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礼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课堂礼仪

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1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为契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进一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挖掘新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认真备课、分析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文成公主入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通过扮演文中角色的方法来体验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再现历史人物的真实画面。这种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体验。岳麓版的历史教材图片更加精美、地图更加形象、史料更加翔实……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运用好以上材料是很关键的。我们绝不能出于应试教育的需求,完全放弃形象性材料,更不能让学生死背课本中抽象的概念,一遍一遍地抄写时间、人物、名词等知识。教师应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学生一味地模仿、记忆,但没有创新意识。因此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新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两个环节的作用,使学生的独特才能有机会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解岳麓版的八年级历史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时,备课时我针对本课的重点,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香港与大陆的分合经历是什么过程?澳门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台湾的历史渊源是什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按就近原则,每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组内形成统一的认识,最后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扭转了传统教学观念、创新了教学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2

关键词:管理艺术;课堂效益;和谐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276-01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绝大部分教学内容在机房完成,因此和其他课程相比,课堂更加难以管理,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上,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只关注学科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学生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无可奈何,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束手无策,无法驾驭课堂,导致课堂教学效益很低。如何才能有效运用管理艺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下面我们从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方法。

一、现象一:学生个人习惯较差,爱护公物意识淡薄

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经常不带书、不穿鞋套就进机房上课;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吃零食,吃完后把包装袋到处乱扔,甚至把它塞进机箱里面,造成机器无法工作;有的学生下课离开的时候没有按照要求整理鼠标、键盘,凳子横七竖八,地上纸屑杂物到处都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私拆鼠标、键盘,偷偷拿走鼠标球、键盘按键,在课桌上、显示器上乱涂乱画,有的学生上课捣乱,不遵守课堂纪律……林林总总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教室环境,更给正常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应对策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我们可以将学生不文明的行为拍摄下来(为保护学生自尊,人物脸部做马赛克处理),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措施,与他们约法三章。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与肯定、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除了进行教育引导,还必须按管理制度接受处罚。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严格到位,并贵在坚持(科学研究表明一个行为坚持21天即可内化为习惯),在课堂上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的个人素质、品德修养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同时可以利用课程优势,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素材制作成多媒体作品,在校园网站、电视台进行宣传,在全校范围进行讨论,营造“讲文明光荣,不讲文明可耻”的校园舆论氛围。

二、现象二: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肆意删改、破坏他人文件

信息技术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上课时喜欢肆意修改其他同学的文件内容,或者直接删除,或者将他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

应对策略:利用技术保护学生的劳动成果,增强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可以从技术上保护学生的学习成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作业交流评价平台,网上邻居等,将学生的作业保存在服务器上,大家可以相互欣赏评析作品,但对于抄袭或者变相抄袭作品的行为,应给予坚决的打击,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对于每个学生的作品,只要是他尽自己的努力完成的,都应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特别是能力水平有限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后更应该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做到:支持正版、抵制盗版;使用他人成果,应获得授权;同时提高防范自己的信息被他人窃取的意识。

三、现象三: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课堂上没有学习的热情,或者热衷于网络、游戏等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

有些学生上课目光呆滞,根本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学生就想着上网、打游戏;还有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议论,或者自己玩游戏,不仅自己没有学到知识,还影响到周围同学,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益。

应对策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根据我们的课堂观察,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1)教学内容乏味,学生不感兴趣;(2)个别能力强的同学完成任务后无所事事;(3)个别学生自控力差,容易开小差。

我们首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情景创设,到问题的展开,重点、难点的化解,时间的分配,都需要切合学生实际。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益的秘籍,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贯穿始终。

其次,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仅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从而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益,教师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尽可能多的给他们机会讨论、交流、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再次,教师需精心设计活动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对于水平偏低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鼓励他们进行难度更大的挑战,或者与后进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最后,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同学,帮助他们细化活动任务,及时有效的监督、检查他们任务的完成情况,不给他们开小差的机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供与教学主题的相关的学习资源网站,或者仅允许访问特定网站,减少他们开小差的机会。

