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描述的是诗人游历时遇到山峦重重,水道弯弯,以为无路,却发现实则有路。诗中蕴涵丰富的哲理:即使陷入困境,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契机;也说明对于身边事物,我们如果能换个角度来观察,摆脱主观的成见,可能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现在不少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只会生搬硬套,迁移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思,在平时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使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最生动直观的实验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喷泉实验往往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实验装置和现象的分析上,造成很多学生孤立地学习喷泉实验,对于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的迁移等不够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不利的。本文以“喷泉实验”教学设计为例,依据实验原理,努力改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视角,引导学生对喷泉实验进行探究、设计、变化,用开放性教学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引领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二、教学设计和过程

教师:情景引入,诱发思考:壮观的火山喷发、绚丽多姿的音乐喷泉,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你知道火山喷发、音乐喷泉产生的原因吗?图片显示:火山喷发、音乐喷泉(见图1、图2)。

图2 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西安大雁塔广场喷泉)

学生:饶有兴趣,相互交流,得出原因:内部压强增大,超过外界大气压强,产生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

教师:同学们,产生喷泉只能通过增大压强吗?让我们来看一下HCl的喷泉实验装置(见图3)。

提出问题:该装置为什么会产生喷泉?

学生:HCl极易溶于水,将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烧瓶中气压减小,烧杯中的水就能源源不断地被吸入烧瓶。

教师:归纳总结:产生喷泉的直接原因――压强差,要产生喷泉的必要条件是:P(外界压强)>P(瓶内气体压强)+P(水柱产生的压强)(见图4)。

具体方法有二:

方法1:保持P不变,增大P,产生压强差,如火山喷发和音乐喷泉。

方法2:保持P不变,减小P,产生压强差,如HCl的喷泉实验。

教师:引发喷泉的操作是什么?

学生:将滴管中的水挤入。

教师:发散思考:同学们,你能否用图5装置完成喷泉?

学生:相互交流,发表各种意见。

生1:缺少引发喷泉的装置,故无法产生喷泉。

教师:很好,说明这位同学考虑了引发喷泉的关键操作,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虽然这里缺少滴管,但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引发喷泉,比如: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HCl受热膨胀,一部分顺玻璃导管被赶出,过会儿手拿开,HCl收缩,气压减小,有压强差,就可以发生喷泉了。

教师:充分肯定该生意见,并介绍一些其它的方法,如用冷却剂冷却一段时间再打开夹子,或用注射器通过长玻璃导管,将水注射烧瓶中,立即将长玻璃导管插入水中,等等。

发散思考:如果图3装置,烧瓶中气体为氯气,其它不变,能产生喷泉吗?如果不能,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议论纷纷,逐渐意见变为一致:不能,因为氯气只是可溶于水,不能使烧瓶中气压发生显著减小。要产生喷泉,就要增大氯气溶解度,可以将烧杯和滴管中的水换为NaOH溶液。

教师:总结: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表1)

以上方法都是在不改变外界压强的情况下,减少烧瓶中气压,从而产生喷泉的。

教师:创设新的情境:同学们,让我们来换个思维角度,如果规定图3烧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无法通过减少烧瓶中气压来引发喷泉,如何实现喷泉?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讨论,同学们得出一致看法:只能增大外界压强,但如何做,一筹莫展。

教师:及时点拨:在烧杯中真正需要增大的是虚线框中气体的压强(见图6);进一步提问:怎样只增大虚线框内的气体的压强?请大家画出实验装置。

学生:思考后很多同学都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改用锥形瓶并使用橡皮塞密封即可(见图7)。

图6 装置示意图?摇?摇 ?摇?摇?摇图7 装置示意图

教师:趁热打铁:如何增大锥形瓶中被密封处气体的压强?

学生:发表各种意见,相互交流。

生1:锥形瓶中加入盐酸和CaCO,产生CO,增大气压;

生2:锥形瓶中加入金属钠和水产生氢气,增大气压(见图8);

生3:将锥形瓶的水换成易挥发的液体,如酒精,并将锥形瓶浸入水槽中,加入浓硫酸或生石灰等溶于水放热的物质,使锥形瓶中蒸气变多,气压增大,从而产生喷泉(见图9)。

图8 装置示意图?摇?摇?摇?摇?摇图9 装置示意图

教师:创设新的情境:让我们回到图3,大家都知道如果在烧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烧瓶中将出现红色喷泉,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一道例题。

例:填表(见表2)

学生:纷纷动手,填表。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给出参考答案(见表3)

表3

教师:思维拓展:喷泉不只可以变色,还可以人为控制,请同学们分析以下装置(见图10)。

问题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烧瓶I中不产生喷泉,该如何操作?

