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当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当代诗歌范文1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 教学改革 策略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本科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立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这一方面使其积淀了深厚的学科教学经验,同时也造成了其在面对当下学校教育、学生需求的新形势时,反应不够迅速。近年来,高等学校和学生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日常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更加功利。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一门文学类基础课程,如何既能完成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又能适应学生求职的需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当前发表的有关此课程的教改文章中,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但笔者以为,要让中国当代文学史适应新形势,还有一些方面是较易被忽略却又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此外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记录下来,和同道们交流分享。
一、明确课程定位
要想让一门课程能充分适应当前大学教育的新形势,首先应该重新为其准确定位,即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的。作为一门文学基础课,其根本目的首先应如先生所倡“美育代宗教”,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人文思想,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悟力,提高其欣赏品味。但当今社会已经日益重视实利、崇尚实用,在这种时代风潮中,大学教育虽不能一味附和、丧失原则,也不应无视现实、凌虚蹈空。此外,“今天的本科教育也与过去不同。过去的本科教育以培养专家为目的,而今天的本科教育成为带有普及性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要到与文学无关的部门服务,所以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在今天变得更为切要。”[1]所以在综合考虑了上述情况后,笔者所在学院的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作出了如下定位: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重实用,对学生进行知识(文学史知识体系)的传授和技能(与文学有关的语言表达、写作等)训练,又要从审美与精神上对学生施加尽可能大的影响。本课程的根本宗旨是在完成“务实”任务的基础上,追求审美品格与精神向度,达到鲁迅所说“涵养神思”“崇高好尚”的目的。[2]
这种课程定位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结合,既充分尊重了当代文学史课程的特殊性质,又与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需求相适应,为接下来的教与学指明了方向。
二、充分完善教材
相对于其他的文学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更为特殊的课程性质。学界有关其核心概念“中国当代文学”内涵的界定,采纳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即“1949年以后至今的文学”。因此,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种正在发生、不断变化、下限不断延伸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也就是一门教学对象和范围尚未“定型”且不断“增殖”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是开放性的。这种极为特殊的学科性质为教与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教材需要不断更新。就目前情况看,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本学科发展的一个瓶颈和难点。当前全国高校使用较为普遍的教材有两本: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两本文学史在出版之初,曾得到学界一致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笔者的授课体会和学生的反映,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以对“史”的描述见长,提纲挈领、史料翔实,但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就较为简要。笔者认为此书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及线索,但却不太适合做学生初学之用。陈思和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更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此书对当代文学各个思潮发展流变的脉络梳理稍显简略,对一些文学史现象的判断也有些个人化,不利于学生建构有关当代文学的客观、立体的知识框架。此外,这两本书虽然已将下限延伸至20世纪90年代,但对这个时段内容的描写还相当粗略。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所在的教研室曾多次进行研讨,在编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追求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既要借鉴陈思和、洪子诚等先生撰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思路,又要突破他们的局限性,如还应该突显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多年的发展脉络,强化史论,以小说诗歌等代表性文体的评析为主,注重启发性,增强批判色彩等等;二、应把握住文学与历史相关发生的原则以及文学的自我调节原则,突出史的流变过程及规律,使文学史教材成为一部偏重史论的通史;三、建构多维的文学史观,关注主流文学,亦不忽视非主流文学;四、以“审美现代性”为核心理念,以作品解读为重点。
如此一来,就能将体系架构和文本细读结合在一起,既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多年来的思潮流变,又能近距离接触一些名家名作,领略文学经典的魅力。此外,还应对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发展状况进行详细阐述,诸如“网络文学”等当下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均应纳入研究视野,使此课程与当下文学、文化现象的联系更为密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编撰如果能够充分体现和实践上述宗旨和思想,那么就应该能够编撰出更加适合学生接受的版本。
