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风险

银行风险范文1

年8月参加工作,自己系银行支行员工。任职风险管理部综合统计岗。

受到领导和各位前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自己参与工作半年多时间来。工作上亦受到无微不至的指导,协助我快速的胜任岗位。

监测、评价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是负责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自己任职的综合统计岗,主要负责对本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分类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负责全行信贷数据动态管理、分析。

自己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手工台帐的录入与核对,实际工作中。对实际发生的信贷业务明细进行动态掌控、分析和管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获得各项信贷统计数据;对支行运行的老信贷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各部办录入的数据及报表进行统计及分析;提供行各项信贷资产数据及明细,完成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月度为行领导以及计财处、公司部、个金部提供同业经营情况的详细数据;月度、季度、年度,独立的或配合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对外提供各项信贷数据报表。此外,行新设了信息平安员一岗,自己即任风险管理部信息平安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平安的维护。

领导和前辈的关心照顾下,进入银行半年多时间来。自己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自己是刚毕业的理科本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接触全新的银行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不只是专业的换位,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换位,综合统计岗位上,领导和前辈的关心指导使本人认识到严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积极的沟通、努力的思考,才干获得最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也正是银行业这种对我而言全新的工作,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优良的生长环境下使我能够养成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不时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了解银行业、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把所学所悟的点点滴滴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中。

银行风险范文2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加强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

我国的银行经过了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阶段,并且在不断的引进外国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措施。同时,我国部分银行借助外部的力量引进风险管理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银行进行改革,并且完善了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我国银行引进的内部审计。审贷分离和岗位制约等措施极大程度的促进了银行的发展。但是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对银行风险的管理,有助于银行对全面风险进行控制,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银行的发展。

2.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在银行业的发展中,我国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建设银行等陆续上市,提高了市场竞争强度,继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收益,压缩银行的生存空间。同时,随着股市的兴起,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必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国银行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的发生,进而可以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3.有助于银行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在银行的发展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使银行拥有更高的识别风险能力,并且可以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大多数存在于部门、客户和交易伙伴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可以使银行主动的去发现风险,进而对风险进行控制。

4.有利于银行的改革和资源配置

在银行的发展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银行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同时银行可以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企业的结构,以期银行可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另外,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可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使银行可以清楚的对风险与盈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继而可以针对盈利的条件来完善市场资源配置。

5.有利于银行更新产品

在银行的发展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及时的了解市场信息,并且可以对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估。从而可以对产品的价值拥有更为完善的预测。因此,银行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来针对性的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可以促进银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我国银行的发展中,由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致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耗,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于管理人员,其风险意识的高低将会对工作人员起到榜样的作用。另外,企业要加强对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只有在银行的发展中,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才可以及时的发现风险。

2.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在银行的发展中,要明确各个部门和职员的责任,并且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银行的发展。首先,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便可以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其次,我国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风险的分析和预防。最后,我国银行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力度。

3.提高技术含量

在我国银行的发展中,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以期可以提升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首先,我国银行可以学习外国银行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并且运用先进的技术经验对自身的技术进行升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以期可以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最后,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研究,使银行可以尽早的发现风险,并且可以针对性的对风险进行控制。

4.创新风险管理

在银行的发展中,企业要不断加强对风险管理方式的创新,以期可以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对风险的管理方面包括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创新管理方面,首先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战略性的眼光,可以发现银行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管理人员不要局限于短期利益,进而可以促进银行的长远发展。其次要求银行要具有协调的工作能力,在面临风险时,银行工作人员可以齐心努力的来控制风险。因此,银行只有不断的创新风险管理方式,才可以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

5.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在银行的发展中,只有建立风险管理文化,才可以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例如在贷款方面,银行将信贷风险与从业人员的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将信贷风险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挂钩,将会有效的规避信贷风险。由此可见,创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银行风险范文3

