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适的赠别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适的赠别诗范文1
答:一、通过数次实践操作得出百分百的结论:PC和无线一定是能互相影响的!而且拆开之后再放到一起,点击率一定会下降!那些说不影响的根本都没去测试,凭感觉瞎说!二、PC和无线端不能分开,分开一定是错的。三、直通车PC端和无线端是否要分开投放呢,其实PC和无线很多人认为现在是各自独立,但是经过我的测试其实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建议一般情况下不要分开操作,要不质量分会很不稳定。但是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苦恼,某些关键词不分开的话,出价和无线的溢价很难找到平衡点,可能为了某一个词达到平衡点就要影响其他的词,其实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把关键词分组,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分开计划投放,比如核心词一组,大词一组,长尾词一组,这样相对就容易找到平衡点。还有每个类型的关键词对应的车图和创意标题要统一,这样点击率才高!例如,把大词放在一个组,这样你的创意标题和推广图就可以根据这些大词来操作,这样提高点击率,然后长尾词也可以制作特定的推广标题和图,核心词一样,因为有些创意标题和主图不适合某些词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关键词。这是我们最新研究出来的细致的玩法。原计划是都放在一起的,点击率做到3%,转化率2%左右,但是经过我们分组细致操作之后,总的点击率达到5.6%,转化率3.5%.
问:狼哥,我听说买家账号的级别也影响卖家的权重,这个说法是可靠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遇到级别高的账号的客户,我们是不是要努力把客户留下来,有这样的侧重点是吧?
答:你现在打开淘宝PC端,任意搜索一个关键词,然后下面会出现一个提示,例如我搜索“羽绒服”,下面会提示“您好,“羽绒服”相关的宝贝:黄钻爱买店铺找到500+件,回头客爱买店铺找到500+件”。由此可以看出买家账号级别对卖家加权分不一样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然后这个问题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黄钻级别的老客户就是重中之重的法宝了,所以我们在维护老客户的时候,黄钻老客户就要作为重点了!关于你说的侧重点,在对待新客户的时候,其实不要去管买家级别,遇到就要拿下。
问:您好老师,我有一个宝贝在推广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关键词展现很不错,有一个关键词展现2000多,我这个关键词的质量得分也有8分,无线端的分数是5分,我出价是1.2元,但是2天下来一个点击都没有,这个是哪里的原因?
答:这个问题简化下来就是关键词有展现无点击,那么影响关键词点击的因素归纳以下方法,你可以根据情况去优化:一、主图不吸引人,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优化主图开始,注意整体的点击率情况二、推广标题,注意可读性,关键注意属性词的搭配,这个标题其实就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把这个宝贝的特点描述出来。三、基础销量,如果基础销量太低,消费者产生不了从众心理四、相关性,这个关键词与宝贝本身相关性差,消费者搜索这个关键词相要的东西并不是你这样类似的产品,五,出售价格,价格定位不合理!六,位置,你目前的位置环境不适合你的宝贝,出价调整位置。关键词优化是持续循环的动作,不可能是一次优化就可以了,不是一天就能看到效果,记得用心坚持!
问:狼哥您好,我有一个关键词在无线端的点击率4.2%,ROI已经优化到2.3了,但是这个关键词依然才有7分,一直不涨,这是什么情况啊?
