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练习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1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分)

76×18=18×76( ) 30×6×7=30×(6×7)( )

a×b=b×a( ) (a×b)×c=a×(b×c)( )

125×(8×40)=(125×8)×40( ) ×=×( )

5×4×25×2=(5×2)×(4×25)( )

二、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6分)

12×32=32× 108×75= × 24×5= ×24

(60×25)× =60×( ×8) 3×4×8×5=(3×4)×( × )

35×a= ×35 ×=× b×125×8=b×( × )

三、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验算。(12分)

32×18= 29×33= 69×11=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算。(75分)

49×40×25 (25×115)×4 8×9×125

125×50×8×4 125×(8×40) 5×4×25×2

25×7×4×3 16×25×125 32×125

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2

【关键词】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112-02

doi:10.14033/ki.cfmr.2016.3.061

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是病理性眼压升高造成的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疾病,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关闭是受到瞳孔阻滞、晶状体、神经活动等因素的影响[1]。在青光眼的治疗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4.6±4.2)岁。所有患者均为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情况,根据LOCS分级方法对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Ⅰ级核3眼,Ⅱ级核16眼,Ⅲ级核2眼,患者手术前视力指数范围~0.3,手术前眼压控制在12~24 mm Hg,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1±1.1)个月。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具有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史,并具有闭角型青光眼眼球解剖特征,如房角窄、浅前房。

1.3 方法

1.3.1 术前检查 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常规检查,空腹血糖

1.3.2 术前用药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根据眼压情况合理使用抗青光眼药物,0.5%毛果芸香碱滴眼液,0.5%噻吗洛尔滴眼液,0.5%布林佐胺滴眼液,对症治疗使眼压保持在正常情况2~3 d,在停用缩瞳剂3~5 d后进行手术。手术前患者的眼压控制在25 mm Hg以下,在手术前30 min使用复方托品酞胺进行散瞳,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降低眼压[2]。

1.3.3 手术方法 在行常规消毒后,铺巾,用开睑器开睑,在角膜边缘11点的位置作3 mm切口,在2点位置作1.5 mm辅助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对游离的晶体核用超声乳化仪进行吸除,灌注、抽吸吸尽晶状体皮质,在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晶状体在囊袋内能够自由转动,灌注、抽吸粘弹剂,在清除干净后缩瞳[3]。经辅助切口注入平衡盐液形成前房,切口为水密的状态,无渗漏现象,在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包扎术眼。超声乳化仪为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术中超声乳化参数:能量45%,负压170 mm Hg。

2 结果

2.1 术后眼压

21例21眼患者在手术后1 d,2眼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眼压分别高于26 mm Hg,滴0.5%噻吗洛尔眼液,使眼压下降到20 mm Hg以内,滴2 d后停药,眼压下降未发生反弹现象。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眼压保持在12~20 mm Hg,平均眼压15.9 mm Hg。

2.2 前房深度与前房角

患者在手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平均加深1.24倍,在手术前前房角无粘连关闭情况4眼,前房角粘连关闭1/2的2眼。在手术后前房角在原基础上均不同程度的增宽,粘连的范围缩小或完全的消失。

2.3 术后视力

21例21眼患者中,18眼(85.7%)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2.4 术后并发症

21例患者中21眼手术均未发生玻璃体脱出、后囊膜破裂等情况,术后眼部炎症反应较为轻微,对结膜充血、早期术眼的角膜水肿等经过保守治疗恢复正常,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落、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是前房角关闭,房水不能顺利排出,导致眼压升高,解剖学上具有浅前房、小角膜、窄房角、眼轴短等特点,并且与虹膜的接触面积不断增大,后方的房水通过瞳孔排向前房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断增加,形成了瞳孔阻滞[4]。当后方压力不能冲破瞳孔阻滞时,周边的虹膜受到影响明显膨隆,房角关闭,进而导致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一些患者的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厚度也逐渐增加,从而使前房变浅,瞳孔阻滞的情况加重,并且晶状体的悬韧带松弛对晶状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晶状置发生前移,增加了瞳孔阻滞的程度,进而造成了房角出现急性关闭的情况。房角关闭机制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单纯瞳孔阻滞型、单纯非瞳孔阻滞型和多种机制共同型,单纯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潜在因素,而单纯非瞳孔阻滞中患者瞳孔的位置与单纯瞳孔阻滞型正好相反,至于多种机制共同型是单纯瞳孔阻滞和单纯非瞳孔阻滞共同存在的类型。

