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余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余管理范文1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自由时使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美国会计学家雪普提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美国的莱维特认为盈余管理已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违背市场原则的游戏,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正在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盈余管理的客体由时空二因素构成:其空间因素是公认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空间因素是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重大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但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
2、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即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由企业管理当局操纵。
3、从一定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只是改变了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是一种蓄意的、有目的的行为,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
4、盈余管理注重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较重视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人们则偏重于会计报告收益,这在天下一家一定程度上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或一些相关利益者。
二、盈余管理的成因
1、委托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
委托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特征是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两权分离的结果便产生了委托关系,经营者与所有者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经营者总是比所有者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经营者就会利用此优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地建立和运用,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当局会将信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利益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
2、会计准则弹性的客观存在,都使管理者产生调节盈余的动机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对许多业务的核算都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方法,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契约具有不完备性,会计准则的制订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间博弈结果的一种综合平衡。因此准则制订机构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要权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考虑契约成本的最小化,就必须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但会计准则的相对固定性与经济活动的变化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常常落后于经济活动,从而导致新出现的事物在已有的准则和制度中并无明确规定,这也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3、会计权责发生制下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在会计的确认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会计估计与会计师职业判断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计量模型中,历史成本虽然客观,但不能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现行成本虽然能反映现实的物价水平,但又缺乏客观性;同时会计信息市场不健全,非市场化企业内部职能使会计信息供给缺乏市场激励与竞争,信息易受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的生产工具的独立性因此而弱化,加上我国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和外部有效的监督,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之门。
三、减少盈余管理的对策
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最大程度上一致起来,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以减弱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
2、制定完善会计准则与相关法规。针对目前多数会计准具有的灵活性,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证完善,尽可能减少公司的一些可选择性,以弥补一些漏洞,对于滞后性,相关部门应成立专家组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及时采取措施以对其进行规范;同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3、证监会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提高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管理者想通过盈余管理达到某些条件必然有损另外的规定条件,让他顾此失彼。让那些真正是有潜力、经营能力强的公司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同时提高外部利益相关者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4、加强外部监督,完善的信息披露。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持公司股价稳定,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订约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企业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以及销售方面少受干扰,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因而应合理进行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盈余管理范文2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质量
一、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
(一)盈余管理
早期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突出公司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数字的干预,过分强调盈余管理是对会计盈余数字的人为干预,对这种干预是否超越会计准则的限度却未加明确区分。Schippe(1989)定义盈余管理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Wahlen和Healy(1999)认为盈余管理指的是“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的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
另一观点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对盈余数字的控制。斯科特(2006)明确提出了盈余管理的“度”是不能超越国际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要求,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对会计盈余数字的管理”,已经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
(二)盈余操纵
相对于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不仅包含管理层在会计准则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合法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且包括那些超越会计准则的要求、故意通过滥用会计政策来改变会计盈余数字的非法行为,即通常所称的盈余舞弊、盈余欺诈或会计舞弊、会计欺诈等。
