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语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语翻译

成语翻译范文1

关键词:英汉成语 谚语 翻译 漫谈

英语和汉语中的成语、谚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都是语言千锤百炼的精辟,带有浓厚的民族特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地域特色、心理状态等,一般都有出处。成语、谚语有些甚至只能意会,很难言传,这就给英汉成语、谚语的翻译制造了相当大的障碍。

有一句英语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有专家将之译为“爱屋及乌”,大概意思到了,也不失某种巧妙,但仔细琢磨,其间却大有异趣。这种对译,随便用用无妨,在严谨的场合却要谨慎,特别在教学中若不对此详加辨析,以致学生认为两者可以互为注释,就大大不妥了。

我们不妨分析两者的逻辑含义和文化底蕴。“Love me, love my dog”,其逻辑含义如下:前提:爱一个人就要爱得彻底,连其喜欢的东西也要爱。条件:我爱张三,张三爱狗。结论:我也爱狗。

“爱屋及乌”这句成语出自汉朝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

中国人素来不喜欢乌鸦,认为其乃不详之物,落到谁家屋上,谁家就要倒霉。故很少有人喜欢乌鸦,欲展爱心的你和“爱屋及乌”的屋主想也不例外,这和“love Zhang San”的西方人和“love dog”的西方人可是大大的不同。我们不妨如上也列一个三段论:前提:爱一个人,就要爱和他相关的一切。条件:我爱张三,张三屋上飞来一只乌鸦。结论:我爱那只乌鸦。

不难发现,这两个三段论实在大异其趣。“Zhang San”是真“love dog”,换什么都不行,你看在“Zhang San”的面子上也喜欢上了它,这点颇能让人理解。这就是“写实”,探讨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喜好问题,很符合西方人求实的性格。

但“张三屋上的乌鸦可不同,因为这只不吉祥的乌鸦,张三可能正气得要命,说不定还和妻子吵了一架,弄出了一些家庭纠纷。”张三不喜欢乌鸦,你也不喜欢乌鸦,而你却“及乌”了(真不知道这是爱朋友还是害朋友?)似乎不能理解的关系中却表达出了至情至义含义。这就是“写意”,就是中国人的智慧所在,就像中国画里和“空白”,不着一墨而尽得风流!试想,若用写实方式来表达“爱屋及乌”的含义,不是一本书才写得完?

又如“捷足先登”和“The early bird gets worm”。“捷足先登”出自《史记·淮阴侯传》:“……蒯通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如此一个慷慨激昂,具有浓烈悲剧意味和智辩色彩的故事,岂是童谣“The early bird gets worm”所能解释的?!

又如“班门弄斧”和“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朽木不雕”和“One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if a sow?蒺s ear”,可以说文化含量和美学意义都极不对称。

冰心女士曾对成语、谚语的翻译提出质疑和忠告,认为必须考虑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绝不能草率为之。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译文:约翰恭敬的跪在乔治面前,朗声说道:“祝泰山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又或者在一部美轮美奂的外国名著中读到这样的句子:“简,你既然有钱了,一定不会献身于像我这样瞎了眼的断肠人的。”“我跟你说,先生,我不但有钱,而且还很独立的,我自己可以做主了,我对你的感情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你会做何感想呢?

再比如英谚“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被译作“说曹操,曹操到”,英谚“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被译作“张飞遇张飞,杀得满天飞”,硬给外国人着上中国古代服饰,读到这些译文,你又做何感想呢?

有一种情况,英汉“对仗”工整,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A snow year, a rich year”和“瑞雪兆丰年”等等,似乎无可挑剔,但仍然留下了彼此具像、僵化的缺陷。这样说可能有点苛求,但站在严格的语言研究的角度,笔者认为应该具有这种永不满足、追求真理的精神。

翻译界泰斗博雷就反对硬译和死译,在《高老头》重译序中,傅雷这样说道:“以效果而论,翻译就好像临画,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梁实秋也言:“中国文和外国文是不同的,……翻译之难即在这个地方,假如两种文中的文法和句法完全一样,那么翻译还能成为一件工作吗?”