1.1变量选取

1.1.1银行风险承担变量

现有文献关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指标主要有衡量破产风险的Z值,衡量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以及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和预期违约概率。考虑到我国银行业受到政府的完全隐性保险制度,几乎不存在破产风险,而预期违约概率虽是衡量银行事前风险承担的指标,但由于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在计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选择能衡量银行事中风险承担的风险资产占比指标和衡量银行事后风险承担的不良贷款率指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

1.1.2货币政策变量

货币政策变量虽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选取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一国货币政策调控制度特征,要具备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国外文献多以银行间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变量,而中国的利率至今仍未完全市场化,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也难以直接通过价格机制传导到银行的存贷款市场,考虑到央行近年来多次通过调节存款准备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尤其在2010~2011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整了6次和7次之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已成为央行常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因此为保证模型估计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使用一年期加权的存款基准利率和加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分别检验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1.1.3其他控制变量

为有效识别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我们还需要控制住宏观经济状况和银行异质性方面的变量。这是因为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对未来保持乐观,往往更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而银行自身的规模、杠杆率水平以及盈利性可能会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宏观经济状况的变量主要选择表示经济发展状况的GDP指标和能预示物价变化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其中,为消除异方差,对样本区间的GDP指标取自然对数。银行异质性方面的变量主要是银行的类型、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核心资本充足率、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收入比。

1.2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Delis和Kouretas(2011)的方法,采用风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率作为风险承担的变量,并控制银行特征和宏观经济状况方面的变量,构建以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RISKit=α1RISKit-1+β1MPit+β2PPIit+β3GDPit+β4SIZEit+β5CCARit+β6ROEit+β7COSTit+β8STATE+εit其中,RISK为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MP为货币政策的变量,PPI为预示物价走势的生产物价指数,GDP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SIZE为银行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CCAR为核心资本充足率*100,ROE为加权的资本利润率*100,COST为银行的成本收入比*100,STATE为表示银行是否国有的虚拟变量,5家国有银行取值为1,其余银行取值为0。

1.3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研究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该区间基本涵盖了货币政策稳健、宽松和紧缩的时期。样本选取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等10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南京银行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北京农商银行等3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28家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其中银行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Bankscope数据库,宏观变量数据和货币政策变量数据均来自CCER数据库。

2计量结果与分析

在惯性效应(Campbell&Cochrane,1999)下银行的风险承担会受到上一期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考察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滞后效应,本文所用估计模型为采用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的动态面板模型,考虑到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往往会造成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SystemGMM)估计方法。

2.1模型计量的结果

本文运用Stata12.0软件对该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广义矩估计。表2分别给出了以风险加权资产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银行一年期加权存款利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1)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2)以及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银行一年期加权存款利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3)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4)。同时为判断工具变量选取是否合理以及扰动项是否存在序列自相关,本文采用过度识别约束检验(Sargan检验)和Arrelano—Bond序列相关检验AR(1)和AR(2)来检验工具变量的联合有效性和差分方程残差是否存在一阶和二阶自相关。

