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致橡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致橡树范文1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致橡树范文2

1、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2、《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

3、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

4、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来源:文章屋网 )

致橡树范文3

《致橡树》是著名女性诗人舒婷的代表诗作,这首诗歌在三个层次上讲解了女性的意识,首先是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然后是女性的自我审视意识,最后是女性的自我超越,这些女性意识是时展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诗人舒婷通过对自我的心灵的抒写,对于自我独立人格的醒悟,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的腐朽的男权文化颠覆了,并且唤醒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

关键词:舒婷;《致橡树》;女性意识;独立人格

对于舒婷的《致橡树》这篇诗歌,很多人认为它是诗人自身对于爱情的解读,将诗人的爱情观作为诗歌的主旨,宣扬男女平等,感情平等,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过于浅显在对这首诗歌进行解读时应该以诗人的爱情宣言为主线深刻的把握诗人想要表达的人本意识,表现对男权的挑战,对于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意识,这种对人格独立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挑战就是女性意识。女性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女性对于自己的性别有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意识,它的具体表现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女性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女性对于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女性对自身在社会所处的传统位置的不断超越。

这首诗歌所宣扬的主旨就是女性意识,在经典的爱情诗歌中表现的是对爱人的思念或者是对爱情的奉献及对世俗的鄙夷,但是《致橡树》采用的拟人手法将木棉幻化为女性形象,橡树为男性形象,在诗歌的开端写到“我如果爱你”,诗歌的结尾写到这就是我们的爱情,这是木棉对于橡树的爱情告白,体现的是女性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对于男性的爱情告白,诗歌中木棉是女性的代表,所以木棉的意识也就是女性的自我意识,只有女性懂得爱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尊重,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这首诗歌从两个层次对现实进行了批判,对女性意识进行了表达,下面我们来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第一个层次就是对于现实中女性的大部分爱情观的批判,“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这将现实中女性对于男性过于依赖,没有自我将自己当做是男性的附属物,这从本质上将是女性的没有自我,没有自己独立人格的表现。接下来是诗歌的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对于男性世俗对于爱情自私观念的抨击,他们认为女性就应该为了爱情奉献,就应该牺牲自我成全男人,这种观念的本质就是大男子主义,把女性仅仅当成了男人的陪衬。认为女性应该是独立的、自主的,强烈要求自己的价值得到整个社会和男性的认同。

舒婷在《致橡树》开端是裸的情感告白,是对于内心深处最淳朴,最原始的感情抒发,但是当社会现实充斥着男权的时候,诗人将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情感爆发出来了,将女性追求自我,追求生命本质的理想与渴望抒发出来了。

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爱对于创作家一直都是抒发不完的情感和灵感的源泉,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就像是事业成功对于男性的重要一样,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女性想要在爱中寻求自我,但是恰恰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致橡树》这首诗不仅仅是诗人对自身爱情价值观的抒发,更是将女性的人格意识抒发的淋漓尽致,将女性内心的独白抒发的非常到位,体现了女性的独立个性。

这首诗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对旧时女性缺乏精神上的独立和心灵的独立的批判和对于新时期女性独立和追求自我的认可与宣扬,这同样是对于以男性橹行模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的挑战,将诗人对于女性独立人格的强烈愿望。这是非常明显的女性意识,舒婷在男权较重的社会中借用适合自我表达的话语对于女性的内心深处进行了重新审视,从女性自身的心理出发,发出了对于女性本身的生存意义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及扮演角色的重新思考:渴望获得社会和男性的尊重,渴望得到整个社会的理解与支出,渴望能够与男性一样拥有相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舒婷,她的特殊经历也形成了诗歌的特色,在这段时期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让位于社会的意识及团体意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没有自我,自我意识是基本不存在的,特别是女性在在政治和经济上更是不独立的,没有话语权。诗人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对于自己内心的呼喊经历着、倾听者、感悟着,《致橡树》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意识对于一种新的爱情观的宣扬,再一个就是用“木棉”和“橡树”作为象征,表达了更为深刻的主题,诗人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对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肯定及认可,对于女性意识的追求。舒婷用《致橡树》这首诗将对女性意识的呼喊彻底发出了。

舒婷通过对自我心灵的抒写,对于独立人格的觉醒,将传统腐朽的男权文化的陈规旧习进行了颠覆和批判,呼喊着女性独立意识的树立。文学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前沿,女性诗人向正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本应该属于女性的一切平等权利。

[参考文献]

[1] 朱荣华.舒婷诗歌《致橡树》的女性意识解读[J].文教资料,2007.

