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种植项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种植项目范文1
乐当“地主”,白领女孩辞职种玉米
2006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郑州女孩张苗来到上海发展,在一家贸易公司做了两年的文员。虽说白领薪水不薄,她却觉得生活在这座大都市里“很憋屈”:每天清晨6点半闹钟一响,她就从群租房内醒来。这套三居室的房子,竟被隔成9个房间9个家,她的私人空间仅7平米。清晨洗漱要与其他8户人争抢,刷牙洗脸上厕所千万要一气呵成,否则就会被租友“抢了地盘”……快节奏的职场生活,常常压得张苗喘不过气来。她一直想找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安静地种花种菜,过桃花源般的农夫生活。
一个周末,张苗接受女同事的邀请,一同到女同事地处崇明岛的乡下老家去玩。一到目的地,张苗就看到同事的父母正在田间干活。于是他们一起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还帮着松土、拔草。忙得大汗淋漓。然后再用热水冲个澡,感觉爽极了!这比在健身房打球还舒服!
张苗在吃饭的时候感慨地说:“这里的空气真好,不像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闷死了!我真想到农村生活一段时间。种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吃上亲手种的瓜果蔬菜,多棒啊!”同事的父亲回答:“那简单啊,我们这里摞荒的土地多的是,正愁没人种呢!”原来,自从附近建起工业区,村里好多人都进厂工作了,留下长满了野草的田块。
为了实现自己的田园梦,张苗决定在崇明岛当“地主”。2009年4月,她以每亩地年租金800元的价格,在当地承包下50亩土地,外加一个6亩大的果园。随后她在一位农科院同学的推荐下,从北京引进了种子,还在劳动力市场招聘了几个散工,种起了时下很流行的“水果玉米”。
几天后小苗就破土而出了,让原本荒芜的土地上绿意盎然。尽管每天和工人一起忙得满头大汗,累得腰酸背痛,但只要一看到水果玉米欣欣向荣的长势,张苗心就里乐开了花。
好不容易玉米即将收获了,她到果蔬批发市场一看,傻了眼:一辆辆卡车上,装的全是待售的水果玉米!有的根本卖不出去!各大超市也早就与种植户签订了供销协议,而上海周边农村共种植了2万多亩。张苗的产品滞销了。
垂头丧气的张苗回到田里,看着熙攘的游客涌向崇明岛上的明潭、森林公园等景点,忽然脑中冒出一个主意: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每年吸引游客数百万人。于是张苗另辟蹊径,将游人定位为销售目标,向他们出售亲自种植的“无公害玉米”。
无心插柳,被游客“糟蹋”出宣泄农场
为了吸引游客前来购买,张苗又与几家旅行社签了合作协议,推出了“水果玉米采摘游”的项目。游客们可以在她的农场中亲近花草、体会“农家乐”、采摘甜玉米和各种水果。
但由于“采摘游”早已在各地屡见不鲜,仅崇明岛上就有几个农场在做,张苗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太多游客的响应。而水果玉米要趁青嫩时采摘,长老了就会降低含糖量,影响口感。无奈,她只得让工人们把大部分玉米摘下来,低价销往上海周边的江浙市场,仅留几亩地供稀稀拉拉的游人采摘新鲜玉米。
一天,当参加完采摘活动后,有位情绪低落的女游客指着一块已经采摘完的玉米地询问张苗:“这里能借我‘玩’一下吗?”得到允许后,她便挥舞着棍子在田地里“大闹”起来,把茂盛的玉米秆打得东倒西歪,同时嘴里还高喊着什么。当这位女白领从玉米地里走出来时,脸上竟带着释怀后的轻松表情。她扔掉棍子,掏出200元钱递给张苗说:“不好意思,毁了你的庄稼。”
张苗刚想跟她解释,收获后的玉米杆对自己来说毫无用途,正准备折断后以低价卖给一家养殖场打饲料用,她这番“破坏”还帮了自己的忙呢!然而那女孩已经走远了。陪她来的朋友告诉张苗,女孩今天刚刚受了领导的气,感觉很憋屈,在玉米地里发泄一通后,看起来舒服多了。
此事让张苗回想起在写字间时激烈的职场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都不禁让人感叹“压力山大”。如果不为久积的坏情绪找个出口,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就会引发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反应,还有可能发展为郁抑症患者。一旦有个突发事件作为诱因,激发了体内的不良情绪,后果难以想象!
虽然近几年国内也有些场所提供发泄服务,比如“挨打挨骂服务”、“摔东西服务”,但这些发泄方式要么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身体,要么造成财产浪费,大多是不健康的。张苗想:“如果我把收获后的玉米地向游客有偿开放,让他们通过‘殴打’庄稼来发泄情绪、释放压力,会不会大有市场呢?这种宣泄方式不仅健康,而且绿色环保!一旦客人多了,还能带动水果玉米的销售,可谓一举多得啊!”