三、合理调整课时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困境中,教学内容的繁多和教学课时的不足之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其下限是不断延伸的,因此教学的对象、内容和范围也就在不断增加。从时间上看,自八十年代初的三十多年,发展到今天,已经近六十年,内容几乎增加了一倍,教材也越编越厚,但课时从八十年代以来却并无太大变化,基本上保持在50课时左右,这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首先,一些重要内容无法展开,只能点到为止,有些内容甚至不得不舍弃,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接受和了解。其次,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能真正参与中国当代文学进程的课程,具有当下性、即时性和体验性,当下发生的文学现象,如“八〇后作家”、网络文学、热播影视剧等等,均能纳入其研究视野,也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但因为课时不足,必须教授的传统内容都无法完成,更没有时间再来和学生探讨上述问题。再次,作为一门文学课,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但同样是因为课时不足,本应经常开展的围绕具体作品的互动讨论无法进行,与教学相配合的视频资料(改编电影、经典的样板戏、话剧作品等)更无法在课堂上观看(笔者曾尝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可到场者寥寥无几,因为学生不愿占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本应最灵活的课只能用最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师无奈,学生不满。针对此种困境,笔者所在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进行了认真分析讨论,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总课时增加至80课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授课的压力,而且有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一些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如《中国现当代诗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名作鉴赏》《港台文学研究》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领域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些持续、深入的了解,也大大缓解了文学史教学的压力。
作为本科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此,面对新形势下遭遇的种种困境,别无选择,必须锐意变革。本文中探讨的几个方面,无论是对课程的准确定位,还是重新编撰教材,以及合理调整课时,都致力于改变此课程传统设置中一些含混、模糊、因循守旧的观念和方面,为进一步的教与学理顺思路、扫清道路。
注释:
中国当代诗歌范文2
总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政府机构调整,不难发现我国政府机构适应性变革具有渐进特点,可以归纳为渐进模式,与其相对应的是激进建构模式。我国采取渐进的政府组织变革模式,客观上既有便利于市场发育的好的一面,也有制约市场快速成长的一面。政府组织在形成市场问题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一
有学者已经指出,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只是“大部制”改革的起点,严格说来,改革之后的国务院机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制”。不过,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机构设置的后遗症已经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部门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下定决心进行政府机构改革。
世界各国政府机构设置及其变迁有主动与被动两个类型。政府机构的主动改革,就是治权享有者在社会新事物不足以促进政府改革的情况下,或者社会中的新事物还很少的情况下,出于发展的积极愿望,参考其他国家的成功范例,结合自己的固有传统,根据社会新事物发展的需要、规律及其社会精英对新事物的未来愿景,创造性地进行政府机构改制,或新设机构,或有效利用旧机构。这种类型的政府机构改革多出现在德国与日本,它往往成功地推动了社会转型。政府机构的被动改革,就是治权享有者在不断积累的新事物的推动下,或出于妥善管理新事物,或为了协调新旧矛盾,在缺乏对新事物发展需求及规律的深入系统了解的情况下,在没有关于新事物及政府未来情况清晰镜像的情况下,逐步小幅度调整原有机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变革,并非来自政府对自己角色的预期的变化,缺乏先于市场需求而变化的主动性,也缺乏系统宏观的整体目标导向,而基本上是由市场发育一步一步推动的被动的变革。尽管政府也意识到了自己角色的变化,但对市场与政府的宏观关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镜像把握,而只有一些原则性的常识,常识可以增加和促进政府的快速适应,但不能用来指导积极的政府机构变革。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其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都没有现成的榜样。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只能走循序渐进的道路。因为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的新事物已经有一定规模,并形成了与政府机构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决定了政府机构只能进行小幅度调整,不然就会突然打断社会新事物与政府机构的有机联系,造成社会新事物的诸多不便甚至是混乱。另一方面,社会新事物的发展还没有充分展示出其趋势与规律,而人们对社会新事物与政府的关系,也还没有较充分的整体性和前瞻性认识,还没有形成关于新事物及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机构的未来清晰镜像,从而还不能一揽子实现必要的政府机构变革。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还将面对许多操作方面的技术性难题。如为了协调各政府机构的市场适应行为,中国政府中还保留了许多临时性管理机构,虽然是临时性权宜机构,但其权力却比较大,社会功能相当强势。这种临时性机构既不能突然裁撤,也不可能容纳于成熟的政府体制中,何时进行什么样的调整,确实是一个很难操控的技术难题。又如为了积极发展某类事务,政府还设置了独立于相关部委的委员会或办公室,此类事务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委员会或办公室的管理和服务归并于相关部委,由于这种委员会或办公室的事务涉及不止一个部委,造成了合并时选择归宿的困难,这种合并一般要经过反复。另外,现有的部委设置中,业务相关的部委在功能上如何定位,如何把相对宏观的部委与较为微观的部委区别开来,并根据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将业务相对微观的部委置于业务相对宏观的部委之下,或成为下属部门,或成为政府监管下的公共第三部门,也是一个难题。
三
