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菩萨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菩萨咒范文1
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
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一次,观世音菩萨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挣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得十五种善生
㊣ 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 常生善国
㊣ 常值好时
㊣ 常逢善友
㊣ 身根常得俱足
㊣ 道心纯熟
㊣ 不犯禁戒
㊣ 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 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 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 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 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 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 所生之处,见闻佛法
㊣ 所闻正法,悟甚深意。
不受十五种恶死
㊣ 不为饥饿困苦死
㊣ 不为枷禁杖楚死
㊣ 不为冤家仇怼死
㊣ 不为军阵相杀死
㊣ 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 不为毒蛇玩蝎所中死
㊣ 不为水活焚漂死
㊣ 不为毒药所中死
㊣ 不为蛊毒害死
㊣ 不为狂乱失念死
㊣ 山树崖岸坠落死
㊣ 恶人靥魅
㊣ 邪神恶鬼得便死
菩萨咒范文2
不错,严汪这是要去找观音菩萨。因为李诗竹正如严汪所言,身体里的诅咒突然有了反应,李诗竹承受不住,才晕了过去。可是事情太过突然,严汪没有什么准备,现在,也只能找菩萨帮忙了。
严汪二人在空中飞了不多会,就已经来到了普陀山脚下。可是这里不是什么观音菩萨的住所,这里是人类开发的旅游圣地。观音菩萨当然不会住在这,她住的普陀山,在这普陀山的最深处,那里是普陀山的灵魂所在,也是人们在还没有发现普陀山时的原貌。
为了不打草惊蛇,严汪来到了山的最高峰,这还没有人来。严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符咒,贴在山壁上,大喊一声:“开!”只见山壁上发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接着一个时空门就出现在严汪面前。严汪四下看了看,见没人发觉,就赶快朝门里走了进去。
门的里面,可以说是一个天堂: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树木茁壮成长,花草争芳斗艳,动物们嬉戏打闹,好不快活。群山中最美的那一座,就是普陀山了。溪水潺潺,树叶沙沙,鸟儿和谐的声音荡漾在山间,那样的景色,和我们现在的普陀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普陀山的最中心,有一个湖,湖中央有一个莲花座,莲花座上坐的,正是观音菩萨。
严汪扶着李诗竹,走到离观音不远的地方。菩萨正在打坐,严汪不敢打扰她,就在旁边默默的等着。
菩萨在莲花座坐了一会,突然睁开眼睛,自言自语道:“你这个阎王啊,你们地府惹出的麻烦,竟让这个人遭了殃,出来吧。”
严汪一听菩萨早已发现了她,就走到菩萨跟前说:“菩萨,都是我不好,可是这个人你总得救一救吧!他毕竟是无辜的啊!”
观音让严汪把李诗竹放到她面前,看了李诗竹一眼,叹息道:“哎,都是你父亲惹的祸啊!他创造出这么不祥的诅咒,本来就已经对天界造成了威胁,如今让别的人掌握了,梦魔不仅对李诗竹施了狱亡咒,还施加了自己的邪恶力量,这可了得!现在,我也帮不了你了!”
“啊,那怎么办?”严汪心中充满了对李诗竹无限的懊悔和抱歉,“难道,李诗竹真的就要这么死了?”
“不过……”菩萨突然想起了什么。
“不过什么?”严汪看到了一线希望。
“不过,我知道除了你父亲,还有谁可以解除狱亡咒,然后对于梦魔的力量,自然也容易解开了。”菩萨对严汪说。
“真的吗?那么,他(她)是谁呢?”严汪迫不及待地问。
“这个人,就是华佗仙人。”菩萨说。
“啊,就是那个被神魔两界称为华佗之祖的华佗仙人?听说人界当年的神医华佗就是他的弟子呢。可是,他不是早就失踪了吗?”严汪一听是华佗仙人,又有些紧张了。
“的确,他是不见了,但他不是失踪,而是隐居了。自他隐居以来,就在也没有医过一个人。不过我可以拜托他医好李诗竹。”观音笑道。
“那太好了!我马上就去!他在哪呢?”严汪高兴了一阵子,又问。
“他现在应该在以地球为中心几千亿光年外的一颗叫极星的地方。不过,你不能就这样去找他,你必须带一千个鬼魂与他交易,他才能救你的朋友。而且,这一千个鬼魂中,必须有鬼十将中的五个才行。”观音说。
严汪一听后就犯难了:“要我找一千个鬼魂还简单,可是还要鬼十将中的五个,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我只是怕自己还没见到华佗仙人,李诗竹就已经休克了。”
“不会的,”菩萨说完用手在李诗竹头上抚摸了一下,说,“我对李诗竹的这道封印,在五个月的时间内,诅咒不会发作。你必须在五个月的时间内,见到华佗仙人,否则李诗竹是福是祸,我也无能为力了。”
“好的,我一定回完成任务!”严汪保证道。
“好,李诗竹就先放在我这,等你用捉妖袋找到了一千个鬼魂,我会让李诗竹过来的。”观音说。
菩萨咒范文3
心經後面的咒語是:「揭諦揭諦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意思是說:知道「心經那麼多的道理,不夠,還要去做,而且要認真的去做;不僅自己要做,還要使大家一起都來做;照著道理去做,要做到圓滿了,成就了為止;念而成為力量,這就是咒語
“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第一种是长咒,最长的如《楞严咒》,第二种“短咒”;第三种“咒心”,是咒语的宗要第四种是“种子字”,可短到只有一个梵文字,是以上三种咒语的总摄,一字可生多字,含多意,故名。咒语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本尊的赞颂、祈祷,通常以表示归敬的“唵”、“南无”开始,接着便是本尊的名号及对本尊的称颂;二是反映本尊的誓愿及其已成就的功德;三是宣扬佛教的哲理。
