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1
1、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译文: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来源:文章屋网 )
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2
一、教学相长
关于教学相长的原则,《学记》是这样表述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经过品尝就领会不到它的美味;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经过学习钻研也就领悟不到其中的奥秘。
《学记》第一次正式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语文教学原则,它明确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要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用我们今天的教育观点来说就是语文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师生互动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二、启发诱导
《学记》中提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里的“喻”即晓喻、启发诱导的意思。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呢?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来吸引学生,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教师要懂得设问诱答。《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新课程继承了《学记》的观点,认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在这里,引导表现为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向进行引导,还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引导。
三、豫时孙摩
《学记》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时孙摩这四项教学基本原则,就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1.“禁于未发”――预防在先
“禁于未发之谓豫”,豫是预防,预见的意思。就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不好的品德发生之前就将他禁止。联系我们现在的教学,“预”A范围似乎应该更加广阔。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这一因素,还要关注教材、课堂情境等其他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并对课堂情境进行预设,提前做到心中对学生、教材、课程进展有数,要有预见性。
当今的语文课本教材中,许多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经很遥远了,再加上学生的人生体验不够丰富,所以对课文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学习起来也就觉得索然无味。因而教师应对这样的文本提前做好预设,让学生提前了解有关文本的背景资料,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学习《背影》时,如果不提前让学生了解作者与父亲之前的隔膜,或许学生会认为父亲的行为只是很可笑、很愚笨而已。
2.“当其可”――适时而教
“当其可之谓时”,“时”为及时、适时之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学要取得成功,就要充分把握施教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进行及时、合乎时宜的教育。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当下,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显得尤其重要。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德育方面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适时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比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我的母亲》等亲情文章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父母的爱,去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学《出师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可以适时地让学生感悟主人公那深深的爱国之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不陵节”――循序渐进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节”的意思是次序,它有两重涵义:一是学生要学的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遵循着固有的规律,教学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量力而行。
4.“相观而善”――取长补短
“相观而善之谓摩”。“摩”指观摩,即学习中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否则就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仅凭个人的刻苦努力,没有交流分享,必定见闻少而知识面狭窄。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对“摩”的一种相应的转换。对学生而言,要取得学习的成功,就要“相观而善”,学会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语文文本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交流彼此的思想,才会有更广阔的收获。
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3
摘要: 《论语》以“学而”章开篇,首言学。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多识前言往行,可知“学”之一事乃孔门家法。儒家之学作为成德之教,首重为学。孔门论学,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时习而悦”是君子成己之象,“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君子成人之象,成己、成人皆所以穷理以尽性。“人不知而不愠”,乃所以为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贵在知命。
中图分类号: B22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7)01006406
Key words: explor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perceive human nature; grasp destin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Abstrac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egan with “Learning” chapter and started to discuss learning. Confucius had set an example and tirelessly desired to learn endlessly. He taught his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nd to understand his words and deeds. Accordingly, “Learning” is the Confucian family tradition. As a moral education, Confucianism paid attention to learning. Confucianism believed that learning is to “explor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erceive human nature to grasp destiny.” To learn pleasantly is a symbol that is to develop him. It is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which is a symbol that is to help others to develop. Developing himself and others is to explor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erceive human nature. “If others do not know me, I do not feel angry.”, which is a way of becoming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that is to grasp destiny.