2.2计量结果分析

第一,从回归结果看,不论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是衡量事中风险容忍度的风险加权资产的占比还是事后风险承担测算的不良贷款率,也不论货币政策的变量是价格型的存款利率还是数量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MPit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负,且除模型(2)在5%的水平下显著外,其余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银行对风险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增加,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是存在的,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将刺激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第二,RISKit-1的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银行当期的风险承担行为会受到上一期行为的正向影响,当以不良贷款率作为风险承担的变量时,RISKit-1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均大于0.3,表明银行的事后风险接受度存在一定的惯性效应,对风险承担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从宏观经济状况变量看,PPIit的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但当银行风险承担的变量选择不同时,其符号亦不同,具体而言,当采用表示事中风险指标的风险资产占比作为风险承担的变量时,其系数为正,说明银行在经济出现通胀迹象时,银行会增加事中风险承担;而当采用衡量事后风险指标的不良贷款率作为风险承担变量时,其系数虽为负,但其绝对值不足0.02,影响甚微。同时,GDPit在所有模型中的系数都为正,除模型(3)不显著外,模型(1)、(2)、(4)分别在10%、5%、1%水平下显著,说明总体而言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处于上行时期时银行存在过度承担风险的冲动,银行的风险承担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第四,从杠杆率看,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系数在四个模型中均为负。当采用风险加权资产为变量时,其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当采用不良贷款率为变量时,其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的风险承担呈反向变动关系,从而说明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与Furlong和Keely(1989)关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能降低银行资产风险的理论相一致,同时也支持了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思想。第五,从盈利能力看,在四个模型中,银行成本收入比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成本收入比越高的银行,其风险承担意愿越强,这可能是因为银行在逐利效应的作用下,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为实现成本管理水平较高银行相同的收益率,有增加风险承担意愿,较为激进地扩张信贷的冲动。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在模型(1)、(2)中显著为负,在模型(3)、(4)中为正,显著水平均为1%,意味着当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指标选取不同时,其影响也大相径庭,这也恰好解释了学者们在这一观点上的看法不尽相同的原因,说明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一般而言,银行盈利能力越强,其承担风险的动机越低,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对未来预期乐观,在估值效应和逐利效应的作用下,往往更倾向于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组合,从而导致在经济繁荣时期,盈利能力高的银行往往是风险承担意愿强的银行。第六,银行的规模和银行的类型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完全显著,且其符号也与风险承担变量的选择有关,说明规模大的银行一方面风险承担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但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大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大而不倒”原则和国家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庇佑下,又有动机从事高风险投资,增加对风险的识别度和容忍度。

3结论及政策建议

银行风险范文4

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收益与利润发生一定的偏差,而这个偏差就是商业银行风险,可以说这种风险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各项指标变化。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流动性、操作、法律、声誉风险、汇率等等。其中又以信用与利率为主,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对贷款人偿还能力做出判断和评估。市场风险在商业银行中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险,这是由于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在银行利率方面,利率变动状况对银行运营造成不利影响时会形成利率风险;转移风险,这是国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风险涉及到的变动因素有很多种,例如政府、经济市场等等。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新形势下风险管理的重要。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该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市场、操作以及信用上,银行除了要在其管理理论上多加注意,还要对其实践进行全面设计,要充分体现管理对象的全向性,银行不应该只注重管理一个方向的风险,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风险管理也要随时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近几年来,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逐渐兴起,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中国商业银行势必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做好风险管理早已成为现今金融监管机构所看重的首要要求。伴随着金融信息的快速传递,如何做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早已成为当今金融监督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通过银行监管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早已日益严重,仅仅是依靠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其效果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以此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流程,这也是金融监管部门的对商业银行的根本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一)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在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时,应该根据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各个分行中将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先分解,分解到符合各个分行的实际情况之中后,在统一整合,将所有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统一整合到一起达到所有银行都能接受的一个风险管理程度,进而使所能接受的风险管理体系贯彻与落实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个营销管理目标设定之中,切实做到风险能够随时被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二)制定松弛有度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稳定、良好运作,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然而,目前有许多商业银行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虽然对金融风险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同时也制约了商业银行经济业务的发展,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在制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时,商业银行必须要站在一个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制定与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使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能够做到松弛有度,成为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内部助力。

(三)创新与改进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流程。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业务操作流程,完善业务操作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借鉴其他先进管理经验,遵循现代银行管理制度和原则。另外,银行内部还应该遵循分权的原则,将总部的权利分散到各个部门,这样各个部门就有权将隶属于该部门的操作流程和风险进行集中管理,避免了总不在管理风险时存在的漏洞,同时还应采取先进的风险价值法来识别和量化,各个部门同步管理,更容易降低风险,防范风险,有利于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避免风险,从而完成商业银行规定的业绩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切实贯彻与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在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时,也应该为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相应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比如说商业银行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应该着眼于长期的风险管理效果,而必须使用短期的激励办法,以此避免过度承担风险的短期行为的发生,同时,商业银行在设置考核机制时,应该将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监督检查及业务配需等多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完成,进而从多个角度为建立一个科学高效、自动运作的风险控制机制做有益的铺垫。

