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1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迈向成功。
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像天那样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自觉努力向上,为选定的目标去奋斗,永不松懈。现在,我们有了共同的愿景,就是“志存高远·修身储能·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这告诉我们,人首先要有志向,可是,我们一旦确定人生志向后,将怎么办呢?就要排除一切障碍,毫不气馁、毫不退缩的为立下的志向而努力。只有自强不息者,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容易奋斗难,荀子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永恒的道理:只有坚定意志,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奋斗才能实现理想。否则,无论我们立下多少志向,没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一切志向都是空谈而不会变成现实。
自强者他们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他们藐视困难,追求高远目标,面对人生激流中的暗礁与险滩,奋勇搏击,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司马迁立志写《史记》,自己虽然遭受屈辱的酷刑,仍自强不息完成浩浩史家之绝唱——《史记》;当代作家史铁生,立志走文学之路,虽身残仍自强不息,他笔下流淌的思想和灵魂震撼我们的心灵;发明大王爱迪生,立志发明,历经无数失败,仍自强不息,终获成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整的路途,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峻峭山路攀爬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形象地告知了我们,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需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当我们仰慕他人的时候,请永远牢记,我们不能只看见他人的成功,而要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信我们也会傲立于世,做顶天立地的人。
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2
1、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2、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3、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
4、丈夫之志,能屈能伸。——程允升
5、由于勇敢的坚韧,无可避免的祸患将会被征服。
6、哪怕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7、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仓
8、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格言对联》
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10、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李白
11、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
12、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13、自助者天助。
14、工夫和坚韧使桑叶变成绸缎。
15、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16、事业常成于坚韧,而毁于争躁。
17、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18、顽强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土耳其
19、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杰克·伦敦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1、志犹学海,业比登山。——王通
22、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的人。
2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4、一思尚存,此志不懈。——胡居仁
25、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
26、志以成道,言以宣志。——王通()
27、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28、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李隆基
29、生活在顽强战斗中,只有每天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30、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邵谒
31、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
32、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欧阳修
33、志比精金,心如坚石。——冯梦龙
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3
第一尊群雕:养“浩然正气”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不待外求。《礼记·中庸》又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周易·大传》复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后人把这种“浩然之气”、或“赞天地之化育”和“与天地参”、或“合德、合明、合序”的境界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被看作一种“大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等作为价值理想,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孟子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荀子所谓“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作了精辟阐释,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就未来,把我们的人民培养成如此有大爱的人,正是我们人生修养的目标。
第二尊群雕:执“各称其事”
《论语·颜渊》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记·礼运》又曰:“何为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仁义。”《礼记·曲礼上》复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这些论述无不在反复强调:人们要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司其职,各称其事,充分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我做起,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进而实现己和、人和、家和、国和以至天下和。
中国有句老话:平平常常才是真。人生最大的道理、最大的智慧不是存在于别处,而是积淀在伦常纲纪、生活规矩及角色规范之中,人生修养也植根于此,发轫于斯。试想一个不知规矩、不按角色规范行事、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人,人生修养在他身上连个搭载的地方都没有,通过人生修养提升境界就更谈不上了。
第三尊群雕:追“天人和谐”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在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不可分割,这种内在联系的经典概括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重要思想。在《礼记·中庸》中可以看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完全实行他的天性,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就可以促进天地间万物的化育,能促使天地间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相合。《周易·大传》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思想家把人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共生的现象称之为道德。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道德时,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当人们用道德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便形成了新的、更具有现实指导性的道德思想,也即“天人合德”。“天人合德”的道德观崇尚“仁者爱人”,它塑造了中华民族明白达观的人生理念,也表明了中国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特点。
