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水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水诗词范文1
2、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出自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出自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山水诗词范文2
【导语】
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时间为2019年11月8日9时至11月12日12时:考生网上注册报考(全市统一时间)。
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网上自行注册考生,首次报考时须按注册区考试中心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办理报考信息确认手续,逾期未办理确认手续的报考无效。
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山水诗词范文3
是决定一张山水画的好与坏的先决条件。就如同一座建筑物,其骨架不合理,外表装饰与装修再华丽、再讲究,它也不会坚固实用的。其次,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构图要与画面的内容相谐调,这样这幅画才会有欣赏价值。
在陶瓷山水画中的构图,非常強调规律性和辩证法,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形式上有宾主、呼应、远近、虚实、疏密、聚散、开合、藏露、均衡、黑白、大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我们应把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均衡在画面之中,才能完成一幅好的构图。
开与合,即分与合,是相对的矛盾。有矛盾的对立因素,画面才生动。但矛盾而不统一就会有开的动势而产生不稳和散乱之感。
有开就必须以合的力量加以制约,才能相对稳定下来,使人从视觉心理产生安定稳妥之感,看起来感到舒服。
“开合”、“聚散”、“放收”等对立因素是构图中首先碰到的一个规律。有开必须有合,有聚必须有散,有放必须有收。画一看就显得宽广、深远、宏伟、有气魄,画中传神有韵。画要外分内合,形断意联,外松内紧,内外相应。在开全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陶瓷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密集”要注意凝聚,“疏散”要注意秩序,要处理好开与合的辩证关系。
自然界物象有远有近,有明有暗,景物有強有弱,有清有浊,故而必然产生虚实变化,反映在构图上必然有虚实、隐显、明晦、藏露。
山水画的一个特点是要表现“大”和“多”的感觉,要求在一幅有限的画面上表现无限的景与情,表现丰富的景物和大的境界气势,这就要非常慎重地利用有限的画面。要在斗方小纸中表现万水千山,层峦叠嶂,仅靠实实在在的罗列是绝对不行的。必须“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无胜有”,做到无声胜有声,让人回味无穷。这幅画才能上品味,成为佳作。
构图上的虚实。山水画往往山重水复,层峦叠嶂,以积墨反复递加,追求厚实、凝重的效果,但厚实中要空灵,景实而意虚,实而不塞,要透气,要有“活眼”。虚的地方要合情合理,虚而不空。虚实相变相生,虚中见实,实中见虚,实有据,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自然界是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两种状态的对立统一。运动富于变化而生气,静止显得统一而安定。变化与统一也是构图学中的重要法则。所謂“奇”是变化,“正”是统一。在创作中求“奇”应是主导的方面,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画贵能极”,极虚极实、极密、极疏、极浓、极淡、极满、极空、极奇、极正,等等,都是艺术追求的至高点。但“极”也有限度,即所谓“极限”,超过了极限,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真理超过半分就会变成为谬误,事物的辩证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国画论中“气韵生动”主要是有节奏韵律体现在画面中,节韵律造型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形式产生趣味,具有抒情的意味。
山水诗词范文4
考试时间
2019年北京市房山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时间为2019年1月9日至1月11日;
9日
(星期三)
上午
8:00 — 10:00
语文
10:30 — 12:00
政治
下午
2:00 — 4:00
英语
10日
(星期四)
上午
8:00 — 10:00
数学
10:30 — 12:00
物理
下午
2:00 — 3:30
化学
11日
(星期五)
上午
8:00 — 9:30
地理
10:30 — 12:00
历史
下午
山水诗词范文5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6-01
