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现代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现代化范文1

在“十五”期间,重庆市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单位产出水平较低。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水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农业经营风险大。重庆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区域间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长期以来在水利、道路、生态等方面政府投入增长缓慢,金融支持乏力,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服务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带动力弱。农业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尽完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

3.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少,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缓慢。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

基于以上原因,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因此,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努力实现本市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

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和历史性的概念,它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变为既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1.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中,从而达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3.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将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把增产的切入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是指现代农业应以市场作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5.生产组织社会化。是指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要与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6.劳动者智能化。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农业现代化意味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应具备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产业体系。由于重庆山地、丘陵面积比重大,这些地方的农民居住过于分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针对山地、丘陵地区的农村,首先必须进行集居建设。要有针对性地转移农村居民,加强农村人口集中,实现村民集居、集体迁移。其次,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重点堤防建设等水利方面的重大问题,新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目标。最后,根据各区县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设立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地方产业体系的形成。在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形成农业产业经济链,促使重庆农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2.加强农业组织机制创新,积极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探索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寻求以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动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促进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主要做法有:一是采取集中承包、业主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土地在社区内重组和社区外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根本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二是探索与农民利益相联的多种经营模式。推进农户股份合作,推进紧密型的“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规模化经营基础。三是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组织严密的农协,成为政府、市场、农户之间强有力的中介组织,将农业经济从整体上与外部经济和市场联系起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减轻小农经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推广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竞争力。科技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高技术含量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科技兴农”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经验,这些国家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依靠生物技术的突破,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精致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结合重庆市农业基础条件现状,重庆的农业现代化应当走自然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因此,应把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相结合,把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一是要大力推广已有的先进适用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要组织科技攻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研发适应本市农业生产特点的节水抗旱、生态安全、省力节本、优质高产等新品种新技术,开发适应山地、丘陵地貌特点的小型适用农业机械。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深入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培育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和大户,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提高农民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科技人才。

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针对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探讨,为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农业现代化范文2

【关键词】 绩效评价 集群效应 信息孤岛 技术棚架

一、引言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又一伟大创举,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延长农业产业链,是产供销、农工贸和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的产业经营形式。其实质是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使农业要素向二、三产业延伸,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让多元参与主体联接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农业经营的全过程进入良性循环。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形成大规模产业群,实现农产品链式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河南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对中原经济区探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以牺牲和削弱农业为代价的发展路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河南农业产业化绩效评价

近几年来,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努力实现由国家“粮仓”到国家“厨房”的转变。河南农业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时期,总体态势良好,成效显著。

1、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第一,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河南依托平原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建成了大型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肉类生产加工基地、调味品生产基地和冷冻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了一批大型的优势农业产业带。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截止到2011 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了15000多家,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关系的种植业基地面积达5617万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达到575万人。第三,农产品加工效能明显提高。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万家,面粉、火腿肠、味精、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国内市场火腿肠总销量的80%出自河南,速冻食品总销量的60%是“河南制造”,方便面总销量的30%来自中原。

2、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第一,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发展迅速。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河南省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区,建成一批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工业园区,形成了平原地区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黄河滩区和豫东平原畜牧养殖示范带。第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河南省农产品市场发展迅猛,建设力度大,形成了以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农村经济组织为依托,域外市场为发展空间的产业化体系,并且基本实现了市场网络化建设。第三,名牌产品不断涌现。各地市实行品牌战略,涌现出了“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品牌产品。其中“双汇”、“莲花”、“”等多个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3、农业产业化效益显著

第一,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粮食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产业化经营带动粮食产业发展,使河南省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实现九连增,小麦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产加销和贸工农的有机结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第三,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资源、区位、技术、经济等优势得到发挥,劳力、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流动,产业布局向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虽然成效显著,但是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约束因素

1、思想观念有待解放

受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的影响,一些市县仍然有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式,以追求不出问题为目标,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宁愿苦熬,不愿苦干,没有从思想上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组织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发展目标不长远不清晰,创新活力不足。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有待提升

