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1

的策略”,是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 情境,让学生发现情境中呈现的信息比较多,比较乱,从而

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 想到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列表格整理条

的途径,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 件是合理的、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再

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策略。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学 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列表整理题目中

会用列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难点就在 的信息,用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昀准确的意思,要从表格中

于怎样正确的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较复杂的信息。让学 就能看出题目的完整意思。并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

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 对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是及时而有效的。让学生回顾解决

化成自己的策略是教材的编写思想。 问题的过程,再次经历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认识,更清晰地体

一、联系生活,感悟策略的含义 会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

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他而言并不一定是一个全新的 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内容,有些会有着一定的认知或生活的经验基础。学生在进 三、实践运用,体会策略的价值

入课堂前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即使是刚入学的新生,也已有 运用列表解决问题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规范,而是形成

相对应的非正规学习经历,已建立了一定的概念。在学习某 运用列表的意识。这样,从更高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列表的

一个内容前,学生已有了自身的想法和特定的自我理解,可 价值,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怎样画表格上,学生也不会再觉

能这种想法不一定科学全面,这种理解不一定深刻,但作为 得列表繁了,对列表的作用感悟也是自然生成的,运用列表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身经验,并将其“处理、转换”成科 整理信息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学系统的数学知识。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 教材在编排意图上体现了解决新颖的问题,发展解决问

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 题的策略,改变例题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用例题思想方法,

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昀重要的 不仅能解决与例题相似,甚至能解决与例题不同的问题。

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 在教学新颖的问题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将形成的

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 策略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运用具体的策略解决问

动的起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策略这个概念有比较抽 题,完成对具体策略的重新建构。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象的,不易理解的,但并不是不可及的。因此,在教学中,首 将策略内化。在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感兴

先应通过一定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不知 趣的问题,着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列

不觉中体会出什么是策略,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表的策略。还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性练习或思考性练习,在

二、引导探索,关注列表策略的形成 每个拓展练习完成后,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注意的相应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 事项,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练习,

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不管具体的问题情境怎样变化,列表的方法

念和学习方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效的教应该是促进学 都是必要的,从而能够自觉地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运用列

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教学 教学方法 策略构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材在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编写了独立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对于老师来说则是要帮助学生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进行反思,提炼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即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重心应放在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历程,是以小见大、由部分到整体的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反思,最后在改进自己的解题策略的过程中体验到策略形成的背景和优越性。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反思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知识与技能――承前启后,从方法到策略

始于四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包括四年级的“列表、画图”,五年级的“一一列举、还原”,六年级的“替换、转化”,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等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的时候才去关注“解题策略”的问题。实际上在教学这部分内容前,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因此,这一单元的重点不是简单的用策略来解决问题,而更多地要把重心落在策略的感悟与提升上。寻找到方法与策略交织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1.承前是平台。“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可见,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在其认识和理解新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为起点。如五年级上册的“一一列举”,在四年级下册的时候学生已经能用列举的方法解决诸如同学之间打电话、衣裤搭配等问题,因此,课始安排了围长方形栅栏这一活动,意在唤醒学生的旧知,为学生铺设有序列举的平台。

笔者分析了教材后,在充分尊重教材、挖掘其精髓的前提下,设计了投飞镖的情境把几个例题和习题串联起来,通过有层次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环节是投2镖中9环的可能性有多少种,重点让学生体验有序列举的重要性。“投2镖中9环”是飞镖问题的一种情况,由于起点低。学生基本都能顺利的解决,但由于个人经验和解题习惯的影响,导致了遗漏等现象,在交流中学生意识到有序的重要性,虽然只是复习,但是学生走好了本课的第一步――有序列举。

第二环节是列举中2环的可能性(6、8、10环的靶子),在有序列举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分类列举。因为有了之前“有序思想”的铺垫,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都能用有序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因此难点就落在了对有序列举的优化。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虽然在列举时是从小到大来记录的,但是还是出现了遗漏、重复,不过庆幸的是,有部分学生开始用先分析问题后分类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列举策略的先知。于是安排学生通过第二次全班交流,在比较中感受到如果先分类(如6开头、8开头等)后列举会使我们的思路更清楚。

2.启后是提升。学生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解决问题后,或多或少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后,在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里面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他们就能很好的运用之前的经验来从容面对复杂问题。