致橡树范文4

“书香”之香,是一种什么香?香,是一种气味,书在香前,说明此香是因书而来。查了一下百度,最原始的书香之意说的是,古人为了防止蠹虫咬食书籍,将一种有清香之气的芸香草置于书中,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古人曾把“校书郎”称之为“芸香吏”。我以为,书香不仅仅是书所散发出的墨之香、纸之香,真正的书香,也不仅仅停留在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读书,对书中的思想汲取、精神汲取、知识汲取,使人的气质得到熏陶,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是博览群书后溢于胸、表于外的书香之气。香可释放,书香也可释放,更浸润人生、沉淀岁月。缕缕书香的燃放是外化于形的过程,是内存于心的知识与涵养外化为人们的言谈举止,是一个地方在绵延的历史中所凝结的民风民俗,是一座建筑内依然飘逸的人文气息。虽然斯人已去,但思想犹在、风范犹存;岁月已逝,但民风犹承,民俗犹续;楼阙已空,但睹物思人,犹忆起这里的人和事,犹感到这里的书香四溢。我爱去三坊七巷,觉得走进三坊七巷,就仿佛感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走进林觉民故居,读着那封《与妻书》,我依然觉得字里行间透着的悠悠书香。我曾去了文天祥的故乡江西吉安,读着他的诗作,瞻仰他的塑像,他的凛然正气中散发着一种浓郁的书香之气,可以感受他的天地精神。

书香之香,是一种正气之香,这种正气,是气节之气。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可以享有“书香”之称谓的。秦桧是读书人,没有人说他有书香之气;和也是读书人,同样也没有人称他是书香之人。在书法界,有书品即人品之说,人品不好,也不看好他的书品。宋时蔡京的字不可谓不好,但是,因为是奸臣,被逐出“四大家”之列。反之,人们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笃行精神,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的气节中,感受到他们身上洋溢着书香之气。由此可见,气节,是书香之魂,失气节者失书香。当然,知书达理,书香之香,还散发着中华礼仪、中华孝道之香。

书香之香发于心,融于天地。山野乡村之中有书香。曾经到屏南的际头村,读到镶嵌在窗上的“养生谷为宝,继世书留香”、“四壁书声人静后,一帘花影月初明”。这些诗句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的关系,让人吮汲到了稻香与书香的交融后散发出的清香,让人看到了劳动与读书的完美结合。也曾到了寿宁的西浦村,它享有“状元故里”之美誉,横跨溪流的“状元廊”,似乎依然散发着书香之气。还曾到过福安的廉村,这里诞生过“八闽第一进士”,伫立陈家祠堂前,欣赏“世德作求”四个字,能够清晰地感应到曾居于此的村民的精神追求。反观如今,有些人,书房装点着不可谓不显古色韵味,书架上不可谓缺少经典名著,然而,交谈之间,却感到少了书香之气,展现出的精神气质与书香之气并不相投。书房可以散发书香,书架上的书也可以散发书香,然而,这些书香却不能香及主人,那只能说是愧对书香。书香不能由装门面获得,拥有书却不读书,书香不存;不拥有书而读书,依然可以让书香四溢。

书香存于书,鼻嗅淡淡墨香,可引人捧书而读;书香又不止于书,而发自于心,体现于气质。书香的浓淡,与读书的多少有关,书是书香生成的必要条件,不读书则枉谈书香,疏于读书也不可希望生成浓郁的书香之气。如此想来,一个人要有书香之气,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学习的兴趣;一个城市要成为书香城市,就必须培养这个城市市民的读书兴趣。这几年来,福州开设闽都大讲堂、道德大讲堂,举办读书月活动,评选书香人家,城市日益充满书香。书香之香,也是文明之香,一个充满书香的城市,一定也是个充满文明的城市。

“花香不及书香远”,可见,书香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有多高,它既与众香并列于香之中,又高于众香,更为人们所喜爱。花有千万,香味不同,但不管怎样,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每一种花所独有的芳香。那书香又是一种怎样的味呢?书香既有味也无味。书香有味,辽阔中国,民族不同,尚学之风相同,然习性与风俗习惯又各具差异,让书香之香也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风味。有如福州在传承中,孕育了“闽都文化”,吉安在传承中,产生了“庐陵文化”,岳麓书院逐步演变成为湖湘文化的源泉。真水无香,书香无味。书香即“无香”,书香中有淡泊,书香可生静气,可让精神恬静,可以沁人心脾、引人高尚、升华和凝聚正能量。书香涵养着人的精气神,书香又焕发于人的精气神中,书香是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人们又从读书人的精神境界中去观察和判断他的书香之气。

