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1

摘 要:相比于已经发展多年的室内舞台剧而言,室外实景剧无疑是艺术表现形式中一剂新鲜的血液。《文成公主》的故事继2012年在北京上演完剧场版之后,再次在2013年位于我国处地最高的城市――拉萨以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这样一个具有厚重文化气息和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文成公主》深入挖掘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栩栩如生的打造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美的爱情故事,创造出首例藏地星空奇观的大型实景剧。

关键词:实景剧;室内剧;《文成公主》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文化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逐渐的兴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室外实景剧,已经在我国文化产业的道路上蓬勃发展。室内舞台剧,字面意思上我们不难理解,就是一种在室内呈现在舞台上的戏剧艺术。由于室内的局限性,很多题材的内容不能很好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于是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即室外实景剧。实景剧是旅游演艺类节目形式,以真实的山水、建筑等作为舞台背景,利用现代化多种特效技术再度呈现出当地具有经典意义的民俗风情故事,一般以当地的旅游业为依托进行常年固定的演出。

一、演出主题鲜明易懂

不论是北京国家大剧院2012年上演的剧场版《文成公主》,还是2013年在拉萨圣地推出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其主题都是围绕着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展开的,该故事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演出题材,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虽然两场剧目表现的是同一主题,但因其演出场地的不同,将其主题展现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北京上演的音乐剧《文成公主》剧场版虽没有气势恢宏的天然外景,但就其上演的这一主题也起到了保护和宣传特色文化的作用。实景剧《文成公主》共分为五幕,总时长约90分钟,其规模庞大,每年预计演出180场。该剧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唐蕃联姻为历史背景,同时收集了不少关于这段和美爱情的民间故事,在剧中表现出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带着唐朝的文明文化、物资粮食、锻造工艺等新的技术入藏与赞普①汇合。演出主题鲜明,以“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的主题贯穿全场。

二、场地布景因地制宜

剧场版《文成公主》虽然也将故事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始终在视觉效果上不能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首例藏地星空奇观实景剧《文成公主》顺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炼与利用拉萨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风民俗元素,依靠自然的建筑风景,再现当年历史的影子。当观众入席后,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星空和一轮明月,自然天成的大山作为整个室外舞台的大背景,种种真实的场景,让观众从感官上身临其境,如同身处在真实的历史地域氛围之中。

实景剧《文成公主》从一开始就让无数观众为之震撼,第一幕“大唐之韵”:无数的金色光柱由下而上的冲入云霄,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从地下慢慢升起,众文武百官、大臣及宾客也随之展现的观众眼前,仿佛就是一座大明宫崛地而起的宏观景象。第三幕展现了藏族舞蹈的特有魅力,随着欢腾的音乐大作,篝火瞬间照亮了数百名围成圈的吐蕃男女,他们狂放的唱着跳着,将藏族原始的一面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第四幕“高原之神”:是歌颂赞普丰功伟绩的一幕表演,马蹄声骤起,十几名壮汉挥着鞭骑着马奔腾在舞台上,这样的舞台效果是室内剧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都营造不出来的,其气势可谓庞大。第五幕“藏汉和美”:此幕接近尾声也是主题升华的一幕,吐蕃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松赞干布的婚礼,大唐的和亲队伍也是浩浩荡荡的从远处而来,人员可以说是最壮大的一幕。庞大的规模、真实的场景所承载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起到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的作用,这才是《文成公主》实景剧演出的真正艺术核心。

三、舞台效果绚丽夺目

实景演出除了借助自然山水等真实景观之外,还能利用现代舞台技术打造出室内舞台剧所不能创造的视觉效果。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融入民族建筑、歌舞、音乐、服饰、绘画、民间故事、生活习俗等多种元素,结合现代舞台艺术形式,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演出过程中根据剧情内容,时而四季耕作相互交替,时而雪山与丛林等大背景进行交换,时而真实的牲畜也搬上舞台,如奔跑的马群、耕作的牛羊等。为了让演出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实景剧可以打造出大雪纷飞于满场的效果,也可以结合现代灯光、音响等技术给观众打造出马队驰骋于野外的效果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将人们的记忆拉向了一千多年前。这些气势恢宏的视觉冲击都是室内剧所不能实现的,实景剧《文成公主》在剧幕的最后以布达拉宫等汉藏建筑的背景下,展现出和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起到了弘扬主旋律文化,推动民族团结的作用。