第1期周浩翔 : F理尽性以至于命:《论语》“学而”章与君子之道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5卷《论语》以“学而”章开篇,又处处言“学”,盖有深意在焉。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多识前言往行,可知“学”之一事乃孔门家法。儒家之学作为成德之教,首重为学。先秦儒家经典几乎无不言学,《论语》更是言之精而说之博。学与教相关,教学相长;“学”者,觉也,即《大学》所谓“明明德”;“学”者,效也,多识前言往行。学《诗》而能言,学《礼》足以立。学而习,又学而乐。《论语》言学凸显儒家为学之道与君子之道。
一、何为学――穷理与尽性之间
《论语》以“学而”开篇,言“学而时习之”,但何为学则并未明示。马一浮说:“学字下得甚重,其间大有事在。急需着眼,不可泛泛寻求,匆匆涉猎,以当平生。亦不可以强探力索,妄生穿凿为能事。学须是学圣人。”[1]8788朱子曰:“所谓学者,果何学也?盖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伊川先生所谓‘儒者之学’是也。……学而至于圣人,亦不过尽为人之道而已。”[2]3我们以为,孔门所论之“学”,始于博学,无所不依,终于约礼,依归于圣人之学、儒者之学,要言之,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说卦》)之学。《中庸》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尊德性即所谓尽性,道问学即所谓穷理。
先贤论此章,以为学有“虚”、“实”之分。毛奇龄《四书改错》:“学有虚字,有实字。如学《礼》、学《诗》、学射、御,此虚字也。若志于学、可与共学、念终始典于学,则实字矣。此开卷一学字,自实有所指而言。”[2]3毛氏且批评朱子训实作虚,失却诂字之法。其实,“学”在此既可以训为名词,作实字解,亦可训为动词,作虚字解。两解可并行不悖,导向的是孔门穷理(道问学)与尽性(尊德性)两种不同的修学路径。两种修学路径并无高下之分,而是相辅相成,有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皆为孔门成德之教。历史上有名的朱陆之辨,也正因源于两种不同的修学路径。
由穷理(道问学)一路而言,“学”可训为“读书”。黄式三《论语后案》:“学谓读书,王氏及程子说同。……此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虽曰未学,必谓之学’,下篇学、思对言,学、问对言,好学、忠信对言,博学、约礼对言,文学、德行对言,学《易》、学《诗》,学《礼》,皆谓读书,而又斥‘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之佞。盖学者所以学圣人之道,而圣人往矣,道在方策也。”[2](P4) 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说:“学者何,读书也。”并引朱子之说:“昔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而夫子恶之。然则仕本于学,而学必读书,固孔门之遗法也。”[3]7 可知,学必由乎读书确为孔门家法,征之《论语》,其例甚多。以孔子自己为例。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论语・雍也》,下引只注篇名)古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学者多为《诗》《书》《礼》《乐》,而这就离不开读书。
此外,与训“学”为“读书”相关,有前辈训“学”为删修之事。刘逢禄《论语述何》:“学谓删定《六经》也。当春秋时,异端萌芽已见,夫子乃述尧舜三王之法,垂教万事。”[2]4此即《中庸》所云:“仲尼祖述尧舜,文武。”继承尧舜文武之文质。”夫子又尝言“下学而上达”。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认为“下学”为“删订赞修之事”。并引《汉书・儒林传》,说孔子以圣德遭季世,知言不用,于是序《书》、称《韶》乐、论《诗》、缀《周礼》、成《春秋》,晚而读《易》。[2]1021此即所谓“删订赞修之事”,亦夫子所自况“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夫子“删订赞修之事”,亦不过希望后人于六经中穷理而已。
由尽性(尊德性)一路而言,“学”可训为“觉”。学者,觉悟其本性,以尽其天性。“学而时习之”,黄侃《论语义疏》:“学,觉也,悟也。”《说文》云:“拢觉悟也。”《白虎通・辟雍篇》:“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4]254《说苑・建本》云:“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此皆所以觉悟其本有之性以尽之之谓。有所见之谓觉。觉者,明也。《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又引《书・康诰》“克明德”,《大甲》“顾天之明命”,《帝典》(《尧典》)“克明峻德”,谓皆自明也。觉即明明德,即打开自己光明的德性。学即觉其固有之明德,长养扩充其本有之德性,斯是之谓尽性。