致橡树范文5

【关键词】现代诗歌;致橡树;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2-0094-0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而现代诗歌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更加需要现代诗歌的滋养。现代诗歌以其内容之深广、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使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在认知上有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现代诗歌教学方式使得师生都渐渐远离诗歌,陷入了教与学的泥潭。信息技术就像是一缕清风,使得平静如死水般的现代诗歌教学掀起了美丽的涟漪。下面以中职语文现代诗歌《致橡树》一课为例,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创设朗读情境,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对诗歌朗读缺乏兴趣,而且由于教学资源局限等问题,诗歌朗读仅仅停留在范读、跟读此类单一的形式,难以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熏陶。因此,多层次的朗读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通过音、视、图等多种媒体形式立体地创设朗读情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朗读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朗读环节。

(1)听读环节。《致橡树》配乐诗朗诵,唯美的画面、感人的音乐、名家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帮助他们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

(2)自由朗读环节。让学生在放声自由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气、语调和重音,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以便发现朗读问题。

(3)朗读测试环节。主要采用人机互动的方式,运用Flash对诗歌读音和节奏进行测试,让学生在互动中扫清读音和节奏的障碍。

(4)析读环节。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分层析读达到读出诗意的目的。教学环节上设计分段品读、完成思考题、表达思想、练习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5)诵读环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语段和喜欢的配乐,朗诵诗歌,录制并上传到朗读讨论区,在自主探索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在反复诵读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建诗歌意境,帮助学生领略诗歌情感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利用图像、音乐、文字、动画的处理,以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效果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致橡树》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了爱情主题的歌曲《梅花三弄》,吸引学生从音乐的层面感受爱情的美好,进而导入新课。然后播放配乐诗朗诵《致橡树》,音乐、色彩、画面、情感兼美的Flash创设了浓浓的诗歌气氛,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走近作者的爱情。教学设计中,笔者运用了三种方法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领略诗歌的情感。一是通^字句去建构画面,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诗歌的画面,在脑中建构出画面,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二是关注意象去体味情感,在设计中,把事物的具体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发现事物本身的特点,然后再联系作者的情感,建构它们之间的联系,体会意象在表达诗歌感情中的作用。三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了学生自主选择画面、语段、背景音乐进行有感情的诗歌朗读环节,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发挥自主性,进行搭配并带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营造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诗歌的美点、疑难点等创设问题是理解诗歌的关键。现代诗歌《致橡树》的教学重点是对诗人爱情观的理解,难点是意象象征义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理解诗歌的内涵。在诗歌的第一层,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二是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否定了哪些世俗的爱情观?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作者否定的爱情观是什么。在诗歌的第二层,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诗人用哪两个意象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他们分别象征着什么?三是作者向往的爱情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很轻松地得到答案,了解作者所追求的爱情是什么。通过以上两个层次问题的设置,学生能够很快地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理解意象象征意上,设计了意象连线环节,通过图片观察具体事物的特点,联系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意象的象征意,达到教学目的。

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进去;二是让学生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三是创设问题情境,应该分层进行设置,由易到难、由点到面,让学生能够逐步深入了解所学内容。

创设活动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成为主动参与、选择和探索的主体。在课前预习部分,笔者设计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获取所需资料,培养学生自主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习惯。

在《致橡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浏览教学网络,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既可以提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人机互动方面,笔者设计了朗读测验和互动游戏,学生在互动中对于自己的表现很快就能得到反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朗读测验环节,笔者分别设立了读音以及节奏的互动游戏。在理解诗歌意象的过程中,设计了诗歌意象连连看游戏,让学生在充分的人机互动中鉴赏诗歌。师生互动方面,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学生面对思考题能够积极思考与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笔者设计了朗读交流区和主题讨论区。在朗读交流区,学生在教学平台上注册自己的账号,按要求上传自己的朗读作品。同时,可以看到其他同学上传的作品,对于其他同学的作品可以给予评价并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平台上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打分,同时推荐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观摩。在主题讨论区,学生可以推荐自己喜爱的爱情主题的诗歌,同时附上自己的推荐理由,以便其他同学观摩学习。学生还可在此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学生可以分别在这两个讨论区中分享交流彼此的成果,取长补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广泛吸收多方面学习资源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致橡树》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笔者设计了诗歌论坛和诗歌推荐。在诗歌论坛中,学生可以互相推荐优秀诗歌并发表观点,在推荐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诗歌推荐模块,推荐了同主题、同类型诗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鉴赏,从而体会现代爱情诗歌的美好情感。

完成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成果评价

在教学网络平台上的实时评价和记录,可以帮助教师评价某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完成课前布置作业、展示成果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及其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完成析读部分的思考题,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通过上传朗读作品以及学生根据朗读评价标准进行的评价反馈,检验学生对于朗读掌握的情况。通过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评价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及时检验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在教学设计是否运用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实施是否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经过教学设计的课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信息技术使得中职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不再索然无味,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参考文献

丹. 中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D]. 中国知网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4).