成语翻译范文2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熟悉的程度。而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远远难于掌握两种语言,这给我们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问题在英汉成语翻译中显得尤其突出。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英语词典对英语成语(idiom)的解释:idiom: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根据其个别单词意思不清、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学的短语或句子。(李北达,2002:734)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

Washington said it opposes Taiwan independence.But it has eaten its words while offering military support to the island.Washington also promises it adheres to the one-China policy position.But its promises appear faint,given its increasingly upgraded relations with Taiwan.(Wu Yixue,1994: 6) eat one’s 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 what one said was 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岛, 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 one’s words误解为go back on one’s word;break one’s 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

一 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 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 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朱耀先,1997:8)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等。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如:weather(ride out)the 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因此,就产生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 money like mud)

英: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例如:

汉:狗尾续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tail)

英:write a deplorable sequel to a 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 me, love my dog

汉:爱屋及乌

在汉英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老黄牛)(work like an old cow)英:work like a horse(像马一样工作)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

汉: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英: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

2 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多出自像“四书”、“五经”、《红楼梦》等之类的古典名著,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地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 to get off the back of a tiger)

成语翻译范文3

[关键词]英汉成语;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79―03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及文化差异比较

“成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其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陈安定,1998)。成语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各族文化的精髓。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等的不同,英汉成语体现了各种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英汉成语的各种文化差异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

作为人们长期习用的特殊语言,英汉成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且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有着各种不同的来源,例如生活实践、经典著作、神话寓言、历史事件及外来语等。

1.源出生活实践

大多数的成语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人们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简洁明快、通俗生动的口头俗语并逐渐广为传诵。例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源于打铁)

destroy root and branch斩草除根(源于农活)

2.源出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中的特定表达也是成语的来源之一。在西方经典著作中,《圣经》对成语的影响颇大,许多成语均来自于《圣经》。例如:an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之处),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deep sea(进退维谷)此外,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的著作也蕴涵了大量的英语成语,如: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What's done is done.”(木已成舟),“king Charles'head”则出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而来自于汉语经典著作的成语则更多,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蕴涵着丰富的成语。如居心叵测(with ulterior motives)出自《三国演义》,逼上梁山(be driven to revolt )出自《水浒》。

3.源出神话寓言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英语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中许多成语来自于希腊神话,例如,Achil-les'heel(致命的弱点),传说Achilles出生后被他的母亲提着在冥河中浸过,除未浸到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他最终因脚踵受伤而死。又如,thesword of Damocles(岌岌可危),达摩克利斯在赴宴时,在头顶上用一根头发悬挂着一把利剑,以昭示帝王迪奥尼休斯随时有杀身之祸。

汉语成语也有出自神话寓言故事的,例如,精卫填海(dogged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one's pur-pose)出自《山海经》,传说炎帝之子死后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而愚公移山则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源出历史事件

许多成语源出当时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如“meet one's Waterloo”(遭到惨败)指的是拿破仑1815年大败滑铁卢的历史事件。而汉语成语中,三顾茅庐指刘备访求诸葛亮的史实。

5.源出外来语

外来语的加入丰富了成语的内容,英语中存在源自外来语的成语,例如,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此成语来自法语,“save one's face”(顾全面子)则来自于汉语。同样,汉语成语也有来自英语的“火中取栗”(cat's paw),“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等外来语。

(二)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从成语的来源出处可知,成语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密切相关。“成语都具有恰当的比喻,并能引发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决定的。”(穆婉姝、商学军,2002)因此,英汉成语在体现两个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同时,也反映了两者间诸如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差异。

1.地域环境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征,因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杨春燕,2004)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成语与海以及航海事业相关。例如: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

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整个民族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在农作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成语。揠苗助长、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和雨后春笋等成语体现了当时农事活动的情况。

2.风俗习惯差异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例如,“龙”(dragon)被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龙”是吉祥动物,能带给人光明和希望,因而汉语中有着许多由“龙”组成的成语,例如:

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然而在英国,“dragon”(龙)指的是一种喷火的猛兽,因而在英语中,“dragon”常用于指残酷成性的人。

