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纵览近几年的各地中考作文,这类话题也不时地被关注。2013年,湖北宜昌卷以“人间有味是清欢”为题,这道命题作文直接要求考生着眼生活,体察人间百味,感受“清欢”的滋味;湖北孝感卷以“滋味”为话题,引领考生体验生活的滋味;重庆卷以“微笑的味道”为题,引领考生关注生活的真善美,品味微笑的滋味。其实,从大范围来看,生活体验类作文题都可归类于“滋味”这类话题。2012年中考中,安徽省卷以“ 在其中”为题,这道半命题作文,也是引导考生感受生活,写出在某件事情中感受到的生活滋味;江苏无锡卷以“幸福就是现在”为题,引领考生品尝幸福的滋味。

那么,我们初中生如何写好此类话题的作文呢?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审题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十分宽泛,如果笼统地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要务是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就是“化大为小”的功夫,把话题具体化。也就是要给“滋味”一个限定条件,比如,什么样的滋味,在哪里品尝到的滋味。抓住一点,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二、叙写以小见大。

别人给我们的帮助、激励,在我们内心是感激的“滋味”;做错了事,在我们内心是愧疚的“滋味”;回报了别人的帮助,在我们内心是感恩后的愉悦的“滋味”……“一滴水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越是生活中的细节越是能够贴近人心,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也就是说,不一定非要写惊天动地的大事,选取生活中的温馨小事,从一个小事中品味“滋味”,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作文一、《马》

我喜欢马,那是因为马儿拥有坚定顽强的品质,有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甘当坐骑的奉献精神,有敢爱敢恨的性格。它忠实于主人,忠实于朋友,更有敢于撂蹶子,勇于进取的精神。

初次见到马。就是在内蒙古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爸爸告诉我,那里的马叫蒙古马。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经过调训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一边听着爸爸的叙说,一边放眼望去,远处的蒙古马拥有高大的身躯,长长的颈项,柔顺的鬃毛和飘逸的尾巴,无不展示出马的雄壮和力大无穷。

随着距离的拉近,你会看到它静时,是那么的纹丝不动,安静如祥。人们在它周围转来转去,它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和不安,是那么的与世无争和泰然自若。而马儿动时,在它奔跑的瞬间豪放洒脱,热情洋溢,驰骋于碧绿的草原上,那样的悠然,自由。

我喜欢凝视马的眼神,因为只有在最平静祥和的眼中才能读懂它的心灵,读懂它的思想。马的眼神像一潭深泉,透彻而又深不可测。我一直觉得马可能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就像《西游记》中的白龙马一样,它是通人性的,懂感情的动物。随着对马儿更多的了解,我知道了马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马除了有有温顺的一面,也有叛逆的时刻,一但它对事物反感,它便会示威,甚至愤怒地后踢。还有马的身体器官中最灵敏的就是它的听觉和嗅觉,而这又是对它视觉不良的一种补偿。

现在,生活在大都市中,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马儿奔跑了,只有在电视中才能领略到马儿奔跑的风姿。但马儿的形象和精神,却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深地根。要不总会在人们需要鼓励和祝贺的时候,会听到“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那。每当那时,我都会想,人们的心肯定已被马儿感染。善良、忠诚、坚强、豪爽、友好……所有的词语都不能完全概括马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当于马的精神,人们才永远将它铭记在心中,神圣而又庄严。

看啊,马儿正向我们奔来,奔起了力量,奔起了希望,奔起了对历史的怀念,奔起了对未来的憧憬,奔起了追求,奔起了坚持不懈。就让马的精神延续吧,去燃烧人们的热情与活力,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作文二、《好马与劣马》

有人想得到一匹一日千里的好马,但他只得到了一匹劣马。之所以说这匹马是劣马是因为它不能一日千里。于是这个人便丢弃了这匹劣马,他对别人说:“我丢弃它是因为我有更高的追求,不想要好马的骑手不是好骑手。”于是他继续寻求自己中意的好马,可是世界太大了,光凭他的双脚是无法走很远的,最终此人没有找到自己的马,而别的人却骑着在他眼中是劣马的马找到了真正的千里良驹。

这个人没找到好马不是因为他不懂马,而是因为他既分不清真正的好与劣,又不懂得利用现有的条件。

生活中人们总是被拿破仑的一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左右。父母常常问孩子:“别人能拿第一你为什么只能拿第二?”教练常常问运动员:“别的人能拿金牌你为什么总也拿不了?”言下之意是:不想得第一就是没有前途。

战场上也有好马和劣马之分:能驮着骑兵走向战场的马就是好马,相反的不敢上战场的马就是劣马。东西的好与坏大多不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而是在于它是否实现了它自身的价值。

拿破仑还说过“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这句话到可以做为上面那句的补充。凡事从小事做起,往往小中能见到大。将军也不是天生的,他也要从士兵做起,也需要从战火中磨练自己,只有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他才有可能被提拔成为将军。

骑马的人,自己跑得并不快,但可以到达千里之外;乘船的人,并不一定会游泳,但可以穿过江河。君子并非智慧异于常人,只是善于利用事物而已。没有人是一步走到完美的,所以我们先要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起点,再在这个起点现有的基础上去努力,从而达到更高一层的目标。虽然劣马不及好马能日行千里,但也可以日行四、五百里,寻马人虽然懂得相马,但他不懂得利用马,因此最终还是无马可骑。

