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羲之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晋书王羲之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晋书王羲之传范文1

秦始皇出巡饥肠辘辘 店主人进献红烧牛尾

菜形完整,色泽油润,肉烂汁浓,鲜香醇厚的“红烧牛尾”是陕西传统名菜,早在周朝就是关中人的主要肉食。说起“红烧牛尾”,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视全国,一次出巡在陕西的路上,因路途遥远,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此时的他已感到腹中空空,便走进一家餐馆。说来也凑巧,因当日生意好,牛肉已卖完,只有一条牛尾,店主人红烧后还炖在锅里,准备自己食用,无奈的店主人只得胆战心惊地将红烧牛尾端出来献给秦始皇。谁知,歪打正着,秦始皇从来未吃过这样味美的牛尾,不但不怪罪店主,反而给予重赏。自秦始皇品尝过红烧牛尾后,该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此菜后又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更趋完美而流传至今。

周文王遭禁仍不忘国事 姜子牙戏言鞭打成大业

鞭打黄牛系由熟牛肋条肉、水发海参为原料,经蒸、氽、煨烹制而成,此菜牛肉酥香,海参软烂,汁鲜味透,营养丰富。说起此菜来历,民间传说还与周文王有关呢!传说周文王因遭谗言而被软禁里(今河南汤阴北)。忠于职守的周文王软禁期间仍不忘国事,四出访贤。有一天,访贤到渭河之滨的咸阳池畔正巧遇上姜子牙。周文王久闻姜子牙有治国之才便向姜求教治国之道,希望能得到姜子牙的扶助,共同为国尽力。姜子牙听后戏言道:“如欲予出山匡扶大业,你可伏地充牛,让我鞭打,打一鞭我协助治理国事一年”周文王听后毫不犹豫,当真伏地,任其横一鞭竖一鞭地抽打。尔后,周文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终成大业,姜子牙也被称为“尚父”。后人依此传说制作鞭打黄牛的菜肴也世代相传。

战国庄子隐居不仕 庖丁解牛寓言为喻

庄子是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氵泰)园吏,后隐居不仕。他主张清静无为,独尊老子。在《庄子•养生主》中,他以“庖丁解牛”寓言为喻,说明世上事物虽错综复杂,但只要善于适应自然之理,就不会受到损伤。庄子说:庖丁在解牛时,手、肩、脚、膝密切配合,用刀顺着牛体的机理分档取料,刀割之声与牛肉断裂之声合于音律,似乎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他的刀技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又说:解牛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得其中的道理与规律。在技术熟练后还要弄清牛体中骨节经络,腠理等结构,然后依循牛体结构的自然腠理去解割,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他强调说:只要依照规律而行,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后来,“庖丁”就成了事厨中刀技超凡者的代称。

晋书王羲之传范文2

琅邪王氏自汉代兴起,儒学背景深厚,可谓礼法世家。王氏成员的思想中,儒家的成分、现实的内容占主导地位。他们关注现实,积极入世,比较重视实务和事功,且由于他们长期处于权利的中枢位置,比较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因此,王氏家族可以称之为礼法世家。在家族中,他们讲求伦理道德、提倡孝道,以维持家族的亲善和睦,从而形成长盛不衰的局面。在国家,王氏家族的成员则研习朝廷典制仪理,重视实务。无论谁建立王朝,他们都不敢不看重王氏的门第,而且还要借重他们的学识和特长,这样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往往能够成为旧朝之重臣、新朝之佐命。礼仪已经成为王氏人物维系门第的重要工具之一。

