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建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建筑范文1
举办精品赛事
搭建网球文化平台
2011年7月,西安建筑科大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暨校长杯网球锦标赛,此次比赛共1200多人参加,赛事参赛人数和规模创历年之最。
大网赛期间还成功的举办了“全国高校体育(网球)科研论文报告会暨大学校长论体育教育及网球文化”论坛,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136所高校的代表出席。赛会组织并出版了《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研究》一书,此书由全国37位大学校长撰文编撰而成,成为我国大学校长参与人数最多,研究体育教育及网球文化的首部专著。
完善网球设施
营造网球文化氛围
西安建筑科大目前有9片室外球场,4片膜结构的半封闭网球场、4片室内网球场,场地总数达到了17片。
2005年西安建筑科大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院校,在陕西省高校网球比赛中,西安建筑科大网球代表队连续七年获得团体冠军及41个单项冠军。队员们在参加网球比赛的同时,本身也是一种竞争与超越。超越实质是
种创新文化,富于创造,开拓进取,不畏艰难,敢于拼搏。正是这种竞争与超越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网球运动,营造高校网球文化氛围。
重视网球科研工作
提高网球师资力量
高校是科研的前沿阵地,西安建筑科大体育系为了调动教职工参与网球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于2009、2010年组织大家公派外出交流学习网球理论基础,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球师资队伍方面,西安建筑科大也走在了高校的前列,学校于2001—2011年分别引进了4名网球专业教师。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与教学水平,学校派他们进行外出业务学习,其中1名教师已经通过美国USPTA教练员认证考试,2名教师通过快易网球教练认证考试。
Q&A
Q=《网球大师俱乐部》杂志
A=郝际平
Q:陕西省大学生网球赛迄今举办了8届,贵校拿下了其中7次的团体冠军。请问是如何做到的?
A:我总结了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来是我校十分重视教育部所提倡的“阳光体育”号召,我们对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很重视,网球是其中方面;二来,我校本身是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学校,学校配备有较好的网球师资;三来,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网球队伍的建设,学校有一批热爱网球的老师,网球氛围非常好;第四是工会非常重视体育,我们学校有16个文体工会,网球就是其中之,而且在5.31号的优秀工会评选中,网球协会当选为优秀协会;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校友愿意出资赞助学校的网球发展,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Q:您也经常参加“校长杯”等比赛,网球带给了您什么变化呢?
A:网球带给我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喜欢打网球源于我本身对体育事业的热爱,我乒乓球和游泳都不错,然后我又出任了学校网球协会的主席,必须要起到带动作用。网球让我有机会走出办公室,强身健体,打网球后,我的步履更加轻盈了,动作也更敏捷了;学校专业的网球老师制定了规范而健全的训练计划,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由浅及深地掌握网球,体会到网球迷人的魅力;打网球的时候,我还可以深入了解到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这些改变都是以前没有的,可以说是网球给予转的。
Q:您10年曾率团到自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参加其90周年校庆,并参与学术交流,有没有想过和国外的高水平学校交流一下网球方面的教学经验?
A:这个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当然也非常想这么做,但是目前来讲还没机会可以这么做,希望将来可以做到吧!我的工作时间是1977年12月,而不是1981年,那是我大学毕业的时间。
高校建筑范文2
关键词:课程设计;合作模式;校外资源;建筑教学
建筑学本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人文、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每所建筑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征,专业教学的重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一些关注传统建造文化,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强调前沿技术和数字化设计,着眼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一些则侧重建筑学本体的理论学习和哲学探讨。无论方向如何,高校建筑专业终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筑教育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培养具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如局限于学术范畴,将学生禁锢在大学教育的内环境中,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求校外的资源,并将其注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改革中来。
0概况
纵观国外现代建筑教育的历史,来自包豪斯的“实用艺术至上”的原则就一直存在于整个脉络当中。初期具体表现在建立大师班“作坊”,将手工业和工业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后来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延续、德州骑警在美国的发展到现在的ETH都有强调实用主义的传统,在教学的配置上也都安排有大量物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学校自身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应的配给,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开始从各个方面去整合校外的有利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专业的培养。国内的建筑教育最初源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Beaux-Arts),注重形式的训练和图纸的艺术性的精准表达。一直以来,这种相对传统的学院式建筑教育导致学生就业时存在普遍的“断层”现象。多年学校教育结束后,毕业生们往往不能直接与专业性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对接,通常需要几个月或半年的适应期。因此,许多高校的建筑系针对该问题不断开展教改工作,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与校外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本专业的行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在学校之外,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业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洗牌局面,唯有具有核心价值的设计团队才能继续存活。不少事务所、设计院放弃了原本只追求产值增长的经营理念,转而将一部分精力投向技术和理论的沉淀。与高校的合作,或者参与高校相关课程教学项目,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寻找建筑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为自己培养对口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必然会产生。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院校的一些相关状况和典型案例,将高校建筑课程设计中的校外合作模式大致总结为三个主要的类别: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1生产合作模式