第一,龙头企业实力需要增强。目前河南省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和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相比,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差,基本没有形成完整的集群经济。第二,经济组织发展缓慢。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小而分散,结构不够规范,经费来源没有保障,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不强,信息流通不畅,技术手段落后,积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三,经营主体内部运营机制不合理。各经营主体仅满足于从建基地抓主导产业入手来启动和推进产业化,尚未建立起与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和机制,经营主体之间还不能联接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唇齿相依”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第四,经营者素质需要提高。河南省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劳动者素质比较低,可以满足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对产业化发展很不适应。

农业现代化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

1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涵义

1.1农业推广的概念

在探究农业推广内涵的过程中,基础工作为对农业推广的概念进行解读与分析,为农业推广内涵打下基础,农业推广概念需要从狭义、广义与现代农业推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如下。1.1.1 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狭义推广的概念是指,在大学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了新的农业技术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农民,农民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推广主要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领域,对其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型研发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但是由于研究的领域过窄,对农业的指导效果较为一般。这种方法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农业欠发达地区被广泛应用,我国当前也主要应用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取得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1.1.2 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广义农业推广的概念主体为农民,在该概念的践行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会调查农民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讲解相关农业知识,从而让农民能够在务农过程中应用相关农业知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最终让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务农活动。我国当前已经开始针对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展开了一定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就取得的效果来看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对相关农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1.1.3 现代农业推广概念。现代农业推广的基础在于当其的农产品发达,农民能够通过对相关农业技术的全面运用已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能够让农民对产生的多余农作物进行合理售卖,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在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下,主要推广的内容为各类互联网技术,并向农民提供金融、农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在现代农业推广概念下,技术推广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技术等。在当前的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全面落实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对于我国来说当前还是任重道远。

1.2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内涵

对农业推广内涵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情进行研究的,通过对当前我国各地农业推广形式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无法按照上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定义,从农业推广形式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为一些大学与科研院所逐步提升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对这些技术进行讲解,实现对农民的有效教育,保证这些农业技术能够被更好应用。同时我国当前也已经加快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工作,一些农业站的工作人员会向当地农民介绍互联网上的农业资源,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上传提高农民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技术是一种独有的农业推广方式,即将广义、狭义和现代农业推广方式进行合理融合,在提升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能够更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

2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1新时期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2.1.1 技术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内容为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比如农耕器具、选种育种等方面,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一方面相关大学与农业科研院所当前已经加强了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在论证完成后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另一方面也会对农民进行教育,让农民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相关高新技术进行应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基本要求就是加大对各类高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让农民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下,已经能够同时完成在广义与侠义方面的农业推广工作,极大加快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2.1.2 农民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民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为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我国已经重视对农民个人素质的提升工作,这种个人素质提升内容包括让农民掌握各类基础农业知识,让农民能够提高对这些农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地区中,已经开始推行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让农民能够应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以及学习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就试点区域取得的效果来看,当前的这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农业推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速度。2.1.3 辅助设施方面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相关辅助设施的应用,这些辅助设施包括互联网技术、农业器械等,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工作中,已经基本全面普及了农业器械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关注重点为信息化系统建设。由于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中已经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了普及,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所以我国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已经加快了对农业现代化体系中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在后续的农业推广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下降,并且农业推广的质量大幅提升,最终形成了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良性循坏。

2.2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指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能够反作用与新时期农业推广过程中,这种指导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互联网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推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向农民提供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从根本上提升了新时期的农业推广效率与效果。2)农业技术的促进。在新时期农业推广的过程中,一个重要推广内容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由于现代化农业体系不但能够提升农作物产量,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农民会更加主动地了解与探究农业高新技术,这种现象让农业推广工作能够更好施行。3)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中,也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讲解,这些内容能够为农作物的生产、销售过程产生助益,在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中,将会对这些建设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2.3通过新时期农业推广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措施

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快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1)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在今后的政府部门工作中,可以建设农产品交易网,让农民能够应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这些互联网的功能进行讲解,从而让农民能够对该信息化系统产生兴趣,从而进行主动了解和探究。2)提高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需要能够向农民讲解甚至演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所以农业站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进行考核,保证推广人员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要求。3)优化农业推广机制。农业推广机制不但包括应用信息化系统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教育,也需要能够让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个人素质,所以在新的农业推广机制优化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与其薪资水平进行挂钩,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现代化范文4