“W”亦可训为“效”。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5]47《易・大畜》《象》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多识即多效,效圣贤之言行,以畜己之德。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此所以孔子身教重于言教,循循善诱,不贵空说也。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下引只注篇名)孟子又尝引颜渊语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学为学圣人,即效法圣人之言行,以成就自己之道德。学者,不但效圣贤之言行,以畜其德,亦可取法天地山川、鸟兽鱼纹之势,以通其变。《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皆“学”之大者,真善学也。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此孔子教弟子取法天地、四时、百物之生生变化,日新其德,而无须托之空言也。
穷理(道问学)也好,尽性(尊德性)也好,皆是由未知而已知,由未能而已能,故皆离不开行。学必付诸行,而后乃可言真学。否则便成一种知解,与君子之成德了不相干。马一浮先生说:“《论语》言学诗,学礼,才举一学字,便见功夫,实有用力处。不指占毕诵数、记问训解而言。能言能立,便见学之效验。”[1](P87)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可见,学必达于行,由不能而能,由少能而多能,于身心得真实受用,方是真学。于此,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说最得孔门为学之旨。
二、时习而“说”――君子成己之德
穷理与尽性相辅相成,皆不可或缺,然终究是为了尽性,成就君子人格。如果说,“学”是功夫,那么“说”、“乐”就是效验。学而时习之,方能为“说”;有朋自远方来,方能为“乐”。学而说,君子以成己;学而乐,君子以成人。
学必时习之,而后乃可言“说”。程颐曰:“习,重也,如学习温习,皆重复之义也。”[6]162 张岱说:“‘习’之独见于《坎》《兑》。《坎》与泽皆水也,故曰:‘水哉!水哉!’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君子于是取‘习’焉。”[7]70《易・坎》《象》曰:“水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程颐曰:“坎为水,水流仍而至。两坎相习,水流仍之象也。水自涓滴至于寻丈,至于江海,习而不骤者也,其因势就下,信而有常。故君子观坎水之象,取其有常,则常久其德行。”[6]164学者时习其所学,有如水之恒常不断,不图骤进,日有所养,盈科后进,方有进益。孟子曰:“源泉混混,不沃缫梗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离娄下》)“混混”,通于“滚滚”,有不间断义。学而习,即取源泉混混不间断义。习其学,守其本,如水之有本有源,湍流不息。陆象山曰:“涓涓之流,积成江河。泉源方动,虽只有涓涓之微,去江河尚远,却有成江河之理。”[8]398学而时习,温故知新,日新其德。且能有恒,不间断,则可积少成多,渐至大成。
更引申之,习尚有诵习、习演诸义。“传不习乎?”即诵习之习。就“学”为读书而言,“习”皆可训为诵习。朱子曰:“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5]4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孔子一生自居学地,勤学不断,五十学《易》,韦编三绝,其精进之境如此。“习”还有习演之义。孔门教学皆注重实行,学必达乎行,故习演、习行之义非常重要。洒扫应对,视听言动,皆所夙习,能于其间居仁由义,循礼而行,可称善学。
无论习诵、习演,皆有取于“时”。时有时时之义。时习之,君子于其平日所学时时习演,拳拳服膺。即所谓念兹在兹,亦即孟子所谓“必有事焉”,乃“终日乾乾”(《易・乾》)之象。《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闻学不离习行。君子修学成德,精进不已,必时时习演,而后方有所成。《礼记・学记》云:“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诗・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时时修习而不辍之义。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达乎此,方是为学有成之境。时还有当机之义。焦循《论语补疏》:“当其可之谓时。说,解悦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时也。‘求也退,故进。由也兼人,故退’,时也。学者以时而说,此大学之教所以时也。”[2]4孔子因材施教,根据弟子不同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法,这也就是所谓的对机施教,都是为了成就弟子。古时,学、教两字相通用。教学相长,教学相通,学者一面是学者,一面又是教者,是故以时而教,悦在其中。