(三)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都是对会计盈余数字的人为干预。无论是盈余管理还是盈余操纵,都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这种谋求私人利益的行为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相对立的。
(2)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性质不同。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契约成本和成本,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利用盈余管理研究中难以把握的灰色地带,通过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人为干预盈余数字,以增加公司的价值。盈余管理钻了准则和法律的空子,是一种投机行为。而盈余操纵包含的是投机性的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盈余操纵中的“会计造假”与盈余管理的区别在于是否超越会计准则这一“度”的限制。如图1所示,A表示盈余管理,B表示盈余操纵,C是A与B的交集,代表投机性盈余管理,那么A-C是合理的盈余管理,B-C即为会计造假。
图1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关系图
(3)对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采取的监管措施不同。对于盈余管理,监管部门主要采取规范引导的方式监管。而对于盈余操纵中的会计造假,是会计各种法律法规严令禁止的行为,要进行处罚。
二、盈余质量
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对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是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学术界对盈余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标准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目前主要有经济收益观、决策有用观、现金流量观、盈余管理观、盈余特征观五种主要观念,比较分析见下表:
观点 代表人物及定义标准 评价
经济收益观 Bricker等(1995)认为:报告盈余最能反映所发生的交易和情况时,具有最高的质量;Hodge(2003):将盈余质量界定为“报告净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差异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的限制,报告收益无法衡量经济收益。由于经济收益在实务中无法准确计量,只能通过选用中立无偏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会计收益尽可能趋近于经济收益。
决策有用观 Wild等(2007)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盈余在衡量公司绩效时的相关性 用信息质量特征来衡量盈余质量,符合盈余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天然属性”。盈余质量摆脱不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依赖,只能结合盈余的特点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补充和完善
现金流观 Siegel和Shim(1981)认为:高质量的盈余应该有现金的支撑,盈余实现所基于的交易应该非常接近现金的实现;Mikhail等(2003)将盈余质量界定为公司过去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相联系的程度 盈余若不能转化为现金的流入,该种盈余就是低质量的;将盈余界定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
盈余管理观 Balsam等(2003)、Myers等(2003)、Aboody等(2005)研究认为:盈余质量与盈余生成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质量越低;反之,盈余质量越高 影响盈余信息效用的因素很多,包括公司环境、管理层选择正确会计准则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层的主观盈余管理动机和行为多个层面,只从是否存在盈余管理来界定盈余质量,有失偏颇
盈余特征观 Healy(1989)Kormendi和Lipe(1987)认为:非预期的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越强,相应的ERC就越高。越是能够持续发展的盈余就越是高质量的盈余 将盈余是否平稳作为评价盈余质量的标准具有片面性。管理层会为了特定目标而平滑盈余,造成盈余平稳的假象,通常会通过“收益平滑”来进行盈余管理,反而降低了盈余质量
三、盈余质量评价
本文重点从盈余质量的可靠性、盈余质量的现金支持度两个方面对盈余质量量度和评价。
(一)注重对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
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是盈余质量的核心部分,是盈余管理的“灰色地带”,因此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应突出企业交易事项的性质与质量分析,重点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交易是否具有有效的经济实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持续、稳定,是否存在平滑收益现象;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点是否遵循一贯的会计估计与判断。分析评价指标有:关联方交易率、资产减值准备率、应计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等。
盈余管理范文3
摘 要 实践中盈余管理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应该加强关于盈余管理动机、方法对利益各方的影响的研究,并提出提出控制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动因 启示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理论描述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的手段。从契约的角度看,在合同为刚性和不完全时,盈余管理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用以保护公司免受未预期到的风险的影响;从财务报告的角度看,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影响公司的股票价值。管理人员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叫做盈余管理。
管理人员热衷于盈余管理是有原因的,包括管理人员薪酬合同、其他债务契约、政治动因、税收动因、向投资者披露信息等,都会使管理当局利用拥有的公司经营的内部信息,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
盈余管理的作用应一分为二看待。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市场经营中契约的风险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相应化解,如果完全按照理论规定照搬,企业也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但盈余的控制必须有限度,管理人员的行为带有过多的机会主义成分时,盈余管理是有弊无利的。
二、实践中的盈余管理现状
实践中的盈余管理往往与管理决策层悉悉相关,按照形成原因我们分析如下:
(一)应对合同中的不确定风险
例如某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生产成本中材料比重最大,但材料最先投入,往往前期产品成本奇高,如果不考虑盈余因素,在一定周期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就不能确定。因此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采用了计划预转的方式,平滑利润指标,也是减少长期的生产制造过程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损失的预防措施。这是盈余管理的一种形式。
(二)税收动因
所得税是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采取盈余管理行为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因素。企业为了节约税负、减少现金流出,往往尽量降低报告净收益。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特别是应纳税所得额刚超过30万元时,管理人员会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将其控制在标准以下,从而有资格按照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这样,通过对应税所得额的管理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三)政治动因
某些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数据会成为被管制和监控的信号,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企业管理当局就有可能调整当期报告盈余。特别是垄断性企业,许多垄断企业的员工工资远高于其他企业,公众不得不对这类企业经营结果产生质疑了。
