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的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岁宝宝的教育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1

关键词:全教协会;发展适宜性教育;立场报告

【中图分类号】G610

《关于0~8岁儿童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教育》(《Developmental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m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rith through Age 8》,以下简称DAP)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已不是新鲜的名词。它是美国公认的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幼儿教育组织――全教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以下简称NAEYC)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早期教育价值取向、实践指南、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案。以下就从三个方面对09版DAP的立场报告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一、关于早期教育的指导原则

在面对美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应对早期学习标准的冲击下,NAEYC重新审视了97版DAP,从儿童的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社会文化适宜性出发,提出了指导儿童发展与学习实践的12条原则。新提出的这些原则除了继续坚持建构主义导向,同时又进一步融合了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布朗芬布朗那的生物生态学思想。在某些原则上做了细微的调整:互动原则上,09版DAP不仅强调让儿童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感到心理安全,更强调成人或同龄人与儿童的互动交流;游戏性原则上,新版DAP认为除了要重视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外,更不应忽视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指导作用;多渠道原则上,新版DAP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丰富的教育策略,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验性原则上,09版DAP较之前版DAP由侧重于什么样的早期经验影响儿童学习与发展转向早期经验如何影响儿童学习与发展。

二、关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指南

为了使早期教育工作者能够将上面提到的儿童发展与学习的原则和有效实践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NAEYC为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五条重要指南,仍然从课程、成人与儿童的互动、家庭与教育机构的关系以及儿童发展评估几个方面展开指导的。

1、创造一个关爱的“学习共同体”

由于早期教育环境有可能是儿童出家庭以外接触的一个集体,儿童深受其影响的。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必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发展。在DAP中,早教人员应为儿童的发展和学习创造了一个心理安全、情感融洽、认知丰富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人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照顾,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教师和家长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学习者的各个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2、教学以促进发展和学习

DAP要求早期教育工作者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儿童主导的和成人主导的经验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教师事先了解清楚每一个孩子以及那些对他重要的人,为儿童准备可以有效实现全面课程的学习经验,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培育关爱的“学习共同体”。新版DAP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与技能,能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及时地提供支持。同时,该版DAP也更加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儿童,教学所提供的课程、经验是所有儿童都能够掌握的。

3、设计课程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程是根据一定的目标为儿童制定即将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计划。课程的设置要全面有效,各个阶段课程的实施应具有一致性、连续性。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根据儿童的兴趣、水平、需要,发挥教学主动性,促进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前一版不同的是,09版DAP强调课程目标的实现,指出课程目标的表达要清晰准确,认为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以及怎样达成目标是课程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早期标准运动轰轰烈烈展开的背景下,DAP开始由遵循个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渐渐转向与社会本位论融合,承认遵循社会本位论的早期学习标准,与其达成妥协,努力使过程与结果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早期学习标准之结果导向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过程导向原则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4、评估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的评估对于教师来说是必要的。教师可通过评价可以调控课程设计,诊断课程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发展。本版DAP仍然强调真实性评价,教师、儿童、家长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随着儿童的成长动态变化,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经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儿童的各个方面多次评估。

5、建立与家庭的互惠关系

早期教育的成功不仅需要教师的有效教学,也需要儿童的家长积极配合。09版DAP延续了97版的观点,要求教育者应与儿童的家庭建立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双边交流,尊重儿童家庭的意见,分享儿童的成长信息,协商教育儿童的决策,共同解决儿童发展与学习中的困难与挑战。

三、启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早期教育要关注弱势群体,面向所有的儿童。

贫困儿童、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于他们的有效教育常常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目前,我国仍有一部分地区的儿童连小学都未能普及,更不用说学前教育。09版DAP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儿童,缩小各个群体的儿童的差距,推广全纳教育,促进所有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做到教育公平。