四、演职人员队伍庞大

同室内舞台剧相比,实景演出因其开阔的演出场地,因而需要更多的演员来显示其宏大的场面,从而烘托演出想要表现的氛围。从创作环节开始,到具体实施排练,再到最终的舞台呈现,无论是幕后工作人员还是台前参加表演的演员,都需要一支庞大的队伍作为支撑。一般室内舞台剧,使用人数大概在40至60人之间,少则十人左右就可以完成整场演出的表演任务,而实景演出有的多则上千人参与演出制作,由此可见差异之大。②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的演员有600余名,其中专业演员占三分之一,其余的则为临时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一段“打阿嘎庆吉祥”的编排很是壮观,300多名藏族男女身着盛装,集体随着节奏边唱边跳,这应该是目前国内所有演出中阵容最壮大的一次。除此之外,“众人锅庄”、“煨桑”、“藏戏”“佛号念唱”等各种藏族特有的文化元素,也都一一体现出了演出队伍的庞大规模。

结语

当然,实景剧《文成公主》无论是在舞台场景、灯光声效、道具服饰等方面都能更好的将故事情节展现在观众面前,但也有其弊端所在,既然是自然天成的舞台背景,那么也不可避免会有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不能正常演出的影响,相对于这一点而言,室内舞台剧就显得从容得多,虽然在视听效果上不及室外实景演出,但却不会受到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笔者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评价,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演出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更好的氛围给观众,更是将我国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故事传承发展下去。(作者单位: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藏族简史》.人民出版社.藏族简史编写组.2006:(11).3.

[2] 《艺术研究》.《实景演出,拉萨“文化兴市”的新名片》.2013:(2).108.

注解: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仿写;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方法

仿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仿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辟新的途径。

一、仿写理论依据

人类的模仿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通过模仿,人们将一种生活技能进行延展和创新,形成新的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创造生活条件。人类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对语言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学多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由此可见,模仿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被应用的频率较高,其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仿写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仿写教学的主要方法

1.片段仿写

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对课文片段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文中讲述了文成公主的进藏经过以及因她而发生的种种变化。文中通过几个故事描写了公主进藏的过程,描写详尽且又不失乐趣,成功地塑造了公主机智、聪慧的形象,为后文公主进藏后开展一系列生产改革创造了条件,这种隐晦的表现手法可提升作文的写作高度,因此,在布置人物类作文题目时,可让学生将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作为仿写的对象,以提高作文质量。再如,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桂林山水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逐段地分析文章带领学生领略作者的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景物进行仿写,仿写的对象可以是观赏过的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周围的景色,主要突出其特点就可以,通过此种训练方法,学生在景物的描写上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2.结构仿写

所谓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过整体布局,以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对于小学语文写作,因学生的写作基础薄弱,思维方式简单,所以,开篇布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打破常规作文写作,使文章有新意,可以运用结构仿写的方式,让学生有条理地开展作文写作。例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叙述了溶洞内的奇观,借景抒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让学生将周围的景观联系起来,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叙述型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语言仿写

作文写作,优美的语言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但因小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字词、成语的运用能力有限,所以,文章语言难免空洞、乏味。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提高作文的欣赏性,利用仿写帮助学生提高字词的运用能力,增加文字的储备,为更好地完成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生词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中字词的巧妙运用让学生仿写一段话,并在班级中大声地朗读出来,说出自己在这段话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的写作手法。

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掌握各种仿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相信在长期的仿写积累下,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有能力处理各种作文写作要求,为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整体成绩,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罗春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4,12(6):43-44.

[2]姜桂香.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8):149.

[3]孙圣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2,14(1):211.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更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动态资源。对于生成的激发和把握,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抓住契机,因势利导

例如有一次上《文成公主进藏》时,我正在讲智慧的使臣如何顺利通过唐皇的考验时,却发现有些学生在画文中的故事场景,正欲批评该生,转而一想,何不干脆让学生创作“文成公主进藏“的连环画呢,并让他们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原来预设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激发对文成公主的崇敬之情。但是,经过这样的教学调整,生成了新的目标:首先,给文章配画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次,配上文字说明,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第三,想学生之所想,满足了学生的意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质疑问难,引导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这时候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将疑问化解,同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请看教学《花的勇气》时的一个生成片段:

生:老师,我还有一些疑惑。

师:噢?请你说说看。

生:文中写道“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这里为什么要用“泛滥”来形容“绿色”?

