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哭泣的奶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哭泣的奶牛范文1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了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在那块硬邦邦的地上铺床时,老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二人又看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去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食物跟客人分享,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让他们好好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一头奶牛在田里死了,而这头奶牛的牛奶是他们唯一的收人来源。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让这种事发生:“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你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愿意与别人分享他们仅有的东西,而你却让奶牛死去。”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上看到抢里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让他无法找到。”
“ 昨天晚上,当我们睡在农夫的床上时,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想它看上去那样。”
,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
哭泣的奶牛范文2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启示】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遇到问题不妨换个角度、换种眼光来思考,而与人处事中,不妨以主动取代被动,兴许,得到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并非如你想象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哭泣的奶牛范文3
美国:
佛罗里达州:小孩未经父母书面同意,不得看《哈利・波特》;如果大象被主人系在了某个停车点,那么它也该像汽车一样交停车费;如果一个人不穿泳衣在浴缸里洗澡就属犯法;严禁穿泳衣喝酒;未婚女子不能在星期天跳伞;没有号码标志不准在柏油便道上玩滑轮。
佛蒙特州:在水里不得吹口哨。
田纳西州:不得将骆驼骑上高速公路。
肯塔基州:每年必须洗一次澡;任何女子不准穿泳装上街,除非有2名警察陪同或手持铁铲,如果体重不足40千克或超过90千克不受此限制。
安大略市:禁止公鸡在不该鸣叫的时候乱鸣叫,否则主人将吃官司或被罚款。
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在日落以后必须向前走,如果倒着走路就属非法。
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男人不准在星期天亲吻妻子,否则将被罚款。
阿肯色州:丈夫打妻子属于合法,但一个月不能超过一次。
爱荷华州:情人间连续接吻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否则将面临处罚。
俄亥俄州:一个已婚男人乘飞机必须携带妻子,但如果他结婚超过12个月就可以不必这么做。
阿肯色州:阿肯色河的河水禁止涨得比小石城主街上的桥还高。
特拉华州:禁止在飞机上打喷嚏。
阿拉巴马州:一个男子可以合法地用不大于拇指的棍棒去惩处他的妻子。
得克萨斯州:在休斯敦星期天午夜后禁售啤酒。
纽约州的卡迈尔市:如果男人西装上衣跟裤子的颜色不同,要罚款500美元。
亚利桑那州的诺加利斯市:男人穿背带裤是违法的。
堪萨斯州:星期天严禁吃蛇,违者罚款,甚至坐牢。
内布拉斯加州:7至19点理发师不能吃蒜和葱。
加利福尼亚州:禁止动物在离学校、教室和公共饮食场所500米之内;在审讯时招供不准哭泣:禁止亲吻青蛙和癞蛤蟆;不能用内衣擦汽车;如果没有饲养2头以上的奶牛,不允许穿牛仔靴;在旅馆里禁止用刀削橙子;不得随意安放捕鼠器,除非有打猎许可证。
印第安纳州规定:圆周率等于4,而不是3.1415。
法国:养猪户不可将所养猪命名为拿破仑。
乌拉圭:决斗者在决斗前必须先献血。
芬兰: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禁止结婚。
哭泣的奶牛范文4
关键词: 小说《幕间》 非历史主义 历史
小说《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绝笔之作,于1941年正式出版。《幕间》是一部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小说。《幕间》讲述的是1939年6月的一天发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村庄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画卷。作者使用复调小说的方法,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主要叙述乡绅巴塞罗缪・奥利弗一家的故事,另一条叙述拉特鲁布女士指导村民演出露天历史剧的故事。作者用这种方法把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舞台剧与人生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基于此,本文以《幕间》中的“剧中剧”――露天历史剧为论述焦点,结合人物故事主线,揭示伍尔夫非历史主义的历史。