中国社会转型只有一个大体上的轮廓性愿景,而政府机构改革则连这样一个大体上的愿景也没有,而只有一些极其概括的宗旨。政府机构改革缺乏充分的主动性和系统性。这一方面意味着政府机构改革的前瞻性不足,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改革预期,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支撑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知识不很充分,从而影响了政府机构改革的科学性。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应制定并公布自己成熟状态的清晰愿景及操作性强的改革路线图。这既是为了获得社会方面的积极配合,也是为了给社会各界一个稳定的政府预期,而且还是为了政府改革的思路更加合理。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都会保持现有模式,而且也难以展示给众人一个清晰的未来镜像及路线图,也许只有它完全成熟地展示出自己,人们才能最后一睹其靓丽的芳容。中国的政府机构何时才能完全成熟起来,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认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今后中国社会不断追问、不断重新回答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于中国社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在渐进地深入,因此中国政府的职能及机构等问题的答案也还不能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稳定的结果。
四
中国的政府构造固然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模本,但别国的有益经验及其中体现的科学规律却也不能说无益于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国政府改革不仅需要大胆借助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及改革的主要成果,而且需要大胆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及理论成果。
中国当代诗歌范文3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通常会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性质、成就、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探讨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研究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艺术风格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总结其发展规律。通过教学,一是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等能力。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师要争分夺秒赶进度等原因,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基本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师范生教育的需要,亟须改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情况,谈谈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高校有所助益。
一、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就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为了培养出具有相当文学感悟力与表达能力的新一代中学语文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状况。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较少互动,学生主要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忙于记笔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倡导“问题式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该课程正式讲授之前,先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列出20个左右的选题(如鲁迅的当下意义,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巴金与家族文学,老舍与京味小说,沈从文的乡下人文体等)要求学生去思考,同时开列一些与作家、作品、文艺运动等相关的书籍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去阅读,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认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授课过程中,要有计划地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定1-2位同学阐释对某一话题的理解与认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将基本知识点(如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等)交由学生自主整理,教师着重讲述重点与难点(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论争的过程和特点、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主题意蕴等),而对于某些文艺思想论争的问题,或对某些作品的评价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成书面作业。此举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独立分析作品、评论作家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知识点的讲授和问题的引导、归纳与总结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得以凸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加深,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文学史而轻视作品选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许多高师中文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或精读课程,而文学史的精华正是那些具有经典性的优秀作家作品,即那些既产生重要影响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简化对文学现象等的讲授,而加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不“因言废人”,也不“因人废言”的原则,对作家作品删繁就简严格筛选,将一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重新定位,绝不盲从于所谓权威批评家的判断。最后,要重视文本解读。在多年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地感受到,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师范生必须狠抓实练的基本功。因此,在积极加强写作训练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师范生是明天的教师,他们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现代文阅读而言,文本细读是值得强调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只有循此路径进入作品,才能真正领略文学之美与窥探作家幽深的心灵。