答:质量分并不只是考虑点击率和转化率,同时也会考虑跟产品的相关性和客户体验,以及这个关键词带来的收藏,加购的数据都很重要,可以观察下这几项在质量分里是否没有满格。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关键词的同行数据如何,如果同行均值都是4.2,那么你必须超过这个数据才能让质量得分继续提升,例如这个关键词在同行当中,当他们都是7分的时候,点击率一般都是达到了你这个数据,所以不再提升,关键词的质量得分的相对性是取决市场的,随着市场的竞争幅度越大上分越困难,所以这个时候你要继续提升收藏,加购,点击,转化等数据才能提升质量得分。
高适的赠别诗范文2
关键字: 盛唐 咏侠诗 “马”意象 作用和意义
咏侠诗即是“以游侠为对象,歌咏或表现其侠行、侠气、侠情、侠节等内容的作品,或以侠、侠义精神为意象,通过咏史、怀古、赠别等来言志抒怀的作品”。[1]盛唐是咏侠诗发展的集大成阶段,这一阶段,参与咏侠诗创作的诗人最多,咏侠诗创作的数量最多,咏侠诗的总体质量也高于其他时期,咏侠诗的艺术风貌也趋于成熟稳定。在我从《全唐诗》中挑出的164首盛唐咏侠诗中,“马”出现了101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远远高于“剑”(61次)、“酒”(44 次)等其它咏侠常用的意象。下面我就“马”意象在盛唐咏侠诗中的作用和意义加以探讨。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将意象用于文学批评的是南朝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2]这里的“意象”指“意中之象”,是“构思过程中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3]刘勰提出的“意象”概念为后世诗论家所普遍接受,此后的诗论家对意象的理解都以此为基础。如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云:“意象欲出,造化已奇。”[4]这里的“意象”指的也是“意中之象”。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云:“意象应曰合,意象离曰乖。”[5]这里意象指的是意象的融合。尽管各家对意象内涵理解不尽相同,但对意象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的认识上却是一致的。“意”即诗人主观的情感、志向、报复,“象”即物象。基于此,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融入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6]
马是游侠的亲密伴侣,游侠无论是在都邑间游乐还是赴边塞征战,都离不开马,所以乐府诗中说:“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折杨柳歌辞》五曲其五)。 俗谚也称:“月下看美人,马上看壮士。”
盛唐咏侠诗中的“马”绝大多数是快马、骏马,它们的风神、气度、速度、神韵、遭际等都和诗中的游侠游侠形象相得益彰。咏侠诗中的“马”意象,按其对表现游侠形象的作用可分以下三类。
一、盛唐咏侠诗中常以“马”的神骏不凡、疾驰腾跃、骄气富贵等来烘托游侠的勇武气度及其骄横意气。
游侠的勇武气度常体现在擅长骑马、精于射猎上,这些游侠行为在诗中的展现,必然要借助于“马”意象。以擅长骑马表现游侠勇武气度的,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高诗咏“营州少年”这一边城游侠形象,特别提到这些生长在边地的游侠少年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骑马,并将其看作是一种异于常人的卓异本领。而岑诗中作者以自己近来能够穿上剑客的“短后之衣”(《庄子・说剑》)、能骑上骏马狂奔疾走而自傲,这都是对游侠尚武精神的赞赏和积极反映。
以骑马射猎表现游侠勇武气度的,如: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去如飞。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王昌龄,《观猎》)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高适,《赠王威古》)
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李嶷,《少年行三首》其二)
游侠少年们纵情游猎,骑着骏马,或在秋草凋落的原野猎兔,或在荒山深谷中射麋,或在皇家苑囿里射雁。在追逐猎物时,侠少们意气风发,纵马疾驰;获得猎物之后,侠少们踌躇满志,踏马而归,他们甚至还在马上饮酒,生食猎物。他们的勇猛让人敬畏,他们的侠气豪情更让人钦佩。