(五)完善风险预警与后期评价机制。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要进行自我完善,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预警,还要同其他银行部门加强合作和沟通,顺利完成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后期评价。同时,风险管理部门还要及时找出偏差,以此来对比调整策略,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银行风险范文5

[关键词]信息能力;风险管理;信息成本;信息匹配

2005年7月,财政部了俭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明确要求上市银行及拟上市银行必须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代替目前普遍采用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五级分类法”,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更能反映贷款的真实价值,但由于现金流量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未来值,所以建立在现金流量分析基础上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定量技术和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信息度量以及信息能力的构成要素

1.信息及其度量。信息可以是一种知识,也可以是一件发生的事件,或一条消息。对决策者而言,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信息对决策人的信念会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决策的做出。商业银行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D=f(A1,A2…Ak),其中A1发生的概率是Pi,i=1,2……,K。当P接近1或0时,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确定性就变大;当0

在信息论中,月称为熵。可以证明,当P=1/2时,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熵值)达到最大。这一结论是符合常识的。即概率分布越分散,不确定性就越大。新信息的获得可改变事件的概率分布。H是原来的熵,H(I)是收到信息I以后的熵,则H(I)≤H,否则信息I是没有意义的。信息I的作用就反映在熵的减少上,因此H-H(I)就称为信息I提供的信息量。决策人获得新信息后,对事物原有的看法就有了改变。这种改变就体现了信息的作用。这种转变可用贝叶斯公式来表示:

2.信息能力的构成要素。信息能力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增强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如不能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全面消化可能会使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被简化或曲解,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决策者获得了有关贷款人的新信息后,原有信念就发生了改变(或增强、或减弱)。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直接影响着金融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拥有高质量的信息,能使决策人员迅速察觉到有关风险增加的早期预警信号。现实环境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决策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信息贫乏的;同时,决策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噪音”环境,也需要练就如何从“噪音”中鉴别真实有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的构成如表1所示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信息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有效支持决策者对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1)现有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敞口状况,如缺乏非信贷资产的结构及质量指标以及利率和汇率等方面的风险监测指标;(2)信息指标体系雷同,不能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和风险水平,也不能有效反映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相互关系:(3)现有指标体系滞后于混业经营以及银行业务的发展,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如实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

2.信息来源渠道不统一,导致决策所依据的基础信息缺乏准确性。(1)统计数据“政出多门”。银行内部的会计、统计及信贷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资料,各部门的数据及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有时导致信息数据相互矛盾;(2)对客户信息反映不全面。企业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和存款账户时,只需提供工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批件,很少有关于企业经营背景及主要股东或董事的个人资料。这种做法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防范风险的需要;(3)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导致会计资料和统计资料之间缺乏衔接性。

3.信息资料的分析处理存在不系统、不完全的缺陷。(1)信息分类停留在表层,细化程度不够.导致银行对客户风险状况的分析,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和经验判断上,因而没有能力解释风险的变动趋势,以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进行预测;(2)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我国尚未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系统,缺乏可供监管和决策人员随时调阅、分析信息的处理平台。数据库建设的落后,影响了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对客户进行动态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许多银行的电子信息工作仍停留于替代手工处理的需要,还没有达到满足包含数据挖掘、综合账户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深层需求的高度:(3)现行的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统计报表的制度存在数据生成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决策和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进行持续跟踪和连续监控的需要。同时,也导致了决策人员必须花时间和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处理数据,增加了信息成本;(4)存在部分银行未能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导致信息资料失真的现象。

4.在利用信息提高决策能力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系统的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仍在于合规性监督检查上,缺乏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等动态分析手段,因而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银行早期防范的作用。

5.在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缺乏连续性和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1)许多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讦级等临时性需要,信息工作缺乏制度保证;(2)报表体系指标雷同,对高风险银行的风险敞口反映不够,而对低风险银行监管过度;(3)各银行间以及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未能充分利用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信息供给作用;(4)信息交互系统的缺乏限制了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比如银行为了节省费用,很少给客户及时邮寄明细对账单或定期存款自动转存回单,信息交互机制的缺失使存款人、债权人、投资者、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缺乏足够的信息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信息能力: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瓶颈约束

