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城市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城市发展

低碳城市发展范文1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比传统经济模式更低能耗、更低排放、更低污染的社会经济系统,关乎生产、生活、生态、技术、制度、文化、观念等各个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以低排放为特点的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被认可有效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全新发展方式,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新规则。但截至目前,各国尚缺乏低碳发展的成熟经验,因而有必要先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探索,进而向更大范围推广,而城市作为人口、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相对集中的区域,正是探索低碳化发展之路的有效载体。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试点工作。

然而,当今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阶段,低碳城市的建设、低碳发展之路的探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对能源的需求量惊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改观。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大背景下,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突出。如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走出一条以点带面的低碳发展之路,似乎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建设低碳城市,探索低碳发展,应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低碳经济包含了如何打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绑定和如何在新的低碳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两层内涵,应该综合运用诸如强制性的法规、激励性的财税政策、成熟的碳交易计划等经济、行政手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的体系,促进低碳生产、倡导低碳生活、培育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城市、构筑低碳社会、形成低碳生存主义。

建设低碳城市,探索低碳发展,应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固然不能继续走片面追求增长,忽视对碳排放量的控制,以牺牲资源、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但也应注意减排要建立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不能为减排而减排,采取诸如拉闸限电等削足适履的办法,损害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新兴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新兴绿色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从而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然而传统能源目前仍占据中国能源供应的主导地位,同时,传统能源产业也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发运用新能源时稳步推进,及时填补因传统能源退出所产生的能源缺口,实现能源产业的平稳升级。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由于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是对传统产业、传统能源、传统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因此会对中国现有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产生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因传统产业升级所引发的人员分流问题,因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移民安置、全行业转产问题等。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政府―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解决思路,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低碳城市,探索低碳发展,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一是集约发展理念。要科学规划,合理进行功能区分,节约用地,注重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传统经济主要依靠大量人力、土地、资本的投入推动经济发展,低碳城市要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提升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是绿色发展的理念。低碳发展属于绿色发展的范畴,低碳城市要注重生态保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不仅要建成低碳生产示范区,而且要建成低碳生活、低碳交通的示范区,成为环境美好,服务便捷的宜居区。

三是和谐发展的理念。低碳城市要勇于体制创新,为建设和谐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这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积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生态之城,宜居家园。也包括在新型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做到社会风清气正,人民心平气和。

四是不断创造动态比较优势的理念。一个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人力资源、制度环境、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管理等均可以通过不断的改善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政府在比较优势的创造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低碳城市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益尝试,应始终秉持创新动态比较优势的理念,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动态地引导低碳经济示范区持续升级。

五是不同层次均衡发展的理念。低碳产业主要包括3个层次:一是产业低碳,整个产业是低碳的,如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二是环节低碳,产业链上的某个或几个环节是低碳的,如光伏产业的研发、后期制作和应用;三是技术低碳,有些产业虽然本身不是低碳的,但应用低碳技术后,碳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也符合低碳经济理念。低碳城市作为试行低碳发展的示范区,应在这三个层次上都进行尝试,才能更具代表性和推广价值。

低碳城市发展范文2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city, and analyses subject of building low-carbon city, and then analys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building low-carbon city combined with national condi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关键词: 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Key words: low-carbon;city;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18-02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责任。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必定投身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潮流之中。

1 低碳城市的概念

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通过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开发创新低碳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2 低碳城市建设的主体

低碳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是政府、企业与居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政府。做好低碳城市建设的监督工作,搭建发展低碳的平台,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政策支持和行为扶持。②企业。处理好自身的利益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到不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赢利,在收获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的长远发展。③居民。应具有良好的节能意识,并且具有强烈的监督企业、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状况的责任。