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是我国农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我国现代农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利好“三农”,利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信息日益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和重要社会财富,产业发展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农产品市场具有天然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其对信息的要求更高。基于此,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作为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更好调控农业生产,引导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向。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对于推进三农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通过开展农业展望、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有助于深入研究资源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瓶颈、市场需求特点、市场运行走势,充分发挥信息引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有助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助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实现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农业现代化范文5

关键词:机械化;发展;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27

农业机械化对于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载体,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机械化对于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下面就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价值。

1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状况分析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作为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确立了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提高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力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吉林省自2000年到现在,粮食生产实现了16连丰,总产量跨越了250亿kg、300亿kg和350亿kg3个百亿斤目标,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底,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再次达到了历史的新高点,单位面积产量478.8kg/667m2,产量又是全国排第一。同年,吉林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普惠制补贴政策,同时不再对购机补贴者的补贴机具购置数量进行限制,这样一来,购机补贴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补贴机具的购置数量,按需购买,只要验收合格即可获得国家相应的补贴。因此,有很多农民积级购置农机具。从2015年开始,吉林省正式启动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项目,同时推行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几年,吉林省在农机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截止到2015年底,吉林省机械耕整地达到92.3%,机收水平达到50.2%,机械播种率达到86.6%,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达到80%。

现阶段,吉林省已完成了智慧农业信息化综合平台的建立,总面积可达5000m2,此综合服务平台不仅包含了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而且还涉及到12316三农信息平台、农业农村资源数据中心。现如今,吉林省玉米、水稻物联网示范点已建成数10个,采用PC机、手机及平台大屏幕等先进技术工具对各项产业进行综合监管,实现生产信息管理。同时,自动化采集示范点的相关数据,通过全面分析,实行有效的预警处理,而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更是全网接入、省域全覆盖,2015年,语音平台年均为农民节本增效15亿元左右。目前,全省现有农业类科研机构23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00多个、农机化推广机构600多个,57%达到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粮食产量年年升高。

2 吉林省农机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和作用

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规划,并对今后10a内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与具体任务进行了明确。将规划目标定位于“粮食主产省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区”,致力于打造国家粮食主产省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区及现代农业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将具体任务分解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及经营体系等“三个体系”,同时努力达成20项重点任务,并将总体目标设定为:到2020年,长春市与另外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适量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争取到2020年,能够达到粮食生产机械化的目标,实现主要作物机械化生产,对农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实现农田种植高标准、水利工程现代化、畜牧业全面发展。同时,对园艺特产业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实现多种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发展,促进现代种业建设。另外,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将物联网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实现该技术在生产、加工、管理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成果。加快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实现全省农村60%以上的覆盖率,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其应用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争取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进一步贯彻。同时,相关部门要在上级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保证各项规划任务的有效落实,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对新项目的落实奠定允档幕础,通过资金的有效整合,促进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我们要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全力推进。才能在“十二五”较好的基础上跃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目标,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认真落实3大体系,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方式科学化发展,从而走出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要着力抓好重点: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范文6

关键词:生产业;农业现代化;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背景下,生产业渗透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之中,并将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关于生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许多文献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总结,主要有以下认识和结论。随着生产中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农业内部必然分化出专业的服务部门,其中生产业逐步演化为农业产出过程中的直接投入作用于农业效率[1]。在不发达国家中农业对经济增长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研发、推广以及信息等相关服务业是农业生产力增长的关键因素[2]。农业中间业务服务部门能深化农业分工,培育差异化优势,改变传统交易模式,从而推动形成本地化生产综合体[3]。生产业发挥着“黏合剂”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分工并高效整合产业链;其作为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要素,通过外溢效应提升农业获利能力和减少效率损失。生产业是人力资本以及知识资本的载体,培育了农业差异化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此外,生产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客户与供应商的关联,由此使得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协同定位效应[4]。随着产业耦合的不断深入,生产业由最初的挤占农业资源开始进入反哺农业发展的阶段,推动农业系统形成高效、有序、稳定的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生产业能为农业拓宽融资和物流渠道以及提供技术支持,深入渗透于农业产业链中,是农业效率提升的加速器和保持农业优势的关键所在[5]。此外,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信息、资本、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户对生产业的需求意愿也随之增强,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供给体系能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使农业效率稳步提升,从而推动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村的繁荣。比较利益偏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显著问题,发展乡镇生产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动力,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6]。我国农业对生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处于较低水平且稳定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充分重视生产业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协调作用,提高其服务能力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7]。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生产业对农业效率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非导向VRS SBM超效率模型测度农业现代化效率,并实证检验生产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一、模型构建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多方面矛盾凸显,主要表现在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建设现代化农业专业团队的要求;农业技术、管理制度创新性不强,难以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传统的小农分散式经营,难以适应庞大的市场需求、实现农业规模经济;过多地依赖于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担,难以走上绿色现代化道路。