又如“dog”(狗)在英国被视作人的伴侣和宠物,所以在英语成语中,“dog”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幸运的人),Loveme,love my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topdog(重要的人)等。而在中国人却在心理上厌恶这种动物,因而在汉语中,“狗”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例如:狗急跳墙(A concern beast will dosomething desperate.),狗崽子(son Of a bitch),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language.)等等。

3.差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渗透到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文化受的影响在英汉成语中也能反映出来。汉民族主要的是佛教和道教,因而出现了许多诸如:借

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oth―ers)、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ever his temple.)等与佛教和道教相关的成语。同样,在西方,基督教也深刻地影响着英语文化,在英语成语中也常常涉及上帝、教堂及撒旦、魔鬼等人物和故事。如:Man 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s poor as achurch mouse(一贫如洗)。此外,writing On thewall(不祥之兆),eye foreye(以牙还牙),beardthe lion(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均出自圣经故事。

二、英汉成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言反映文化,且受文化制约。”(蒋坚松,2002:143)英汉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又切实地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使得英汉成语的互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获得等效,同时传达特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英汉成语时一般采用直译、借用、意译、直译意译结合和直译加注等几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邓庆环,2001)除了相异之处,英汉民族在社会经历、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上往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在翻译时采取直译的基本前提。对于表现形式与隐含的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英汉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也就是寻找相互的对等成语,英汉成语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了其文字形象和民族色彩,使人容易理解且倍感亲切。比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He lauShs best who laugh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dry.井干方知水可贵

(二)借用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同义成语内容和形式相符,并且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借用法,即借用同义成语进行翻译。例如: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tO turn a deaf ear tO充耳不闻

(三)意译法

在英汉成语互译中,如果直译不能使译文通顺达意,也不能借用相对应的同义成语,这时可以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例如:汉语成语“有鼻子有眼”要意译为“to de―scribe a thing very vividly”而不能直译为“with anose and an eye”,“一五一十”要意译为“协to tell thewhole story”而决不能直译为“one five one ten”,若是如此译文,读者必定感觉莫名其妙。同样,英语中的“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tO rain cats anddogs”“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而应该分别意译为“有别的事情干”“下倾盆大雨”“胡思乱想”。

此外,对于有些文化色彩意义较浓的英汉成语,直译不能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甚至会促使源语文化信息丧失,这时采用意译法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就如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应该意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由于英汉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龙”具有高贵、庄严、吉祥等象征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dragon”却象征怪物、魔鬼和凶残。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望子成龙”不能直译为“long to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四)直译意译结合法

在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如果完全直译,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意译又会失去源文的形象性,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才能准确自然地表达原文的含义。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应译为“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never dies.”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reached ambition never dies.”外国读者未必了解黄河在我们中国的含义,因而把“不到黄河”部分意译为until all is over则更合适。又如“走马观花”也应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译为“Look at flowers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ping horse―give acursory glance.”这样,原文的意义和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译文相对较长,常常不能简练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五)直译加注法

由于各种文化差异,有些成语尤其是源于古代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成语直译后的含义未必能为读者理解,这时采用直译加注这种补偿手段可以保留原文的意义和形象。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This Sima Z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the street.”后面加注解释说明此典故(Sima Zhao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220―265)who nursed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The emperoronce remarked,”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every man in the street.”)如此一来,此成语的意义、形象及其典故都一目了然了。

英汉成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和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英汉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在英汉成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源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又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灵活地进行英汉成语翻译。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成语翻译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1成语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英语成语包括口语、谚语和俚语,很多地道的表达来自于日常生活。

有很多研究成语的著作随之诞生。Newmark曾经说过,成语翻译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语言。胡文仲教授说,成语翻译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范。此外,谢思田教授对于成语也做出了恰当的描述:它增加了语言的色彩、使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并且丰富了人们的历史和宗教知识。

2成语的翻译问题

本文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三方面,试图说明在成语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希望提供一个详细的处理成语翻译问题的方法。