张苗将自己的想法稍微做了包装,很快就在报纸和网络上打出了一条广告:“匆忙穿行于都市丛林中的你,心里是否也暗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恼和压抑,却又无处发泄?久积于心最终影响了身心健康。如今,在崇明岛碧水蓝天的环境中,诞生了国内第一家‘宣泄农场’,帮你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与坏情绪,让你在刺激好玩的‘田园鏖战’中重拾快乐与信心……”
广告发出后,顿时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浓厚兴趣。第一位前来“宣泄农场”体验的陈先生,几个月来遭受了一连串打击,先是因为工作失误失业,接着女友又提出了分手,而新买的股票又被套牢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朋友见陈先生天天以酒浇愁,生活得很消极,就带他来宣泄农场释放“心灵垃圾”。
刚下车,他们就被农场的景色所吸引:这里天蓝云白,瓜果飘香,小溪的潺潺细流从玉米田后面蜿蜒而过,耳畔还萦绕着喧嚣都市中难得一闻的鸟鸣。他忍不住感叹:“多么清新的空气啊!还有花香、溪流、果园,真是个世外桃源!”然而,陈先生还是显得无精打采,神情郁闷。
然而,当他们进入到玉米地里“搞破坏”时,压抑已久的陈先生顿时来了精神,他拎起木棍就冲进了玉米地,地尽情挥打起来,甚至还飞起一脚……一大片玉米杆在棍打脚踢下应声倒地,积聚在他心底的烦恼和压力也得到了释放。一折腾之后陈先生大汗淋漓,大呼过瘾,并对朋友感叹:“这老板真有创意,这种发泄方式真是爽极了,如此过瘾的感觉好久都没有了。这趟崇明岛可真没白来!”
玩得又渴又累,陈先生就和朋友摘了几个水果玉米,送到口中一尝,又甜又脆,清甜爽口。吃起来还有水果的味道!临走时,他和朋友还往车上装了10箱水果玉米,准备带回去馈赠亲友。实惠的价格让两人连呼:“比在上海超市买实惠多了!”
掘金百万,“创意农业”模式引老外取经
“宣泄农场”的收费方式分为三种:一是每位游客100元,可以在玉米地里尽情“撒野”2小时;二是按面积收费,每亩地500元,不限时,适合三五个好友一起来“组团发泄”;最“高档”的发泄服务,是开着农用车在玉米地里搞“破坏”,价格为每亩地800元。
至于宣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顾客们有的用手打、用脚踢,有的用镰刀砍,有的则选择用拖拉机在田地里疯狂辗压玉米杆。但挥舞着棍子“上阵”的人最多,因为这种方式既能发泄,又不容易伤到自己。
因为水果玉米的采收期只有一周时间,为了延长采摘期,也为了保证大半年内一直有青青的玉米杆挺立在田地中,供游人“捶打出气”,张苗从2010年开始分批种植玉米,让它们成熟得有早有晚。
宣泄农场经营一段时间后,就有游客向张苗反馈说:“你这个农场的创意好是好,但减压方式太单一了,应该推出些更好玩更刺激的项目!”张苗听取了客人的建议,经过一番琢磨之后,又推出了一个名为“迷宫摘果”的休闲减压项目——把葡萄、番茄、水果玉米等按迷宫的格局栽种,游客们在采摘鲜果的同时,还能体验闯迷宫的乐趣!
张苗还在农场里饲养了一群漂亮的宠物猪、狗和兔子,让发泄者可以和小动物们单独待在一起,诉说自己的心事。同时,游客还可戏耍“发泄球”,将怨气都转移激发出来,留给自己愉悦的心情。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宣泄农场”还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免费为游客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这时,一位常客引起了张苗的注意。辛女士几乎每个周末都要驾车来农场宣泄一番,时而拳打脚踢,进而镰刀挥舞,有时干脆驾着拖拉机在玉米地里横冲直撞。她告诉农场里的心理咨询师,她在单位里是个领导,20多年—直在为家庭和事业辛苦奔忙,但是丈夫事业不如意,夫妻俩社会地位悬殊。在她丈夫和一个其貌不扬但却小鸟依人的女人有了婚外情后,两人离婚了。从此,她变得暴躁易怒,老爱在家里摔东西,一架3万多元买的钢琴都被她砸了个稀烂。
咨询师通过与辛女士多次接触发现她目前已经呈现出一种病态心理。“压抑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选择合理的宣泄方式,对心理健康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但凡事皆有度,像你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很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咨询师建议她回家后养宠物,通过与小动物交流,能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并让辛女士在生活中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女人,学会向人倾诉心声,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在心理咨询师的电话指导下,辛女士的性格渐渐阳光开朗起来。后来她还打电话给张苗说:“谢谢你的宣泄农场,它拯救了身处崩溃边缘的我!”
