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玉案元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玉案元夕范文1

2、《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4、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青玉案元夕范文2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一直很喜欢这首词。喜欢清爽、孤傲、另类的风格。也许我本身就会令人感到冷,很另类吧。总爱在深秋漫步于古老的校园林道上,踩着疏松的落叶,呼吸很爽,能够闻到秋的气息--干清而明朗,听脚下落叶的“吱、吱”声,感觉像是走在季节的隧道上,很好很好。也爱在隆冬,支着肘撑在阳台上,望天地间白雪的圣洁,好美好美。我的古典情结缘于此,缘于冰冷的高雅。

青玉案元夕范文3

元宵节,这是一个好日子!一个热闹的日子!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一个令人陶醉的日子!一个令人欢乐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谈论谈论吧!

先来说说元宵节的习俗吧!有哪些呢?有吃元宵、送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耍龙灯……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戏呢。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猜灯谜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猜灯谜不仅有趣,还可以培养语言能力呢?你们呢?喜欢哪一个呢?

那么,元宵节有哪些诗句呢?欧阳修的元夕、崔液的上元夜、李商隐的诗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还有李白的……有空一起去欣赏欣赏一下这么多古人写下的这些好诗好词吧!

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这个热闹的元宵节呀?

一年级:靳淼

青玉案元夕范文4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京都元夕

元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 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 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青玉案元夕范文5

一、主旨情感不同

这两首词作都写到元宵节的情景,但其着眼点都不在表现元宵节的文化,也不在描绘元宵节的内容,而是借元宵节的情景以表达各自的情感。

李清照的《永遇乐》有描绘当前元宵节的天气、时令,游人欢乐的情景,也有描绘自己当年自己赏灯过节的兴致极好的情景但表达的是她晚年的凄凉心情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辛弃疾的《青玉案》在描绘元宵节情景上浓抹重彩,把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晚有声有色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这些都是为了突出“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而“那人”形象便是寄托着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是词人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意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二、写法结构不同

李清照的《永遇乐》以元宵为聚焦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词的上片表明元宵佳节的天气和时令,人们热闹过节的欢乐,说明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外出游玩的理由,展现词人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词的下片进一步说明自己不去玩赏的理由,着重用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与当前的凄凉景象做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描绘今昔元宵节的情景的,目的是要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辛弃疾的《青玉案》全篇采用反衬手法,别具一格。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乍眼看除了渲染一片元宵节夜晚的盛况外,似乎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直到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真正悟出: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都不是词人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孤独寂寞。

三、语言艺术不同

李清照的《永遇乐》语言表达上比较着眼微细情节。例如:那些“酒朋诗侣”驾着“香车宝马”“来相召”,被她以“岂无风雨”婉言谢绝了,“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些都是一些琐细情节,但就词人微细的叙述自己不愿于来邀的朋友到外面游玩,宁肯呆在家里听听人家笑语的情节,我们就已经体会到:其语似平淡而似平淡而实则沉痛至极,词人深沉的表现了自己历尽沧桑后的悲凉心境。

李清照的《永遇乐》语言表达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一开头连设下三个疑问。第一问是在描述当时“落日熔金,暮云合壁”这样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的元宵夜之后,问自己在何处?第二问是在点出充满盎然春意的时令――“染柳烟浓”之后,先以听梅笛生“怨”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以享受;第三问是,在这样“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之下,生发出“岂无风雨”之问。然而就是这些作者有意设置的疑问,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个经历国化、饱受创伤的漂泊者晚年的内心活动。

辛弃疾的《青玉案》中所描写的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可谓无人能及。“花千树”比喻万灯齐放;“星如雨”比喻满天焰火;“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整夜狂欢。“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是描绘妇女们佩带着各种珠宝首饰,盛装出游观灯,在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里写的虽是古代闹元宵的情景,然而,我们读起来似乎也并不陌生,把词的上片用来描绘今天的元宵节夜景也非常贴切。而且,“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后人还用它来比喻学习、做学问的第二层境界:经过苦苦追寻,寂寞奋斗之后,突然获得惊喜的收获,足见辛弃疾遣词造句上的功夫。

附:李清照《永遇乐》和辛弃疾《青玉案》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碾金雪柳,簇带争清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窗儿底下,听人笑语。