2.1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分析成语翻译问题

中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许多成语都从中得来,例如:

祸不单行,英文为 an evil chance seldom comes along。来自于中国的名著《水浒全传》,当义军首领宋江听到官府要捉拿并惩罚他们的消息的时候,他说了这句成语,意思是可能有不好的结果,但是同时可能还有其他不好的消息。

又如:初露头角begin to show ability or talent

牡丹是中国一重著名的话,在隋代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但是到了唐代,牡丹变成人人喜爱的花。这意味着,人在特定的时期是可以展示自己能力的。

由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历史差异,我们不能尝试通过单个词语、成语的部分来直接翻译,最好的就是对应参考。中国和英国(以英语国家中的英国为例)都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这两个国家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思想。在两国的交流过程中,使得一些成语有相似的文化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源语言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

2.2从的角度来分析成语翻译问题

宗教文化在各个国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他们也可以出现在成语中。例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not his temple

僧人和俗人的图像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僧侣剃发,甚至改变了衣服,离开他们的寺庙,别人也还可以看得出。形容人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

潘多拉是人类第一个女人。在古希腊,“潘”泛指一切,多拉指一个礼物。在她的婚礼当天,宙斯命令所有的神赠送一个礼物,放进盒子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打开盒子,幸福、鼠疫、悲伤、爱和友谊、灾难等。她很害怕,赶紧将盒子盖上,但是已经太晚了。它通常表示灾难的根源。

2.3从风俗习惯的角度来分析成语翻译问题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即使是在同一国家内,不同的地区在风俗上也各有不同。例如:

狐假虎威 Donkey in a lion’s hide

在中国和英国之间,我们使用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来表达成语。在中国,意思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力量去吓唬别的野兽,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狐狸是最狡猾的动物。但是在西方社会,他们用狮子和驴子代替。这代表两个国家不同风俗习惯的动物形象。

出身王室 Born in the purple

在西方国家,“黄”指胆小懦弱的人,不能面对现实,但是在中国,黄色是帝王和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可以穿黄衣服。紫色在西方意味着贵族。这个成语表示来自贵族家庭的人。这表明,颜色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习俗。

3成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不同于一般的表达,它涉及很多因素,如语言、文化、心理、艺术等。下面简单介绍下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3.1直译法

即在不违反语言和语法规范的情况下,将原文直接翻译出来。例如: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3.2意译法

即只保留原文的意思,并不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例如:

对牛弹琴 it is hard to make one understand who is freshman for your talking

3.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法

例如:风餐露宿 braving the wind and dew

3.4借译法

例如:出生入死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4结语

英文与汉语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这导致了他们在成语表达中的一些不同。在成语中的文化不同是多方面的,但是翻译起来并不困难。虽然翻译成语,尤其是含有很多文化信息的成语,并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可以做的是基于文章内容和背景选择翻译模式。另外,翻译者在翻译中不不止考虑语言的翻译,同时也要加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体现。我们应当考虑文化交叉情况下的交流并且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较好的进行翻译同时提升对成语所有国家语言的理解。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胡文仲.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洪伟年.最新简明英语翻译教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成语翻译范文5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英汉成语 动物

一、引言

动物本身的形象特征赋予成语一定的比喻意义,由于中西方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对相同的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并赋予其不同的喻义;对不同的动物会产生相同的联想和相同的喻义;对同一动物产生同样的联想和同样的喻义,那么在成语翻译过程中该如何恰当地传达出真正的含义,使译文传神达意呢?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文化因素在动物相关的英汉成语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只有合理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理论才能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时得心应手。

二、归化与异化理论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翻译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异化寓于归化之中,归化中也包含着异化,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等的不同,而对某一种翻译策略有所侧重。对于成语翻译,形象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形象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语翻译的成功与否。由于英汉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差异使得人们在成语翻译上遇到了难题,笔者通过对具体的、与动物相关的成语的翻译指出归化与异化的使用策略。

三、对同一动物有不同认知的成语翻译――归化法

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是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在实践上,强调通俗易懂,避免多义或歧义。习惯认为,当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的情况时,“要用译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即把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外语词汇改头换面,或套用译语中与之相似的现成的表达法,把它们变成读者熟悉的译语文化形象。