《幕间》试图探讨英吉利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表现出一种较强的社会概括力与历史概括力;通过一个英国小乡村普通村民们的一日生活,形象地展现出了英国千年的历史变迁,作品中背景的参照年代极为广阔、悠远,几乎囊括了英国从史前时代到维多利亚时代乃至“当今”的全部历史。除此之外,《幕间》又犹如伍尔夫不偏不倚射出的弩箭打破了大写的历史(History),书写了小写的历史(histories),还历史以真实。《幕间》是一种对历史的再书写。伍尔夫的《幕间》对大写的、单数的历史――男性的历史,英雄、军队和帝王的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线性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去中心化、去权威化,让小写的、复数的历史――女性化、狂欢化、自然化和现时化的历史――浮出水面。
一、历史的女性化
历史是一种无言的存在,历史的面目因讲述者身份的不同、讲述方式的差异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无论是在以还原历史为目的的历史研究文本中,还是在以记忆和想象为特征的文学叙事中,女性的声音和权力在既定的中心文化中都严重匮乏,这和历史女性边缘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如果说在既有的历史记载和文学本文中,女性的历史类似于无垠的海洋中偶或漂浮着的冰山,那么,真实而丰富的女性历史则是那冰山下面无比硕大的黑暗地带。历史不仅仅是男性的历史,女性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特利・威廉那种忽视妇女“有点儿古怪,不真实,不平衡”的历史曾让伍尔夫呼吁剑桥女子学院的学生们“重写历史”,或者至少“为历史加一个补遗”,“让妇女可以不违礼法地出现在其中”。[1]而《幕间》中的露天历史剧就在一定程度上极具戏剧性地实现了这个目标。
《幕间》历史剧中的英格兰史全都是女性中心的,序幕里英格兰从一名女婴开始成长,经过由伊丽莎白女王、安妮女王、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几个年代后,到了“现在”――玛丽王后的年代,历史的中心一直由女性占据。
(剧外)在历史剧创作领域,男性剧作家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历史与女性,似乎已然成为一组相隔遥远的名词。从女性角度看历史,就犹如看着一场与己无关的演出,久居幕后的处境已经沉积为女性内心深处对历史的陌生与隔膜。在《妇女和小说》(1929)中,伍尔夫尖锐指出女性没有自己书写的历史。世世代代妇女们的形象只能到那几乎没有灯光的幽暗朦胧的无名之辈的历史长廊中去寻找。然而,《幕间》中的历史剧的作者兼导演就是一名女性――拉特鲁布女士(Ms La Trobe),一改作家为男性的定论,将女性作家写入了历史。拉特鲁布女士不仅担当了重写历史的重任,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家。她运用手边现成的简陋的服装、道具、“简陋”的演员――村民自己,来表现自己独到的艺术观;她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在编导历史剧时实验了许多新的方法;而作为演员的村民他们则需要求助于她,需要她亲自指导。正是拉特鲁布这位女性调动了村民,成功地上演了这部露天历史剧。女性剧作家的卓绝表现将历史女性化,打破了历史剧只能由男性剧作家主导的定论。
二、历史的狂欢化
伍尔夫曾指责特利・威廉(Sir George,1838―1928)在《英格兰史》中将历史再现为“只意味着、大学、下议院、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修道院的解体和英国海上霸权的起源等”。[2]露天历史剧则反其道而行之,彻底让军队消失,直接让历史从理性时代跨越两百年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理想家园。这让身为军人的梅修上校费解:“为什么把英国军队给漏掉呢?没有军队怎么成其为历史呢?”[3]《幕间》中的“历史”看起来更像是没有“”的历史,以往作家创作中由无数的英雄、战争和功业所组合成的历史的“伟大”,在伍尔夫的笔下被从容地置换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坚韧性和不动声色的平常性。法国年鉴学派认为:“人的历史就是普通人的历史,决定历史和制约历史的力量归根到底源自于普通人近乎本能和无意识的日常生存活动中。”[4]伍尔夫《幕间》创作中对历史的理解,对社会现实的展现明显地体现出对“英雄史观”的背叛和扬弃是种狂欢化的历史。露天历史剧的全民性和剧中的插科打诨、加冕与脱冕彰显了历史的狂欢性。
(一)全民性
狂欢节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它没有边界,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自由的参与其中。露天历史的演出场所是大众聚集的场所,以其开阔、无限制等特点召唤着所有人的参与。在露天历史剧中,不论演员还是观众,不仅仅是在观看历史剧,而是身在其中。“观众”与“演员”的角色互换意味深长地喻示了伍尔夫心目中公众与历史的关系,即普通大众才是历史的真正的主角。
(二)插科打诨
狂欢节是离不开笑声的。无论是尖刻讥讽的笑,还是机智幽默的笑;无论是愉悦欢快的笑,还是无情痛斥的笑;无论是由衷赞美的笑,还是自我解嘲的笑,都可以通过科诨的形式来获得。在历史剧的演出中笑声贯穿始终:演员们换衣服时候的笑声;当扮演英格兰的小女孩忘记台词时,一位穿白背心老头“嘿嘿”的笑声;当微风把伊丽莎白女王的头饰拽了一下,女王不得不用手扶硬领时贾尔斯的“笑声,大笑声”;伊丽莎白时代女王白色衣领上的别针开了还忘了词的种种引起观众的“大笑声”;傻子艾伯特的傻笑;因傻子艾伯特的出场引起的阵阵笑声,等等。
(三)仪式性
