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浒传武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浒传武松范文1
关键词:武松 批评语言学 语篇分析
批评语言学,也叫批评性语言研究或批评性语篇分析。语篇的分析往往可以揭示那些不易被人们察觉的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力阶层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利益和现存的社会结构(辛斌,1996)。因此,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对武松一案讼文进行分析是可行的。透过对讼文的语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武松幸运的端倪。
在《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杀人自首,阳谷县衙拟款状报于东平州府。款状如下:“武松因祭献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救护亡兄神主,与嫂斗殴,一时杀死。次後西门庆因与本妇通奸,前来强护,因而斗殴;互相不伏,扭打至狮子桥边,以致斗杀身死。”
东平府看过讼文后又加以修改,直呈省院官详审议罪,作出如下判决:“据王婆生情造意,哄诱通奸,唆使本妇下药毒死亲夫;又令本妇赶逐武松不容祭祀亲兄,以致杀死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伦,拟合凌迟处死。据武松虽系报兄之仇,斗杀西门庆奸夫人命,亦则自首,难以释免,脊仗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奸夫虽该重罪,已死勿论。”
以上两段节录并非事实。第二十五回中,武松杀潘金莲的描述如下:“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胳察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然后又带着潘的人头,来到西门庆住地狮子楼寻仇。“武松……右手拔出尖刀,挑开帘子,钻将入来,把那妇人头望西门庆脸上掼将来。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街心里去了。……也钻出窗子外,涌身望下只一跳,跳在当街上;先抢了那口刀在手里,看这西门庆已跌得半死,……武松按住,只一刀,割下西门庆的头来。”
阳谷县衙讼文中及物性动词有“祭献、推倒、救护、斗殴、杀、强护、扭打、斗杀”。上述及物性动词中施事者为武松的分别为“祭献、救护、杀”。兄长亡故,胞弟祭献,天经地义。其兄灵床被推倒,胞弟救护神主,合情合理。由是可见,阳谷县官,虽为父母官,却巧设言辞,替武松开脱。反观潘金莲,其行为被写成“推倒灵床”,与夫弟斗殴。在古时中国,妇女应该严格遵守“三纲五常”。夫为妻纲,推到亲夫灵床实为大逆不道。二十五回中,武松杀潘时“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几个及物性动词的描写都说明武松杀人是有意为之,而非“一时杀人”。西门庆,“第三者”,非但不为自己感到羞愧,反而前往“强护”又与武松“扭打”。可见其被杀死,实乃罪有应得。所以,县官对武松的开脱通过对及物性动词比较考究的运用而做足了功课。在省院的判决中,王婆却成为了主角。与其相关的及物性动词有“生情造意、哄诱、唆使”等。特别是“又令本妇赶逐武松不容祭祀亲兄,以致杀死人命”,为后面的判决埋下伏笔。
上述及物性动词,凡涉及武松的,均为中性词,看似不偏不倚,是大大的包庇;凡涉及其余几人,均为主动性,多带贬义,事实相反。再看讼文及判决中,武松并未被称为罪徒,而是本来的姓名,已是极大的偏袒了。然而,潘金莲和西门庆在判决中即是“奸夫”,在封建礼教的社会中给众人形成一种意识,那就是他们死是应当的。至于王婆,死得更冤。
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和权力通过语篇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利益和现存的社会结构。县官等一干人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封建主义的代言人。在官员的眼里,武松的行为就是维护其统治阶级的一种方式。所以,县官及其他官员则通过手中的权力和智慧,混淆视听巧设讼文,达到了自身的目的,也保护了武松。所以,武松是幸运的,至少在今天看来。
参考文献:
[1]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年第1期.
[2]常丽娟.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期.
水浒传武松范文2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文中重点词、句、段,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感受《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精彩和独特。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精彩,以及武松的豪放、勇武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部分内容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打虎英雄 ——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如武松面对老虎进攻时的三个“闪”字,既表现了动作的准确,又体现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文章大大增色。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学生而言,武松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也很熟悉,但是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读懂文章,并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把重点定位在第三部分,以一个大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打虎部分展开讨论,并借助做动作、看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感受。让学生在读打虎、议打虎、看打虎中感受《水浒传》描写的精彩独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好汉歌》,教师自然拍手 ,和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充分调动起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一曲好汉歌听得我们精神振奋,荡气回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哪些同学读过书或看过电视剧《水浒传》?