(四)主要领导更替和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
我国许多企业中,由于主要领导更替而发生暴露巨额亏损的现象,往往与管理者“洗大澡”,为将来的经营业绩打基础的动因紧密相连;而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指标,这些经营指标往往与主要管理者的薪酬挂钩,企业管理当局会充分地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利润,以完成考核指标,保证管理者任期内平安过渡,防止或推迟被解雇和接受处罚。
(五)筹资动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动因是筹资。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上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发行股票,而且好的业绩直接影响了企业股票定价、配股和增发新股。因此,利用盈余管理满足了自身的筹资需要。
三、启示
尽管盈余管理有利有弊,但必须加以规范控制,要规范盈余管理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公司组织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重叠,董事会及监事会功能弱化,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受制于经理操纵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
(二)改进对公司业绩的评价方法
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不应仅以净利润或利润总额为主,要引入诸如资产质量指标,企业成长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等综合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结果。
(三)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
应分析不良资产、关联交易金额以及扣除其他收入,以分析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盈余质量。
(四)改革现有的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的规定
应建立一个包括货币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财务数据和生产经营数据的多参数控制体系,以综合衡量和测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公平、公正、公开地确认其配股资格。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指标单一而使管理当局容易进行利润操纵。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师是各种利益集团手中利用的工具,要规范盈余管理行为,首先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信用度,加大执法力度。
(六)建立法律诉讼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要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注册会计师因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甚至舞弊,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由于现代企业的契约管理机制的存在,盈余管理是不可能消除的,我们要做的是加强关于盈余管理动机、方法对利益各方的影响的研究,提出控制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盈余管理范文4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做假;正面效应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衡量公司经营状况、评价公司价值、利润分配、纳税等方面盈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比较重视企业的盈余。而由于委托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会计权责发生制下会计职业判断,以及会计准则弹性的客观存在,都使管理者产生调节盈余的动机。
管理者调节盈余目标的不同,会导致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及调节方式方法等一系列不同。通常人们会把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及盈余做假等概念混为一谈。其根本原因是对盈余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T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自由时使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这些定义的涵盖面太广,才造成对盈余管理概念的一些误解或模糊。
上述定义中的共同点是把盈余管理的目标界定为使管理者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但是这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会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各个部门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总价值最大。显然这两个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也必然导致管理采取不同的“努力方式”。管理者如果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必将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此,对盈余的调节就会致力于将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保持企业经营稳定、减少经营风险。但是如果管理者将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如升职、加薪等作为其经营目标,就必然会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从而很有可能采取不利于投资人、债权人的手段,比如不合法手段捏造企业业绩,即盈余做假。虽然管理者在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后者不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盈余管理应该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别
正确理解盈余管理的定义首先就要将其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
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
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
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要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递延资产的摊销,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等。盈余造假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比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
从结果上看,盈余管理如果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会有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的地方。比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盈余造假不是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是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进行财务管理应予理性对待。
三、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无论是从盈余管理概念的涵盖面上分析,还是从与盈余造假区别方面的分析,都是为了更加明确什么是盈余管理,从而在我们看到企业对盈余的一些处理时能够辨别出它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范围。明确定义还是为使企业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对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界限进行判断,从而有效提高其管理和规范影响账面盈余的会计选择和实际经营活动的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没有明确的盈余管理的定义会使违法的盈余造假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当的盈余管理也可能被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误解。