治疗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周边虹膜切除术,对前房和后房的交通人为的创造,使房水不用经过瞳孔直接从后房到达前房,使眼角开放,眼压降低[5]。若周边虹膜发生粘连,房角关闭在1/2以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是小梁切除术具有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常见的并发症有滤过过盛、浅前房、脉络膜渗漏等,这些并发症需要进行再次治疗[6]。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方式能够防止虹膜发生粘连,消除由晶状体导致的前房角狭窄的情况,本研究中,21例患者21眼经过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中央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加深了1.24倍,前房角与术前相比宽度及开放程度也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的眼压都控制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高,浅前房,多数伴有合并性的炎症,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抗炎治疗[9]。为了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瞳孔不能散大,在手术前要给予患者缩瞳剂,但在手术前3 d停止使用缩瞳剂。散瞳的时间要在手术前的30 min,同时进行20%甘露醇静脉滴注,这是对降低眼压的加强治疗。在手术中,粘弹剂要确保高质量的,粘度要高,这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植入人工晶体、缩瞳后,使用灌注、抽吸系统充分吸除前方内残留的粘弹剂,能够防止术后患者发生眼压升高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显微器械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逐渐成熟,优点日益显现,手术时不需要打开结膜,不仅切口小,手术中前房深度稳定,虹膜脱出眼球外的机会少等特点,并且显微器械不会对虹膜造成较大的刺激,手术切口能够自闭,手术后对角膜散光造成的影响较小,不会出现较大的炎症,视力能够快速恢复[10]。目前,对增加视力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目的,因为视力下降对生活质量造成很多影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达到增加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超声乳化吸除术,能够降低眼压、提高视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技术不断成熟,具有刺激小、切口小、术后炎症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具有高成功率、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林.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24(28):80-81.

[2]罗湘蒙,贾松柏.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19(29):152-153.

[3]岳立晖.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17-118.

[4]赵云云.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126.

[5]葛寿秀,陈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2,22(30):125-126.

[6]朱萍,姚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70-72.

[7]王适宜,任珏.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12(8):1547-1549.

[8]喻圣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24(6):265-266.

[9]谢丽莲,朱俊东,陈文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2):168-171.

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3

关键词:优化课堂 培养能力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45-01

1 新授课后单项练

记忆和遗忘是心理现象中的一对矛盾,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的记忆最初阶段伴随着产生的遗忘现象不仅速度快,而且数量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当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为了加强记忆,避免遗忘。需要就本章节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单向练习。

第一层次,突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在于把除数是小数化为整数,并设计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在学生掌握小数点以为转化之后,通过求商计算,对小数点处理的几种情况就更明确了,(1)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等于或多于除数的小数位数。(2)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3)被除数是整数的。设计几个层次的练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的训练量比较大,接触的面比较广,堪称省时,高效,有利于新知识技能的形成。

经过实践证明,单向练习对于学生提高记忆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同时在对所学知识理解有偏差时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达到强化巩固,加深理解的作用。

2 揭示本质变式练

变式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方式变换事物呈现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

小学数学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在练习设计时,不应局限于书本,还要设计一些用眼观察,动手操作的等内容的习题,让学生把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应用变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概念与原理。如直角三角形的教学,如果只重视标准图形,学生会误认为只有直角的两条边中的一条边在图形下方的三角形才是直角三角形。这种标准的直角三角形直观图形就会成为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障碍,所以在练习中就应该出示各种位置不同的变式图形,学生通过应用概念观察后,可得出,无论放置的位置怎样,这些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有一个角是直角,从而加深对直角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基本题:一块三角形的铁板,底是3.2 m,高是1.2 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变式题,一块三角形的铁板面积是1.92 m2,它的底是3.2 m,求这块铁板的高是多少米?

上面两道题,同样的 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打破解题的固定程序,避免见到什么词就一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惰性定势思维。

3 重点内容集中练

集中练习就是相对集中的时间里,集中练习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有些知识既是昨天所学内容的重现,又是今天要学内容的基础,对于这种关键部分知识必须让学生确实掌握扎实,然而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达到正确熟练运用知识,就应在短时间内反复刺激大脑神经,形成有效信号储存起来。例如,质数与合数的教学,关键是使学生要学会根据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

(1)只有一个约数,因而规定它既不是 ( ),也不是( )。

如果一个数他的约数只有两个是 ( )和( ),叫( )。

除了( )和( )以外,还有别的约数的叫( )。它至少有( )个约数。

按照每个数的约数个数填空练习,来准确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例:8的约数有( ),它叫( )数。

