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纳兰性德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纳兰性德的诗范文1

关键词:纳兰性德;咏史;诗论

纳兰性德的《渌水亭杂识》中有两段他关于咏史的主张:“古人咏史,叙事无意,史也,非诗矣。唐人实胜古人,如‘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武帝自知身不死,教修玉殿号长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诸有意而不落议论,故佳;若落议论,史评也,非诗矣。宋以后多范此病。愚谓唐诗宗旨断绝五百余年,此亦一端。”“咏史只可用本事中事,用他事中事,须宾主历然,若只作古事用之,便不当行。如‘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元者,玄元皇帝老子也,唐世奉为始祖,事固诬诞;天子五色车,用汉武甲乙日青东,丙丁日赤车事。周伯强引杜预《左传序》语,谓之‘具文见意,’以其意在文中,更不出意也,乃为高手。”纳兰性德的咏史诗词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有意而不落议论”

意即是情,“有意”即有情,“无意”即无情。如果只是就史写史,单纯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而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情感,那不是咏史,而是“史”。诗歌以“咏史”为题始于东汉班固。班固的《咏史》诗,以叙事为主,用词质朴,修饰渲染成分很少,因此钟嵘在《诗品序》中评其为“质木无文”。到西晋左思的《咏史》诗,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先河。“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专,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班固的“正体”,正是纳兰所批评的“叙事无意”之作,而左思的“变体”,才是纳兰提倡的“有意”之作。中国诗歌自《诗经》以来就以抒情为主,历代经典诗论都强调作诗要有“情”,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吟咏表达出来,才是“有意”之作。咏史除“有意”外,还要“不落议论”。所谓“议论”,就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论,直白地表达出作者对其情感态度。纳兰认为“若落议论”,那么所作的就不是咏史诗,而是“史评”。

二、“本事中事”与“他事中事”

“本事中事,”即指所咏史事本身。“咏史只可用本事中事”,这样才能用事集中,不致杂乱分散,更能突出主旨。

“他事中事”,即指所咏史事之外的史事。纳兰认为“他事中事”并非不能用,但要做到“宾主历然”,不可喧宾夺主,“他事”只能用来对比或衬托“本事”。如纳兰的《浣溪沙・姜女祠》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袖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这首词应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二月至五月扈从东巡途中,是一首咏姜女祠之作。当作者来到姜女祠时,看到满布尘土蛛网的景象,由凄凉冷落的姜女祠感受到了历史兴废之感。结尾处点到六王和秦始皇,这是作者联想到当时奴役人民的统治者,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统治者的批判。但这首词的主题是咏姜女祠,六王和秦始皇的“他事”只是作为陪衬来衬托孟姜女这一“本事”,作者并没有在“他事”上纠缠,因而也就未使主题分散,达到了主次分明,“宾主历然。”

三、“意在文中,更不出意”

如前面所说,“意”即指“情”,“意在文中”即指情感寄托于文中,要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咏史必须表达出作者对于历史的情感态度,这是针对“叙事无意”之作而言的。“更不出意”指主旨要集中。咏史怀古时,极易产生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如果不加约束,很容易造成作品的主旨含混不清。因此要对这些复杂情感加以提炼,分清主次,有重点地表达出来,这样才不会脱离主题。要做到“意在文中,更不出意”,就要遵循“有意而不落议论”,“咏史只可用本事中事,用他事中事,须宾主历然”的原则。如《浣溪沙・姜女祠》,在凭吊姜女祠时,凄凉冷清的姜女祠让人思绪万千,既有对世迁的感叹,又有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但这首词的主题是咏姜女,秦始皇这一“他事”是宾主中之“宾”,作者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从而未使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散,符合“意在文中,更不出意。”

参考文献:

[1]陈桂娟.纳兰性德咏史诗论浅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4):48-49.