1.转换动物形象,表达相同寓意。

不同的思维习惯导致中西方人对动物形象的认识不完全相同,在英汉成语和谚语中自然就会出现选用不同的动物形象作喻体来表达相似的喻义的情况。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虎”被认为是兽中之王。虎象征着威严、勇敢、凶猛、有活力。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如虎添翼”、“虎虎有生气”等。而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狮(lion)是百兽之王。在西方文化中,狮(lion)象征着权利、威严、勇猛。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转换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更好地保持源语言本色,达到对等的翻译效果,也就是奈达提出的归化翻译策略。如: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老虎头上捉虱子)

摸老虎屁股(twist the lion’s tail)

狼吞虎咽(make a lion’s meal of)

虎虎生威(as majestic as a lion)

又如: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水中捞月(fish in the air)

这大概是因为月亮是汉民族喜闻乐见的意象,而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鱼则是英美民族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再如:Love me,love my dog.

译文一:(爱屋及乌)

译文二:(爱吾及犬)

译文一运用了归化翻译,形象生动;而译文二运用了异化翻译,充分保留了原文的比喻形式,但表达粗鲁,完全失去了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归化翻译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弥补异化翻译的缺陷,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这样的归化翻译不仅传达了文本意义,语言也很流畅,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在缓和语言文化矛盾这一方面,归化的翻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效避免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产生,使译文既通顺又易懂。

2.舍弃动物形象,表达相同寓意。

由于语言的丰富多彩,原文中有的形象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在译语中无法找到近似的对应物,若不能恰当处理,便不能被译文读者理解甚至失去原文的语用意义而造成语用失效,这时只能舍弃形象,例如:在中国,龙是中国的象征,它代表着帝王,会给人们带来好运。所以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但不能直接翻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ould become a dragon”,因为在西方人眼中,龙是邪恶的象征,是毁灭一切的怪物。因此上面的翻译不合适,应翻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ould become somebody”。又如:“Wall Street is a dog eat dog place.”这句话中有人把“dog eat dog”译成“狗咬狗”。事实上,原句中的“dog eat dog”是残酷的意思,而译文中的“狗咬狗”有相互揭短,从第三者那里得到利益的含义。所以译者可以采用归化法舍弃形象,译为“华尔街是个残酷的地方”。总之,翻译中的形象转换要做到恰如其分,译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双语文化基础。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功底更重要”。

四、对同一动物有相同认知的翻译――异化法

尽管在英美文化中归化的翻译占了主导地位,但在19世纪初,异化的翻译也在德国兴起。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在寓意上对等,在形象上巧合,翻译时可使原文中的形象在译入语中保持不变,这样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异国的语言精华,丰富本国语言的表现力。如:sheep与绵羊;pig与猪。

人类饲养绵羊和猪以来,从这些动物身上获取羊毛和肉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羊与猪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迥然不同,人们对羊怀有好感,对猪却心生厌恶之情。

英语成语如:

make sheep’s eye at(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某人)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分好人与坏人)

sheep among wolves(羊入狼群,善良的人落入一群恶汉手中)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伪装友善的人)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教猪吹长笛,做不可能做到的事)

make a pig of oneself(狼吞虎咽,大吃大喝)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珍珠丢在猪面前,对方不解你的好意)

a pig of something(烦人的事,苦差事)

汉语成语如:

三羊开泰

挂羊头卖狗肉(褒羊贬狗的传统意识)

广州市也叫“羊城”或“五羊城”

猪头猪脑、猪狗不如、死猪不怕滚水烫。

又如:Crocodile tears

译文一(猫哭耗子)