作为两晋长盛不衰的世族,琅邪王氏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除以儒学为立身之本外,对玄、释、道也兼容并蓄。这使王氏家族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这更利于王氏子弟的与时推迁。在当时,玄学可谓名士的文化标志,由儒入玄也是一个家族地位上升的必具条件。王氏一门自王戎、王衍始,子弟多善清言,尤其是王导作为东晋权相,亲自参与、组织谈玄,对东晋玄风的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总的说来,王氏家族是玄儒兼修。王氏子孙从王祥、王览那里继承了儒学伦理的因子,从王戎、王衍那里因袭了玄化的细胞,以儒学持家、治国,以玄学博取名誉、地位。正因为儒玄双修,故王氏子弟鲜有过于放浪颓废者。

两晋以降,佛教对士族思想、生活影响日益显著。如王导与高僧交往甚是频繁,与他们谈论义理,为其子孙接受佛理打开了方便之门。王羲之与名僧支道林等交往甚密,支道林是一位玄化很深的高僧,他以佛理释《庄子·逍遥游》,新义迭出,对王羲之颇有启益:“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①]。王羲之的《兰亭序》很明显受到了佛理的影响。此后王氏子孙多有信佛法者,如王珉、王珣皆信佛,《晋书》有这样的记载:

时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珣兄弟讲《毗昙经》。珉时尚幼,讲未半,便云已解,即于别室与沙门法纲等数人自讲。法纲叹曰:“大义皆是,但小未精耳”[②]。

这说明东晋时王氏与佛教已有不解之缘。

另外,琅邪王氏还世代崇信道教。《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③]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④]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王羲之在浙东隐居期间,就与许迈等道士往来甚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对道教更是痴迷,以至因此被害。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氏家族的。据陈寅恪先生研究,我国东部滨海地区为天师道之发祥地,而琅邪王氏正生活在这一区域,自然也会接受这一普遍的地域性宗教文化的影响。即使王氏家族后来逐渐崇尚儒学,但在宗族内部仍然信仰天师道。陈寅恪先生曾说:

天师道以王吉为得仙,此实一确证,故吾人虽不敢谓琅琊王氏之祖宗在西汉时即与后来之天师道直接有关,但地域风习影响于思想信仰者至深且锯。若王吉贡禹甘忠可等者,可谓上承齐学有渊源,下启天师之道术。而后来琅琊王氏子孙为五斗米教徒,必其地域熏习,家世遗传,由来已久。此蓋以前读史之人所未曾注意者也[⑤]

不仅王氏如此,本地域其他家族也多是这样。这一是王氏家族文化的一个传统。王氏子弟名字多有一“之”字,父、子皆如此,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便如此,这明显有违当时宗族内避讳的原则,但这是天师道信仰的符号,故照常流行。

天师道信仰对王氏家族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史籍中的许多记载都显现了天师道影响的痕迹。但在诸多影响方面,对中国文化意义最大的,莫过于促进王氏之好书法。书法艺术在东汉后期日渐摆脱一味实用的束缚,不断雅化、艺术化,受到士人的重视,名家辈出。但在晋代,尤其是东晋,书艺最盛、贡献最大、成就最高者无疑是琅邪王氏,家族中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这样的大师。王氏家族之所以成为典型的书法世家,除了一般的社会文化原因外,也与其重视实用和笃信天师道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的发展往往受到宗教的影响,不断从宗教思想与信仰中获取资源,而宗教的传播和发扬广大则多以艺术为媒介。这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一个普遍的规律。基于这种通识,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关系》一文中专门讨论天师道与书法之关系这一问题说“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为家世相传之宗教,其书法亦往往为家世相传之艺[⑥]陈先生此文发前人所未发,在他看来在普遍好书法的两晋南朝,王氏等尤精于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天师道信仰要求写经文,而写经文正与功德相关联,故道教信徒皆致力于书,以至薪火相传,成为家族传统,终于从中孕育出了最杰出的书法艺术家。总之,王氏书法世家,在崇儒之外,对当时主要的文化思潮及诸“才艺”,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使王氏之家族文化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弹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这也是王氏书法世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郡谢氏是东晋时期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侨姓世族的杰出代表,后人合称此二家为“王谢”。不过与王氏相比,谢氏名流在数量上不如王氏密集,更重要的是在人物性格上,谢氏子弟与王氏也有所不同,谢氏似较“率性、自然”,而王氏则“务实、隐忍”。而谢家子弟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了谢氏在政治上的消长,权势上的得失。谢氏人物这一普遍的性格特征,显然与其独特的家风有着必然的联系。