纳兰性德的诗范文2

【关键词】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佛学思想;关系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正黄旗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遍观纳兰性德的诸多著作,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其中的佛学印迹,可见纳兰性德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因此我们这里将从佛思在《渌水亭杂识》文本中的体现为切入点,在对纳兰词研究比较成熟的基础之上,我们联系两者的共通之处,阐释佛思对纳兰创作的影响,并兼而考察佛学在纳兰心中的地位。

因为寒疾错过殿试之后,纳兰有了三年的时间在家中交朋会友,随意读书。于是披经览史、海阔高谈之余,他将自己的所见所得,所闻所想随手记录在纸上,所以《杂识》属于随笔记录,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历史、诗词、音乐、佛法仙道、社会生活等等各个领域。

其中《杂识》的第一部分,便是北京城中的古寺碑刻、故物旧闻。而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之中载有众多的佛寺的资料,如京郊的红螺山大明寺、呼奴山白云观,还有京城里的千佛寺、药王庙、龙华寺、资福寺等,或纪历史、或考碑刻、或谈风俗、或述异闻,成为今人研究北京佛教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可见他对这些寺庙进行过详细的考察,没有浓厚的兴趣是不会注意这些方外之闻的。

在《渌水亭杂识》中,关于佛老有几乎整整一卷,记载最多的是关于所读之《楞严经》。只不过那时候的纳兰心情尚且开朗,相较于佛理,所关心的更多都是诸如天元、地元、十种仙、十二类生,以及传奇中的剑仙等等,更像是一个年轻人,热衷于那些奇而又幻的故事。若说要纳兰真心地去感悟佛法中参透人生的智慧,则还需要等到数年之后。

《渌水亭杂识》中载有与佛学有关条目二十五条,对佛教经义、掌故、流派等知之甚详,颇有见解,足见其造诣。其卷四中说:“三教中皆有义理, 皆有实用,皆有人物。……若不读其书, 不知其道, 唯恃一家之说, 冲口乱骂,只自见其孤陋耳。”这些议论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佛教的充分重视和肯定,体现了纳兰个人学问渊博, 修养高深,思想深刻,这使他能避免有些人那种对佛教的不理解和偏激看法, 认识到佛教学说的合理性和精妙性。

纳兰性德在《渌水亭杂识》卷四中说:“儒道在汉为谶讳所杂, 在宋为二氏所杂。杂谶纬者粗而易破, 杂二氏者细而难知。苟不深穷二氏之说, 则昔人所杂者, 必受其瞒, 开口被笑。”之后, 他说:“大抵一家人相聚, 只说得一家话, 自许英杰, 不自知孤陋也。读书贵多贵细, 学问贵广贵实。”这里所说的“书”,显然包括佛教之书;这里所说的“学问”,也显然包括佛教的学问。纳兰性德反对“只说得一家话”,认为那是“孤陋”的表现, 因此,他主张儒、道、佛三家的书都要细读, 三家的学问都要有。正因他主张“深穷二氏之说”,主张读佛家之书, 研佛家之学, 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杂识》中一些类似于散笔的散论中还体现了纳兰的诗词观,也具有以佛论作的倾向。例如《杂识》卷四云:“唐人诗意不在题中,亦不在诗中者,故高远有味。虽作咏物诗,亦意有寄托,不作死句。”① 句中所云“死句”就是佛教用语,洞山守初禅师云:“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 ②禅家以为合理路,有意义的句子为死句,不合理路,没有意义的句子为活句,从而教人不可执着于语言本身,以明了佛性的不可解说。纳兰用以借喻无言外之意的呆板之作。还有一些观点,字面上虽无佛理,但内在里却和佛学有着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纳兰性德对佛教有深入地了解是由于他阅读了很多佛家经典著作,这在他的《渌水亭杂识》中有很多明证,《杂识》中涉及到佛教的各个方面。《渌水亭杂识》卷四云: “人世事, 释典无不言之。”这里所说的“释典”,显然不仅指一两部。因为,“人世事”形形, 林林总总, 绝非三五部释典所能尽言。又云:“《楞严》翻译在武后时, 千年以来, 皆被台家拉去作一心三观。万历中年, 僧交光始发明根性宗趣, 暗室一灯矣。”《渌水亭杂识》卷三云:“释典言, 毒龙目光及人, 其人即死。又言,以龙心念力, 故水即沛然, 则不在乎取水以成雨也”。纳兰性德似乎特别偏爱《楞严经》, 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他谈的最多的就是此经, 在《渌水亭杂识》中反复提到。本文已多引到,这里不再列举。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对佛教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使他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虽然佛学思想是纳兰人生观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不代表纳兰的佛学素养已至臻上乘。青原惟信禅师曾把禅悟分成三个阶段:“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知识有个悟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息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③以此对照,纳兰才处于“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④的境界,尚未到达彻悟,在他的心中还有无明,所以才会被情伤,为浮名所缚,被凡尘俗世中的种种情感所左右。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透过纳兰创作的《渌水亭杂识》文本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那个时期纳兰的思想,也可以了解到其中的佛教思想倾向。纵观《杂识》,文中所写的他对于佛学思想的理解与论述绝不仅只是本文所引的部分,文中只是选取了其中比较典型的部分予以评述。我们从他留下的文字中,发现了纳兰对于佛家文化与佛界的向往与探索,发现了他的诗词观与佛教思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些与他那凄艳婉转的《饮水词》一起,我们可以更真实更深入地认识纳兰性德以及他的作品,所以综合考察这位清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渌水亭杂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当然《杂识》如纳兰所说是“随手挥写”之作,篇幅较短,几乎不成体系,且文学性不强,这也是这四卷本长期少人问津的原因之一。但他的杂识文的思想性还是不容忽视,因为他的杂识文的存在,才让我们发现了其实在纳兰的世界里除了让大家人人称道的纳兰词,还有他对于各种文化领域的探知,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纳兰的“心事”。