院校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建具有持续生产内容的工作室或设计单位,最终产出内容包括实际项目设计方案和具有工作实力的应届毕业生。在国内多所建筑院校创建的初期,教育部就同时设立了直属的设计单位,如今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以大学为背景的设计单位本身就是为产学研的目标而成立,教师既是学校教员也是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融合教学和实践,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实习基地。因此,生产合作模式在我国高校建筑学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产学研的一体化能为课程设计提供真实的项目任务书,使教师和学生避免纸上谈兵,可以实现在地的学习,理解设计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市场因素,生产合作模式通常是安排在建筑教学的实习期,也就是在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的眼界,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提前体验并了解毕业之后的建筑职业生涯。除此之外,在生产合作模式中,师生还有机会参与项目的实际建造环节,可以弥补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建造的意义不局限于材料的认知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材料和构造特征的前提下,依据真实的场地情况能去尝试一种基于“建构文化”的设计方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得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训练外,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这样,校外合作模式就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的生产、学习和科研一体化。
2课题合作模式
课题合作模式是指院校引入校外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的内容,邀请有大量设计经验的建筑师为课程设计提供合适的题目并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为主动方,组织校外机构或建筑师本人进入学校中,共同完成教学课题。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着强烈个人意识的建筑师对课题的方向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设计学习和实践所得到的总结。课题由校外导师们自行选择拟定,带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承载着他们不一样的建筑观和价值观。而在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指导中,他们也常常会找到有别于高校教师的切入点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指导。在清华大学2014—2015年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中,校方邀请了15位目前国内享有盛名的职业建筑师进入学校成立课题组。这些校外导师们提出了“理想自宅”“光的空间”“CCTV重建计划”“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自然”等16个课题,而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加入理想的课题组。毫无疑问,提出这些课题的灵感都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学的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导师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强调以独立的人格面向建筑学的广阔边界;有的提倡回到更手工、更感性的设计方式;有的直接宣告建筑设计应在平庸的环境中发现新意;有的倡导在传统和自然中寻找未来;有的是在最接近真实的条件下寻求“形式”的突破;有的则引导发现初心,做有意义的建筑……一直在校内环境中的学生们面对这些理念和设计思路,就像进入了一片丰饶的热带雨林,即忐忑又振奋。校外导师们将自己的见解和人生阅历浸入课程设计指导的方方面面,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体验。
3公共合作模式
公共合作模式一种基于院校与政府、企业、相关协会或其他院校共同建立的公共平台,联合办学实现多方共赢。公共合作也可以称为平台合作,不同于外向型生产模式和内向型的课题模式,它是将校内和校外资源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媒介进行相互整合。因平台具有的公共性,教育计划的发起、项目的经过和结果都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完成。学校、公众、机构、媒体等只要有意愿和可交互的相关资源,均可申请参与其中。其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操作方法——多校联合培养和社区营造。
3.1多校联合培养
多校联合培养进行建筑课程设计教育,通过各校之间相互交流和观摩,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建筑院校每年都有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别的联合培养项目,目的是打破各自的“边界”,使学校资源相互传播和使用,拓展专业教学的局限性。多校联合培养使每个院校的校内资源成为其他参与院校的校外资源,资源重合随着参与院校的增多而产生叠加效应。连续举办所积累的关注量也会打造出一种平台效应,使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多校联合培养不限于学生所在的年级,每个教学阶段的课程设计内容都能达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建造节和“8+”联合毕业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自2007年以来每年夏初都会举办一次建造节,邀约国内外高校组队参加为期一周的设计建造活动。建构节中参组人员主要为建筑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部分为上海本地的重点中学。在一周的时间里,每组成员都要根据设计任务书,使用指定的材料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空间作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同济大学建造节中,主要的材料为瓦楞纸板,近几年更换为塑料中空板,具有防水性和更加持久的特征。而东南大学的建造节选择用竹子这种具有韧性、古老的天然材料。在参与建造节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在有一定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得到人体比例的空间体验,把握具体的空间形态和使用之间的关系。来自不同的建院建筑专业的教师也能通过这一平台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多校联合培养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中是非常普遍的。