2、早期教育亟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对于儿童的发展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看来,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多数教师的职业素养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大专大专学历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学历”,幼儿园教师的职前职后的培训都相当有限。因此,加强教师教育,提供给教师充足的支持和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亟待完成的。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2

宝宝1岁前:读书给宝宝听

培养“小博士”可不是一两天的事,月月满一岁时我就开始下“功夫”了。月月6个月左右大的时候,我发现她常用咬、啃的方式去探索书本。一段时间后,她还开始用拍、打的方式来学习我们翻书的动作。到她10个月左右大的时候,月月对书的兴趣开始转移到内容上,会用动作或声音来回应书上的内容了。

月月对书本如此感兴趣,我心里乐滋滋的。于是,我用自己的休闲时间陪她一起阅读。我为她买了画刊,给她读画刊上的故事。我认为,1岁前是宝宝语言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给宝宝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益智训练。

五颜六色的画刊,我富有表情的讲解、热情洋溢的声音以及我对她的注视和抚爱,充分刺激了月月的听力、视觉和触觉的发展。讲故事时,我会时不时地说“喵!小花猫来了”“宝宝笑了”,全是生动的画外音。这样,一个个平板的故得鲜活起来,也让月月获得了更大的乐趣。以至于后来我一坐到月月身边,她就会把画刊递过来,嘴里支支吾吾的,似乎在说:“妈妈,讲故事,讲故事。”

妈妈小贴士:为1岁前后的宝宝挑书

1.坚韧耐磨。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索欲,给宝宝的图书必须经得起咬、撕、拉、丢,因此亮面的硬纸书、塑胶书及布书都是很好的选择。

2.便于宝宝翻动。7~9个月大的孩子手指小肌肉开始发展,因而会想尝试翻书的动作。硬纸书在展开时书页会自然地翘起,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完成翻页的动作。同时要选择形状和大小适合宝宝抓握和翻动的书。

3.色彩明亮。新生儿的视力还在发展当中,黑、白或对比强烈的图画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大约4个月大之后,孩子辨识色彩的能力已接近成人,此时他们喜好色彩鲜明的原色,以及更复杂的图形。

4.文字具韵律感。虽然1岁前的孩子还无法理解书与玩具是不同的,但宝宝对父母的声音有偏好。经常读书给宝宝听,尤其是韵律感强的文字,能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宝宝学说话:边读边提问题

也许是从小培养的缘故,月月对书本特别敏感,也比一般的孩子早说话。一岁时月月就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到她一岁零三个月大时,她已经能说一些词了,这让全家人都高兴不已。

可是,这时的月月已不再那么“听话”了,每当我给她读故事时,她总要插上几句含糊不清的话。这让我意识到,应该开始发展月月的语言能力和情感体验(如善良、注意他人等)了。为此,我开始改变教育方式,从原来的只为她读书转为边读边教她一些简单的生字,同时也向她提问。

每次我为月月读故事,只要她愿意,我就满足她的要求,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重复。这样,到月月19个月大时,她可以在我念到一半时,说出接下来的词语了。于是,有时我也会当月月的听众。虽然月月讲的都是些极其简单的陈年故事,我还是表现出第一次听那样的新鲜感,还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例如月月给我讲《小马过河》,我在听到小松鼠被淹死时,故意高声附和:“不能过河,危险!”在听到老牛说水浅,容易过河时,我便借机提问:“为什么小松鼠淹死了,而老牛却没事?”这时,月月会很得意地回答:“松鼠小,老牛大!”我觉得,这样的互动不仅激发了月月的阅读兴趣,更让她在阅读中找到了成就感。

妈妈小贴士:为学说话的宝宝挑书

1.衔接玩与读的玩具书。玩具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触觉书、拼图书和形状各异的书。这些书能让孩子在动手学习中亲近书本。

2.开始介绍纸页书。一岁初,硬纸书和玩具书仍应是亲子共读时的重点,因为这个时期孩子还会拿书进行动作练习,坚固材质的书才不容易损坏。而一岁半之后,一般的纸页书也可以介绍给孩子了。