学者能学而时习之,则悦自在其中。说者,悦也,亦通乐。由衷而喜,君子自得成己之象。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自得之,得之在己也。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上》)学者于其所学,时时习演,深造以道,则无往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和悦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此夫子自得之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大贤如颜回能当此自得之乐。这种孔颜之乐对后世儒者影响深远。周敦颐每让二程寻孔颜乐处,到底所乐何事?外在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不足以当此乐,唯有内在心性的自足、义理的充盈方足以当之。义理之悦心犹刍豢之悦口。学而穷其义理,并时时寻绎、玩味,体之于心、行之于身,则渐能使生活诗意化、艺术化、理性化,则自有不容已之乐存焉。
君子于其所学,时时习演,自得和悦,必有显发于外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学至于悦,则变化气质,成就君子人格。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B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君子之学,穷理以尽性,始于为学,达于成己。
三、“有朋自远方来”而乐――君子成人之德
如果说“时习而悦”是君子成己之象,那么“有朋自远方来而乐”则是君子成人之象。朋,可训为弟子,弟子远来就教,师友间相与讲习。宋翔凤《朴学斋札记》:“《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弟子至自远方,u‘有朋自远方来’也。‘朋’u指弟子。故《白虎通・辟雍篇》云:‘师弟子之道有三:《论语》曰“朋友自远方来”,朋友之道也。’”[2]5《白虎通・辟雍篇》:“《曲礼》曰:‘闻有来学,无往教也。’《易》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4]255《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刘宝楠《论语正义》:“‘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验己之功修,又以得教学相长之益,人才造就之多,所以乐也。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亦此意。”[2]6“时习”是穷理以尽己之性,“朋来”是相与讲习以成人之性。M己之性以成己,尽人之性以成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推扩之,更可言参赞天地之化育而尽物之性。“朋来”有“见龙在田”之象,“德施普也”。“德施普”,乃“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易・乾》),即成物之义也。是故,君子之学,不但求自修自证,成己自得,必及于人、物,方为尽性,方是合外内之道。
朋,亦可训为同门,乃朋友之谓。朱子曰:“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5]47《易・乾》《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皇侃《论语义疏》引江熙云:“君子以朋友讲习,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远人且至,况其近者乎?道同齐味,欢然适愿,所以乐也。”[2]67与同道相与共学,相互熏修,近悦远来,乐而不已也。《易・兑》《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程颐就此说:“丽泽,二泽相附丽也。两泽相丽,交相浸润,互有滋益之象。故君子观其象,而以朋友讲习。朋友讲习,互相益也。先儒谓天下之可说,莫如朋友讲习。朋友讲习,固可说之大者,然当明相益之象。”[6]331《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朋友讲习,充盈其所不知,增益其所不能,相与言欢,共同进益,何其乐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学》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朋友间的相互砥砺、相互切磋,皆在证成其仁德。自修以成己,道学以成人,在成就己之德性的同时,成就人之德性。反之,在成就人之德性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成就己之德性。这无论是在师与弟子间的教学相长中,还是在朋友间的相与共学中,皆是如此。
另,朋友何以从“远方”来?宋羽皇曰:“‘远方’,不是举远该近,亦不是为近者耳目习熟生厌。圣贤相证,岂资徒众?一士印心,便空宇宙。神龙不并泽,麟凤不共国,故曰‘远方’耳。”[7]69正所谓知音难觅。“远方”意味着有志于学的同道中人不多。至少自己周围这样的人不多,故大都从“远方”来。能在熙熙攘攘的世间欣逢志同道合的友朋,不是一件很畅快的乐事吗?!《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下,能“有朋自远方来”,遇到有志于学的君子,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同时,“远方”在空间上限制了学者自修、道学的视域,学者学之不已,则试图突破这一局限,打破时间的限制,进一步尚有古人。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槲醋悖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在诗书中与古人迎面相遇,默契于心,不又是一种乐事吗?