“8+”原为“八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由八所建筑院校针对建筑教学最后一个课程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而组织的教学交流的平台。这八所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毕业设计,后期每年会加入几所新的建筑类院校。由一所学校提供题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围绕同一个题目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模式。对真题的选择使每年的题目都具有地域性,比如重庆大学的“十八梯改造”、深圳大学的“二线关”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大理古城水库更新”等,这些课题都体现了各院校所在城市的地方性特征。除了可以强化教学过程中原本就十分重视的建筑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以外,还可以通过各地学子对相同问题的陌生化处理,找到新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式去实现一个个独特而巧妙的毕业设计作品。
3.2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的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反省:由权利和资本操控的城市环境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由此而强调民众参与专业设计团队,由下而上地开展城镇规划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集结了大批师生传播并实践了这类反思性规划。随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建筑院校也开始将此类实践活动引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来,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某地区环境中,与当地组织机构和民众一起完成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参与式的建筑设计教学理念。日本明治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1993年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专家工作营,将社区营造引入建筑系学生的教育系统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安排师生短期驻扎在当地城镇一周左右的时间,搜集地域环境信息、找出问题点、策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工作营还应成为当地行政和市民间的沟通桥梁,让市民参与到行政决策中去。设计规划方案会考虑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阶段性地以简单易懂的模型或图片方式呈现出来。工作营在冈山县高粱市历经了20年的教学和营建工作,培养了一批能从建筑和城市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专业人才,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委员会的认可。同时,高粱市的城镇建设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日本传统历史街区重生的典型实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营造计划”和“健康社区六星计划”等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地方社区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对象,改变以往精英文化的做法,由上而下地在地方推广社区营造。中原大学建筑系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社区营造项目,与居民交换意见、讨论当地的环境问题,寻找合理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方案。学生得到直接面对居民、社区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部门公职人员和开发团队的机会,得到进行参与式设计学习的机会。参考社区营造在日本和台湾建筑教育中的发展和影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区,不但能使他们涉足人文、社会、心理等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能将主观思考融入客观的调查中,注重当下人文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4结语
高校在考虑引入校外资源进入建筑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可以考虑三种主要的合作模式。其中,生产合作与课题合作相对来讲较为常规。前者在国内的建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那是因为专业生产力能有效平衡校方和设计单位的需求。后者则需要学校方具有更强的主导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选择适宜的年级生作为授课对象,更新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大纲。除此之外,在课题合作模式中,经费和校外导师的质量也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考量。而在公共合作模式中,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学校层面,校外资源与学校是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发起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的各组织机构。主导策划方只要是以符合公共合作需求的任意立场即可,各方需要交涉的具体内容也只要经由主导方通过平台进行公开。如今在国内的建筑高校中,建立多校联合培养计划已是建筑专业教育的常态,关注度和参与院校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社区营造的模式还在慢慢探索之中,一方面需要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领域进行充分的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教育改革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高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也应积极响应推动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重视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中尽可能地去整合校外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了解行业最新动向,组织教师和学生加入公开的平台合作,参与在地的设计营建活动,拓展视野并理解环境对象的真实需求,输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建筑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AC: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刊[J].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2015.
[2]赵巍岩.同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拓展[J].时代建筑,2012.
[3]张彤.超越边界——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综述[J].世界建筑,2016.
[4]吴金镛.台湾的空间规划与民众参与[J].国际城市规划,2013.
