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账款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账款管理范文1
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中,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追踪分析重点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②对应收账款周转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③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掌握以下信息: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④对应收账款坏帐损失率进行分析。分析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帐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帐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指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首先要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高,能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其次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付款期限。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再次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要在增加的成本与收益之间作出权衡,不能为了增加销售而置应收账款风险于不顾,也不能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销售。
三、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
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采取不同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若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讲理法;恻隐术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兼施法等。
四、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转让融资
西方国家流行一种应收账款转让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它在直接有效地规避应收账款所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可以迅速地低成本筹集企业所需的资金。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以应收账款为抵押借款和应收账款让售。应收账款抵押借款是指持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与信贷机构或商订立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在规定的期限内企业有权以一定额度为限借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合同明确规定信贷机构或商借给企业资金所占应收账款的比率,一般为应收账款的70%-90%不等。如果作为担保品的应收账款中某一账款到期收不回来,银行有权向借款企业追索。应收账款让售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信贷机构,筹集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企业筹措的资金是根据销售发票金额减去允许客户在付款时扣除的现金折扣信贷机构收取的佣金以及在应收账款上可能发生的销售退回和折让而保留的扣存款后的余额确定。扣存款占的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为10%左右。应收账款让售后,假若出现应收账款拖欠或客户无力清偿,则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信贷机构不能向企业追索,只能自己追索或承担损失。
账款管理范文2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加强;改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应收账款是公司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存在,企业一方面稳定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经营费用和风险,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并有效管理应收账款。
一、当前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审核制度
企业销售为了占领市场,提升销售人员业绩,通常对客户未进行详细的评估,对客户的信誉,货款的支付能力以及客户的财务状况不太了解,并且没有相应的审核机制。故不能针对不同客户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致使应收账款资金周转速度慢,平均收款期长,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增大。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一般企业的销售管理部只注重销售,认为各项制度约束公司业务的发展,不愿制定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或者不愿遵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乏沟通,销售部门只注重销售,而财务部门则只负责记账,不能及时清晰的向销售部门提供客户的欠款情况,并且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内控管理指标一般只注重销售收入和销售回款,往往忽略应收账款的周期和坏账损失指标。
(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不健全,收款不及时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包括客户档案的建立、信用标准的制定、销售政策的审批、应收账龄的分析、与客户账目的核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评定、应收货款的回笼、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损失的处理等。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完善,不做客户分析,工作无标准,责任人不明确。销售人员调离时不追究其应负的责任,应收账款到期了没有预警提示,催收货款不积极。
二、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客户信用政策的制定
信用政策对企业销售影响巨大,选择怎样的信用政策是企业交易首要考虑的问题,否则,销售再多款收不回来也是白忙。
1.企业市场营销负责客户信用调查,并通过各种途径随时侦察客户信用的变化,建立和维护客户公司信息库。根据客户的的历史信用、声誉、经济实力、客户关系、市场变化等建立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的制定和评审工作,制定公司信用政策,并及时更新。
2.选择合适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指企业赊销商品或劳务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明确提出约定付款时间、违约滞纳金及其他要求。
3.利用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指公司可赊销某客户的最高限额,即客户的未到期商业承兑票据及应收账款和按合同应回款未回款的金额总和的最高极限。任何客户的未到期票款,不得超过信用额度,否则应由销售人员、销售总监、会计人员负责。
(二)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
企业需要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应收账款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可靠,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建立相应的销售制度。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建立严格的资金回笼制度,加强赊销的审批、稽核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坏账准备制度等。
(三)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明确归口部门或岗位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责内容,公司应收账款应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销售部门及时协助处理。
2.财务部门负责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每签订一笔赊销合同都应检查是否会超出信用额度,及时通知企业管理者和销售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掌握并重点关注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通过联系、信函、走访、警告、律师函等形式催收款项。
4.加强合同的管理,明确交易条件,如:规格、品名、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付款日期、运输情况、验收标准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违约责任;确定合同期限,加盖合同专用章。
5.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序时的登记销售应收款和回款情况,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
6.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确定应收账款是否适度,以便及时修正信用额度和信用条件。
7.编制账龄分析表,了解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确定已超信用期的欠款客户,预估坏账损失,核查信用政策是否合理。
8.建立应收款项奖惩细则,为降低企业资金风险,确保应收账款正常及时回笼,确保公司资金快速高效周转,对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从业绩考核上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
(四)定期清对,严格催收
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和公司应收账款现状,科学设计和实施清对和催收的方法。一般财务必须定期同客户核对,分别列出合同到期未开发票和开出发票未回款的账目,建立以销售人员为主,财务人员为辅的催收欠款中心,并将回款率作为销售和财务的业绩考核指标,增强对清理和催收货款的主动积极性,对资信程度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方式催收。对信用差规模小的客户,一般实行现金交易方式。对于造成债权债务纠纷的,应通过法律的途径收回欠款。
(五)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财务人员应严格对应收款进行及时清算和对账。对于事实上已难以收回的逾期款项,经有审批权限的领导审批后,予以核销。对可能破产的客户,要积极采取保全债权措施。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坏账准备制度,根据应收账款账期及客户的信用度计提一定的坏账准备。
总之,企业加强对应收帐款管理的目的是使资金在周转中的耗费及时足额地得到补偿,提高资金利润率,实现资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斯永.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J].,2014(9).