青玉案

青玉案元夕范文6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

摘 要:一直以来,年轻驾驶员都被认定是发生交通事故比例较高的群体。通常采用事故分析、自我报告等方法来鉴别影响他们的行为及安全的因素。解决全球年轻驾驶员交通事故频发问题的办法中,大部分都是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来进行设计的。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因此设计了一种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考虑到个体的人格特征,也关注道路交通系统中,其他行动者的决定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了大幅度的提升年轻驾驶员的道路安全性,将以驾驶员为中心的研究与系统方法相结合,对年轻驾驶员道路安全问题提出一个整体的评价,从而达到将改善方法更有效进行实施的目的。

关键词 :驾驶员 以驾驶员为中心 系统方法 年轻驾驶员

1.引言

年轻驾驶员由于过高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被认为是影响公众健康和事故伤害的主要问题。年轻驾驶员事故数据表明,现有的方法主要采用限制他们驾驶的权利来解决年轻驾驶员的交通事故问题。尤其是一些针对年轻驾驶员的干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为了采取某种方式来改善他们的驾驶行为。这与事故原因激励模型的“系统思考”的分类方法是直接矛盾的,难以广泛的应用于其他安全领域、改善个体行为和个体对于事故作出的反应。并且,系统本身应当关注于如何减少事故发生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早在1900年就已经建立了这种系统方法[1],此方法是通过一系列事故因果关系模型和解释方法建立的[2-4]。这种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安全,事故是一种变化的属性,是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之间非线性相关[5]。系统思维的应用是目前预防安全事故的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应用领域包括航空以及铁路,近期也成为了事故研究的主要范式[6]。在1990年已经提出了关于道路安全的系统方法[7],但基于系统思考的模型和方法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较少,特别是关于年轻驾驶员道路安全的问题。

当前主流的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虽然使年轻驾驶员出现的事故明显减少,但已不适合作为改善年轻驾驶员安全的方法。系统方法是指在年轻驾驶员发生事故时,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的角色如何进行系统改良,而不是深入的探究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办法。本文的主旨是说明如何使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对于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对于年轻驾驶员安全性产生的影响。为了说明这些,第一步就是将主流的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与系统方法对于年轻驾驶员安全性产生的绩效进行对比。为了对年轻驾驶员的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评价,因此会将道路交通系统进行详细描述,与之前关于年轻驾驶员安全性的研究整合为一个系统框架。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研究的方向。

2.当前的方法:以驾驶员为中心

传统的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不但已经应用于年轻驾驶员的安全性问题,还应用与一般道路安全问题。即关注某些影响年轻驾驶员安全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强调他们的驾驶行为。例如,许多研究关注年轻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危险知觉[8]、情景意识[9];以及酒后驾驶和超速等一些危险行为。通常一些影响因素会独立的出现或者与少数的其他影响变量结合出现。首要关注的是年轻驾驶员本身。这种方法描述了导致年轻驾驶员出现事故的驾驶行为和人格因素,因此也促进了一些干预方法的发展。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危险性增加的原因包括,夜间能见度较低,而更加有可能导致夜间行车发生危险的是他们的饮酒情况[10],并且在他们夜间行车时,若同龄人乘坐他们的车辆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说明,大多数驾驶员考试系统(GDL)不适用于夜间行车时携带乘客的情况。(在昆士兰,年轻驾驶员可以在没有喝酒的情况下,在夜间11点到凌晨5点之间携带一名同龄乘客。)有时,在减少年轻驾驶员的事故方面,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获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缺失了对于年轻驾驶员驾驶过程的全面理解。即包含何种影响因素,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年轻驾驶员道路安全系统范围对于他们的道路安全有着怎样的影响?如何采用其他因素进行改善等;例如父母和同龄人的行为表现,驾驶员的教育以及训练,机动车性能、道路设计、交通规则、媒体宣传、广告以及高额保险的花费等。

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是主导的非理论的研究,在道路安全的相关文献当中,较为流行的主题是“关注驾驶员”[11],却大大忽视了一些系统内复杂相关的因素对于驾驶员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例如,由于公共交通系统的限制,年轻驾驶员有时需要在周六的夜间11点到凌晨5点之间运载乘客。系统的方法会更加全面的考虑影响年轻驾驶员道路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发展出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的关键。