问题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II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问题3:若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中产生喷泉,烧瓶II中不产生喷泉,该如何操作?

学生:饶有兴趣,相互启发。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给出参考答案:

问题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问题2: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问题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

思维启发:若在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控制a、b、c开关,还可以分别得到红色和蓝色喷泉,请同学们回去后思考具体操作。

三、案例分析和反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可夫先生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教师的职责是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他们不断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品德。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2

以一棵大树作为背景,以家庭、辈分为枝叶,将13个生字词递进分布,生动形象,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学会这些字词,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以下为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我的家属教学设计案例范本材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参阅。

我的家属教学设计案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教学重点:

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听歌曲《亲属歌》,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出示“亲”“立”字下面一个“小”是亲。

1、小朋友们,在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2、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亲属,好吗?

3、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4、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

2、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

3、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6、认读生字。

注意分类识记“女”字旁的字。

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7、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灯排列好。

8、练习。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1、随乐曲唱《亲属歌》。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

出示“亲、伯、兄、外、叔”,请同学认读,讲讲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三、练习

1、读一读。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现。

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试着写一写。

2、涂色,会写的写下来。

仔细观察图画,试着读一读气球上的词语。

照样子涂一涂,该怎样涂?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书写生字。

我的家属教学设计案例二

一、设计说明:

《我家的亲属》是长春版小语一年级下册第六版块第一课。本课以一棵大树作为背景,以家庭、辈分为枝叶,将13个生字词递进分布,生动形象,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学会这些字词,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亲属,知道他们的称呼及相互关系。

3、在学习中,感悟亲情,珍视亲情。

三、教学重难点:在情境中识字。

四、教学准备:课件,《家族歌》,《让爱住我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平时谁最关心你?是怎样关心你的?这些人都是你的什么人?(亲人)

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人都沐浴着家人的关怀茁壮成长。我们的家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师贴已画好的大树)一家人互相关爱,互相体贴,这颗亲情树才能硕果累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

2、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学习“亲”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立下面一个小)属: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二)、学习词语,认识亲属。

1、师:谁能说说你家里都有哪些亲属?(生答,师相应贴出苹果词语)

2、如果学生说得不全,可让学生读读书中的亲属,师把相应的词语帖在亲情树上。

3、你认识亲属家族的成员吗?赶快来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来读生字词)

4、谁记住这些亲属宝宝了,读给你同桌听。

5、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同学认识家族中的成员?(把拼音去掉让学生认读)

(大家读得真好,下面老师要增加难度,把这些家族成员换一换地方,看你们还认识不认识?

6、课件出示打乱次序的生造词,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7、单拿出生字宝宝让学生读。特别把女字旁的字归为一类,帮助学生识记并理解字义。(课件出示)

课间休息:同学们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播放《家族歌》

听完出示:

爸爸的爸爸叫( ) 妈妈的爸爸叫( )

爸爸的妈妈叫( ) 妈妈的妈妈叫( )

爸爸的哥哥叫( ) 妈妈的兄弟叫( )

爸爸的弟弟叫( ) 妈妈的姐妹叫( )

爸爸的姐妹叫( )

三、结合实际,知亲情。

1、同学们再看亲情树上的家族成员,你有什么发现?(左边的是爸爸的家的亲人,右边的是妈妈家的亲人)

2、你还有什么发现?(大树根是祖辈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树枝是父辈的叔叔、姑姑和舅舅、姨母,树冠是同辈的兄弟姐妹)让学生按着这个顺序读读词语。

3、大家看这颗亲情树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硕果累累,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们每个人都在爱的大家庭成长,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亲人的爱,那谁能说说打算怎样回报他们的爱呢?(学生自由回答)

4、听了你们的话,老师感受到了你们与家人那浓浓的爱。老师也为你们高兴,你们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老师还要送你们一首歌。(播放《让爱住我家》)

5、在歌声中,你懂得了什么?