上文中的教学环节:第三环节是列举投2镖命中的可能性,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因为投2镖有3种情况(中2镖、中1镖、都不中),每种情况中又有多种可能性,相对之前的2题复杂了很多。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投2镖产生的不同情况,事先组织学生进行投掷飞镖的游戏,通过活动让学生观察到如果投2镖会有3种情况发生,每种中又有多种可能,所以在列举时应先分类后列举。这样经过有序思考,学生的列举也会变得有序,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标志之一,是看教师能否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通过对旧知的深化和拓展重新建构新知。就如“一一列举”这种策略,它的特点是有序列举,其实在分析问题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比如先分析事件发生会有哪几种情况,每种情况中又包含哪些可能,然后将这些可能性不重复不遗漏地地罗列出来等等,如果没有预先的铺垫,将这些问题一锅端,只会让学生顾此失彼,面对问题而无从下手。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由有序列举为起点,以分类分析为辅,最后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形成有序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举一反三,从部分到整体

构建一种策略,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①初步了解并能陈述认知策略,这时策略仅是作为一种陈述性知识而存在,②通过范例应用该策略,这时学生体验到策略有助于改进学习,这种体验能激发学生策略学习的动机;③通过一定量的变式练习,使策略有效地向新情境迁移,从而使策略学习达到反省认知水平。

1.“举一”是铺垫。同一种策略下也许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题方式,既要让学生能意会又不能使其混淆,这就要求教师起到一个桥梁作用,用简单的方式引入,潜入深出,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一列举策略”中,教材给教学的启示是要鼓励学生选用适宜自己的形式,独立开展有序列举活动。除了一一将答案列举,画表格列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不必勉强学生都照这样去做。可如果不渗透画表格的思想,学生也很难想到用表格列举法去解决问题,其实即使出示这样一张表格去让学生观察,很多学生在理解方面也会感到困难,当学生面对那错综复杂的表格与数据时,他们一时之间还不能看懂表格法的列举,更不用说体会它的优越性了。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体现画表列举的作用,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

在同学们交流完自己有序列举的想法后,教师也很自然的出示了简单的表格法列举法(如图):

由于表格呈现的是一种基本情况,所以学生也容易理解里面的列举思想。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列举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合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列举方法,可以用自己的列举方法进行解题,同时也可以模仿着用表格的形式来列举,这为下面列举复杂的投镖情况打下了基础。

2.“反三”是延伸。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成功解题的需要

而形成选择相关策略的意识,体验基本策略的优越性称为“举一”的话,那么在上面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所进行的简单的列举和单一表格的呈现可以算是“举一”。学生通过交流和学习将形成的策略“射或反射”到第三环节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去,将本来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图):

运用基本的策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综合、整理,很好地进行了“反三”,完成了对复杂策略的重新建构。

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是课堂的灵魂。如果学生没有求得新知的需要,没通过自己的内化、运用,而是教者硬将新授的知识“塞”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即便是学会了,学生也会很快遗忘。因为那些东西在学生看来原本就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教师或书本。

三、情感与价值――三思而行,由交流促提升

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身形成策略过程的认识,从而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具体说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以下3处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

1.一题后思: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此处的反思也就是复习旧知,侧重帮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首先可以怎么想?这样一个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利咱我监控,形成的方法是解题策略的雏形。

2.几题后思:感知策略的存在。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就必须引导学生思考: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有着怎样的好处?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这是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的再认识。

3.一课后思:策略是超越具体问题而存在的。超越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这是解决问题的教学区别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所在。学生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具体问题中来,对具体问题必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所遇到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换,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学生对策略的运用越来越熟,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水到渠成之时,通过对这一阶段学习的反思,引导学生领悟到: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我们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却始终有用――这是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灵魂。

4.三思而行。“反思问题是数学思维过程辩证性的一种体现,即一个思维活动的结束包含着另一个思维活动的开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当新授部分完成就忙于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草草结束了还没有完成的思维活动,而疏于反思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对解决策略的修改与优化,走走过场,于是不少学生就会鱼目混珠。

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3

【课堂实录一】(例题1)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先出示两杯果汁。

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两杯果汁一共400毫升。

师:把甲杯果汁倒入乙杯40毫升,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生1:两杯果汁同样多。

生2:甲杯果汁大于乙杯果汁。

生3:乙杯果汁大于甲杯果汁。

2.多媒体演示倒果汁的过程,并出示条件: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两杯果汁同样多。