发展到2011年初,张苗的特色农场已在当地声名鹊起,许多上海白领都打听着来此体验“农田宣泄游”,在旅游旺季每周可接待两三百人。摘水果、殴打玉米杆、吃纯天然的特色菜、临走时再带些农场特产的水果玉米,一条龙玩下来,每人少说也要消费三五百元。农场每月的盈利高达3万元以上。
鉴于游客不断增多,几十亩玉米地根本不够大家“糟蹋”,2011年3月,张苗又在崇明岛高价租下了150亩田地。除了大规模种植水果玉米外,她还在农场里栽种了油菜、玫瑰、薰衣草和一些不施农药化肥的“绿色蔬菜”。花开季节,农场里的醉人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农业种植项目范文2
北京中科医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是一家集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新技术企业。单位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农学、园林及中药材加工,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咨询、产品深加工等服务。单位以高校为依托,凭借国际优势,以及自身雄厚的经济技术优势,不断开拓进取,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成为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良好企业信誉。
我 们 的 宗 旨 : 精诚合作,携手同行,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我 们 的 目 标 : 科技造福人类;我 们 的 原 则 :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我们的经营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图发展;我们的经营哲学 : 敢为天下先。
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
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是美国联合泰克制药集团在太空培育的新品种。是2001年在美国西部印地安部落采集的最珍贵品种,通过反回式卫星载入太空培育,2002年8月获美国爱迪生科技一等奖,2003年,我单位引种的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通过分子式技术培育后,改变了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在中国土地上栽培,不受季节影响、产量高,同时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一类科技证书,至此结束了我国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依靠进口实现了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国产化。
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味甘、微苦、凉心脾、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咳、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医学宝典》载: “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性凉而补、凡欲用参不爱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因此该产品成为老幼四季皆宜,应用广泛疗效独特的一代高品位型滋补佳品。
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
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栽培场地不限,我国各个地区城市、农村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室内外栽培,栽培:一般露天田地、山岗、庭院均可作为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种植场地。在栽培期间可与农作物、花卉或果树套种,室外种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的适合3℃-40℃之间,生长周期80天,下种后每100平方米可产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成品6-8公斤。室外栽培用种量为每平方米60粒左右。
因培养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种子极为不易,加之种子价格昂贵。所以栽培户在种植地过程中一定要按栽培资料进行播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种子浪费。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作为室内阳台、楼房屋顶、室内闲置空房,均可作为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内栽培的理想场所。室内栽培栽培温度在0℃-38℃之间,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均可正常生长。
生长期为80天左右。室内种植均可进行棚架式立体栽培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在室内栽培生长期间,对光线的要求不严格,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即可。由于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生长周期只有80天。
1、据我单位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生产示范基地(指室内栽培)研究人员经验分析:
种植户投资100平方米
按最低产量产成品6公斤干品计算
我单位回收价3600元/公斤×6公斤=21600元
农业种植项目范文3
关键词:碳排放 碳计量 生产项目 农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48-04
在全球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下,农业低碳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农业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温室气体减排(王昀,2008),是农产品从“摇篮到坟墓”低碳化的生产过程(许广月,2010);是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收益(翁伯琦,2010);是全世界应对能源枯竭和气候变暖的一种全新农业形态,它在农业生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赵其国,2010)。适应了全球碳减排潮流,响应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业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农业生产主体具有分散性和差异性。我国特有的农业度决定了我国农业碳排放来自千千万万个农户,由每一户农户不同的生产项目的碳排放所构成。