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学家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9

新课改下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更新颖的目标出现,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个目标常被我们忽略。如果做到三个目标有效结合,将大大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

教学目标中涉及的情感,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主要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它不仅包括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总和与内在反应倾向,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是个人较为稳定的情感倾向。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确立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新大纲的课程结构面目一新,比较完善,较好体现了高中地理课程应有的功能和地位。高中课程更注重于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的培养,因此很多知识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减。削减知识,是为了减轻不必要的教学负荷,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地理学科是综合了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为一体的学科。新大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创新实践的加强,加强应用实践对解决问题,乃至创新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往往这种实践需要日积月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操作起来具有集体性,可以由小组或班级分工协作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新课改下的创新实践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学科的奥妙,形成严谨的钻研态度,学会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钻研当中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和沟通,使学生可以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总而言之,创新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三、巧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成功教学的良好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很喜欢上某位老师的课,那将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了。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有了兴趣,学生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和前进的巨大动力。世界上有那么多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成熟的理论基础,更没有名师的指点,他们成功的源泉就来自自身的不懈追求和引导他们钻研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精心设置课堂导入

兴趣不是学生的一时兴起,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教师都能以新奇的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引发思考,可以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节课时,可以有意识地播放一些关于探索宇宙的视频,如《地球探索》《生命之源》等,让学生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领略宇宙的浩渺神奇。再如《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节课中,涉及不同类型的国家人口过多或人口过少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同样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假设自己家庭的人口结构,以此推出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急切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纸上谈兵

“举例说明”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的有效方法。在《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当尽量以贴近身边的例子来丰富课堂,因为这样的例子学生更熟悉。例如,在教学《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课时,在广州的课堂,可以这样举例:广州的外来人口男性居多,其外来人口年龄结构中18―45岁人口最多……在四川的课堂,可以这样举例:四川为何出现较多的留守儿童、四川省内人口年龄以及性别的构成……通过地理知识来解释两个地区人口现象的差异。而不同地区的教师要因地区而异,更形象地举例,更容易让学生明白是何道理。

(3)发挥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在现代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尤其在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大多数的自然现象口述起来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在黑板上作图又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典型的图片,制作简单的PPT课件,高大上的swf格式的Flas等,就可以一举攻破这个难题。学生在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身临其境地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奥妙,陶冶情操,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笔者永远忘不了读书时对老师的恐惧,恐惧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的责骂,恐惧因成绩差老师在家长面前翻起的种种旧账,很羡慕现代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他们之间难以看出“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师生相互协作、双边活动的结合体。教师的深资历和成就已经不能够成为取得好成绩的主导因素,而教师的亲和力却显得尤为突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是新型教育下必备的条件。教师的语言在此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的语言始终在激励学生,如果你的语言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如果你的语言阳光又积极向上,那么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你的课堂。例如,很多教师完成一节课后,自然而然地会问学生一句“大家听明白了吗?”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换成:“我讲明白了吗?”再如,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教师通常会横眉冷对批评学生,我们不妨这样来和学生说:“你的睡姿挺不错,睡久了也会累,来参加我们的讨论吧。”同样的事情,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去处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校期末的师德评价表上不难看出,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受学生喜爱,该科成绩也往往较好。由此可见,充满理解、宽容的课堂是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当学生说喜欢你的课堂总是充满惊喜时,当学生说希望成为像你一样的地理老师时,当毕业的学生说总能在失落的时候想起你给过的力量时,也许这就是教师最平凡的高大和最朴素的使命。

3.让正能量充满地理课堂

课堂上,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优秀的地理学家,他们是如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情结。例如,《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之间历尽千辛万苦,刻苦钻研的成果,郦道元的《水经注》更是穷尽他一生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追求知识的执著,正是这些地理学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地理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必修一《自然地理》显得格外突出,应当树立学生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其实,民间很多封建迷信的案例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不妨把这些案例也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总之,教师尝试着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入课堂时,一定要注意以教材为主,以地理学科思想为导向,要避免把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拉硬套,导致课堂喧宾夺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教师应积极落实,巧妙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用的。作为新时代的地理教师,要向社会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诠释“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 参 考 文 献 ]

[1]马华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5(28).