由于企业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双方关于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盈余是管理者掌握的内部信息,所以委托人很难了解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即使能够了解,也要花费很大的成本。美国会计学者詹姆士认为,会计收益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权益资本市场;影响债务契约价值的债务性资本市场;影响员工业绩评价的劳务市场;影响企业间交易的材料产品市场;影响政府税收、管制、补贴的政治市场。所以,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基于其对以上五个市场的作用而使然。
四、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这种调节盈余的行为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允许适度盈余管理的做法,也是对有关利益主体的尊重。如何把握这个“度”,要看措施运用得当与否。如果盈余管理的措施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订约成本。从有效契约论的角度说,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签订契约时要花费订约成本,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有效契约论认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如通过盈余管理使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处于债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就可以避免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谈判成本。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条件。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相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公司的管理人员总是有更多的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认知,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来不易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
适度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盈余管理在必要时采用利润平滑手段向与企业有关的其他人士传递稳定的信息,增强外界对企业的认知,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以及销售方面少受干扰。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设法降低报告盈利,以避免受到公众或政府的过多关注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被施加额外管制。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又符合税法所蕴含的政策导向。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国外的实际情况看,采取较严谨财务制度的美国公司一般采用能使利润增长的“夸张性原则”进行盈余管理,使公司利润保持稳定,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采取较宽松财务制度的日本,会计准则允许公司建立各种备抵账户和准备金账户,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但由于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制度做后盾,公司的盈余管理也并不妨碍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五、我国盈余管理的特殊性
在我国,现代会计还十分年轻(1993年颁布新会计准则),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主要方式是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虚拟资产和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和其他应收付账款调节利润。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因此,加快会计准则的完善,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严重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盈余管理予以处罚,已成为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与完善优化资本配置功能的当务之急。
六、正确把握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分就在一个“度”上。如果盈余管理运用不当,或者没有把握“度”,不仅不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还会使企业的经营困境进一步恶化,对管理者本人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在一定的时间内,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数量,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与分布。所以,管理者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如果不追求长期目标,只顾短期利益,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提高经营业绩,最终将导致企业收益下滑,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在坚决杜绝盈余造假的同时,应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正确加以引导,使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正面作用。在我国目前审计、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素质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牺牲一定的相关性,增强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会更加符合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应该对关联交易、资产重组、报表的信息披露程度等易产生不当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管理。尽管盈余管理运用不当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只能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规范和引导,是可以防止盈余造假的。
[参考文献]
[1]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财会月刊,2001,(14)
[2]朱文盈余管理利弊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张新华试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J]山西财税,2004,(8)
[4]章美珍‘盈余操纵’与‘盈余管理’对修订法规的启示[J]中国审计,2004,(15)
[5]张贞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辨析[J]管理纵横,2004,(2)
[6]罗小艳,梁路英如何加强对不当盈余管理的治理[J]价值工程,2004,(6)
[7]胡俊南,徐晓阳盈余管理的两面性[J]经济师,2003,(7)
[8]熊莉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及其规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
[9]杨金盈余管理的现实性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2)
盈余管理范文5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相关性
基金项目:34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商务运作与企业服务创新项目