四、现象四:遇到突况,处理能力不足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机器突然出现故障,或者面对某个学生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等。

应对策略:冷静分析、泰然处之。

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3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培养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有效教学的理念就是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只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课堂教学死板,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在教学中应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师在每一堂化学课中,尽可能地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就是学会如何学习。”就学校教育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长久受用的本领。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找出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课堂上就会根据预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听讲。就能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减轻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让学生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高中课程难度大、任务重,有些知识仅在课堂上很难完全消化,对重点,难点知识学生要及时的做笔记,以便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实践表明,会做笔记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高,学习主动性好,课堂学习效率高。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并定时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指导和评价。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古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新课前要适当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要强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的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养成定时复习的习惯,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W习,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多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探究,如进行分组实验、分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参与,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情况下,无论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尤其在教学方法上要多下工夫,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比如我们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是重点也是难点,这块知识理论性很强,我们不能光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典型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判断,逐渐掌握一些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及“怎样学”,从而在学习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与反馈,新的课程标准还强调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从而确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今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对每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终身学习能力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谋求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视为教学的灵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4

1.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还停留在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间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每课一歌、有谜同猜、绕口令等活动,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用夸张的神态刺激、用肢体语言去提醒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会利用变化语调、丰富的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进而增强注意力。

当课堂上出现个别同学分散精力的时候,用眼神,直直的盯着他,即使他自己没有发现你已经知道他没认真听课,他旁边的同学也会悄悄的告诉他。用动作,你可以悄悄的,一边讲课一边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脑袋、他的肩,来暗示他,他自然就会坐好认真听。

3.语言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它通过比喻、夸张、双关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对不合理或矛盾的事物、现象予以含蓄的批评,使人在轻松的笑声之中,否定某些事物或现象。 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始终围绕着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把相声、戏剧中的幽默艺术引入课堂,不露声色地加以点拨,从而令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知识、激趣。

4.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5

一、提出学习目标

上课之前,给全体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要太难,免得有些学生逃避,当他们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目标有意识去追寻答案,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文中所讲,聆听老师所教,才能优化课堂效果。

比如学习《古代英雄的石像》就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开体现学习目标。

1、石头为什么故意让语气柔和些,用商量的口气“说话”。

2、找出石像说的话,想一想石像具有什么特点。

3、小石头如何反驳石像的话?表现小石头什么性格。

4、石像忽然倒下来,石像为什么倒了?

5、石像倒了以后,如何结局。

二、培养对课堂的兴趣

有些孩子成绩差,上课无精打采,不愿动脑动手,而我们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去启发,引导到课堂中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个孩子,都有兴趣爱好,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一个是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一句知心的导语,一次实验操作,这些都是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四九我的母亲》一文中,我就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让孩子来感受音乐魅力,陶冶情操,让音乐爱好者跟着一起唱,听后道出自己感受。

在学习《钱塘江观潮》时,由于教师观看过并摄有视频,拿来与同学分享,引出孩子们兴趣,让他们加以想象,创新地勾勒出钱塘江观潮时景色,在对比本人所见到观潮情景,让学生更直接与老师交流,从而更好理解课文。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有些优秀学生上课也容易走神,比如突发事件,教室外其他活动,都会分散他们注意力,他们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老师可以利用那些伟人,科学家的成功事例,为学生树起榜样的力量,来鼓励他们,科学家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神九飞天”,得集中注意力,不出丝毫错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刻苦钻研的精神、专心致志的作用。

《的少年时代》年轻时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为自己立下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就是为了训练抗干扰能力。

通过这些人物的介绍,为学生树立榜样,他们就会集中精力听讲,控制自己的思维。

四、排除学生内心的干扰

初中生的内心是丰富的,有些已有早恋现象,整天想入非非,有些孩子对学生已失去信心,神志有些乱,心头有各种浮光掠影的东西,就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针对这类孩子,在课堂上,要予以提醒多给他们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心,让他们知道你在关注他,他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讲,光这些还不够,课后要进行心理疏导,心与心的交流,对他们平时优点予以肯定,对这种青少年现状不要予以打击,讲述老师也曾是青少年,也有此想法,拉近距离,对于“早恋”、“混日子”的危害进行分析,讲述成功人士不一定有渊博知识,但有一颗对生活炙热的心,他们去拼搏、去努力,对事情认真态度,以致他们在事业上、爱情上成功,明白自己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人,有一颗健康的心理。