账款管理范文3
摘要:为确保应收账款保质保量的收回和资金循环周转的顺利进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应收帐款的功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应收账款发生的原因、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以及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出发,论述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加强应收帐款 管理
应收账款是指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应收账款的数额也明显增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在一定范围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能够增加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能够减少产品的库存,降低存货的风险和管理开支。
应收账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
2、减少了产品的库存,降低了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发出了商品,开出了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进而导致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了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经营成果。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的财务应当在销售发生当期确认收入,但企业账上收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现金流量也能如期流入。一旦款项不能回笼,企业将陷入虚假繁荣的窘境,会计利润将大打折扣。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经营成果,增加了风险成本。
3、加速了现金的流出,效益下降。通常情况下,企业收入的实现,往往意味着纳税义务的产生,企业需用流动资金垫缴当期税款。这样,一方面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要垫付税款,加重了企业资金调度的压力。同时,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包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等,都将导致企业效益的下降。赊销虽然能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现金的流出。主要表现为:企业流转税的支出;所得税的支出;现金利润的分配;应收账款的管理、回收成本等。
4、对营业周期有影响。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资金循环。
5、增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面对庞杂的应收账款账户,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应收账款发生的原因
1、商业竞争。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激烈的商业竞争。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手段之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因为顾客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的方式招揽顾客,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销售和收款时间差距。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常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存在。当然,现实生活中现金销售是很普遍的,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这是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的缘故。结算手段越是落后,结算所需的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应收账款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是为了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任何投资都是有成本的,应收账款投资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所增加的利润和所增加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利润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否则就减少赊销量。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五、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在管理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力度,同时应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适用范围、管理目标、管理职责、对坏账处理的程序及考核等内容。下面从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以及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
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包括子公司)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5)考坏帐损失率,以决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监督。
3、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2)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讲理法;恻隐术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术法。
4、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
(1)加强管理与监控。由财务部门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营销往来的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
(2)改进内部核算办法。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3)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都要追究有关责任。
账款管理范文4
关键词:调查;评审;资信状况;合同管理;限制赊销;监控;清欠;坏账;