12的约数有( ),它叫( )数

17的约数有( ),它叫( )数。

2的约数有( ),它叫( )数。

讨论9是合数吗?19是质数吗?为什么?接下来再安排其他形式的练习,如查表法,等到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安排课本上的习题进行练习从而达到技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有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形成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大有益处。

4 沟通知识综合练

综合练习是把几个知识技能放在一起进行练习的过程,它有利于沟通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解是综合练习的又一种形式,是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而具有多种求解的方法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5 易混的概念对比练

在小学数学练习中,对比练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同一种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不同的只在于智力活动的环节简单与复杂。如,(1)同学们做花,小芳做了五朵,小红做了7朵,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2)同学们做花,小芳做了5朵,小红比小芳多做了2朵,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解答这两个题第一个智力活动环节是相同的,即要求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必须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小芳做的朵数,但2题要求们两人共做多少朵,必须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认识新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过程,从而强化新的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二是把解决问题的智力环节中既有的共同环节,又有相反环节的两个题目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建立起来的智力活动的各环节的联系更加巩固,防止泛化现象。三是把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方式完全相反的两个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样可以防止思维定势,从而使新建立起来的知识联系更加牢固,对比练习一般来说安排在模拟练习之后进行比较合适。

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4

一、取舍得当,练习要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的设计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要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做到有的放矢,大胆地进行取舍,把课堂的宝贵时间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 》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并能准确计算,我是这样设计练习的:做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鱼缸最多能装多少升水?沿鱼缸口贴一圈装饰条,装饰条长多少分米?这道题将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数据(分数及小数)全部舍去,换成了整数,为学生减去了复杂的计算,学生只要把时间花在理清解题思路上就可以了,突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还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教学《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这课时,要运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相同的数位,把小数除法转变成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来计算。教学重点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做一些练习,练习题可以只列竖式,移动小数点而不要求计算,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掌握好了,本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后面只需少量练习,带领学生回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每个算式都从头算到尾,花费大量计算的时间。

二、面向全体,练习要注意坡度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意识地逐步加深和提高,由例题的模仿练习到形成性练习,再到变式练习、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不觉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上不但要体现出教材的重点,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可以由易到难地设计这样一些练习题。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0米,宽20米,在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一共需要围多长篱笆?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大?

3.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0米,宽20米,如果每平方米收6千克菠菜,这块地共收多少千克菠菜?绕菜地走4圈,要走多远的路?

第一题是模仿例题设计的练习,主要的目的是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第二题是长方形面积、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变式练习。第三题是拔高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想算出“这块地共收多少千克菠菜”,首先要先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才能最终求出“这块地共收多少千克菠菜”,第二问也是这样,是对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挑战。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不断地增加习题的难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三、有趣善变,练习要题型多样

题型多样是指除了直接进行口算、笔算和应用题之外,还应有填空、选择、判断、改错、匹配(连线)等题。练习方式是指既有笔写也有口述、动手操作,有单项练习也有综合练习、系统练习,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小组竞赛、游戏等练习形式。练习的设计不仅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而且还要注意练习方式的趣味化。机械重复性的练习,枯燥乏味,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我采用的是“兔子起立法”,让总共的33只动物(鸡和兔子)全部站起来(两脚着地),这样从下面数一共有66只脚,而总共有100只脚,还有34只脚就是兔子站起来的两只脚,34除以2就可以得到17只兔子,从而得出有16只鸡,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一个童话故事来教学,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接受,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

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如教学简便运算时,许多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往往采用机械重复的形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认为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再解答,这样“说练”结合效果很好。还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同桌竞赛等一些方法提升课堂上的竞争氛围,这样既达到了原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体验了竞争的快乐。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如果能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或游戏,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 圆的认识 》这课时,在将要结束时都要有一个小结。一般的情况是教师让学生总结或者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全课内容。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小羊吃草的情境,并且让学生表演,一只小羊被拴在木桩上吃草,不一会能够得到的草都被吃完了,怎么办呢?学生说“把绳子放长一点”。又过了一会儿,附近的草又被吃完了,又该怎么办呢?学生说“把木桩换一下位置”,这样小羊又可以吃到草了。这个游戏情境就包含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木桩相当于“圆心”,拴羊的绳子相当于“圆的半径”,同时还能让学生通过现实的情境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些知识点。这样可以把气氛推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结束一节课。

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小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多考虑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例如,在学完《 长方体的表面积 》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图略):小明要搬家了,需要粉刷新家的天花板和四壁,现知道每平方米大约需要腻子粉25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腻子粉?学生解决如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什么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要注意什么?(只求五个面)学生表现非常踊跃,积极举手说出计算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内涵丰富,练习要及时反馈