师:是啊,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一般会用什么词?

生:(插嘴)一碧千里。

生:满眼都是绿色。

师:本文的作者为何选择一个这么特殊的词呢?试想,如果把“绿色到处泛滥”换成“一碧千里”,或是“满眼都是绿色”这类的表述,会有什么差别?

生:老师“泛滥”指太多了,已经多得成灾,令人讨厌!

师:很好!对词语意义把握得很深刻,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泛滥”是贬义词,具有强烈的感彩,在描写出绿色多而广的同时,还表达出作者的心情与感受,写出作者对没有花的失望。

三、将错就错,寻求突破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错在所难免,也是非常正常的。有时,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使教学活动妙趣横生。优秀教师往往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突破口,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进而自觉改正;或将错误和正确形成对比,让学生自行分析、判断。

《加了一句话》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妇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离不开对成语“无动于衷”的讲解,然而,总有一些同学写错,把它误写成“无动于中”或“无动于忠”。

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避免错误呢?我灵机一动,何不创设一个活动情景,让学生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呢?于是,我问学生:“你们能否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他们改正?”很快,纠错方案出来了:“无动于衷”这个成语指的是“心里一点儿触动也没有,毫不理会、置之不理”。“动”,即“动作、触动”,“衷”是“内心”的意思,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用错了。这个小插曲表面上看是纠正错别字的训练,实际上却是对文本的细读。

四、拓展资源,开发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教学的一项凭借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把学生的视域限定在教材内,而要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善于将课本与生活大世界相融合。

例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自己有和时间赛跑的快乐体验吗?有落在时间后面的教训吗?”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领会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心情,同时结合切身体会加深理解,也能更好地给学生以珍惜时间的警示。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习生命的意义,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专题性的学习活动,而这样的活动无不具有生成性。如学完《蝙蝠和雷达》以后, 让学生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更主要是让他们感受到探究知识、分享知识的快乐。

五、偶发事件,随机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一只小鸟的意外闯入、警车长鸣呼啸而过,或是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学生的注意力都可能会被吸引,因此而游离于课堂之外。大多数教师往往声色俱厉,强化纪律,以恢复正常教学,但却收效甚微,其实,如果能巧妙结合当时的教学内容,灵活把握、随机生成,则能使课堂出现意外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谭莹,郭寿良.生成性教学若干实践问题初探――语文教学的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7(3).

[2]郑艺红.论生成性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9).

[4]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5(9).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4

走进塔尔寺

时值8月中旬,京津地区正值酷暑盛夏,而到了西宁,却感觉有几分凉意,便又加了一件外套。当地人却还一再叮嘱,夜里温度还会下降,睡觉一定要盖被子,不然要感冒的。我们真正领略了“夏都”这个别称的确切含义。

那天晴空万里,天气特别好。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从西宁乘大巴出发,沿着新修的高速公路,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塔尔寺。远远望去,塔尔寺掩映在山峦重叠的天地之间,显得神圣、妙曼。美轮美奂。走进塔尔寺,那宏伟的建筑、庄严的寺院、众多的僧侣,让人眼花缭乱。最吸引我的是大金瓦殿里那座11.26米高的菩提大银塔。塔内珍藏着历代皇帝御赐、封诏和名人敬献的珍品、匾额等稀世精品以及多种藏本古籍文献……驻足在绿意婆娑的菩提树前,手抚树干。心中禁不住有点纳闷:终日不见阳光,没有光合作用,怎么就能生存了600多年呢?步出大殿,见到一株蓊郁的大菩提树,才硬解了心中的谜团。原来,殿外的一棵是母树,殿内的一棵是子树,两棵树母子连心,同生共长着呢!