游侠的骄横意气,常常通过他们骑着骏马在都邑街肆中尽情游乐来表现。如: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崔国辅,《长乐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常建,《张公子行》(一作古意))
这些诗描绘的都是一些贵游侠少的形象,他们所骑的马都非常娇贵,或配以“珊瑚鞭”,或配以“金羁”,或配以“金鞍”。这些马又常常出现在“章台”、“杨柳”、“高楼”、“红尘”、“荷花”之间。而且,贵游侠少急于行乐时,马则为之狂奔;贵游侠少闲暇时,马则为之闲庭信步;贵游侠少正在寻欢作乐时,马则被系在一旁;贵游侠少心满意足之后,马则骄惰不行。马的一切装饰、一切经行、一切动作,都能见出贵游侠少的骄横意气。
二、盛唐咏侠诗中还用“马”意象来表达侠客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古代英雄的建功立业,绝大多数是通过参与战争这一途径来实现的。而战争自远古时期便和马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晋书・五行志》云:“马者兵事。”因此,建功立业总离不开征战,而征战总离不开骑马,正如古人常说的“功名马上得”,就是指功名总是和马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咏侠诗中的“马”意象必然要为塑造征战沙场的边塞侠少服务,展现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见于盛唐咏侠诗,如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三云: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骏马如风,扬鞭有声,游侠急切地离开长安,跨过渭水,辞别了祖国的月亮。他如此形色匆匆,为的便是“插羽破天骄”,用自己的武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诗歌开头“骏马”的疾驰,精确地反映了游侠渴望赴边征战、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又如李白的《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千金市骏马,万里逐王师。
诗中的“刘副使”买“马”不惜千金,走“马”不顾路远,为的就是尽快奔赴前线,加入征战的队伍,从而实现其报国立功的愿望。再如: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王翰,《饮马长城窟行》)
高诗中持着弓箭的阴山游侠儿,骑着“大宛马”,加入战阵,为的便是破贼建功。岑诗以“马”在边地奔走的艰辛表现了诗中“游侠形象”为了报国立功而无所顾惜的高尚情怀。王诗中之“游侠形象”走马驰骋,为的也是攻杀长城西线的敌军,其中“马”的意象表现的也是“游侠形象”报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三、盛唐咏侠诗还用“马”意象来抒发游侠功名不成的悲愤之情。
当边庭平静、国无用武的时候,或战事不利、困滞沙场的时候,或勇力渐消、年岁日去的时候,游侠对着他寄予了建功立业的梦想和希冀的骏马,难免会生发一种壮志未酬、功业不成的悲愤之情。见于盛唐咏侠诗中,如: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高适,《古大梁行》)
诗人以驱马荒城、骏马无用写内心的悲愤。他的悲愤是侠者的悲愤,因为大梁为战国时魏国的都城,站在这个已成废墟的古城中,他想起了昔日在这成就了不朽功名的古代侠客信陵君、侯赢、朱亥等人。昔日繁盛的都城,今日苍莽的荒城;昔日游侠成就功名的壮烈事迹。今日游侠被弃不用的冷落情形,种种今昔的强烈对照,不能不让作者感到悲愤。
又如王昌龄《杂曲歌辞・变行路难》中“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一句以马在黄昏凄凉的横笛声中嘶叫表现了诗中侠者因战事激烈而引起的悲愤之情。岑参的《送费子归武昌》中“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一句,以“马蹄”虽然磨穿却一事无成来感概自己终身碌碌而功业未成的遭际。
综上所述,在盛唐咏侠诗中,“马”意象可烘托游侠的勇武气度及骄横意气,还可抒发侠客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功名不成的悲愤之情,是盛唐咏侠诗的用来展现游侠行为和情感的重要意象。
参考文献:
[1]汪聚应著.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49.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33.
[3]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2009:138.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205.
