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1

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

陈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高儿基所说的。的确,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几天,我就通过读《鲁滨孙漂流记》,受到了启发,明白了许多道理。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色

一、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

1.题目分析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分析课题入手,发挥这个“窗口”的作用,例如《飞夺泸定桥》,分析“飞”字,得出与敌人“抢时间”,分析“夺”字,得出“攻天险”,抓住关键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要夺取泸定桥,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

2.抓住重点法

有的文章有重点语段,找出重点语段,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语段有的在文章的开头,起总括全文的作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一自然段,点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写“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如《养花》的最后一段,总结了养花的乐趣;有的在文章的中间,起过渡作用,如《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是过渡句,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3.段意连接法

有的文章写了几种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就适宜用段意归并法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全文有九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意思,彼此并列,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

1.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写到最后,蕴含的感情喷涌而出:“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崇敬、爱戴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依据含义深刻的语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荔枝》一文的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区区九个字,蕴含了作者无可言说的痛苦之情、无法挽回的惋惜之情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可谓言已近而意无穷。

3.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三、从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入手

1.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领会拟题的方法

有用地点作题目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以人物作为课题的有,如《挑山工》;有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有,如《蛇和庄稼》;有用动物作为题目的有,如《燕子》;有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如《火烧云》;有以事件作为题目的,如《飞夺泸定桥》等等。

2.领会表达的顺序

(1)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抓住“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理解理清文章的条理,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有的以时间为序,如《开国大典》,以时间为序;《小抄写员》,以事情发展为序;《丰碑》,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序;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序。

(2)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因为写人记事是分不开的,所以其表达顺序与记事的文章相似

有的以时间为序,如《鲁滨孙漂流记》;有的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如《穷人》;有的抓住人物特点的不同方面来写的,如《少年闰土》;有的抓住人物典型事例的不同侧面来写,如《詹天佑》。

(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采用“总―分―总”的表达顺序,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有的写景的文章,也以时间为序,如《第一场雪》;还有的以时间为序,如《鸟的天堂》。

3.领会语言的特色

(1)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语言特色

有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表达人物的高尚品质,如《一夜的工作》。有的语言典雅,辞藻华丽,表现了作者的细腻的情感,如《匆匆》。有的喜用修辞,增强文章的色彩,如《桂林山水》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有的喜用谚语、俗话来说明道理和表达感情,如《第一场雪》。

(2)从重点语句上分析语言特色

有的语句描写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如《海上日出》描写太阳缓缓上升的句子:“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儿向上升”;有的语句点明主旨,如《挑山工》的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3)从个别词语上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里,描写老奶奶的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的“拄”“靠”“焦急”“耐心”等词,准确、形象地勾勒出了老奶奶的外貌,又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3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阅读名著的培养极其重要,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对于故事会、漫画书等学生可能很容易提起兴趣去阅读,但是名著以经典著称,很多故语言设置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名著的阅读中,帮助学生了解名著故事,引领学生走近名著,在激发阅读的兴趣时还要对他们进行鼓励政策,农村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肯定和关爱。只有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下,才能让学生保持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选取耳熟能详的名著片断,让学生一起分享,比如通过“美猴王”或者“孙悟空调芭蕉扇”等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西游记》的兴趣,教师展开讨论,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进行名著的详细解读。对于这些片断选取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帮助教师充分的讲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的目的,有利于增加农村学生的知识面。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关键,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效率。

一是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做好阅读的引导工作,在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名著,有利于疏通知识点和文章大意。

二是养成阅读时做笔记的习惯。阅读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比如读到优美的词句或者精彩的片段时,用笔把它们勾画出来,反复阅读和摘抄,并试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进行模仿写作,日积月累,就会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养成写阅读心得的习惯。很多名著深奥难懂,这就更需要学生去深入体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握好名著的思想精髓,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写阅读心得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加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