如《大悲咒》被普遍视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广的四部佛典(其它是《金刚经》、《心经》、《观音经》)之一。这四部佛典,除《金刚经》外,另外三部经均是的经典。《心经》阐释的理论基础,即般若思想;《观音经》阐释受持观音圣号的功德妙用;《大悲咒》则是中最著名的咒语。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所说,此咒也叫《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广大圆满陀罗尼》、《无碍大悲陀罗尼》、《救苦陀罗尼》、《延寿陀罗尼》、《灭恶趣陀罗尼》、《破恶业障陀罗尼》、《满愿陀罗尼》、《随心自在陀罗尼》、《速超十地陀罗尼》。《白衣观音神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准提神咒》、《观音灵感真言》、《十一面神咒》、《不空羂索咒》、《般若波罗蜜多咒》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即属于观音灵感真言,也称六字大明咒、观音心咒。“唵”表示皈依致敬;“嘛呢”指能随意变化的宝珠,用以比喻人的心性;“叭弥”指红莲花,比喻心性的清净无染;“■”表示迅速显现,达到目的。全句意思是“归依观世音菩萨!愿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的清净之心性迅速呈现,从而达到妙乐的境界。”佛教认为如此神咒,不但口诵会有神效,就是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书于门,皆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一切所求无不满足。藏胞们认为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勤于念经。
藏胞们念得最多的是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真言为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广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据说,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还有的藏学著作认为六字真言最简练而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佛教自浅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
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
这九个字分别的意思是:临,代表身心稳定。兵,代表能量。斗,代表宇宙共鸣。者,代表复原。皆,代表危机感应。阵,代表心电感应或隐身。列,代表时空控制。在,代表对五元素的控制。(五元素:就是我们熟知的金、木、水、火、土。)前,代表光明。
菩萨咒范文4
关键词:华严;三大士;观音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3-0018-07
三大士是指以观音为主尊,文殊、普贤二菩萨为胁侍的造像组合。在传统佛教造像中,三尊并列多是一佛二菩萨之组合,以三菩萨并列在历史上可以说绝无仅有。三大士造像与信仰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朝的石窟中;宋代以迄,至明、清时期,三大士更是佛教寺院中常见的主要神祗,一直延续至今不曾中断。从地域空间上来看:西自敦煌莫高窟的第161窟,北自山西五台山的显通寺,南至四川成都的文殊院,东到台湾的龙山寺、竹林寺等,到处都可见到三大士造像的历史遗迹与信仰,可见三大士之信仰的普遍性,其在中国佛教的信仰中的确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三大士造像与信仰是中国佛教造像与菩萨信仰的一大变革与创新,其中有佛教思想背景及教理、修行的依据。
一、观音信仰与观音之“佛格”
三大士之主尊为观音菩萨。东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有关观音的经典不断自域外流入: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时,就强调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特质。僧睿当时形容:“于时听受领悟之僧八百余人,皆是诸方英秀,一时之杰也。”随着广说观世音菩萨功德之《法华经》信仰的普及,观世音的信仰亦深人民间。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对《普门品》的救难信仰有更进一步的扩展,该品经也是中国观音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信仰源泉之一。此外,东晋竺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北周耶舍崛多译《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等,皆宣扬观世音菩萨名号之“福德与灵验”。随着东晋南北朝时期域外观音经典的传译,观音菩萨慈悲救苦的信仰在中国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当时行持的法门,除了称念名号之外,造像、礼拜、供养、诵经、念咒等修持方式也日益流行起来,观音信仰开始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除了经典的传译外,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乱与苦难,使得广大群众纷纷向观音菩萨寻求安慰与寄托。隋唐以降,受到密教盛行之影响,有十一面、千手、如意轮、不空罥索、准提等诸类观世音的造像相继出现,现今敦煌之千佛洞内的菩萨像,多半皆是观世音的各种形像。此外,佛教各宗派对于观音菩萨及也多有阐发与开展,智觊引用《观音三昧经》等伪经之说,阐发观音信仰法门,解释《普门品》成为典范,对后世汉传佛教影响极为深远。唐末五代时期,传说补陀洛伽山逐渐成为观音信仰之圣地。隋代到宋代之间,大量观音类经典的译传,阐释观音信仰的著述纷纷涌现,观音信仰的教义与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观音信仰也日渐被中国佛教各宗各派普遍接受。