(四)、小结:就让我们再一次满含深情地品读这棵亲情树上的亲人吧。

我的家属教学设计案例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3、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家族歌》,又叫《亲属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的亲属》。师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生字卡“亲”。

师:这个字念什么呢?qīn 同学们再读一遍,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呢?对了,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立”字下面一个“小”,这个字是亲。那位同学来用“亲”字组一个词呢?“亲属”。 亲人:就是跟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属”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本课指亲属、家属

3、师:同学们,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亲属,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5、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教师出示主题图。一棵大树,上面有很多苹果,一个苹果代表一种称呼。)

2、师: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加以纠正。

3、师: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属。

4、师: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师:下面请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读的又快又准。读的好的小组有粘贴奖励。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

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姨母姨夫,舅舅舅母。

姐姐,我,妹妹,兄弟。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

6、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组词。

师:同学们,你记住这些字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 “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7、师出示小黑板的虚宫格,教写生字,“亲,兄,叔,姑”,注意生字的结构。“姑”要写得左窄右宽,“叔”基本上左右相等,“亲”上大下小,“兄”上窄下宽

8、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别排列好。

9、练习。出示小黑板。

妈妈的妈妈是( )爸爸的妈妈是( )

妈妈的姐姐是( )爸爸的弟弟是( )

爸爸的哥哥是( )爸爸的姐姐是( )

三、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1教材及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这节的主要内容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重点掌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调节,难点区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学习后的巩固和提升,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初中相关知识的学习已使之具有较充足的学习基础,教学过程中再单靠教师讲授法教学就比较枯燥,学生容易分心使教学效果不佳。本节内容与自然科学联系紧密,加之理解能力较初中强,拟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2设计理念

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选择案例首先需要与学习的内容紧密相关,其次是要具有典型性,与学生能产生共鸣,三是能突出重难点内容。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呈现案例要适时,抓住要点提出问题,使学生踊跃参与讨论,解析案例,合作交流,得出结果,最后班级互动,交流意见,总结补充,反思欠缺[4][5]。

3教学过程

基于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对必修三中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进行了案例教学设计.

4结语

4.1案例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本节内容在总体设计上以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引导,首先以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为案例引起学生共鸣,提出了要学生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此展开再通过多个案例层层深入将本节的知识点一一呈现并阐述,同时回顾拓展了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将其从人体生命活动延伸到生态系统。以上以生活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疏通难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2案例教学中引导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发现,案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以真实的案例为载体,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主动思考并大胆发表个人的观点,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完成学习的目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7]。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4

关键词: 教法 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而开展,是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为一个包括信息搜集、计划制订、目标实施、反馈检测、总结反思在内的完整的行为模式。

一、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行为导向法中的项目教学,将整个任务分成信息搜集、制订计划、目标实施、反馈检测和总结反思五个环节,使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表达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在学习中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中不但掌握知识,更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自我认知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案例

以《电子技术与技能》中的“制作直流稳压电源”为例:

1.信息搜集

搜集、整理、应用信息资料,是每个人应具备的一种能力。由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项目任务―制作“直流稳压电源”,收集筛选需要的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如:本项目所需有关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组织教学资源,进行信息搜集、交流与合作。

2.计划制订

此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领取项目任务,“要完成这个项目任务需要具备哪些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经过师生讨论后,明确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各小组再将该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分给每个成员。小组内由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各小组程度基本均衡。注意让每个小组都明确目标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具体要求,各小组按照要求搜集信息资料,进行讨论探究,并负责准备汇报学习研究成果,同时对其他小组的汇报结果作出评价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教材、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多方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二是制订工作计划,所谓“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间利用什么方法实现什么目标,好的计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奖励措施,通过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惰性和倦怠。该计划要以书面的形式完成并交与教师验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给出一些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完成该环节。

3.目标实施

此环节共分五个步骤,每个步骤均采用“学生学习―学生陈述―学生补充交流―教师补充―总结和评价”的程序进行。下面是这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

(1)背景知识的探究。这个环节利用小组学习法完成。根据之前各小组领取的任务和制订的计划,学生搜集整理必备的基本知识,并正确理解这些信息,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若某组学生提供的信息不足,可由其他小组和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并由教师对其中的要点作总结。

(2)实用电路的确定。各小组根据资料自己画出电路原理图,并进行展示、向其他学生阐述其工作原理。

(3)元器件采购检测。组织学生采购元器件(课下完成)并对元件进行检测,汇报展示成果。

(4)组装制作调试。全体学生参与组装,教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以防发生烧坏元器件的情况。在组装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果实验成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实验失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后面的学习。

(5)电路参数的检测和评价。各小组制作并填写各种数据检测表,并向其他小组展示汇报。

4.检测反馈

当整个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整个任务的反馈。教师可以给电路设置故障,让学生排除故障,并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总结分析故障时所用的原理和排除故障时所用的一般思路。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还可书面测试完成。