[2]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地理学家范文2

 

主要栏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设有: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学术争鸣、学术评论、研究动态等栏目。

 

刊物信息

地理学家范文3

关键词:地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2-02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到几种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好方法,愿与同行交流之。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爱学”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地理学家普雷斯顿·詹姆斯则把能否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看做是地理学能否存在与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的确,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机。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课普遍不重视。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诱导学生爱学,使学生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喜爱上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独具匠心地创设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例如,我在讲初中地理课本第三册《长江》一课时,首先满怀激情地领同学们吟唱了《长江之歌》,使同学们领略了长江的雄壮气派,接着我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长江给人们带来的效益,最后结合长江也会发生全流域性洪水,指出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学生们听后异常激动,自然而然就对地理这门学科发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2.挖掘形象材料,稳定学生的学习情趣。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五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运用图片、模型、标本等传统教具,与幻灯、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模拟、演示,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只是让学生去被动地认识地理事物的表面,而是通过观察现象,去分析、联想、思考、探究内在的知识联系和运动规律,使学生由形象思维活动向抽象思维活动循序转化,期间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应有发展,学生就更易学、爱学。

3.利用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国学者菲尔丁曾说:“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们心里。”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有成千上万的地理学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榜样的教育,不仅能给学生深刻的启迪,使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而且,更能使学生萌发向前辈地理学家学习的欲望,提高探求知识奥秘的兴趣。如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他历经游历30年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对于地理学家是一份珍贵的地理科学报告,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更是感动青少年的典范。他不仅创立了地质力学,还顶住各种压力,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主持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使我国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二、不断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乐学”

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利用外部压力强迫学生学习。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改变“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系统讲解,还在于设法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1.启发式教学,引起“思”趣。“思维自疑问开始”,教师要把握教材和学生,讲究方法,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例如,在讲授大气运动的内容时,先谈学生熟悉的风,引出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然后向学生提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运动”。这样,从学生熟悉的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打开思路,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小瞧的。在讲授新知识和复习巩固旧知识时,均可以利用启发式的提问,来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学习习惯。

2.相机诱导,掌握“思”法。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组织问题,是这一方法的关键。通常我总是紧扣教学内容来提问,授予学生思维的方法,经常在“为什么”的寻根问底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来分析判断解决一个个难题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比如,关于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从水土流失的含义,地形、土壤、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区分布规律,标本兼治的措施方面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发散思维,来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或者,在设计练习题时,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三、重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会学”

地理学家范文4

六年级,就快要上初中了,让人觉的又高兴又有成就感。可是我却并不喜欢。为什么呢?听我慢慢到来;

六年级,不论是年龄,个子,学问,个个都比一至五年级高上一等,但是论品德一至五年级就领站上峰。

不知为什么,六年级的哥哥姐姐好像都瞧不起我们似的经常用不文明的语句来骂我们,比如:”“滚,你想找死,去你妈的。”

我不是什么地理学家,也不是什么科学家,但是我知道世界在变,人的心也在变,变的越来越坏。让我孤独,寂寞,让我只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角落。

六年级,就快要上初中了,让人觉的又高兴又有成就感。可是我却并不喜欢。为什么呢?听我慢慢到来;

六年级,不论是年龄,个子,学问,个个都比一至五年级高上一等,但是论品德一至五年级就领站上峰。

地理学家范文5

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1.乡村人居环境内涵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人类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以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形态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契合,人工与自然的协调。综上,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为: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在乡村(包括乡镇、村庄和聚居点)地域范围内进行居住、耕作、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日常生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结构相结合的有机体,满足乡村居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