[5]小林正美.再造历史街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高校建筑范文3
实际模拟的高校属于我国重点高校,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能源消耗量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校园处于建设发展时期,因此每年用能量均处在不断增长中。例如,不断改善校园环境以及办公、科研、后勤软硬件等,均导致耗能的增加。另外,学校不但从事正常的教学工作,而且在服务社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致使能源消耗增加。当前学校年用电量超过2300万kWh,其中生活用电占40%,科研用电将近48%,其余为教学用电;其次,学校拥有多个校区且多数小区年代已久很多设备性能老化,一方面增加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耗能量较为严重。模拟高校建筑分类参照已经公布的大型公共建筑分类方法,结合校园特点进行修订。即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关于建筑分类的“学校建筑”编码后增设子项编码,以对应校园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用途。子项编码分为以下14类。
2节能监测实训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主要实现以下目标:利用数字电表采集用电数据信息,并经过智能电表网关传送到能耗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借助相关软件对用电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为校园各用电部门提供参考。另外,设计时为了减少投资成本,要求以“因校制宜,简约可靠”为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3节能监测实训系统架构
节能监管系统主要适用于对校园建筑设施能耗的计量、数据分析、数据统计、节能分析及节能指标管理,区别与一般以对建筑设备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为主要目的的建筑智能控制系统(BA系统)和以收费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水电气表远程集抄系统。但鼓励共享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的相关数据。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由计量表具、数据采集及转换装置(本导则简称网关设备)、数据传输网络、数据中转站、数据服务器、管理软件组成。系统应基于互联网技术、采用BS软件构架。系统应具备能耗数据实时采集和通讯、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对、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储存、数据上传等功能;满足校园节能监管内容及要求。
3.1计量类型
为了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节能监测系统建设要求,前端计量装置应进行分类、分区、分户的电能统计。因此,应将校园用电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配备专门电能计量设备。该校园用电类型主要分为照明、空调、动力以及特殊用电四种类型,其中照明用电包括各建筑物以及照明区域中的用电;空调用电指为校园各建筑物提供采暖、空调服务的设备用电,例如锅炉、冷冻机组等;动力用电指生活用水、自来水加压、电梯等能够提供动力服务的用电;特殊用电指校园常规用电之外的用电,例如洗衣房、信息中心、实验设备等。
3.2划分计量单元
根据该校园建筑分布特点,在参考不同的计量分类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的计量单元。首先,为了实现对用电负荷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为电能的计量和管理提供方便,学校后勤应结合教学区楼群分布和楼层的实际情况,划分合理的计量单元;其次,将办公区、院系楼、学科等部门划分不同的计量单元。该校办公区大部分为单相用户,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房间划分计量单元,尤其应注重细节方面的设计。例如在不同的办公室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并在不同楼层集中安装数字电表,而在群楼安装三相数字电表,进而能够评估和掌握不同单元耗能情况。该校实验室安装有动力配电箱,从而能够为室内的动力装置和空调提供电能,为此需要对该部分电路进行一定的改造,即将室内的插座和照明负荷均接入动力配电箱中,并将三相和单相数字电表集中安装在不同楼层中,将三相数字电表设置在楼群中。针对实验室公共部分的用电应进行分开计量;最后,划分学生宿舍、服务实体、教学生活辅助用房计量单元。其中考虑到学生宿舍不同房间已安装计量装置,设计时为实现对原有设施用电情况的计量,应安装三相数字电表进而能够将用电数据传输到用电管理中心;餐厅、礼堂、图书馆服务实体以及生活辅助用房,均应在楼群中按照三相数字电表。
4监测实训系统硬件设计
4.1监测系统硬件结构
为了保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的合理性,应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把握。该校园节能监测准备利用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管理中心、通信网络、采集设备三部分构成。其中管理中心在遵守TCP/IP协议的基础上连接在校园网络中,其较为重要的部分为计费系统。计费系统主要负责用电信息的统计和用电费用的结算,另外,还能对网损、线损以及电量平衡等进行考核;为实现自动化通信,数字电表的接口方式为异步半双工RS485接口,在该接口下每个智能电表网关可接入256×128台数字电报,并按照Modbus-RTU协议要求进行通信,距离可达一千米。通信网络架设主要利用较为经济的双绞线结构;现场电能信息的采集是整个监测系统的基础由数字电表和断路器组成,其中数字电表分布在不同房间和楼层、楼中,设置在配电柜中并通过电表网关连接在校园上。
4.2监测系统硬件评估
首先,经过全面的分析,设计时系统硬件结构符合国家规范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要求;其次,智能电表网关通信方式多种多样,不管用电信息的采集还是传输优势较为明显。另外数据信息传输主要以有线和无线结合方式进行,因此保证了用电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再次,智能电表网拥有较高的数据采集速度,能够接入不同计量设备的接入。而且数字电表和位于网关中的数字采集器连接形式为星形,该结构不但工作性能稳定,而且当有大量数字电表接入时,能够有效解决可变波特率、冲突、寻址等问题;最后,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数字电表采用的通信协议和串口参数不同,而智能电表网关可以接入不同类型的数字电表,并且不同端口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
5监测实训系统软件设计
5.1监测系统软件体系
节能监测系统中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进行管理,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将服务对象划分不同的类型。设计时最为重要的部分为将服务数据基础框架搭建完成,接着在其中加载各种服务对象。另外,在节能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管理平台可对框架中的数据进行更新,以满足节能的各项要求。
5.2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组成
监测系统应用软件能够提供数据采集通信、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项能耗结算服务。其中数据采集通信服务接收和存储智能电表网的数据包,主要通过Socket协议实现(软件流程如图1所示);数据解析服务主要任务在于读取智能电网卡数据包,并将其解析成结构化的记录,并将解析后的数据信息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库中;数据处理主要负责三个方面工作:首先,读取出解析后的结构化数据;其次,对结构化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最后,将用电设备的日结算记录以及各项能耗用量计算出来;分项能耗结算服务负责分项能耗用量的读取以及能耗日志记录的计算工作。
