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实践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实践研究范文1
关键词:韩愈;教育实践;《师说》;《进学解》;地方教化;教育管理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卒后谥曰文,世称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又曾官居吏部侍郎,后世亦称韩吏部。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宦海沉浮,但一心卫道,著述颇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唐时期,正兴佛、道教,儒教独尊地位有所下降,世风日下,人们都“耻学于师”、“不耻为师”,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韩愈敢为人先、敢为人言,力排佛老,学为儒道,劝诫人们尊师重道,尤其他借《师说》、《进学解》等著作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所做出的教育实践,对中唐以后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番整理,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教育视野的角度却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活动,以期对现代教育有所启示
1 《师说》——论“师道”,提倡“教学相长”
《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从理论角度较为全面地诠释“师道”的文章。韩愈,25岁举进士第,初任四门博士,提议恢复国子监生徒,积极推荐文学青年,在世风日下的情况下撰写了《师说》,一举奠定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韩愈通过《师说》阐述了教师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职责、教师标准、师生关系等内容,倡导尊师重道、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互相学习、相互尊重,摒弃了传统中“弟子一定不比老师高明,老师一定比弟子贤明”的腐朽观念。
韩愈关于“师道”的论述,直至当代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有“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现代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这与韩愈所提到的“道”、“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宗旨都是人才培养。首先都是关注人、发展人,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然后是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才是传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教学相长”,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的擅长的东西都可能不同。简单的说,韩愈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勇于肯定学生的长处,并向其学习,共同进步。这一教学方式直到今日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当然,韩愈对弟子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广纳贤才”,既是自己的门生,又是自己的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现代教育看,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模式的弊端,明显突出了学生的核心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利于养成好学、乐学的学习习惯。
2 《进学解》——论“教与学”,鼓励后生求学
初任四门博士之后,韩愈两任国子博士,此官职在当时属于最高教育职位。在任期间,韩愈总结了个人多年的求学经历和前人的治学经验,撰写了《进学解》,对教学、学习做了更为精进的论述,以此来鼓励后生多多求学。在《进学解》中,韩愈针对“教与学”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教育实践理论。
第一,勤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韩愈在《进学解》中论述的学习方式。这句话的意思“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败毁在于因循苟且。”在韩愈的眼中,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先天因素分不开,但是与后天的勤奋、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他鼓励后生要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之人。同时,这句话也蕴藏着另外两层含义。其一,倡导反思学习。学生要经常反思,实现对自我的再认识,促进自我促进成长;其二,反对因循守旧,要有真知灼见。创新是人进步的动力,如果不创新,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博学专精。在教学上,韩愈指出教师既要传授学生广播的知识,又要从中提炼出精华,这一见解在当时可谓是振聋发聩的,即使是现代教育理念支撑的当下,这一独到的见解也是十分有益的。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全面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素养,又要精通自己的本专业,正与韩愈的“博学专精”不谋而合。
3 贬任潮州刺史期间——兴地方教化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得罪了宪宗皇帝,被贬到当时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潮州任刺史。一般情况下,朝廷大员被贬至地方任小官,往往都是甩手掌柜,也不追求什么政绩,可是韩愈不是,由最初的惶恐不安转为励精图治,十分关心当地政务。在任期间,韩愈驱鳄、兴学、勤农、释奴等,尤其兴学育才,启用贤人,极大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由于潮州地处边陲,经济、文化等事业尚不繁华,虽然此地之前有学校,但是读书人甚少,官府衙役、普通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韩愈看到这种情况后,在当地大兴“乡学”,经费不足甚至自掏腰包。在他的种种努力下,儒家文化在当地得以传播。据史料调查,韩愈任潮州刺史之前,当地只出了三位进士,可是在他到任之后,再到宋代之前,登科及第不下百人,从此,潮州便有了“海滨邹鲁”之美称。
4 时任国子祭酒期间——严格教育管理
在唐代,国子祭酒属于国家最高教育行政官员,也是最高学府校长。唐穆宗长庆元年,韩愈任国子祭酒,成为当时最高教育管理者。“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经济由盛转衰,官学亦十分没落。所以韩愈在任期间,积极整顿国学,严肃学风,严选教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振兴官学。当然,韩愈一生钟爱于教育事业,他不仅做了以上尝试,更经常举行会讲和辩诘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并深受学生喜爱,因而才有了“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之语。韩愈之所以能如此受到学生欢迎,主要是他平易近人,从来不以尊卑、美丑来衡量人、对待人,学生们十分喜爱听他的演讲。
5 结束语
韩愈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不仅结合个人经验编撰了多本教育方面的名作,更做了许多多教育实践活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直至今日,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顾乃武.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0(5):7-9.