关于农户层面低碳农业生产方式,漆雁斌、陈卫洪(2010)较早开展了研究,他们以农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为解释变量,建立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化肥对我国农业产值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董谦等(2011)研究了主要投入要素对河北省农业产值的影响,她们在解释变量中增加了农膜、柴油、农药使用量,发现影响最大的是农膜使用量。而杜华章(2011)对1990-2008年江苏省和2008年江苏省52个县(市)农业增加值与化肥、农膜、柴油、农药、农机数据建立模型后发现,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对农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是柴油使用量,其次是农机总动力,而化肥施用量起负作用,这与漆雁斌、陈卫洪和董谦等的研究差异明显。姚延婷、陈万明(2010)选取农机、化肥、电力、柴油、灌溉五种碳排放途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农业总产值与上述因素的关联度;发现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的是农村用电量,其次是农机总动力、柴油和化肥使用量,影响最小的是有效灌溉面积。
Ernesto(2008)以加纳为例,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种植策略选择模式下土壤净碳汇和农民的经济效益,且以此为基础确认了最优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以期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West(2002)将农田投入换算成能量,并进一步折算出每项投入造成的碳排放系数,提出了衡量新管理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排放贡献多少的方程,即相对净碳排放方程。Michael Popp(2011)在分析和测算农业碳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应对碳补偿政策的策略。
因此,当前从农户角度计算碳排放量并分析对比生产结构的研究还很少。故本研究试图核算典型农户各个生产项目的碳排放量,比较不同农户行为模式下生产的碳排放量,分析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为促进陕西地区农业低碳生产,提供一定的有效可靠的数据,为中国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农户层面碳排放分析框架和计量方法
1.分析框架
本研究小组通过多次预调研、调研,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咨询相关专家,对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滑里村农户生产经营项目进行调查分析,以农户碳排放计量为基础,基于生产投入视角,把生产项目主要分为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经济林果种植、养殖业四大类。粮食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其碳排放量主要从施肥、农药、灌溉、翻耕、秸秆处理、人工投入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作物,主要是蔬菜,具体有西红柿、白菜、芹菜、菜花等,其碳排放量在粮食作物种植的碳排放计量的基础上,加上设施投入和地膜覆盖。经济林果,其碳排放量在粮食作物种植的碳排放计量的基础上,加上落叶枝干的处理方式。养殖业,包括家畜和家禽的养殖,碳排放主要从肠道发酵、粪便处理以及人工投入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核算。
2.计量方法
对于农户生产经营项目碳排放的核算,每一项目的碳排放不尽相同,尽可能采用IPCC的研究方法,同时采用了一些现有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针对农户经营项目排放量的计算,以农户碳效应分析框架为基础,其具体的核算公式为E=∑Ei=∑Ti*∮i,式中E为项目碳排放总量,Ei为投入类型i的碳排放量,Ti为第i种碳源的使用量,∮i为第i种碳源的碳排放系数。为了方便研究分析,本研究对碳排放量统一换算成标准碳。关于农户项目用地和投入来源于调研分析,关于各种投入的碳排放系数见表2。
动物肠道发酵温室气体排放是动物在正常代谢过程中,寄生在生物体内的微生物分解消化饲料是产生的甲烷等气体,主要是从口、鼻、直肠排出体外的甲烷气体(韦秀丽,2013)。肠道发酵碳排放通过将不同类型牲畜数量(Nij )乘以相应肠道发酵温室气体排放系数δij获得,牲畜饲养量数据来源于实际调查或统计年鉴资料。温室气体系数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相关数据见表3。
畜牧业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畜禽粪便处理过程产生的CH4及粪便还田利用过程中的NO2直接或间接排放,已成为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Olesen J E.,2006)。粪便管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是畜牧业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H4和NO2,在核算过程中分别将不同类型牲畜数量Ni乘粪便管理排放的CH4和NO2的CO2当量,以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指南相关排放系数整理为表4。
二、案例农户碳排放计量与比较分析
1.滑里村农户生产经营情况
滑里村位于云阳镇,由滑里、仝家、雷家、东华云、西华云、互助六个村民小组。有520余户,2210人,全村面积4000余亩,耕地3400亩,以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导,靠多种经营收入。其中,水果1400亩,以桃为主;粮食900亩,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1100亩,其中温室大棚菜300余亩、陆地蔬菜700余亩。全村农业生产总值1300万元,养殖业养奶牛800多头,生猪3000多头,蛋鸡20万只,鹌鹑10万余只,奶山羊1000多只,产值1000多万元,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9600元。目前,滑里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基本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碳型模式。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主要是地膜种植和大棚种植。地膜种植成本和收益相对于大棚种植都较低。生产过程中肥料和药品的使用方面,绝大部分使用化肥和农药,极少数进行了粪肥的施用。因为经济作物收入可观,为了产量的提高,农民不惜付出化肥价格逐年提高的成本,经济作物种植施用了大量的化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农药使用量同样较高。养殖业主要为规模化养殖,分布于村边居住区之外,采取散养和笼养的养殖方式,养殖业垃圾堆放于养殖场周边,没有使用污染物处理相关技术。
2.案例选择与描述
通过对泾阳县云阳镇滑里村的调查研究,发现种植业存在三类典型农户生产经营,分别为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桃树种植。鉴于此,在每种类别中各取一家典型农户进行剖析。此外,该村还存在养殖业、种植业兼业农户生产经营,根据农户禀赋的相似性,选取了一家“粮食种植+养羊”典型农户作为案例进行剖析。