“狂欢节有一定的仪式和礼仪。狂欢节上主要的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和脱冕”。[5]这一仪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狂欢式的所有庆典中。在露天历史剧伊丽莎白时代中,高贵的公爵被发现是假的被脱冕,而加冕发生在了乞丐身上――他是失踪了很久的遗产继承人;理性时代中,哈兰登勋爵夫人本拥有对她百般赞美的情人,大笔财产,唯命是从的仆人,这一番加冕随后就是脱冕――情人嫌弃,财产落空,仆人离她而去;而本弱势的依附于哈兰登的弗莱文达拥有了自己的财产和爱情(加冕)。在加冕和脱冕中他们完成了狂欢的使命。
“狂欢节上还存在着换装礼仪。这是狂欢节辅的礼仪,即人们化装,戴上面具,暂时地、象征性地实现自己改变地位和命运,拥有财富、权力、自由的美梦”。[5]木匠的女儿成了乔叟时代的英格兰女王;而伊丽莎白女王的扮演者克拉克是一位持许可证卖烟草的女人;巴特通过化妆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威严的警察;村民穿上演出服戴上首饰成了勋爵和夫人,等等。村民通过化妆与换装实现历史的狂欢化。
三、历史的自然化
长久以来,自然充当着人类文明的贬抑性他者。文明滋生的人类中心主义抛弃了对自然的原始敬畏和膜拜,转而采取征服手段,认为其存在价值只在于满足人类需求。幕间突破了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定势,体现了一种新的历史观。
自然在历史剧中也起着人无法代替的作用。在小说描绘的整个历史剧的准备过程中,人们关于天气的谈话表明了自然对历史剧的巨大影响;如果天气晴好,戏剧才能如人们所愿的上演,否则将在谷仓上演。不仅如此,拉特鲁布女士在第一次观看场地时就惊叹自然的神奇:“真是合适的地方。”“那边是舞台;这边是观众;那边坡底下的灌木丛是理想的演员化妆室。”[3]然后,时间进入了演出前:“那草坪像剧场的地板那么平坦。那台地高出一块,是天然的舞台。那些树木构成了舞台上的廊柱。……至于天气嘛,尽管人们有这样那样的猜测,最终还是晴朗起来,非常晴朗。简直是完美的夏日午后。”[3]自然为历史剧的演出提供了合适的场地和天气。随后,历史剧的大幕拉开了,英格兰诞生了,村民所唱歌词中随着山谷到山顶的更替,历史的车轮也渐渐向前推进。在伊丽莎白时代,湛蓝的天空、奶牛、小鸟和风都情不自禁加入了演出,是历史剧中重要的角色。接着,步入了理性时代。理性时代优美的曲调被演出现场的自然风景诠释得淋漓尽致,自然在无声地叙述着历史。但风不时地吹走台词,观众几乎什么都没有听到,这使得编剧拉特卢布女士异常沮丧,她紧捏着拳头,不时地吓唬演员让他们大声点。然而风更大了,在沙沙的树叶声中,观众坐在那里瞪大眼睛看着唱歌的村民,村民们的嘴一张一合,却没有声音。拉特卢布女士由于大风的破坏而几乎陷入绝望时,正是奶牛的叫声及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又拉了回来:“那些奶牛突然承担起了重负,它惊诧地睁大月亮般的眼睛,适时地抬起头,高声吼叫。所有的母牛都睁大月亮般的眼睛,向后甩头,它们一头接一头发出渴望的叫声。……这是远古的声音,在当前的瞬间听起来格外响亮。这些母牛消灭了舞台的空白,缩短了距离,填补了空虚,延续了刚才的情感。”[3]是自然的加入才使的历史得以延续。随着奶牛叫声的终止,历史步入了维多利亚时代,主要人物巴特在一阵大雨或一对鸽子的帮助下才能让他成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警察的形象。历史的车轮驶入了现在。如何展示现在?一场阵雨告诉了人们答案。“云彩飘过来了,乌黑,膨胀。它化成了雨水倾盆而下,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哭泣”。[3]那是所有人的泪水,为所有人流淌。自然又一次加入了演出。历史剧进入了“现在”,镜子扫过来,掠过去,与人们嬉戏,奶牛和狗也加入了喧嚣,区分人类主人和野兽的那些障碍消失了。在历史剧的演出过程中,大自然从始至终的加入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自然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是自然化的历史。
四、历史的现时化
历史不仅仅是线性和进步的历史,更是一种现时化的历史。在文学中鲜有作品在讲述现在、瞬间即现时。在《幕间》创作中,伍尔夫将英国的历史放在一个6月的午后、浓缩进一台露天剧中集中表现。戏剧的手段被作者大胆地借用,台上、台下交叉进行“表演”,将两种现实――历史的现实与现时的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融成了一种现时化的历史。伍尔夫想要表现的是柏格森的绵延的思想:今天由历史发展而来,今天的生活由历史构成,人类的今天由回忆构成。今天是种历史,同时今天是瞬间、现在;故历史是种现时化的历史。
在《幕间》中,巴特寡居的老妹妹斯威辛太太最爱读一本叫《历史纲要》的书,总是停留在关于史前的部分:欧洲大陆还没被海峡分开,原始森林里生活着禽龙、猛犸象、乳齿象等怪物。女佣格雷斯开门来送早茶的时候,斯威辛太太的心理时间与现实时间几乎不再有界限,她觉得自己“实际上用了五秒钟(但心里觉得时间要长一些)就把用托盘端着蓝瓷器的格雷斯本人与原始森林里水汽蒸腾的绿色灌木丛中低声吼叫的厚皮怪物区分开来了”。[3]于是当佣人叫她,给她道早安时,她感觉自己的目光一分为二,“一半看着沼泽里的野兽,另一半看着穿印花衣裙、戴白围裙的女佣人”。在这一瞬间女佣人(现在)和野兽(历史)共存,构成了一种现时化的历史。
同时,伍尔夫有意识地将那些现时性的事件置于了历史记录的边缘位置。在乔叟时代和伊丽莎白时期的交接点,空空的舞台,闲走的奶牛,嗒嗒的留声机声构成历史现时化的一幕。历史的现时化在最后一幕达到了。村里的孩子们高举着镜子面对成年观众,镜子与人嬉戏,“它们跳动着,闪烁着,暴露着人们的形象”。[3]让镜中的观众代替演员成了舞台上的真正的“主角”,观众的现时形象地构成了舞台剧中历史的当下性存在。当所有人被镜子照到而看到自己的映像时,他们更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只是“饭渣、油渣和碎片”合在一起。观众这种当下性的存在――现时化的历史将露天历史剧推向。同时,正是在那一刻,扩音器传出了那个无所不知的声音宣布了钟表时间、真实时间、演出戏剧时间和我们的阅读时间的吻合。“大钟上的指针停在当前的时刻。这就是现在。我们自己”。[3]现在对当前历史附有责任的一代,会成为拿着镜子对着他们下一代的历史,历史被现时化为这一代人。当时观看历史剧中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在读者眼中现时化为了历史,而我们对于这部小说的阅读也会被之后的研究者现时化为历史。