[2]闰永利丁全贵《韩愈对儒家文艺思想的强调与突破一论唐代古文运动的文艺思想基础》,《滨州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1999年9月第3期.
[3]刘昫.旧唐书·韩愈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教育实践研究范文2
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
这个问题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务。【1】吴志宏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各级教
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配属、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参与的角色过多,使用权利过于集中,对高校的管理往往带有行政强制性。
(二)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
高等教育依然对国家、政府的依赖性,附属性很强,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高等学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运行实体。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
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首先,要加快政校分开的改革,进一步让学校成为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两级管
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教委主管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社会与高校的
关系;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办学的活力与气氛,这样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2、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大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必须树立德
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这种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
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8】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适应,要有利于管理者职责分明,职能规范,管理有序,要有利于充分调动
政府、社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办好学校,要有利于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通盘考虑,以严谨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同时借鉴外国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抓好试点改革,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以上是笔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浅见
,希望能给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参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还要继
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研究范文3
作者简介:杨先花(1981-),女,湖北荆州人,教育学硕士,《中南论坛》编辑部编辑。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中南论坛》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在当今教育界,教育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本文就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育行动研究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讨。教育行动研究可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使教育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应该把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教育主体身上,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教育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实施主体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行动研究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在当今教育界,教育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人们在其作用上已达成基本共识:第一,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动研究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使教师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而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二,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的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育行动研究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研究,使之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三,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行动研究在推动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促进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上起到中介作用。学界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论述极多,本文就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育行动研究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讨。
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实践者从事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为“行动”,称专业研究者、专家学者对事物规律的科学探索为“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并无有机联系。行动与研究的分离,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在教育研究领域,有许多研究者埋头于书斋闭门造车,缺乏对现实应有的关注。而实际工作者面对高深莫测的理论研究成果,又常感远水不解近渴,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却又不知路在何方。针对此,教育行动研究遂应用而生。实践证明,教育行动研究通过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努力,使教育理论主动寻找实践作为基础;实践也主动寻找理论作为指导,进而反思和批判理论,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就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的一种研究类型和活动。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既开放性地不断改进教学,又通过批判和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从而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吸纳能力。可见,教育行动研究正是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顽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创设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实践主体带着教学中的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走入教育行动研究,同时研究主体也要深入研究现场,以合作的态度和方式与实践主体一起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一方面特别强调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作。这种合作互补了二者研究的不足,既克服了研究主体的研究成果难以向实际转化的不足,又克服了实践主体开展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方面着重强调问题的解决。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为了联结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桥梁,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为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创设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三)教育行动研究使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从研究的角度说,教育行动研究是“在行动中研究”,是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研究并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从行动的角度看,教育行动研究又是“在研究中行动”,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把实际的行动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行动过程,使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四)教育行动研究在“反思”中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