3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低碳城市建设缺少战略规划。我国绝大部分发达城市的工业化基础深厚,产业结构偏“高碳”,一些地方政府往往着眼于新兴产业的建设,却忽略了传统工业的节能降耗潜力。②城市化发展处于高耗能阶段。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50%,整体上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高能耗阶段。③城市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低碳可再生资源开发不充分。我国城市中煤炭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5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④建筑行业能耗大、能效低、污染重。我国建筑耗能居各行业之首。据统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建筑生产的能耗约为6.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15%。⑤居民低碳意识不强。我国居民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够,对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消费中盛行奢侈之风,浪费现象严重。

4 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

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4.1 加强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 政府部门应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加入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容,拟定交通、建筑、能源等各个领域的目标和标准,在政策、技术、资源保障等方面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4.1.1 交通低碳化。实现交通低碳化的核心是构建由城市公交系统和步行、自行车系统组成的绿色交通系统。 ①通过城市高效快捷的大运量公交系统建设降低交通出行量。通过实现公交引导下的城市紧凑发展模式来降低公众的出行距离,通过优化城市公交系统布局来引导绿色健康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实现交通低碳化。②以步行、自行车系统为主导,促进居民绿色出行。要考虑以人为本,打造舒适的步行系统和人车分离,构建便捷、安全的自行车廊道系统,并与公交系统相结合,以促成居民绿色出行习惯,同时起到控制小汽车膨胀的目的。

4.1.2 建筑低碳化。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实现建筑低碳化:①建筑规划与设计。从整体综合设计出发,与能源专家、环境专家等紧密配合。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②围护结构。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4.1.3 环保低碳化。城市碳输出主要集中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城市要保证其“输出无害化”,即通过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的合理规划,保证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低碳排放。另外,还应积极使用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进一步实现环保低碳化。

4.2 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制造业为支撑,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②重视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降低高碳行业的发展速度,提高高碳行业的准入条件;要加大淘汰高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要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光电、信息、生物技术以及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4.3 调整能源结构 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比例,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对城市的电力等基础支撑产业、经济支撑产业,需要加大节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4.4 引导公众参与打造低碳生活 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公众的参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培养公众的低碳理念和宣传低碳生活方式。

4.5 建立完善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协调、有序发展的统一体,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全面地加以描述。本文设计了一个较完整、易测评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3个层次,3个大类,9个具体的指标,见表1。

5 结语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只要能够在城市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制定出“低碳化”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行动战略,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宁,罗婷婷.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市场,2011(26):121-123.

[2]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5):42-47.

[3]罗乐娟.后危机时代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0(5):98-101.

低碳城市发展范文3

关键词:城市发展模式;低碳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榆林凭借能源、原材料和重型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但是,其发展模式却属于传统的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低碳化转型成为榆林这个新兴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榆林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分析

榆林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但城市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东部资源贫乏的沿海城市。在对中国294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排名的结果是榆林名列第189位,和中东部的同类型地级市排名相差甚远。若等到资源枯竭才转型其成本必将剧增,因此目前正是榆林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化转型的最佳时期。但是,各种制约因素构成了榆林实现低碳化转型的基本背景。

(一)经济发展存在“三大失衡”

在以能源化工产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榆林面临着产业结构、南北发展、城乡收入“三大失衡”的突出问题。2010年,榆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66.1:28.5,呈现出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重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98.6%,轻工业持续萎缩,资源开采业产值远远大于加工转化利用产值:产业之间协作配套能力差,特别是装备制造能力不足:以国有经济为主。集体和私营经济比重很小。南北差异明显,南部六县资源相对贫乏,原有地方传统工业大多萎缩,农产品深加工长期徘徊不前,造成南北产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榆林脱贫的速度远远滞后。现有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在全省最多,全市35%的行政村尚未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机制,工业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恶化

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与基地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化工产业的高污染性与长期粗放型经营模式,造成地质塌陷、水土流失、植被枯死、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榆林市环境负荷不断加重。2010年全市因采煤、产油的环境代价高达160多亿元,而同年市地方财政收入还不到100亿元。目前全市煤炭采空区已达499.41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约70-80平方公里,已塌陷118.14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约30-40平方公里;全市湖泊由开发前的869个减少为79个:由煤炭采空区塌陷引起的矿震频繁发生: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密集区和风景名胜保护区遭受严重破坏:榆林城北重要支流芹河的主河道面临地下水系破坏、河流干枯的危险:而另一处森林覆盖率达80%的红石峡沙漠实验林及沙生植物园也已出现枯死现象。