3.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指,通过政府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地方区域政府,以及机动车制造单位的技术和运营管理,社会心理,道路交通环境等因素对于年轻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在这些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通过对于这些因素的整合,系统对于年轻驾驶员驾驶事故进行分析来改善事故发生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系统方法有助于理解以安全为主的复杂环境,其中包括道路,具体来说:

(1)自上而下的系统在识别安全应急系统时,性能好于自上而下的成分与行动的总和。

(2)在关注整合的社会科技系统时,同时也要关注科技、组织以及社会方面之间的关系。

(3)关注于提供方法来塑造,解释和设计特定的组织安全结构,而不是尝试寻找特定的普遍性原则来应用于所有组织。

同样的,道路安全出现在受行为影响的交互的,动态的系统中,并与大量的社会性、组织性和技术性的成分产生了交互作用。这是与传统的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相反的一种方法,在此方法中,道路安全是与驾驶员和当前的驾驶环境相关的。Salmon等人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范例来证明系统方法对于道路安全所产生的效用。在2007年维多利亚发生的Kerang铁轨平交道事故中,一辆半拖车与一辆载人列车相撞,导致11人死亡,15人重度受伤。这种方法可以说明系统范围内的因素导致此次事故的来龙去脉,因而导致了这次事故的发生。(例如,道路设计问题,交叉路口树木之间距离过近的问题,延期装载的卡车,受限的铁路平交道的风险评估过程,铁路平交道设计的资金约束问题。)

4.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与系统方法进行对比

这种系统方法与“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所认为的“人们会持续的犯错,因此道路,机动车和速度应当被设计成减少事故以及发生事故时保护人们的样子”的观点是不同的[12]。同时,这两者之间又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系统中每个因素对于安全都会产生影响),但安全系统主要关注道路使用者的行为以及基础设施和机动车的设计,来调节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相反的是,系统方法关注于当前环境之外的一些因素,并且识别、理解系统中各种因素产生的交互作用,在决策位置(在道路中)是否会影响人类的行为(道路使用者)。这种方法优于改变系统中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来调节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例如,澳大利亚的一个州采用这样的体制,在年轻驾驶员开始独立驾驶的早期,让父母持续的监管他们来减少他们在驾驶过程中错误行为的发生。因此,系统方法不是仅仅的关注于驾驶员本身,而是从一种宏观,全面的角度来解决年轻驾驶员的道路安全问题。

5.结论

关于年轻驾驶员道路安全性的文献中探索了多种产生危险的行为,尤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许多改善办法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但是年轻驾驶员的事故率仍是期望的两倍。这说明以往的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除了给予年轻驾驶员批评以外,并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系统方法不但可以整合“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方法”中新的发现,并且可以通过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年轻驾驶员的安全性问题。系统的方法在年轻驾驶员安全性的领域开始施行后,这些改善办法也会持续的应用在某些领域。而且,道路安全不应当只关注于年轻驾驶员的事故,同时也应当关注与他们同行的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

参考文献:

[[1] Heinrich H W.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Approach.[J].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Approach. 1941(Second Edition).

[2] Leveson N. A new accident model for engineering safer systems[J]. Safety science. 2004, 42(4): 237-270.

[3] Perrow C.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 risk technologie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4] Rasmussen J. Risk management in a dynamic society: a modelling problem[J]. Safety science. 1997, 27(2): 183-213.

[5] Leveson N. A new accident model for engineering safer systems[J]. Safety science. 2004, 42(4): 237-270.

[6] Underwood P, Waterson P. Systems thinking, the Swiss Cheese Model and accident analysis: A comparative systemic analysis of the Grayrigg train derailment using the ATSB, AcciMap and STAMP model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4, 68: 75-94.

[7] Zaidel D M. A modeling perspective on the culture of driving[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1992, 24(6): 585-597.

[8] 董悦,常若松,孙龙. 驾驶经验对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1): 37-38.

[9] 孙龙,常若松,高远,等. 驾驶员视觉注意对危险识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11: 5.

[10] Vaez M, Laflamme L. Impaired driving and motor vehicle crashes among Swedish youth: an investigation into driver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05, 37(4): 6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