生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路径。生产业作为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要素,其输送的资本及专业劳动力能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加强农业生产的协调分工。随着生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者更多地倾向于将生产之外的环节外包,这样可以克服信息不完全的难题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并能更加有效地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冲击。此外,生产业的渗透能加快农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产业机构升级,进一步深化专业分工,增加生产迂回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生产业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及现代信息,有助于打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固有模式,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路径,提高农业现代化效率,引导农业现代化走上绿色、高产、低能耗的道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借鉴Ciccone、Hall[8]以及江静等[9]的研究,构建了如下理论模型来进一步探讨生产业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影响:

假设生产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其产品之间具有差别连续性和对称性,根据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S)垄断竞争模型,采用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表示生产业供给量S,则:

由(9)式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为: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业规模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则生产业正向作用于农业现代化效率。

二、指标构建及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构建及数据说明

农业效率的测度方法较多且发展较快,最初采用的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或农业产出率等直接指标,之后慢慢演变为基于前沿计量理论的效率测算,如随机前沿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本文引入非导向SBM超效率模型来构建并测算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现代化效率。

Charnes等[10]人共同创立数据包络理论方法,并构建了基于规模收益不变的CCR模型;Bankers等[11]提出了估计规模效率的BBC模型。但CCR以及BBC模型为径向模型,无法解决对无效率的测量没有包含松弛变量的问题,Tone[12]提出SBM模型,有效地规避了上述问题,SBM模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即从距离函数的角度去考虑,被评价的DMU的投影点是前沿距离被评价DMU最远的点,但从被评价者的角度来看,希望以最短的路径达到前沿,SBM模型提供的目标值显然与之相背。Anderson和Petersen[13]提出超效率模型,解决了有效DMU效率值最大为1的限制,从而可以对有效DMU进行进一步区分。Tone[14]提出SBM超效率模型,由于其得到的是被评价DMU由其他DMU构成的前沿的最小距离,所以弥补了SBM模型的固有缺陷。综上,非导向SBM超效率模型可以同时兼顾投入和产出、松弛变量、区分有效DMU等方面。

(二)农业现代化效率测度结果及分析

基于非导向VRS SBM超效率模型估算的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现代化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整体上呈现上下波动的趋势,上海、黑龙江、广东、海南、天津、江苏、北京、福建的平均效率值大于1,表明这八个地区已达到农业现代化发展前沿,农业部门的竞争优势明显。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区2003-2012年的平均效率值为0772,其中,东部地区①农业现代化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末,平均值分别为1063、0736、0530。这说明东部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电气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未形成完整联动的农业体系。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选取、数据说明

生产业脱胎于农业生产,为农业企业及其他经济机构提供辅助服务行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物流供应、金融支持、技术研发、咨询管理、批发零售、仓储流通等。本文将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研及技术研发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八个行业归类为农业领域的生产业。