案例农户的生产资源信息(见表5)。根据农户主体经营项目的不同和农户禀赋的相似,分别选取以粮食种植为主的FZD农户、以蔬菜种植为主的YXF农户、以桃树种植为主的PZL农户和以“粮食种植+养羊”为主的TJZ农户。
FZD,48岁,女,初中文化程度,泾阳县云阳镇滑里村东滑云人,家中5口人,其中有一个老人,一人务农,三人外出务工。她主要经营了8亩土地,主要种植粮食,6月份至8月份种植玉米,9月份至次年6月份种植小麦。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FZD加大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对土地及时进行翻耕和灌溉,加强人工管理的同时,租用消耗柴油的农用机械进行施肥、翻耕、灌溉等,农药的喷洒也用到了小型电机。
YXF,57岁,男,初中文化程度,泾阳县云阳镇滑里村东滑云人,家中9口人,务农人员有两人,外出务工人员有四人。经营了9亩土地,用于种植蔬菜。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建起了大棚。大棚内种植了经济作物,主要是蔬菜,包括菜花和洋葱等。一年种植两茬,第一茬在过完春节开春以后种植,具有生长期短、成熟早、见效快,且耐低温、抗病的优势。第二茬一般在秋季,这段时间蔬菜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可观,能有效解决露地栽培后期市场供应问题。为了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该农户注重地膜及棚膜的投入,地膜一茬一换,棚膜两年一换;此外,农药和化肥投入以及灌溉量都很大。
PZL,59岁,男,小学文化,泾阳县云阳镇滑里村仝家村人,家中有6口人,两位老人,其余四人皆务农。经营了12亩桃林。为了提高产量,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大;为了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土壤肥力,翻耕力度和灌溉量大;人工投入(修剪枝叶、套袋等)力度大。
TJZ,70岁,男,小学文化,泾阳县云阳镇滑里村雷家村人,家中5口人,一个未成年人正在念书,两口年轻人进城打工,老两口务农。除经营了8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外,在自己院落里养殖了两头奶山羊。羊粪除了为粮食施肥外,还用于自家沼气的原料和动力。机械和柴油的使用量大,小麦的收割、玉米的播种、土地的翻耕、化肥的施用、农药的喷洒以及灌溉都租用或使用了消耗柴油的机器。
3.结果分析
3.1案例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分析比较
从案例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量(见表6)来看,FZD、YXF、PZL和TJZ碳排放总量分别是3344.928kg,2578.744kg,4770.376kg和2735.778kg。从单个生产项目来看,PZL桃树种植和FZD粮食种植为主要的碳排放源,TJZ“粮食种植+养羊”比FZD单一粮食种植碳排放量少。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养殖粪肥的使用抵消了化肥的碳排放量,因而“粮食种植+养羊”总的碳排放量少于单一粮食种植的碳排放量。而从单位面积生产项目碳排放量来看,FZD单一粮食种植碳排放量最高,PZL桃树种植碳排放量次之,YXF蔬菜种植碳排放量小于FZD粮食种植和PZL桃树种植碳排放量,TJZ粮食种植和养羊的碳排放量相近。
3.2案例农户生产投入碳排放结构分析
从案例农户生产投入碳排放结构(见表7)来看,化肥投入、柴油以及翻耕是FZD最重要的碳排放源,分别找碳排放总量的71.6%、16.7%和5.0%。YXF最主要的碳排放源是农膜投入、化肥投入和农药投入,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52.8%、31.3%和4.8%。PZL主要碳排放源为化肥投入、农药投入和翻耕,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77.1%、13.9%和5.3%。TJZ碳排放源最多,共8个,最主要的是化肥投入、柴油、羊肠道发酵和翻耕,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45.8%、24.3%、17.2%和6.1%。化肥投入、农药投入、翻耕、柴油的碳排放占极大比重,是共同的碳排放源。由此可以看出,在促进发展低碳生产行为过程中,农户存在很大潜力,转变农户的生产行为极为重要。此外,灌溉、人工投入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视。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分析框架和计量方法,以典型农户案例剖析的方法对农户生产项目的碳排放进行分析,取得如下几点结论:
1.四个典型案例农户的碳排放量测算分析说明碳排放量因农户生产项目不同而差异明显,粮食种植和经济林果种植碳排放量较大,单一粮食种植比“粮食种植+养殖业”模式碳排放量大。
2.经济作物(如蔬菜)种植碳排放量相对小,特别是使用塑料大棚的种植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总量。
3.农户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可极大增加碳排放量,如过量的化肥投入、过度的柴油施用、大量翻耕等,影响农户生产的低碳水平。
4.灌溉、人工投入虽然在农户生产投入碳排放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但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不容忽视。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得出以下促进减排的政策启示。第一,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第二,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提高其利用效率。应以节肥、节药为突破口,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我们要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进一步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碳排放。第三,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低碳化的科技引领和技术支撑能力。我们要加大科技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力度,不断研发和推广低碳农业技术。第四,政府可以加强规划指导的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等保障措施。建议将可持续发展低碳排放农业项目归纳到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去,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法规和政策,从而明确我国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各部门的政策导向,同时由相关部门负责相关协调组织工作,将其取得的效果和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中去。国家相关部门应研究和制定出相应补贴和奖励制度来鼓励农民和企业施行减量投入,同时为取得社会的认可度和关注度,可以颁布相关的减量认证标志及建立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昀. 低碳农业经济略论[M]. 中国农业信息, 2008(8): 12-15.