译文二(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译文一的意象使人感到幽默滑稽。而译文二采用异化法,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比喻原貌,形象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隐含意义,领略别具一格的异国文化特色。狐狸(fox)、蜜蜂(bee)、鹦鹉(parrot)、狼(wolf)等动物形象在中西文化中有相同的喻意和联想。西方人和中国人都认为狐狸狡猾奸诈,蜜蜂辛勤忙碌,鹦鹉只会学舌,狼贪婪凶残。英语谚语“The bee works in the summer and eats honey all.”和汉语谚语“宁可做辛勤的蜜蜂,不要做悠闲的知了”中的蜜蜂(bee)的象征意义相同,比喻辛勤忙碌的人。因此在翻译此类成语的时候就应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既保留源语言中的动物形象,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如: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勤劳)。这些形象是不同文化相互引进的产物,也是文化融合的体现。

五、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不同,对各种动物会有相似或相异的情感和联想,因此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文字层面的翻译,而是文化层面的翻译。其次,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一方面,译者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具体的语境,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准则,最大限度地传达源成语中动物形象所蕴含的喻意。另一方面,译者也要合理地使用归化翻译来弥补异化翻译的缺陷,尽量做到文化的对等交流,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汉英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董晓晶.dog在英汉成语中的想象比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4]韩庆果.英汉互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J].外语研究,2003,81,(5):39-42.

成语翻译范文6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冗余 翻译过程 翻译策略

1.引言

Kant提出,图式(schema)是组织人们世界知识的内在结构,认为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联系才有意义。现代图示理论起源于Bartlette的“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32)(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外部输入的信息通过编码、组织,汇入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网络,即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编码的具体形式即各个具体的图式,是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或知识单元,其中心作用在于构建对某个事件、客体或情形的解释。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涉及译者的思维、感受、动机、情感、记忆等心理因素。翻译过程基本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我们应当应用心理学的规律,在有关感觉、信息处理、记忆及认知科学等心理研究的框架中来分析该过程。翻译过程中,图示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译者本人对源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指导译者的翻译行为。

2.语言的冗余性

(1)语言符号具有相关性,根据前面出现的符号,可以预测后面可能出现的符号。当语音或文字不清楚时,人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话语或文章的含义。在有噪声干扰时,仍能根据已听清楚的部分来识别不清晰的语音。话语或语篇中并非一切成分对于传达语言符号整体所包含的信息都不可缺少,意味着语言符号具有冗余性,它保证了话语或语篇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如书面文章中有遗漏,谈话时有嘈杂声,书写的字母不清楚,发音不清晰)仍能发挥其交际功能。

(2)不同的语言冗余度有差异。英语书面语的冗余度在67%到80%之间,汉语书面语的冗余度在56%与74%之间。可见,汉语书面语的冗余度略低。对于同样长的字母序列,汉语在语义方面给人们的预示比英语弱,语义的不确定性程度更大。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考虑两种语言冗余度不同,根据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对不同的冗余度的适应的差异,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一,调整译文,使冗余度适量;二,帮助读者建构新的图式,拓展旧图式或激活已有图式,在译语读者和源语文化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3.对翻译过程中冗余信息处理的启示

信息度(informativity)是建构语篇标准之一,指语篇信息量超出语篇接受者心理期待的程度,也就是语篇信息是否在预期之中、是否已知、是否不确定的程度。当源语语篇提供的信息超出解码过程所需,多余信息被称为“冗余”。冗余是有效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从信息角度来说,语言冗余在语内交际中总是适度的(王金波、王艳,2002)帮助接受者保持相同的信道容量,即受到噪音(信息缺失、外部干扰等)干扰时依靠理解能力来理解信息发送者的含义。一个语篇或话语中,冗余和信息度成反比:冗余信息比例越大,信息量(新信息和有效信息)比例越小,信息度越低;反之,冗余信息比例越小,信息量(新信息和有效信息)比例越大,信息度越高。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

读者作为语篇信息的接受者,有付出一定努力来理解语篇内容的心理准备。信息度高的语篇处理的难度高,更有挑战性,也更有趣味性。但是信息度不能高到完全超出了读者的现有图式,以免影响读者激活相关图式帮助理解的过程。信息度是所有语篇的共性,不管结构或内容多么为人们所熟悉,一个语篇中总会有读者未知的或不能预测的因素。每个部分信息度都很低的语篇会让读者感觉单调枯燥,味如嚼蜡,甚至完全不可接受;而信息度处处过高的语篇则晦涩难懂,让人如坠云雾。所以一个语篇中高信息度的语段和低信息度的语段互相补充是常态的,也就是说读者的已有图式要能部分地映射语篇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例1. The Aids epidemics continues to spread,particularly in Africa and India.Here in Bombay,1000 people becomes infected everyday.The death rate is the equivalent of a Hiroshima bomb exploding every month.