2.国外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2.1乡村地理学研究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乡村地理学。该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1826年杜能提出古典农业区位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距离,得出在空间上农业生产方式显同心圆式圈层结构。1841年德国科尔首次系统阐述聚落的形成,对大都市、集镇和村落等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及交通线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地形对村落区位的影响[3]。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理论,为乡村地理学和空间聚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更加专注乡村社区演变与重构、开敞空间保护、乡村矛盾冲突等问题。

2.2乡村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人口由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发展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发生巨变,景观和空间形态改变,欧洲国家乡村问题突出,乡村经济振兴需谋求新的出路,工业化、城市化作用于乡村,带来褒贬不一的影响。该时期研究重点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汉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教育、技术的投资,进行迁移援助计划的申请,从而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4]。托马斯分析了英国农村的交通问题,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基金,负责大部分农村的服务资金,用于建设城乡交通网络[5]。布恩斯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公共政策[6]。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乡村作为工业拓展空间被大规模占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改变,社会结构面临重组,聚落内部出现“空心化”,村落出现无序或蔓延现象,大规模的工业化促使乡村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超过乡村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学者认为乡村发展必须注重城乡互动,指出政策制度对于乡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7]。

2.3乡村转型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郊乡村开始依托城市主体谋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但总体环境却因居住空间拓展、社会阶层混杂、生态空间占用而恶化。而距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乡村依然贫穷,交通不通畅,自然文化遗产不受应有的重视而屡遭破坏,随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迁进程缓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明确提出要突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必须使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均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联合国于世界人居日,再次明确提出城乡关联发展。这一时期的乡村转型研究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功能和乡村空间的转型,倡导开放性的乡村空间。

3.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我国真正的系统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反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上。

3.1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环境巨系统开展探究。吴良镛最先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建立起人居环境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8]。雷振东、刘加平等注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关注村落发展模式[9],注重探索乡村建筑设计模式,推广生土建筑。李昌浩等主要研究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住宅设计的节能系统、生态系统建设,在实际的农村住区建设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赵万民针对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山地人居环境[10];赵炜根据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11]。

3.2地理学研究

从地理学层面来看,乡村人居环境偏向于类型研究、乡村聚落区位分析等宏观研究。乡村聚落重构、乡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自然地理学者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研究乡村环境演变,如甘枝茂等研究了陕北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防治措施[12]。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更关注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互作用。王成新等总结村落“空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规划设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解决措施。

3.3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更加关注乡村政治、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周世亮通过实证研究村庄政治文化变迁,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影响[14];陈玉平重点研究乡村转型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15]。朱康对关于乡村文化转型的认识,提到乡村城市化的问题,认为乡村社会分化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同时城市社会规范深入乡村,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城乡整合,伴随着文化镇痛[16]。然而,乡村文化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特征和具体行为研究仍不深入。

4.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各学科割裂、创新性不足。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尤其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但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学科间缺乏通力合作,沟通不足,割裂明显,各领域研究较为片面。深入乡村内部,对乡村行为主体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行为影响研究、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宏观,对于解决问题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较少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

4.2研究方法传统,资料来源有限,实时研究技术运用不广泛。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经验性研究,累计积累素材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技术(RS-GIS)和实时动态监控等技术手段未得到普及,造成科研成果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乡村发展问题。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影响科研进度、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掌握乡村聚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相关建议

5.1强调学科交叉渗透,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日益增加,学科交叉明显,因此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如加强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更深入。

5.2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乡村本土环境为基础,将乡村本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乡村实际出发,探索运用乡村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效可行途径。研究课题应更加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限制乡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乡村发展时序和关键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使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5.3注重乡村居民的生存感受与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可持续

地理学家范文6

【关键词】 复杂性 复杂系统 地理学 地理系统

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复杂性特征明显,以地理系统和人地关系为探究对象的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空前活跃,在工农业生产布局、国土资源规划和整治、城市规划、旅游规划、高新技术产业等国民经济建设实践以及计量方法、GIS技术、遥感等技术方法的推动下,我国地理研究空前繁荣,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随着学科的深入,人们不满足于对空间差异的描绘和解释,开始探讨地理系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的规律问题。于是,地理系统复杂性开始走上地理研究的舞台。

