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1

关键词:互动教学 多形式小组合作 小组互评

小班教学不仅是课堂中学生人数的减少,而且改变了大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互动式的小班教学,要求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从实施小班化互动教学的“准备”、“开展形式”、“关键”、“原则”、“成效”五个方面介绍此教学方法。

(一)互动教学准备

互动型课堂首先是一个学生乐于交流、讨论的课堂。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因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大多数九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抓住重点、难点设疑,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台阶”,为课堂上交流与互动提供材料,组织学生投入到小组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二)多形式小组合作是互动教学的主要模式

“多形式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两人小组、四人小组、自由组合的各种小组等多种生生互动模式。其中,两人小组这种形式最多地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中,同桌两位同学配合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同时,化学中有许多需要记、背、默的内容,一人完成未免枯燥,同桌之间可以展开学习竞赛,比比谁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生生互动同时展开的是师生互动,这是“多形式小组合作”的另一半。教师积极加入到学生的小组中去,与组员展开互动,可以及时了解小组讨论的大方向是否正确,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对有困难的组员进行个别辅导,让他快速的熟悉正在讨论的内容,并引导其说出一些问题的正确答案,让他回到小组中去时有话可说,甚至还能教别人,感到光荣的同时学习的内驱力也增大了。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和全班同学一起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小结,再引导学生开展下一轮的互动,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三)小组互评是实现小组与小组之间互动的关键

在老师的启发下,小组之间的互动得以顺利开展,组员在小组内开展积极的讨论和交流。但这一切只局限于组内成员间的互动,如何来实现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流,个人与全班的互动呢?小组互评是架起小组与小组之间、组员与全班之间互动的桥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化学课堂中互动的原则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互动需要在一种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互动教学要立足师生,共同遵守教学原则,体现教育规律。师生双方的互动应该遵守如下原则:(1)彼此尊重,自由表达;(2)情感交融,赏识为主;(3)分享分担,共同进步。

(五)互动型小班化课堂的一些优势

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互动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且整个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本身比以老师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因此,学生都比较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在这样的互动型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一个小组间的互评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成功体验比较多。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互动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时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更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2

——“三、二、一”式作文教学实验 

一、实施的由来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基本尺度。因此,进行系统的科学的作文教学和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在表达时,往往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1)只重作文方法的指导,忽视思想、知识、语言的积累;(2)专一练“写”,忽视“听”、“说”、“读”的训练;(3)只重谋篇布局,忽视语言训练等。正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使得作文教学几乎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认为,要改革作文教学,突破口就在:拓宽“源头”,引进“活水”。而开源引流的关键又在“博览、勤记”。只有“博览”,才有“源”可取;只有“勤记”,才能由“博”到“活”。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尽一切可能安排好时间,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去读社会、去读生活、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报刊、名篇名著、精品时文等。学生的头脑一旦充实了,材料的积累厚重了,感性的东西丰富了,表达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实验的目标定位

通过“三、二、一”式教改实验,重新理顺读写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一条符合读写规律的路子。开源是为了畅流。依靠多角度、全方位的“读”,不仅以增加写作材料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鉴赏、品味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较好地完成初中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争取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高层次要求。具体应达到:

(1)通过阅读与写作,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解、使用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以及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独立自学自悟语文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动写作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兴趣,消除过去不思不辨不言的惰性行为,使问题的解决贯穿于全体学生不停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博览、勤记、善思、好说、乐写的良好习惯。

三、“三、二、一”的含义及运作

1.含义:

“三”指三读。一读教材,二读课外书刊,三读社会生活;“二”指二说。一课前说,二课中说;“一”指一写,即快速作文。

读教材,就是让学生熟读教材,精读牢记多篇佳作。通过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

读课外书刊,通过广泛阅览,让学生搜集大量有生命力的语句,开拓视野,增强积累。

读社会生活,让学生把社会上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喜怒哀乐的事情,苦辣酸甜的经历,以及人们产生的许许多多的念头,及时记录下来,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课前说,指课前5分钟的说话训练。有“自由说”和“定向说”之分。“自由说”由学生自定说的内容和顺序。比如播报新闻、述说趣闻轶事等。“定向说”即教师规定说的内容和顺序。比如:讲成语故事,述评“焦点访谈”等。