注释:

①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四,见《通志堂集》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本,以下所引用《渌水亭杂识》中的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②慧洪:《石门洪觉范林间录》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1套第4册,299页。

③惠洪:《五灯会元》卷四《惟信》,中华书局20卷本,1984年。

④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

【参考文献】

[1] 李壮鹰.禅与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 荆三隆, 邵之茜.白话楞严经[M].三秦出版社,2002.

[4]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5] 汪龙麟.纳兰词研究的世纪回顾[J].文学评论,2001(03).

[6] 纳兰性德.饮水词笺校[M].中华书局,2005.

纳兰性德的诗范文3

董 刚

当所有的痛感已逝去,我愿在风中写下最后的纪念。

这是个干巴巴的冬季,不适宜流泪,却很适合冷静地面对别离。它让生活像饼干屑一样干枯乏味,似乎连梦也失去了缤纷的能力。

我爱雪,今年的雪却来得很晚,那晚猛然抬头,只见片片素洁,却并无惊喜,只觉得是我的梦片片飘落。那些,终化为虚无。

这个冬天里我失去了很多,依然有梦想的权力,却不敢再面对自己的梦。固执地不哭,我不相信眼泪。

I have a dream。一个宁谧的去处,一黛山,一帘水,一陋室,一个朋友,一席知心话。当梦终成空,甚至无力回忆。是的,我向往隐逸的生活,因为厌恶这世间的繁忙,不屑这红尘的烦扰。然而,当我终成孑然一身,这话已不敢说。当最后一个同行者也已离开。我的路,也难成其为路了。没有太多激动,没有眼泪。我一直很平静,天空是一片冷峻的湛蓝,我的指尖在空气中划过,没有一丝颤抖。

昙花般的短暂,莲花般的清丽,本应记忆。我却已在忘却。记忆中的画面像雾气中的山,氤氲一片。风起的时候,旧时的沙已飞扬,不知会向何处。有一朵花,枯萎在涩的眼睛里。

落寞的阴天,/下了一场冷淡的雨。/淋湿的红玫,/凉了谁的心。/燕子飞过了,/恍惚记得还是去年那只,/一起看过的那人,/不知在哪里,/向谁开着/天荒地老的玩笑。

“我知道这些日子你要承担多少哀伤,才可以面对破碎的梦想。我相信那么多的关心总会带来希望,别忘了我们这里还有鱼……”没有关心,没有我要的关心。我轻吟的句子,只能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用自己的一只手去温暖另一只手,徒然的安慰。冬天的空气很重,寒冷渗透我的肌肤,蔓延。我听得到血在凝结,没有梦想的日子太可怕了。

把人生交付给一个梦想,/不在尘埃落定前哀伤。/如果明天开始新的旅途,/却还没有方向,/那就再整理一下行囊。

我不是个勇士,我的“脚踩红尘,傲视一切”的豪言壮语终究只是个玩笑,而我的承诺,也终成背叛。一直在希望,有一个人出现在面前,对我说:“你是个小魔鬼,你只是用坚硬的壳阻隔伤害,也拒绝接近。其实,你很软弱。”于是我就可以流泪了,然而没有这个人,没有。

纵然如此,我的心在燃烧,就如我脸上的自信。我不拒绝与任何人对视,我不害怕更多的希望流失,就如不因为害怕失去炉火会更冷而拒绝接近火炉,这就是我:

背负一片沙漠,/泉源的渴望在双眸里流淌。/阴郁的天空,/弹拨着不知谁的心曲。/我只愿在沙漠中守望

/一泓蓄着温存的水,/一个疲惫忧伤的旅人-/和他的梦想。

品韵

郭 昕

打开散发着古味的诗集,扉页上几行隽秀的文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学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首深邃、悠远的诗,诗中那段缠绵的情思,用心谱出的令人震撼的咏叹调。

初识纳兰性德,便是从这首《长相思》开始。他留下的作品不多,但首首经典:“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学乍翻看阁絮,/清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的对温婉江南的梦:“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对西去美人昭君的怜惜。作为清代大学士明珠的长子,他没有选择奢华的一生,完全是洒脱纵情于山水之间;仅在世三十一年的纳兰性德有着八旗子弟骨子里的豪爽,也有江南小城似水若风的温婉。他对做过的一切事情都无怨无悔,偶然停下来,欣赏一下身边的美景,品味几分过去,使纳兰性德一生洒脱而过。他的一生没有也许,惟有对美景的希冀、对古人的思念,回首过去,使他有了“故园无此声”的感触。

在洒满阳光的午后,在雨夜,读两行纳兰性德的诗,让自己长途跋涉的心偶尔停下来,赏天空云卷云舒的自由,笑心中那无情无尽的缠绵。江南,是每个文人雅士最向往的地方,那里山水澄明,可以映出心中的那一方绿意,可以使我们静下心来回首过去,纳兰性德也曾徜徉在江南水乡,也许是那一份温婉,也许是那一份翠绿,使他唱出了“萧萧几夜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的感叹。他的心停在了山水之间,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中的种种味道,而后蓦然顿悟,找到生命的挚爱,是血汇成了《长相思》为爱人送葬,是他长久慌张急迫的心找到了一湾休憩之地和补给之所。

纳兰性德的诗范文4

【案例背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精华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我没有勇气去开垦的一片芳草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教学:学生识记,老师讲解,最后背诵。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形式太过于花哨,往往忽略了古诗词的诗情画意,模糊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硬件设备十分欠缺的农村学校,想要进行这样全方面的古诗词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词的教学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自己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案例描述】

《长相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宋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片断:

(学生初步理解了词的意思,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师:同学们,在远离故乡千山万水的山海关外,就是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就是这种心灵的回想,让词人纳兰性德不禁吟诵起《长相思》。(学生放声朗读)

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跟随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教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在冰天雪地中,词人站在帐篷前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生:我听见了呼呼的北方吵得纳兰性德睡不着。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是的,你们都看到了,看到了冰天雪地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听到了北风呼啸的肆虐。请你把这些画面通过朗读传达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吗?

指生朗读

师:你仿佛身临其境,在呼啸的北风中,深情地吟起这首诗。

师:"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在你心底深处的故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写下来。

师:来,纳兰性德,请你深情地描述下你心目中的故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生:我的家乡鸟语花香,古木参天,孩子们在庭院中追逐玩耍,不时传来嬉笑声。

师:好一幅美景图,还是居住的好住所!

生:我的家乡有着皎洁的月光,他家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正谈论着什么,每个人脸上洋溢着一片喜庆。

师:一个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生:我的家乡有着暖暖的太阳照在庭院里,妻子正在纺布,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看蚂蚁玩得很高兴。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只留在了记忆里,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

师:在遥远的边塞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习习微风,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冰天雪地中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家人依偎的温馨,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崇山峻岭间没有孩子嬉戏的笑声,没有芳草青青,在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学生齐读)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在征途和心系故园的世界。(学生再次齐读《长相思》)

【案例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 " 一石击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诗词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就古诗词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长相思》中显性的景物"山、水、风、雪"读着读着自然就能体会,但词人纳兰性德将自己满腔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呼啸的北风中,则必须依赖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从词中看到的画面,有助于更深刻地感受词人当时在边塞生活非常艰苦,更能进一步体会到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为康熙大帝一等侍卫的纳兰性德在家乡的生活一定衣食无忧,温馨美好,让学生想象并动笔写一写词人日思夜想的家乡生活情景,使思乡之情进一步升华。通过合理的想象编织一张思乡的情网,牢牢扣住学生的情感,从词中感受"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为了凸显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自己感受到的词人所表达的深情,使文本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想象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纳兰性德的诗范文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并不算多,可是却异常重要,如何使其保持原汁原味而又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有时总会面临这样的矛盾:学生希望我将这首诗一字一句讲解透彻,而我却不忍破坏其原有的诗韵,有时候讲了很多,学生却不知所云。为求两全其美,我认为在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其人,读其言