二、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学科,复杂的文学现象与多义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稳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追踪学科前沿动态,不断吸收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新经验,搞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展同步的特点。具体做法主要有三。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个人的科研相结合。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术含金量的高低,学问家不见得是好教师,但优秀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学问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是讲解高深理论的课程,它更需要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因此,我们有意识地重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故乡》、《生死场》、《倾城之恋》、《茶馆》等,并对之进行了新解。需要注意的是,作品新解并非是一味求新,而是从新的角度进入作品的一种尝试,试图发现作品长期被遮蔽的意义。比如《故乡》,长期以来多被人注意的是其“归乡——离乡”模式、知识分子视角以及对乡土文学的开创意义,但是叙述者本身的心灵世界却多半被忽略。“我”多年在外努力奔走的精神追求面临着芸芸大众的世俗评判,物质层面上的局促无法满足普通大众的期待,也有违自己的拳拳爱母之心。此外,回乡自然带有寻找儿时梦幻的潜意识,但是梦幻被无情地击碎,从此故乡再无可恋之事。然而,鲁迅的卓绝就在于破灭之后的再出发心理,即便无路可走依然要去一试的韧性坚持。对于“我”心灵世界的探寻使得分析更上一层。从教学效果来看,新颖的教学内容令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探究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写作小论文进行争鸣的意识。其次,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进行作品解读之外,我们也很注意投入到新热点的研究中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杂志的研究是新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借此可以发现影响文学创作的非文学因素。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期刊出版等现代传媒参与文学生产,这几年我们开展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学期刊、出版机构等现代传媒而进行,并奉献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新成果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虽身处小城却也能跟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步伐,不至于有井底之蛙之感。最后,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生长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经典很多,但学生们往往更喜欢当下的一些新人新作。为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品味,我们特地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为学生介绍、评述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现象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此,我们对一些新作如《秦腔》、《启蒙时代》、《兄弟》等进行了追踪评论,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批评样本。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一项教学改革的成功,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必经之途。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多媒体课件与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学史上的诸多人和事都还非常鲜活,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料,这些为课件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素材。网络的普及又让搜寻有关作家作品的图片与音像资料变得便利而快捷。精美的课件在展示文学的生动图景时也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在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时,要注意特别的资料,并提供丰富的解说。如在为鲁迅配图时,特地收集到他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的图片,以此突出他的性格。而鲁迅抱着海婴“一岁和五十”的照片则丰富了鲁迅为人父的温情,提供了理解鲁迅的人情层面。
中国当代诗歌范文4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一部分高校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授课方式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相应的专业老师焦急地思考究竟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其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转型之下的授课方式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经过几年的探索,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在教育界有了一个公认,即汉语言专业的应用型应该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从事语文教学、文化策划、秘书等工作的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网络及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要求依然停留在“能说会写”上面,即强调学生的“说”和“写”方面。这种对学生能力看似传统的要求实际上蕴含着现代意义上的调整,即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说和写都是建立在思维、判断、分析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要求必然对该专业的一些基础课与核心课的授课方式提出新的挑战。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说会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所在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拟对当前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对于代表性作家作品能够运用综合比较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鉴赏与评论,增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按照这一目的,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能够进行思维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但是,目前看来,现在的授课中存在以下问题:
