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子诗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子诗选范文1

第一、高分考生优先选学校

首先,重点大学在办学实力、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术氛围上,有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接收良好的教育。另外,在办学模式上更加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进校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再选专业,或者修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具有竟争力。

其次,重点大学的优良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对学生人格、品质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塑造都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再次,就业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随着毕业生的增多,不少用人单位门槛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一学历有的要求“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毕业。学校的品牌效应也是考生和家长所考虑因素之一。

第二、扶高分考生优先选专业

首先,选专业就是选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一般情况下与他所学的专业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一些当下所谓的。热门‘专业,颇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其次,学习兴趣和爱好。兴趣与爱好是学习原动力,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并打算将来可以作为自己人生事业来做的专业,无疑会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学习的乐趣,也不会日后产生。入错行。的感叹。

再次,专业实力。尽管重点大学优势专业众多,但并非所有专业都全国一流。选择某些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更能受到该领域良好的专业教育,学习到更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发展可以奠定基础。

第三、中等分数考生尤其要注重选学校

这里指在一般院校录取分数线上下的考生,这部分学生无论是高考竞争还是今后的就业出路、社会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相对前两类学生要弱一些。所以,选择一所地理位置“不好”,所设专业又不“热”的学校,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增大,甚至还能提高一个录取批次。一般院校办学水平差距较大,有办学时间长、办学实力相对较强的一般本科院校,有升格的本科院校,还有合并的院校等,填报志愿时,选学校显得更为重要。要充分了解报考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水平、特色专业及学位点情况等等。

第四、分数低的考生要注重专业及实用性

海子诗选范文2

带着疑问,妈妈和囡囡去医院向医生咨询,一检查才知道,问题并不是出在囡囡身上,而是鞋子选择和脚掌发育不适合,才导致行走时力度不均匀,带来很大阻碍。家人为囡囡买鞋子时,大多只注意外形是否漂亮,而对鞋跟的高低、鞋面的宽度、鞋子的材料毫不关心,甚至在选择鞋子大小时,也仅仅根据惯常的码数,有时甚至只在囡囡脚上套一下,不试着走几步看舒不舒服。医生告诉妈妈,由于囡囡是小胖妞,体重过大,上身对足底神经会造成压迫,若不认真选择适合孩子脚型特点和行走方式的鞋子,长此以往还会造成扁平足或O形腿、X形腿。

人的一生始终离不开脚步的移动,一旦行走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生活质量。科学研究发现,虽然体重、身高在日渐增长,但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其下肢承受能力依然较弱,若鞋子选购不合理,无法为脚底板提供平坦、舒适的受力点,为了支撑上身重量,孩子会改变行走时落脚的重心。脚底板受力不均匀是造成骨骼发展畸形的根本原因,其中最典型的骨骼变形就是后天扁平足的形成。

正常的脚底板都有一个隆起的足弓,它在维持移动中的身体平衡以及保证运动能力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扁平足又叫平底足,顾名思义就是脚底太平,足弓过低。扁平足的发病率跟体重成正比,又跟体育锻炼的时间成反比,除了先天性的扁平足患儿以外,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肥胖儿童正逐渐增多,后天造成的发病率也日趋上升。

扁平足的检查在家里即可进行:赤脚浸入水中,然后用浸湿的脚在铺了白纸的硬板上踩下脚印,沿着印迹画出脚型,查看足弓。如果脚印与纸板的接触面积过大,则是扁平足的象征;接触过少,则说明是高足弓。正常足印的足弓宽度与最窄区宽之比为2∶1,轻度扁平足之比为1∶1,中度扁平足之比为1∶2,重度者无空白区域,而大于2∶1则属于高足弓。

针对于此,已经患有扁平足的孩子在选购鞋子时,需要针对其脚形订做专门的扁平足鞋垫或是鞋子,国内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医疗中心都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另外,体重指标高于平均水平的孩子对于鞋子的选择也需谨慎,除了要软实、紧贴脚底板以外,最好能在鞋底垫上一个足弓垫。

了解孩子的脚形,为他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对保证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那么应该如何选择一双适合孩子的鞋呢:

买鞋时一般选择下午或晚上,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脚形会在下午略微充血膨胀,尤其是精力旺盛、活动充分的孩子。不妨带上穿旧了的鞋子,因为好的售货员能从旧鞋的磨损中看出很多问题,了解孩子走路的方式,从而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