总之,《礼记·中庸》和《周易·大传》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要求注重价值理性,这对于矫正工业社会“天人对立”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为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所提出的和谐思想。然而,由于受到时代、阶级的限制,很多和谐思想在古代不能成为现实,但在今天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和谐思想对我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四尊群雕:遵“日新明德”
《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帝典》又曰:“克明峻德。”《盘铭》复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浩》再曰:“作新民。”这里的“明德”或“克明峻德”是人的良知,属于道德情感,其中的“日新”或“作新民”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过程。同时“明德”或“克明峻德”又可以说是人之慧根,“日新”或“作新民”也可以说是天赋显现和智慧养成之过程。就此而言,道德素养之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的智力之高下。庄子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孔子复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孔子和庄子之言都讲到一个问题,即道德制约智力,情商制约智商。这个判断有事实根据。古语说,财迷心窍,利欲熏心。心被“熏”,心窍被“迷”,此人有何智力可言?老子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老子》三十三章)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总之,只有知识层面的创新,而没有“明德”之“明”者,没有自知之明,最多也不过是天才的“瞎子”,因此,人生修养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德遵理、深明大义为要。
第五尊群雕:履“日常行用”
《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无不在教育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来修养自己,养成习惯,化为意志,笃力践行,提升境界,以便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同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换句话说,人生修养一定要落实到“日新”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中,进而言之,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只有形成和流行于其伦常日用之中,植根和彰显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培养出的精神境界才可历久弥新。
第六尊群雕:行“修身立德”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美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礼记-大学》说:“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国传统道德历来有“慎独”的告诫。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而无他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总之,只有行“修身立德”才能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也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和超越自己。
第七尊群雕:持“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系辞下传》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直前,健动不止,生生不已;君子应效法天地之美德,做到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对此,《礼记·大学》则概括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第八尊群雕……
……
呵!大美还在继续!
大美必将继续!
眺:《道德与文明》杂志美丽永远!
冀:《道德与文明》杂志终极道德关怀担当到底!
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4
【关键词】文言诗词; 品德教育 ;作用 ; 文化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趋势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理念发生的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教材设计上凸显了人本教育的思想,强调学生学习热情度与知识获取的方式。观察教材,不仅设计了丰富的案例,美观的图片,更是渗透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言警句,这些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沉积,其中包含了古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青少年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德育课程的思想品德,它不需要深刻的理论和教条,需要的只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从这个角度讲,用好文言诗词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爱国情操,活跃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课堂上用好这些文言诗词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突出课堂重点,加深印象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做人,大多数名言都可以指导学生做出选择,起到点题的效果,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讲礼仪时,展示荀子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点出了本节要点,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重视礼仪的重要作用,无理寸步难行。另还有用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操之过急。在《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一框里"青少年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时,我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观点。显然,这句名言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观点,渗透了教师对学生主观思想的引导。
2 引入生活实例,深化认识
在教学中重视这些名言警句,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例去理解印证,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本知识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文中有:"与人为善","和气生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敬业乐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男儿当自强"等名言警句。主要是让学生将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四个方面的理解。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这些名言警句所内含的精神力量及其对中华民族和学生个人的深远影响。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其中一两条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名言警句,是古今中外文化中的精髓,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实践基础。通过运用这些名言警句,使教材的观点得以强化,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最终印证教材观点的正确性。在"学会拒绝"的课题中链接材料"中学生沉溺电子游戏,容易产生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有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容易引起多方面的不良后果,严重时可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所反映的教学内容是,青少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拒绝诱惑,否则,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如果光有这段文字,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因此更不用说收到什么思想教育,得到什么人生启示了,但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就浅显易懂的概括出它的主题,使学生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中,更加深刻体会学习控制对个人成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3 活跃课堂气氛,轻松学习
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5
励志八个字的经典语录
1) 超越极限,超越自我。