[2]许广月.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 经济学家, 2010(10): 72-78.
[3]翁伯琦. 低碳农业导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82.
[4]赵其国. 低碳与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思考. 北京:全国低碳农业研讨会, 2010.
[5]A.Weiske, A.Vabitsch, J.E.Olesen, et al.2006. Mitig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European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dairy farming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12(2-3):221-232.
[6]武少松.2015.黄土退耕区农户低碳生产行为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张广财.2015.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畜牧业低碳生产路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韦秀丽,高立洪.2013.重庆市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J].西南农业学报,26:1235-1239.
[9]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2): 19-22.
[10]董谦,刘宾,董海荣.河北省低碳农业发展条件、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185-6186.
[11]杜华章.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4): 63-71.
[12]姚延婷,陈万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7(22):48-51.
[13]ERNESTO G E, LUIS C, RODRIGUEZ, et al. 2008.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farm income in west Africa: Identify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smallholder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northern Ghana [J]. Ecological Economics, 67(3): 492-502.
[14]WEST T O, MARLAND G. 2002. 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91(1-3): 217-232.
农业种植项目范文4
新马头镇东常屯村简介
新马头镇东常屯村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人口860人,户数260户,耕地面积1927亩。村两委班子共有7人,支部班子4人,村委班子4人,“两委”班子交叉任职1人,全村共有党员32人。
东常屯村毗邻邯临公路,交通便利,利用地理位置优越的有利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完成流转土地1100亩,发展桃树、葡萄、土豆、红薯等果蔬种植,先后引进了河北卫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卓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兴邱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投资5000万元,积极发展时令果蔬采摘、农业种植的现代农业。通过园区建设,可吸纳周边农民参与项目的建设与运营,逐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本村及周边地区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邱县新马头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位于邱县新马头镇东常屯村村东,现有社员800多个,领办6家农民合作社:邱县卫强土豆种植专业合作社,邱县兆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邱县桃寨种植专业合作社,邱县双吕种植专业合作社,邱县庆文种植专业合作社,邱县丰硕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土豆、红薯种植项目,特别是在邱县食品工业园项目区已相继有马大姐食品、多呋食品、集味轩食品等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落户,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落地项目提供可靠的加工食材,同时将形成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相互带动、互促发展的良好格局。计划投资200万元,建设2000吨恒温储藏库;投资100万元,建设100亩工厂化育苗基地;投资100万元,建设千亩红薯、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投资800万元,建设万亩红薯、马铃薯种植产业区;投资300万元,购进现代化耕种、机收设备,项目建成后年可使农民增加收入4000万元以上。
东常屯村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扩大升级,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作为扶贫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农业项目流转土地后的农民又可在家门口打工,增加一份薪金收入,在土地上实现了“一金变两金”,即由单一的土地租金变为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并存,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双赢”。
农业种植项目范文5
一、周至县有无项目对比分析
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有直接影响,目前周至县参与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主要有12个,去除2010年刚加入的尚村镇,这里选取11个实施过土地综合治理的乡镇进行研究。有无项目对比分析是项目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对项目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对项目区与非项目区进行对比分析。
1.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通过比较项目区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前后的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初步评价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周至县11个农业基础生产条件较差的乡镇未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以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各个乡镇的粮食单产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竹裕乡与九峰乡的单产差距为2945公斤/公顷,单产仅为九峰乡的1/3。各粮食单产在较低的水平波动,均值为3218.64公斤/公顷,低于全县平均水平341.01公斤/公顷。到2010年,周至县基本完成了11个主要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各乡镇粮食单产得到大幅提高,单产最高的乡镇九峰乡与单产最低的乡镇司竹乡的单产之差为2095公斤/公顷。11个乡镇的粮食单产实现在5065.91公斤/公顷的水平波动,比1995年提高了1847.27公斤/公顷,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94.27公斤/公顷。可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项目镇的粮食单产对全县粮食单产的影响由原来的“制约”作用变为现在的“促进”作用(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持续推进,11个乡镇粮食单产由项目实施初期(1995~1996年)低于全县水平逐渐增加到与全县单产水平长期持平甚至偏高。在2007年全县粮食单产由于受自然灾害受到重创时,仍然增势不减,并在最近三年持续高于全县水平。这不仅体现了土地治理项目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也表明了农业基础生产设施的改善能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