在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的造像组合中,最值得探讨的莫过于:观音何以能以菩萨的身分而居于中尊,取代了佛的主位?这种现象在佛教造像中极为特殊。观音菩萨以其宣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性德及的种种灵验与感应,使唐宋时代的观音信仰达到了巅峰,此一社会历史背景,加上观音经典本身所描述的:观音具有特殊的、等同于佛的尊格,是观音菩萨得以居中为主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三大士的造像结构中,观世音以菩萨的身分而位居中尊之列,不但凸显出了信仰者对于观音深刻的信仰与特殊尊崇,也意味着将观音菩萨等同于佛来看待,此一状况也表明观音具有“佛格”的特质,有关观音之“佛格”在经典中有直接的描述,在北朝的石窟造像之题记中,也不乏称观音为“观世音佛”之例。观音菩萨具有佛之位格的特性,在经典中也可找到相关的记载,如《法华经·普门品》中提到:“佛告无尽意菩萨言。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可以视众生的需要,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亦日:“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竞,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上述经典中都提到,观音可以化现为佛身,并等同于佛的境界,观音早已成就了佛果的圆满功德,其慈悲救世的示现,使得观音的信仰得以弘传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综上观之,基于南北朝以来观音经典的传译,广大民众对观音菩萨慈悲救苦的笃诚信仰,加之隋唐时代佛教各宗诸师对于及其内涵的阐扬,兼以之类经典宣扬观音菩萨所具之圆满殊胜之佛格的特质,是观音菩萨在三大士的造像结构中,能以菩萨之身而居中的最重要因素。
二、华严思想的启发
文殊与普贤是《华严经》里的二位上首菩萨,三大士中以文殊、普贤为左右胁侍,绝非偶然,蕴涵了浓厚的“华严”色彩,三大士造像与信仰的起源,与华严义学与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在华严义学中被凸显出来,有其发展形成之脉络与背景。研究华严典籍,若以经典之中的主角菩萨作为标志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华严类典籍,是以文殊和普贤菩萨为主角的两类经典为骨干逐渐扩大而形成的。
隋代的吉藏最早提出文殊、普贤二菩萨在《法华经》、《华严经》中的重要性。他在《法华义疏》中提到:“又《华严经》七处八会,普贤、文殊善其始,入法界品流通之分,此二菩萨又令其终,所以此二人在彼经始终者,世相传云:究竟普贤行、满足文殊愿,故普贤显其行圆、文殊明其愿满,故于诸菩萨中究竟具足显华严是圆满法门……所以二经皆明两大士者欲显华严即是法华。”意即卢舍那佛在“七处八会”的转中,初会在菩提场中,以普贤菩萨为会主,二会在普光明殿,以文殊菩萨为会主。宣讲《华严经》是以普贤、文殊二大菩萨首开其端,最末之《法界品》又是以善财见文殊、普贤,证人法界究竟成就为总结,这两位菩萨贯穿了整部《华严经》,愿与行之间相互助授实现佛果圆满,足以代表华严圆满法门的思想。
法藏在其《探玄记》中说:“于中菩萨有六,三处现身:一初文殊为佛母故,本有缘故,初位劣故,唯一人也;二中间渐进现于二人,谓观音、正趣也;后位成满显德胜故,具有三人,谓弥勒、文殊及普贤。”法藏提到善财所参访的文殊、观音、正趣、弥勒、普贤五位菩萨,在整个《人法界品》经文中一共出现了6次,分别代表善财修学的三大阶段:第一为文殊菩萨,善财在福城东大塔庙处,始见文殊而发菩提心,文殊教善财向南遍参诸善知识,喻意初发菩提心;第二为观音与正趣菩萨,善财得观音指导“大悲行法门”,正趣菩萨教善财“菩萨速疾行解脱法门”,观音菩萨是第二十七参,正居于五十三参的中心位置,贯通前后;第三为弥勒、文殊、普贤菩萨,文末善财见弥勒菩萨教其“无量诸总持门”,并指示善财应回见其本师文殊菩萨,文殊又指示善财去参访普贤菩萨,得“一切刹微尘数三昧门”,此表征了重重无尽的圆满之意。法藏认为文殊、观音、正趣、弥勒、普贤这五位菩萨提纲挈领的代表着善财参学关键性的三个阶段,这也是《华严经》中所谈到修学的几处重要环节。
从整部《华严经·入法界品》看来,观音菩萨在《华严经》中只出现过一次,是以观自在菩萨及“大悲速行解脱门”,在人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第二十七参中示现。二十七正好是五十三的中间数,意味着观自在菩萨是居于核心的关键位置。若从五十三参的结构与对应关系来看,善财童子首先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依文殊之教而始向南遍游一百一十城,历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中间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识为观音菩萨,而最末第五十三位善知识为普贤菩萨。就五十三参图与经文的意涵来分析:其一,在五十三参的经文中,指导善财童子发起无上菩提心的是文殊菩萨,令善财童子参访诸大善知识,文殊表征“空性”的成就。最终令善财证人法界的是第五十三参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表征“妙用”的成就。其二,五十三参中观音菩萨为第二十七参,居五十三参之中,正形成左右居中之势,其右边为文殊菩萨,左边为普贤菩萨,正如法藏《探玄记》中所言“来诣观音者,明智就悲。”观音一参,代表由偏重空性智慧的文殊,过度到行愿偏重的普贤,观音的法门在整个善财五十三参的结构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因此,可以说观音具有佛格的特性,在此亦有所表现。法藏还提到,“由因行圆显理智无二,众生依二者举凡显圣,上来因德竟,同等觉位也。”《智度论》第四十:“复次十住菩萨与佛无有差别,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遍吉(即普贤)、文殊及观世音等十地菩萨,也同样具足佛的十力功德,可说是等同于佛,因为要方便度化众生故而不成佛。相较于其他的菩萨而言,普贤、文殊、观音这三位菩萨无疑是最崇高的,其地位是与佛齐等的。法藏在《探玄记》中一再提到观音、文殊、普贤这三位菩萨,在法藏看来,三位菩萨在《华严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诠译华严教理的重要角色。义学是就“理”而言,禅观则是指“事”而论,法藏曾以十一面观音作为禅观修法的主尊。从法藏修十一面观音法开始,三大士信仰的雏形已然形成,三大士中观世音菩萨取代了毗卢遮那佛,成为禅观中的主要佛观。有关三大士的思想发端,虽然史册未见有明确的记载,但若从法藏著作及其事迹来看实是有迹可循的,三大士的教理基础在法藏时已埋下了历史性的伏笔。