师:《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已是家喻户晓,作者施耐庵塑造的108个英雄好汉更是深入人心。你能说出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吗?
生1: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苦行者武松
生2: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
生3:母夜*孙二娘、花和尚鲁智深
……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武松还有一个称呼叫武都头,你知道武都头的由来吗?
生:因为武松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阳谷县的知县见他忠厚仁德,就封他为武督头。
生:而且知县见武松武艺高强,觉得将来一定大有用处。
师:这正是“别意悠悠去路长,挺身直上景阳冈。醉来打杀山中虎,扬得声名满四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他打虎时的精彩片断——《景阳冈》。(板书课题),这个片断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一曲《好汉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引发了学生对于《水浒传》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再现。紧接着通过对于故事中人物及情节的回顾,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初步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哪位同学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武松在景阳冈一家酒店内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
师:你介绍得非常清楚,谁能用一句话简单来说一下。
生: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故事。
教师板书:武松打虎。
师:除了打虎,作者还描写了什么?
生:饮酒 上冈 下冈
(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文要点,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并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三、研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的描写?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描写武松喝酒那几段。因为别人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打死老虎,更能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武功高强。
生2:我最喜欢他上冈那一部分,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官府的榜文,还是决定要上冈,可以看出他非常勇敢,也很要强。
师:对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3:我喜欢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当老虎进攻的时候,文中没有说武松躲开,而是说他一闪闪到一边,这样写让我们觉得武松动作非常敏捷,也写得很精彩。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也非常善于抓住作者用字的准确性。请同学们把这一段中的“闪”字换成“躲”,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用“闪”字好,用“躲”好象显得武松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躲开,而用“闪”可以表现出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
生2:我也觉得用“闪”好,这个“闪”字,还让我们感觉到武松在躲避开的同时,也在想如何对付这只大虫。
师:看来准确的用词不仅令我们的文章丰富精彩,还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够像说评书那样,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段文字
师:从这段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只老虎非常凶猛、可怕,进攻的招式也很厉害,一旦被打中,可能就没命了。
生:我觉得作者把老虎写得这样凶猛,为的是突出武松的勇敢和敏捷。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衬托的手法,以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敏捷,智勇双全。
师:刚才大家说的只是打虎的开头就让我们觉得如此精彩,面对打折的梢棒,武松作何选择呢?
生:读课文11自然段
师:武松分别用了哪些招式来对付这只大虫?
生:学生随机找出文中动词。
教师板书:揪 按 踢 提 打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表演以下吗?
(学生上台表演)
师:看来我们和武松还是有些差距的,现在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这位英雄的搏斗现场。播放武松打虎视频。
师:看完片断,结合课文,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动作敏捷、智勇双全、本领高强
生2:还是个性格豪爽、力大无穷的人
师:你能再来表演一下吗?注意要通过这几个动作表现出他的特点。
师:这次好多了。不过武松这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要想和他一样,得下一番苦功夫。
师:让我们自由读一读,在体味一下那惊险的场面。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武松的故事?