在我国,上市资格作为一项十分珍贵的“壳”资源,深受上市公司重视。大量研究表明,为了避免持续亏损以及由此引发的特别处理和退市,亏损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亦被广泛使用。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特别处理(以下简称ST)、退市风险警示(以下简称*ST)制度的存在,往往使得财务困境中的上市公司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在这样的经济制度背景下,ST类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制度背景、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一)制度背景。公司特别处理的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公司法》第157、158条的规定,即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1998年4月22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ST制度。此后,沪深两市自2003年5月8日起正式实施*ST制度,主要针对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如果第三年依旧亏损的情况。如果公司继续亏损,则将会被暂停上市(以下简称SL)甚至退市(以下简称TL)。由此可见,公司状况的转变存在以下几种类型:(1)状况的恶化,即上市公司的交易状态由ST 转为 *ST、SL 或 TL 以及由 *ST 转换为 SL 或 TL ;(2)状况的改善,即上市公司的交易状态由 *ST 转换为 ST 或正常状态以及由 ST 转换为正常状态。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正如Schipper(1989)所言,盈余管理实际上可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于两者的相互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结论。Cohen et al.(2008)对Sarbanes-Oxley法案的实施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法案实施之后盈余管理的手段由应计盈余管理转换为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认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Zang(2012)认为,如果公司实际真实盈余管理低于预期,则公司在财政年度末选择高应计盈余管理来实现公司的目标;反之亦然,因而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负相关关系。张俊瑞、李彬等(2008)发现微利企业的异常现金流、异常费用显著低于非微利企业的水平,异常生产成本显著高于非微利企业。此外,会计弹性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会计弹性较大的公司较少利用真实盈余管理。不同于以上研究结论,王良成(2012)的研究认为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能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不同,在法律基础、投资者保护意识、相关会计制度等有待完善以及我国独有的市场制度背景下,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并非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具有同高同低联动的正相关关系。
就理论而言,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既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又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现实中,真实盈余管理在选择和发生时间上先于应计盈余管理,贯穿整个财政年度。如果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较应计盈余管理而言略低,公司基于“成本收益”的角度,多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而少选择应计盈余管理,两者形成相互替代的负相关关系;相反,如果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与应计盈余管理成本相当,两者形成同高同低的正相关关系。鉴于以上分析,根据我国的制度背景,提出如下假设:ST类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同高同低的正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为了消除退市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4年至2011年A股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若上市公司在样本期间内多次被特别处理,以第一次被特别处理年度作为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将交叉上市类、金融类、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同时剔除扭亏年度更名的上市公司及个别极端值。经过筛选,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42个,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ST公司的样本数明显高于ST公司,ST公司扭亏的比例为34.29%,而*ST公司扭亏的比例为91.79%,这表明由于*ST公司退市压力更大,因此存在更强的扭亏为盈动机。本文关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类型的数据来源于CCER金融数据库,其他研究数据来源于RESSET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 软件。
(二)变量设计。
1.应计盈余管理的衡量。本文使用可操控应计项目DA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采用修正Jones模型来度量可操控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公式如下:
TAt/At-1=α1(1/At-1)+α2(ΔREVt-ΔRECt)/At-1+α3(PPEt/At-1)+eit
NDAt/At-1=α1(1/At-1)+α2(ΔREVt-ΔRECt)/At-1+α3(PPEt/At-1)
DA=TA-NDA
其中,TAt为t年的总经营应计项目,经营应计项目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减经营现金流量;At-1为t-1年的总资产;ΔREVt为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t-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ΔRECt为t年的应收账款净额与t-1年的应收账款净额之差;PPEt为t 年的固定资产原值。
2.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借鉴Roychowdhury(2006)的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衡量真实盈余管理:(1)销售操控,通过加大销售价格折扣或采用更宽松的信用政策来暂时增加销售或将下一年度的销售在当前年度提前确认,这些额外的销售带来的盈利将会产生比正常销售水平下更低的经营现金流量。(2)生产操控,通过扩大产量将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但实际上公司却要负担更高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固定成本。(3)费用操控,通过降低酌量性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如缩减研发开支、广告开支和维修开支等费用。
因此,第一个衡量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为异常的经营现金流量,本文采用如下经营现金流量模型来计算正常的经营现金流量:CFOt/At-1=a0+a1(1/At-1)+b1(St/At-1)+b2(ΔSt/At-1)+et。异常现金流量A_CFO等于实际经营现金流量减使用上述方程计算得出的现金流量。
第二个衡量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为异常的生产成本,本文采用如下生产成本模型来计算正常的生产成本:PRODt/At-1=a0+a1(1/At-1)+b1(St/At-11)+b2(ΔSt/At-1)+ b3(ΔSt-1/At-1)+et。异常生产成本A_PROD等于当年实际生产成本减通过上述方程计算得出的生产成本。
第三个衡量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为异常的酌量性费用,本文用如下酌量性费用模型来计算正常水平的酌量性费用:DISEXPTt/At-1=a0+a1(1/At-1)+b2(St-1/At-1)+et。异常酌量性费用A_DISEXPT等于实际酌量性费用减通过上述方程计算出来的费用。
其中,CFOt为t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t-1为t-1年的总资产;St为t年公司销售额;ΔS为t年的销售额与t-1年的销售额之差;PRODt为t年公司生产成本,等于公司t期销售成本与存货变动额之和;DISEXPTt为t年公司可操控费用,等于t期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
已知销售水平,存在上述盈余管理的公司很可能有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不正常的低经营现金流,不正常的低酌量性费用,或不正常的高生产成本。本文以真实盈余管理RMt来综合衡量真实活动操纵盈余管理程度,即:RMt=A_PRODt-A_CFOt-A_DISEXPTt。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首先对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由于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和目标的不同,因此存在着向上和向下调节盈余的可能性,为了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本文以各盈余管理数据的绝对值,即AB_DA、AB_CFO、AB_PROD、AB_DISEXPT作为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表中可以发现均值显著不为零,检验结果初步表明,公司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还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而且可能实施了多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将样本公司分为ST公司与*ST公司,对盈余管理数据分别计算均值与中位数并进行均值T检验和中位数Z检验,如表3所示。发现ST公司与*ST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区别,而真实盈余管理中异常现金流量通过了0.1水平的均值T检验,异常酌量性费用通过了0.05水平的均值T检验和0.1水平的中位数Z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ST公司处于濒临死亡的边缘,存在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其盈余管理程度与ST公司有显著差异,而且差异主要体现在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上,包括销售操控及酌量性费用操控。