继法藏之后,李通玄对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也有所阐发。李通玄从多角度诠释五十三参中善财依文殊的教导,参访到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时证得佛果,由文殊始而普贤终,也揭示了由文殊的“根本智”出发,经过广泛艰苦的修行获得理而成佛,同时也是文殊、普贤合而成佛的事相化、形象化。李长者更首次将观音、文殊、普贤三者并列者,“观世音菩萨、文殊、普贤,此三法是古今三世一切佛之共行,十方共同。文殊主法身妙慧之理,普贤明智身、知根成万行之门,观世音明大慈悲处生死,三人之法成一人之德,号昆卢遮那,一切众生总依此三法,号之为佛。”大意即文殊乃是智慧的理体,智慧是基于空性的本质而言的;而普贤则在彰显智身,智身是法身的标志,即修行的目标在于证得法身的存在,进入所谓的法界;观音的慈悲是佛法之根本,为度世间的众生久处在三界生死海中无有疲厌。李通玄认为合观音之慈悲、文殊之妙慧、及普贤之智身,即是毗卢遮那。《华严经》是一乘佛教思想的成熟作品,在《华严经》里的佛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佛是不可言说、至高无上、无可替代、无形无相的,李通玄首开其端,具体的以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的性德,来诠释抽象、不可言说、不可名状的法身毗卢遮那佛。李通玄有两种论述,一曰:“佛、文殊、普贤三人互体成一法界之体用”;一曰:“观世音菩萨、文殊、普贤三人之法成昆卢遮那一人之德。”两者的差异在于,李通玄确立了观音菩萨在华严教义思想中的核心与关键地位,以观音慈悲的性德,对观音的定位作了明确的阐述。
李长者之后,澄观在《三圣圆融观门》中提到:“三圣者:本师昆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二大菩萨是也……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超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然二圣法门略为三对:一以能信所信相对,谓普贤表所信之法界……文殊表能信之心;二以解行相对,普贤表所起万行……文殊表能起之解;三以理智相对,普贤表所证法界,文殊表能证大智。”文殊、普贤是两个成就佛果的主要条件,毗卢遮那如来则为佛果的标志,因“如来”佛果的境界难以言喻,因此,以文殊、普贤二个因素来表达,若能了解文殊、普贤这两大因缘条件的玄微与奥妙,就能明白如来的境界。澄观的《三圣圆融观》确立了文殊、普贤与毗卢遮那佛三圣,是《华严经》中之义理的纲领与纲要,然而在其论述中“观音”这一因素并没有列入,这并非意味着澄观对观音的忽略,而是将其放在不同层面看待。澄观在疏钞中提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世是所观,通一切世,谓若山若海,若佛若生,无不观故。若云音者,亦是所观,即是所救一切机也。若但云自在,乃属能化之用,具足应云:观世自在,通能所也,能必有所,故略无之,能所两亡,不得观察,互相融摄,为真自在……以上同如来妙觉真心故,常在一切诸如来所,下与众生同大悲体故,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普现即是普门示现,准千眼经,大悲菩萨,久成正觉,号正法明如来,示为菩萨,义言等佛。”澄观认为“观自在”之“观”是“能观”,此观通一切能(观行),因有此“能”的能力,此“能”就是三世间中的“智正觉世间”的圆满,故而能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慈观”的种种大“能”;“世”是“所观”,即所观之相,举凡一切山河、大地乃至诸佛、众生等,都是所观之“所”,此“所”含摄了三世间中的“器世间”与“眷属世间”;观世音之“音”亦是指“所观”即指所观缘、所观境,是所救一切机也,此“机”是机缘,是就众生的根器而言。澄观也提出“观世自在”的名称最能体现观音之内涵的完整性,即有“观世”的能、所之“本体”,亦有“自在”的能化之“妙用”,不仅“能、所”合一,且“体、用”具足。换言之,观世音菩萨具备了“能观”之智与“所观”境合一的意义。将澄观《三圣圆融观门》毗卢遮那佛,与《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中观世音菩萨的定义相对照,可以发现澄观对“观世音”的诠释实与“毗卢遮那佛”无异。文殊是能证的智慧,普贤是所证的法界,合文殊之“能”与普贤之“所”即是毗卢遮那如来;观世音是“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合一。观世音与毗卢遮那佛两者同是指“能”与“所”合一的境界与状态,在澄观看来,观世音菩萨在《华严经》里的地位是与佛齐等的。
从禅观的运用而言,佛的陈意过高,令一般人觉得难以企及,而观音的大悲与种种示现,令一般人觉得容易亲近,因此,在禅观的修法中会以观音取代毗卢遮那佛,观音能随缘示现种种身相的特质,使观音在禅观修法中被认为能起无边的妙用。若说李通玄在《华严经》中提出了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来彰显毗卢遮那如来,那么澄观对于观音的尊崇,则是在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中凸出了观音菩萨,确立了三菩萨并列而以观音居中的格局。三大士的产生,表明中国佛教,尤其是华严宗认为:观音、文殊、普贤所代表的性德,是佛教修行理论中三个重要的因素,并将其提列出来。三大士的出现,是中国佛教在义学与禅观结合的心得与智能的结晶,包涵了深度的义学与思想内涵。
三、密教的修法与学理