(三)政府经营城市能力低

榆林市政府经营城市的能力相对较低。经济快速发展掩盖了管理方式粗放,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行政区域交叉、职责权限交叉等问题,造成管理体制不顺、事权财权不统一,市县、县县间的利益分配也有待进一步理顺:资源富集开发掩盖了市场发育滞后,市场外向度低,集聚力差,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改革发展迟缓:财富的大幅度增长掩盖了民生窘境,社会发展总指数排名全省后列,科技力量薄弱,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四)周边城市间产业趋同和竞争加剧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鄂尔多斯经济总量和区域影响力都超过了榆林。山西、内蒙、甘肃、宁夏4个周边省区也有煤、天然气等资源优势。也都在规划建设煤电、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等大型能源化工项目。产业同质化竞争将日趋激烈: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建成一大批能化工业园,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因此,在资源禀赋相近、产业规划雷同、项目布局重复的情况下。能否在与同类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榆林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二、榆林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城市发展模式的低碳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次深刻的产业经济和社会观念的革命。为此,必须结合榆林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道路。

(一)产业低碳化发展

榆林市非能源产业发展十分薄弱,高碳产业特征显著。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逐步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榆林的产业低碳化发展对策包括:

1.传统能源清洁化

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和资源转化能力,实现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序化、有限化、有偿化。积极推广应用煤炭洁净生产技术、煤炭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火电行业推广动力配煤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大力开展矿区水、发电水的重复利用与循环利用,加强污染防治重点应用技术的研究,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促进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

2.化工产业循环化

以煤转化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基础性化工工业。同时将煤、石油、天然气、盐及生物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打造煤化工循环产业链、油气化工循环产业链、盐化工循环产业链和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深度转化和综合利用,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榆林化工产业体系。

3.载能产业规模化

走高起点、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路子。坚持清理整顿与规范发展相结合,推进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通过全面的技术创新,降低物耗能耗,发展市场前景好的高载能产品,如电石、电解铝、硅铁、金属镁、镁合金。全面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增强综合竞争力,使载能产业成为新型工业体系中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4.装备制造配套化

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和产业集群配套战略,使榆林市装备制造业由传统服务农业向服务能源化工转变。由大型分散向集中集群发展转变,由生产简单配套组件向产业分类发展转变,重点发展高新、高端、高智能、低碳、低排、低能耗的煤炭机械装备、化工机械装备、石油机械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农业机械装备、食品机械装备以及能源化工产业所需的测量仪器、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等。

低碳城市发展范文4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其发展正面临着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相关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20世纪90年代,在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Krueger和Grossman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环境污染趋于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污染达到转折点,在该点以后环境会逐渐好转,整个曲线呈现倒U型形态。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达到转折点之前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为了经济的发展无限制地滥用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它就很容易遇到“倒U形陷阱”。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早期就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并且防止对资源的滥用[1],以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脱钩理论“脱钩”(decoupling)源于物理领域,是指使两个或多个物理量间的响应关系尽快分开。国外一些学者通过长期动态观察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经济发展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在以后的某个特定阶段发生反向变化,出现经济增长而物质消耗总量不同步变化的实质。该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世界经济进行定性或定量化研究,为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学者王虹等人经过研究发现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与能耗、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均在“弱脱钩”后出现“扩张性复钩”,主要原因是CO2排放量增速过快,因此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是关键所在[3]。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按可比价格计算,以1978年为100),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高出6个百分点,2010年GDP达到了3979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4]。从GDP构成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说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同期,我国城市化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平均每年以9.2%的速度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在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25个属于大城市,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个,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城市化促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经济增长活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天津成为2007年至2010年全球各大城市经济增长活力的前五强,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