塔尔寺不仅有脍炙人口的传说,而且这里珍存的艺术真品也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在大经堂、讲经院。那些构图独特、技法精湛、用笔精细、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大型壁画,使用的颜料是用矿物质和植物研磨而成并配以金粉等贵重金属,虽经日月侵蚀,但历久弥新。塔尔寺内以酥油花技法塑造的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形象逼真,造型精巧,堪称艺术奇葩。绣在布幔上的堆绣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看上去栩栩如生,具有明显的立体感,是很特别的宗教艺术品。有人说“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去了塔尔寺,不看三绝更遗憾”。由壁画、酥油花和堆绣组成的“塔尔寺三绝”,让我们大开眼界。

情系日月山

日月山位于祁连山支脉,在西宁市以西90公里处,古称赤岭,是东南沿海通往西北边陲的咽喉要道,也是汉藏民族友好往来、互市贸易的枢纽。早在汉代,日月山就已成为“丝绸辅道”的一大驿站,到了唐代,更成为蕃古道的必经之路。

相传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藏王松赞干布,公主从京都长安一路西行。来到此山登上峰顶翘首远望,勾起了远离家乡的愁思,她取出临行时帝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镜中看到了长安的繁华街市、美丽宫殿和亲人旧友,禁不住悲喜交加。但是,她又想到汉藏联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掷下赤岭。从此,宝镜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公主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赤岭则改名为日月山。

因这个美丽的传说,引起了大家对日月山的极大兴致。10点离开塔尔寺,我们乘大巴上青藏公路继续西行,直奔日月山。汽车随着高原的起伏行驶在宽阔的柏油路上,透过车窗极目远望,蓝天白云、良田阡陌、村庄农舍,还有不时出现的青藏铁路,给人的感觉是一派祥和与美丽。从西宁跟来的导游小姐,普通话说得很标准:“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人民响应‘一边进军,一边修路’的号召,在和平解放的同时,开始修建这条公路。有了这条路,人民结束了几千年来人背畜驮的原始交通方式。1985年,青藏公路全线完成黑色路面铺筑改造任务,创造了世界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路面工程的先例。从此,路面越修越好,来往的车辆越来越多,青藏公路运输效率也越来越高。目前,85%的进藏物品和90%的出藏物品都要经过这条公路。”

在感觉历史的厚重感的同时,又想起了曾经唱过的那首歌――《金珠玛米――呀咕嘟!》。车速不断加快,我们的情绪也在不断升温,不知是谁领头,大家开始引吭高歌,唱起了韩红的《天路》――“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大巴行驶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闻名遐迩的日月山。其实,日月山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景观,它高不及昆仑,险不如积石,既无苍翠的森林,又无嶙峋的怪石,映入眼帘的只是一派苍茫。然而,从古到今,无数行人过客都愿到此一游。因为这里不仅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内流河水系与外流河水系的分界,而且也是黄土高原的最西边缘,以日月山为界东西两侧的地理景观截然不同――西边牧草丰茂,牛羊成群;东边村镇散落,麦浪滚滚。天下河水向东流,这里却还真有一条向西淌的小溪,也许真就是当年文成公主路过时打下的印记?在蔚蓝的天空下,我们登上日月山,看到当地政府为纪念文成公主进藏1343周年修建的日月二亭,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更显出几分庄严和肃穆。文成公主的汉白玉塑像,洁白无瑕,婷婷玉立。公主手握宝镜凝视远方的神态,激起了我们对那段美好传说的遐想。山口迎风矗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更是感人至深――它记载了人民修建青藏公路的英雄业绩,见证了汉藏人民的友谊生生不息、渊远流长……

由是,日月山这座象征民族团结的历史名山,让我们情意绵绵,久久不忍离去。

感受青海湖

是先有青海湖,还是先有的青海省?导游说是先有青海湖,青海省是因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青海是北魏时才开始使用的名字。

那天,我们从日月山一路扑向青海湖。辽阔的大草原,绿茵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花,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游动如云。青海湖畔奇丽的景色,让大家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西部风情。我们到达时已是中午12点半,一群载歌载舞的藏族小姑娘手捧雪白的哈达迎接我们,给了我们莫大的欢喜。青海湖海拔3260米。比西宁市区整整高出1000米,只是头部稍微感觉有点发紧,身体其他部位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在藏包匆匆用完午餐,就开始了对青海湖的亲近。