基于现有的文献及有关研究,本文确定影响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内生变量为生产业的规模水平,外生变量包括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业政策环境及城镇化率。本文选取2003-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各个变量的解释及数据说明如下:(1)农业现代化效率(AE):该指标基于非导向VRS SBM超效率模型测算得出。(2)生产业的规模水平(AS):本文从人的专业化的角度分析,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形成农业竞争优势,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提升效率,本文采用生产业从业人数与农业从业人数的比例为衡量指标。(3)农业产业化程度(AI):本文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来反映农业产业化程度,根据我国对行业的区分,农产品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机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橡胶制品业这12个行业,数据均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在1978年农业、农产加工业GDP指数的基础上换算出2003年价的第一产业GDP指数,并以2003年为基期进行平减。(4)农业政策环境(AP)。农业政策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分地区财政支出中对“农林水事务”的资金为替代变量。(5)城镇化率(URB):城镇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规划,如划拨农业用地、实行户籍改制制度、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渠道来实现的,必然会对农村和农业产生影响。本文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反映城镇化率。

(二)模型构建及平稳性检验

为深入探讨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与生产业之间的内生关系,本文将通过构建面板VAR模型度量生产业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冲击,面板VAR模型中的系统变量之间可以通过形成脉冲响应函数来度量内生变量之间相互的冲击影响,面板VAR模型是一种结构式的经济模型,引入了变量之间的作用和反馈作用,并能解决个体之间异质性和截面相关性等问题。本文将构建的面板VAR模型形式如下:

(三)协整检验

在变量之间存在平稳关系的基础上,下一步为检验AE、AS之间的协整关系,以验证两者在长期是否存在均衡关系。首先要估计协整方程,并据此分析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根据Hausman检验,要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内生变量及外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见表3。从回归结果可知,各变量的系数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检验,且拟合优度都较为理想,说明该模型显著有效。其中AS、AI、URB的系数大于0,即说明生产业规模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以及城镇化率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有正向影响的作用,而东部及中部地区AP的系数小于0,表明农业政策环境对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有抑制作用。

各地区AS的系数分别为0106、0064、0134,即生产业的规模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效率分别提高0106、0064、0134个单位,该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人的专业性促进行业的专业性,生产业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要素,其专业化分工的提高将作用于农业现代化效率、规模经济以及其他要素的生产率等。生产业所提供的物流供应、金融支持、技术研发、咨询管理、批发零售、仓储流通等服务渗透于整个农业产业链中,能帮助农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模式及组织结构的转变,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但AS的系数较小,说明生产业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是我国分散的农户生产模式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较小,尚未形成完善的、分工明确的农业产业链,多以农户自行生产、自行销售的方式开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这些都抑制了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

各地区AI的系数分别为0236、0150、0045,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的前向关联行业,吸收农产品作为其生产的直接投入,能有效促进农业部门的专业化分工,并能引导资本向与之相关的农业行业集聚,从而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而各地区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这是因为中东部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能与农业系统充分互动。URB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使得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扩大的市场需求促使农业部门效率的提高,而不断减少的农业用地使得提高农业现代化效率成为适应需求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能增加农业部门的产出。

东部、中部地区AP的回归系数为负,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有负向的影响,但作用较小,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农业财政支出的不规范化管理使得资金无法发挥预期的合力效应,并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超出农业的实际承受能力,从而产生坏的“外部性”。西部地区AP的系数为0522,对于西部地区,农业仍发挥着支柱作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较高,使得公共资源的分配较为合理,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高。

然后检验内生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与生产业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是因为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农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扩大,反过来,生产业渗透于农业将提高专业分工,从而对农业现代化效率有着正反馈作用。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却不是生产业的格兰杰原因,可能在于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条件使得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高更多的是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对其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不乐观,协整检验结果见表4。

(四)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

基于内生变量平稳且协整的关系,构建面板VAR模型,从脉冲响应函数的收敛性出发,以滞后一阶为最优滞后阶数,同时,采用“Helmert转换”对内生变量及其滞后变量进行正交处理,消除变量间的个体效应。本文在考虑外生变量的情况下,将农业现代化效率与生产业规模水平分别作为依赖变量,选取面板矩估计方法对面板VAR进行处理,估计结果如表5。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AE、AS互为解释与被解释变量,从东部地区来看,估计系数均为正而数值较小,这是由于该地区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但农业所占比重较小,所以使得两者的互动并不明显;对于中部地区,生产业规模水平滞后一期对农业现代化效率有负向影响,而农业现代化效率滞后一期对生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说明生产业与农业部门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未实现较为优化的衔接,反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高使得农业部门对生产业的需求更加旺盛,因而加快了生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有着相同的系数正负性,但相对较小,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两地区间不同的经济发达程度,所以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与生产业之间的反馈作用较中部地区弱。

