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有机蔬菜 病虫草害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71-01
有机蔬菜是有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它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高温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轮作、间作、套种、保护天敌等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利用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控制病虫草害的方法。
1.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适合当地的气候、消费者习惯的品种。
2.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规律,适当调整播种和移栽的日期,回避害虫发生的高峰期,使蔬菜在病虫害少的条件下生长。
3.使用嫁接、轮作、间套作技术,防止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嫁接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蔬菜和粮食作物套种、普通蔬菜和韭菜、洋葱、芹菜、胡萝卜等有特殊气味的蔬菜间作可防止和驱避一些蚜虫虫害的发生,葱蒜类能减轻白菜软腐病的发生,番茄与甘蓝搭配,有利于减轻蚜虫的发生。
4.合理的肥水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消除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侵染源等,将病残体清扫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破坏某些病虫害的栖息地,减少病原菌基数,从而控制病虫害。
5.深耕松土,秋翻土可将越冬害虫或虫卵翻至土表面,由于日光直射及低温,可将其杀死或冻死。夏季高温期间在畦面上覆薄膜,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
6.采用人工和机械方法除草,或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休耕等)控制杂草,如白菜、甘蓝等长势强,抑制杂草力强,胡萝卜、芹菜等生长慢,抑制杂草能力弱,将这两类蔬菜轮作,有利于消灭杂草。
7.科学管理。培育适龄壮苗,加强土壤的田间肥水管理,防治高温高湿出现,促使蔬菜健壮生长,提高其抗逆性。设施栽培要适时通风换气,控制设施内的温湿度,以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8.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减少种子带菌造成的危害。
9.在主栽作物的周边种上有害昆虫更喜爱的作物,这样在虫害发生的时候,昆虫则先危害周边作物,从而使主栽作物免受侵害或少受侵害。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的方法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
1.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除杂处理和消毒处理,用水洗、风选等办法去除杂物,用热力处理、温汤浸种和干热处理的方法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2.利用日晒、土壤蒸汽、烧土、烘土、热水浇灌等热力消毒方法进行土壤灭菌。目前只应用于苗床或小规模地块,大田应用较少。
3.在夏季利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蔬菜,可阻止多种害虫的侵入和产卵,可以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还可以加盖遮阳网降温。
4.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进行有色黏板诱杀。悬挂黄色粘板诱杀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和蚜虫;蓝板诱杀蓟马等。
5.根据昆虫成虫的趋光性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害虫。
6.利用黑色地膜或秸秆覆盖,抑制杂草生长。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及生物技术获得的生物产物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1.在农事活动中,注重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引进捕食性天敌来防治害虫。捕食性天敌有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土蜂、线虫、小蜂等。
2.利用活体微生物农药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有细菌杀菌剂、真菌杀菌剂、线虫制剂等。
3.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进行防治,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蚜霉等病原真菌的利用;各种多角体病毒的利用;苏云金杆菌细菌性杀虫剂防治鳞、鞘、直、双、膜翅目害虫等。
4.有些植物含有生物碱、鱼藤酮、类黄酮等物质,经提取后,就可作为植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如浓度为0.3%的苦参碱植物杀虫剂500-1000倍液可防蚜虫,用苦楝油稀释液防治潜叶蝇等。
四、其他
1.可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消毒土壤,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
2.苏打水与乳化植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稀释后可防治白粉病、锈病。
3.在蔬菜白粉病、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施2—3次木醋液可有效防治。
4.沼液或堆肥提取液能减少枯萎病的发生,也可用来防治蚜虫。
5.叶面喷施浓度0.5%的辣椒水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发病后喷施没有效果。