(三)能源消耗状况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从1990年9870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324939万吨标准煤[4],年均增长6%以上,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0.3%,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家。从能源消费构成来看,201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8.0%、19.0%和4.4%。我国以原油为主要能源的城市较少,绝大部分城市是以煤、原油为主或仅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未来能源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并且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费[3]。(四)环境压力状况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环境面临一系列压力与挑战:城市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攀升,但是对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造成污染严重;机动车保有数量大幅攀升,造成交通拥堵,其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虽然实行了“退二进三”战略,减轻了中心城市的环境压力,但工业污染问题却对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的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城市用地增长过快,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降低了城市环境承载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然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由此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低碳经济对于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低碳经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按当年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的构成1978年为28.2%、47.9%、23.9%,2010年为10.1%、46.8%、43.1%[5],即由最初的“二、一、三”结构逐渐演变至今天“二、三、一”结构。在工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而重化工业必然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低碳经济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重化工业阶段向发达经济转型,将原来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能力转为更为高效的制造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二)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能够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危机不可避免。为了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即积极开发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三)调整能源结构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能源消耗结构很不合理,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重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不足,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严格控制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来说,核电装机容量、风电资源量都很少甚至是空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非常低,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迫切需要突破发展瓶颈,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能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也得到了相应改善,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发展基础和条件,必将陷入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这就迫切要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基础之上,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从而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提高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已经把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投入巨额资金,积极研究开发新一代节能技术、核电技术、太阳能、风能、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为了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不被淘汰,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大研究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夯实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以西安市为例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人口、交通、工业相对集中,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区域带动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西安市目前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等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十一五”时期是西安市历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大的时期,2010年人口数量达到846.78万,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西安市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力度,积极做大经济总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末人口总数量将达到1070万人。由此可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西安市的发展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况且城市化水平越高,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必然就越多,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虽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必然伴随着各种环境生态问题,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2.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人均碳排放量增速较大西安市几乎没有一次能源生产,二次能源生产比较单一,仅有电力、热力和原油加工,况且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平稳上升,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353.35万吨标准煤,2006年比上年增长9.31%,2007年比上年增长8.93%,2008年比上年增长8.57%,2009年比上年增长8.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集中度偏高,从行业大类看,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五大行业,占规模以上能源消费总量的70.7%。同时,西安市人均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1996—2002年间增长缓慢,但在2002年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均碳排放量呈现增长态势。

3.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瓶颈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低碳技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低碳技术具体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节能技术、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石化、冶金等部门。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缺乏人才,研发能力有限,科技水平落后,发展低碳经济存在制约瓶颈。比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虽然已经掌握了诸如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和氢能技术等,但是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利用成本较高,使得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还比较弱。

4.市民低碳意识模糊,存在不良消费习惯据市场调查发现,西安市很多市民虽然对于低碳经济有所了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如夏季会把空调温度调得较低、经常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家用电器经常处于待机状态、出行时自己开车者较多、对废旧物品再次利用者较少[8]等等。另外,在住房、汽车等高碳排放领域的消费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攀比心理比较严重。以上这些都说明目前普通市民低碳意识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

(二)西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西安市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在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方面牢牢抓住低碳经济,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而低碳经济涉及许多领域和行业,以西安市目前的财政实力和发展情况,必须选择重点领域,争取在短期内有所突破。西安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西安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调整,但是在工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面较广,根据西安市的实际情况,应确定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将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9]。因为低碳经济将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两方面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它们都离不开相关新材料产业的支撑,因此应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培育重点企业,努力将西安建成全国最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对于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应增加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融资支持,比如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对于新兴产业给予贷款优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筹建高新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等,解决其资金需求问题。同时,对于新兴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快其发展速度。