生1:武松威镇安平寨
生2:武松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武松范文3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1、腥风血雨
发音 xīng fēng xuè yǔ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2、心满意足
发音 xīn mǎn yì zú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3、一马当先
发音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4、逼上梁山
发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释义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5、不识泰山
发音 bù shí tài shān
释义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6、飞檐走壁
发音 fēi yán zǒu bì
释义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7、一箭之遥
成语发音:yī jiàn zhī yáo
成语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8、 人困马乏
发音 rén kùn mǎ fá
释义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9、 改邪归正
拼音 gǎi xié guī zhèng
解释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10、一箭之地
成语发音:yī jiàn zhī dì
成语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11、徇私舞弊
成语发音:xùn sī wǔ bì
成语释义: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成语示例:这种——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12、 积草屯粮
成语发音:jī cǎo tún liáng
成语释义:储存粮食和草料。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五回:“立竖招军旗号,买马招军,积草屯粮。”
13、 天诛地灭
成语发音:tiān zhū dì miè
成语释义:诛:杀死。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
成语示例:“人不为己,——”,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14、 探头探脑
成语发音:tàn tóu tàn nǎo
水浒传武松范文4
《红楼梦》里第二十二回中,贾宝玉和薛宝钗发生文化关系的时候,宝钗过生日,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就是《醉打山门》,原来叫《山门》。--昆曲里边一出一出的戏名,原来都是两个字,多的字数是后来加的,如《夜奔》加了“林冲”两个字,后来就叫《林冲夜奔》。宝钗告诉宝玉:“哎呀,这出戏可真好。”贾宝玉那时候还不太懂戏,说最不爱看那个热闹戏。宝钗说:“这可不是个热闹戏,你哪懂啊,有一个曲子最好。”宝玉说:“宝姐姐,念给我听听。”宝钗就念了那出曲子。你说我这是讲《水浒》吗?那当然了,这就是讲《水浒》,这是用另外一个方式讲《水浒》。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要来背《水浒传》,跟《水浒传》有关的,我们都应该知道。宝钗说,这支曲子叫“寄生草”(曲牌子),怎么说的?“慢英雄泪”,鲁智深流泪了;“相离处士家”,辞别寺庙和介绍他的赵员外;“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谢谢你们的好心,救我,帮我剃度--剃度就是执行出家的手续,披上袈裟,出家了;“没缘法,转眼分离乍”,可惜我跟佛门,跟你们长老、员外、佛都没有缘法,刚刚不久就分离;底下“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身无忧,无亲无故,没有一件是他本人的财产,等于就是赤身一个人,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我们讲禅学,佛学,一个人活一辈子,你家产万贯,你现在趁几千万,几万万,都是假的,一闭眼,没有一分钱是你的,所以你还是赤身来赤身去。当然,我们不是在这里参什么佛法,而是说对鲁智深这个人物的感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走投无路,什么都没有,孤独寂寞到极点,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可怜可痛,而不是什么悟了道。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我把我的心情,我读《水浒传》的感受在这个场合跟您们说,您们来听也就是为听这个,是吧?
读到林冲的故事,我的感受如何呢?真是没法说,林冲的故事最感动人了。大家都知道,林冲最后差一丝毫就被火烧死。发配到草料场,已经是末路了,对手还不放过他,你看心黑手辣到什么地步?那一场大雪,拿着一条花枪,挑着一个酒葫芦,打了酒来,不论是画,还是影视,那个诗的境界,多么浓厚!《水浒传》里边最美好的文字,也是文学艺术家之笔,大家都公认,不用我来重复。坏人暗地里要烧草料场了,幸而林冲因为天寒躲到山神庙里,才逃过一劫……看《水浒传》,真是感情沸腾,想象人生,想象社会,想象人的心田,想象人和人的关系,真是万言难尽。