唐代李延寿曾用“雅道相传”[⑦]来概括谢氏的家风,它是维系谢氏门第的精神力量。在魏晋南北朝之际,老庄思想盛行,士人以高蹈出尘、任情背礼为高雅,而以世务经心、拘于礼法为卑俗。这固然是极而言之,但这一时期一流的世族大都徘徊于这两种人生取向之间,而并非非俗即雅、非雅即俗。不过,要做到完全的平衡与中庸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同的士族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或倾斜,相较之下,王氏略偏向“俗”一点,而谢氏则“雅”的成分多一些。晋代陈郡谢氏几代,皆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尚自然、轻礼法的风格,这可谓谢氏家风中最突出的特征。此诚如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谢氏文化传统的殊相是名士家风,这种家风的精神底蕴是老庄心态,这种心态的结构是轻礼重情。陈郡谢氏家族乃“新出门户”,是一个晚起的家族,与显名于汉代的儒学世族相比,其家族“资本”比较薄弱,可谓起自寒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家族中旧观念的积淀也较少,儒家礼法传统的制约也轻,由儒入玄的转变也较容易和彻底,在玄风的熏染下,谢氏很快便形成了重情轻礼的新门风。

作为一个传承

数代的世家大族,陈郡谢氏虽然表现出了鲜明的名士风采,并以此形成了其家风的显著特征,但在宗族内部,谢氏与其他家族一样,仍然有着坚实的儒家礼法传统。

总的看来,谢氏的门风是以玄为表,以儒为里,这与琅邪王氏有相同之处。但谢氏的玄化更重些,礼法则更自然些;王氏更注重事功,又信天师道,故门风显得较为刻板。另外作为一个一流书法世家,谢氏子弟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修养。在书法、围棋、音乐等方面,皆代有人才,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风流雅事,尤其是谢氏“雅道相传”与江南风光相交融,孕育出的精美山水文学,更是令人称道。

以上以王氏和谢氏书法世家为例,简单地介绍了两个书法世家的家风和文化的一些个性。通过对王、谢两家个性的考察,对以此两家为代表的晋代书法世家的共性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第一,每个士族书法世家都是一个群体,带有不同程度的集体性。在同一代人中,一般有多人爱好书法。他们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在共时性阶段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书法作品。从历时性来看,都是几代人上下承接,连绵不断,每一代都有人在书法上取得杰出成就。书法世家中的书法家,既有相对独立的一面,同时也离不开其家族而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晋代士族书法世家都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而构成的书法创作力极强的群体。

第二,书法世家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联系密切。两晋书法世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师承和婚姻两个方面。两晋的书法世家大族出于种种原因,互相联姻的很多,如被称之为“中古第一豪门”的王氏书法世家,曾与同是书法世家的谢氏、郗氏都有通婚。因为师承和婚姻,书法世家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原来相对封闭的家族内部的传授扩展为家族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正是导致两晋书法世家之间书法风格相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书法世家之间彼此取长补短,差异逐渐缩小,共同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第三,每个士族书法世家,在书法方面都有几个核心人物,如王氏家族中的王导、王羲之、王献之;郗氏家族中的郗鉴、郗愔;庾氏家族中的庾翼、庾亮;谢氏家族中的谢鲲、谢安等等。这些核心人物在家族中有相当大的权威,在书法上都有贡献。他们有感召力,重视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养。核心人物的多少,书法水平的高低,影响的大小,寿命的长短,是决定和影响士族书法世家的地位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核心人物也离不开书法世家。法国艺术家丹纳说过:

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⑧]

丹纳讲的是艺术家与“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息息相关,其实从历时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就晋代的士族书法世家来说,如果没有书法世家内几代积累的集体性文化环境,书法世家中的核心人物恐怕也难以出现。

第四,晋代的士族书法世家的书家除了书法之外,大多还长于文学和兼善其他门类的艺术,如绘画、音乐等。如王氏书法世家中擅长文学的书法家就有王导、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同时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献之、还擅长绘画,另外在音乐方面王羲之、王献之均有较高的造诣。

第五,在书法世家中,最流行的字体是行草书,其中书家最擅长的书体主要是行书。如在东晋长于行书的书法家当中,影响大、生命力强的也多是出自门阀士族书法世家。北宋《宣和书谱》卷七收有东晋著名行书家九人,其中有七人是门阀士族子弟。赵宋御府所藏行书十五帖中,有十三帖是出自门阀士族书家之手。从上面的品评和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到,爱好书法,热心于书法创作,且成就卓著,确是晋代门阀士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晋代书坛上,占据峰颠的是门阀士族中的书法家。

第六,书法世家书法风格的相似性。在中国书法史上,晋代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美学思潮、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以及字体演变的完成、书法世家之间的交流等具体条件,使两晋的书法世家在书法风格上具有大致相同的时代风格。即如后人所说的晋代书风尚韵。

通过对以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个书法世家的比较,可以发现在两晋的这些书法世家中,一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着不同于其它世家的独特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些书法世家又有着共同性和相似性。总之,两晋的书法世家既“和而不同”,又“不同而和”,其中“不同而和”尤为突出。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王永平《六朝江东——士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6、《晋书》(唐)房玄龄等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

7、《世说新语》(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唐长儒中华书局1983年。

晋书王羲之传范文3

(1)与有关。据陈垣先生《史讳举例》载:“晋王羲之子知名者五人:曰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献之嗣子静之,祖孙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也。宋王弘之僧达,孙僧亮、僧衍,从子僧谦、僧绰、僧虔,从孙僧祜,叔侄皆以僧为名,不以为嫌也。”《宋书》卷四二载刘棉之长子虑之,中子式这,少子贞之。卷四五也载王谦之子应之。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之所以出现这种父子不嫌同名的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有关。

陈寅恪先生在其《天师道与滨海地区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虽不能详细,要是与有关。王鸣盛因齐梁世系‘道’、‘之’等字之名,而疑《梁书》、《南史》所载梁世系倒误(见《十七史商榷卷》伍伍《萧梁世系》),殊不知此类代表之字,父子兄弟皆可以命名,而不能据以定世系也。”据此,王羲之父子应为信奉道教之世家。《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王羲之)曾“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次(子)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洲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可见,王氏父子都信奉道教。又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避讳》记载:“王羲之父讳正,故每书正月为初月,或作一月,余则以政字代之。”又可见其很注重家讳,从而可以更加肯定其家庭不避“之”字与信仰道教有关。

至于南朝宋王弘家庭,据《宋书》卷四二《王弘传》载:“王弘字休元,琅琊临沂人也。曾祖导,晋称丞。祖洽,中领军。乃南朝有名的世家大族,理应注重家讳”。但据《高僧传》卷七《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载:“王弘、范泰、颜延之,并挹敬风猷,从之(竺道生)问道。”同传又载:“(王弘从子)王微以生比郭材宗,乃为之立传,旌其遗德。”《高僧传》卷八《齐上定林寺释僧达传》载:“琅琊王僧达才贵当世,藉远风素,延止众造寺。”《高僧传》卷十三《齐东安寺释昙智》载:“宋孝武、萧思话、王僧虔等,并深加识重(释昙智)。僧虔临湘州,携与同行。”可见,王弘之家族与佛教有密切关系,为信佛之世家,其宗教也反映到名字之中,用和佛教相关的这,如“僧”、“昙”等字来命名,长幼都可为之,毫不以为讳。而且这种以“僧”、“昙”和佛教相关的字来命名的现象,在当时社会比较普遍。