1.信息能力不足使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片面追求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将一些极具发展潜质,但在目前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排斥在服务范围之外。由于不具备高水准的信息分析能力,决策者只能依据事先设置好的规则、程序处理问题,缺乏依据健全、准确的信息进行灵活管理的能力。

2.信息能力不足使我国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对客户群

进行细分,因而就无法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特征进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定价。我国银行经常利用总结和汇总性信息评估客户风险,缺乏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采取不同定价策略的能力。结果要么是将低风险客户定义为优质客户,从而放弃高风险同时又能带来高收益的业务;要么是由于不能识别风险而以低廉的价格承担了过高的风险。由于在风险管理方式上是回避风险而不是控制风险,影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3.信息能力不足降低了商业银行评估风险价值的能力,也妨碍了定量技术在风险管理决策中的运用。价值评估是识别、评估和安捧风险机会以赚取回报的能力.风险业务中充斥着不确定性,决策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技能来管理和利用这种不确定性获得利润。价值讦估技能可帮助金融公司辨别风险业务中存在的盈利机会。价值评估技能的作用:第一,获取更多的有关风险的信息:第二,对可获得的信息进行更准确的分析、评价:第三,利用对信息的评价制定有效的决策方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信评估标准一般是定性化的,主要依据项目负责人、信贷审批人的经验判断,决策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对风险的偏好都影响着决策的质量。

4.信息能力不足制约着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中间业务、消费信贷以及个性化理财等创新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拓展盈利空间的必然途径。但创新业务的开展对银行的信息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新的经营环境,银行必须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增值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结合我国汇率体制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出浮动与固定利率期权,与利率和汇率挂钩的期权产品等。但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目前仍停留于组织存款、安排贷款等传统业务上,信息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1.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息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建立完整的客户信息资料库以及风险管理的框架模式,强化基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第二,建立一套灵敏的市场跟踪反馈系统,提高商业银行的信息搜寻能力;第三,提高基层商业银行的信息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对风险进行独立的讦估和判断。

2.改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积极性。(1)简化新业务的审批程序,有效发挥基层机构贴近市场的信息优势,分散风险;(2)提高基层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理顺风险管理的责、权、利关系,从体制上强化风险管理意识;(3)强化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在银行的内控机制中,合规风险的管控至关重要,因为合规风险是产生其他风险的一个重要诱因。合规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内部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职责都要有清晰的界定,所做的工作都要有具体的程序要求。为此,必须建立合规信息的反馈与处理机制;(4)建立风险控制问责制。

银行风险范文6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始逐渐的使用大数据技术。不可否认大数据技术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包括风险管理方面起到重大作用,但是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又为商业银行带的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如何正确科学的使用大数据技术,完成风险管理的创新和优化,规避风险管理的漏洞,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改革和长久发展,成为了摆在商业银行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山东地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漏洞加以研究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山东地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完善和进步。

关键词:

风险管理;数据整理体系;人才培养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模式日新月异,取得了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平台逐渐的建立和完善,大数据时代来临,而根据相关的专业机构研究表面。金融行业在大数据时代中的潜力值为主第一。商业银行在大数据时代中能够从在银行开户的开户人的填写数据和资金转向中获得其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客户的电话咨询中以及各营业点的监控视频中获取数据。由于商业银行在这一系列操作中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这是银行生存的重要渠道,那么风险管理就无疑是商业银行的根本。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命脉,大数据时代即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同样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山东地区商业银行如果想要持续的保持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必须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来改善自身的风险管理问题,规避风险。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数据整理分类体系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类。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拥有者大量的客户数据,从个人信息到联系方式再到账户资金的流通,另外还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各项数据,可以说商业银行的数据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包括其数据类型和来源也都是各种各样,想要正确的规避风险,必须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然而现阶段我国山东地区商业银行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较为混乱,缺乏科学的整理分类体系,没有办法对于银行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整理,这导致银行数据库的混乱且漏洞百出,极易使得银行的数据库泄露,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危机。并且由于数据库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对于数据库的混乱管理同时也是拖延了自身的发展,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数据库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的经营情况。