(二)相关性分析。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应计盈余管理度量指标与真实盈余管理度量指标之间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两种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存在着同高同低的正相关关系,管理者会倾向于同时使用这两种盈余管理手段。具体来说,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存在销售操控盈余管理的公司很可能出现不正常的低经营现金流量,即异常的经营现金流量越低,销售操控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检验结果还表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中的销售操控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样印证了两者同高同低的相关关系。这说明管理者在同时使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操控盈余时,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操控方式为销售操控。而真实盈余管理中的生产操控与酌量性费用操控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经常被同时使用。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由于法律环境并不完善,外部力量不能很好地对公司的行为进行监督,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及相应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而为此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ST类上市公司若要避免退市风险,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善经营状况。但是由于该类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的恶化及财务状况的制约,仅通过单一的盈余管理操纵并不能达到目的,从而公司在实施高真实盈余管理的同时,在财政年度末往往还会选择高应计盈余管理,这就导致了ST类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同高同低的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9).
盈余管理范文6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一、引言
盈余管理历来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William K.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经理人在不违背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达到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Healy and Whalen(1999)则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时变更财务报告,从而达到误导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的目的,或者达到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早期的盈余管理研究往往集中于研究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Defond and Jiambalvo,1994;Jones,1991;Teoh,Welch and Wong,1998)。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发现随着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日臻完善、监管层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上市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许多公司“与时俱进”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 Cohen et al.,2008)。这些结论得到Graham, Harvey and Rajgopal(2005)的支持。Graham,Harvey and Rajgopal(2005)通过对401位财务高管的访谈调查发现,为了达到预定的盈余目标管理层的确会操控真实经营活动。
现有文献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研究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四类:(1)真实盈余管理存在与否的实证研究;(2)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比较研究;(3)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4)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研究。下面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能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
早期文献往往都是从真实盈余管理的某一种类型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研究,比如Bens,Nagar and Wong(2003)发现公司为了降低员工行使股票期权带来的每股盈余降低会进行股票回购计划,而为了筹得股票回购所需的部分资金会削减公司的研究支出。Dechow and Sloan(1991)研究发现CEO在任期内最后一年倾向于减少公司的研发支出,借以提高公司的短期盈余表现。除了最常见的费用操控外,学者们发现管理层还可能利用其他真实活动进行盈余操控,比如提供销售折扣、放宽信用政策、过度生产、出售资产等方式。这些方面的文献比如Thomas and Zhang(2002)发现企业会利用过度生产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进而达到提高当期利润的目的。Jackson and Wilcox(2000)发现管理者为了达到盈余目标倾向于在第四季度进行打折促销。
2006年,Roychowdhury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的度量方式,并发现经理人为了避免亏损存在着利用销售折扣提高销售收入、过度生产降低单位销售成本、削减酌量性费用以提高企业利润的行为。同时作者还发现一些证据表明经理人为了达到分析师预期,也会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的这篇文章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真实盈余管理领域研究的繁荣。后来,该领域大部分的学者都参考Roychowdhury(2006)提供的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的度量方法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Cohen and Zarowin(2010)发现企业在增发股票前后会同时利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Mizik and Jacobson(2007)研究发现面临增发的企业会同时利用真实活动和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当期收益,从而促使股价上涨,进而帮助其顺利实施增发。
至于国内文献方面,林永坚等(2013)发现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更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程度更大,在变更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程度也显著更大。李增福、郑友环和连玉君(2011)研究发现增发企业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现象。其中,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会导致融资后公司业绩的短期下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引起公司业绩的长期下滑。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资本市场动机的角度证实了管理层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