由此可见,南北朝之时,世人常用与其宗教有信仰相关的字来命名,信仰道教之人常用“道”、“之”、“灵”等字;信仰佛教之人常用“僧”、“昙”、“惠”等字来命名,父子等长辈、晚辈都皆可为之,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不以为讳。

(2)与民族出身有关。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因此在北方可能还流行着少数民族的语言。道武帝时,晃懿“言音类帝”,“以善北人语,为黄门侍郎。”(《北史》卷八九<艺术>上《晃崇传附弟懿传》)魏末于谨因能“解诸国语”(《周书》卷一五《子谨传》)而受到重用。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云:“齐朝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言及弱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既然在北方流行着胡语,那么汉文化所特有的避讳文化,如果少数民族统治者汉化程度不高,也不会太重视。据陈垣先生《史语举例》所讲:前秦苻坚字永固,而其长子又字永道;北魏献文帝名弘,其子孝文帝名宏,皆不避家讳,甚至有的名字完全相同,如安同父名屈,同长子亦名屈。细考其民族出身,可以发现他们是胡人。苻坚祖苻洪“略阳临渭氐人也。”(《晋书・载记》)卷一一二《苻坚传》)。

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后,随着登级称帝,汉化程度的加深,也要讲究避讳。清朝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卷十一云:“贾思勰《齐民要术》注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改,今国以名焉,且兰香之国,美于罗勒之名,故既而用之。”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其先辈也要避讳,而且有的还极为严格。北齐高祖高欢,父名树立。据《北齐书・杜弼传》云“相府法曹辛子炎谘事,读署为树,高祖大怒曰:‘小人都不知避人家讳’杖之。弼进曰:‘礼,二名不偏讳,子炎之罪或恕。”高祖骂之曰:“眼看人,乃复牵经引礼。’叱令出去。”

(3)和家族出身有关。一般说来,世家大族如无特殊情况(如等)都很注重家讳,《颜氏家训》卷二《风操》篇云:“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又云:“(北齐)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这样之人,肯定不会让子孙与其长辈犯嫌名与偏讳之事。

晋书王羲之传范文4

春秋战国时期伯乐开“出场费”先河孙阳“一旦而马价十倍”,获取“一朝之贾”

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战国时期郜国(今山东菏泽境内)人,后服务于秦国。孙阳是当年的相马名人,擅长辨识马的优劣,伯乐是大家对他的习惯叫法。有关伯乐做商业促销一事,见于《战国策·燕策》里的“苏代为燕说齐”条。

苏代是当时着名的纵横家苏秦的弟弟,“伯乐相马”就是苏代为燕国到齐国游说时,给在齐威王面前说话很管用的淳于髡讲的一则故事。其内容可谓众所周知: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问津。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守候在集市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还回头看它一下,这样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答应了,真的来到集市,依言围绕着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回头再看了一眼。结果“一旦而马价十倍”,马不仅卖了,马价还暴涨十倍。

苏代讲此故事的用意,尽管不在名人的商业广告价值上,却给中国广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鲜活的成功案例。从所述来看,卖马人颇有商业头脑,十分了解“名人效应”的作用,仅仅花费“一朝之贾”,即一天的劳务费,便请到了当时的相马专家伯乐,实现了卖掉马的商业目的。卖马人给伯乐的“一朝之贾”,在现代叫“出场费”,这也开了中国名人参与商业行为拿“出场费”的先河。

汉代女名人也做“促销女”

卓文君留下“文君当垆”的千古佳话现代广告喜欢使用漂亮的女明星代言做广告,古代亦然。过去女性喜欢用的一种叫“玉搔头”也叫“玉挠头”的首饰,能得以流行,便与一位汉代名女人有关。