先是在广场观看了一场文艺演出。能歌善舞的藏家儿女在青海湖畔的演唱别开生面。他们以蓝天白云和湖面为背景,以凸起的草原为舞台,悠扬的乐曲声中,藏族少女拖着水红色的长袖舞动腰肢,款款登上舞台;藏家小伙则迈着刚毅的舞步激情奔放地飞扬上场。仙境般的舞蹈,天籁般的歌喉,令大家如痴如醉。我身边个女同伴赞不绝口地说:“真好,真好,高原上是景美,人美,歌舞更美!”许多人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照,要把这精美的瞬间留作永恒的纪念,要把这原汁原味的藏族文化传递给亲朋好友。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5

一、唐卡艺术的起源

关于唐卡的起源,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教授提出的,认为唐卡起源于印度。其原形在印度叫做pata,是一种画在棉布面上的宗教画。这种绘画常常用在宗教仪式中,并且信教者也可以通过绘制它作为善业功德的积累。这种布画作为可以移动的神像被信徒供养着,因为当时佛教传人后,并没有固定的寺院用以崇拜,所以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产生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西方艺术史界普遍认为的唐卡起源于尼泊尔的纽瓦尔绘画.这种绘画的梵语也叫pata。绘制pata时总是使用棉布.而且用做绘画的棉布是根据画面尺寸为每幅画特别织造的。所有的纽瓦尔布画都是用树胶水彩画法完成的。直到18世纪后半叶纽瓦尔绘画才开始使用纸做依托材料。但是以上两种说法都只能代表他们各自的见解,而实际上唐卡真正的渊源由于时间的久远和历史上地区的灭佛运动,致使可以考证的文物几乎不存在了。所以要确证唐卡是起源于印度的或是起源于尼泊尔还是起源于其他地方,是非常困难了。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象,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塑白拉姆像时,将其作为圣物装藏在白拉姆像腹内。从这个史实可以看出,唐卡在公元7世纪时期就已随着佛教的兴起而出现。

二、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

(一)吐蕃时期

公元七世纪由于藏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与尼泊尔赤尊公主成婚,大量的佛像、佛经也随着两位公主一起进入。对州据记载,大昭寺和桑耶寺就是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而建造的。其中的壁画、雕刻就是由尼泊尔和汉地画工合作完成。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该寺中心佛殿门楣的木雕就具有典型的尼泊尔风格,二楼回廊的法王自修室壁画,也被许多专家认定是吐蕃时期具有尼泊尔风格的壁画。[1]尽管这些雕刻和壁画与画在布上的唐卡在材质上有所不同,但也可据此了解到当时的唐卡绘画风格了。吐蕃时期的唐卡存世者极少.国内可见的唯有萨迦寺保存的“桑结东厦”(SaGsrgyashuGbCugs)唐卡.上面绘画有35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但要想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唐卡艺术风格,单凭一幅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们只能依靠同时期的敦煌艺术来找寻其传承关系和踪迹。敦煌地处西陲,南与藏区毗邻,唐代中期曾被吐蕃占领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而且一度成为佛教中心。一些学者认为,榆林窟第25窟正壁《菩萨曼陀罗》为我们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带走的大量绘制于8-l1世纪的帛画中发现有数十幅属于吐蕃时期绘画风格的作品,其中如大英博物馆所藏《观音曼陀罗》、《如意轮观音》、《虚空藏菩萨》、《观音菩萨》等,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吐蕃时期的壁画粉本。而收藏于法国罗浮宫的一幅绘于8世纪中叶的《莲花部八尊曼陀罗》帛画,从其对称式的构图、本尊的排列、人物的服饰、造型、法器的描绘等都与唐卡的画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斯坦因对这批具有克什米尔、印度风格的帛画仔细研究后认为:“能清晰地看出不同风格对敦煌佛教绘画的不同影响……很可能这一画风是从南面经直接传人敦煌的”。同样,敦煌艺术也影响着佛教艺术,吐蕃时期的唐卡和敦煌所藏粉本都会随着佛教和文化交流而被带到对方地域,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流在石窟艺术和帛画.以及之后的佛寺壁画中都能明显反映出来。