有听众问,为什么《水浒传》里的两个坏女人都姓潘?那咱们就顺便讲讲这方面的问题。
水浒传武松范文5
一引言
《水浒传》的故事来源于南宋初年到明朝中叶这四百年间的“梁山泊故事”的整合。在成书过程中,经历了从民间到文人改编、再创作的过程。南宋时期宣扬的是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女性的“贞节”观,尤其是一些理学家把女性看作是“红颜祸水”,进一步加深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禁锢。元朝和明朝的统治者也尊崇理学,因此,《水浒传》必会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水浒传》共塑造了七十多位女性,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她们社会地位低下,在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她们的生存有着很大的危险。为了求得生的权利,很多女子放下了人格尊严,有的出卖肉体,有的助纣为虐,有的委曲求全,也有的奋起反抗,成为女中豪杰。施耐庵就是通过塑造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表达出他的女性观,让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二《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1英雄式的女性形象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一般文人塑造女性比较注重外貌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都是常用词汇,但是施耐庵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和传统手法有着极大的不同,他笔下的母大虫顾大嫂和母夜叉孙二娘,是英雄女性,但是相貌都是丑陋的。顾大嫂的长相是“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个时兴钏镯。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孙二娘的外貌是“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轳般蠢岔腰肢,棒槌似粗莽手脚”。从作者的描绘中可以看出,顾大嫂的外貌像性格凶残的母老虎,孙二娘像打扮怪异的母夜叉,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都属于丑女。
虽然顾大嫂和孙二娘属于丑女,但是她们的精神是独立的。顾大嫂虽然性格粗俗,但是武艺高强,有胆有识,有情有义。顾大嫂不会女工,这与当时的社会要求不符。元明之际,程朱理学对女性严加束缚,认为女性最应该做的是专注于女工。但是顾大嫂只会“弄棒持枪当女工”,这是对传统女性观念的一种背离。孙二娘有着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她对丈夫不是一味地顺从,表现为我行我素。孙二娘夫妇开了一个酒店,孙二娘做主管,全权由孙二娘负责,这和传统女性观念中倡导的“不能抛头露面”不符。作者肯定了孙二娘的行为,表明他是支持女性独立的。孙二娘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武松杀人后,在张青的店里被伙计带回,孙二娘不计前嫌,与丈夫再次救了他。
从顾大嫂和孙二娘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女性观的进步性,他认为女性的价值,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内在美。这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女性塑造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男权文化的一种挑战。
与顾大嫂、孙二娘相比,比较完美的女英雄形象是扈三娘和琼英。这两位女性是作者赞扬和歌颂的对象。从外貌或者武艺来说,两人都是比较完美的。扈三娘是“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从这可以看出,活脱脱一个貌美技高的女性形象。她生擒活捉了王矮虎,与欧鹏交战时,欧鹏也没有占到她半点便宜,与马麟交战时,场面激烈得连宋江都看花眼了,后来又差点将宋江活捉或者杀死,最后是林冲将扈三娘活捉。琼英是招安后在征服田虎中显示了她的英雄形象。她是一位“年方十六,容貌如花,自小聪明,百伶百俐,玉体轻盈,威风凛凛”的女性,年龄虽然不大,但是聪明且武艺高,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对国家来说,一心向国;对父母来说,她很孝顺;对丈夫来说,她很贞节。在琼英的身上,有着那个时代女性具备的所有美德,成为《水浒传》中完美女性的代表。
2丑恶式的女性形象
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都属于底层的城市妇女,她们对婚姻都不满,幻想着美好的爱情,做出了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作者对这些女子持鄙视态度,并让她们为自己的放荡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塑造比较成功,历来评论家一致指责潘金莲是个。潘金莲不满意与武大郎的婚姻,与西门庆发生,后来又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同时她也是《水浒传》中女性遭遇最惨的。潘金莲本性是善良的,嫁给武大后,也想过平静的生活。但是与武大的婚姻,又让潘金莲有些遗憾。潘金莲艳若桃花,美貌绝伦,武大郎个头矮小,相貌丑陋,两人是非常不相配的。武大郎只会老老实实地