高适的赠别诗范文3
关键词:唐诗;送别诗;时代精神;艺术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14-01
送别就是与朋友告别,送别诗就是给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以共勉的诗。唐人和朋友离别时喜欢作诗相赠酬,按照习惯惯例,送别诗一要叙友谊,二要叹离别,三要祝前途平安,但是不同的送别诗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具体地说,就是送别诗的感彩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便有不同的感怀、不同的寄予和不同的风格。下面就从几首比较典型的唐人送别诗入手,探讨不同的风格与感彩。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漫漫人生路,正是因为有了好友的鼓励和安慰,才使我们有勇气有信心去迎接各种挑战。同样是送别诗,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情愫主要表现在后两句。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李白仍向友人离去的方向眺望着,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也载着他的深情伴随着友人而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初居安陆,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而另一首晚唐时期诗人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却写的是难分难舍的感伤离别情绪。本来是因多情才难分难舍,分别时当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因离别伤怀,满腔情绪一时无从表达,相对无言,彼此倒像无情似的,貌似无情,实含深情,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第二句进一步写离情别绪。在饯别的酒筵上,别人是欢声笑语,只有自己情绪黯然,更难强作欢笑,而分别在即,与对方相对枯坐,无限情意,无从说起,只有照明的蜡烛好像还有惜别之情而“垂泪到天明”。诗的后两句是借物抒情,而涉想奇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初盛唐时期由于唐朝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所以表现在送别诗中,就普遍具有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到了中晚唐,由于唐朝社会由盛转衰,所以这一时期的送别诗中不但失去了初盛唐时期的感彩,而且显出了低沉、悲伤的情调。
在唐代送别诗中,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内心深情真挚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的借助比喻、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1、直抒胸臆。好友分别、离情别绪、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唐人送别诗有很多事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2、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谊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景物在有情人的眼里会因人的情绪不同而变得不同。唐诗本就重情趣、重意趣,诗人在表现“情”和“意”的时候,往往要借助“景”或“境”,在送别诗中眼前的景物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这是唐代送别诗的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首联写青山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颈联中“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唐代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俯拾即是,是最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但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这首诗情在景中,写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竹林寺远,钟声触发思绪,归影勾起诗人的归意。但诗人形象隐于诗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但这两种情怀全融在意境之中,教人领会其中深意。
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唐人送别诗在其思想内容上,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格调或豪放或含蓄,或旷达或深婉;抒情或直白或蕴藉,或借景或托物,用语浅近,不事雕琢,真正体现了“境近意远,词浅情深”的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陶文鹏.唐诗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0.1.
[2]沈松勤,胡可先,陶然等.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
高适的赠别诗范文4
关键词:《全唐诗》;中华点校本;扬州诗局本;勘误
清彭定求等人所编《全唐诗》是历代唐诗整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板问世,1960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曾多次重印。199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铎先生主持开发“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笔者曾参与这项工作,出于工作的需要对中华书局点校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扬州诗局刻本进行互校,发现两书存在一些没有标示的异文。现整理出50则,首先指出它们在点校本中的卷数和页码,然后稍加考辨,供广大研究者及此书再版时参酌。
1.卷一太宗皇帝《秋日(一作夜)翠微宫》“秋日凝翠岭”(页14),扬州本“日”作“光”。案:“秋光”指秋月之光,与下文“鸿影”均为常见的夜晚诗歌意象,“光”是。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收录此诗,均作“光”。
2.卷三明皇帝《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序云“披乐善之虞邸,坐忘忧之观。……畅众心之怡,欢归骑之逶迤。”(页35)扬州本作:“披乐善之邸,坐忘忧之观。……畅众心之怡虞,欢归骑之逶迤。”案:序乃骈文,扬州本上下句对仗工稳,是。张说《张燕公集》卷二收录此诗,序与扬州本同。
3.卷八韩王从善《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娇自态相窥”(页76),扬州本“自态”作“态自”。案:“娇态”指蔷薇妩媚可爱之态,“娇自”则义不可通。徐铉《骑省集》卷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卷十七《鼓吹曲辞》柳宗元《东蛮》“已言我异世”(页179),扬州本“已”作“自”。案:此句为东蛮谢氏自述口吻,“自”是。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一、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5.卷三十长孙无忌《新曲二首》“侬阿家住朝歌下”(页433),扬州本“侬阿”作“阿侬”。案:“阿侬”为自称,吴地方言,是。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6.卷三十九庾抱《别蔡参军》“沟水易东西”(页499),扬州本“东西”作“西东”。案:“东”为东韵,与此诗其余韵脚“同”、“中”、“鸿”三字均为东韵,“西东”是。《文苑英华》卷二百八十六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7.卷四十一卢照邻《怀仙引》“攀旧壁而无据”(页520),扬州本“旧”作“石”。案:下句云“泝泥溪而不前”,“石壁”“泥溪”对仗工稳,“石”是。