综上所述,小说《幕间》揭示了伍尔夫非历史主义的历史观,是对历史的一种再书写。在伍尔夫看来历史并不仅仅只是男性、英雄和帝王等重要人物的历史,理性的不断进步的历史,为数众多的普通人包括女性、小丑的日常生活也是构成历史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比起那些重要人物的理性生活来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能代表历史的本色;大写的历史是人活动的历史,行为主体是人和人类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自然占有人类无法替代的地位。这是伍尔夫对真实历史的尊重和恢复。
参考文献:
[1]刘炳善.伍尔夫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林德尔・戈登著.伍厚恺译.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弗吉尼亚・伍尔夫著.谷启楠译.幕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刘昶.人心中的历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381.
[5]伍厚恺.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6]李红梅.局外人与公众话语――伍尔夫后期小说的文化立场与散文化写作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7]凌建娥,张敏.存在与艺术:弗吉尼亚・伍尔夫《幕间》的矛盾哲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瞿世镜编译.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于艳玲.伍尔夫的文学魅力浅析[J].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5,(8).
[10]王鹏.调和之笔:寻求对立中的统一[J].理论学刊,2004,(9).
[11]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哭泣的奶牛范文5
学前期的孩子对每一件事情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有空气?为什么奶牛有腿?为什么邻居阿姨长得这么胖?这些问题蕴涵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智慧的萌芽,要认真地对待它们。有时答案很简单,孩子得到答案会感到快乐。例如,奶牛有腿才不会趴在地上。如果孩子想知道更多的东西,你不妨拿些问题来反问他们:
――雨从哪里来?
――你看到它从哪里来?
――天上,但雨怎么会到天上?
――它变成云才到天上的。
――那云又是从哪里来的?
――从海洋。云被吹到陆地上,落下了雨。海洋的水从哪里来的?
――从雨里!
――对。
有时你不知道答案,那么坦率一些,建议他去问别人。这样学到的知识他会记得很牢。
区分现实与幻想
这是一个幻想和想像层出不穷的年龄。某一天,他给你看他的“蜗牛城”,你会觉得很有趣;但如果另一天,他说蜗牛把巧克力蛋糕从冰箱里拿走了,你就不能一笑了之。面对孩子的第一次撒谎,你可能会感到震惊。其实,这是这个阶段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惊慌,重要的是去帮助他分清真实与虚构。
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如果出现了孩子很想得到的东西,他就很难权衡对错。父母要帮助他们回想他们当时的想法和感觉。赛丽和妈妈一起去参加集体野餐。野餐的时候,赛丽从一个捐赠箱里拿了一些两分钱的纸币。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看见赛丽在玩纸币,就问她这是哪儿来的,她说:“从你的钱包里。”妈妈知道自己的钱包是空的,因此决心要让她说实话。妈妈告诉她:“我知道你喜欢储蓄。你也知道拿走这些钱是错的,因为你后来骗我说这钱是我钱包里的。事情就是这样,对吗?你知道这钱是谁的吗?如果有人从你的钱箱里拿钱你会怎么样?你怎么改正?”
赛丽跟妈妈一起还回了钱并道了歉。她以后再没有编造故事――对她来说这很不舒服。但如果她再次编造故事,她也知道自己可以说实话并改正错误。使孩子了解说谎的后果,明白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坦白,事情会更糟糕,这样能鼓励孩子说实话。而为了不使孩子习惯于说谎,我们也必须诚实处世。
改正错误
错误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就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好”的观念。它包括:道歉――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并说“对不起”;开放――向别人解释我们原来的打算;说实话――爽快地承认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修复损坏的东西,赔偿损失。
詹妮丝走进儿子的房间,发现他很快地把巧克力包装纸塞到床下。事情很快清楚了,他从商店里拿了巧克力。
――李才德,我真为此难过。不付钱就拿走东西是偷,偷东西是不对的。你怎么改正?
――我再也不拿东西了。
――好。但这块巧克力怎么办?
――我没法还回去了,我差不多都吃完了。
――那你觉得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不知道。
――它大约值一块钱。我想你得到商店解释一下,并从你的存钱盒里拿一块钱去赔。
――(李才德的脸变白了)妈妈,你能不能替我去?