在佛教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义学与禅观的相互影响、显教与密教的修法的结合应用,对三大士造像的产生,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所发现的三大士造像之中,早期三大士中的观世音菩萨都是以密教观音的形态出现,或为十一首、或为八臂、或为三十二臂、或为千手千眼。如山西太原西南的天龙山石窟西峰第九号窟的三大士造像,即以二臂十一面观音居中,文殊、普贤二菩萨分骑驾狮象立于观音之左右。晚唐敦煌莫高窟161窟的正面为十一面观音曼荼罗、左壁的文殊变及右壁的普贤变,这是唐代石窟中所出现的新题材,由此可知,三大士造像的起源应与隋唐时代的密法学理和修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密教的十一面观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众多观音的修法中,十一面观音是最早传人汉地并具备完整咒法、坛法及像法的密教。武周时期,华严宗法藏曾以华严禅观结合十一面观音的修法,参赞军国大事且每每“灵验”不已。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中载:“神功元年契丹拒命出师讨之,特诏藏依经教遏寇虐,乃奏日:若令摧伏怨敌请约左道诸法。诏从之,法师盥浴更衣建立十一面道场置光音像行道,始数日羯虏靓王师无数神王之众,或瞩观音之像浮空而至,犬羊之群相次逗挠月捷以闻。天后优诏劳之日:蒯城之外兵士闻天鼓之声,良乡县中贼众覩观音之像,醴酒流甘于陈塞,仙驾引纛于军前,此神兵之扫除,盖慈力之加被。”密法被认为是以神咒经典的造像及仪轨为中心,结合相关的禅法才能产生作用。赖鹏举的研究认为:“在法界观下,主尊两侧不同的造像代表著不同的应用……天龙山第九窟的例子,观文殊代表‘大智’,观普贤代表‘大行’,然而若如法藏所值国难而欲降伏怨敌,则原有华严诸尊中显有不足,这便是为何法藏会转由密典中救取适宜的菩萨以为辅助。”法藏修法目的是协助朝廷平定对契丹的战争,《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记载:“若有他方怨贼欲来侵境,以此观世音像面正向之,种种香花而为供养,取胭脂大如大豆,诵咒一千八遍,涂像左厢嗔面,令彼怨敌不能前进。”因此,十一面观音自然成为法藏修法选择的主尊,即如史料中记载,能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敌军,为无数天兵神将及观音之像吓退,这正是法界观中“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遍十方”,“十方剁海绐终不隔毫端”的“周遍含融观”的一例。佛教密法的修法则是一种践行应用,就理论而言,法界观与十一面密法结合的理论关键在于“依体起用”,依周遍含融观之体,而能不动本座而遍三千,即不离此方而又同时能遍至大千世界。法藏以华严法界观为“本体”,十一面观音的造像与仪轨为“妙用”的体用结合,使得原本没有本身义理基础的十一面观音法,因华严的法界观而大行其道。
中国早期所传译流行的密教经典或修法中,有言及像法或坛法者,多半是以单尊的形式出现,且大多为菩萨法、或护法法。如《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不空罥索观世音心咒》《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即以特定菩萨或护法为修法之本尊,并不特别强调或提及有关“佛”的部分,因此,早期密法多以本尊的形态出现——即本尊可以取代主佛的情况。三大士的造像结构中,十一面观音能居于中尊之位,也与密法单尊修法的历史背景有关。密法是以大日如来为主尊,搭配菩萨众、护法诸天等作为曼陀罗的法门。它以“法身佛”体用具足及其“全法身一法界”的内涵,能含摄曼荼罗内的一切眷属,充分体现密法曼荼罗“总持一切法”的意涵。华严思想渗入之后,以毗卢遮那佛作为统摄一切的主尊,而以菩萨为辅。法藏以华严思想为指导,融合十一面观音等密法,赋予了此一系密法修法完整的教义与理论体系,使得此一密法由单独的修法发展到系统的成熟的密法阶段。
十一面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的造像结构,也与密教三句论“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的修行理论一致。三大士中,观音表大悲之根本;文殊表菩提心之因;普贤则表方便之究竟。三句论含括了整个密教修行的全过程。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其性德特色,其所修行是大悲解脱法门,教人修行也是大悲解脱法门,因此大悲观音之名号也成为其惯用名号,人们往往以“大悲”等同于观音,以“大悲”代表观音。《华严经·入法界品》是整个华严思想的核心,其中谈到:“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一切大众心之所念,大悲为身、大悲为门、大悲为首、以大悲法而为方便,充满虚空,遍周法界”。佛法是以大悲为法界存在的本体,故能以观音菩萨换置了毗卢遮那佛。大乘佛教的精神是佛教不背离世俗人间,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没有慈悲就没有觉行圆满的菩萨道,也就没有大乘,因此观音菩萨所彰显“悲为根”的大悲本体,也是一切佛教理论的根本所在。
“菩提心”在《华严经》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令众生发起“菩提心”,被认为是文殊的愿力与性德之所在。文殊愿力所在是以智慧启发众生的心灵,令发起菩提心。文殊所发的十种甚深无尽大愿:“依我十种大愿者……悉共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心……一者大愿……令一切有情尽发菩提,回向大乘修无上道……令发菩提正见正授,共我有缘得人佛道;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在此,曼殊室利即是文殊,文殊具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愿愿皆是欲令众生发菩提之心,皆给予人利益,并助其成佛。可见令众生发菩提心,乃是文殊性德愿力之所在。菩提心被认为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前提,更是成就一切智慧的基础,因此“菩提心”象征文殊菩萨的空性智慧。