课中说,指的是口头作文课。又可分“一题全员式”和“多题多人式”。“一题全员式”是指老师出示一个题目,学生围绕这一题目,在四人小组中,人人都说,并推荐一个到全班说;“多题多人式”是指老师出示多个题目,学生择其一在四人小组中说,再推荐某题到全班交流。

“一写”指快速作文课。这种训练由教师命题,学生在四人小组上快速议题,教师作点归纳小结(约五分钟)。在此基础上,限时25分钟完成写作。再四人组相互观摩,推荐优秀作品到全班交流,并在“小作家擂台”栏中展示。

2.运作

一是以“读”为突破口,通过思维,使读、说、写进入良性循环,符合语文信息流的规律。

“读”是吸收,来源于生活;“说”、“写”是表达服务于生活;思维是语文信息流畅的枢纽,起中转作用,至关重要,是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转换站。转换站的力量加强了,转换的速度相应也快了,转换质量相应也提高了。这样,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3

一、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二、 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学法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1.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3.注重激启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5.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自习效率;设计学导文;交流学习

思想品德以及历史、地理和生物这些学科的自习也在课外完成的话,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不过,课堂上进行自习也有好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可操控性,自习过程完全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避免放羊式管理;但是,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自习环节,扎实基础而又不至于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呢?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习的能力,提高自习效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精心设计学导文

设计思想品德课学导文自习提纲的时候,必须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和问题知识化”。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对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自习的任务就比较明确了,有助于提高自习效率。

二、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方法指导

叶圣陶说:“培育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教给学生自习方法,提高自习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从初一开始,我们就教给学生自主自习的方法,这样避免自习的盲目性。

1.学生独学

独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读、勾、思、写。这四字从自习要求中反映出来,即老师用多媒体投影出自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完成。自习通常有如下要求:(1)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2)完成学导文自习任务,在教材上圈点勾画;(3)理解本框题内容,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写在自疑部分。学生在做笔记时要求用好两支笔,铅笔(学生自习时先用铅笔在教材上勾划知识要点)和签字笔(在小组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后再用签字笔正式勾划),保持了笔记的完整性和整洁性。在学生自习过程中,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班上巡回指导,查看自习情况,督促他们完成笔记。

2.对学或群学

小组里或两人一组,或由一个中心发言人组织全组成员交流独学情况,如能否回答自习提纲中的问题,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等。在小组里,大家能够解决的就讨论解决,不能的就做好标记,准备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以得到解决。

3.全班展示交流

我们将学生分成了六人小组,小组六人的成绩好、中、差各个层次都有。全班交流展示时,大家都有展示机会。一般情况下,低难度的问题由基础较差的学生展示回答,重点或难点问题由中等成绩的学生展示回答,高难度问题由成绩优秀的学生展示。展示的方式有口头展示和书面展示。老师根据学生展示,对学生自习效果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抽学生点评,或自己讲解总结。

另外,对于做得好的小组或个人,及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纠正;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认真聆听,归类提炼,耐心讲解。总之,教师要对学生自习情况进行简单小结,不断改进自习方法。

参考文献: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5

突出主体,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1)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40分钟中就加以解决;2)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3)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演示量大的内容,如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 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6

一、要善于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只是学生的服务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交流等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发展;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应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机和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尤其要注重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重视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配合使用。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不能取代化学实验;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进行类比,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应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二、要努力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努力去创设 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情景素材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去设计和开发。我们可采用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来创设学习情景。例如,我们可以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 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

三、要科学有序地开展有效的复习和习题教学,增强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复习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为了有效地开展复习教学工作,我们可将系统归纳和活动探究结合起来,采取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教师点评、解疑答问和学习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复习的主体,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复习活动,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和检验。因此,教师在继承以往习题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积极进行习题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习题的选择和编制,应充分体现习题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价值,注重选择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习题,通过改变题目呈现的情景,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习题的数量应适当,难度应适中,避免出现新的“繁”“难”“偏”现象。习题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四、要及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来促学

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性和荣誉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作业、成绩、解题方法得到别人、特别是教师的认可、肯定和表扬。及时对作业及解题方法进行肯定和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解题方法时,要尽可能用鼓励性语言,多表扬,让学生感到教师时刻在注视自己,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进步。教师应该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好、太好了、你能行、精神可嘉” 等之类的话,真心欣赏学生的发现,使学生获得成就、受到鼓舞。

五、要不断增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通过反思来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