卢照邻《卢升之集》卷二、《文苑英华》卷二百二十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8.卷五十六王勃《重别薛华》“风飘濯锦川”(页675),扬州本“风飘”作“秋风”。案:上句云“明月沉珠浦”,“明月”“秋风”对仗工稳,是。王勃《王子安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二百八十六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9.卷六十一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睿律九韵开”(页724),扬州本“韵”作“韶”。案:“九韶”为舜时乐曲名,与上句“宸心千载合”对仗工稳,“韶”是。《文苑英华》卷一百七十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0.卷七十二周彦昭《晦日宴高氏林亭》“高会偶龙池”(页787),扬州本“池”作“沙”。案:“沙”为麻韵,与此诗其余韵脚“华”、“霞”、“车”均为麻韵,是。唐高正臣《高氏三宴诗集》卷上、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九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1.卷八十六张说《夕宴房主簿舍》,序云“微月曰夜”(页926),扬州本“曰”作“白”。案:上文云“岩云暗山”,“暗”“白”对仗工稳,是。张说《张燕公集》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2.卷一百一寇泚《度涂山》“悠悠正旆远”(页1082),扬州本“正”作“征”。案:“征旆”为军旗,“正旆”则义不可通。《文苑英华》卷二百九十、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六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3.卷一百一吴竞《小传》云“乃别撰名史”(页1082),扬州本“名”作“各”。案:此言“尝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名史”,结合上下文语义,“各”是。
14.卷一百五周利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山豫乘金节”(页1101),扬州本“山”作“出”。案:“出豫”指帝王出巡,且与下句“飞文”对仗工稳,“出”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二、明高(棅)《唐诗品汇》拾遗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5.卷一百八李元纮《小传》云“南州可移,此断不可摇”(页1114),扬州本“州”作“山”。案:《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李元纮本传载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山”是。
16.卷一百八萧嵩《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文章礼一变”(页1116),扬州本“礼”作“体”。案:“礼”字在此不但义不可通,且与下句“礼乐道逾弘”重复,“体”是。张说《张燕公集》卷四、《文苑英华》卷一百六十八、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四均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7.卷一百十一韩休《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东辕迟返旆”(页1133),扬州本作“东‘作’南”。案:张说《张燕公集》卷四、《文苑英华》卷一百七十七、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8.卷一百三十八储光羲《贻丁主簿仙芝别》“楼迟依水滨”(页1400),扬州本“楼”作“栖”。案:上句云“偃仰东城曲”,“偃仰”“栖迟”对仗工稳,“栖”是。《储光羲诗集》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9.卷一百七十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我窜三色九千里”(页1754),扬州本“色”作“巴”。案:“三巴”为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为贬谪之地,“巴”是。宋杨奇贤《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十一、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十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0.卷一百七十八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永路当日勖”(页1814),扬州本“日”作“自”。案:宋杨奇贤《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十九、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十九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1.卷一百九十八岑参《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坡”(页2045),扬州本“坡”作“坂”。案: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三、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三、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十四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2.卷二百十二高适《同韩四薛三东亭月》(页2206),扬州本作“《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案:高适《高常侍集》卷四、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十八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3.卷二百二十九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水长注海奔”(页2491),扬州本“水”作“江”。案:宋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卷二十七、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4.卷二百三十二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鲁钝乃多病”(页2559),扬州本“乃”作“仍”。案:宋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卷三十四、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一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5.卷二百三十七钱起《新昌里言怀》“不望旧山薇”(页2631),扬州本“望”作“忘”。案:此诗表达怀念旧里之情,“忘”是。钱起《钱仲文集》卷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转贴于
26.卷二百三十九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喜政多才宠寇恂”(页2669),扬州本“喜”作“善”。案:“喜政”于义不通,“善”是。钱起《钱仲文集》卷九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7.卷二百三十九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八“隐放扁舟去”(页2677),扬州本“隐”作“稳”。案:钱起《钱仲文集》卷十、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8.卷二百三十九钱起《田鹤》“单飞后片雪”(页2687),扬州本“雪”作“云”。案:钱起《钱仲文集》卷十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9.卷二百四十一元结《舂陵行》“郭亭传急符”(页2704),扬州本“郭”作“邮”。案:“邮亭”为古代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邮”是。元结《次山集》卷四、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六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30.卷二百四十三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金细正舞石榴裙”(页2734),扬州本“细”作“钿”。案:“金钿”指嵌有金花的首饰,“钿”是。《文苑英华》卷二百五十四、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31.卷二百四十三韩翃《寄哥舒仆射》“步义(一作又)抽箭大如笛”(页2734),扬州本“义”作“人”。案:“步义”于义不通,可能是“步叉”之误,“步叉”为盛箭之器具,《文苑英华》卷二百五十四作“步义”。“步人”指步兵,语义亦通,明高棅《唐诗品汇》作“步人”。