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千方百计地开展促销活动,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的占有份额,销售手段花样百出。其中,赊销作为企业促销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越来越被众多企业的领导们所采用,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赊销也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迅速增大,加上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日益严重,使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增长更快,坏帐损失也日益增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因此,对单位应收账款必须加强日常管理,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保障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何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已成为企业管理和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议题。下面我从应收账款形成前、形成中和形成后三个阶段谈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 应收账款形成前的管理
1、搞好新客户资信调查,从源头控制不良应收账款的发生。凡与公司发生业务往来的客户,特别是非现款交易的客户,在发生业务之前,公司都要专门派业务员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源头控制不良应收账款的发生。为防止业务员垄断客户源,凡与公司发生业务的客户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应由销售部门设立专人建立客户档案。
2、坚持对老客户进行动态管理进行调查、评审。每隔半年公司都要对老客户重新进行一次资信状况评审,及时掌握老客户的发展变化,分析老客户的资信和未来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老客户严格的资信调查,科学地信用评估,重新确立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信誉好的客户继续开展业务往来。对资信状况有所下降的客户及时采取减少发货,实行担保和加强货款催收措施,对资信状况差和长期拖欠款的用户则停止发货。
二、应收账款形成中的管理
1、谨慎选择结算方式。公司在与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不同,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对于一些盈利能力较强,资信度较好的客户,适当放宽信用,采取定期收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而对于那些盈利能力一般或者盈利能力较弱、资信度较差的客户,则选择支票或银行汇票等现金结算方式,决不能单纯为提高销售额而迁就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以增加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2、加强销售合同管理。为加强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确保合同的顺利进行和发生纠纷时提供可靠的证据,公司领导应当授权销售部门及业务人员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签定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金额巨大的销售合同的订立应当征询法律顾问或专家的意见。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合同审批制度。审批人员应对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严格把关。
公司所有的产品供销合同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中间资料(合同变更协议书、附件、传真件等)由合同管理部门统一收集管理存档。凡涉及非现款交易的业务,公司都要与客户签订符合国家标准的商业供销合同。首先,在正式签订合同前,由业务员、销售负责人根据客户的资信等级商量确定客户的最高赊销款额,报合同管理部门备案;然后按ISO9002标准合同评审程序进行严格的合同评审,经审查无异议后,合同管理部门做好合同台账登记并在合同副本上加盖“已存档”印章,接下来交由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严格监督合同执行。
3、严格发货通知单和开票管理。在与客户发生业务关系时,销售部门填制完善的“发货通知单”,发货通知单必须登记各种不同的客户内容,如所订货物的货号、数量、价格等以完整和规范化的格式反映出来。销售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授权和审批在发货通知单上必须签署齐全。发货通知单必须在事先进行连续编号,并制成能反映出各销售环节控制作用的统一格式。发货通知单在执行后应归档管理,并由专门的职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
销售部门在按照销售合同上订明的货物发出后,填制“开票通知单”,并在“制单人”栏签名(不能盖章),经销售负责人在签名(不能盖章)后,向税务会计出具“开票通知单”和与本项业务一致且已加盖“已存档”印章的有效合同副本,税务会计根据客户档案中最高欠款限额确立是否开票,如果开票通知单计入应收货款扣除已收货款后累计不超出最高欠款限额,税务会计开出发票;否则,税务会计拒开发票。
4、限制赊销额,避免盲目赊销。公司对于新客户,一般都不采用赊销形式,对于个别类型的客户(如私有企业或是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坚持先付款后发货的原则,如果第一次业务顺利完成,则该客户以后再与企业发生业务时,可享受上次业务的赊销额度。对长期发生赊销业务的客户,公司每隔一个季度对其进行一次经营状况调查,如该公司经营状况正常,且信用度较好,则赊销额自动增长一个百分比(公司可自定),以体现对诚信客户的优厚待遇。
三、应收账款形成后的管理
1、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减少坏账损失。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区域建立核算应收账款明细账,对赊销业务及时进行会计核算,月末,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对超期未付款者列表注明名称、金额,并查明原因,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部门,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企业财会部门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对未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主要是获得经双方供销、财会经办人确认无误并签章的对账单,作为双方对账的原始依据;对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在发出对账单的同时,还需发催交欠款通知书,及时催收欠款。企业销售部门及有关经办人员应积极配合财会部门做好此项工作,减少坏账损失。