2.鼓励“产学研金”结合,加快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鼓励“产学研金”结合,争取将西安潜在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对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必须形成统一的资金和政策渠道;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打开科技研发的条块体系,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合作,将那些困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请出来,鼓励他们和企业合作;构建企业为主体、有科研机构参加的产业技术联盟,争取在某些关键领域,突破技术发展瓶颈,依靠自主研发而迅速加入到先进技术的阵营中;加快科技成果的就地产业化力度,将西安的科技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3.加快新兴产业研发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力度,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由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属于各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亮点,对于相关研发人才的争夺一定非常激烈。西安的科技人员数量虽然很多,但是有关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专业配置不均匀,因此,应尽快完善西安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现有人才,应通过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帮助其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综合能力。

低碳城市发展范文5

关键词:低碳;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之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成为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诞生于1971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创造出一个低碳、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极大的重视城市生态效益,通过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打造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人类城市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城市能源消耗、经济模式和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2.我国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2.1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当前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就是以气温升高为主的全球气候变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力不强,环境资源竞争压力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挑战,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的增加,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而城市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载体,转变发展方式、提倡低碳城市建设,避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合适我国国情的低污染、低排放、抵消耗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2.2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的扩张,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但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却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水污染、空气污染、电力供应紧张、油价不断攀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而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是使人类的发展回归自然的发展规律、符合自然发展的方向,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3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实践得到了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正是强调以人为本,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减少碳的排放,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实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重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缺乏一套完整的规划与设计。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在政府决策的设计与城市建设的引导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自重庆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以来,并未出台一套完整的如何建设、怎样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政府政策制定不合理,政策结构混乱。重庆市由于缺乏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环保资源,导致重庆市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采取“拉闸限电”、减少柴油供应、临时关闭重污染企业等不得当的应急方式,不仅没有达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和节能减排目标,而且民怨沸腾,失去人心。

第三,片面认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立,认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必然影响到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尽管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但是,区县政府为了加快当地经济发展,过多考虑经济因素,并片面认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必然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持消极怠慢态度。

第四,低碳交通、低碳出行实施难度较大。重庆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制约,道路坡度相对较大,道路条件恶劣,这就大大限制了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的推广使用。而且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出行的方式也出现了由公共交通向私家车转移的趋势,由于私有车辆的增加远远快于道路设施的建设,这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常态化,更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不符合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第五,居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低碳重庆、宜居重庆的建设要求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但是大部分市民低碳意识淡薄,甚至少数市民对低碳生活有抵触情绪。低碳生活并不是以牺牲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为代价的,其是鼓励居民选择低碳产品,选择低碳出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有利于城市与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居民生活消费方式。

4.重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对策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参照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重庆低碳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重庆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体系,树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

第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重庆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基地,要想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必须结合两江新区的战略布局优势,借助国家政策优惠,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由于重庆新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高新技术也以引进为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技术化人才,发展新兴学科,做好新能源人才的培训规划。

第四,加强低碳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居民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低碳生态城市理念的宣传,发动、组织重庆市民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建立环保教育基地,培养市民低碳环保意识。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重庆的城市建设正在逐步由高碳时代向低碳,甚至零碳时代前进,但由于目前经验的缺乏,规划的不完整、低碳意识的片面性以及自身条件的一些原因,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我们只要明确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全民参与的合作互动机制,大力支持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产业,正确引导市民低碳环保意识,就一定能把重庆建设成为一个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2] 戴亦欣.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3]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

[4] 徐渝.低碳城市:重庆绿色发展的新目标[J].决策咨询.2011(1)

[5]杨李宁、付祥钊.关于重庆低碳型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0(9)

低碳城市发展范文6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市运动; 低碳; 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02-02

一、中国特有的“城市运动”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兹说过:“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正在以罕见的速度、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全面深刻的影响向世人昭示他的独特魅力。正是世界城市化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惊人的速度,才使得城市化在中国从自然发展演变为急速推进,从而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1.超越规律与历史的中国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是超越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规律与历史的城市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稳定发展时期。1978-1995年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不足18%提高到29%,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从1.7亿增加到3.5亿,年均增加1050万人。199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0年后到200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4%,同样的过程英国和法国用了40年,美国用了20年。1978年以来,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5.77亿,4亿人口的城市化我国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按照这一发展趋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最终达到70%时,还将有超过5亿的人口需要城市化,而这一过程很可能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完成,这几乎相当于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人口的一半。