反思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它“促使实践主体通过研究活动改变原先的教育理论,提高认识和完善教育活动的能力。这时,研究具有把作为研究者的实践者从原先的认识框架、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框架中‘解放’出来的功能。……这种‘解放’功能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就是推进改革和促进完善。”\[1\]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实践主体要合理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根据反思过程所形成的判断,修正研究过程中的行动。同时由于研究主体自我意识较强,理论品质倾向于批判性反思,因此他们理应帮助实践主体使之成为反思型的主体,让教育实践不断走向合理性。这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双向反思过程,为行动达到最佳效果提供了保证,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地交互生成。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症。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性质,从本质上看是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都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相关。而以往的研究单纯地囿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胶合之中,没有跳出思维的框架,忽视的恰恰是对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研究。其实正是教育主体从事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关系状态,决定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水平与关系状态。所以,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教育主体身上,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实施主体。理论主体重在从理论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和指导性的陈述为其阶段性成果;实施主体关注的是,如何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使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地实现;而决策主体则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统一和整合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如何使教育系统与其他的组织系统协调起来,如何实现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通过反思不难发现,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主体的思维定势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设置了屏障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育理论主体大多都认定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研究和总结教育理论,通过研究推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共同的理想追求。他们大多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指向现有理论,通过分析、比较、批判、重建等一系列思维加工来实现理论的推进,仅此而已。而教育实践主体最突出的思维缺陷是对个体实践中内在理论的忽视。教好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觉得这才是自己份内之事,一旦谈到要参加教育研究时,往往又认为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定位的划分,虽明确了不同岗位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使各自的专业化程度有可能实现,但也设置了无形的屏障,隔离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二)教育实施主体作为行动研究者的尴尬
其表现为:1.自身素质的不足。教育行动研究对教育实施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理论专业化水平,深厚的写作功底,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等等。但是不少教育实施主体在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时间和能力上存在不足、观念上自设屏障,从而导致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没有“问题”的研究,没有“行动”的研究和没有成果的研究。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呼吁教育实施主体的参与与其自身素质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凸显。2.外部条件的不成熟。第一,评价机制问题。由于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围较小,而且是对特定对象的研究,研究的情境也无法作较精密的操作,再加上研究的目的只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信度”、“效度”来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二,研究的体制问题。一些教育决策主体并不重视或不支持教育行动研究,使之缺少必要的体制保障,如研究的机构、人员、物质、制度等保障机制并未落实。
(三)各教育主体之间难以展开交流对话
三大教育主体形成各自的理论共同体,参与到行动研究中去,但由于三大共同体在性质、特点、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有时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各教育主体之间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对话交流产生一定困难。教育实施主体常把个人实践的改变寄托在他人提供的具体的、操作性理论指导上,而当教育理论主体的研究成果达不到直接应用的水平时,就会被指责为脱离实际,而教育理论主体又反过来指责教育实施主体未将其理论进行适当的运用。同时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也会将批判的矛头共同指向教育决策主体,指责其未制定出恰当的决策来促进主体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如何实现各教育主体的沟通交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
既然本文将研究的视角集焦于教育主体,因此要使教育行动研究真正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要诉诸于教育主体行为的改变之上。
(一)沟通的前提:三大教育主体要认清并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主体性。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被研究对象,不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研究成果的探讨者、开发者和实践者。再者,教育行动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自我反思”的权力还给教师以及其他所有的实践者,使他们能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始终以一个“反思实践者”的形象出现。可见,教育实施主体在研究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是其主体地位凸显的突出表现,是教育行动研究之魂。第二,实践性。行动研究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的。它关注的不是各学科分支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为了实践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的研究。第三,协同性。Somekh强调在行动研究情境中,所有参与者之间和谐互动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与气氛的价值。\[2\]协同性就包括三大教育主体在各自形成的共同体之内以及各共同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一方面使知识或理论的建构更具有可信任性,并且更符合科学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并优化教育行为。总之,三大教育主体只有正确认识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才会更好地理解并更加重视教育行动研究,增强参与的自觉性。
(二)沟通的内在条件:三大教育主体要增强自我意识
教育理论主体中的一部分要继续专心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研究工作,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走向深化、系统化、科学化。这类研究人员自身也要加强个人学习性实践的拓展和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形成一种透视生动实践、形成理论结构框架的能力,学会用一种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同时,教育理论主体中的另一部分要走向实践,从实践中去寻求真知,获得灵感。只有当教育理论主体在抛弃了他自我强加的鼓励,自我陶醉的无视实际以及自我放纵地寻求学术地位时,他才有可能实现最初的承诺:克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距。\[3\]
教育实施主体一方面要加强理论修养,明确个人实践的改变是要通过个人认识,包括个人内在理论的改造来实现的,要用理论来武装自身的头脑,把理论转化成思想、智慧、精神。因此,教育实施主体要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意识,参加理论培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升其理论品质。另一方面要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教育实施主体所有成员都应以持续的、无休止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作为基本的生存方式,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论。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成为了教育实施主体通过不断的反思性批判显现、改造和优化实践理论的过程。