――不,我没有拿走巧克力。你必须去给店主讲清楚。我可以陪你去。
――好吧。
――我们现在去怎么样?
――现在!?
――对。改正错误后你会感觉好多了。
当孩子承认和改正错误时,要给予他支持。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与孩子打交道时,要给他做出榜样。如果我们毁约或忘记了一个承诺,应该道歉并把问题解决,别为自己寻找借口。让孩子了解错误怎样才能有积极的解决办法,而这个结果将使我们都达到真正的平衡和成熟。
为入学做准备
孩子入学的年龄很快就到了。他们将与同龄人为伴,学习分享、交朋友和开心地与别人一起玩,并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但是,教师再高明和有爱心,也需要“可教”的孩子。
因此,你要和孩子一起为入学做准备。为了入学,孩子要能够:
*认识自己的名字,最好是也会写。
*在合理的时间内专心致志(这有助于认真听故事和开展活动)。
*知道如何上厕所和洗手。
*当成人忙于与别人交谈时懂得等候,轮到自己再说话(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提醒)。
*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懂得用语言提出要求。
*知道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懂得远离陌生人、大路和拥挤的交通要道。
*懂得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性。
*掌握一些精细的运动技能,如剪、贴、画、写、穿线和搭积木等和一些大动作,包括跑、跳、单脚跳、跳越障碍物和爬。
*给孩子一些在别人家里呆着或者由别的成人照管的经历,使他学会适应新的环境。
*让孩子熟悉学校的环境:
*带孩子去见见他的老师。
*到学校去几次,使孩子习惯于那里的物理环境、大小、气味和声音。
*允许孩子进入洗手间。
*领着孩子沿围墙走一圈,让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教室的位置。
*让他在各种游艺设备上玩――这可是一个大大的诱惑!
*帮助孩子说出教师的名字。
*帮孩子找一个学校里的朋友。
记住,如果你对孩子入学有信心和热情,那么他也可能对入学感觉良好。
入学的第一天是一个可庆贺的日子。请为自己准备一些特别的礼物。你已经花费了无数的时间来照顾、教导和帮助孩子,为他操劳。现在他已经上学了。祝贺你。虽然养育孩子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已经走完了一段重要的里程。这一天将成为重要的纪念日。
活动建议
成长的信号
孩子的每一个生日都标志着他的成长。在孩子的生日或生日后的某一天把孩子长大了不用的东西清理掉――衣服、玩具、书、画(但要注意别动那些珍贵和重要的东西)。这将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变化,并体验到一个新的自我。
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床;
用成人语言和他说话;
与其他孩子玩的时候,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给他买一个书包;
开始给他一些零钱并教他使用。
增进记忆
孩子接近入学年龄时,要能够记住要求他干的事情并有条理地完成。可以通过游戏进行锻炼,使他建立起自信,能够记住一系列的指令并独立执行。任务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大。
1.5~2.5岁:请到我的卧室去帮我把红拖鞋拿来。
2.5~3.5岁:到厨房去找爸爸,问他几点了,然后来告诉我。
3.5~4.5岁:去看看钟的长针和短针指到哪里了,然后来告诉我,我就告诉你几点了。
你会发现孩子喜欢并能够帮助你,他会为此感到自豪。
思考游戏
这是一个父母主导的假想游戏:
我给你买了一个礼物。(家长想像出某种令人兴奋的东西并假装给了孩子)
谢谢您。
现在你猜猜它是什么。它很大。
是马吗?
不对,它很大,很圆,是蓝色的。
一个飞碟?
不对,它还是湿的东西,在里面很好玩。
一个游泳池!
对!
每次活动都要调整难度,使它适合孩子的理解程度。
精神成长――培育和谐、快乐的心灵
同情 考虑别人的情感,人就能怀着善心来行动。小孩子有天然的同情心,比如不愿看到动物受伤和其他孩子哭泣。教他注意别人的感情和表达温柔之情,能增强他的同情心。表扬他的善意行动。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和善地对待孩子,使他体验关怀。
与自然和谐共处。一起外出,观看日出或动物的活动。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坐在野外。去野营和种树。
乐观 谈论身边的美好和快乐。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传媒中的暴力和丑恶会使孩子形成对世界的恐惧和扭曲的印象。面临内心的恐惧易使孩子产生侵犯等行为问题。
让孩子认识到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当讨论世界上存在的问题时,谈谈自己能为此做点什么。潜移默化地向孩子渗透积极的观点,如“每个人都有优点”、“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等,使它们成为孩子生活态度的一部分。