三、立足课本,阅读名著

随着新课标的改版,名著的选择越来越具代表性,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的局限性,再加上农村的孩子的阅读量大多仅限于教材上的选取,所以,教师就更应该立足课本,通过教材上的名著选集,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合理的利用教材,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例如,通过《荒岛余生》的学习引入《鲁滨孙漂流记》,通过《智取生辰纲》这篇文章推荐《水浒传》原著,教师可选择性的选取其中的经典故事来讲解。教师一定要重视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村学生的学习面,提高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指导阅读名著的方法

培根在《论求知》中提到,有的书只需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知其中梗概,而有的书则要精读反复的读。阅读名著的方法可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所谓略读,就是简要的浏览式的读,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中心来了解文章大意。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摘抄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但是精读和略读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并不是独立开来的阅读方法。

例如,《骆驼祥子》这本书,常常是先浏览故事情节,通过初步了解祥子拉车的故事情节,再通过感知去发现其中的精髓内容,最后在选择精读的内容,反复推敲,比如当读到某些语言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味,深入体会,如果读到有关祥子失败后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挣钱买新车时,这股冲劲和坚韧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时,就把它摘抄下来背诵,感悟。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工作,正确指引学生阅读更多更好的文章。

五、按时按量的阅读计划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些严格规定,来约束帮助他们阅读名著。名著阅读贵在坚持,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坚持,阅读时间上的保障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在时间的安排上,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想,进行开设定量的阅读课,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注重阅读质量。有的学生只喜欢阅读故事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成任务,而这些远远不够,更达不到阅读的效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名著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里的主要人物性格、学会欣赏、品味、评析等,将人物作为阅读的突破口,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变化等梳理故事情节以及作品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重视阅读交流。 语文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因此,名著阅读的能力和交流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名著,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阅读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展示阅读成果、感受交流的平台。比如,每个月安排一次交流性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讲述自己阅读名著之后的感想。教师可提出推荐环节,让学生为身边的同学推荐自己认为有趣的名著书籍,相互去学习和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推荐书籍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反思,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充分调动农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尊重农村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主体地位,多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学习。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表达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知识积累、轻视实践能力,重视书面表达、轻视口头交流的现象十分普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根本上导致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缓慢,因而大部分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发现大部分学生说话口齿不太清楚,表达能力笨拙,方言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切实、有效开展,已经刻不容缓。几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摸索着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把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程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把教材处理的着力点落在“考试可能考出来”的知识点上。由于口语交际部分重在语言实践,不容易形成试卷题目,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对许多教师来说就形同虚设,要么被蜻蜓点水地处理,要么干脆被置之不理。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要把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程真正落到实处,把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

例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时,引导学生回味《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精心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二是“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由此,引导学生在自然角色扮演的有趣氛围中用心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倾听造化神奇的音响,尽情交流和倾吐,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在倾听和表达中得到口头表达的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让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相互融合

1.复述情节,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具有较强故事性的文章,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把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鲁滨孙漂流记》等课文。这样,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口头仿写,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仿写通常是指文字的模仿表达,但是也可以进行口头的仿写训练,使文字的训练和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下仿写内容,再进行朗读分享,引导学生用语言尽情展示自己的想象智慧。

比如,笔者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引导学生对“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这样的句式进行仿写。写好后,让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智慧,充分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在这样的交流与分享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通过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地将作文、口语以及思维训练统一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口头作文,就是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示自己的想象,倾吐自己的感情。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分享和交流,我们的语言也一样会五彩缤纷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

比如,在写《我的理想》这篇作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口头描述自己的理想及之所以有这样理想的原因,并就如何实现理想谈谈想法。再由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叙说。由于这样的话题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连,交流的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理想是当消防员,可以拯救生命;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理想是当厨师,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还有的学生说自己想当一个像自己妈妈一样的母亲,精心呵护与培育未来自己的孩子……

学生们的交流个性张扬,妙趣横生,在轻松的语境下都能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有感情地进行描述。这样一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为书面作文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动手写作时得心应手,实在是一举两得。

总之,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重视个性张扬,强调人文精神,要充分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看到学生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把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口语交际”的信念传达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宽阔的平台上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在自信的语言表达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萍.浅谈口语交际的情境设置[J].小学教学设计,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