1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在知识的迁移上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缺乏一种宏观审读,也就更谈不上个性悟读或者审美解读,最终造成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非常的茫然,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未真正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1.2 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古诗词自身具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并不像白话那样浅显易懂。对于大部分古诗词而言,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而这无疑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的灵活气韵得不到展现,使其审美趣味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造成其教学质量低下。
1.3 教学功利化
在高考这支指挥棒下,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流于功利化。一方面表现在重鉴赏技巧的灌输,轻能力培养,尤其在高三阶段各种诗词鉴赏的秘诀如潮水般涌向学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求质量,但求多多益善,期望能够押中高考题。其实这种现象都围绕“分”,忽略了诗词鉴赏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规律,是一种诗性美的丢失,严重违背了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2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施
2.1 基于古诗词自身文体特点所采取的策略
2.1.1 在技法上进行突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望文生义来理解古诗词,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古诗词理解上产生误区。在古诗词中,其语言较为含蓄,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过谐音、比喻、用典、互文、拟人或者借代等方式来表达。鉴于这种特性,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想突破这种语言理解障碍还必须得掌握相应的艺术技能,从整体出发,根据语境进行联想,对词义进行动态地介绍,将一些困难的古诗词转变成为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封丘作》这两篇诗歌中,有“烟尘”和“风尘”这两个词语,尽管二者只有一词之差,当时在词义上确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时,教师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借助于工具书,使学生能够明白《燕歌行》中的“烟尘”指的是战争,而《封丘作》中的“风尘”即可理解成为流言蜚语和地位卑微者的生活,又可理解成为战乱。
2.1.2 结合古诗词自身的意境,进行情境的再现
在古代,诗人将客观的物象来作为其创作的素材,通过加工与提炼以后,将其转变成为渗透着诗人自身情感的艺术形象。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明白这一特性,注重学生感官的激发,进行古诗词意境的再现,正确引导学生在这种意境中来解读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思想,借助于具体的物象,使学生可从不同形态上来审视诗词所蕴含的内涵,通过日常体验与观察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物象的感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应将意象进行归纳和总结,辨别不同诗词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的不同,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意蕴进行细作与辨析,通过学生自己的辨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意象之美,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联想,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表面语言符号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2 教学方式的融通与创新
在进行诗文的阅读时,应从整体出发把握诗歌,结合诗人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生活状况等,这样才能够在一个大的语境中,从浅到深地认识和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宗旨。比如,进行山水诗这一专题的教学时,在对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之间异同进行比较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当时唐朝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白盛唐与中唐之间二者在本质的异同,使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更多是表达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的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则更多的反映出了作者低落和无奈的心情,表达了作者自身清淡高远以及孤寂的意趣。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在进行诗词鉴赏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母语这一课程资源意识来增强古诗词和日常生活、社会以及世界之间的联系,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学艺术所具备的各种象征。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古诗词教学场景,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