(二)宋元时期

公元836年朗达玛执政之后。反佛势力抬头。佛教在吐蕃全境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次灭佛运动使佛教在销声匿迹达百年之久,直至公元10世纪东印度高僧阿底峡于1042年到阿里托林寺弘法传教。具记载曾有32位克什米尔艺术家随从大师来到阿里。无疑,这些艺术家对的佛教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传世唐卡来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数属于印度波罗一斯那风格,主尊占据画面中央很大位置,多呈正面,面相卵形或上宽下圆,鼻子修长,眼帘下垂,双眉修长而中间紧连,嘴角上翘;围绕主尊四周对称罗列的其他尊像占据面积很小,棋格式排列齐整,不留空白;主尊两侧往往侍立着较小的菩萨,呈“s”形,稍半侧身姿,半裸,身挂璎珞,穿短小裙裤,露出优美的姿体。忿怒相护法神身材短粗,面相虽凶恶,但绘制效果如同戴了一幅假面具,髭发很短,更像一顶装饰的冠。绘制技巧很娴熟,整体效果细腻而不繁琐,虽有线条勾勒.但线条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更多的是以不同色调分清它的层次轮廓,绘制手法质朴、单纯。设色种类较少,多以暖色的红、黄为主调,蓝、绿色配合点缀,画面协调、沉稳、厚重,而且金色的应用极少。13世纪到15世纪萨迦派掌握政教大权后.的唐卡绘画在原有尼泊尔风格的基础上已趋于成熟.先后形成了夏鲁、江孜、古格等样式并随着藏传佛教向东发展.对西夏、蒙古甚至中原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

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后,开始以拉萨为中心向周边及蒙古等地积极发展,壁画、唐卡的需求也相应大量增长。到17世纪,五世达赖执掌了“甘丹颇章”政教大权后,佛教艺术达到了鼎盛。有的大寺院里,唐卡的数量可以达到成千上万幅。布达拉宫、德格八邦寺等,均藏有较珍贵的各类唐卡万余幅;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更庆寺等寺庙也藏有上千幅之多。这一时期不但有大量的民间画工参与绘制寺庙壁画、唐卡.而且很多僧人甚至高僧都参与绘制,以显示自己为精通“五明”者。在东部的康巴、中部的安多和西部的卫藏三大绘画区域及勉唐、钦则、噶玛嘎赤等代表性艺术流派先后形成。这些流派在原有的印度波罗风格基础上,主动向汉地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以及重彩花鸟、青绿山水的成就学习,吸收了汉地绘画作品中的审美追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各具特色,促进了唐卡艺术的蓬勃发展。唐卡艺术开始由原先印度、尼泊尔样式的古朴、庄重、色彩单纯、构图简练逐步向画面华丽、设色艳丽、对比强烈、构图复杂转变。

三、唐卡的绘制及意义

藏族是全民族信教的民族,为绘制一幅唐卡情愿倾其所有。因此,唐卡的绘制过程也就十分严肃和讲究。一幅唐卡绘制前,首先要请活佛占卦,并根据生辰八字算出应供奉的佛、菩萨名号。画师必须严格按照度量的要求严格规范准确进行绘制。除要求技艺娴熟外,还要求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如颂经,献供品,布施等。画师在绘制唐卡期间严禁烟、酒、肉、葱、蒜和女色,并要沐浴洁身。因为唐卡是信徒崇拜的圣物,绘制完成后需请高僧“装藏”即在佛像的额、喉、胸的背面写上“喳”、“啊”、“畔”的藏文或梵文明咒,再用彩缎装裱,最后颂经开光,使本尊或佛、菩萨附于上面而产生“加持力”,至此,一幅唐卡才算完成。另外,唐卡绘制用材也十分考究,所用的颜料均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矿物颜料有金、银、玛瑙、珊瑚、朱砂、珍珠等,植物颜料有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所有颜料都要经过多次研磨、调胶并加入适量牛胆汁以防腐。有些画师还擅长用纯金颜料勾画,线条异常流畅美妙,并能使金色显出多层的素描效果和色度不同的冷暖关系,使画面金碧辉煌。总体而言,一幅唐卡的制作过程、形式构成、表现内容、色彩装饰理念、审美内涵,都恰到好处的构建为一座宗教意义上的庄重神圣、轻便活动的崇拜载体,是可流动的、具有与寺院建筑同等意义和精神寄托的对境。它不但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器,而且能将佛教经典中奥妙难解的哲理、教义、教轨.形象化、符号化、通俗化和世俗化。使信徒和非信徒都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艺术形象接受和理解教义,以实现更完美.更直观,也更为广泛的弘法效果。四、唐卡的主要内容及文化传播功能诸佛菩萨、教派祖师高僧、观音度母、密宗本尊,明王护法,佛传及佛本生故事及坛城图等在唐卡中最常见。通常佛有“寂静相”和“忿怒相”两种变化。“寂静相”表现慈祥平静,姿态端庄,面如满月,眉清目秀,身材匀称,端坐莲花台上。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忿怒相”是表现佛在降伏恶魔时呈现出二三头六臂、青面獠牙、怒目贲张、血盆大口的恐怖形象。如大黑天、金刚手、大威德金刚,降阎魔尊等。藏传佛教密宗神佛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就有六百多位。最常见的有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时轮金刚、大轮金刚、喜金刚等。另外各寺庙都绘有本寺庙的密宗护法神唐卡,如萨迦寺的桑杰多吉唐卡,桑耶寺的普巴金刚唐卡,扎什伦布寺的团吉科洛唐卡等。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各种坛城唐卡。坛城是指诸佛的宫殿。由外到内以图形或几何体形层层相套构成。正中间为主尊或佛,外面图形以水及火焰图案装饰。其绘制难度很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宗教知识的画师才能完成。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阅读;积累;培养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多种技能,更要抓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读“点”――哪里应该朗读,哪里需要默读,哪里适合齐读,哪里需要范读……什么时间读、应该怎么读要抓准,抓牢。