6.干辣椒粉50克加l升水,混合制成药剂,可防治螨虫和蚜虫。
7.200-500倍液肥皂水可防治蚜虫、白粉虱、蚧壳虫。
8.地面撒施草木灰可防治葱、韭的根蛆,草木灰浸泡后的滤液叶喷可防治蚜虫。
9.地面喷施4%-10%的酿造食醋,既可消除杂草,还可对土壤进行消毒。
10.用糖醋液可诱杀地老虎、黏虫等害虫的成虫。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25
玉米广泛种植在世界各个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新型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以及推广,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玉米的病虫害对化学农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严重地影响玉米的生产质量。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玉米的生产情况出发,并对玉米的病虫害做好调查以了解其生长发展规律,从而从多方面开展符合我国玉米的综合治理病害虫的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信息素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
1我国玉米主要的病虫害
1.1大斑病
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1.2病毒病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环境的影响,玉米容易感染病毒,导致病毒病的发生。当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生长颜色不均匀或者矮小,容易弯曲,则可怀疑是否患有病毒病,提前做好病毒感染防治措施。
1.3丝黑穗病
由于芽穗受到影响,玉米发生丝黑穗病,其果穗比正常玉米果穗更短,也可能在开花期无花穗。玉米容易枯萎,幼芽难以生长。
1.4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寄生在玉米叶背和嫩芽上,能够大量繁殖。当其数量达到规模后,会导致玉米叶卷起、叶背枯黄,甚至还将导致整个玉米叶株死亡。必须在短时间内对蚜虫进行消灭,以抑制玉米蚜虫的大量繁殖,降低蚜虫对玉米叶片的损害,避免玉米死亡。因为蚜虫周期较长,容易对玉米雄穗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玉米授粉质量,导致玉米生长缓慢。
1.5红蜘蛛
红蜘蛛一般寄生在玉米叶或者雄穗上,对玉米叶进行啃食,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难以获得充分的营养和水分,致使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2玉米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技术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当把预防病害虫放在第一位。在玉米的病虫害农业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生态控害以及生物防治的核心,通过对化学防治技术的合理利用,从而有效地降低由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玉米的生产质量。主要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了以下几种。
2.1农业防治技术
2.1.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更强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方法。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对于晚疫病发病严重的区域,可以减少容易感染病虫害的品种,增加抗病品种。在播种之前精心挑选健康的玉米种子,剔除带毒、带病虫的玉米。栏窦忧考煲呒煅椋避免疫区或病区品种进入健康的区域。
2.1.2加强田间管理 在收获和播种之前,对耕地进行深翻,能够发挥蓄水保墒、消灭地下害虫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田地害虫的基数。根据配方进行施肥,合理调配各种化肥成分,增加有机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避免虫卵和病菌寄生在杂草中。如果发现病株,必须把病株拔除,然后烧毁或者深埋,使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杀,并摘除卵块。
2.2物理防治技术
白天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性,在黄板上涂机油或农药粘杀蚜虫,也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特性,在有蚜虫的地方挂银灰色或覆盖银灰膜驱蚜。夜间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趋光性害虫。可降低田间病虫基数,减少病虫为害。
2.3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病害虫的天敌及人工饲养天敌。对病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次数与用量的目的,通过对天敌的保护利用,来有效控制玉米病害虫的繁殖。
2.4化学防治技术
通过对化学防治指标的实行,以及对病害虫预测警报的加强,从而充分对病害虫发生的动态进行了解以及掌握,根据相关的防治指标来对玉米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实施对症下药。在利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时,应当避免过量使用毒性高、残留率高的农药,应当科学合理利用毒性比较低、残留率较低以及防虫效率高的农药,与此同时在使用农药来防治病害虫。要注意轮换使用农药,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玉米的生产实践中,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强对我国玉米病虫害的控制,在防治技术上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合理科学的应用药剂,从而达到稳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子俊,林忠敏,牛荣山.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4,(03).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营林工作;森林病虫害;生物技术;防治方法