6预测节能目标
根据模拟建筑可能的不同用电运行模式,通过制定节能工作计划,应用节能监测系统并结合使用加强供电设备维护,不断优化低成本控制措施等方法,对该系统节能目标进行计算评估可知该体系可节约能耗超过20%,累计节约用电2100万kWh,能为学校节省大量用电成本开支,符合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要求。
7结束语
高校建筑范文4
建筑设计专业目前的现状
1.过分强调专业方案设计和技能训练目前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差别比较大。但是,高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上却基本相同,都是重复学习相同的建筑方案和技能训练,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主要是单一展开,整体间的相互联系太少,学生的学习成果达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对于建筑设计专业老说,最重要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还来不及做深入分析、研究,就到了设计周,结果只能用一份图纸来结束设计周,也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建筑设计需要天分。正是由于此原因,很多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了放弃,认为自己在建筑设计上没有天分,根本学不好建筑设计专业,从而导致了教学工作的展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建筑设计专业的方案设计和技能训练摆在主导地位,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好专业课的教学。2.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融入工程学科知识目前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大多数注重艺术,忽略了技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受到学校教学的影响,往往只追求创新。由于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传授学生工程建造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从而缺乏了工程建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像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等课程的专业知识,都是和建筑设计专业分不开的,只有将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才能在专业上取得成就和突破。3.实际的工程实践和训练不合理虽然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在校学生都会被安排到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实践和训练,但是由于设计单位出于自身安全和经济效益的考虑,不会让在校的学生去参加工程建设的实际实践活动,只是分发一些琐碎的小事情,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活动。此外,由于不同的设计单位的项目和实力的区别,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学生对建筑工程实践的训练和主观认识也不同,造成了建筑工程实际实践和训练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4.教师自身缺少实践经验高校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对建筑设计没有实践经验,从而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实践能力不相符。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所以,教师自身能力的多少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
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高校建筑范文5
通过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将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即房屋管理子系统、用户浏览子系统和系统维护子系统,其中建筑房屋管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选用ArcGIS地理信息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C#语言,通过建立相关大学建筑信息及人员信息数据库,实现校园建筑信息和人员信息的科学、自动化的管理。管理部门通过系统管理建筑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相关公告和地图更新,普通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信息浏览和查询。该系统由数据层、逻辑层、应用服务层组成(见图1),其中逻辑层是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层的桥梁,数据层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入库、分析、等流程,由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实现[4]。建筑物空间数据可以存放在一个服务器中,也可以通过Internet分布式地存放到若干个不同服务器中。
2系统功能设计
2.1房屋管理子系统设计
该子系统包括房屋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相关财务管理、地图操作、地图5大功能模块。主要对校内建筑信息、人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1)房屋信息管理模块根据用途将学校房屋分为公寓住房、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等类型,针对每类建筑分别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信息的录入、查询、更新、删除以及位置查询等。2)人员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对所有与建筑房屋有关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校内其他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在数据库中建立各类表,并能实现信息录入、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3)财务管理模块由于涉及到房屋维修、学生住宿缴费,教工房补等信息,该模块以接口形式与学校财务部门相关联,据此实现财务统一管理。4)地图操作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见图3),其具体功能如下:①地图漫游、缩放、鹰眼功能可以对电子地图实现规定最大或最小比例尺。②公寓房间入住情况查询,包括具体某间房屋内入住人数及其相关信息。③教室使用情况查询(可查询具体某节课某教室上课班级和教师信息)。④办公楼使用情况查询(可查询办公楼每一层各房间教师信息)。⑤其他楼使用情况查询(如图书馆各层各房间利用情况)。⑥模糊查询(输入查询者的姓名,即可查询其办公室在办公楼的楼层数和房间号)。⑦地图编辑,即编辑修改矢量结构的点、线、区域的空间位置及其图形属性、增加或删除点、线、区域边界,实时自动校正拓扑关系。此外,用户可根据需要将电子地图或专题地图打印或存储在其他介质上。⑧分析统计。统计宿舍楼占地面积、教学楼容纳人口密度等。5)地图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地图及与位置有关的多媒体信息,如图书馆的图片、视频信息等。此外,还可以一些其他相关信息,如通知、公告等。
2.2用户浏览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面向在校师生及其他客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访问内容包括浏览校园电子地图、属性查图、图查属性、浏览相关新闻、公告以及相关资料下载。用户浏览子系统采用客户端技术,这样避免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频繁的传输数据,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减少了网络流量,提高了响应速度[5-6]。