师: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3.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4.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多媒体演示把乙杯果汁倒回甲杯的过程。

5.出示表格:

6.学生独立思考,填写表格,汇报时说说推算过程。

7.列式解答、教师指名板演。

8.回顾解答过程。

师小结: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是现在的量,求原来的量,一般用倒推的方法。

反思一

课后研讨时,执教老师认为例题1应该重点讲授解题的方法,即让学生列算式解答。理由是:例题1虽然出示的是果汁变化的直观图,但题中有甲、乙两个未知量,且两个未知量都在发生变化,题中也没有直接告诉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最后有多少毫升,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要让学生先求出现在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教学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奥数”训练。这一类型的课,重点不是在于解题,而是应注重“策略”的研究。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策略的特定价值和意义,掌握运用策略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能适当地将策略与实际问题结合,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体验。它更多的是强调“过程”的价值和策略的丰富内涵。

例1是借助直观的倒果汁过程,体验“倒过来推想”的思考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倒过来推想”的经验,从而初步感受策略,主要还应在“倒”字上下工夫。

执教老师显然没有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忽略了对“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意义的深入理解,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找解决这一题的方法,违背了教材设计的理念,使得简 单的问题复杂化。

【课堂实录二】(例题2)

1.指名读题,独立解答。

出示建议:

(1)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条件。

(2)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汇报整理条件的方法及解题思路。

生1整理条件为:原来?搜集24张送出30张还剩52张

生2整理条件为:原来?-24张+ 30张还剩52张

3.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讲解检验的方法。

反思二

例题2的教学目的是在例题1明确“倒推”策略的基础上,直接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本题的重点是抓住整理题目的条件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此类问题的特点,进一步掌握“倒过来推想”的基本方法。从学生整理的条件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有运用到“倒推”的原理,只是就条件而整理条件,那么就失去了处理此题的意义。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只学过用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的条件,但类似这种复杂的整理条件的方法,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学生会表达,知道如何解决这一题,但就如何通过倒推来整理条件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再次整理,把问题倒推回去。这样,学生看着整理的问题,更容易理解“倒推”的策略。

总结

在执教老师的课堂中,教师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一堂课的时间里,只讲了两道例题,练习了一道题(练一练),显然课堂容量太小,教学效率太低。从整体来看,教师对教材的设计意图没有读出来,致使其教学顺序混乱,教学浅尝辄止,例题原本丰富的内涵被掩盖了,相应的教学价值也就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独立设计教案时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读懂教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即把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去体验,而数学化就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数学化?孙晓天教授有一个通俗解释:即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新概念、新方法,进入未知的数学领域,一步步体验数学的抽象和形式化。事实证明,只有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进行教学,学生才能获得充满联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例2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深化理解策略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因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必然决定了学生对获得策略过程的经历是深刻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条件摘录、整理与讨论交流中,逐渐感悟在倒过去想的时候,不仅要逆着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进行,还要注意先把后发生的变化倒回去,再把先前发生的变化倒回去,直至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在汇报交流中,体会倒推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策略,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再次让学生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顺序的,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有条理的思考尤为关键。同时,在教学两个例题后质疑:“解决上面的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既要反思是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也要反思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的问题有些什么特点。通过反思,使学生对可以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共同点有更具体的感受,从而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倡简约

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4

一、 创设情境,产生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课的开始我采用以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故事:小朋友们喜欢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个故事片。(播放多媒体课件)当播放到一个小孩掉入水缸,小朋友们想不出救的办法时。师问: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办法?人们把这一好办法称之为“策略”。接着板书:“策略。”司马光砸缸,孩子得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什么叫策略呢?策略就是计策、谋略,即方法。你在哪些地方见过用过?你能举例说说吗?

2、揭示课题。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设计意图;教材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重在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解题策略。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策略”,对策略的含义并不清楚,因此新课的导入十分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一开始就设计了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从而产生想学的需求。