好的童鞋在鞋跟和鞋底部分的设计不会太高,塑料鞋的底部应平实舒适,皮鞋底部应随着脚底板的线条有轻微弧度,而运动鞋则需要透气耐穿,避免太重或太厚。

海子诗选范文3

关键词:选秀;快乐男声;超级女声;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38-01

2010年9月10日,湖南卫视2010快乐男声落下帷幕,这场号称中国选秀史上最声势浩大的总决赛,却已沦落到“鸡肋”的地步。中国电视的选秀节目已经走过七年,从起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万人空巷、风光无限,再到如今的惨淡收场。选秀王牌“超快”系列,从巅峰时期的8%―10%的收视率,到2010“快男”平均0.83%的收视率,收视率下降近9成。无疑,这已经可以宣告,选秀节目在中国已经濒临死亡,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他杀原因:外在因素影响

(一)广电总局的“紧箍咒”

早在2005年选秀节目盛行之初,便曝出了“手机投票黑幕”、“制造话题炒作”等负面新闻。因此,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确保选秀节目能够良性发展。

2006年3月,广电总局出台规定跨省赛事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年满18岁。

2007年9月20日,广电总局出台再次规定选秀节目不得在19:30至22:30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不得在节目中传播或暗示选手的负面消息和流言,不得利用评委、嘉宾身份张扬自我,着装、发型等要得体等内容。

(二)大众审美疲劳和其他娱乐节目兴起

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大型娱乐“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这档节目构思来源于美国一档歌手选赛节目《美国偶像》,以“平民”为主角满足观众的表演欲望并为其提供舞台,开播后立刻在全国串红。

2006年,选秀节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2007年,选秀节目成了各大电视台的必争之地。面对选秀节目的一哄而上,电视观众反而对这些“克隆”成风,缺乏原创,文化审美越来越缺失的选秀节目出现审美疲劳,选秀节目的热度逐渐冷却。

随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温度不断升高,娱乐节目样式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仅“真人秀”节目类型中,职场类“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也正是如此,电视观众对于娱乐节目的选择,从一个到多个,这也是选秀节目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

二、自杀原因:节目内在因素

(一)赛制越改越复杂

选秀盛行之初,打着“想唱就唱”,“喜欢他就留下他”口号的民选偶像的赛制起初确实给观众带来无限惊喜。

2005和2006两年,风格无限的《超级女声》使用了简约赛制,简约却不简单的造就了收视神话。

2007年的《快乐男声》,评委变成“看上客”,大众评审沦落成为淘汰工具,真正能够决定选手去留的只有场外观众的短信投票,失掉了民心,荷包却赚得鼓鼓。

2009年的《快乐女声》,失去了场外观众投票这块最大的肥肉,取而代之的却是彩铃下载、大众评审、专业的评委、网址人气比拼和业内专家评审,饶来饶去的赛制,最终饶掉了电视观众的耐心。

(二)选手越选越路人

选手是一档选秀节目的灵魂所在,是我唱我歌的情真意切和自我表达。正因如此,观众记住了李宇春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张杰的《往事随风》,郁可唯的《痒》等。

然而,2010年快男12强诞生之后,很多媒体和观众一致感慨,“这也许是史上最无趣的快男12强了。”千人一面,风格单一,几乎谈不上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大部分选手在进入全国总决赛后,似乎都没找准自己的定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三)评委越来越温和

评委一项是选秀节目中的一大看点,以毒舌著称的包小柏,有着招牌式“very,very good”叫喊的柯以敏。然而,本届快男评委中,观众看来看去都是一些老面孔,说着“注意气息”、“注意节奏”、“注意情感”这三句令观众耳朵都起茧的“老三样”,让本来就紧张的选手,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头脑也不清晰起来。

海子诗选范文4

幼儿园时的哲哲更关心什么好吃,什么好玩;上了小学后,他仿佛进入互联网时代,大脑突然开窍,开始对各种事物感兴趣,总是问出一连串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有的问题我一知半解,更多的时候我也茫然四顾,只好回家后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有专家说,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而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过了直觉行动阶段,转而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即主要通过对直观事物的感知,进而把握事物背后的逻辑与规律。而随着年龄发展,在具体形象逻辑思维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孩子对事物背后本质的求索心态、对规律和逻辑的感知力也越来越强。

孩子的兴趣培养需要时机

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历史书籍登场的时间不必太早,小学一年级之前,孩子普遍对历史不感兴趣,更喜欢听故事、动手操作、交朋友和适应学校生活上;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历史学习不是空中楼阁,而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进行历史启蒙。小学二三年级,语文和思想品德等课程多了与国家、社会有关的内容,此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一起读读历史。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身之外的世界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喜欢思考,越来越喜欢问“为什么”。

就像一天放学路上,我突然感慨一个人长大不容易,跟哲哲唠叨:“你知道吗,爸爸和妈妈养育你8年多了,8年啊,相当于打了一场呢!”然后,好为人师地给他讲述的一些知识,如九.一八纪念碑是怎么回事,中日两国哪一年开始正式宣战,战争期间双方差距悬殊的武器,国共两党不同的作战方法,巴拉巴拉好长时间,本以为会得到小家伙由衷的附和,没想到他却跑题了:“爸爸,你说,人类为什么总是发生战争呢?日本人真的那么可恨吗?”