2.3系统维护子系统
该子系统面向管理员,方便管理员进行数据库维护和管理,根据工作职能分配权限并进行各种数据编码的维护工作。当数据库内数据变化时进行实时更新,针对不同功能模块设置不同安全级别,并根据工作权限设置用户访问权限。
3数据库设计
按系统功能将相关数据划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主要由点、线、面文件组成,其中点文件里包含房屋、设施等,线文件包含道路和河流等,面文件包含湖面、教学区、住宿区合建筑用地等。此外,空间数据还包括基础地理地图、校园规划图、分层平面图和房产图等,其中房产图的测绘比例一般为1:5000[7],而分层平面图与建筑物信息相对应。属性数据由房产权属数据、后勤管理数据和财务管理数据等组成。根据相关大学建筑实际情况,所设计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宿舍、办公室、教室、学生等数据类型,利用MicrosoftOfficeVisio软件设计属性数据结构。
4系统实现
根据上述内容,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平台和GIS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7;数据库选用SQLServer2008;系统开发平台选用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10(C#+ASP.NET);GIS基础平台将选择ArcGIS。结合实际开发出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建筑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建筑房屋管理、校内建筑信息查询、专题分析统计等功能。C/S模式系统运行界面如图5所示。B/S模式系统界面如图6所示。
5结语
高校建筑范文6
【关键词】建筑;实训基地;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建筑业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办学条件远远不能满足该专业的办学需要, 建筑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加强学生专业技术的实地操作,并进行施工现场过程的训练。有利于土建类专业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实现成品型人才培养目标。
1 研究现状
目前,建筑实训基地项目多存在于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其学校的办学性质以及培养人才的模式等原因 ,实训基地就显得十分必要,虽然其规模不尽相同,但都结合本校情况,采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和充实实训基地的规模和实训项目,更好的为师生服务,使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有着更平滑的过渡或无缝连接。而一些建筑类院校,由于受办学规模条件,办学传统,相关资金,教学侧重点等的影响,反而没有实训基地,或者由于规模小,年代久远,疏于维护管理与更新,形同虚设,造成学生与行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而又不得不面对师生临时寻找实习单位,时间仓促又没有得到实习锻炼的痛惜结果。
2 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现代建筑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呈现出结构形式多样、工艺过程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需要高等建筑职业教育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人才来承担此项工作。
实训基地既涵盖当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常规技术、主流技术的相关内容,又要展示现代建筑施工先进技术水平内容。实训分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及核心技术课程内容为构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反映《建筑材料》、《地基与基础》、《建筑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机械》、《建筑施工安全》等课程中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要求。实训项目设置融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一线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及未来五~十年内的能力培养要求,既能适应建筑工程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又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其能力培养主要包含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监控能力、建筑施工机械操作能力等,同时又为培养学生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以及建筑施工创新思维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土建类专业所应具备的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能力的要求,整合出所应包含的能力与技能模块,分解出各能力与技能模块的要素内容,落实相应的实训项目,再根据实训项目内容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及硬软件等,从而确保实训仪器设备的实用性、系统性、完整性与先进性。依据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的有关最新文件、标准及规范等要求,同时结合学校现有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以及不断适应招生规模的扩大需要,对原有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作进一步的配套、更新与添置,并对其中使用年代较久、技术标准已落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实训基地的建设除靠学校自身财力独立建设之外,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训养训,争取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等结合自身特点的实际情况的投入模式。在建设时,采取校内校外分别进行的模式。校内实训基地的共同特点都是首先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严格执行行业或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均为将来可能的职业及工作岗位。
3 问题与对策
在高校建筑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普遍较容易出现为题是建设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和后期管理维护不完善等问题。
建筑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教师队伍是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建筑实训基地的特点决定了院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其基础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更新,这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和管理,只有时刻以节约为主,才能将管理与维护费用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吴国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程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