转贴于
卖炊饼,还时常被人欺负,这样的婚姻无法让潘金莲满足,她对爱情的向往是武大无法理解和给予的。所以见到武松后,就幻想着依附于武松,但是武松不可能与她发生,这让潘金莲深受打击,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时,西门庆出现了,燃起她被压抑的感情,两人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潘金莲是作者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女性形象,这一形象深深地嵌入读者的脑海中。
阎婆惜非常漂亮,流落山东后靠卖唱度日,父死后,宋江帮助娘俩安葬了其父。阎婆为了感谢宋江,也为了依靠宋江度日,就把女儿典给了宋江。宋江与阎婆惜成亲后,因为受门当户对思想的影响,宋江没有真正地接纳阎婆惜,因此没有举办婚礼,阎婆惜成了他的小妾。两人性格不合,宋江来得也比较少。但是阎婆惜正值青春年华,向往美好的爱情,宋江只是给予她物质上的满足,没有考虑到她的精神需求。所以,阎婆惜见到多才多艺、眉清目秀的张文远,自然会喜欢上他,与之发生私情。阎婆惜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既让我们同情,也让我们憎恨。
潘巧云和裴如海相处,是想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潘巧云的丈夫王押司早逝,改嫁给了杨雄,但是杨雄不重女色,没有给她温存,使她内心极不平衡。所以,裴如海有机可乘,为了得到潘巧云,他尽力讨好。最终潘巧云委身于裴如海。
3弱小式的女性形象
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弱小的女性形象,她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在乱世中遭受蹂躏与折磨后,还要忍气吞声,颇值得我们同情。
林冲娘子是弱小式女性形象的代表,她温柔贤惠,忠贞于丈夫。但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她遇上了好色的高衙内,从此一切悲剧都发生在她身上。高衙内为了得到她,不惜一切手段,她宁死不从。在林冲被刺配沧州后无路可走,最后选择了死亡。林冲娘子的死使我们感到惋惜和同情。金翠莲是被镇关西用三千贯“虚钱实契”买过来的,软硬兼施逼她做了小妾后,又被赶出家门,反倒过来偿还本来就没有的债务。飞天蜈蚣王道人杀了张太公之女的全家后,逼她一起住进坟庵里。玉莲是一名歌妓,以卖唱为生,因为无意间触怒了李逵,被李逵打伤。
这些女性都处于弱势地位,作者对她们是抱着深切的同情的。因此,作者有意安排了她们的贵人。金翠莲是鲁智深帮忙救助的,后来鲁智深还得到了金翠莲的救助。武松解救出了张太公之女。宋江安慰了玉莲。从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命运不同,但是同是受制于男人的,忍受非人的折磨。
4复杂式的形象
《水浒传》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如李师师、李瑞兰、白秀英等,作者通过客观描写,揭示出社会黑暗的现实。
李师师是宋代的名妓,多才多艺,深受皇帝宠爱,她有胆有识,并且在她身上还体现着爱国之情。她深明大义,理解梁山好汉的行为,在招安梁山好汉的过程中,李师师起到了重要的牵线作用。通过李师师,宋江完成了他的心愿,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作者对李师师的描绘是不惜笔墨的,她相貌美丽,得到了天子的宠爱,是幸运之人。同时,她也是可悲的,是值得我们同情的。她迫于皇室权势,只能委曲求全,内心向往美好的爱情,当燕青出现时,便产生好感,结果只能以兄妹相称。转贴于
白秀英是处在社会底层的戏子,因为雷横听她的戏,忘记带钱,没有赏她而怀恨在心。因为白秀英和知县的关系,借助知县把雷横给告了,父母送别雷横时,遭到白秀英的侮辱,雷横一气之下杀了白秀英,被逼上梁山。
李瑞兰和史进是相好,史进做攻打东平府的内应,躲在她家,史进将此行目的告知了李瑞兰。李瑞兰怕事发连累自己,就把消息告知官府,史进被抓,后来被宋江等人救出,回来后杀了李瑞兰全家。
三作者女性观的探析
《水浒传》以写男性为主、女性为辅,但是在写女性的过程中,也体现出特定时期的女性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水浒传》描写女性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儒家思想观念的女性观,这是作者女性观局限性的体现。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市民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在作品中的女性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儒家思想观念,这表现了作者女性观的进步性。
1作者女性观的局限性