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很漂亮,她喜欢用玉簪修饰发型。有一次刘彻去看望李夫人,他走近李夫人身边时,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挠头发。此事传出后,宫妃纷纷用玉料来打制簪子,希望获得皇上的宠幸。“玉挠头”由此在汉代流行起来,玉料的价格因此成倍上涨。

此故事见于《西京杂记》“挠头用玉”条。玉价成倍上涨,或是玉器商人利用了当时李夫人受宠故事,大作广告的结果。

李夫人的“代言”行为,严格说起来并不具备真正的商业广告性质。但在汉代,女明星、女名人参与商业活动,确已不新鲜。

汉代餐饮业已很繁荣,街头酒店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这时的酒店经营者颇有创意,在店前面垒起高台,即所谓的“垆”,然后把大酒坛子放置于上,还让一名漂亮的女子站在旁边,以吸引眼球。这样的女子,在现代叫“促销小姐”。当时名声远播的大才女、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便曾当过“促销女”。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当年大才子司马相如,与当时17岁的卓文君私奔后,为了谋生,在四川临邛盘了一家酒舍,开了个小酒店。司马相如洗盘子,卓文君则站到店前的酒坛旁边揽生意,“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由此而来。

“文君当垆”,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却是古代女明星参与商业活动的经典案例。现代流行的女星为某一品牌的商品站台,无非是“文君当垆”的现代版。

东晋时期出现“慈善广告”

王羲之“题扇赠老姥”,“人竞买之”

古代名人参与商业活动,并不都是商业行为,有时是一种慈善活动。有“书圣”之誉的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生前便曾利用自己的名家身份,为一个卖扇老妇人做好事,免费为她卖的扇子题字。

据说有一天,王羲之散步到绍兴城里的一座石桥上,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篮竹扇,在桥头叫卖,但好久也不见有人来买。王羲之遂上前对老妇人说,如果在扇子上写上字,应该好卖些。老妇人同意了,王羲之便在每只扇子上题写5个字。老妇人起初还有点不高兴,王羲之告诉她,你就说这字是王右军写的,每只要价“百钱”。老妇人依言说了,扇子很快被抢购一空。

晋书王羲之传范文5

在这短短数百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了由“乐”到“悲”,由“悲”生“痛”的变化,而在这看似简单的情感变化中,又涵盖了自古而今文人雅士们多少共同的心声。

“乐”由何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王羲之等人兰亭集会,恐怕莫如一个“雅”字吧!

“时雅”而乐:“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让所有的人与事浸在融融暖意之中了。

“景雅”而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暮春江南风光可以艳冶,可以明丽,而王羲之笔下仅山、水、林、竹而已,素雅之至,却又诸景齐备,动静相宜,相得益彰。

“人雅”而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当时王羲之携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齐聚于此,他们热爱自然,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何况众多与己意气相投之文人雅士聚会呢?

“事雅”而乐:“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凉水洗脸,意为涤除尘垢,驱除不祥,可见文人也行人间之事。而“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不知羡煞多少后世文人学者。借用学生一句点评:他们喝的不是酒,是兴致;他们做的不是诗,是情调。

这诸多“雅”致,任是俗人也会动情,何况锦心绣口的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让人享受大自然的一切恩赐,最动心者莫如“游目骋怀”,是超脱现实一切羁绊的自由,是突破时空的驰骋,难怪陆机会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了,此情此景,怎不让身与心俱“乐”呢?

南朝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集会,四雅皆具,怎不让人开心动容,而诗人在此以“信可乐也”直接道出,亦见其笔势从容,更见心境淡雅。

唐代王勃有言:“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俗语有云:乐极生悲。兰亭集会上的王羲之亦是如此了。

那么他的“痛”从何而来呢?