五、节奏分明,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平时有这种情况,一天就是复习功课,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里,但是效率低下,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针对这种重复`厌烦的学习现状,老师应让学生休息片刻,抛开一切,闭目养神,定下心来几分钟,清理大脑,重新上课,而这时,老师要把握最佳学习时间,保证在最佳时间内完成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努力控制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教师讲解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精要。

对于“春困”现象,我经常用齐唱歌方式,唤醒孩子们意识,睁大眼睛,来迎接新的一课,偶尔讲些幽默笑话来愉悦他们大脑,这也叫学习,休息劳逸有节奏的结合吧。

六、不能停留难点上

教师讲授时,时常碰到难点,而自己非得把它整明白,但又不易理解,往往纠结某个结果,学生听得模糊,思绪不清,容易走神。

我时常方法是尽量让它简单化,明了化,让大众学生能接受,不是很深奥,对学生确实缺乏理解又缺乏兴趣的失误,尽量不去研究它,学习它。对孩子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这个问题不理解不要紧,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这一段不懂,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不能让学生对书望而却步,对你的课似懂非懂。

小学生课堂礼仪范文6

近期,我执教了《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前我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文本的特点,设计了“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预习,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根据文本生疑,然后教师抓重点问题突破。

课堂实情:

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一共提了十三个问题(略)。我认为,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已经过了思考,许多同学一定已经知道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于是,课堂上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我认为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实是我备课时预设的)。最后,又引导学生讨论了一两个我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可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教后反思:

这十三个问题中,有的问题是学生有了答案,为了迎合老师提出的;有的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有部分问题有价值,是课后的思考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还有的问题值得玩味,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较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编者。

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却没有逐一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又按着自己预设的方案,重点解决了自己预设的问题。这样做显然是不够正确。我该怎么做呢?

争论与存疑: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事们针对这一堂课纷纷发表见解。

观点一: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教者就应该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才有生成的精彩,才更有效。

观点二:教师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不能在一些虚假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要突出重点,不能一味地被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否则,课堂是很热闹,有效性却值得怀疑。

同课异构:

为了解决心中的疑问,于是我又在别的班级上了同一课。我引导学生逐一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与上节课大致相同)。简单的问题,一带而过,重点问题深入引导,探究。结果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所有的问题得以解决,难点也得以突破,但课堂教学显得不够严谨。

再次反思与收获:

从同课异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同学不会提问,或者为了应付老师而提出的问题肤浅而无效,许多问题指向性也不明确。这样的提问方式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浪费师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课堂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我分析了学生不能有效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由于小学生生活实践较少和知识储备的限制。

2.由于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使是学生存在畏惧心理。

3.学生习惯了原有的“填鸭式”的课堂模式,造成了思想上的惰性,致使质疑的能力逐渐退化,即使有了疑问也不愿提出。

经过学习,多次的同课异构实践活动以及研究讨论,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学导式”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质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可见中外学者对质疑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都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明确提出了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第二,要教会学生怎样有效提问

课堂上,怎样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首先可以给问题划定范围。从课文主要内容,重点句,课后的思考题等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后的思考题是编者的意图所在)。

2.给问题一个大致的方向,让学生沿着大的方向前进。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向导,把学生引领到探究境地,在正确的方向下自主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板块。这样的课堂才是“学导式”课堂应有的效果。

第三,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解决提问

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老师如何进行课堂的“导学”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提问的问题。

1.预习时让学生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自己写上答案,不能解决的就留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能解决掉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能解决别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自豪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其实也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力,当这种思维模式成为学习习惯的时候,就形成了学习的能力。我们也就实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