2、加大清欠力度,加快货款回收。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大,呆坏账的数额也随之增大,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把呆坏账损失控制到最低限额,公司应专门成立清欠办公室,由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对于债务人破产、死亡、因债务人逾期未能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或者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应收账款应转交清欠办公室责成专人负责清收。
清欠人员清收时,企业有关销售、财会、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供赊销客户的详细原始资料,如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对账单、欠款金额及发生时间等,为催收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企业销售部门应组织人员,积极与对方进行联系,及时收回欠款。对近期暂不能还款的赊销客户,应要求对方制订还款计划并提供担保,使其能逐步还清欠款。对那些既不按时请付货款,又制订不出确实的还款计划或提供担保的、缺乏清偿能力的,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给予解决。
收回的呆坏账,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按比例提取清欠费用,清欠费用应由原经办人承担相应的呆坏账金额的较大比例。通过加大清欠力度,加快货款回收,公司的流动资金才有可能步入正常循环状态。
3、办理交接,明确责任,降低坏账风险。业务人员岗位调换、离职,必须对经手的应收账款进行交接,凡业务人员调岗,必须先办理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工作交接,交接未完的,不得离岗,交接不清的,责任由移交者负责,交接清楚后,责任由接替者负责;凡离职的,应在30日内向公司提出申请,批准后办理交接手续,未办理交接手续而自行离开者其薪资和离职补贴不予发放,由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离职交接依最后在交接单上批示的生效日期为准,在生效日期前要交接完成,若交接不清又离职时,仍将依照法律程序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应收账款交接后一个月内应全部逐一核对,无异议的账款由接交人负责接手清收,财务部应及时掌握客户的通讯方式、注册地址的变化或实地对帐,以确定业务人员手中账单的真实性。交接前应核对全部账目报表,有关交接项目一概以交接清单为准,交接清单经交、接、监三方签署盖章即视为完成交接,日后若发现账目不符时由接交人负责。
4、发生坏账,及时报告。
业务员发现发生坏帐的可能性时应争取时效速报业务主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客户有其他财产可供作抵偿时,征得客户同意立即协商抵偿物价值,妥善处理避免更大损失发生。但不得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再次向该客户发货。否则相关损失由业务员负责全额赔偿。
凡发生坏帐的,业务员无能力催收回来,应及时填制坏帐申请书交由公司清欠办通过法律程序办理。“坏账申请书”填写一式三份,有关客户的名称、号码、负责人姓名、营业地址、电话号码等,均应一一填写清楚,并将申请理由的事实,不能收回的原因等,做简明扼要的叙述,经销售部门及公司领导批准后,连同账单或相关票据转交公司清欠办处理。公司清欠办针对移交来的坏账,应查明原因,如属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公司清欠办书面报告公司领导及销售部门主管,于当月份计算业务人员销售业绩时,应按坏账金额的一定比例先予扣减业务员的业务提成,年终结算,多退少补。
账款管理范文5
关键词:应收账款 信用标准 决策
赊销是企业强化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实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减少库存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销售方式。中国古籍《周礼》的《地官・泉府》中就已经有了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赊”的记载,它在商品经济发达、信用经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为广泛地发展。赊销一种是消费信用,另一种是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本文主要是讨论后一种――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设置往来账户是赊销的基本方式之一。由此便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市场疲软。社会资本总是向着高回报的产业集中的,价值规律使市场供给和需求不断地变动,当某个市场出现暂时的饱和时群众购买力低,销售困难, 企业的竞争就会加剧。赊销有明显的促销作用。一方面, 企业为争取客户订单、扩大销售、消化库存需要提供近乎苛刻的优惠条件:推迟收款、现金折扣……另一方面, 客户无意或故意拖欠账款,产生大量呆账、坏账等。 企业总要在由于赊销带来的销售利润和由此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中权衡。
2.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相对匮乏。不论是成长中的企业,还是处于辉煌时期的企业,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源源不断现金血液,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时下经济环境不景气,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惜贷,尤其是微、中、小企业现金流量不充足。“惜现”、“早收晚付”、利用商业信用成为企业补充现金流量的方法之一,因此“销售难,回款更难”就不难理解了。
3.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商品成交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通常不会一致, 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现金销售是很普遍的。特别是零售企业更常见。不过就一般批发和大量制造企业来讲,发货时间和收款时间往往不一致。这是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处理的缘故。结算手段越是落后,销售渠道越长、结算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并承担由此引起的各项资金垫支。
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异造成的应收账款由于不属于商业信用,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而我们主要论述属于商业信用的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因此,在下面的模型设计中不考虑时间差异因素。
二、应收账款信用标准决策要考虑的因素及内在关系
