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松风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静听松风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静听松风寒范文1

每当我觉得孤独的时候,总是向往着美好,我想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就像天籁。孤独的我虽然无人陪伴,但是夜晚,我有满天的繁星和明亮的月儿伴随;白天,我找到了太阳,是的,是太阳,阳光照着我,心中变得明亮,星星终会陨落,但我相信光明是永恒的。它不是天籁,却胜似天籁。我如获至宝,一手握着阳光,一手捧着月光,我走在大街上,欣喜若狂,因为我同时拥有太阳和月亮。

我们之所以觉得孤独,那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黑暗的一面,但是黑暗的外面是光亮。声后汇总的孤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拥有过。生活就是一段永恒的乐章,有快乐,有孤独。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静听松风寒范文2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有诗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的确,听琴似读书。泠泠之音里,天地沉寂,万物归一,一切纠葛恩怨尽在其中。琴声,如天地万物轻柔的呼吸,不静下心来,实难品出其中的妙韵。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古琴可以说是绝世的隐者,酷爱古琴之人,也多与世俗两不相容。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人——王世襄。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能让人感动的东西已日渐稀少,而王世襄与古琴的传奇故事,却令人无法忘怀。

说到王世襄与古琴,自然会联想到那张著名的“大圣遗音”琴。那是王世襄夫妇“鬻书典钗”,以倾家之资求得的。“大圣遗音”琴原为北京著名琴家锡宝臣先生所珍有,1948年,王世襄夫妇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换得黄金约五两,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为王世襄先生母亲遗物,经著名琴家汪孟舒先生介绍,从锡宝臣先生之孙章泽川先生手中求得。从此视同拱璧,不曾须臾分离。即使在“”抄家时,几乎所有藏品都被抄走,只有这把“大圣遗音”因为当时放在王世襄办公室中而得以幸免。直到2003年,王世襄因为“琴的另一位主人已经不在了”而将其拿出拍卖。这把古琴一共陪伴这一对患难夫妻五十五年。

王世襄之所以爱琴,与他的夫人袁荃猷分不开,袁荃猷是弹奏古琴的高手。王世襄对古琴的收藏多少含有“爱屋及乌”的意思,家中藏有的几把唐宋元明的传世名琴,都是夫人袁荃猷学琴、抚琴的日常用器,因此,王世襄常常以“琴奴”自居,古琴也成为他们夫妻几十年恩爱生活的见证。夫人久病辞世后,王老先生悲痛恒久,不忍睹物思人,便将家中所存古琴连同与夫人共度几十岁艰难时光的各种珍藏,尽数释出,交付古物市场拍卖。“大圣遗音”琴,在嘉德“俪松居长物”拍出了891万元的天价,创出当时中国古琴的最高拍卖纪录(去年5月22日,此琴再次在嘉德春拍上现身,并以1.15亿天价成交)。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琴值万金的卖场喧嚣之中,王世襄却轻轻一挥手,将家藏的另一张同是传世稀珍的宋琴,无偿送给了一位年轻人,这位年轻人曾跟随袁荃猷学过琴。“你懂琴,这张琴,你拿去。”就这么一句话,万金过手而不假辞色。

可以用倾世之价为心爱宝物寻一个华贵的寄托,也可以将一言九鼎之约托付给两袖清风的少小知音——这就是“中国第一玩家”王世襄,一个真藏家,虽万金难鬻却举重若轻。

静听松风寒范文3

我在欧洲的几年钢琴表演艺术深造中,深深地体会到多元文化对于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欧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产生的背景与我国不同,对于我们的音乐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使我们逐步认识到欧洲的专业音乐不过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一种风格而已,而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正在逐步凸显出来。作为音乐教师,应该让音乐课丰富多样、流光溢彩、富有磁性与引力。这不仅需要教师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多元文化的融合,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音乐教育要注重文化的内涵

从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同时提升文学、历史、绘画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例如,欣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就要引导学生去读莎士比亚的名著《暴风雨》,了解奏鸣曲传奇剧的思想传承,从而加深对这部曲子的理解。同样古琴曲《流水》从多个角度渗透出文学的内容,如“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体现了“高山流水,知音难寻”;唐诗《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通过这首唐诗能够了解古琴的大体形制,古琴又称七弦琴,还有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在其中。在这个作品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纯净、脱俗的意境,我们可以介绍儒家、道家的一些审美理念――琴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

二、音乐教育要注重与史学的关系

其实,音乐是通过情感来表达一个民族共性和时代特点的,所以,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介绍西贝柳斯的管弦乐《芬兰颂》,就必须要介绍芬兰人民当时艰难的生活环境:危难中的祖国,民族在动荡,乐曲中铜管乐器急促的节奏及半音阶的音列,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爱国的浪潮汹涌澎湃,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只有了解了历史,才会对音乐有所理解。