三句论中“方便为究竟”之“方便”,并非指善巧方便、广设方便之意,因为权道之智既然是方便的手段,自然也就不合于“究竟”之意了。三句论中的“方便”指的是“普贤方便之行”,即普贤行的所谓广大功德。《华严经》多处提到“以无著无缚解脱心,修普贤行,得一切方便智,知一切方便,所谓:无量方便、不思议方便、菩萨方便……以无著无缚解脱心,住普贤行,成就身业,令一切众生见者欢喜,不生诽谤;发菩提心,永不退转,究竟清净……以无著无缚解脱心,修普贤方便行。”嘲普贤之行愿是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普贤行愿无有穷尽,成佛并非是佛道的终点,证得涅槃的成就,最终之目的在于起无边的妙用来利益众生。《西方合论》说:“未居究竟位,全是自利门,从十信初心,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觉佛前普贤,犹是自利利他门者,登妙觉位佛后普贤,方是利他之行。”其所言之意,只有登妙觉位的佛后普贤,所行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利他之行。成就后的普贤行,以无边妙用利益众生,是佛法之究竟旨趣所在,此即“方便为究竟”的涵义。综言之,佛教大乘菩萨道的精神认为,重视上求无上智慧,下度无边众生的大誓愿,当中心须要有菩提心的基础,而行普贤之方便,则须有大悲的根本以为支撑。
菩萨咒范文5
摘要:孙悟空作为一个极度追求自由的化身,必然会受到社会秩序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而沦为一个受约束的自由者。本文就孙悟空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受约束的自由者的原型及其表现形式,原因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孙悟空原型;表现;原因;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0)11-0000-0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出生也不同反响。他由仙所产,一出世便“眼运金光,射冲斗府”连玉帝也称“乃天地精华所生”。他从小就身手不凡,勇敢过人,勇探水帘洞因此被推举为王。为追求长生不老,四海之内拜师学艺,学成本领后,为追求永生和绝对的自由,更是进地府斗冥王,闹天宫斗玉帝,显示了他初出茅庐,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坚毅品格。被如来镇压于五行山下,受五百年风霜之苦,同夸父和耶稣的死亡一样,是获得新生的必经之途。后来,在观音的指引下,奉命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足足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被封为斗战胜佛,获得永生。但孙悟空实际上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称为佛奴,是一种悲剧性的永生。是一个“受约束的自由者”,体现了“出生不凡(高贵的血统)――追求非凡自由(个人极度自由)――受约束或惩罚(历险取经)――悲剧性的永生(成佛)”的原型模式。
一、孙悟空形象的表现
1、大闹天宫――穷尽个性自由之能事
《西游记》的故事包括三部分:天产石猴,灵台学法;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由于“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孕育,本身乃大自然之子,保存着生命最原初的状态,注定了他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灵。在勇闯水帘洞被封为“美猴王”后,虽“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但仍不满于生死这等大事还是由阎王管辖。想到“佛、仙、神圣”三者不伏阎王老子管便立志周游四海,拜师学艺。灵台学法,习得一套本事后,孙悟空便开始了他的“逍遥游”――对绝对自由的追求。闹龙宫,强取如意金箍棒,闹地府,勾去“猴类生死簿”,从此,美猴王“超生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不料,他的自由追求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以弼马温拘束他,他“官封弼马心何足”,玉帝以齐天大圣笼络他,他“名注齐天意未宁”。意识到弼马温竟是未入六的养马之辈,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得知齐天大圣只不过是个“有官无禄”的空衔,连蟠桃盛会也未曾被邀请,偷蟠桃,盗御酒,窃仙丹,搅乱蟠桃会,终引得“十万天兵布罗网”。
2、西天取经――穿梭于约束与自由之间
《西游记》第七回之后讲述的都是西天取经,作为被约束压抑了五百年之久的孙猴子,终于获得重新获得自由的机会,即护送唐僧取经。
取经路上障碍重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然的,人为的,自身的。自然界险山恶水的障碍,如火焰山,通天河等。自身的心理障碍如“四圣试禅心”,“真假美猴王”等,更多的则是来自妖魔鬼怪的人为设置的障碍。这许许多多的精怪中不少就是与天上神仙沾亲带故的。高级佛祖、菩萨的属下侍从、坐骑,如雷音寺的黄眉怪是弥勒尊佛司磐童子;通天河的灵显大王,是观音菩萨伽山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朱紫国的赛太岁,是观音菩萨坐下金毛吼。乌鸡国的假国王,是文殊菩萨坐骑狮猁王;狮驼山狮驼城的大魔,是文殊菩萨坐下青毛狮子。道教中高级仙祖的属下侍从,如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看炉的童子;金兜山金兜洞的独角兕大王,是太上老君坐下的青牛精。天宫星官及星官属下坐骑,精灵,如宝象国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中奎木狼的魁星;比丘国国丈是南极星的坐骑白鹿。这些神仙的亲戚,由于他们这层特殊身份,给孙悟空取经路上增加了不少困难,千辛万苦降伏后却经常面临着不能斩绝的无奈。文殊菩萨为其坐骑青毛狮子精开脱罪名,只因他是个“骟了的狮子”,难怪被猪八戒耻笑“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