5.总结反思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进行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方面。根据学生在单元学习和项目任务完成中的体验,完成评价,通过这种评价体系,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自我反思和对他人的认同,促进学生智商、情商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进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设置在一个个学习单元或项目任务完成后,主要以“书面”或实际“操作”等形式完成。

三、行动导向法教学设计反思

1.行动导向法更适用于小班教学,对于四五十人的班级来说会造成一系列的困难,如在合作时不能合理分工,或者由于小组数目过多造成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等。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衍生式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17

衍生式教学就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背景来对教学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达到共建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综合素养的目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弹性预设。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着重把握“衍生”的理念,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进程。同时在预设的时候,应该突出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在课上,要预设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还可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一、开拓教学空间,把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归于生活。生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空间只局限在课堂上,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的内涵,因此,除了在课上传授课本知识还要开发利用社会上的资源,将课堂延伸到学校外,让学生去了解社会生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1. 具有选择地运用课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具有选择性的使用课本,没有必要将整本教材都讲解,比如说书上的自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画出学生自己疑惑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讲解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其次,老师也可以选一些具有时代性并且符合学生水平的读物,让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教材更加充实。

例如:鲁迅的《风筝》就可以以开发课外教学资源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延伸,因此选择清代诗人高鼎的《风筝》一诗导入。

师:“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旱,忙趁东风放纸鸢。”同学们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情景?

生:主要写了儿童在誊天放风筝的情景

师:好多同学都有过放风筝的体验,能说一下你们放风筝的感受吗?

生纷纷回答(学生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有话可说)

师:如果你想放风筝却被粗暴的阻止时,内心的感受会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自然的引入了本文的难点:在误解和冲突中表现亲情。)

在课后的结尾处,可以选择课外短文《风筝》与课文比较阅读,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多角度阅读训练,这样教学延伸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丈本《风筝》的领悟,把全文的难点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延伸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

在衍生式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来开设第二课堂,把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既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拓。

3. 重视学生的思维与体验

这主要是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以及学生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它的前提是尊重文学作品。在此期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阅读体验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以及独特性,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作者相匹配,产生共鸣。

二、延伸教学内容

教师在可以整体把握课本的情况下,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紧扣教材来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在延伸学习内容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紧扣教学目标

我们应该知道,延伸的教学内容是属于课本范围之外的,所以它必须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在对知识进行拓展的时候,要进口教学目标,不可搞形式主义。

2. 延伸适度

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拓展栝伸,并且不随意延伸,尽量把握延伸知识的度。

3. 注重创新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延伸的形式需要多样化,具有新颖性。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来进行比较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选用延伸的形式,从而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整合学习方式

在国内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另外一种则是学生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前者主要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依赖性还有受动性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有合作性,总而言之,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封闭式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后者则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合作性,主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真生的学习的主人,换言之,这就是一种合作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其实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各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关键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哪种学习方式为辅。

在新课改中,改革重点便放在了学习方式上,并且学习方式还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步骤。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片面失调调节为整体和谐,还可以使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比如说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会自我调控;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既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使学生领会到合作的真谛。然而,这也仅仅是这几种学习方式的优势所在,并不代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就是学习语文的全部。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许会更适合。因此,在衍生式教学中,应该让教师学会把多种的学习方式整合起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6

关键词:函数与方程思想;教学设计;点评;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49-2

【课题与学情分析】

1.课题情况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思想,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图象、性质分析、转化,从而解决相关问题。从近年江苏省高考来看,涉及到函数、方程思想考查的有8―10题,其他省份的高考也类似情况。

巧的是,周末高三年级学生做了一张“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的综合试卷,批阅后得出11,13,14,19等题错的比较多,发现大多数是与函数方程有关问题,遂产生利用几道题作为第二轮“函数与方程思想”专题复习的想法。

2.学生情况

学生是三星级学校的层次较好的理科班,经过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该班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一、高二的学习,已训练了一次(组)、二次方程,储备了不少具体的初等函数(一次、二次、指数、对数等),理解了函数概念、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性质;对于函数方程思想,教师在教学中也有一些渗透,但仍显生疏,运用“函数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需要一个专题训练。

【教学方法】

以问题驱动,追问式与探究式相结合。

【课堂教学摘录】

师:本周末,我们做了“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的一张综合试卷,批阅后得出11,13,14,19等题错的比较多,发现都是与函数方程有关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节课我们就“函数与方程思想”进行专题复习。

课堂反馈:

对于11题。

师:形式am-1am+1给我们什么信息?