2.中国特色的做“大”情节

城市化过程从空间上看就是一个从村庄到城镇,从城市到都市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这一在任何国家都如此的规律在我国却衍生出与众不同的发展情节。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背景与机制,而且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文化渊源。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决定了中华民族比任何其他民族更加崇尚“大”,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为我们的审美尺度和价值判断的基石。“大=强,快=好”,这样的中国式发展逻辑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被重复与证明,这种非理性的冲动与对前景的盲目乐观使国人迷失于全球化与城市化的重重迷雾中。在做“大”情节的无形指挥棒下,无数个“中国之最”、“亚洲之最”、“世界之最”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对外炫耀的资本与政治成果。

3.不切实际的城市梦想

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一个个初具国际大都市雏形的大都市迅速成长,深圳、苏州等一个个明星城市的迅速发展正颠覆者一个又一个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与范式,并迅速揭开了从上到下、覆盖全国的竞相追逐的序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快速的城市化正燃烧着每个城市奋力角逐、不甘平庸的勃勃雄心,也催生了许多城市不切实际、集体亢奋的城市梦想。在全国660多个大中小城市中,已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有200个城市提出要建设CBD。国际化大都市已然成为中国某些城市决策者的“情节”,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更加具有浮夸和的色彩。由于这些城市提出了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承受能力的发展目标,盲目追求人口的大规模化以扩大用地范围及建设标准,肆意侵占耕地,导致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同时一些小城市盲目追求“理想式”的多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从而导致城市集聚效应的削弱、土地利用效益的下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增加。

二、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遭遇的尴尬

1.二元因素的普遍存在

城市硬件与软件的脱节:城市作为人类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相比之下,文化的积淀比物质环境的建设更需要耐心和时间。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之下,也不得不承认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不成熟。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市在经济发展、建设方面正在迅速与国际先进水平靠拢,而在社会建设、文化传承方面,我国的都市却在世界接轨上遭遇了尴尬。

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拉大:据统计,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整体贫富差距的主要源泉。中国城市化进程造就了无数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但更多的是中低收入者,这其中不乏包括二代在内的农民工以及穷二代的大学生,由此“蚁族”、“蜗居”成为新时代城市的产物。

城市两种景观的对立: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演进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农斑斑”,再繁华的城市街巷也难以掩饰其存在,并且大量存在的“尴尬”。城中村与城市在土地利用、建设、景观、社区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城乡差异及矛盾,有些学者将其称为由资本和劳动力共同冲刷而形成的寝室形地貌(冯原,2004)城中村的发展演化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空间景观特征,杂乱分散的用地布局,前店后坊和上商下住的混合空间以及脏乱差的生活工作环境。据统计,深圳目前仍有有500余万人居住在300多个城中村。

2.城市整体运行的高耗能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3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西煤东送、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送、农民工潮、春运成长的。西部资源丰富的落后地区将能源、电力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东到西三条线路调集南方丰富水资源以缓解华北城市由于过度开发地下水造成的极度缺水问题;中国城市化进程自始至终伴随着的民工潮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截止2008年末,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超过1.4亿人,每年春节前后移动一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春运潮”也当之无愧为世界最壮观的流动人口景象,给国家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消耗。有业外人士形象的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简言之为“搬东西”。全国的城市化在如此决策之下的代价是整体运行的高能耗、高物耗以及高二氧化碳排放。

3.城市发展的“代际举债”

城市快速发展所衍生的诸如交通、环境、城市文脉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所需支付的高额社会成本可能会涉及我们的后代。