作文三、《我爱马》

我一生爱马痴狂。对于我,马代表着许多深远的意义和境界,而它又是不易拥有的。

马的形体,织着雄壮、神秘又同时清朗的生命之极美。而且,他的出现是有背景做衬的。

每想起任何一匹马,一匹飞跃的马,那份激越的狂喜,是没有另一种情怀可以取代的。

并不执着于拥有一匹摸得着的骏马,那样就也只有一匹了,这个不够。有了真马,落了实相,不自由,反而怅然若失。

其实,马也好,荒原也好,雨季的少年、梦里的落花、母亲的背影、万水千山的长路,都是好的,没有一样不合自然,没有一样不能接受,虚实之间,庄周蝴蝶。

常常,不想再握笔了,很多次,真正不想再写了。可是,生命跟人恶作剧,它骗着人化进故事里去活,它用种种的情节引诱着人热烈的投入,人,先被故事捉进去了,然后,那个守梦田的稻草人,就上当又上当的讲了又讲。

那个稻草人,不是唐吉诃德,他却偏偏爱骑马。

这种打扮的梦幻骑士,看见他那副样子上路,谁都要笑死的。

很想大大方方的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匹马,当然,是养在心里、梦里、幻想里的那种马。

我有许多匹好马,是一个高原牧场的主人。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课堂设计 教材设计

1.引言

2006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文中简称《要求》)以代替以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比较之后会发现新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举措:第一,对高校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译)提出了一般、较高、更高三种要求。第二,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听说优先。第三,提出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分家严重”的现象,即:精读课中教师忙于讲授课文、练习,无暇顾及学生口语操练;听说课上只听不说,或者只看电影大片,听说课被简化成了听力课。且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紧凑和四、六级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对口语的提高几乎失去兴趣,从而使得语言学习偏离了正确的航向。

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有很高的期望,但苦于平时没有练习的机会而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老师对于精读和听说课上的“一言堂”现象也叫苦不迭,总想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再者,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的规定标准中,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是硬性指标。所以,无论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还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分析,都应

当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做一些尝试性的改革。

2.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2.1课堂内有效时间利用不够。

以一节50分钟、学生为45人的大学英语课来计算,除去老师导入(lead-in)和对课文、练习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平均到学生个人的口语练习时间不到1分钟。更何况,一节大学英语课不可能全部花在口语练习上。所以,要想利用这“一分钟”的课堂时间就把学生的口语水平大幅提高,十分困难。

2.2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生的英语进校成绩差别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表现在:在一些高校,强势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明显高于弱势专业;同一专业内,高考高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要强于低分学生。这种现状给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堂精心组织的课堂讨论,原应是每位学生都能有发表自己见解和锻炼口语的机会,其实际结果往往变成了一些口语水平较高学生的“一言堂”。如果每次课堂教学都演变成了教师和几个学生之间的“对话”,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2.3学生对课本中话题的陌生。

大学英语教材几经修订,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几套权威出版单位的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都是一个单元围绕着一个话题(topic)展开,方便教学和学习。编订者们能根据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组织课本的编写,但似乎没能把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去。比如:如果一单元围绕“weather,sports,celebrity,TV commercials”等话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内容就很丰富。但面对另外一些话题(如:AIDS,Premarital agreement,brain-drain),学生则变得寡言少语。笔者在一次以“婚前协议”为话题的课堂讨论时,当学生都对这此无甚发言的时候,突然有学生指出:“如果结婚前就要想着离婚,这样的婚还结它干什么?”结果课堂一片哗然。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会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关注过多。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话题陌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的一个障碍。

2.4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依旧明显。

面对众多对四、六级考试的指责(四级考试的误导作用之一就是“耽误了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六级考试于1999年设立了口语测试,2006年又大幅提高听力的比重,但应当承认该测试的“指挥棒”作用仍然存在。众所周知,参加四、六级口语测试是有笔试成绩硬性要求的,这就注定了一大部分学生同其是“无缘相见”。还有一部分学生笔试成绩虽已达标,但他们平时不练习口语,或者对自己口语没信心,也就自然不会参加口语测试了。由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口语没有“刚性”要求,学生学习动力差,教师教学成效低。

3.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开展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现代教学理念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教知识变为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所以以网络为基础的自主性学习将会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主性学习既能克服学生对教材话题陌生的不利影响又能使教学不囿于课堂内的时间,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开展自主性学习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加强。

3.2发挥《要求》的作用,改革测试评估手段。

出于教学管理便利性的考虑,大学英语的在校测试(以区别于四、六级考试)通常是承袭了老的四级考试模式,一份试卷包括听力、阅读、词汇、完型、翻译或者是作文。唯独缺少的就是口语。所以教师给学生评定平时成绩时,往往是以课堂内口语表达的情况做出的。但对于那些平时从不“说话”的学生怎么办,一直是令老师头痛的问题。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有“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教学评估方法,这对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伊始就把自己的成绩评估方法同学生交待清楚,提出“刚性指标”,从而调动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由于对学生课堂口语的评估有了非常明确的考核要求,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于口语将不再会有“无所谓”的侥幸心理。

4.结语

本文从课堂设计、教师教学组织、学生英语初始成绩、教材设计等方面发现不利于大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实际中便于教师操作的应对策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远不只这些,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笔者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中国学生把英语当作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来学习,这一客观情况决定了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要把阅读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应当看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学生梦想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学生实现这一梦想的时刻,就是对千万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教师的一种回报。作为一线教师,要找到大学生口语学习成效慢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诺贝尔物理奖

下一篇房屋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