“时习”而悦,“朋来”而乐。悦与乐相通而又有所不同。悦在己心,只与自己身心相关,无关乎他人、他物。悦是一种自得之悦,是内心的充盈向上,是自我感情的不能自已。乐则是感情的发散,代表了一种交互而悦的状态,是悦的进一步深化,程子所谓“乐由悦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5]47马一浮在《泰和宜山会语》中也称:“悦、乐都是自心的受用。时习是功夫,朋来是效验。悦是自受用,乐是他受用,自他一体,善与人同。故悦意深微而乐意宽广,此即兼有《礼》、《乐》二教义也。”[9]29此由悦而乐,由自得而得人,进而“人不知而不愠”,由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矣。
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4
何为“教学相长”?《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字面上来理解,教学相长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都得到提高。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必须要学。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一桶水的教师给学生倒一碗水的时代,教师的知识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成效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能力甚至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相长便成了政治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在现实的政治教学实践中,要实现教学相长,离不开两大途径:
1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课外交流
教师与学生间的知识的互动、情感价值观的探讨是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而不混乱的课堂交流,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1.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现在的政治课堂,学生普遍都存在课外异常活跃、课堂却死气沉沉的现象。在课余时间,许多学生聊天提起近期的“朝鲜逝世”、“中国航母再次下海”等新闻时,总是眉飞舌舞甚至互相争论不休。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表现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从这一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学习兴趣点。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特别是学生们身边发生的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政治老师,应把新发生的国内国外重要时事或者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引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情境模拟,享受参与的快乐: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其中,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为此,在教学中应设置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比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设置几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具有外国国籍的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正在监狱服刑的人”等,让其他同学判断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以及被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参与性非常热烈。
1.3互助答疑,教学相长: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果教师的知识水平总是一成不变,依据教材而讲教材,则很难维持好一堂有效率的政治课。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吸收新的知识,将单一的教材内容细致化、丰富化、生动化。这样,既能够达到更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能够使自己得到一个教学的升华。依然是在讲授《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选举权是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与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则是公民被选任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那么,咱们班选举班干部是不是也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呢?”当时我就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怎样给学生回答。后来,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才终于弄明白。原来,政治教材中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属于狭义上的,而广义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则是指政权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选举人意志,按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选拔、推举代表(议员)或主要负责人的活动。也就是说,班上选举班干部属于广义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从这个问题的探讨当中,我本人也学到了东西,充实了知识量,弥补了不足,从而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2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集体备课
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5
关键词: 职高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单向的,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也就无法找到通向素质教育的光明大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因此,教学相长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策略。那么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做到师生共勉,共获成长呢?
一、立足问题,以疑惑促进师生学习
“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问题教学法就是将知识点以“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问题,让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通过树立问题观念,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作为问题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才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这些新的疑惑又能引导教师继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做到“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装满一瓶水”,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这一内容时,有一位数学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这样问道:能把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差”改成“和”吗?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随即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这一现象进行论证。很快,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如要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和等于同一个常数,从而推出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差”字能改成“和”。
通过为学生营造质疑的氛围,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敢问、愿问,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将内在兴趣转化为能动学习的潜能。
二、借助活动,以生动促师动
“学生活动”是新课标教材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让学在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教学的实际意义和内在价值。如果我们忽视了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最终形成技能,那么数学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实践活动教学是每一位职高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无形中促进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
例如在数学归纳法原理讲解中,我利用了多米诺骨牌游戏,用力推第一块骨牌,第一块倒下,就会使第二块倒下,第二块倒下就会导致第三块倒下……再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只要满足第一块倒下及第k块必推倒第k+1块这两个条件,就会使所有的牌都会倒下?再类比一下数学归纳法原理,第一块骨牌倒下,就相当于归纳原理中n取初始值,任何两块骨牌之间有恰当的距离时,即满足了原理中的递推关系,也就是说,在假设n=k成立时,存在了n=k+1时的命题成立。多米诺骨牌游戏正好形象地说明了抽象的数学归纳法原理。
利用多米诺骨牌游戏这一实验说明、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使得干涩的公式一下变得生动有趣,化抽象的数学为形象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认识内驱力。
三、夯实情感,借生情激师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情感教育的渗透。尤其是职高学生中存在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的现象,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教师而言,要想收获“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必须对数学怀着无限的热爱和追求,才能对学生步步诱导,才会有同类情感的“高徒”。
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时,可以讲一讲飞机在高空中翻跟斗的动作(轨迹),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心;学习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引入十万马克悬赏的证明――费尔马大定理;在讲列方程求解时,可以引入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以数学史上的趣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讲解穿插一些情感教育素材,既让学生感受到前人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又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强将麾下无弱兵,勤师手下无懒生,教学相长一直是一个值得探索且永恒的话题。诚然,职高学生中确实存在基础薄、学习习惯差等现象,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每个职高教师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特征,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这往往会让职高学生打退堂鼓,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职高学生的智商并不比普通高中的学生低,只要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完善自我,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实现中学教学相长的创新模式,就一定能感染学生,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故曰教学相长也范文6
关键词:教学相长;课堂反馈;学生瓶颈;独到见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4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82
《礼记・学记》有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中著名的“学学半”命题。老师教学生,天经地义,那学生可以教给老师什么呢?