2.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对比分析。不考虑2010年刚进行土地治理的尚村镇,根据有无项目可把周至县的22个乡镇分为项目乡镇(11个乡镇)和非项目乡镇(11个乡镇),分别以1995年和2010年为考察时点,并将粮食种植面积的减量视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增量,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周至县项目乡镇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县的2/3,单产增幅较大,且有7000多公顷的农业结构调整行为。非项目乡镇的粮食单产徘徊不前,农业结构调整不到150公顷。可见,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提高了全县的粮食单产水平,推动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乡镇和非项目乡镇有着显著的差异。
二、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域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土地治理项目为周至县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周至县临近西安市,又是猕猴桃适生区,具备蔬菜产业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2005年,县政府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在终南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008~2009年,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连续支持终南镇。现在,终南镇已是全市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专业市场功能齐全、产业化服务体系健全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与终南镇类似,周至县富仁乡在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土地治理项目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的蔬菜种植已成规模,并带动了一批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产销企业的形成,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出路。土地治理项目也极大地促进了猕猴桃生产。2010年,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所有12个实施了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都是猕猴桃发展重点乡镇,占总数的2/3,猕猴桃种植面积占77.93%(见表2)。最具代表性的马召镇是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最早的乡镇,也是猕猴桃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2009年,周至县又在马召镇启动了万亩有机猕猴桃现代示范园建设项目,并在2010年再次在马召镇投放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010年,全县年末耕地面积5万公顷,猕猴桃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912.27公顷,占全县年末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根据对周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考察,结合对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投向的追踪可以发现,对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基本都采用农业综合开发推动,而进行过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也广泛存在村民自主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可以说,土地治理项目是发展周至县域农业经济的重要工具,项目实施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图3显示了1996~2010年周至县粮食种植面积、猕猴桃种植面积和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变化。
2.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从有无项目分析可知,土地治理项目大规模地提高了周至县的农业生产能力,使全县1/2的乡镇、2/3耕地的粮食生产由原来“拖后腿”变为现在的“生力军”。同时,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不仅带动了全县粮食单产不断攀升,还使周至县非粮农作物产量在逐年提高,其中猕猴桃和蔬菜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构成部分。2005年以来,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见表3)。为了分析土地治理项目导致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周至县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这里选用1996~2010年全县的粮食产量(L)、猕猴桃产量(M)和蔬菜产量(S)作为因变量,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Y)作为自变量应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数据见表3)。通过ADF检验可以得出,数据序列Y、M、S、L均为二阶单整数据。进一步用E-G两步法检验得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直接用LS法进行回归分析:Y=642.7321+0.014246M+0.006426S-0.000590L(0.824843)(9.360216)(2.693408)(-0.201625)R2=0.976069F=149.5498回归结果显示,粮食产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没有显著影响,甚至是负影响。而猕猴桃和蔬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正影响。因此这里剔除粮食产量(L)因素,重新进行回归分析:Y=487.5027+0.014216M+0.006397S(4.228358)(9.785150)(2.800390)R2=0.975980F=243.7948再次回归得到了良好的拟合结果。方程的调整R2为0.972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蔬菜年产量(S)和猕猴桃年产量(M)对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Y)影响显著,表明土地治理项目带来的农业种植结构大调整是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源泉。此时,非项目区的农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为487.50元。
3.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这里,从化肥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和农村用电量等若干指标来考察周至县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以来全县农业现代化变化情况(见表4)。可以看出,周至县的化肥折纯量指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农户生产投入逐渐增加有关;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波动较大,无规律可循;农药使用量从1996年开始大幅下降,两年后趋于稳定,一直徘徊在15万公斤上下;农用柴油在经历了大幅减少之后,出现小幅微增,这是由于全县农村供电基础设施完善以后,居民照明柴油使用减少,与农村用电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有较大增长,但机耕面积却变化不大,并不断出现波动,表明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效灌溉面积先是逐渐提高,在2001年达到39.08千公顷后,转而逐渐减少到低于1996年年初的水平,并趋于稳定,表明项目确实对周至县的农田水利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可能部分地区项目设施年老失修,削弱了这一积极影响。总之,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有限,并不能作为推动县域农业现代化的惟一手段。