二、在策略多样化中培养学生优化策略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的解题策略也越来越多,有时适合一道习题的策略可能有好几种,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我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哪一种策略更适合习题,更适合学生自己,或者说能使解题过程更简洁,能使学生的理解更顺畅,学生就可以选择哪种策略。比如有这样一题: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2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4,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初学时,借助线段图,学生发现由于题中作为“单位1”的量“苹果树的棵数”(未知),根据“苹果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120棵”这一等量关系可以用方程解决:设苹果树的棵数有 x棵,梨树的棵数就有1/4x棵,列方程x+1/4x=120,然后解方程分别求得两种树的棵数。也有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强,他能分析出已知量120棵相当于苹果树棵数的(1+1/4),所以用算术方法120÷(1+1/4)就能求出苹果树的棵数,然后梨树的棵数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当学生学了“转化策略”以后,很多学生则更喜欢把上题中苹果树的棵数看作4份,梨树的棵数就有这样的1份,两种树一共有4+1=5份,120÷5就能求得苹果树的棵数……(这时候,大多数学生早已能够不借助线段图这一桥梁,直接展开比较抽象的分析了)。这种解法思路清晰,解题过程也比上面的其它方法要来得简洁,应该说,学生的解题策略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了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学生完全可以抛开不必要的辅助手段,而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当然,这里不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策略,在学生理解别的解题策略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程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策略。

三、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87-02

【课堂实录】

教师(呈现商场购物的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小明和爸爸带着300元钱来到服装鞋帽专柜购物,看到两种价格的运动服,价格分别为130元/件、148元/件,运动鞋也有两种,价格分别是85元/双、108元/双,帽子的价格也是两个,分别是16元/顶和24元/顶。问买一身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还能剩多少钱?

师:想一想.你怎样理解剩下的钱最多?怎样做才能剩下最多的钱?相关条件有哪些?

生1: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不同。

生2: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的价格越高.用的钱就越多。

生3: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的价格越低.用的钱就越少。

生4:用的钱越少,剩的钱就越多。

生5:应该买最便宜的运动服和最便宜的运动鞋。

师:那么.哪件运动服和哪双鞋相对便宜呢?

生6:运动服的价格是两个,130元和148元,130

生7:运动鞋的价格也有两个,85元和108元,85

生8:买130元的运动服和85元的运动鞋,花的钱最少,剩的钱就最多。

师:那么,你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给出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教师给出导学卡:

(1)问题要求的是( ),与( )和( )有关。

(2)数量关系是:剩下的钱=带来的钱一用去的钱

已知的运动服每套运动鞋每双

300元 130元 85元

(3)先算:用去的钱________;

再算:剩下的钱________。

(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师:你能把上面的分析过程再完整地说一说吗?

(学生自主复述)

师:(再次呈现问题情境)想一想,如果要买三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你能像刚才那样,设计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吗?为你的同学设计一个“导学卡”吧。

(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评价,选出最佳的一个,并让这个学生复述解题方法和技巧)

生:付出的钱知道了是100元,买三顶帽子一共用去多少钱,还不知道,但是可以算出来。因为一顶帽子的价格是16元和24元,找的钱最少,说明花的钱就越多,花的钱多,就该买较贵的那个。

先算一共花的钱:24×3=72(元);再算出剩下的钱是多少?100-72=28(元)。

师: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从哪里想到?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小结)

解决问题时,应该从所要求的问题出发,先找到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再根据条件确定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后)提出新的问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树=桃树的棵树一梨树的棵树

学生9:桃树的棵树已知,梨树只知道有3行.但不知道具体有几棵,还应该知道一行有几棵梨树。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倍数。

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个数的几倍=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

生10:要求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个数的几倍,首先应知道乒乓球和篮球的个数,而问题中只知道篮球的个数是9个,乒乓球是18袋,还应该知道每袋乒乓球的个数,先算出乒乓球的个数。

教师:想想做做,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_______,

(1)一个茶壶和四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2)1个热水瓶比四个茶杯多多少元?

生:……

拓展训练:再次呈现小明和爸爸购物的情境,让学生任意根据已知的条件,编写两道应用题,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分析解题经过,写出算式和答案。

教师呈现课堂检测题。

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并讨论交流。

【案例分析】

这节课,笔者站在新课改的角度,从课堂教学的导入,到课堂的层层展开等,笔者认为有几个亮点:

1.创设生活情境,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这节课的主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在课堂教学时,笔者单刀直入,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接着,呈现小明和爸爸商场购物的情境,这一情境的给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情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情境以视频、图片的形式给出,物品的价格使学生一目了然,增强了情境的直观和生动,为学生解决问题降低了难度。

生活化的情境设计,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爸爸带300元打算买一身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能剩下多少钱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最容易关心的问题,带的300元钱,最多可以花多少,最少可以花多少等,问题要求出最多能剩多少钱?这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分析,从问题人手,从条件开始,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本节课的中心和重点。在情境呈现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如果让你去买一身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你怎么买最省钱?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给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然后结合例子,给学生讲解思路和方法,再做几个练习题,以起到强化训练之功效。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得被动,毫无兴趣可言,更不用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而这节课提出买一身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还剩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你怎样理解剩下的钱最多?怎样做才能剩下最多的钱?相关条件有哪些?