32.卷二百六十一任华小传“又与庚中丞书云”(页2902),扬州本“庚”作“庾”。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收录任华此书,题为“致庾中丞”,“庾”是。
33.卷二百七十一窦群《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弹冠驾迹近”(页3040),扬州本“驾”作“惊”。案:“驾”字于义不通,“惊”是。唐褚藏言《窦氏联珠集》卷三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4.卷二百八十二李益《置酒行》题下注“一本行字”(页3205),扬州本作“一本无行字”。案:《全唐诗》异文常用“一作某”或“一本无某字”表述,“一本行字”不符合此书表达习惯,且义不可通。
35.卷三百十四袁高《茶山诗》“走挺糜鹿均”(页3537),扬州本“糜”作“麋”。案:“糜鹿”义不可通,“麋鹿”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五、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6.卷三百五十五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余纷笼疏理”(页3986),扬州本“纷”作“粉”。案:“余纷”义不可通,且上句言“新青排故叶”,“余粉”“新青”对仗工稳,“粉”是。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外集卷三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7.卷三百五十九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风飘掌下紫游缰”(页4052),扬州本“下”作“上”。案: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二十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8.卷四百二十二元稹《刘阮妻二首》之一“仙洞千年一度闲”(页4640),扬州本“闲”作“开”。案:“闲”义不可通,“开”是。唐韦縠《才调集》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9.卷四百三十九白居易《彭蠡湖晚归》“何来临此望”(页4894),扬州本作“何”作“但”。案: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十六、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40.卷四百四十五白居易《知足吟》“同歌知足曲”(页4992),扬州本“同”作“因”。案: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二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1.卷四百五十四白居易《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闲吟工部新来句”(页5146),扬州本“闲”作“闷”。案: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2.卷四百五十七白居易《自题酒库》“此翁何处当”(页5187),扬州本“当”作“富”。案:下句云“酒库不曾空(自注云:刘仁轨诗云:天将富此翁,以一醉为富也)”,结合语义,“富”是。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四、宋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八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43.卷四百九十八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之十三“月出方能起”(页5657),扬州本“月”作“日”。案:日出起床常用来表现闲适之情,“日”是。姚合《姚少监诗集》卷五、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六、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九、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4.卷五百十张祜《塞下》“闲看行近远”(页5816),扬州本“闲”作“问”。案:此诗为五言仄起平收律诗,此句为第七句,第一字应为仄声,“问”是。《文苑英华》卷一百九十七同扬州本、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十三作“问看行远近”。
45.卷五百五十八薛能《题逃户》“几界瞢(一作事)农桑”(页6473),扬州本“界”作“世”。案:此言逃户几代人务农,作“世”妥。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十八收录此诗,作“几世葺农桑”。
46.卷五百九十三曹邺《送友人入塞》“如何恨路长”(页6880),扬州本“恨”作“怨”。案:曹邺《曹祠部集》卷二此句作“如何怨路远”、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四同扬州本。
47.卷六百九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伟哉泂上隐”(页7023),扬州本“泂”作“洞”。案:皮日休、陆龟蒙《松陵集》卷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8.卷六百十八陆龟蒙《包山祠》“中坐箫鼓重”(页7124),扬州本“坐”作“堂”。案:陆龟蒙《甫里集》卷二、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高适的赠别诗范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22-0025-0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备受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中也忽视了对人的精神养育有着重要作用的民俗文化这一重要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均衡现象。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有它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民俗资源,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内涵,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寻找世人惊叹不已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之为载体,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教育核心,使学生吸收其中有益的精神营养,并变为自己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一、语文教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我们都深知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它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宽泛,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趣味盎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嵌入”这方面的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据笔者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怎么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其主要责任应该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在应试教育这块“战场”上取得“战绩”,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特点。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资源了。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自己的语文课的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我们应该将语文教育的营养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这样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更有其自身的优势。