从授课方式看,虽然应用型转型已经进行几年了,但目前的授课方式依然传统。传统的文学课程的授课是典型的老师教学生听记,一般是三段式的讲述―作家介绍、作品主题讲解、艺术特点分析。这样的授课方式的结果是学生总是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不仅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而且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改革势在必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也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有四个年级,对学生共下发调查问卷75份,有效问卷73份。其中60份问卷回答希望能够对现有的课堂授课进行改革,38份对于本课程教学应该做哪些改进做了具体回答。有16份问卷中,学生提出“希望能够观看一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希望将文字与影像结合起来进行学习。7份问卷中学生提出希望扩大阅读量,并希望能够定期进行读书会等活动,一部分学生还提出增强互动环节,甚至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等建议。这些回到都说明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已经有点审美疲劳,希望改变。
学生学习态度冷漠,不读书,也不会读书,更不愿意读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大学生追求能够立即见到实际效用的东西,很多学生认为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不如一些职业性更强的课程如秘书实务、社交礼仪等能够帮助他们将来就业;在当前的影像时代,部分学生只喜欢看影视作品,不愿意看文本,想象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同时一部分学生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了高中的听课背诵记答案,自学能力较差,不会看书。在收回的问卷调查中,有个别学生提出不希望改变目前的授课方式,希望老师能够多讲,他们多听。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热情但是缺乏方法引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师教生听”,学生学习兴趣欠缺,同时被动的学习也无法实现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改革的切入点应该是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是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的将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化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关键因素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要改革,就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核心要素有两个: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授课和学习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态度的转变,一起寻找课程改革的最佳途径。
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授课中首先要做到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的转变,将授课重心由对知识的识记转移为知识内化为能力。具体来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应该在授课重心转移的情况下进行改革。课堂授课重心应该由思潮与史向作品分析倾斜,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谓的能说会写要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实现,其实就是分析鉴赏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化。授课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动手的环节,如调查问卷中学生所说的可以组织一些作品赏析和读书会,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授课改革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学生。如上文所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一部分学生有学习热情但是又找不到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对缺乏热情的学生要找出其兴趣点在哪里,根据其兴趣点进行引导。以八九十年代小说中女性小说的讲解为例,笔者所带的班中一个班有九个男生,这九个男同学对于学习女性文学非常反感,觉得女性写其成长中的特殊性是无病,而且觉得自己是男生无需去掌握女性文学。在授课中,笔者就让男生与女生一起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将女同学自己成长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与男同学一起分享,笔者自己也将经历中由于女性身份而引起的一些事情与他们做了分析,分享讨论之后,男同学终于明白了女性成长中的特殊性,再看这些文本,也就不是那么反感了。对于有学习热情却不会学习的同学来说,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引导。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内向。对于活泼的学生应该在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发言或与他人讨论分析中解决问题,而对于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则要鼓励其多与他人交往,鼓励他们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或私下通过网络电子邮件或微信的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一方面找出其问题所在,另一方面锻炼培养其能力。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如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等)对课堂形式进行广泛的多样化的尝试。本课程与其他实践性强的课程不一样,上文所说的能力与素养都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了解作品及文学常识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突况,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争鸣中推动教学,同时锻炼提高他们的鉴赏判断能力。以笔者所带的班级实际情况为例,在讲到80年代诗歌海子的诗时,笔者先让学生朗诵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一个学生对此诗提出了质疑:“面朝大海,如何能够出暖花开呢?”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引导学生展开了诗歌思维与散文思维的讨论,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诗歌的欣赏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引入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般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的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授课中,适当引入对分课堂,对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十分重要。本堂课讨论上堂课讲授的内容,学生有备而来,讨论效果好,课堂气氛热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以《中国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为例,老师用一次课的时间将老舍的创作经历及其文学观念、主要文学作品大致做一介绍,一周后,让学生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例讨论老舍创作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学生课下研读热情很高,课堂气氛良好,效果十分显著。