城市环境污染呈加剧蔓延之势,由过去单个城市的污染逐步发展为区域性的城市污染。地面沉降严重,目前全国有16个省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沉降总面积达4.87万km2;空气污染严重,且空气污染程度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水质恶化,出现大面积水质性缺水;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50%的城市没有排水管网,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5%左右;城市中重工业和污染工业比例高,全国80%的工业集中在城市。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激烈冲刷之下,城市的机构与环境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迁,现代化对城市文脉的消解,全球化对城市个性的抹杀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城市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大广场、大草坪、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和“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功能主题的突出,而往往忘掉文化责任;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为了气势而不顾城市环境,建筑体量追求高容积率而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尺度和轮廓线。大量新建建筑削弱了城市的文化身份和特征,使得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是如果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高额社会成本如不得到控制的话,城市的生活于我们非但并不美好,更会为后世子孙留下种种隐患。

4.“造城运动”的巨大浪费

中国城市不仅通过内部不改造不断更新,而且通过卫星城建设、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规划等手段不断把乡村、农田、集镇甚至中小城市加工成都市,城市空间以一种史无前例的速度生长着,一些学者誉之为“造城运动”。200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6221km2,2002年后增加到25973km2,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32521km2,仅仅5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一倍左右。当然,通过撤县设区、撤镇设街道、撤村设居委会等手段调整行政区划从而扩大城市辖区面积在短时间内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区域。但从中也不乏斥巨资、占土地、建新城的城市,如GDP连年攀升、增长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的鄂尔多斯,凭借丰厚的经济实力,花5年时间在一片荒漠中,耗资50多亿,建起一座32平方公里的新城一名叫康巴什,但同时也成了一座无人居住的‘鬼城’。原意要成为鄂尔多斯对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如今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示品”。事实告诉我们:“大手笔”不一定带来大发展,人为的大规模“造城”只会带来巨大损失。

三、对西部城市走低碳城市化之路的启示

1.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市化

“兼顾公平与效率”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的原则,同时也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景观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拉大事实的折中方法。一方面,城市要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贫穷阶层在城市中的权益。当下,城中村已然成为大中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逃离高房价时代的“避难所”,在将城中村全盘改造的城市大发展时期,首先要考虑到低收入阶层和蜗居蚁族的住房保障问题。

2.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

城市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一部有灵魂的“石刻的史书”,文脉于城市更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所在。在此我们暂且不讨论引进西方物志甚至极力营造具有浓郁西方风格的建筑和服务氛围的利弊,但于陕西这个文化大省而言,在“毁灭性拆迁”、“推导式重建”中摒弃传统文明,盲目崇洋确为不善之举。城市发展应把城市文脉的延续摆在至高无上的重要位置。

3.科学、合理、低碳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宜人的城市景观,更是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场所,因此,“方便”便成为平民对城市最直接、最真切的期望。在平民眼里,所谓“大广场”、“大马路”这些可以彰显政府政绩的大工程俨然不如市井街坊来得更实惠。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生活方便”的理念,还城市于市民,使城市不再生硬,是城市发展走低碳之路的惠民举措。

4.“精明”的城市经营策略

城市规模的理性扩大是因为产业结构演进、生产要素聚集、企业集群布局和功能增强等所需,不能为追求数字指标而盲目扩建。在国家优厚的发展从政策下,要科学分析产业区的扩张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相对集中的混合土地利用,增加土地使用效率,促使人口和经济的集中,保持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活力,有助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保持城市用地空间高度集中还有助于非建设空间的保护,控制城市用地的无序蔓延。

5.城市低碳元素的开发

能源是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动力。在碳能源为主的当今时代,绿色能源的开发对降低城市碳排放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陕西太阳能资源丰富,规划建设西安、咸阳、渭南、商洛、榆林和汉中六个太阳能光伏产业聚集区。国内已经有了城市对太阳能开发的成功案例,太阳能的开发对推动建筑节能,搞好低碳经济,加速低碳城市化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太阳能如何在陕西城市中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仍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此外,城市公共交通的改善、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等均是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朱喜钢.规划视角的中国都市运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邹德慈.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2009.

[3] 沈建国.新世纪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