原谅和解决问题 自尊和自信不是在优异中产生的,而是从接受错误和失败并战胜它的能力中产生的。孩子能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不隐瞒错误,也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要帮助孩子思考,鼓励他试着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形成“我能行”的生活态度,并使之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安静不打扰孩子,让他专心地玩和学习,鼓励他沉思。教孩子听故事、听磁带来放松自己。要逐渐让孩子了解不同的人对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别在孩子面前贬低某个人、团体、宗教、种族等。告诉孩子:“有些人相信……而另外一些人认为……”如果他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个答案,问问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自我接纳 这种品质是在无条件接受自己的家庭环境中形成的。如果你在孩提时代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就会流露出这种自信。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批评一定要对事不对人。“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还可以在批评里加入赞扬:“你很聪明,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哭泣的奶牛范文6
盛名之下,其实相符,此言用来形容当代莱比锡造型艺术风景,并不为过。今年1月与朋友造访莱比锡当代艺术工作坊“棉纺厂”,盖因其前身为莱比锡棉纺织工厂所在厂区而得其名,颇类北京“798”艺术村得名之由来。然而名字虽相似,旨趣却大异。莱比锡棉纺工业起源于近130年前,直到一战以前一直是欧洲大陆规模最大的棉纺工业基地。厂房占地10余公顷,整个工业区除厂房以外,包括工人居住区、工人休闲菜园、幼儿园、托儿所以及休闲娱乐体育卫生设施等应有尽有,饭馆酒肆商店自然也是题中之意,俨然是城中之城。难能可贵的是,该区朴实的生活原生态至今保存运转完好,相比之下,“798”面貌全非,全然一幅繁华商业图景,令人徒生今夕何夕之叹。
莱比锡棉纺厂于1990年两德统一以后仍然开工了一段时间,起初是由一西德资本家收购,自1992年起生产规模日益萎缩,至1993年8月完全停产。当时,有眼光的艺术家,其中也包括Neo Rauch(“新莱比锡画派”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德国代表画家之一)发现了此地因其高大敞亮、自然光线充足而特别适合于作为画室画廊的特殊价值(一如美国纽约苏霍区令画家与艺术家趋之若鹜的Loft),目前已有超过上百位艺术家在此地拥有画室,十几家艺廊入驻,常年展出旗下艺术家最新作品。同时,同样有眼光的投资商也发现了这块宝地,倾资将厂房内部机械及装备逐渐拆除,改建成适合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空间。这样的环境也因而不同于近两年继全然商业化的“798”之后崛起的“草场地”艺术村。“草场地”颇有后起之秀之势,其规划赖艾未未及其他艺术家们匠心独运,新则新矣,一幢幢青砖灰墙的小楼如平头碉堡般平地而起,以迷魂阵形式整齐划一地排列开去,想来是要造出“秦砖汉瓦”的气势,粗看之下虽属厚重,颇令人生压抑之感。况且与周边自然环境完全异化脱离开来,未及离开“草场地”艺术作坊区,城镇化郊区农民的民居扑面而来,生硬地凸显出前者的造作与虚幻。
一、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工作坊印象
而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工作坊确是与其周边环境共荣共生的。去的那天,天气相当糟糕,连日阴湿,气温大多仍在零下,年前多日积雪未化,本应是洁白的雪,已经变成了稀脏的乌黑雪堆,东一撮西一团地散布在路旁道边,正是莱比锡典型的令人无比沮丧的一月天气。我与朋友下了有轨电车,在莱比锡Plagwitz区(前工业区)冷清的路上走着,路旁时时有大片废弃的空地出现,有人居住的建筑多为东德时期典型的丑陋板式楼房,许多建筑年久失修,外墙倾颓破败,没有框的门洞、窗洞有如巨大的诡异的眼,时时处处向你乜斜着瞧过来。我们谈到历史建筑维修的问题,朋友认为时间的痕迹是无法人工修复的,承载着东德历史的这些废墟,因而有着无法替代的美。国内许多地方热衷于仿古建筑,以为有了历史的传承,不过是痴人说梦。这番话有如醍醐灌顶,从此令我对莱比锡外城的破旧工业风貌刮目相看。
一个普通的入口,令人依稀联想得出这里以前有过大门,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电影先驱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最早期的电影《下工》,一分钟的短片,总共只有一个镜头,镜头里的工厂大门实在就是眼前的实景,遥想当年,放工铃响,工人鱼贯而出,或步行或骑车四散离去,一百多年过去,物质实体的存在反而凸显出人的缺席。入口处的时钟指向一点差一分,这样一个时间,暗示了谁或是什么的不在场?接下来在厂区的其他地方还发现了几个时钟,均是停留在令人无法破解的时间,比如十点过十分,难道某一个留驻的具体的时间点也是一种坚决的历史叙事吗?