例1中第一句话的论点广为人知,如果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语篇,其信息度很低。但它引入了一个信息度较高的语段。

保持语篇恰当的信息度,有2个常见方法:以常规的衔接方式保持特殊的连贯性,或以特殊的衔接方式保持常规的连贯。从图示理论来看,更新完善内容图式,或拓展新的形式图式。

例2. “...62 counties,16 months,3 debates,2 opponents and 6 black pantsuits later,because of you,here we are.”

“辗转六十二个县,历经十六个月,三场辩论,打败了两个竞争对手,穿破了六套便服以后,由于你们的支持,我们终于胜利了。”希拉里的演讲词中使用了常见的并列结构加强连贯,将“2 opponents”和“6 black pantsuits”放在“later”之前,异常的搭配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提高了语篇的信息度。

例3. Now fades the glimmering landscape on the sight,And all the air a solemn stillness holds.

为满足诗歌对韵脚的特殊要求,例3诗节中动词后置。这个例子体现了常规的连贯性(概念)和特殊的衔接手段(语法)结合,也起到了提高信息度,加强阅读理解过程的难度和趣味的效果。

译者构建译文的时候不能无视信息度。不加调整地把源语文本中适量的冗余信息译入译语文本,可能出现冗余过量或冗余不足,不能和读者的图式知识和信道容量匹配,造成理解困难或审美误解。须采用各种翻译手段来处理冗余,调整原文的信息度,或对读者的图式进行补充和丰富。

对于冗余不足、信息度过高的语篇,要适当降低信息度(downgrading),增加冗余。常用策略有:解释晦涩难解的表达或陌生的概念,使特殊的语法结构一般化。降低信息度是广泛使用的翻译策略,采取各种翻译技巧使译文通顺自然的方式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增加注释,在语篇中添加解释性成分,在序言或后记中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常识都属于降低信息度的手段。尤其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通常要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等等。总之,降低信息度包括调整译文,使之对应读者的图式知识,或帮助读者建立、拓展、激活相关图式的一切方式。

例4. “O’er the Italian fields,where still doth sway

The triple tyrant...”

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了“the triple tyrant”:“指罗马教皇,因为教皇戴的皇冠有三个边沿。”帮助对基督教了解甚少,缺乏关于教皇的图式知识的中国读者建立相关图式,理解原诗。

例5.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emphasis on three things:study,politics and integrity.

汉语政治口号倾向于使用省略说法,很多政治文本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译者必须加以解释,以帮助外语读者理解语篇,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关图式。

汉语中有大量缺乏实义的词,表示范畴和种类,比如“任务”、“现象”、“过程”、“情况”、“态度”等。应适当删减避免译入英语产生过量冗余。

例6. 污染防治工作pollution control

例7. 环境保护活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对于冗余过量、信息度过低的源语语篇,要适当提高信息度(downgrading),减少冗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汉语中的适量冗余有时在英语中是过量的冗余。如汉语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或对主题进行强调。如果直接移植到英语译文,就会产生过量冗余,不仅不能加强效果,反而削弱原文力度,甚至形成别扭错误的英语表达。

4.结论

图式是人脑中关于世界知识的认知组织形式,是人类认知、理解、记忆的基础。读者的图式直接影响到对语篇信息的理解。译者翻译过程中要适度调整冗余度,使之适应读者的图式,或及时填补源语语篇中略去的图式,在读者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图式,帮助激活、拓展相关图式,推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既是翻译的策略,更是翻译的根本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Bartlette.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89.

[3]冯志伟.论语言符号的特性[J].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1).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北京:中国翻译,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