取经过程中虽然步步有障碍,处处受限制,每一次磨难取经团队中作为顶梁柱最厉害的孙悟空也似乎总是斗不过妖怪,但南海观世音却又赋予了他极大的权限自由,使他在重重磨难中依然能豪放自由,洒脱不拘。取经前,观音曾对他说:“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并给了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她不仅差一路神仙暗中保护,而且经常亲自出阵收妖伏魔,如收黑熊怪,红孩儿怪,金鱼精,医人参树等等。这当然给了孙悟空莫大的帮助与鼓励。
3、紧箍咒――纪律约束和自由限制的象征
西天取经路上,为什么三徒弟中非要给孙悟空弄个紧箍咒呢?一方面,取经团队中,属孙悟空最有能耐,实为取经成败的关键,但也最难管。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西天路上没有他简直寸步难行,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也正因此,他心高气傲,难服管束,此前大闹天宫出了名,不只天上神佛连地上妖精也都有耳闻,惧他三分,不给他个约束,天下岂不又大乱?当孙悟空在鹰愁涧怒骂菩萨害他,被唐僧忽悠害他戴花帽受苦,菩萨笑到:“你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逛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从前撞出祸来,有谁收管?须是这个魔头,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门哩!”很明显,这是取经团队幕后领导对孙悟空这个不服管教之徒的强行施压,一种强有力的有形约束。另一方面,如来正是借此来磨灭孙悟空的个性,以为其所用。西天取经,对孙悟空来说本是一两个筋头云就可达到并办妥的事,但如来却启动了九九八十一难考察系统,并给悟空戴上了紧箍,其目的是彻底俘获孙悟空的心,方法便是通过紧箍咒磨掉其棱角,让悟空变得听话,老实,顺从,规矩,最终成为其坐下弟子。
为什么开始念咒频频,后来渐少甚至消失了呢?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取经前半部分,孙悟空仍旧由着自己性子来,为此吃尽了紧箍咒的苦头。当然,咒得多了,木头脑袋也会被勒出些思考,何况是只灵猴子?让紧箍咒接二连三地念了几次后,悟空开始逐渐变换策略,一方面对师父开始求饶,该服软的服软,另一方面对妖精也没先前那么鲁莽行事了。遇到红孩儿,悟空当着唐僧只敢骂不敢打杀,背地里却将其尸首“俱粉碎”了。对付七个蜘蛛精时,孙悟空嘴上说“恐怕污了棍子,又怕低了名头”[6],连八戒也取笑他“凡干事,只要留根”,实际上也是被唐僧念咒念怕了而不得不“留根”。此外,念咒的次数由多到少到无,并不意味着紧箍咒对孙悟空的约束越来越少,自由越来越多,相反,这种约束已经从有形化为无形,成为一种纪律和意识深深地烙在孙悟空的心性中了。因此,悟空成佛后,紧箍咒能自行化去。唐僧对此的解释是“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6]孙悟空自己已经将这种纪律和规则内化为无形了,也不必用有形之物来约束了。二、孙悟空形象现实意义
孙悟空为了追求绝对自由,被迫成为护法使者西天取经,功德圆满最终又成为佛奴,始终游离在外界约束和内心自由欲望的挣扎之间,只能成为一个“受约束的自由者”。孙悟空一生对自由的追求是失败的,他所获得的自由也是有限的,终究成为了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工具。然而,现实中究竟有没有可能获得绝对自由呢?先从庄子的绝对自由谈起。
在庄子看来,绝对自由的“无待”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而惟有在精神的王国才能得以实现。真正能做到与道同一,无待逍遥的,只能是庄子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神人、圣人之所以能够“无待”逍遥,就在于他们能够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种理想的绝对自由并不存在。任何自由都是有所待的,有自由的地方便有限制和约束,便与纪律存在,纪律和自由是相辅相成,共同存亡的。为了维护每个学生的自由,一个学校必定制定相应的纪律和准则来限制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否则腐败的学风学纪回任意曼延,甚至危害社会。为了维护每个公民的自由,一个国家必定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设置相应的国家机器,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强行制止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以保障社会安康稳定。否则,社会上各种罪恶随时发生,无人管束,一个国家也会很快濒临灭亡。为了维护世界的安全自由,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制定并实施核武器限制条约,对强行进行核武器扩张的国家进行约束和制裁。因此,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自由和纪律如影随形,无处不在,谁都必须遵守,谁也无法摆脱。
因此,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必定是“有待”的,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势必才能保障个人的自由。像孙悟空这样“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人在现实中也注定了要处处碰壁,在不断的约束与限制中,纪律准则已深入其心,因此也只能是一个“受约束的自由者”。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军利.孙悟空:跨文化原型解读,东岳论丛,第27卷第3期,2006
[3]刘荫柏.刘荫柏说西游,中华书局,第9-10页
[4]徐扬尚.明清小说经典重读――寻找失落的传统,社会科学出版社,第99页
菩萨咒范文6
第一:慈悲,平和。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不够好。调皮捣蛋,不守纪律,成绩差。这时候的班主任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斥责,还忍不住和别班的孩子比较,语言暴力和行动暴力都来了。
1、才考了这么点分?你们怎么学的?你们怎么这么笨?