1 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科学背景和意义

1.1 科学研究从探索简单性到探索复杂性。科学史表明,近代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是沿着古代科学家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等人开创的方向前进的,即探索自然现象所蕴涵的简单性、和谐性和规律性,并且把它用直观的数学形式或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王鸿生,1996)[1]。地理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然而,世界的本质是怎样的?简单性,还是复杂性或者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

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领域和主要方法。目前,复杂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脑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互联网系统等方面。钱学森指出“复杂性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征”。从认识论层面上看,复杂性研究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的视角,使人们更加注重从整体论出发,以整体和还原相结合的视角来研究认识事物。SFI研究所侧重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研究、MIT学者提出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国学者钱学森则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等等,从不同侧面对复杂性进行研究(戴汝为,成思危,2000)[8-9];从方法论层面看,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发展了一套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如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遗传算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等,成为问题探索的有力工具。

1.3 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由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共同组成的地理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著名自然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比利时科学家Prigogine I(1987)首先认识到城市的形成是一种社会自发组织的宏观有序现象[10],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也认识到地理系统是“开放复杂巨系统”[11]。正是由于地理系统过于复杂,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地理学的实践,被认为是追随型的学科[12]。地理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其研究必须采取复杂性方法。

空间系统复杂性研究成为地理学面临的迫切任务[13],它几乎涉及到地理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地理空间复杂性是复杂科学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成果也将会丰富和完善,具有跨学科综合集成特征的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近期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地理系统及其解释。系统是人观察问题的一种思路,一种方法。洪堡堪称是一位系统自然地理研究的先驱,在他的著作《宇宙》中指出所有的自然科学的重要目标是“在研究复杂性中认识统一性”,在描述国家和地方时,他强调系统研究[14]。把系统方法引入地理学还要归工于哈特向、乔莱、哈维等地理学家[13]。然而,当深入探讨地理空间行为和空间演化规律时却发现地理系统具有非线性、多层次、多尺度、突变性、随机性、自组织、自相似等复杂系统的特点时,地理学家就需要用复杂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2.2 自下而上的地理系统区域性研究。地理系统区别于其他一般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区域性。从空间范围看,有世界、国家、地区、县域、城市、乡村等不同行政区域层次以及不同自然单元景观的地理系统,这些不同区域层次各有其特征。区域发展必然要研究不同区域层次的地理系统,对这些系统进行剖析、诊断,摸清其脉络,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区域发展的对策。如薛领、杨开忠等学者试图建立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区域空间演化模型[17],运用SFI研究所开发的Swarm软件,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对一个城市区域发展演化进行模拟分析。

2.3 地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分析及其运动过程的模拟。地理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该系统不断从外界吸收负熵流,当负熵流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就向前进化。地理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也是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的过程演变而来的,并且还在继续发展演变。模拟复杂的地理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2.4 地理系统行为分析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复杂系统或系统中复杂行为的研究是当前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地理系统的行为极其复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地理系统中,人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凌驾或超越自然界;另一方面,人又是地理系统的调控者,是地理系统中最积极的因素。人类通过生产和生活模式影响自然地理过程,进而影响地理系统的行为特征,使地理系统不稳定性特征明显。因此,对地理系统行为的研究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选定典型区域的地理系统,通过对地观测、实地调查、模拟实验等手段,获得大量的地球信息,建立关于地理系统的大型数据库、知识库,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建立动态决策支持系统,选择不同方案与模式对区域地理系统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控,探讨地理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与规律,探索地理系统中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3 结语

因此,对于复杂性科学本身的认识意见还难以统一,仍然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41],复杂性科学尚需要进一步完善。至于把这一科学引入地理系统研究,引入地理学,则更有待于实践检验之后方能做出公允的评判。但至少有一条值得我们去注意:地理学和地理系统研究必须正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而复杂性科学的确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运用复杂性科学对地理问题进行认识有独到之处,地理学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精心培育。

参考文献

1 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