(二)对于数据库的储存能力不足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几何式增长为数据的存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作为数据信息量较大的商业银行,其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量更是日益庞大,然而传统的数据存储设备显然难以适应当前的大数据时代环境,并且也很难保障数据库存储信息的安全。传统的大型储存设备包括商业智能以及数据仓库对于解决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有着很好的效果,并且对于信息的储存也可以基本的满足大数据时代前的数据储存。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几何式增加不仅仅是数据量的增大,数据的来源以及形式更是多元化增长,这不但给数据储存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更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是现有的设备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了山东地区商业银行数据库的混乱,加大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

(三)数据的存储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我国山东地区的商业银行近年来积极的开通各项业务包括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其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也逐渐扩大,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数据库必然再次扩大,然而数据的来源信息更是多种多样,这就给商业银行的数据存储安全带来极大地风险和隐患。虽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丰富了商业银行的数据信息,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得到了更好的改善,但是在管理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数据库的风险也是极大的放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仅对于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安全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这二者其中一个或者两者同时出现问题,商业银行的数据库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数据储存信息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四)大数据时代人才的培养落后在大数据时代,山东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了每一所商业银行管理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归根结底,就是要加强相关管理人才和数据人才的培养。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必定需要相关的管理人才,才能够争取的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使得商业银行在大数据时代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同样对于大数据时代中呈几何式增长的数据而言,想要科学有效的整理商业银行的数据,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数据库的作用,更是少不了相关数据整理人才的培养,对于数据整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才能够对于数据管理给予更好的整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漏洞的方法

(一)完善商业银行数据整理体系山东地区商业银行想要加强在数据收集和整理方面的能力,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信息收集渠道界限。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网络大平台的信息资源,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集体系与互联网以及各大社交媒体联系起来,扩宽收集渠道,提高信息来源。要结合商业银行内部数据库和外部网络平台信息库,完善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和吸纳,进行基本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把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平台得以更好的提高和改进,促进商业银行数据整体体系的完善,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数据存储设备的研发适应大数据时代呈几何式增长的数据信息,必须要研发出新的存储设备,在能够扩大信息储存量的同时,也要根据时代需求加大智能储存设备处理能力的提高和完善。要建立其智能储存设备信息处理平台,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分类整理归纳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银行业务信息库中各项业务的分析,对于风险系数要综合各项指标给出评定,以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参考和采纳。另外存储设备还要与外部信息平台结合起来,将信息平台上的公共信息与数据库的信息对比分析并且完善补充,加强数据存储的质量和信息面。

(三)提高数据安全管理力度山东地区确保商业银行数据库的安全系数不但是对于商业银行客户的负责,更是对于商业银行生存能力的保障。为此,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必须加强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力度。首先,要确保数据库中各个环节的安全,对于安全系数的标准要适当提高。数据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直接的影响到数据库的安全,所以要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数据库能够很好的保护数据安全。其次,要加强数据库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任何一个体系的完善不但需要内部因素同样需要外部因素的推动,因此在加强数据库内部安全系数的提高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外部监督部门的合作,为数据的安全提供双重保障。最后,要加强沟通,数据库时刻与商业银行客户联系在一起,每次客户的操作都会给商业银行的数据库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想确保数据安全,还需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客户对于自身信息的安全意识,共同促进数据库的安全。

(四)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自然缺少不了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人,所以想要加强风险管理的根本还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要提高风险管理人员选拔标准,着重参考其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第二,要加强风险管理人员培训,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在时刻进步发展,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理念也在不断进步,所以要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以时刻保持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

三、结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的生存命脉,对于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山东地区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的寻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且加以处理,通过完善商业银行数据整理体系,加强数据存储设备的研发,提高数据安全管理力度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承满.大数据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金融电脑,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