这样的问题分析和问题的解决,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你一言、我一语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能畅所欲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从“要我学”“教我学”,到“我会学”“我善于思考”“乐于分享”的飞跃。

3.精心设计导学卡.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本节课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多次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对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都通过任务和问题的形式,使学生明确自主思考什么、合作什么。如对于最多能剩多少钱的问题,教师给出一个导学单,这能让学生从问题的要求人手,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列出关系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导学单的给出,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认真分析解题思路,掌握问题的解决办法。

笔者还给出一个买三顶帽子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教师不再给出“导学单”,而是让学生仿照教师所给的“导学单”而设计一个“任务单”“导学单”。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发散学生的思维力,也为小组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平台。

解决问题的策略范文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91页例2,第92页的“练一练”。

【目标预设】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2、让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以旧引新

六(1)班40人去洪泽湖划船,一共租了8只大船和4只小船,每只小船坐的人数是每只大船的 ,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几人?

学生说想法。

师:板书课题: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通过谈话,提出假设 刚才同学们运用替换的策略帮六(1)班的同学们解决了问题,六(2)班同学还想用“租船”问题来考考你们,大家愿意迎接这个挑战吗?(课件出示例题)六(2)班的42位同学去湖边划船,他们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引导谈话:在帮六(1)班同学解决问题时大家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说出用大船替换小船,或用小船替换大船)可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大船和小船的只数,不好进行替换,因此,我们只能假设大船、小船的只数,那么,你们怎么进行假设呢?(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

交流方案,教师板书: (1)假设10只都是大船;(2)假设10只都是小船;谈话:你们的想法都是把船假设成同一种船。还有其他的想法吗?(3)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如果假设其他不同的只数,也予以肯定)

2、借助画图,进行调整(将自己的思路说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假设。我们仍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思考。课件演示画示意图的过程。同时进行提问:(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大船,那么一共可以坐多少人?(2)50人与42人比较,多出了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

谈话:多出的8人是因为一部分小船被我们当成了大船,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进行调整。

提问:那需要把几只大船调整为小船,才能使10只船正好坐42人呢?先想一想,然后在图上画一画。(学生在提供的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选一同学的画法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想法。

说明:用一只小船替换一只大船就会减少2人,多出的8人正好是4个2人,所以要把4只大船换成4只小船,这样就可以把多出的8人去掉,使船上正好坐42人。

提问:你现在知道大船、小船各租用几只了吗?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列式解答)

3、借助列表,再次感知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画图找到了调整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表格推算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出示表格)(1)谈话:假设租用5只大船、5只小船(在表中填),这样乘船的总人数是多少?(在表中填算式:5×5+3×5=40)与实际人数42相比,会出现什么问题?(在表中填“少了2人”)(2)引导思考:少了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呢?(想一想,再在表中填一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的想法。)(3)小组交流,学生展示方法。

谈话:少2人,需要把1只小船调整为1只大船,一只小船调整为1只大船可以多坐2人,这样10只船正好做42人。所以调整为小船4只,大船6只。

4、拓展第三种方法 提问:假设10只全是小船,问题怎样解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边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配合课件演示。相机追问:假设10只都是小船,为什么会剩下12人?剩下12人,说明有几只大船被当成了小船?(学生列式解答)

5、小结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乘船问题,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这几种方法都运用了假设策略,然后再对假设后的船只进行调整。

三、反馈练习

谈话:下面就用这样的策略解决一些问题。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答。学生解答后集体交流。提问:为什么要给其中3只动物添2条腿?给一个动物添2条腿后它成了什么动物?提问:如果假设都是兔,应该怎样想?(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2、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列表解答。指导学生观察表格。(1)表上是怎样假设两种展板块数的?(2)用哪种展板替换哪种展板?为什么?(3)为什么一下子就用3块大展板替换3块小展板?如果有学生提出与教材不一样的思路,也可以让他们按自己的思路解答问题。

四、归纳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有哪些收获?(重点让学生说说如何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了解历史,提升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