教育决策主体要协调好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的关系,营造有利于两者交流的氛围,促进两者的互动,并建立新的制度来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体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让教师树立教育科研观念,使教育行动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中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形成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良好氛围。第二,要求学校成立教育行动研究中心,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领导工作,构建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运作机制。第三,构建教育行动研究的保障体系,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沟通的外在条件:三大教育主体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由于各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理解的方式和意义各异,因此迫切呼唤各教育主体间的交往。教育实施主体迫切需要教育理论主体的帮助,共同解决自己在教育情境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身的教育实践走向科学化、合理化。教育决策主体也需要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的共同参与,为决策的制定出谋划策,提出批评和建议,使决策更具合理性、正确性,更能深入人心。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育理论主体总结出的理论成果,教育决策主体制定的决策,都需要被教育实施主体认同并接受,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实在的效力,实现教育的价值。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各教育主体彼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理性、公正、全面、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其他教育主体的行为。各教育主体要努力维持开放、平等、自由的沟通情境,同时形成支持性、非评价性的氛围。这样各教育主体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成为负责的“当事者”。
教育行动研究确实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沟通的实现也要依赖于各教育主体主体性的发挥。如果三大教育主体囿于“前见”而无所作为,那就不可能沟通。当然,教育行动研究也并非能保持绝对意义上的“填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它只是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提供了契机。要达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仍需要三大教育主体在实践中不倦求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37.
教育实践研究范文4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身为炎黄子孙、孔孟传人,“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小学课堂开展国学教育,旨在通过国学经典传承教育实践的研究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通过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全面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内化做人的信念。就目前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国内不少教学机构都开设了相关的国学课程,但国学依然没有完全编入正统的学校教育的内容,而是以较为单一的形式在私人教育机构开展较多,教学内容和思想也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模式。如何把国学的精髓、传统道德、历史智慧与当下的课堂教育相结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国学教育待提高――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学情分析,小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活泼好动,因此在小学国学教育中需要教师针对其特点进行“故事法”授课,从而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采取深入浅出、创设情景等形象生动的方法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内容,不断启发、点拨,以顺利达到国学教育的预期目标。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小学国学教育虽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班型过大,导致国学教育开展效率过低。古代蒙学课堂人数较少,有利于“先生”与所有学生进行交流并频繁抽查,达到逐一过关。而现在小学班型一般在五十人左右,不利于国学的深入普及。其次,国学教材阶段性不明显,导致教学内容层次不清。据了解,现在小学生使用的国学教材一般是教师直接从古代蒙学教材中选取篇目,具有随意性。再次,教学方式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教师国学素养的差异也影响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效率。
二、欲成其事唯善道,国学教育需妙招――加强小学生国学教育的途径
(一)编写适于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教材
小学生国学教材的编写应具有严格的要求。首先,选材要科学。小学国学教材编写者应充分了解当下小学生兴趣爱好,在熟读经典国学篇目的基础上筛选出故事性较强并能够将教材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的篇目纳入教材。其次,分类应合理。将表达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篇目进行科学归类,例如分为启智篇、育德篇、尚美篇等。最后,编写要有梯度,应针对学生心理接受情况以及知识认知水平分年级编写教材。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从学情分析,小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活泼好动。教师针对其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情境设置法、小组探究法、经典诵读法、游戏活动等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增广贤文》中提到“乌鸦反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假设自己在动物世界的情境里,想象面前有一只乌鸦,它是怎样被妈妈喂养的呢?等它长大了,又是怎样喂养妈妈的呢?充分发挥小学生想象能力,既可以调动小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又可以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能力。
(三)提高教师教学智慧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就对教师自身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要拥有教学智慧,传授国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将国学知识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三、潜移默化见功效,德智美育效果好――国学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塑造学生品格
塑造学生品格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国学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篇目中含有大量的育德篇章,通过指导小学生诵读这类篇目能够使小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孝顺”、“谦虚”、“善良”等高尚品质。
(二)丰富学生内涵
国学教材中如《增广贤文》、《千字文》等经典篇目不但涵盖了文学、历史知识,同时对自然科学、生活常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有所涉及,因此小学国学教育对丰富小学生文化内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提高审美趣味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学国学教育篇目中加入《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古诗文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真正起到小学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在国学教育被国家重视并且已经起步的今天,从初等教育开始重视国学教育,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文化素质。对社会而言,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注重人的品德和修养,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国学教育可以在社会中建立起道德准则,使得这一准则深入人心,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对个人而言,加强国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小学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德,提高学问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提供智慧的启迪。
总而言之,小学国学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育者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真正使小学国学教育成为教师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7.