本文通过构建脉冲响应函数来更加具体地分析各内生变量之间冲击与响应的动态关系,选择的响应期数为6, 并通过500次蒙特卡洛模拟,在5%-95%的置信区间内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的图像。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b)、(c)、(d)、(e)、(f)分别对应代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AE对AS的冲击响应、AS对AE的冲击响应。可以看出,第一,无论是AS还是AE冲击,AE、AS所响应的程度都较小,并都在第一期达到最大值,但数值较小,随后期数开始缓慢下降,并最终趋于零的正向响应值,说明农业生产业对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的作用较小,难以形成明显的双向反馈效应;第二,对中部地区来说,AS对AE、AE对AS的冲击在前四期均未引起较为明显的相应,之后两期的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具有长期性,说明生产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在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开始相互作用,并加快彼此的增长;第三,西部地区的脉冲响应波动较为明显,说明生产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之前能相互产生较大影响,且从长期来看趋势为正,说明在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不足、农业支撑经济的情况下,生产业能较显著地影响西部地区农业部门的发展,反之亦然。

本文通过进行方差分解来考察更长期的农业现代化效率与生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如表6示。表6分别列出了第10个以及第2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可以发现,第一,农业现代化效率与生产业的波动主要来源于本身,均在75%以上;第二,生产业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影响效应逐渐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在第10、20期所受的影响分别为83%和87%,中部地区分别为128%和135%,西部地区分别为13%和36%,均在期间有所增长,但生产业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效率对生产业的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末,这主要在于各地区之间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生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要素,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生产业规模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效率两者相互影响,虽然地区间存在强弱差异,但两者相互内生推动。此外,农业产业化程度、城镇化率作为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外生变量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农业政策环境对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表现为抑制作用。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促进生产业与农业的紧密衔接。要加快生产业渗透于农业的步伐,积极引入生产业,优化农业服务环节外包,推动农业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实现两产业的良性互动;打破生产业进入壁垒,加强市场竞争,发挥生产业专业化优势,引导生产业领域的创新带动农业技术变革,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

第二,重视生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生产业具有知识密集的特性,人才是决定其进步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系统,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及效率,应建立针对农业的服务技能培训体制,学习先进服务管理经验,深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以此提高农业部门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应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更多地建立直接为其供应原料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的发生提高效率并使农民增加收入;第四,落实农业政策。要认真研究农业政策,根据国家的要求发展农业,同时,要对农业政策资金严格把关,使其真正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效用;第五,创新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为农业及生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商业机会,应从土地、户籍、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更多地为农民谋福祉,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及从业技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注释:

① 根据国家区划,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山西、河南、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甘肃。

参考文献:

[1] Kenneth A.Reinert. Rural Conform Development:A Trade Theoretic View[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98(4):1-17.

[2] Boris E.Bravo-Ureta. Research, Extension, and Information: Key Inpu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 The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2002(1):443-473.

[3] Toru Kikuchi.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Business Service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J]. Open economies review,2004(15):375-383.

[4] 胡铭.我国生产业与农业协同发展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25-30.

[5] 杨杰.中国生产业与农业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10(5):29-34.

[6] 张宁.生产业视角下的农业比较利益提升困境与出路[J].改革与战略,2009(7):84-87.

[7] 韩坚,尹国俊.农业生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J].学术交流,2006(11):107-110.

[8] Ciccone A.,Hall E. Productibity and the Destiny of Economic Activ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 (1):54-70.

[9] 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10] Charnes A.,Cooper W.W.,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78(2):429-444.

[11]Banker R.D.,Charnes A.,Cooper W.W.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1078-1092.

[12]Tone K. 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01(130):498-509

[13]Andersen P.,Petersen N.C. 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261-1265.

[14] Tone K. 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Super-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02(143):32-41.

[15]Chou J.Growth Theories in Light of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J].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1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