3.图文充分配合。为孩子选书时,需注意图片是否有很好的叙事功能,并且能与文字充分配合。

宝宝2岁后:让宝宝自己看书

转眼间,月月已经两岁了,我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变化。她的注意时间慢慢变长,可以坐着听我念完一本文字较多的故事书。在听了很多次之后,她有时还能一边听我念,一边在该翻页的时候翻页。在共读时月月还会纠正我不小心漏掉或说错的部分,这让我非常欣慰和自豪。

现在,月月两岁半了,已经养成了每天睡觉前看书的好习惯。这不,才吃过晚饭她就嚷着要看书。我将她抱到床上,床前放满了她喜欢看的小画册。她挑出一本,低头认真看着,不时地用小手翻着书,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看到宝宝如此热爱读书,丈夫常常不解:宝宝识字还不到500个,怎么会阅读呢?你这么“逼”她,是不是太早了?

其实我早就咨询过幼儿早期教育专家。专家告诉我,对于宝宝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比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听成人念图书文字,等等。早期阅读是要让宝宝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阅读开始越早,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而0~3岁正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父母要好好把握。

妈妈小贴士:为2岁的宝宝挑书

1.主题与生活经验相关。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共读时喜欢发问,喜欢讨论书中主角的情绪、想法,并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书上的内容联系起来。父母在挑书时,可以选择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必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3

在对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为重中之重,可是有些细节却常常被家长所忽略,而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却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导火索。

孩子断奶心理问题

现在国际上一致认为,对一岁以内的孩子进行母乳喂养,其受益是无穷的。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吸进的是乳汁,饱受的是母爱,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随着宝宝的长大,断奶一事便提上了日程。宝宝10~12个月时,母亲的奶水已经不足以提供宝宝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宝宝乳牙已经形成,具备吃东西的生理基础,此时,妈妈就面临着给孩子断奶的问题。

这里我建议妈妈在给宝宝吃奶的过程中就开始计划断奶问题,随时有断奶的意识。比如:宝宝3、4个月时就喂他点蛋黄,4、5个月时喂他鸡蛋羹,再大一些就进食点苞米糊、粥类等。这样到断奶的时候就能“水到渠成”。

断奶最好在11~12个月之间进行。采取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例如可以用注意力转移法:家长可以在宝宝还不太饿时,就按照他的喜好喂一些好吃的东西,孩子没有饥饿感,就不会到妈妈怀里,这样渐渐的,孩子就会适应脱离母乳的状态;

另外还可用“鱼目混珠法”。宝宝睡意朦胧时,在奶瓶内放入比母乳味道更香浓的奶质品,将奶嘴放进宝宝的口中,此时妈妈要以喂奶的姿势抱着孩子,这样宝宝会安心地觉得他是在吃妈妈的奶。这样,母乳就会逐渐被其他食品所代替。

现在许多家长给宝宝断奶的方法都是错误的,比如把宝宝交给老人带,自己“置身事外”两天;或者干脆与妈妈隔断几日,晚上不在一起睡,即使宝宝哭闹也不给他母乳;还有一些母亲将涂上辣椒或者黄连迫使孩子断奶……这样的方法都会给宝宝的心灵带来很大伤害――没有母乳,也被剥夺了母爱,这对以后的性格形成十分不利,容易产生愤怒、悲伤的情绪。

温馨提示:

吃奶是小宝宝的基本生理,对孩子是第一重要的,但吃奶时间过长会形成对母乳过度依恋,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大小便训练

换尿布到何时为止呢?什么时候训练宝宝大小便最合适?早训练行不行?类似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殊不知这大小便训练里也有许多学问呢。