农业种植项目范文6
面对我们的疑问,射洪县农业局局长蔡成银将问题简化为两点:一是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形成了射洪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建立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协调、监测机制,促进了射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立足射洪县农业产业实际,实现把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结合到现有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去,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以虫治虫
走进金华镇中坪村,漫山遍野的清见果树挂满了累累果实,尽管离成熟上市还有1个多月,但是清淡的柑橘果香已经令人垂涎欲滴。
2003年成立的金华清见桔橙有限公司,自创立之初走的就是循环农业的路子,一方面与高金公司联办万头生猪养殖场,另一方面承包中坪村等周边4个村的3000亩地种植清见果树,实行“猪―沼―果”模式。去年,公司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但公司生产部经理吴治德坦言,果树防虫治虫始终是个难题。红蜘蛛是清见果树最大威胁,过去,果园每年要喷施2―3次剧毒农药,由于喷施范围不能覆盖全部害虫,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化学农药也大量杀伤天敌,使得害虫危害加重,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虫害对于这个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的果园来说,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射洪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李万聪对于清见果园十分熟悉。作为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她为果园送去了“捕食螨”。“捕食螨”是红蜘蛛的天敌。每年4月和10月,将“捕食螨”幼虫挂袋,成虫破袋而出,捕食红蜘蛛,效果非常理想。在推广这一项目时,李万聪给吴治德详细算了一笔账,以每亩挂60袋“捕食螨”计算,一年挂两次,每袋1元多,每亩的成本150元左右,比过去喷施农药费用低,同时保证了果品质量,保护了果园生态环境。
经过去年一年的试验,吴治德统计的数据更为直观:以虫治虫的模式为果园减少农药施用量750公斤,节约劳动力1500个,防治成本降低9万元,节约人工费7.5万元;果园亩产2200公斤,增产200公斤,增收600万元。今年年初,吴治德主动找到李万聪,准备大规模引进“捕食螨”。
回归传统
提到药材白芷,有一种说法是“四川白芷在射洪,射洪白芷在柳树”。柳树镇白芷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白芷2000吨。作为白芷种植核心区的魏家营村,白芷种植面积达1500亩。
魏家营村村主任马志良说起白芷总喜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谈起,尽管魏家营村种植白芷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规模效益,但村民从白芷上实现增收却是一波三折,市场价格波动、品种老化、农药残留超标是白芷种植户无法逾越的“鸿沟”。李万聪和她的团队在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探索中,把解决这三个问题作为项目与本地农业产业相结合的切入口,一方面,为种植户引进了白芷新品种;另一方面,实施白芷套种大蒜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又减少了白芷的病虫害。
走进魏家营村,你会看到村民在白芷地里以人工拔除的方式除草,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与传统耕种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魏家营村在农药残留超标上吃过大亏,白芷地里常见的杂草是水马齿苋,与白芷争光争肥,种植户惯常的做法是喷施除草剂,将水马齿苋与其他杂草一并剔除,而这一做法的后果是造成白芷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根本无法出口。推行白芷套种大蒜模式后,大大减少了杂草的数量,少量的杂草用人工的方式即可拔除,降低了种植成本,并保证了白芷质量。村民皮素芬家有5亩白芷,还养了6头猪,她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沼液做肥料,白芷套种大蒜,形成了初步的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皮素芬一年的收入有两万多元,比在外打工的丈夫的收入还高。
产业与项目互动
柳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梁尚华在参加了县里的统一培训后,成为魏家营村和竹林村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辅导员。她既要为农民灌输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又要为农民解答农业技术疑问,同时,也不断接受着新的挑战。在组织村民采集生物样本的过程中,一些过去她从未留意过的生物及植物病害,都让她不得不请教更专业的学者。
2008年6月,欧盟―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正式启动。射洪县项目办以5个乡镇为单位,对40个社区的1000名农民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在40个社区里优选了5个理念先行、设施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带动力强的社区作为重点打造的示范社区,魏家营村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共采集物种4800个,制作了各类标本4500个,制作生境资料收集汇总表40张等。
魏家营村村民黄茂是最先加入到项目中来的农民。在他看来,项目的推行增加农民收入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环境的改善。过去,村民对杂草是“除之而后快”,而现在,通过对植物样本的采集与辨认后,能识别出有害草和无害草。村民在人工除草时就会进行筛选,既除掉了有害杂草,又通过对无害草的保留而实现了保土保肥的目标。
李万聪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感觉最为困难的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尽管在国外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覆盖面非常广,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李万聪和她的团队只能在尝试中不断创新总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探索。她现在思考得更多的是项目结束后,如何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延伸与推广下去。但不管怎么说,射洪县并不是孤立地推动项目,而是在以农业产业带动项目实施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种出的粮食和蔬菜更加安全,施用的农药更少,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延伸阅读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启动
1月11日,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在德国柏林正式启动,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更新的濒危物种“红名单”显示,全球有1147种淡水鱼面临灭绝危险,约占该组织当年所监测的淡水鱼种类的三分之一。此外,世界上6000多种两栖类动物中有三分之一面临灭绝危险。
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损失达两万亿至4.5万亿美元。反之,如果每年向自然保护区投入450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的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