三、音乐教育要重视与美术的结合

在音乐教育中,视觉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学习欧洲十七、十八世纪音乐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需要介绍一下哥特式建筑,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进而理解宗教音乐的庄严与崇高的内在美。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体验历史、感受音乐演绎历史带来的震撼力。美术的辉煌中,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莫奈的作品,对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拉威尔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学习欧洲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的《大海》,我们介绍一下《日出》、《呐喊》等印象主义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期音乐的创作风格。要理解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诗《死亡之岛》,看看瑞士画家勃克林的同名画,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正是这幅画给了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灵感。

四、音乐教育与当代传媒艺术的融合

当代的电视节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活在当下的青少年们,自然对电视节目非常得感兴趣。把这些电视节目搬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变换一下课堂模式,借鉴电视节目来烘托渲染气氛、改变教室的环境布置,既能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又能够让学生驰骋起思维、飞翔起想象,从而引发出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其创造思维。

如在介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加入现在大家所熟知的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中“100秒不N机”的游戏。具体实施可找5名学生,每个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即:选择一个课程中欣赏过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汉族等),做一个属于这个民族特有的动作,并同时唱一句该民族的歌(课本中的或课本以外的均可)。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各民族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另外,谁是卧底、听歌抢答,以及一战到底等游戏,都可以应用到音乐教育中。

静听松风寒范文4

古琴的清灵音色与古典韵味,受到各国音乐学者的重视。1977年8月22日,《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到美国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成为地球生命向宇宙星球高级生物传递智慧和文明的一种信息。2003年 11月 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3000余年的古琴音乐发展过程中,中国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对古琴艺术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古琴音乐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其中,道家“气”、“韵”、“象”等哲学思想,则是古琴音乐文化蕴含的各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古琴乐理的审美特点契合道家的音乐审美理想

1,音乐美与道家的审美理念相合。《白虎通》有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因古琴乐“曲淡节稀声不多”,如清夜钟、幽涧泉,它注重“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与道家超凡脱俗、逍遥云水的审美追求水融。道家的超世思想,在对自然的审美趣味上,集中表现为对淡雅清秀、古稀疏离、淳静简略、恬淡清逸韵味的倾心。重自然是道家的本色,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指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古琴音色的简净、高旷、清雅,风格的含蓄、苍古、悠远,意境的虚灵、淡泊、幽静,恰好契合道家崇尚自然、隐逸、澹泊明志等审美追求。古琴曲《鸥鹭忘机》,在清幽隽永的乐声中,曾塑造了一个人与自然相融相得、无欲无求的和谐世界,寄托了道家对与世无争的“忘”的向往。(姚雷娜,林妹君.古琴曲《鸥鹭忘机》中的道家思想评析[J].华夏文化.2009(4).)“忘机”是道家语,意为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流水》清晰描绘清泉流水从山涧至长江大海的种种形态。“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便是琴曲所表达的壮丽与多姿;《平沙落雁》刻画雁阵在秋爽天高、水远沙明的旷野自由地飞翔、鸣叫、盘旋、降落、起飞,展现一幅雅致清秀的图画,使人产生安宁闲适的美感;《梅花三弄》更是通过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绘,表现梅的耐寒超俗。琴曲以梅喻人,淋漓宣泄着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脱俗情感。

2,古琴音乐在意境上渗透着道家思想。古琴乐重意境,“意”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境”指外在的天地自然之象。这种情景相融的境界蕴涵着无穷无尽的韵味。为追求和表现高逸、深远的意境,琴乐强调“音至于远,境入希大”。因此,欣赏古琴不能单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对意境的追求才能感受琴乐的理想风格。古琴音乐的“意境”淡静、虚静、深静和恬静,代表着天地间永恒、绝对的大美。“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和“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这与道家要求的音乐要超越感官的美,要有一种意境美是一致的。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认为道的境界就是天的境界,天的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道家向往超凡脱俗,不为物累的“仙境”,追求高逸、深远的意境,主张恬淡无欲,内观于心,存思诸神,乘云飞仙的淡泊境界。

道家最理想的音乐是“大音希声”的境界。“大音”,最美妙动听的音乐;“希声”,听不到的声音。“大音希声”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最高最美的音乐是与“道”相符的音乐,即天然的非人为的音乐。此乐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美至善,是永恒的音乐美。二是说音乐的深层之物,音乐的本体、本原是超感性的、无声的。(张冰.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然乐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老庄认为“五音令人耳聋”,“五声乱耳,使耳不聪”,只有“希声之乐”才是永恒的音乐美,它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是绝对的音乐美。“希声之乐”体现自然的“道”。