[2]朱殿庆.中国古代蒙学文本选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教育实践研究范文5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缺乏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主要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一些集体项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拓展训练以体验、经验分享的教学方式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并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那么,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才,就更需要积极进行自我完善。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职体育课程中,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欢,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拓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工体结合、服务专业、终身体育”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体验式的培训让学生产生团队互动,在活动中促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体验在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感受。让学生消除因为陌生而产生的隔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服务于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升。
1关于“拓展训练”
风靡全球50余年的素质拓展,1995年走进我国,不断发展,逐渐被列入机关、事业单位、外企和其它现代化企业的培训日程。拓展训练,又称素质拓展,外展训练(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一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便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拓展训练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二战”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
外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拓展训练在经历了40年代的创始、50年代的扩大规模、60年代的长足发展、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之后,1995年我国北京出现了第一所拓展学校。我国的拓展训练运动以独特的方式,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与我国自身的人文环境相结合。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以体验式的学习循环理论为基础,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和挑战高难度的户外体验项目,通过分享讨论,把枯燥的管理活动理论在活动之中融会贯通,让每一位参与者亲身体验经历,从中感悟到平衡生活的魅力。拓展训练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并已形成体系。作为一种体验教育,它是我国现有传统教育必需和有用的补充。近年来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也已逐渐步入正轨,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推崇,拓展训练的课程也将开展得更加丰富。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拓展训练必将在高职院校里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学习专业的领域不同开设不同主题的拓展训练课程,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符合高职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
2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拓展训练并不是所谓的“娱乐体育”、“魔鬼训练”。它不仅是体能,更是意识;不仅是个人,更是团队。高职学生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就业已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活着”,更要注重怎样“活着”,从长远意义上来讲,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人素质决定了本人的生存“质量”,而团队的素质则决定了一个企业或集体的生存“水平”。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这种有形的资源,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这种无形的内涵素质。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有限知识技能释放最大能量,拓展学生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为将来融入企业团队建设,培养团队意识,并能在工作合作中发挥应有的潜能效应。深刻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破除“个人自我”中心概念,增进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养成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动因。
高职学生通过拓展训练,力求使参加训练者在今后社会工作中有如下方面显著提高: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群体的作用,体会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对资源利用的有效认识,增进自我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懂得珍惜、感恩,更融洽的与群体合作;学会欣赏、关注他人,快乐地工作、生活。拓展训练项目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实用,贴近生活,形式上灵活,方法上多样,把趣味性与人文体育资源融入到现代体育课中,使高职生在挑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身心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更符合就业压力大环境中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的需要。
3“拓展训练”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功能
列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IBM、惠普、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都在员工培训中开展拓展培训活动,国内知名企业如联想集团、清华紫光、北大方正、海尔等企业也都把这种培训课程做为员工教育的必修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等学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训练作为指定课程内容。拓展训练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并形成体系,适应了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的内在需求。