专题讨论式课堂。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程内容中的某一部分展开讨论。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性书写为例,设置几个问题:一是鲁迅、萧红、高晓声等都涉及到了国民性书写,那么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是萧红和高晓声对于鲁迅开创的国民性书写各有哪些创新之处?两个论题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又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师生读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学生补充强化课堂学习的主要途径。师生读书会主要途径是课堂及课后书单的开列,师生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交流会,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书评。读书会的举办能够帮助学生累积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影视作品与文本对比分析。上个世纪海德格尔就告诫人们,世界正在被“把握为图像”。[2]到今天新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世界完全进入了图像时代,影视正在大规模的代替文本成为人们阅读接受的对象。图像时代使得“平面阅读”代替了“深度阅读”,人们更多的关注时尚、流行等感官愉悦,这在学生学习中也有广泛的表现。部分学生对影视剧演员的关注多于对作品内容的关注。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更多的观看有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015年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热映,学生也利用各种机会天天追剧,在追剧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将文本找来阅读,并利用各种途径和笔者展开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但是在讨论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将电视剧与文本混淆了,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对演员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因此在利用影视作品辅助教学方面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最大的挑战。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可以更具个人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是课堂内的学习则增加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真正的做到探究式学习、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势必会引发了教师授课理念转变,能够做到由知识的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同时学生也会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发的学习,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下,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且时不我待,必须立即进行,但是在改革中也不能过于急躁,要能够保持一种稳步前进的姿态,转变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2] 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世界图像的时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中国当代诗歌范文5
英文名称:Poetry Explor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32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中国当代诗歌范文6
对外译介的当代作品当中有一部分是由中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譬如,国家外文局及外文出版社、中国文学杂志出版社等组织实施多年的“熊猫丛书”,陆续翻译出版了一批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这些翻译大多是由中国的外语专业人士担任的,选择的大多是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其中又以中短篇小说为主,有些图书是多位作家的作品合集。这些翻译著作以英、法语种为主,兼顾德、俄、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等其他语种。印行的图书,大多被用作礼品,主要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向外国友好人士进行赠阅,较少进入市场销售流通。因此,从总体上看,这些图书在外国的影响面较窄,影响力有限。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此类图书约30部,占全部馆藏当代文学译作的6%左右。
新时期以来,外国有一批翻译家、汉学家、评论家、学者等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浓厚兴趣,陆续翻译介绍了大量的作品。据笔者统计,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英、法、德、意、西等欧洲语种的中国当代文学译作即在460种以上,中国有作品被译介成西方文字的当代作家在150位以上。而国家图书馆的外文藏书还相当不完整相当不全面。譬如,王蒙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余种文字,但国家图书馆仅收藏有五、六种文字的译本。又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法国的翻译出版,2002年为17种,2003年突增到29种,2004年则在40种以上(不包括再版书),这三年总计在86种以上,而国家图书馆仅收藏有9种。