首先,是由于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在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认为男性是一家之主,女性要依附、听命于男性,还要恪守“三从四德”等,这是对女性的禁锢。《水浒传》宣扬了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束缚观念,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儒家思想中倡导禁欲思想,因此,《水浒传》中的练武人都远离女色,以为女色会消耗元气。受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人们把“友”和“色”对立起来。梁山好汉大都是重友轻色的,他们看重的是朋友义气,可以为朋友流血牺牲,但是认为好色会英雄气短。
其次,是受红颜祸水论的影响。作者受程朱理学影响较深,因此在《水浒传》中塑造的好汉大都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们有的没有娶妻,如鲁智深、刘唐、李逵、阮小七、公孙胜、雷横、燕青等;有的就是娶了妻子,对之也是不冷不热的,如宋江对阎婆惜。《水浒传》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来说明“红颜祸水”的观点,如武松是被潘金莲害的;宋江之所以被逼上梁山,是因为阎婆惜害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受“嫁夫随夫”“红颜祸水”等思想的禁锢,她们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
2作者女性观的进步性
首先,作品中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宋元明之际倡导女性的贞节观念,但是作者并不在意这一思想。如在作品中,作者写到女子被丈夫抛弃或者死后可以再嫁,这对传统思想中的女性贞节观念提出了挑战。如金翠莲被镇关西的大娘子赶走后,再次嫁给了赵员外,做了小妾。潘巧云的丈夫王押司早逝后,她又嫁给了杨雄。同时,作者在《水浒传》中打破传统女性观,颠覆了男强女弱的社会模式,塑造出的女性和男性一样,豪爽、英勇,武艺高强,有情有义。她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在梁山争得了自己的地位,和男性一样平起平坐。这些女性走出了家庭,投入到社会中去,是人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作者这样描写女性是对男强女弱社会模式的挑战,是作者女性观进步性的体现。
其次,作者同情被损害的女性。北宋时期,社会混乱,小人当道,民不聊生,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的命运可想而知。《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群被损害的妇女形象,展示了女性的悲惨命运。如:林冲娘子被林冲休后自缢殉情;金翠莲被恶霸霸占;李师师同情梁山好汉,虽然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是又有着很多的无奈。她们都有着自身美好的情感,但是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作者对这些被损害的女性给予深切的同情,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这也体现了作者女性观的进步性。
水浒传武松范文6
就这样,电视剧与网游狭路相逢。要知结局如何,请先跟随小编一起,对游戏进行一次全方位评测。
游戏画面写实考究
一款游戏吸不吸引人,画面第一眼的感觉极其重要。
与其他同类网游相比,《水浒无双》走写实的画面风格。官方工作人员向小编透露,为了完美展现水泊梁山硬派大气的场面,游戏研发人员曾到梁山故里山东梁山县驻扎一个多月时间,获取大量第一手实景素材。
经过精心周密的素材准备,再加上成熟3D引擎技术支持,《水浒无双》画面呈现出硬朗、大气的气韵。目前,《水浒无双》画面最高支持1680×1050像素大小,给人带来纯正高清画质享受。
纯粹水浒角色扮演
小编试玩后认为,《水浒无双》这款游戏最具市场吸引力的,应该是它的水浒角色扮演玩法和卡牌系统。
在中国,梁山泊108好汉替天行道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水浒无双》采用剧情副本的形式,将众多为人所熟悉的场面,包括“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血溅鸳鸯楼”、“众好汉江州劫法场”等故事再现出来。
在游戏里,小编达到10级的时候,就进入了第一个剧情副本“武松景阳岗打虎”,分别扮演武松、西门庆、武大郎、潘金莲等人,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此外,游戏研发团队还将植入独特的卡牌系统。据了解,这一系统最初的灵感来源,是90年代末在各大中小学校风靡一时的小浣熊方便面水浒卡牌。《水浒无双》的卡牌与小浣熊卡牌有异曲同工之妙,玩家在使用卡牌之后就会变身为不同的梁山好汉,如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甚至还能使用各自的专属兵刃和武功,整个游戏玩法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
国战、水战全都有
与同类网游相比,《水浒无双》的战争系统极其完备,不仅有帮会战、万人国战,还有国王争夺战、夺船战、水战等具有水浒特色的大规模战斗玩法。
据官方介绍,游戏研发团队深入研究了小说中“高太尉征梁山”,梁山“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等战争描写,加入了众多全新内容。例如在梁山水寨争夺战中,小船、箭塔等攻防被广泛运用,而到了国战中,火炮、投石车等攻城器械又给战争带来更多变数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