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5

[关键词]北师版 数学教学 “坎”

我喜欢阅读教学杂志,每当看到作者提出现行的北师版教材种种缺陷时,我总感到有一种隐隐的痛,想集许多专家智慧于一体的新教材,怎么会有这么多不足?也许是广大一线教师初次接触新教材,缺少磨合与交流造成的。

新教材战胜老教材这是历史的必然。北师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以其崭新的姿态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艰巨任务。人们欢天喜地地接受了新教材,却还对新教材挑三拣四。可见,人们是喜新厌旧的,同时人们也是怀旧的。

从客观角度一分为二看:新教材不如老教材知识系统性强,这是大家公认的。新教材知识跳跃性强、衔接性差,有些知识总好像有一道“坎”不能越过,有一层“膜”不能点破,而这个“坎”、这个“膜”就是细节。针对北师版教材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我是如何越过教材知识中的那道“坎”。

一、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正确的判断平年和闰年。要判断闰年的依据是一般年份是4的倍数或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会计算一位数除四位数和整百数除四位数的基础上,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仅仅会计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备课时,我也困惑过。新授前我决定用一课时进行“恶补”――铺垫,帮助学生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1)判断一般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知识生长点――一位数除四位数,利用迁移规律铺垫。如:1998÷4,2008÷4…一位数除四位数与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比较,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商的位数增多了,使计算复杂化,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略加点拨。(2)判断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知识生长点――整百数除四位数计算方法是新知识,我认为重新教学三位数除四位数的法则比较费时,决定转化思路,把整百数除四位数转化为整百数乘一位数,采用估算铺垫。如,2100÷400;2400÷400……转化题目:2100与2400谁是400的倍数?想400×()=?学生利用口诀想乘法比算除法要简便得多。这样,学生克服了计算的困难,就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只要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就能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了。

二、给学生多铺些垫脚石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在计算小数除法过程中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由于教材和教参没有专门介绍小数除法的意义,特别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意义,就是教材例题和练习也忽略了对这个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利用除数是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时出现了障碍――不理解算理。我在反复通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决定给学生多铺些垫脚石,帮助他们越过教材知识中的那道“坎”。

1.利用迁移规律铺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可以在对比练习中理解算理,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意义。

例1:小红5分钟做80道题,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题?小红做一道题平均需要几分钟?

分析:要求“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题?”就是把80平均分成5份,计算每份是多少,是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而要求“小红做一道题平均需要几分钟?”是把5平均分成80份计算每份是多少,却是求平均分的小数除法。

2.利用乘除法的关系铺垫

例2:(1)每个本子0.5元,买6个本子共花多少元?

(2)每个本子0.5元,小红用3元钱可以买几个本子?

分析:(1)中要求“共花多少元?”就是算6个0.5是多少,学生容易理解算理;这时出示对比练习题目(2):每个本子0.5元,小红用3元可以买几个本子?算理可以理解为几个0.5是3,相信学生是能找到计算方法的。

3.借助数量关系铺垫

例3:一只蝴蝶0.5时飞行3.9千米,这之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例3可以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4.在对比练习中渗透数量关系铺垫

例4:(1)妈妈买6个苹果共花3.12元,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

(2)妈妈买0.6千克苹果共花3.12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小数除法练习题范文6

一、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非唯一任务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在小学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的理论根据

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四、精心设计科学训练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极其有效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我们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训练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数学充满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注重训练学生发现规律,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结合2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说说算式排列的规律。通过课本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这样做,比过去单纯由老师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推理能力。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在小学数学教材里比比皆是,它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实践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正确推理。例如教材在讲计算法则时, 一般通过实例都要求大家来总结计算法则。我们根据教材精神,注重训练学生自己归纳小结,以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再例如,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有的教师让学生归纳思考方法和步骤,学生发现教材先通过实例引入一组算式,再到两组算式,然后通过观察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 再根据共同点揭示规律,这实质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由于教师注重让学生归纳上述推理过程,所以到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虽然它的知识结构和深度都比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些,但由于归纳推理的过程相同,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学起来就显得轻松,应用运算定律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高年级教材中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出来的。例如,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既从除法、分数、比的意义方面类比,又从除法、分数、比的写法上类比,除法、分数、比的各部分名称,相互之间关系方面进行类比,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记得牢学得活,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得快。

3.利用计算和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数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可相应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练习题设计的好坏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