唐俊龙. 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D]. 中国知网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01).

致橡树范文6

关键词: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语文能力 终身受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在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不少学生却存在着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阅读文学名著或优秀作品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既笼统又肤浅,根本不识书中滋味,未能达到阅读的根本目的。因而,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方式,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该从哪些方面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逐渐养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列举二例。

(一)榜样激趣法

古语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不言之教”。例如,在一节当堂作文训练课上,我进行完写作指导之后,趁同学们构思的空挡,我悄悄拿出《作文与考试》看起来。眼尖的同学发现了我手中的这本书,几天后,班上不少同学都买了这本刊物,后来,大部分同学都订阅了《作文与考试》。我不仅身体力行,做学生阅读的榜样,还非常重视将善于阅读的学生介绍给全体同学,及时地将其阅读动态和好的阅读方法推介给其他同学。这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渐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二)悬念激趣法

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很重视设置悬念的,说到关键处,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一方法颇值得借鉴。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设置谜团,巧设悬念,使学生见了生疑,疑而求解,促使学生急切阅读有关读物,以求弄清个中原委,从而刺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上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告诉学生,该文是节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这部小说展示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轨迹,小说中还写了英子想念的几个人物:“疯女人”秀贞,小伙伴妞儿,厚嘴唇的年轻人,奶妈宋妈。他们为何会让英子想念,在人世复杂的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于是,在上夜修课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在读《城南旧事》,同时该书也出现在“班级图书角”上,同学们饶有兴致地纷纷借阅。通过悬念置疑,又引发了同学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悉心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后,如何进行正确的阅读,并使之成为习惯,还需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有序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而要教其捕鱼的方法和本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达到质与量并行

学生时间毕竟有限,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浏览、精读、粗读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对于消遣性的书报,浏览一下即可。对于教材则需要咬文嚼字,全面仔细阅读。对于拓展性阅读(即以课本为中心,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阅读)则可采用“三遍读书法”:粗读一遍(即按作品顺序粗疏看一遍),粗知大意,得其梗概;想一遍,确认是否值得精读;如有必要则再细读一遍,便咀嚼、消化、领略。浏览与粗读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整体性信息的功用;精读则有增厚基础,透彻理解,巩固知识的好处。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既保质又保量,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引导读思结合,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时要教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进而领会文章、书籍的要旨,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例如,《咏雪》一文篇幅短小,充分运用艺术空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课文,请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讲述故事,最好能加上一些创造性的语句,补充细节,可发挥想象,但要合情合理,使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不少学生讲述时表情丰富,声音抑扬顿挫,并辅以一定的动作,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赢得同学们的一阵掌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和观点对课文加以解释,用想象力完成作品中空白的填补,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塑造的意象,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上《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在学生整体感知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之后,我让学生任选一段或几段,把它改为解说词,解说中国石拱桥。允许查资料,与同学商议、合作,并整理成文稿。

这样的阅读教学指导,既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也可让学生阅读时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重要部分,再深入思考,透彻理解课文,进而有新发现、新感悟,从而不断发出智慧的火花,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升语文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读,还是远远不够的。平时,我还教给学生摘抄法、圈点勾画法、读书笔记法等动笔墨读书的方法,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首先,我让学生准备专门摘抄本,阅读课外书籍时摘录优美词语、句子、段落、名言警句,并学会在触摸、品味别人的语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力,进而模仿、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其次,我还要求学生平时在阅读过程中要边看边画边作旁注,记下当时的感悟,并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评注表达”,达到资源共享。另外,我每学期(包括寒假或暑假)要求学生至少读两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尖子生可再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增加阅读量,每人要准备读书笔记本,从阅读经典名著中吸取营养,用日记或读后感形式对作品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期末推荐写得多且写得好的同学参加学校“阅读之星”“阅读小学士”的评选。这给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成功喜悦,同时以读促写,读与写形成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进而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4.指导学生选择读物,系统进行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要求“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每学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名篇和一些优秀刊物。同时适当考虑课内教学的需要,即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使课内外阅读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博学多识,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5.开设阅读课,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或“名著阅读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和同学、老师分享阅读心得和快乐,收到“沉浸致远书香,感受阅读之乐”的效果!

有格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蔡高才.袁光华编著.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