(点评:孩子的感受:我很差,我不行,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低)
2、这么不让人省心,你对得起我们老师吗?我们老师这么辛苦可全是为了你们啊!
(点评:孩子的感受:你在邀功,你管理我心不甘情不愿的,我没让你为了我啊。全为了学生,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
3、你看XX班每次都名列前茅,你们班怎么就这么差?把我的脸都丢尽了。
(点评:我们拿别人的学生和自己的学生比较时,不是为了成就我们的面子,不是学生考得好我就有面子学生考得不好我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学生无关。)
这时候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不是观音菩萨,而是“黑白双煞”。一个人面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会焦虑,愤怒,抱怨,指责别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甚至会放弃,会破罐子破摔。逆反叛逆的情绪就是这个时候滋生的。这时候您需要有一颗慈悲之心,不仅不能责骂,还要宽慰。平和的坐下来和学生交流,帮助他引导他解决面临的困难。那么孩子就会把您当做朋友和依靠,而不会畏惧和反感。正如华语作家张德芬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匹好狼和一匹坏狼。最后,那匹狼能存活下来?这取决于你喂养了哪头狼,哪头狼就会活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养分。当我们面对孩子不太好的成绩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和学生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学生!
第二:端庄,神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真心听从班主任的教导,需要增加个人的魅力。我觉得魅力首先是一种端庄,当然端庄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由内而外的气质,是您的品质和内涵决定的。如果情趣高雅,常常读书,说话妙语如珠,讲道理深入浅出,注意教学方法,拥有教学智慧。学生自然会钦佩帮助人,甚至仰视班主任。如果一个班主任让学生经常看见您不学无才,不遵守规则,看到您常常玩手机,喝酒 ……这时候班主任在孩子心中还有神圣感吗?他还能什么都听您的吗?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孩子的思想更独立,更深刻,更容易辨别是非。这个时间里,班主任要做孩子的榜样,在孩子面前尽量表现完美并充满正能量。班主任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观音菩萨就是以她的端庄、神圣让别人不敢轻慢。班主任要让学生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视您,对班主任永远满满的都是敬意。
第三:智慧,敏锐。我们看《西游记》,孙悟空头戴紧箍圈,唐僧一念咒语,悟空头痛得直打转。因此孙悟空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在师父面前造次。这紧箍圈到底是什么神物, 令大闹天宫的孙大圣乖乖听从? 紧箍圈就是观音菩萨送给唐僧来制服悟空的物什。咒语也是观音菩萨教唐僧念的。观音菩萨何许人也,她是中国的菩萨。你看她的名字,观,即是看;音,即是听;看和听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是聪明,就是智慧。观音菩萨洞若观火,什么事情都不能逃出她的法眼。班主任也要如此,要细致的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及时表扬肯定,及时引导纠正。 抓住一切教育契机,细心引导孩子。遗憾的是有些班主任平时不观察,不倾听,一有问题就高高举起灭火枪,充当灭火队队长。那您是愚蠢的。 往往吃力不讨好,疲以奔命。班主任工作要把工作做在前面,轻松地管理班级。为此如果你的学生像孙悟空一样顽皮,你也应该有“紧箍咒”才好,要有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敏锐。
第四:要手持净瓶杨柳枝。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里装的是甘霖。可以播撒幸福,净水还可以消除人们心中的无名怒火,杨柳枝可以消灾去病。作为班主任,你应该拥有观音菩萨的法器。在学生烦恼迷茫的时候洒净水,在学生走弯路的时候拂杨柳枝,这时候你的净水或许就是一句中肯的鼓励,也许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许是一句幽默的话语,再或者是一次温情的长谈,一次看似不经意的表扬。你的杨柳枝或许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活动,和孩子带领学生看一场电影,引导学生看一本书,抑或是一次长谈。但你要拥有帮助孩子的法器。否则问题来临,你就会束手无策,那么你的班主任生活会是痛苦不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