仅举法国为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外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正在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法国普罗旺斯大学杜特莱教授介绍,1978年以后,几个法国汉学家开始研究中国的新文学,1981年出了一部短篇小说集LeRetour du Pere(《父亲的归来》)。1982年法国文学杂志Docks发表了一本关于中国诗人与艺术家的特刊,收入芒克、北岛、马德生、王克平、阿城等的作品。1985年,法国文学杂志Europe(《欧洲》)有一期专门介绍中国新文学,收入了王蒙、谌容、宗璞的短篇小说以及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诗。1988年,Alina 出版社推出了一本《1978-1988年中国短篇小说集》,收入阿城、白桦、高行健、古华、韩少功、刘宾雁、刘心武、刘再复、陆文夫、莫言、谌容、王蒙、汪曾祺、张承志、张抗抗、张贤亮、张辛欣和宗璞的作品。在1988年前后法国翻译出版了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陆文夫的《美食家》,张辛欣的几部小说,刘宾雁的报告文学集,韩少功的《爸爸爸》,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1994年,法国最大的出版社Gallimard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集》,收入林斤澜、叶蔚林、李锐、史铁生、马原、何立伟、刘恒、张炜、扎西达娃和格非等作家的17篇作品。Philippe Picquier出版社出了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Aube出版社出了苏童的小说《米》,Le Seuil出版社出了莫言的《十三步》和《酒国》,Stock出版社出了贾平凹的《废都》。最近几年,台湾文学也被陆续翻译成法文,如李昂的《杀夫》、张大春的短篇小说、黄凡的小说、白先勇的《台北人》《孽子》等作品。其中,白先勇的《孽子》、李昂的《杀夫》和苏童的《妻妾成群》、高行健的小说是前几年在法国颇受好评的作品。而纵观2003-2004年法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最为突出的特征当属一个“新”字。新作品如王蒙的《笑而不答》、叶兆言的《没有玻璃的花房》、徐星的《剩下的都属于你》、毕飞宇的《青衣》和《玉米》、刘震云的《官人》、刘醒龙的《挑担茶叶上北京》、阿来的《遥远的温泉》、迟子建的《香坊》、史铁生的《宿命》等;90年代后登上中国文坛的新生代乃至“80后”作家的作品也受到了大力推介,如刁斗的《解决》、邱华栋的《黑暗河流上的闪光》、郭小橹的《我心中的石头镇》以及生于80年代的田原的《斑马森林》和韩寒的《三重门》;一些非当下文坛创作主流的题材和样式的文学作品也得到了译介,譬如何家弘的侦探小说系列、黄蓓佳的儿童文学长篇《我要做个好孩子》、池莉的“新写实”力作《你是一条河》、格非的先锋实验作品《雨季的感觉》等。
从国家图书馆的藏书上看,中国20世纪小说的法语译本共有164种,其中现代文学作品约30种,所占比例不足20%;作者当中,现代作家5位:鲁迅、沈从文、柔石、萧红、叶紫,现当代作家8位:巴金、丁玲、老舍、茅盾、张爱玲、钱锺书、孙犁、林语堂。其余70余位均为当代作家,包括:阿城、白桦、北岛、毕飞宇、残雪、陈建功、程乃珊、池莉、迟子建、储福金、从维熙、邓友梅、刁斗、方方、冯骥才、高行健、格非、古华、郭小橹、郭雪波、韩少功、航鹰、浩然、何家弘、霍达、贾平凹、蒋子丹、林夕、刘恒、刘心武、刘醒龙、刘震云、陆文夫、陆星儿、莫言、木青、欧阳山、邱华栋、苏童、孙甘露、田原、铁凝、王蒙、王朔、王安忆、汪曾祺、徐星、杨绛、姚雪垠、叶兆言、益希丹增、余华、扎西达娃、张承志、张洁、张贤亮、张欣、张辛欣、张之路、周大新、周立波、朱文颖、朱晓平、宗璞等以及台湾的白先勇、陈映真、黄凡、李昂、王文兴、张大春,香港的古龙,旅英作家虹影等。从单个作家被翻译作品的版本数量上看,最多的是老舍,共19种,其次是苏童7种,巴金、莫言各6种,茅盾、余华、贾平凹、冯骥才等各4种。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英文译本方面,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196种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包括有:程乃珊的《蓝屋》、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大红灯笼高高挂》(即《妻妾成群》)、徐小斌的《敦煌遗梦》、郭雪波的《沙狼》、金庸的《雪山飞狐》、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陈源斌的《秋菊的故事》(即《万家诉讼》)、柯岩的《寻找回来的世界》、刘恒的《黑的雪》、莫言的《红高粱》、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王安忆的《小鲍庄》、残雪的《苍老的浮云》、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张承志的《黑骏马》、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郑义的《老井》、谌容的《人到中年》以及迟子建、林夕、宗璞、古华、贾平凹、余华、方方、戴厚英、柯云路、巴金、舒婷、北岛、杨牧、李瑛、茹志鹃、周而复、吴强、赵树理、杨沫、周立波、张天翼、汪曾祺、秦兆阳和柏杨、王文兴、林海音、白先勇、李昂、聂华苓、西西等60多位作家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德文译本方面,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约48种小说等作品。包括巴金、老舍、茅盾、丁玲、沈从文、周立波、张天翼、叶圣陶和北岛、陈若曦、戴厚英、邓友梅、冯骥才、高晓声、蒋子龙、李国文、李锐、李心田、李季、鲁彦周、莫言、苏童、王蒙、杨沫、余华、张抗抗、张贤亮等30余位当代作家。其中,个人被译介图书数量较多的如茅盾4种,巴金、冯骥才、老舍各3种,邓友梅、鲁彦周、莫言、王蒙、张贤亮各2种。
日本最近5年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主要有: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李冯的《另一个孙悟空》、余华的《活着》、叶广芩的《采桑子》、棉棉的《糖》、韩寒的《三重门》、九丹的《乌鸦》、迟子建的《洲国》、莫言的《檀香刑》《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师傅越来越幽默》《四十一炮》、池莉的《生活秀》、铁凝的《大浴女》、张平的《凶犯》《十面埋伏》、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春树的《北京娃娃》等。
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外国译介中国当代作品的体裁上看,最多的是小说,占到90%以上,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的译介数量很少,大多只有1-3部,其中最多的是翻译成英文的诗歌,有10余部。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有些作家的译作在国外颇受欢迎。例如,苏童《我的帝王生涯》、莫言《红高粱》《丰乳肥臀》英译本在美国曾大受追捧;余华《兄弟》德译本在德国有11家出版社竞争出版权;在最近结束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本土少儿畅销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举“跳”出国门,国际著名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一次购入该系列中的8本,并将在2008年春季于英美上市;姜戎《狼图腾》前年以100万美元卖出了全球数十种文字版权,意大利语版本2007年初出版当即在意引起轰动;前几年池莉的一部法文译作《生活秀》据说卖到了几万册;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先后印行了多个版本,据称总销量在10万册以上……
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在国际上深受肯定和好评,摘取了许多重要奖项。贾平凹获得过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女评委奖”,张炜获得美国总统亚太顾问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余华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巴金、冰心、张洁、王蒙、莫言、苏童、周偷茸骷乙不竦霉如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等。余华、莫言获得过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