其一:人生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有乐有悲,有生有死,无常不定,也正是这种无常不定才会让“信可乐也”的诗人们痛从中来,思考深入吧。

其二: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而转瞬间,又“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类生命本体有着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事物无论多么美好,得到之后便是厌倦。

自古而今,人类是否就是在渴望与厌倦的情绪中苦苦纠结却终究无可自拔呢?

其三:“快然自足”中“不知老之将至”。人生如此短暂,无论是好静者“悟言一室之内”,还是好动者的“放浪形骸之外”,生命总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渐渐老去,再美好的年华也抵不过白驹过隙般的“老之将至”。

其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光已然快速流逝,事物已经急剧变化,生命已经无比脆弱,而最无奈的莫过于生命的长短不能自己主宰,只能听凭造化而已。这种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

如果说以上四种悲痛是自古文人普遍性的悲慨,而一句“死生亦大矣”则是道尽了作为魏晋中人的王羲之曲尽委婉的心事。

其五:“死生亦大矣”的痛惜。欲解读这层痛惜应先清楚三点:

王羲之其时:东晋时,政治严酷,社会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于残酷的权力争斗中。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住性命,因此有的参玄悟道,有的归隐山林,把生死看得虚无,超脱,即所谓的“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其人其诗:《晋书・王羲之传》中充分肯定了王羲之的才华品德,对其性情以“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概括,后世诗评家在通读其诗之后,评点很多,“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等语,亦表明他不是崇尚虚无之人。

“死生亦大矣”出处及意义:语出《庄子・德充符》,庄子此篇的中心在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德充符”就是心态充实与证验。为了说明“德”的充实与证验,庄子想象一系列外貌奇丑不全的人,其中之一便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常季谈论的王骀。此人被砍去一只脚,门下弟子依然与孔子的弟子相当,常季不明原因,询问孔子,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就是说无论生还是死,都不能使他通晓的道理发生变化,都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要旨,他的精神因他的智慧而存在,不会因他身体的残缺而消失。所以孔子是用王骀的例子来告诫学生,人的思想要体现务实的价值,而不能徒有虚空的物质形体。

弄清楚以上背景,对于原文中突兀而来的“死生亦大矣”,联系上下文,我们或许可以明确,王羲之是想借孔子之语言自我之意:生命已经短暂,命运无法主宰,这些已经让人悲痛,而更让人悲痛的是时人 “务清谈,鲜实效”,不珍惜有限的生命,在有生之年做些实事,不务改变动荡的现实,还在空谈玄理,这怎能不让人悲痛呢?而这对“死生”的看法,对人生虚无的抗拒,也是全文的关键,是王羲之悲痛的真正缘由。明白了这一点,下文的“悲”就轻易可解了。

悲又因何而起?

“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句道尽人类自古而今共同的悲慨。如果说上文之“痛“是对个体生命之痛的理性思考,而此处之“悲”则是由己悲人,是对人类由始至终无法抗拒命运的终极悲慨。“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在这种敏锐思考之外,还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与执着。所以他虽有悲痛,却并不消极。

晋书王羲之传范文6

乘兴而来现在经常的用法是在其后接“败兴而归”,比喻饶有兴致的去参加一项活动结果却失望的回去。你知道关于成语的典故具体有哪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乘兴而来的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乘兴而来成语解释“乘兴而来”这则成语是指乘兴失趁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比喻高高兴兴地到来。出自《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

二、乘兴而来成语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徽之传》,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

王徽之 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 ,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 。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三、乘兴而来成语造句1、这种乘兴而来,败兴而去,落井下石的小人,不值得交往。

2、我们今天去剧院看戏,结果戏团没有来演出,我们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3、今天同学们乘兴而来,你说话做事可留点神,千万别让大家扫兴。

4、这次参观游览,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5、这次聚会,大家是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6、没想到这次旅行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7、商店常搞有奖售货,许多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8、在一轮轮赛事以后,就会有一半的棋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9、这一次美洲全力出击,但乘兴而来,败兴而回。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