前言
林业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然而最近几年该资源却被病虫害干扰,产值明显变少,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每年因为此类灾害而导致的林业损失超过十亿元,而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干扰更是无法确定。其带来的负面意义明显大于别的灾害,导致资源品质急剧下降,目前已然成为了干扰林业永续发展的关键制约要素。所以在造林的时候,必须做好灾害防治活动。
1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1.1 现阶段我国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
由于国家最近几年积极的营造人工林,尤其是大量的种植单一的种类,这就在无形之中使得林业病虫害存在区域不断增加。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种植的人工林的树木种类过于单一,此时就会导致生态体系过于脆弱,假如出现了有害物种的话,就会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引发严重的灾害,导致资源受损。除此之外,由于群众对自然林的破怀,导致其负载变高,使得目前的自然林总数以及品质等都变差,林业的总体环境恶化。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结构等都发生了明显的缩减,此类状态必然会使得病害以及虫灾问题变严重。
1.2 由于全球生态变差,导致我们国家的林业灾害加剧
温室效应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面临严重的沙化问题,而且旱灾等变得更加严重,这种现象同样会导致林业灾害变严重。因为整个世界的气候都不正常,导致林业的生长氛围变化,此时存在的暖冬问题导致林业病害的越冬基数变高,最终为病害以及虫害提供了适合的氛围。
1.3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当前的法规条例不是很健全,加之基础建设工作开展不到位,都使得林业灾害的治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在具体的开展的时候,群众对于还在等灾害的预控工作开展的比较合理,相关机构可以认真处理,但是对于病害以及虫害等,在工作者的内心之中并没有生成正确的认知意识,导致林业损失加剧,由此类灾害导致的损失明显的超过别的灾害导致的损失。
1.4 当前的防治技术不先进
目前的防治技术不是很先进,这就导致了灾害的发生区域逐渐变宽,严重性逐渐加剧。目前广大群众已经意识到种植单一树种的危害性,开始营造混合林。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应对病虫害,将其从源头之处治理好。
1.5 没有做好检疫活动,导致灾害存在区域较广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灾害防疫系统设置的还不是很到位,不能实现有效监管,不能确保苗木品质良好。最关键的是很多国外的灾害因为入关的时候检疫工作没有开展到位,导致其进入到国内之后迅速扩散,导致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1.6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一旦出现病虫害以后,如果大规模运用农药的话,就会导致其天敌受损,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无法实现防治的意义,效率不高,同时因为大范围的运用药品,还会导致生态变差,最终导致虫害变严重。
2 林业病虫害应对方法汇总
2.1 培育健康森林,从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从基础做起,完善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切实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大力营造混交林,必须彻底解决现阶段人工林树种单一、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低的问题。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进的林木育种技术,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长量,还可以增强树势,保证其健康成长,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从有病治病、有虫治虫这种工作方法转变为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上来,从治标转为治本。
2.2 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决策信息
建立完备的预测预报系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措施。只有全面、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的基础信息,才能及时高效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所负责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调查监测,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各级部门要加大预测预报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规范制度的健全,尽可能做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务必定期监测情况,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早发现,及时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