3.1拓展训练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很多拓展训练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核心理论。这种强调在“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正是高职学生将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p#分页标题#e#
3.2拓展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利于自我教育
整个拓展训练活动的参与、操作、体验和总结,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很好的展示了人的主体性,既开发了潜能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3拓展训练通过高峰体验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拓展训练过程就像是一个安全、真诚、充满挑战的群体心理实验场,通过强烈的体验,在特定空间环境和团队氛围中,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塑造良好意志品质。如“跳出真我”这个项目要求参与者站在离地8米的空中,从跳台上凌空跃起,抓前方一臂以外的空中悬着的一根单杠。只要及时调节心态,建立临危不惧的自信心,就能完成任务。因此,拓展训练是对传统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补充。
3.4拓展训练培养积极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方式、内容和特点使团队中的每一位学生在实现共同目标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在参与中懂得团队力量、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能具有同理心,加上熟练的技巧,建立共同的目标还是不难的,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大有裨益。
3.5通过拓展训练整合团队,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和创造力
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内容,对学生的体力、智力、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例如,项目任务的解决只能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团队交流与沟通互助解决问题。培训师进行引导,学习者不断整合自己的知识,并迅速将其转化为行动。培训虽然没有直接给学习者灌输知识,但训练所引发的心灵感悟会让他们自身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今后将受益无穷。
4高职院校“拓展训练”的实践国内外的经验为学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4.1拓展课程必须要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
这是我们指导思想的基础部分。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没有过渡,培训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要课程开始了第一步就要时刻注意安全细节,认真讲解、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安全程序、紧密监控活动全过程,确保活动的100%安全。“科学系统的课程设计、高度负责的安全意识、国际认证的器材装备、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丰富实用的经验、灵活有效的安全预案”是拓展训练的安全保障方针。只有安全问题落到实处,我们才能享受拓展训练课程带给大家的快乐与收获。
4.2根据职业特点,确立拓展训练计划
拓展训练项目本身只是师生共同学习知能与完善自我的一个载体,参与人员的职业特点,能够参与何种项目,努力达到何种目标,团队参与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认知与分歧,在课程计划之初都必须考虑周全。拓展训练虽然以模拟情境让学生感受,但能在特意设计的情境下让学生获得较强刺激的体验,理论水平提升,行为得到发展。拓展训练设计的场景与环境,是将生活中的许多可能遇到又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科学的控制,给学生一个新奇、有趣、觉得有能力完成,但又需付出努力的过程,而且这种努力需要合理的个体与团队行动方式才可完成,这就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促成了学生心理的矛盾运动,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状态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使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潍坊职业学院2010年第一期教师拓展训练中,都感受很强的心理挑战,至今还对成功喜悦的分享和团队合作的融洽回味无穷。
4.3搞好训练前沟通,实现团队精神的正向迁移
拓展训练师在设计课程时就要与参训学生的辅导员沟通,观察和了解初步情况,需要做某些方面的改变,将培训中可能出现的情形与特点提前交流,并需要领导和辅导员配合。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前期的分析与研究,培训活动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反悖与抱怨,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很好的控制,培训后会出现新的团队文化的假象,这种假象会导致小团体的互相认可与对立,并可能给团队组织结构的发展带来冲击,形成负迁移。因此,在实际培训中必须将感悟与理论结合,能够从中学习并达成和谐锻炼。
4.4潍坊职业学院的拓展训练工作
拓展训练的挑战性是魅力之一,活动中确实存在高风险,我们可以规避风险,将对学生产生较强冲击的项目,合理贯穿课程培训之中,完成项目,达到预期安全效果。拓展项目的设置,也应该考虑到个体体能消耗与心理活动冲击的合理比例与承受力,要对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实践、验证。
教育实践研究范文6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 实战
本文对照《教育大词典》对教育实习范畴作了基本的界定:“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学院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学校进行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见习、试教、以及协助开展各项工作等。”教育实习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表现的社会实践工作,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学习做教师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对师范教育管理、培养目标及整体教学质量的验证,而且是促进高校教育延续与发展策略的不断完善的有利途径。
一、组织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基本理念与看点
1.突出其师范性、双重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体育专业教育实习要以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为根据。在双方学科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实习生为主体来完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此需突出其师范性、双重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师范性即代表教育培养目标总体方向不变,实习生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在宏扬体育文化教育和促进社会文明中体现师范教育的职责与义务;双重性即代表实习主体既是学生学习的延续又是为师教学的开始,在验证教与学关系,以及是否在推动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综合性即代表实习主体在多元化教育培养后,是否展现了体育教育、教学的水平,论证不以具体指标的完成为依据,而要强调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准绳;实践性即代表实习主体要把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借以教育实习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进行实践,并借助于指导和帮助自觉修正和完善自身的不足。