2)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 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4) 努力拼搏,永夺第一。
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7)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8) 深入浅出,易学易记。
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 生产是花,安全是根。
经典励志八个字的语录
1)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2)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3)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4) 奋发有为,时不我待。
5) 健康第一,从我做起。
6)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7) 努力拼搏,自强不息。
8) 飞跃梦想,自强不息。
9)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 我班雄风,扬威大众。
1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2) 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13) 团结拼搏,争创伟绩。
14) 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15) 齐心协力,力争上游。
1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8)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19) 挑战自我,超越梦想。
20) 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八个字励志句子语录
1)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秀出自信,展现自我。
4) 小洞不补,大洞难堵。
5)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6) 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8)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9) 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10)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1) 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12)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13) 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14)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15) 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16)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17)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8) 挥洒斗志,成就梦想。
19)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1) 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22) 心气和平,事理通达。
23) 挑战自我,永不放弃。
24) 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25) 光喊不动,实在无用。
26)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7) 无证驾驶,危及生命。
28) 文明守纪,拥抱胜利。
29) 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30)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励志八个字的经典语录相关文章:
1.八个字表达励志的经典语录
2.八个字的唯美励志句子
3.八个字青春励志语录大全
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现代商业广告 传统文化借鉴
商业广告是以最终盈利为基本目的,通过各种媒介向用户和消费者宣传商品和服务,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效益性。由于商业广告的功利性特征较为突出,庸俗化广告、虚假广告、恶性广告比比皆是,对于广告业的治理,除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之外,更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建立健康的精神理念,以寻求整个商业广告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按照我国国学大师张岱年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具体表现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本文即从这四点人手,讨论一下商业广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利用。
一、刚健有为
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举出大量例证,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王勃宣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总理在汶川灾区为小学生题词“多难兴邦”。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推崇与赞赏。而商业广告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李宁体育用品的“行者无疆,自强不息”和“追求,无止境”,安踏体育用品的“永不止步”等,都表现出一种面对困难和挑战无畏抗争、勇往直前的价值观念。
二、和与中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解有多种多样,如“和而不同”的和、“致中和”的和、“和为贵”的和以及“仇必和而解”的和。这些都显示出中华民族宽厚、仁爱的品质。
中是指中庸。“中庸”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人人都应是“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哀而不伤”。因此,中国人言行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节、行为有度、进退有矩,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和谐思想。
在“和与中”的文化环境中做广告,广告人常常要含蓄谦和地表现出自己产品的特色与卖点,而不是对自己的产品夸大其词,或者咄咄逼人地攻击对手产品的缺点。这样做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因为与宽厚仁爱的传统文化不符,公众会认为是在“招摇撞骗”或者“不厚道”。
三、崇德利用
《周易・系辞下》的“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至上思想的点睛之笔。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知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体现出对道德至高无上的推崇,历朝历代都身体力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
道德在我国有多种具体表现:诸如仁爱孝悌、礼义廉耻等,但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精神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占有核心地位。孟子应对梁惠王“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于吾国乎”问话时,毫不客气地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些都是民族尊崇的圣贤。
商业广告直接的目的是盈利,但裸地表示盈利挣钱的广告在我国没有推广的土壤,还会受到公众发自内心的鄙夷,比如房地产宣称是只为富豪盖的房子、在公益场合挂设商业广告牌等。而借助于宣传仁爱情义等内容来推广产品的广告却被人广为传颂,比如王老吉为汶川灾区捐出了一年的全部利润、海尔援建海尔希望小学等。
四、天人协调
《周易大传》说:“昔者圣人之作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强调了天道与人道的关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说的典范。《中庸》也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提出人要顺其自然,而不是去征服自然、毁灭自然。因此,一个人乃至社会组织如果做到了天人协调,其道德就会与天地相合,从而也就能成就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前,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公众都能意识到环保对自身、对社会、对未来子孙后代的重要性,进一步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观念。将“天人协调”的思想引人现代商业广告,无疑将引发起公众内心的认可和接受,加大广告传播效果。如农夫山泉的广告语便是着眼于自然的回归:“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一句广告语从强调大自然出发,浓缩了对自然的热爱,突出了产品特色,不仅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增加了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