作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不仅是人们世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积淀、产物,而且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生活理念的反映。民俗学者陈勤建指出,民俗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特征绝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它的内容涉及到人格的塑造、心绪的情结、色彩的喜好、图腾的对象,它如同人类身体中的DNA,留在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它通过潜在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每一代人在接受上一代的影响时,无论是接受、修正还是舍弃,都是主动、自觉的。人们在延续、发展民俗的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灿烂主线。
因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中国民俗文化,应该成为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应该强有力地“嵌入”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案例与体会
1. 从“礼”教起,课堂显露生机。通过研究文献,笔者了解了“民俗”的概念,并认识到先有民俗文化,后有高雅文化,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头。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因此,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首先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深刻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知识的篇、段,以期从民俗角度找到理解教材的新视角。
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说“礼”为题作文,学生的思路被卡住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礼”的意义和内涵呢?笔者想起了《触龙说赵太后》中对"趋"行细节的描写,对学生进行如下启发:
我国是礼仪大国,这一点在古人对举止言行做的具体要求上就可看出来。古人比较重视步行,对特定场合中走路的速度、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触龙说赵太后》描写触龙见太后时的情景说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在太后气头上去见她,“遵礼”是法俗的需要,“尊敬”是交往的基础,触龙虽慢慢挪动脚步也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这既是显示遵从君臣之“礼”又是表现对太后的“尊敬”,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对太后的劝谏获得了成功、小礼节就这样反映了人物的大智慧。
接着,由此生发,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去深入思考与人交往应遵从的礼仪规范:公共场所慢步轻声,约人见面遵规守时等,这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表现,也是弘扬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需。这节课,不仅指导学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而且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对他们养成审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及洞察力也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民族凝聚力。
2. 说“氓”解“雀”,发现深层意义。成功利用《触龙说赵太后》中趋礼的解读,尝到了民俗教育的“甜头”,促使笔者下决心引导学生挖掘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内涵,更深入地寻找民俗教育的意义。特别是说“氓”解“雀”的过程,更加深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形成了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
说“氓”――讲《氓》一诗,抓住女主人表示“婚嫁随俗”的几句,将其与下文表示决裂的誓言对比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整体的把握。
先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语言温和委婉,虽已私下定情,因为无“良媒”不得不把婚期推迟,这是一个多么守礼遵法的女子!对“媒妁”之俗的顺从,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婚俗中“媒”的重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女子温和柔顺的人性之美。然而,这样一个和顺温婉的女性,面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毅然发表了与之决裂的宣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前后两段描写鲜明地反映了女主人温柔而又坚强的立体性格,显出了《诗经》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解“雀”――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同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情美,从而受到感情的陶冶。
“七夕”和每月十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离别话语实际展现了难舍难分的姑嫂情,这种真情融在民风习俗中充盈着淳厚的人情味,教学中渗透诸如“牛郎织女”一类民俗故事,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和趣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3. 灞桥一 “柳”,引发考题寻“踪”。在紧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面对高考必考的诗歌鉴赏题,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卷面上的8分会因种种原因而损失过半,甚至全部丢失。而导致学生读不懂作品或答题出现失误的原因,正是学生民俗知识的欠缺。如柳永《少年游》一词“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针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做了学生阅读情况统计,结果发现,24人中只有一人认为“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拓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这一理解是不对的,此题的正确率仅为4%。当问到选对了答案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理解不正确时,他又只能回答诗中写的不是“故国之思”,至于为什么不是就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其实,只要学生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灞桥折柳的习俗,就能知道灞桥与折柳是别离的象征,再联系“风物尽前朝”即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应该是作者在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表达的应是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而非“怀念故国”之情。可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因而也就抓不住作者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的主旨。更无法想象作者“想年去岁来,多少离人在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的感伤了。