耶鲁医学院著名心理学家格塞阿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他将大女儿“T”从46周开始进行走楼梯训练,而小女儿“C”依然在床上玩耍。3周后,T已经能走5个台阶,52周时,T已经可以从第一个台阶走到顶端,而小女儿C则一个台阶也上不去。接下来,他又教C从52周起开始训练,两周后,这对双胞胎姐妹的“成绩”一样。这个实验说明,小孩子的成熟度在里面起着很大作用。宝宝的成熟和训练是相互呼应的。

大小便训练也同样受宝宝成熟度的制约。20个月之前进行训练只能给宝宝造成心理伤害。通常来讲,从宝宝22个月起对其进行大小便训练比较适合。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父母应知道宝宝何时要大小便,在恰当的时间把尿盆拿来,让他坐在上面。经常这样,宝宝就会形成“上厕所”的意识。这种做法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可是大事呦。

温馨提示:

宝宝在睡眠时可能会将粪尿便在床上,有的家长发现后,将正在酣睡的孩子打醒,进行训斥,以此想让他“长记性”,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不要把孩子看得什么都不懂

了解宝宝的心理特点,互动性地逗着玩是很有意义的。可很多家长把宝宝当成玩具――看着一岁以内的胖小子好玩,上去就咬一口,结果把孩子咬哭了;还有的将孩子举得很高,用高低的落差感吓唬孩子……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还有些家长,一遇到孩子不听话时,就习惯性地顺口而出:“你不听话我就把你送人”,“一会儿捡破烂的来了,我就把你给他”,“我要是有第二个孩子,我都不要你”……这些话在家长看来可能是玩笑话,顶多是一种哄骗,但在孩子看来分量是非常重的。

有这样一个实例:小明是个三岁的宝宝,聪明可爱,很讨人喜欢。他的妈妈是名护士经常值夜班,爸爸是位教师,全家住在集体宿舍里。有一次,爸爸晚上备课,小明借着上厕所的理由在走廊和小朋友玩耍,连续两次后,爸爸发现了他的“阴谋”,当小明再次要求上厕所时,爸爸给他端来了尿盆,拒绝他出去。小明为了表示反抗,把尿尿在了爸爸的鞋里,父亲一气之下将他打了一顿,并且说:“你再这样淘气的话,我就不要你了。”从第二天起,小明的情绪就开始不正常起来,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变得抑郁寡言。所以说,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慎重,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心事也一天天重起来,不要把他们看得什么都不懂。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4

本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王桂岐,从一名早教老师的角度为刚刚有宝宝的妈妈推荐几本“早教入门书”。这几本书也许不能直接回答“什么是早教”,但可以给新手妈妈提供一种思路。

这三本,马上能用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给你一个宝宝发展的线索

推荐理由:这本书对宝宝每个时期的典型行为进行解读,这对大多数的妈妈都很重要。你只有先知道宝宝行为背后的含义,才能有效引导他。此外,书中的儿童关键期部分,能让你做到心中有谱。

《FPG早教方案系列》 启发你发现“生活中的早教”

推荐理由:这套早教方案引进自美国,本属早教机构老师的参考书;不过丛书中有约1100个适合0至3岁宝宝活动的设计,比如,用杯子喝水、对对碰游戏,这对于想“在家早教”妈妈挺有诱惑力的。同时,这套书会启发你重新看待宝宝的日常生活,当你给宝宝换尿布时,轻声和他说话,逗他笑,告诉他“嗯,换完尿布很舒服吧”,这就是最初的早教。

《斯波克育儿经》 指导你为宝宝提供高质量的保育

推荐理由:你也许会奇怪,这里不是谈“早教”吗,怎么还有一本育儿经呢?因为早教最基本的原则是“以养而教,保教结合”,高质量的保育是早教的重要部分。当然,如果你的书橱里不是这本育儿百科,也没关系,一本足矣。

这两本,先学习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初步理解生活中教育的瞬间

推荐理由:这本书不属于早教书籍,案例中孩子的年龄从一岁多到八九岁。不过这些案例,为你解读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教育的瞬间。妈妈可以把它当作教育故事书来“热热身”。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亲子沟通的背后是你对宝宝的理解