一、学生的课堂反馈可以让教师认识到授课方式上的不足,不断改进,日臻完善
有人将学校比喻成市场,把学生视为顾客,教师是商家,课程是商品,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营销。对你的商品,学生喜闻乐见,欣然接受,说明一切OK;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或是面无表情不置可否,说明这堂课经营不善;如果这堂课成了催眠曲或者学生各自为政,说明你的营销彻底失败,商品将找不到出路。
记得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总以为学生都喜欢新奇,便投其所好,每节课都准备个五花八门的课件,课堂成了我展示图片的舞台。偶有一日,当我正兴冲冲地要将自己的“杰作”介绍给大家时,等待我的不是欢呼声,而是几许唏嘘和几近相同的厌倦表情。不用说,这是一堂失败的课。后来学生告诉我,五花八门的课件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一节课收获甚少,久而久之,新奇感消失,就觉得这课很没劲。我如梦初醒,自此,走出孤芳自赏,开始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不断完善自己的营销方式,谈不上卓有成效,至少,教有所长、教有所获。
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针对性改进教学内容
每节课前,教师都要 “备教材、备学生”,但我们必须得承认,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备,教学经验如何丰富,一堂课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尤其是一些学生突发提问会让你措手不及。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不应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就回避,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不是准备了什么讲什么 ,而是学生需要什么们解决什么。这也正是“备学生”的真正目的。
1982年,钱梦龙最先提出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进行。所以,我们要正确面对学生的提问,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课后查阅资料再解决,并记录在案,选取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案(值得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价值,需要辩证看待)。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只有认清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再去准备什么,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出“教”的意义,体现教师的价值。
看看我们的教学实践,为什么大家总觉得教案第一遍讲授时心中没底,第二遍稍显从容,第三遍就成竹在胸,为什么一次公开课要一遍遍在不同的学生中试讲,才能最终定稿,这是因为,只有在学生提问的历练中我们的教案才能完善,我们的教学才能经受住考验。
三、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老师不是神,公正地说,学生的创造力是远远优于教师的,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何况,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主体还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汇集学生独到的见解,智慧的财源将滚滚而来,教师的思路将无限敞开。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也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其中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有这样一段:阿Q调戏小尼姑之后,“‘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旁边批注问,“与阿Q‘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得意’?这揭示出一个怎样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那节课,学生一共给出三个答:第一种,因为他们觉得阿Q只是“摩了伊的头,扭了伊的脸”,没有更过分的动作,这场戏看得不过瘾;第二种,因为他们本来想看阿Q出丑,结果阿Q竟十分得意地笑了,心存不满; 第三种,他们嫉妒阿Q,占到便宜的人是阿Q不是自己。三种答案,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都给我们揭示了未庄人的冷漠麻木、丑陋肮脏,而且有单一的答案所收不到的效果,使同学们对未庄人的劣根性认识更深刻了。后来,我翻开教参,看到的只有第三种答案,试问,我们哪位老师有理由拒绝另外两种答案?这难道不是“教学相长”最有力的证据吗?
其实,学生教给我们的又何止于此?我们常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难道学生的某些言行就没有启示我们吗?他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使整日抱着教参浅尝辄止的我们感到汗颜;他们寒风中路灯下执著读书的身影让多上一节课就吵着要加班费的我们感到羞愧;他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求让我们知道了责任的重大;他们智慧的火花让我们知道了学贵创新……
当我们在三尺讲台上独舞时,别忘了身后强大的后盾――学生,他们会让我们的舞姿更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