信用标准是企业建立的允许客户享受企业提供信用的最低标准,通常用预计的坏账损失率来表示。从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来看企业赊销的主要动因是扩大销售增加销售额,赊购的主要动因是惜现或现金流量不足因此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标准的主要着眼点是采用多大的优惠力度即应收账款的相关成本,在降低客户坏账损失率的同时可以尽可能地增加赊销额。也就是说选择信用标准决策可行的基本原则是改变信用标准增加的成本应该小于增加的利润。这里涉及到的应收账款的相关成本首先是机会成本,即应收账款所占用资金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对于资本来源相对单一的企业而言可以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来表示;其次,采用信用政策而使企业不能收回地应收账款损失;再次是有关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收账等活动所产生地管理成本;最后是为了诱使客户提前或如期付款所提供的现金折扣成本。他们之间可能带来的变化是1.信用标准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可以表示为由于信用标准变化而改变的赊销额与相应变化的赊销额的坏账损失率的乘积;2.信用标准变化对机会成本的影响,是由于信用标准变化而改变的日赊销额与改变的平均收账期及变动成本率及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率四者的乘积;3.对坏账损失的影响,表示为信用标准变化而改变的赊销额乘以改变后的坏账损失率;4.信用标准变化对净收益该变量的影响,可表示为信用标准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减信用标准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减信用标准对坏账损失的影响。
三、应收账款信用标准决策模型的建立
如某企业2010年预计坏账损失率(在小额应收款不计提,债务重组全额计提的条件下)4%,信用期限30天,年赊销额20297万元,销售利润率3.43%,平均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率4.47,平均收账天数36天,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5.6%,如备选方案预计坏账损失率(在小额应收款不计提,债务重组全额计提的条件下)5%,年赊销额增加额3000万元,增加销售额的平均收账天数40天,增加销售额的平均坏账损失率6%,增加销售额引起的管理费用增加727万元,变动成本率55%,,一年的计算天数360天。模型的建立操作如下:
1.设计模型的结构:如(表1)
2.计算信用标准变化对销售率润的影响(15):在EXCEL工作簿单元格中输入“=(9)×(4)”
3.计算信用标准变化对机会成本的影响(16):在EXCEL工作簿单元格中输入“=(9)/(13)×(10)×(14)×(7)”
4.计算信用标准变化对坏账成本的影响(17):“=(9)×(11)”
5.计算信用标准变化对管理费用的影响(18):“=(12)”
6.计算信用标准变化对净收益的综合影响(19):“=(15)-(16)-(17)-(18)”
7.如有其他方案上述公式可根据EXCEL规律拖拽复制
8.决策结论:按照前述选择应收账款信用标准可行方案的基本原则采用条件语句进行选择。
其中诸如(1)等数字序号均代表EXCEL表中单元格的名称,如果备选方案很多,个别反应固定条件的单元格需要绝对应用。
例题中的运行结果如下:
[计算与决策结果(单位:万元)\&信用标准变化的影响\&A方案\&原方案\&对销售率润的影响\&102.90 \&0.00 \&对机会成本的影响\&10.27 \&0.00 \&对坏账成本的影响\&180.00 \&0.00 \&对管理费用的影响\&727.00 \&0.00 \&对净收益的综合影响\&-814.37 \&0.00 \&决策结论\&采用原有信用标准\&]
账款管理范文6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单位之间因业务往来等原因必然会产生往来结算的款项。究其历史原因,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计划经济的模式使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政府说了算,单位缺乏灵活的应变机制,单位之间的拖欠不堪重负。另外,信用机制不健全。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作深入调查,未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没有估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在强化其回收工作的同时,盲目地扩大销售去争夺市场,从而忽略了市场经济就是信用机制,只重视账面的高额利润,忽视了被客户拖欠所占用的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再有就是法制观念淡薄,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单位领导不懂财务,并且在法制建设上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成本意识风险,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章不循,不及时核对账目,使之核算与销售相脱节,造成了单位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这样既增加了债务心理,又加重了拖欠行为,致使单位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从而形成呆账、坏账。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是单位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强化应收账款的控制监督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竞争激烈,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创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单位要随时了解业务往来单位的经营、财务状况及人员变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由于对方单位的变故而造成的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还要重视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的评估,采取正确的信用条件,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另外要建立定期的对账制度,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对逾期未结清的应收账款定期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往来结算资金的发生、占用。再有就是从单位内部着手,提高领导者素质,强化科学管理。作为单位领导,在具备其他必备素质的前提下,必须懂得财务知识、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法律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对单位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的各种因素进行经常性的统筹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有效的风险预测及防范机制,尽量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频率及额度,随时掌握单位应收账款的情况,降低单位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