推荐理由:你也许觉得此书在孩子学会顶嘴前还用不上。那么我们就先了解此书方法背后的理念吧。宝宝再小,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表达方式,从现在起尊重他的感受,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和他沟通,也是为应对第一、第二个叛逆期打基础。

早教老师和你谈谈心: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5

要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要怎么样养育这个孩子?通过我这3年的实践,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作为妈妈的你我,要拿一个什么心态来对待孩子。

怀孕初期我就看过不少优生优育的育儿书籍,从怀孕到孩子出生,以及整个婴儿期,我都严格遵守这些书本的教诲,希望通过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给自己走一条最顺利又最方便的育儿捷径。但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性,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未必适合自己的宝宝。在怀孕中后期,我为了按照书本上说的严格控制孕妇体重有助于顺利生产,急于求成盲目锻炼,差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孩子出生以后,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由于产后心态没有调整好,一听见孩子哭就心烦意乱,总觉得是因为母乳喂养难以掌握喂养的量,所以孩子才不停地哭闹,弄得自己根本没法休息,就自私地给孩子添加配方奶粉,把哺育的工作定量化。虽然如今各个厂家开发的婴儿奶粉已经非常接近母乳的成分,还配合了多种均衡的营养成分,但是,等孩子断奶以后再回想起来,心中不免产生内疚的情绪。

通过这些失败,我逐渐反省自己,更加认真地思考,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孩子,尤其是对待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的独生女呢?

过完一岁生日的女儿,已经完成了婴儿时期的一个飞跃,从只知道躺在床上哭,张嘴要吃的一个什么都不会的襁褓婴儿,变成了一个能自由地坐卧滚爬,能自己走路,能简单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幼儿了。我想,我对她的态度也要从婴儿向幼儿转变了吧。这个时期开始,我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自己,就是让她当她成长过程的主角。我们只是帮助她,在一边辅助她的成长。

养育一岁以后的孩子,遇到最多的麻烦,恐怕就是如何应付孩子生病的问题吧。和所有的妈妈一样,当我第一次跟孩子的病魔做斗争的时候,也是手足无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看着孩子烧得通红的小脸,难受的样子,做妈妈的恨不得替她生病。可是,婆婆教育了我,小儿科的医生教育了我,事实也教育了我。当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她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她在拼命顽强地为自己的生命做着抗争。每次大病初愈,孩子的抵抗力就增强一分,孩子就长大一分,也更健康更强壮起来。

在一次次孩子生病、病愈的反复过程中,我更坚信了,孩子就是她成长的主人,我们的教育方针都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现在有一些家长因为爱孩子而无意间剥夺了孩子的成长主动权,造成了一些问题。我想其实当父母的初衷并不想这样的,只是在一些做法上还不够理智,从而产生了这样的后果。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6

我家周周一岁半左右,我就在日常生活中强调“好东西要大家分享”的观念。平时给他讲幼儿故事也特别强调分享是美德,是有乐趣的。他不到两岁就会讲“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噢!”道理是懂了,就是做不到。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他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会端出这个道理去说教别人,但是他自己手中的好东西,是决不会主动给别人的。

为了让周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特意给他创造条件,让他多和同龄小伙伴接触。

周周喜欢骑他的小车到院子里玩,而且不许别人碰他的小车。有一天,周周正兴奋地骑小车时,被一个小朋友手中的飞机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很想玩,但小朋友不给,他就凑到跟前问:“能给我玩一会儿吗?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噢!”小朋友还是不理睬。我趁热打铁举了他平日里“小气”的例子,他听后,保证下次不会再“小气”了。于是,我说服两个小朋友交换玩具玩一会儿。周周手里拿着飞机,眼睛还不时地瞟瞟他的小车。虽然只一会儿工夫,但两个小家伙的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