山水诗词范文6
关键词:唐代 桂林 山水诗 奇特
山水诗是自然山水美与观赏者心灵相融合的艺术载体。六朝山水诗从总的倾向上来看,大多着意刻画山水的客观面目,局限于以形写形,工笔细描,再现大自然的外形美。而在唐代山水诗歌中,观赏者于自然山水机械组合,情景分叙的简单模式被打破,山水审美与自然哲学趋于完美结合起来,山水自然美与观赏者心灵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双向反馈,物我合一,从而形成了中国山水审美的最高艺术境界。
一
桂林秀美的山水风光在唐代已经引起了许多文人骚客的关注。如杜甫的《寄杨五桂州》是较为有名的一首: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千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本诗写出了桂林宜人的奇特气候,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桂林则清爽宜人。在雪花纷飞的隆冬,梅花在万里之外的桂林盛开,说明了桂林是一处盛夏无酷暑、腊月无严寒的好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旅游的好季节。
中唐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一诗描绘桂林的自然山水,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说出了漓江的水,是那么清澈而曲折,登高远眺,像一条青绿色的绸带环绕在崇山峻岭之间;桂林的山,是那么翠绿而挺拔,似一支支插在大地上的碧玉簪子。寥寥几笔,就捕捉了桂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最显著的特征,活现了“山水甲天下”的娇姿,成了讴歌桂林山水之美的千古绝唱。
桂林的山不以宏大出名,而以秀丽著称。正是这些稀罕的石山,形态美、诗意浓,使游人为之倾倒。如:张固在《独秀峰》一诗中写道: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写出了该峰拔地而起,高插入云,在桂林城的群峰中一枝独秀的气势。“擎天一柱”一语,更能表现出独秀峰的磅礴气势。
桂林的水不以雄伟出名,而以澄碧曲折闻名。张九龄的《巡按自漓水南行》,曹松的《桂江》、刘长卿的《入桂渚次沙牛石穴》、宋之问的《下桂江悬黎壁》和《下桂江龙目滩》都是描写漓江流域风光的诗作。“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曹松《桂江》中的这两句诗,正是用漓江水与天空的白云环绕在一起的胜景来体现漓江水的清澈蜿蜒。而李商隐的《桂林》则写出了别样的情致∶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河俦,萧鼓不曾休。
一层层的展现桂林这个“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旁”的山乡水域的自然环境。桂林不仅山水秀丽,而且岩洞奇巧。山中大小洞穴,玲珑剔透,幻若迷宫。洞中景物,千奇百怪。李涉的《玄岩铭》中就将南溪山上中的白龙洞描写得非常细致,诗云:
……岩之有洞,窈窕郁盘。虎挂龙悬,形状万端。威驰杳冥,仰杳攒玩。玉落磐坠,幽声昼寒……
进入岩中,洞道迂回曲折,洞中石钟乳形成了种种形象:有狮子、大象、斑鸠等形象;有云山、三峡、六月雪等洞中景色。将岩洞的华丽、奇巧描绘得形象逼真。
唐代诗人们展开艺术的想象,以鲜艳的彩笔描绘桂林山水,以优美的语言赞美桂林山水,施展了他们的艺术才华。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往往是由山、水、洞等景物,相互联系,相互映衬而构成的。诗人在描绘桂林山水的景色时,往往是从宏观上把握每一个景观的特点。许多的诗作是多样统一的自然景观的反映。“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不正是山与水与城的相互联系,相互映衬,多样统一。可见作者是从宏观上把握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的。总之,桂林奇特的山水在诗人的笔下就变得更加的惟妙惟肖了。正如桂林人们所说的,“不想不象,一想就象,越想越象”。我们通过诗人所描绘的桂林奇特山水更容易感受和欣赏桂林山水的美。
二
唐代桂林山水诗歌不但表现了桂林的奇特美景,而且还体现出作者的奇特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有别友之情和贬谪之情两种。别友之情主要是指诗人送别友人赴桂林上任时的心情,王维的《送刑桂州》,张说的《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送人之临桂》,杨衡的《桂州与陈羽念别》、《送公孙四自桂州归属》,张籍的《送严大夫之桂州》,白居易的《送严大夫赴桂州》等,此类诗作虽为送别友人,但并无哀怨凄婉之情,而多是激励友人,别有一番风味。王昌龄的《送高三之桂林》正是此类诗中的一首佳作: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全诗借景抒怀,寄托了诗人对挚友的一片耿耿忠情。夜色茫茫,诗人与好友面对着浩渺的潇湘江流把盏辞行。多情自古伤离别。而诗人在失意彷徨之际饯别友人,竟能从郁闷中跳出来,憧憬美好的未来,盼望着友人归来时襟袖里还沾着馥郁的桂花清香,或许是秀甲天下的桂林风光赋予诗人的这种灵性吧。张籍在听说严谟到桂林赴任时赋诗《送严大夫之桂州》说,到了桂林可以欣赏到那里山水的“幽奇”景致,其实,桂林并不遥远,与五岭相连,九疑山之南。“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那里并不荒凉,农耕还是很发达的。“听歌难辨曲,风俗自相谙。”风俗与中原也差不多的,只是语言和乐曲有些差异。张籍的言外之意,是要严谟放心前去赴任。白居易也写了一首《送严大夫赴桂州》,他首先强调了桂林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去那里做官是值得的,对国家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他将会受到称赞的。
