海经》送给“我”,鲁迅激动得“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觉得“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鲁迅对长妈妈有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希望她永安地母的怀抱。整篇文章的感情跌宕起伏,在欲扬先抑中呈现出鲁迅对于下层人们的同情与关爱。

3.《朝花夕拾》在题材上表现出漫无边际以及行文结构上的心之所至的随意性。

鲁迅在《门外文谈》里由夏天纳凉聊天说到做文章,晚上“有些认识,却不常见面”的邻人们在门口乘凉闲谈,“闲天的范围也并不小:谈旱灾,谈求雨,谈吊膀子,谈三寸怪人干,谈洋米,谈裸腿,也谈古文,谈白话,谈大众语”。这是一种任心闲谈的自由,“不仅在题材上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心之所至的随意性”。面对大海,心里空洞洞的鲁迅回忆往事,采取门外文谈似的娓娓而谈的闲话风,谈天说地轻松随意。在某种程度上,《朝花夕拾》正是这种闲谈风的实践,在轻松随意的往事忆写中,表达其所思所想,在对亲情、友情、师长情的叙写中,寄寓其对于故乡故人的怀念。[5]

鲁迅的《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闲暇之作,那种在大海边内心空洞洞而回忆往事的创作心态,使鲁迅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回眸过往岁月,从记忆中寻觅亲人、友朋、师长的身影,,从而寄寓其深深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鲁迅“长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蕴涵着鲁迅对于这个动荡社会中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鲁迅.呐喊[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鲁迅;学术;中国小说史略

一、学者鲁迅及其成就

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用过这样一段话来评价:“鲁迅的力量则多多用在文艺创作方面,在这方面的伟大成就差不多掩盖了他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业绩,一般人所了解的鲁迅大抵是这一方面。”正如其所说,公众视野中的鲁迅,大抵是以作者身份呈现,而作为学者的鲁迅,则为普罗大众所较少接受。鲁迅的学术,比起其在文学上的创作是毫不逊色的,譬如他广泛搜集金石铭刻,辑录逸书,校订典籍,还开创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先例。

在古籍整理和文化史的研究上,鲁迅有着不凡的成绩。在古籍整理方面,究其大部分原因,则在于其对文献古籍的辑录有着很大的兴趣,这也和他小时候的爱好密切相关。他很早就读过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后来转到《山海经》,之后又借过一部《唐代丛书》,还抄过陆羽的《茶经》三卷与陆龟蒙的《耒耜经》和《五木经》等古籍。在以后的治学过程中,他不仅把这些知识用到实践中,还能根据经验对这些知识加以修正。同样,鲁迅对史学的重视也有其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在于鲁迅家族的家学渊源。鲁迅胞弟周建人曾说:“我们覆盆桥周家三台门,都不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而是读《史略》。”这与他们的祖父周介孚强调读史的重要性是密不可分的,周介孚认为“首先应有一些历史基础的知识(虽然那些书并不好懂)。他不赞成一般通行的先读《百家姓》或《千字文》。”这对鲁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鲁迅后来其后也经常在文中强调史学的重要性:“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因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一治史学,就可以知道许多‘古已有之’的事”。二则在于鲁迅继承了朴学的传统。他的治学态度延续了清初学者治学的优良传统。清初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是首治史学的。黄宗羲坚持学者最重要的事情在于通知史事。顾炎武、王夫之也是“纵论唐宋,搜讨前明遗闻”。

在治学时,鲁迅一方面翻查古书并抄唐代以前的小说逸文,一方面又抄唐代以前的越中史地书,在古籍整理和文化史方面,获得了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首先是一部《会稽郡故书杂集》,其后是谢承的《后汉书》。他还先后辑录了《古小说勾陈》、《小说备校》、《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四部专著。此外,他还有很多关于逸文、墓志、碑铭的考证文字以及汉画像砖和备课的拓片,并切还为此编了目录。从他的这些学术成就上,我们足以窥见鲁迅的学术见识和治学方法。这也正如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评价鲁迅和王国维在史学上的作为时所赞扬的他们的治学态度:“大抵两位在研究故国上,除运用科学方法之外,都同样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遗烈。他们爱搜罗古物,辑录逸书,校订典籍,严格地遵守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写《中国小说史略》之前,鲁迅就一直有志于写史。他曾计划过要写《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字变迁史》,但最终留下来的只有《汉文学史纲要》。这本书和《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他的其它集子中有关学术方面的文章共同构成了他的学术成就中的主体部分。此则专从《中国小说史略》来看学者鲁迅在小说史上的成就。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写道:“中国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对于小说的研究,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持以的是一种轻视的态度。如评价鲁迅,赞其成就:“《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一语即可见当时的小说在很多学者眼中,实属于普通民众消遣之物,实难登大雅之堂。则对于小说史的研究就更不用说是少之又少。考证一下当时小说史的研究状况,外国学者中英国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和德国格鲁贝的《中国文学史》等,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国学者中则有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和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等对小说史有所涉及。但是由于林传甲排斥小说,谢无量全书六十三章,也仅有四个章节论及小说,对小说史的研究仅仅是涉于皮毛,小说史的研究领域基本上属于空白状态。直到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一书,才算是正式填补了这一空白。郭沫若将此书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相提并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郑振铎也在《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中对鲁迅在小说史方面开创拓新的成就表示钦佩:“近三十年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很多,但像鲁迅那样气吞全牛,一举而奠定了研究的总方向,有了那么伟大而正确的指示的,还不曾有过第二人。”到现在,很多人还坚持,治中国小说史者,没有能超过鲁迅的。