2.体育教育实习要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相联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基础体育教学的发展。实习生的介入需要格外关注实践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和学生参与心态,以及社会化浓缩的娱乐性特征,并作为看点给予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具有不同于其它专业的特殊性。(1)户外性,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和空间开阔,可以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育和成长,然而户外环境自由度的相对扩大,容易引发兴奋致使教学计划难以顺利实施,需加强组织与管理力度。(2)安全性,场地、器械和器材的使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果,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但使用不当易导致伤害事故,需反复提醒并加强安全保护措施。(3)艰苦性,风吹日晒、重复磨练、肌体反映等现象,在对其作出科学解释的同时,反映出在吃苦耐劳精神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格外关注学生心态变化并不断地给予鼓励。(4)娱乐性,体育除正常的技术动作学习外,技能的培养多以游戏和竞赛活动的方式来体验,可以通过规则、要求和方法来引导,但游戏或比赛需要在分组、时间、情绪、内容、目的及方法方面有针对性地调控和体现,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体育的愉悦。
二、指导实习与参与实习程序的职责和任务
1.指导老师的职责与任务。实习是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合作完成的教育培养过程。学院指派的指导老师作为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形象代言,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管理经验,来有效促进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带队老师要保持文明、谦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协助实习学校和辅导老师共同完成教育实习的各项具体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发扬民主,还要善于帮助解决实习生生活琐事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格外关注和引导实习生人际交往、处事方法,以及问题协调的能力培养;还要组织实习生借教育实习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体育比赛和以及班主任等各项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适宜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的研究,灵活运用专业学科教法,自觉提升专业技能。
2.实习生的职责与任务。实习生要积极投入对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借助中、小学教育平台展示教学技能并获得客观的评价,以便为日后不断修正和完善能力体系提供参考。体育专业实习要折射出体育教育为人师表的内涵;体现教师包括工作态度、语言表达、动作示范等基本素质和素养;以严肃、严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反映体育特有的认真、规范、标准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体现驾驭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学计划、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进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练习手段、应变措施等,通过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反映对学生成长发育规律和教学规律的透彻理解;体现实施教学管理包括对班级容量、性别比例、能力差异等常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状况,以便做到教学时胸有成竹;体现介入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渗透于学校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及比赛之中,甚至要涉及班级、年级和全校性体育锻炼的辅导工作。总之,对实习生而言,教育实习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既要体现学有所用,又要表现学有所长。
三、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实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指导教师要以为人师表为准则,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发挥指导作用为功能,完成实习工作为己任。要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中小学的教学特点,认真总结经验在不断开拓进取的实践中,自觉强化和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
2.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体现专业素养。在服饰选择、环境设置、器械安放、器材使用、教态风格等方面,要有意识地展现自身的文化修养,并集中反映在教学组织、教学程序、技术分析、技能鉴定、练习评价、环节点播、阶段小结、课后总结等组织教学方面,对于意外事故、应变反应、情绪控制等方面要有矫正行为的意识表现。
3.学生面对双方的指导老师要保持同等尊敬的请教态度,虚心听取指导与建议,学会善解人意,克服主观臆断,认真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和师德修养,并通过细心观察和分辨,索取更多有助于提高实习质量的技能与教法。
四、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培养体系的延续,指导体育实习既是一项复杂的再教学过程,又是培养和发展个性品质与才智增长的再教育过程。从教师的角度,可以借教育实习的平台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利于自觉提升和增强对本职工作那份厚重的责任与义务;从学生的角度,能够主动运用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等项工作的体验和尝试,为自身的能力发挥和后继发展奠定信心和基础。教育实习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应具有的品质,体验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结合的复杂过程,从中促进教学心智和才智再次得到升华。倘若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负责地做好这一关键环节的工作,才可谓是对师范教育培养递交了一份完整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刘清黎.体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