此时,笔者才真正意识到对“灞桥”“折柳送别”这些古民俗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怎样地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向往的师生互动、生“思”如泉的理想教学境界与学生知识现状出现了多么大的反差,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由此,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必须加强民俗知识的教学,并带领学生“补”做高考题,寻找民俗踪影,体会民俗知识的“钥匙”作用。
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材料、2005年的高考重庆卷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为材料命题,就“此夜曲中闻折柳”和“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句提问,或从“折柳”问起,直奔民俗主题,或从“梅花、关山”隐藏民间乐曲的踪迹(《关山月》原为汉代反映征人思乡报国情感的《鼓角横吹曲》,它与后世琴曲《关山月》都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梅花落》则是南朝至唐间较为流行的笛曲)入手,如果学生对两支曲子略知一二,就会发现此题与《春夜洛城闻笛》的阅读都把民族乐曲知识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之一。学生由此明白,多了解一点民俗,对提高古诗阅读能力大有好处。
再比如,高三年级进入11月考以后,频繁的讲题与做题,学生会逐渐感到疲劳,此时,根据诗歌鉴赏题目的需要,适时渗透民俗故事、趣味性常识,会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让他们暂时从疲劳中解脱。
有套试卷,以姜夔《淡黄柳》一词为材料命题并加如下注释:“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这首《淡黄柳》词是姜夔寄居合肥写的,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对这一点不难理解。他们感兴趣的倒是半吞半吐的注解后面的内容――为什么三天不生火?而这正是寒食节这一节日的来历。
笔者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绘声绘色又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出走,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悼念介子推。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这就是“足下”一词的出处。从此,插柳枝,吃寒食,不动烟火,就演变成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足下”的故事,演变成了足蹬柳木荡秋千的习俗。
听了这段故事,学生们被其中人物的行为打动了,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忠诚、重情重义的优良品质以及渴望清明盛世的传统文化精神。这堂课是利用民俗知识促进是个教学实践中的进行的一次知识拓展与情感教育成功的一例。它使我意识到,只要肯挖掘,民俗知识背后定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宝库。而这些民族精神如同血液一样伴随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汩汩流淌至今,甚至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仍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4. 从节令习俗的描写中,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民风民俗的相关内容已有所关注,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把节令民俗纳入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华夏各民族丰富的风俗民情,为学生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在鲁迅的《祝福》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的节令描写中。第一次是描写鲁镇年终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中的好运气”,以便他们过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的却是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预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为争取这一权利,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她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祭祀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原因。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记录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更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外,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边城》和《红楼梦》的部分节选(《林黛玉进贾府》)。《边城》中端午节划船、捉鸭子热闹非凡的情景,充满神秘的月光下男女青年赛歌定情的民俗描写,将湘西古老的边城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悦其情。而作者则通过这些,赞美了边民纯朴善良的心灵,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红楼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出场的服饰、不同节令热闹的宴饮场面和豪华的布置,表现贾府地位的显贵、生活的奢华,与最后贾府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定会灭亡的历史必然。
三、反思及结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涉及到一些传统的民俗风情,它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如果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好这些民俗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排除理解文本的障碍,提高学生的民俗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挥其在语文教学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挽救许多目前正在日益消失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