厂区里十分冷清,没有“798”的熙来攘往,没有“草场地”的威严做派,冷清得近乎孤寂。进门左手是厂区唯一的咖啡馆,然而它不叫咖啡馆,它仍称自己为“食堂”,一种令人感动的粗朴。右边是一个大型的艺术原料商场,里边从画布、颜料、水彩到石膏、木料、各色画纸画笔应有尽有。整个建筑是典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红砖工业厂房的外观,没有任何附加的建筑或是新添的元素,只是保持了原建筑的整齐清洁(当然内部空间已经过维修)。厂区入口处不远有一座高大的烟囱,还是100多年前所建,原样维持完好,在凛冽的冬寒中直指苍穹。这样的建筑风格在我国青岛随处可见,均为19世纪末至一战前德据殖民时期由德国建筑师承建,建国以后东北地区大部分工业建筑亦循此例,包括“798”,其规划设计正是出自上世纪50年代东德建筑师之手。
莱比锡棉纺厂艺术作坊于2000年前后初具规模。当时因其建筑条件优异,租金异常优惠低廉,已有30来位先驱者入驻,Neo Rauch 至今仍在此地创作。随后,又有众多艺术家及艺廊纷纷进驻,例如享有国际盛誉的德国艺廊“特・艺(Eigen + Art)”,“多根豪斯(Dogenhaus)”,以及以年轻活力著称的“小成就(Kleindienst)”等等,发展相当迅速。2005年5月这些艺术家及画廊举办了第一次联展,引起了国际关注,此后作坊每年定期于春秋两季举办艺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当代艺术家、买家、收藏者及普通艺术爱好者,在国际绘画市场上一时大卖,因而英国《卫报》于2007年2月1日的报道中称其为当代艺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方”。
在成功的艺术回响背后,莱比锡棉纺厂艺术作坊奉行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实施的是一种有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同类的“工业区艺术作坊”的运作方式。其他地方或是纯粹的展览地点,或是封闭的,不对外开放的艺术家工作区域,两选其一,没有结合的先例。即以北京为例,“798”逐渐演变成了纯粹展览区,甚而至于走向了完全商业化,而“草场地”走的是第二条道路,虽有展览,却是精英式的,小众化的,排斥普通艺术爱好者的。而莱比锡棉纺厂艺术作坊区成功地将两者结合了起来。参观者无需付一分钱门票,即可欣赏各艺廊丰富多彩的展览,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甚至每周定期开放工作时间,供人随意参观。我第二次去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新开张的极有意思的陶瓷作坊,作品从薄如蝉翼,宛如纸质,嵌入精美玫瑰花纹的白细瓷透明花瓶到铸入细碎金块,厚实古朴,极具质感的暗绿陶塑,年轻美丽的女艺术家坐在井然有序的工作台后,温婉亲切地与我侃侃而谈,告诉我她的作坊定期为小学生示范整个工艺流程,还告诉我她的陶土原料为“Kaolin”,我则告诉她此种陶土原产自中国江西景德镇高岭山而以此命名,女艺术家听后欣然谢我。这样的交流自然是令人愉快的。
除去构成其主要特色的当代艺术的成分,莱比锡棉纺厂艺术作坊区更兼具了文化中心及创意园区的职能,这也构成了其活力来源的另一重要支柱。上世纪90年代自棉纺厂停业以来,有一部分空间就被贡献给了非商业性文化用途,例如,此地有一个相当有活力的电影院,一个探戈舞中心,还有莱比锡戏剧院的一个剧场,主要供青少年戏剧演员排练演出。除此以外,还有建筑师、音乐家、时装设计师、印刷厂以及相当多的新兴产业小作坊纷纷驻足于此,例如一家按照客户需求自己组装专业自行车的作坊,一家葡萄酒窖,不一而足。难得的是,作坊区入驻率虽高,除去不时有静静的参观者来访,整个区内一片宁静,艺术家们可以安心创作不受干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投资方为艺术作坊区专门整修了一个车间,作为非营利性的公共设施,其中设置了艺术图书馆,一来为参观者提供一般性及即时信息,二来为非营利性文化活动及展览无偿提供场地。所以莱比锡中小学往往组织学生前来此地,一来参观,二来为青少年的创意及艺术尝试提供一个对外的平台。正是这一点,是被国内各级文化机构,无论是国家的还是私营的,迄今为止严重忽视的一个令人揪心的盲区。
漫步莱比锡棉纺厂艺术作坊区,如果不进入一个个看似关闭,实则开放的空间,感受到的只有静谧和孤寂。偶尔有一两个人影出现在某个角落,那一定是抽烟的人趁空出来过一把烟瘾。在此地,在刺骨的冬寒中,在似乎永无倦意的黑雪堆积中默默矗立的红砖厂房,当时骄傲的德国人称其为“永恒”而建。现在,各种各样的永恒成为了历史,仍然骄傲的德国人在红砖的罅隙中栽下了蔓生的艺术的枝叶,预言其中将会开放春天的花朵。莱比锡棉纺厂100多年前的烟囱仍然像一根警示的手指似地指向天空,在灰色的天空中,我已然看到了鲜花的影子。
二、尤里乌斯・霍夫曼与“新莱比锡画派”
今年初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工作坊春季会展期间,尤里乌斯・霍夫曼(Julius Hofmann)的个展《生活的收成》(Die Ernte des Lebens,也许译作《生命的猎获》会更恰切一些?)颇为引人注目。