“背”点――选准经典文章、经典语段,即具有“种子能量”的文字来让学生背。

“说”点――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进行想象性说话、补充性说话、延伸性说话,在语言含义深刻的点进行理解性说话、悟理性说话、辩论性说话。

写“点”――抄写优美词句,学写优美句式,创写感想,感悟收获……仿写场景,续写故事,表达情感。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精味和表达技巧。

据统计,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总共才有二十多万字,而《义务教育语文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要读够150万字。课外阅读的比例占这么大,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课外阅读的激趣鼓励、推荐引导、检查指导的工作。

我们肯不肯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下的思想,敢不敢把一些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挑战。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都有勇气舍得放弃一些时间,把这些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来读书。我想从教师观念的更新上我有以下的几个想法:

1.课外阅读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个人行为”,而是非为不可的国家要求。

2.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而是与课内学习平起平坐的份内任务。

3.课外阅读不是可“正餐”可“快餐”的随意阅读,而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重要阅读。

4.课外阅读不是可今天读可明天读,可此生读可彼生读的随意阅读,而是每个学生必须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直至终身。

5.课外阅读不仅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阅读,而且是适合储蓄学生童年精神的阅读。

6.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更是以教师指导为主体的课堂内的阅读。

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勤读,以读好书行动,树读书好意识,成好读书习惯。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

课外可以阅读、诵读、积累的内容:

1.主题单元的链接,比如,我们在四年级神话主题单元的学习中读到了《普罗米修斯》《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等文章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读《猎人海力布》《一幅壮锦》《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快乐王子》等神话故事。

我们可以以课文为基点,向整篇原著进行扩展,如,学习了《卡罗那》后,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爱的教育》。

可以以作者为起点,向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如,学习了诗词,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沁园春・雪》等主席的其他诗词。

也可以以文本为基点,向同类题材扩展阅读,如,在执教课文《倔强的小》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故事的文章,像《金色的鱼钩》《丰碑》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感悟。

2.经典小古文诵读。推荐《小学生必背古诗92首》,如,《天净沙・秋思》《浣溪沙》《蝶恋花》《虞美人》等。

3.有特色的回文诗: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

4.有童趣的现代诗,比如,《朋友》《火车》《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故乡的雪》等很多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阅读。

5.情境优美的歌词,现在值得听、唱的歌曲很多很多,歌颂家乡、赞美祖国、校园民谣都不妨一试。

6.读课标推荐的整本书。读整本书是对学生心灵和语言的双重滋养,也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滋养,而且这种滋养是无声的。

整本书由于情节的连续性,不断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新的阅读期待,学生总有欲罢不能的感觉。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内语文学习的技能掌握,更要通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将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