贬谪之情主要是指一些诗人被贬到南方做官或到桂林、或途经桂林看到桂林美丽的山水时所触发的感情。宋之问就是其中一位较为有名的贬官。他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被谪广西钦州,但他途经桂林时被这里的山水深深地吸引,而大部分时间住在了桂林。最终他被“赐死桂林”。宋之问从富丽繁华的长安,来到地僻人稀的岭南。从仕途来说,宋之问被贬广西,是不幸的,但从诗歌创作看,确实是一件幸事。它使宋之问离开了宫廷这个狭小的天地,走向民间,来到山野这个广袤的世界,无论他的精神境界,还是审美意识,都有新的扩展,诗歌创作也有新的开拓,在桂林写的《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逍遥楼在桂林行春门的城楼上,为唐代所建。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题额。宋代改为湘南楼。逍遥楼气势恢宏,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经常宴集的地方。而诗人登上城楼,去国怀乡之情油然而生,回肠荡气,扣人心弦。
三
唐代桂林山水诗不仅描绘了桂林奇特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奇特的心情,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是诗文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曹邺的《东洲》中“江城隔水是东洲,浑似金鳌水上浮。”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浮想联翩的,将东洲比作一只金色之鳖在水上浮动,不仅用“拟物”的手法,把沙洲比着金鳖;而且“化静为动”地说这夜金鳖正昂头摆尾地浮动于水上,从而更突现了作者的“硬骨头”的精神,有如中流砥柱,巍然屹立,不可摇动的坚定信念。而李渤的《留别南溪》:“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次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诗人在创作手法上则以泉水流逝比喻自己的离去,巧妙自然。
第二是构思也非常精巧。如宋之问的《登逍遥楼》诗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诗以起句“望乡关”确立主题,但诗人却在承句漫不经心的绘景,不遣愁词。转句更加看似不着边际,去主题甚远,有悖诗理,实则诗人独具匠心,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
唐代诗人从多层次,多角度刻画了桂林山水的方方面面。世间的事物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而人的审美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也是一样,“横看城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坡《题西林壁》)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地位、心境的不同,诗中所描绘的桂林山水,恰恰又是折射他们心灵最好的镜子。神游桂林者的向往;南迁为官者的哀愁;远方游子的惊异;本地诗人的热恋无一不通过山水诗歌跃然纸上。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既是对景物的客观描绘,更是个人的主观意念的反映。从而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优秀的桂林山水诗人绝非一般人眼中的“心如古井,波澜不经”的逃遁山林的隐士,诗中表现的正是他们深度的生命意识和永不枯竭的感性生命动力,这才是真正的桂林山水,真正的桂林山水诗。
古代桂林山水诗多达5000多首,据清代汪森编的《粤西诗载》收录,唐代以前的岁月里有关桂林山水的诗歌不足十首,直到唐代桂林山水诗才走向成熟和完美。从客观的表现对象而言,唐代国家的统一和桂林多姿多彩的自然山水环境,为山水诗的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厚的源泉和空前广阔的审美天地。唐代交通业已非常发达,既为人们访山问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促成了士人漫游各地的风尚。为南居官者众多,再加上本地诗人的崛起,有了这种种的条件不仅为唐代桂林山水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且激发了唐人的爱国豪情与逸兴旷怀,使唐代桂林山水诗形成了一种异于前代的开阔胸襟,广大的视野及崇高的感情。
人们在观赏桂林山水的许多景物时,往往通过一些著名的山水诗词得到启发,展开想象,顿时,那山水景观,便增添异彩。许多唐代桂林山水诗歌,就这样将山水景观形象化,它对桂林山水之美可以起到反射作用,从而使桂林山水附丽增辉。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不远万里,来到桂林,观赏这里的奇山秀水,而其中反映桂林山水之美的唐代山水诗歌虽是沧海一粟,却折射出桂林山水的无限风情。因此我们不仅要探讨桂林山水自然美的问题,而且要重视唐代桂林山水诗及其桂林山水文学的研究,促进桂林山水诗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总之,江山因佳句的装点而多娇,引人瞩目;人物因江山的衬托而昭著,代代相传。凡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或并存的地方,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为人们所神往。相信桂林山水的美名会随着不断发展的优秀诗作的流传而响彻环宇。
参考文献:
[1]《中国山水诗论稿》
[2]《粤西诗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