所谓观其人,读其言,即在学习诗词之前要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古人认为“诗言志”,作者见诸于文字的必是其有感而发,所作为一时一地之感,而非无中生有,任意妄为。其间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借物抒怀。所以对于作者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有时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就应该提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纳兰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得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如此一来学生必然会想象出一个羁旅怀乡人的形象,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二、读百遍,意即现

读百遍,意即见,顾名思义即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小学所接触的诗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而且还要受到句式拘束,表达上言简意赅,而现代汉语和其却存在着千差万别,在读时应注意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即其音韵节律,因其本就是音乐文学,所以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就不难体味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乃至化为心中之本。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切切思乡情,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诵读来体味,从景至人,读时应舒缓而有顿挫,不可急促,否则就其情难感。

三、知古今,辨异同

古诗词作品距今都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随着时世变迁,古人的语言表达、古时文化习俗与现在都有一定差异,古典诗词语言的言简意赅,其表现往往一个字、一个词,而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有其较丰富的内涵,古今意义不同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变化。如唐代张籍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其中“行人”并非为我们现在普通意义上所理解的“路上行走的人”之意,而是指捎信的人,这还只是古今意义差异较小的。再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无赖”一般即指蛮不讲理之人,而在词中意为顽皮可爱之态,这在理解上就存在很大不同了。

所以在理解古诗词时并不能以我们今天所知的意义去理解,而应区别其古今意义的不同,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理解的效果。

四、会其意,感其情

纳兰性德的诗范文6

“It's a long long journey.”来自爱尔兰纯净天空高亢的声音永远空灵而澄澈。

这是漫长的旅程。

星光透过窗帘的空隙蓦地把地板洗得熠熠生辉。人生就是旅程,一个漫长的旅程。我们一直不知疲倦地行走,沿途的风景总是美丽的,撩人的,我们短暂地停留,但那只是驿站,古代用来更换马匹和稍事休息的地方。天一亮,仍须踏上征途,继续走下去,不知疲倦地走下去……我们在路上,这条路的起点为生,终点为死。

这是追寻的旅程。

夸父深厚的脚印永远刻在了黄色的土地上,历尽千古仍未风化。落下的汗珠诉说着每一步的艰辛,褴褛的衣衫映显着每一步的疲惫。

但亦是这落下的汗水,褴褛的衣衫,凝结着夸父始终不变的信念。那一轮红日,是他倒下都始终朝向的地方。

夸父的一生,是一条路,是追寻的旅程。追寻太阳,追寻光芒,追寻信念,追寻理想。

路,依旧向前延伸。只是,人们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伟大的人,为了追寻他的梦想,在这里倒下。

这是探索的旅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袭白衣,一壶浊酒,两袖清风。他从岸边的巨石上跃起,一落激起汨罗江的千层水花。这条江注定不会平静,因为在江底,有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有一颗忠君爱国的心。又或许,汨罗江会永远归于平静,诗人那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灵魂,又怎会允许他人打搅呢?他将一腔壮志付诸江水,留给世人一段精华。

屈原的一生,是一条路,是探索的旅程。探索世界,探索未知,探索心声,探索灵魂。

路,依旧向前延伸。只是,人们不会忘记,曾经有一抹白色,为了探索他的灵魂,在这里安眠。

这是愁苦的旅程。

纳兰性德,那个满腹诗书的绝代才子,那个紧锁愁眉的多情词人,一生怕是不得几回开心颜吧!

纵是皇帝的御前侍卫,当朝宰相明珠的儿子,那又如何?不过是任人摆布的一颗棋子罢了。

纵是荣华富贵,灯红酒绿,那又如何?最爱的女子不在身边,冷清孤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若是不见,又怎会有之后的离别心伤?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与其如此,不如离去,远离这浊世,这皇宫,这厚墙,这是是非非纷纷扰扰。

纳兰性德的一生,是一条路,是愁苦的旅程。爱愁情愁仕途愁,怎一“愁”字了得?

路,依旧向前延伸。只是,人们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暗自神伤的诗人,为了告别他的愁苦,在这里释然。

这是漫长的旅程。我们追寻,我们探索,我们不知疲倦地行走,忘却愁苦……如米兰・昆德拉所言,我们把视线和心灵投放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这才是人生的旅程。

上一篇青春是什么

下一篇股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