哲哲的发问让我很意外,于是开动脑筋找答案:“有些日本人,如好战的日本人比较可恨,但大部分日本民众还是爱好和平的。至于为什么发生战争,是因为人类很贪婪,总是想拿走别人的好东西……”讲着讲着,感觉说得也不尽然,突然心虚起来,意识到再多说下去可能会误人子弟,意识到该给他看一些历史书了。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们固然该直面应对,但也要一边给自己扫盲历史知识,一边寻找优秀的老师――让优秀的历史书籍登场。

书籍是了解历史的好工具

可是,当前适合中段孩子阅读的历史书籍,要么过于板着面孔说教,要么近于调侃的戏说,失却了历史的真实,传统的历史故事有太强的官方色彩,读多了蒋廷黻、吕思勉和许倬云的历史著作后,愈发觉得以往的历史书尤其是历史教科书非常值得警惕。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虽然很好,但文字过多,对小学中低段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且不够趣味化、童趣化。其他的像房龙的《人类的历史》、希利尔的《说历史》,也均是佳作,但更适合小学高段的孩子,哲哲还没到那个年龄,只好告诉自己再等等,再等等。

后来,恰好看到一位台湾学者写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有种“蓦然回首千百度,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其实,历史启蒙书,或者说好的儿童历史书,更多的是讲故事――不是刻板生硬地纠缠于某个史实,而是有选择、别出心裁地讲故事,透过活生生的人与事,让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因果相结合,从历史中学到人为处事的道理。这样的历史书籍充满趣味,好读好玩,有儿童视角,没有历史书浓重的教化味道。

海子诗选范文5

何为选择性缄默?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小儿在获得言语功能,有正常的言语理解及表达能力后,因精神因素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沉默不语的病症。由于其言语表达在场景和对象上有鲜明的选择性,故称选择性缄默症。其实质并非言语障碍,而是一种社交功能问题。该病常有几个特点:

多在3~5岁起病,女孩多见。

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并且有选择性,即在熟悉环境及熟悉人面前讲话而在陌生人及陌生环境面前则缄默不语。

少数儿童则相反,在幼儿园、学校说话而在家不说话。通常用手势、摇头、点头来表示需要,或仅用“是”或“不是”等单词来表示。但越是鼓励其讲话,越是缄默不语。

约70%患儿伴情绪和行为问题:如害羞,行为退缩;见生人毫无表情;或在家中有明显违抗行为。少数患儿伴有多动、抽动障碍和其他言语异常表现。

易引发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

选择性缄默症一般无脑器质性原因。目前认为,是因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儿童而产生的,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病前具有性格特征

患儿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患儿的父母常有人格异常和精神障碍。

发育成熟延迟

患儿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

还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等其他发育,其中部分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及其他异常变化。

心理社会因素

患儿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

选择性缄默应及时治疗

儿童期的选择性缄默症只要及时、坚持治疗,一般可恢复正常言语及社交功能,预后较好,极少数可持续到成年。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参与,逐步引导患儿与他人交流。

目前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法和行为治疗。医生建议采用三改善三鼓励原则。

三改善原则

即改善生活环境,给患儿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温馨感;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改善学习环境,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取笑其言语障碍,不恐吓捉弄等。

海子诗选范文6

胡昊轩

一天,

妈妈吃过午饭,想睡午觉,我也想睡午觉。

但是,我怎么也睡不着,然后起来走向客厅,我看见桌上的盘子、筷子、勺子,心里便有了主意。

我先拿出洗洁精倒在里面,再用钢丝球在上面擦着,发出“唰唰唰”的声音。该到洗筷子和勺子了,“叮叮当当”我便开始洗了,我把筷子弄得“咔咔”响。

终于洗完了,我悄悄地把“工具”放到原来的位置。

妈妈醒后说:“昊轩真是个勤劳的孩子。”

指导教师

上一篇小学课文

下一篇诗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