庄子进一步扩展老子的“大音希声”观念,提出“至乐无乐”。“是为无声之声,以及由自身的体性,不待他而然所发出的声音,故所谓天籁,即天然非人为之意,若众窍比竹各依其体性,率性而动,自己而然,亦是所谓的天籁”(李美燕.中国古代乐教思想.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8:104.),庄子将音乐分“天籁”、“地籁”与“人籁”,认为“天乐”、“天籁”是最高最美的音。何为“天乐”?道家学派认为,“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无言而心说,此之谓天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庄子・天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天乐”就是宇宙间纵横驰骋、气势恢宏的音乐。道家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一思想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陶渊明认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他桌上摆着的琴,无弦无徽。当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则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白居易则“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3,独特的琴趣与道家的审美情趣一致。古琴音乐追求的静、远、淡、逸,也是道家审美情趣的体现。“静”,是音静,更是意静。为做到音静,徐上瀛在其琴论经典《溪山琴况》中提出,“约其下指工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刘承华.《溪山琴况》结构新论[J].音乐与表演.2004(2).)古琴弹奏的静,对应了道家的美妙的音乐“希声”。可以说,“希声”是一种“静”的状态,是演奏间歇、停顿的状态,也是演奏终止的状态。通过这种状态,以使浑浊变清,达到“游神于羲皇之上”的境界。“淡”为淡泊,如明月清风,恬淡自然,使听者游思缥缈。古琴的旋律,不过于喜,不过于忧,犹如“淡乎其味”,恰和道家的无味之味乃是“大味、至味”的理念。正如宋代周敦颐所提“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的道家音乐审美观。“远”的琴趣,是指“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就是琴乐追求忘掉自我,以心体验,可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所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稽康)。“逸”是人天性的流露,是一种安闲自如、潇洒自在的境界。

二、古琴音乐的“气韵”和“神韵”浸透着道家的哲学思想

古琴艺术不仅是一门音乐艺术,它还积淀道家的思想精髓。道家思想是超世的,主张自然、逍遥和超脱世俗。道家的“道”是空虚的、无限的、广漠的。老子将道之本质,名之为“夷”、“希”和“微”,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和“搏之不得”的。 “道的境界”的音乐风格,所追求的意境自然是恬逸、闲道、虚静、深静和幽远的,它能虚,能静,能深,能远。《溪山琴况》说“琴中有无限滋味”,“迁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它绝去尘嚣,如“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拂,石涧流寒”。

道家思想有分气、韵、象三个层次。(张计.论古琴音乐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J].学术交流.2007(9).)“气”是指宇宙化生的“元气”、“生气”、“骨气”、“浩然之气”。道为天地人物的本原,气是道生万物的中介,是宇宙万物的生命力。“气”分阴阳,阴阳之气又化生天、地、人。《庄子・知北游》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气”飘忽于天地之间,生生不息。“气”在琴家演奏时,体现在自然气息的呼发内收上,并将天、人统一在生命之气上。气可以赋予古琴音乐“动”的生命特质。

“韵”本是由“气”的运动效果所带来的如音乐般的旋律。“韵”“深远无穷味”,“韵”与“味”相连,“韵”与“意境”有着内在的关联,“韵”是古琴音乐的一种“意境”。由“气韵”而生“大音”,使得古琴音乐得以脱离简易的描述,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与人格修炼状态。

“象”是指事物的现象与形象。道家认为“大象无形”。“大象”是指天地的本体。成玄英解释说:“大道之象,象而无形,无形而形无形也,离朱视之,莫见其形也。色象遍乎虚空,欲明即有而无,故曰大象无形也。”“大象”因其通于“道”而脱略于形迹。(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篡疏卷十二.道藏第13册[Z].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456.)庄子在《天运》中描述“天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但“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无言而心说”。庄子认为这种“至乐”虽无形、无声、无言,但它才是最美的。“大象”如“大音”,无疑是古琴艺术的最高境界。

道教思想的“气”、“韵”、“象”观念,体现着物质与精神、心理与生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也是古琴音乐生命“和谐”的不息生机,最终体现着“物我两忘”古琴音乐的审美思想。

三、古琴的形制、音色和弹奏情态再现道家思想的境界追求

古琴的形制充满道家文化内涵。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弧形)象征天,琴背平,象征地,“天圆地方”。古琴十三个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琴前宽后窄,象征尊卑之别。琴底有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凤沼”。这叫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七弦转向琴底有一对连接固定琴弦的叫“雁足”,象征七星。体现出了“天人合一”。

古琴乐没有二胡的如泣如诉,不如古筝的响亮欢快,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但古琴的音色让人迷恋,其音区低沉,音色明净,风格古朴,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唐末五代的刘藉《琴议篇》总结,古琴“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古琴的音色分三种:泛音、散音、按音。“古人用天、地、人来形容古琴的泛、散(空弦)、按三种音色。泛音像天籁一样空灵清越,散音像大地一样坚实厚重,按音像人类一样丰富多变化。”(古埙.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琴艺术拉杂谈[J].炎黄纵横.2007,2))

古琴弹奏环境要求体现道家思想。古琴的韵味虚静、高雅,曲名也是充满诗情,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幽兰》、《广陵散》、《阳关三叠》、《潇湘水云》、《平沙落雁》、《胡笳十八拍》等,这些主题和景色、人物故事相连,弹奏者在弹奏时自然会浮想联翩。因此,古琴演奏往往选择景色美好的环境,如书房、庭院、月下等。《红楼梦》中林黛玉有过一段话:琴是“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浮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在林石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崖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幽静的环境与闲适的心境配合,达到外在环境与平和的内心合而为一,则易于产生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事林广记》提出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既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古琴弹奏的物、我一体,乐、思相融的洒脱、达观境界,是道家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