毫无疑问,年轻艺术家(霍夫曼1983年出生于德国哥廷根)的作品中透露着强烈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与象征主义的气息。他的故事有一种“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Edle Einfalt, stille Groβe ,温克尔曼语),一如古典主义大师所传达的信息。黝黝森林中的曲径小路,沉沉暗夜里的沼泽水域,重重高墙后的阴影之地,诡异而令人神往,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格林兄弟、E.T.A.霍夫曼和安徒生笔下的神秘王国。尤里乌斯・霍夫曼用丙烯颜料、画笔、纸板、刮刀、电脑立体动画所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主要角色是一个带着狗面具的人。他遗世独立,栖身于林中水边,活动于暗夜。狗面具既是他的隐身帽,又是他的护身符,借助于此他对抗感受到的威胁与不可知的恶魔,也与高墙后的囚犯一同哭泣悲伤。然而,颇有意味的是,这样一个充满了象征寓意的人却正身处于我们当下的时代。他穿跑鞋,喝听装啤酒,骑着鲜红的电单车或是开着明黄颜色的跑车风驰电掣。他被无边的孤独、怀疑、绝望和寂寞所包围,然而也辛辛苦苦地与怀疑与寂寞搏斗着。他的周遭满是动物,有猪、有牛、有猫,也不时地有女人。他的女人们跟他一样,身体更多的是几何线条和块状肌肉的组合,是桃红柳绿颜色的堆积。在这个意义上,霍夫曼是我们时代泛滥的图像之流的切身体验者(抑或受害者?)与忠实记录者。28岁的他与图像世界一同成长,如今得以间离地反观。他的男主人公有超人(Superman)和拳击手的形体,女人则有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女郎的特征:身体挺拔、肌肉发达而面目模糊以至全然不见。这样近乎疯狂的图像流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我们已习而不见。霍夫曼的人物令我想起在深圳美术馆看到的两位中国当代明星艺术家的作品,周春芽的绿狗桃花系列和张晓刚的人物系列。它们从某些外在的元素来看,也是桃红柳绿、反自然色彩运用的人物与动物形体或是几何而无特征的面部特写,在我的解读中,却因为背景的牵强而显得有些苍白、肤浅、夸张而做作。
不仅如此,霍夫曼的叙事所借助的媒介不止是画笔和颜料。他的故事画面既栖息于画布之上,故事主人公连带他们的座驾也展现于用纸板、木线条与铁丝构架出来的雕塑和模型之中,而整个的故事场景则再现于电脑的三维立体屏幕里。可以说,霍夫曼更多的是一位媒介工作者。他的工具不仅仅是画笔,也有锯子和刮刀,更有鼠标与键盘。在他的动画片中,他是导演,也是演员,他是摄影师,剪辑师,音响师,也是舞台布景师,面具设计师。
难道这不正是霍夫曼自己的故事吗?难道我们不可以说这正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故事吗?不也正是你我的故事吗?如果你是二三十岁,如果你还在四五十岁之间。在这成群结队的城市猪、城市牛、城市羊中,你突兀地出现了。骑着你的电单车,你从你僻远林间的栖身之所来到了这同样荒凉的所在(有人居住的城市和乡村难道不同样是荒僻的丛林吗?)。你来了,是为了从这些无力的、麻木的城市牛羊中攫取一只带回你的老家。经过重重驯服,你们从可爱的奶牛变成被遥控的、没有血色的猫。白天你我蛰伏,夜晚你我出动。换上夜行的装束,化好浓妆,带好面具,穿上五颜六色的行头。眼神迷离空荡,掩藏在深色的镜片之后。冰箱里还有几片奶酪,一罐番茄酱,以及加油站买来的两听啤酒,以备不时之需。为的就是让你我在电视和电脑屏幕前已经成了四边形的眼睛通过啤酒与威士忌的神奇魔力得到放松。第一场雪下来了,下在你的房间里,染成了霓虹的艳红。一月坚硬的寒冷之中,除了车前灯打出的光晕,没有其它的亮点。
这些,所有的这些难道不都是现实吗?难道这些不都是曾几何时在我们时代无处不在的媒体图像中消费过了的现实吗?难道这些不都是我们已经玩得烂熟的游戏与桥段了吗?我们必须孜孜以求找寻新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新的,没被玩过、没被消费过的就好。我们忧心忡忡,生怕我们所做的是别人已经做过的。
霍夫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已然出现了的、已经被消费过的或是正在被消费的,被他辩证地、反讽地(之所以辨证与反讽,是因为他所使用的所有媒体形式正是他要表现的图像世界的源头)记录了下来,它们就在这里,看着我们,等待我们从无意识地经验到有意识地体验,等待我们去重新发明,去重新定义,是的,它们正在等待。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霍夫曼是“新莱比锡画派”忠实的传承者。“新莱比锡画派”的前身“莱比锡画派”,最晚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其奠基人海热西(Bernhard Heisig)、马特霍耶(Wolfgang Mattheuer)与图布克(Werner Tübke)同在莱比锡美院学习,后来又都留校担任教授。尽管这三位教授各具风格与特色,总体而言可分为“表现――激情洋溢的现实观”以及“忠于形式、准确、清醒――写实的现实观”两条路线,然而辩证的隐喻、象征以及写实主义的风格可说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的许多作品也都可以追溯到德国浪漫主义甚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传统。无可忽视的还有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批判以及对绘画基本语言与技巧的纯熟掌握以至达到炉火纯青之境,这些都在“莱比锡画派”的第二代代表画家(第一代的学生,也是莱比锡美院的教授)吉勒(Sighard Gille)与任克(Arno Rink)身上完美地继承下来,自2004年起,他们汇集了一批同样承其衣钵的优秀学生(第三代),其中包括目前当红画家劳赫(Neo Rauch),至此,“新莱比锡画派”在当代国际画坛享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