生1:利用等比性质:a2m=2am,am=2,am=0(舍去),

师:你能给一个充分的理由吗?

这个问题,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联想等差数列求和的倒序相加法,得出:a2m-1・…・a2・a1=128,两式相乘:得2m―1组(a2m)2m-1=27・27,得m=4.

小结:方程思想。本题通过再列一个方程,构成方程组,获得成功。这是利用方程思想解题。

问:在数列中,这样的情形少吗?试例举几个?

生2:已知Sn,求an,再列出Sn-1,两式相减;

生3:已知Sn与an的一个关系,求an或Sn的问题.

教师给予肯定,后投影。

(简要思路:构造第二个方程,两式相减解决)

(简要思路:构造第二个方程,两式相除解决)

变式3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公差d≠0,{an}部分项组成的数列:ak1,ak2,…akn恰为等比数列,其中k1=1,k2=5,k3=13,求kn.

……

【案例点评】 彰显注重思维训练的有效课堂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该老师的课堂通过利用试卷中问题资源,进行变式、整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断追问,鼓励构造、创新,既教归纳也教演绎,彰显了注重思维训练的特征。

1.注重思维训练需要精彩的问题设计――合理整合资源(利用试卷、适度变式)

周老师的设计可谓独辟蹊径,他抓住近日考试中出现的几道难题入手,从解答涉及的方程和函数思想引入,使得学习本课题的必要性更显突出。一位哲人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要构成一堂专题复习课,还需要适当补充几道变式题作为对知识、方法查漏补缺的巩固练习,这很有必要,说明周老师确是一位利用资源的高手。可能有人说,现在不缺学习资源,因市场上复习材料琳琅满目,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所在班级的学生,毕竟“适合才是最好的”。从学生的错误入手,从错误中提取问题资源,作一些必要的整合,则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所谓“共振效应”。

周老师对试卷的3道题解答后,各配有两组变式题,11题后的设计的一组变式题1、2,是在构造第二个方程,对方程组赋予

一个运算(加、减、乘、除等)予以解决,变式3是对同一个akn既是等比数列中的第n项,又是等差数列中kn项,列出一个方程,求出kn,对方程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帮助学生克服难点。13、14题后的一组变式题,都是在构造函数,有的是利用函数的性质解答,有的是利用图象解答。虽然每组变式题处理方法类似,但各有侧重,侧重点非常清晰。通过问题的适度变式、对比,让学生巩固练习,这种多题一解的强化,有利于学生对构造方程和函数这一难点内容的理解,有益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2.注重思维训练需要合理的课堂操作――多次追问,追求“简化”

现在有不少高一学生为应试而机械操练、多模仿,主动性不强,从周老师的课堂反馈:学生的学习不在模仿,而是在理解,在创造。

周老师上课的特点是,对学生解答的过程进行有意识的个别提问、追问,不仅是简单的是、否,而是探究为什么?通过不断追问某一个学生,刨根问底。如周老师对学生1连续多次追问:从“形式am-1am+1给我们什么信息?”“从T2m-1=128,可以得到什么?”旨在从条件中获取宝贵的解题信息;“你能给一个充分的理由吗?”是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联想等差数列求和的倒序相加法;小结后又问:在数列中,这样的情形少吗?试例举几个?通过不断追问,看似对当事者,其实全班都在思考。用一题通一片,有助于数学理解、把握问题的本质,便于学生迁移、运用,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注重思维训练需要有效的课堂操作――归纳发现和演绎证明的统一

探索、发现结论,往往需要先尝试、特殊化、猜想,归纳法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是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要素;而演绎法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对归纳发现的结论的真伪还需要演绎证明。由于初中课标和教材降低因式分解等代数运算的要求,加之高一因课程紧,代数证明接触少,因此代数证明成了学生的软肋,但它是培养理性思维的基础,也是高考的热点。由此,数学课堂是既要教猜想,也要教证明,都要重视,但不排除某一课堂有所侧重。这方面在周老师的课堂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如:周老师在学生猜想T7=27后问“你能给一个充分的理由吗?”寻求演绎证明。在解决14题中出现一个复杂式子后,问学生“怎么求?”“如何求导?”寻找解决的路线图;“能否保证t>0呢?需要挖掘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周老师教的学生,平常已经习惯于遇问题先猜想,并具备猜想能力,而对于结论得真伪,又习惯于演绎证明,利用已学的数学工具,真是训练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