二、中国小说史略观点与小说分类

在《中国小说史略》开篇,鲁迅即就《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为中国小说史做了一次历时的梳理,溯清了“小说”之名的源流。从庄子、桓谭、刘向、班固到长孙无忌、魏征、欧阳修、纪昀、胡应麟,鲁迅从历史资料入手(如将汉时录入小说之书一一列出,并指出各书出处及所讲何事等简略资料)并杂以小说史上给“小说”下过定义的数家之言,如庄子云:“饰以小说以干县令”,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从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条分缕析,一丝不苟,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鲁迅;野草;哲学;黑暗;彷徨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诗集,这本小册子自从诞生起到今天,人们一直在言说,而又言犹未尽。“鲁迅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1],这本诗集包含了鲁迅的全部生命哲学,透过这些小故事,向世人传达先生最深的生命体验。

一、为自己的书写

鲁迅先生曾说过,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野草》是他为自己而写的,也只属于自己。教科书中的鲁迅,印象大抵不外是勇往直前、笔利如刀的战士,然而那些慷慨激昂、言辞犀利的文章并不是鲁迅先生为自己做的。“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鲁迅先生说,我是为三种人写作,一是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给予哪能怕是微弱的慰籍;二是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内心深处所感到的悲凉感有所扼制。第三个对象很特别,是敌人,他不愿意在敌人面前过多地显示自己内心的悲凉与痛苦,以免使他们感到快意。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鲁迅先生才是“为自己”写,多少发表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极端黑暗、冷酷的内心体验,吐露一部分真实的灵魂与血肉。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如《呐喊》、《彷徨》,就是“为他人”而写的;散文诗集《野草》,才是“为自己”写的。

《野草》常常作于夜间。因为在黑夜里,更容易脱下人造的面具和衣裳,甚至穿透皮肤,剥离骨肉,凝视那血淋淋的真实。“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然而纵观历史,又有多少著作多少文人能够做到?当然,鲁迅先生也“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不仅因为完全披露内心的黑暗必使人畏惧唾弃,更因为从根本来说,“所想”与“所说”都是背离的,人的内心思想、生命体验,一旦用语言来表达,就产生了扭曲,即《野草》题辞一开始所说的,“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时也表明鲁迅先生的思想正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旧的已然舍弃,新的还不成熟。

二、彷徨、绝望与新生

《野草》比小说《彷徨》更能展示鲁迅先生“彷徨”的轨迹。《影的告别》是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中最集中地表现他在“彷徨”中坚韧前行的篇章,“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也沉默”。曾有日本学者提出“彷徨”的另外的含义,典出《庄子・达生》:“水有罔象,丘有辛,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3]据此可知,“彷徨”是居于旷野的“鬼”的名称。关于其形状,成玄英注解说:“状如蛇,两头,五采。”生有双头与五彩花纹的蛇形之鬼,这就是“彷徨”的又一重意义。这种“鬼”的形象,鲁迅先生是否自觉地纳入意象尚不得而知,但作为他的彷徨时期的象征则是相宜的。

也因此,《野草》的语言风格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鲁迅先生要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悲剧性情绪,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恰是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野草》中的诗篇,与其说是“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毋宁说是双头蛇,即鲁迅先生内心世界相互争执产生的矛盾纠缠的两种思想,对黑暗的现实的悲观绝望,和即使陷于深渊也不熄灭的一点希望。正如《火的冰》中,一个火的冰的人,热情被冻结了,还是在呼唤一种被冻灭的热情重新燃烧:“哎!火的冰。哎! 火的冰的人。”

三、结语

旧的世界太黑暗,也太沉默。未来虽然充满了不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过去的确已“死亡”。鲁迅先生过去曾追随前驱者们而“呐喊”,那时他相信“将来”和“青年”;而现在这种笼统地、不加分析地、甚至有些“僵化”地看待这个发展着的世界的思想正在“死亡”。虽然进化论的思想已经“死亡”,但过去的“呐喊”还是有意义的。现在再来看那时的“进化论”思想,确实感觉它已经“朽腐”了。但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认识,才使鲁迅先生对过去的思想有了这样一个总结,并预示着一个提高。《野草》以丰富多彩的意向来表现鲁迅内部的这种冲突、苦闷与变化,过去的、强迫约制自我的思想已经发生崩溃,精神境界焕然一新的凤凰涅正在到来。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0.

[3]庄子.《庄子》,孙通海译注[M].中华书局,2007:28.

[4]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 孙玉石,王光明.鲁迅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J].鲁迅研究月刊,2005(6).

上一篇农家乐设计

下一篇风一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