当前时期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此时很多区域开始了经济交流活动,这个过程中就使得一些病虫害进入到其他的区域,导致大范围区域发生病虫害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负面现象发生,就要积极开展植物检疫活动,切实提升检疫能力,防止病虫害入侵。积极地开展好种苗产地相关的检疫工作,当检疫达标之后才可以开展造林活动。对于那些从外国引入的种苗,必须要对其开展隔离测试活动,一旦发现了病虫的话就要尽快处理。积极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对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更好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2.4 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所有的机构都应该结合目前防治活动的重点,积极寻找合作者,重点分析防治活动中的难点事项,真正的提升防治的能力,使用合理的防治措施,抛弃过去的不当的治理方法。
2.5 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人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防治各种森林病虫害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经验和办法,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等,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在开展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保证林业生态平衡当成是发展的关键点,在具体防治的时候,要将生物措施当成重点措施。这主要是因为生物措施的使用,能够保护天敌,确保生态健康,保证利益的持续。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开展造林管理以及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积极的使用各种科技,要有规划有程序的治理。在确保生态健康的前提之下,使用合理的应对方法,确保林业生产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各方的利益得以维护,实现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文,杜秀峰.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2]杨春瑜.浅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1(3).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辣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1.辣椒的特性
辣椒根系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缓慢,直到2~3片真叶时才二次侧根。露地栽培时植株高多为40~60cm。辣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性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在10%左右。果实为浆果,圆锥形,辣椒种子呈扁平状,微皱,肾状,淡黄或乳白色。种子寿命一般为5~7年,但使用年限仅为2~3年。
2.育苗
2.1种子处理
每亩用种40~50g,需在阳光下晒种2~3天,放入5~6倍的清水中浸3~4小时,然后按比例用根腐消或农用链霉素浸种,漂洗干净后即可播种。
2.2营养土的配制
用3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和马铃薯的肥沃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圈肥破碎过筛后,按7:3的比例混合均匀,同时每m3营养土中均匀加入磷酸二铵1kg和50%多菌灵100g。
2.3播种
播种前一天,苗床浇透水,水渗透完后,床面铺一层薄薄的细土,然后撒施2/3的药土(每m2用50%多菌灵8~10g混细土3kg),播种完毕再撒施剩下的1/3药土,然后覆盖营养土0.5~0.8cm,用喷雾器喷透水再盖上稻草及薄膜。
2.4育苗时间
春季栽培在2月份育苗;秋季栽培在6月中旬~7月10日育苗。
2.5播后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不通风,尽量提高温度,注意夜间保温,使地温保持在20℃为宜,促进早出苗。苗出齐后,揭掉地膜。从齐苗到真叶顶心,要增加光照时间,适当通风降温,昼温最高不超过30℃,夜间保持室温15℃左右,地温控制在20℃左右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地上部徒长。
3.定植
在温暖的晴天,选脚短、茎粗壮、节间短、直立而不弯曲、叶色深绿的健壮幼苗进行大田定植。在定植前一天,将床土充分淋湿,取苗时尽量多带点泥土,以减少根部的损伤,栽植深度以幼苗子叶齐土为宜,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4.肥水管理
4.1追肥
辣椒苗期需肥量不大,主要集中在结果期。门椒采收之前,不仅植株不断增长,而且第二、三层果实(对椒和四门斗)也在膨大生长,上面陆续开花坐果,这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长到3cm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肥料应以氮、钾肥为主,亩追施量为尿素10kg/次,钾肥10kg/次(或磷酸二氢钾5kg、或硫酸钾5~10kg),也可浇灌充分腐熟稀粪2000kg左右。
4.2浇水
定植前浇坐底水,定植时浇缓苗水,随后每天在叶面适当喷雾可加快缓苗,初冬定植时,底墒好的缓苗可不浇水,直接进行蹲苗;春季前定植的,缓苗后在膜下浅沟暗浇1~2次水,再行蹲苗,直到门椒膨大生长后与追肥配合选择晴天正式浇第一次水,以后根据生长和天气变化,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进行浇灌。
5.辣椒病虫害防治
在辣椒的病虫害中,根腐病占8%左右,疫病占很大的成分占80%左右,其他病类占10%左右,近年来对辣椒发病的考察,青枯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可以看到在辣椒的茎基以上,有明显的水渍病病斑,随着病毒的恶化逐渐扩展为5-8厘米的大型病斑,直到辣椒表面的皮层腐烂。不同的病害的发生部位一般不同,比如根腐病就是辣椒的地表以下或者地表层。发病症状是在植株的表面会出现腐烂,表层容易脱落;而青枯病是发生在植株的根尖,最后的病斑会成为为黑褐色。辣椒的根部病虫防治要从育苗开始,对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的把握,适当的用药。疫病与70%的乙磷锰锌,根腐病选取45%的多菌灵,青枯病用70%的dt,要做好病虫的防治首先是在定植的时候要将药物喷洒在土穴里,然后进行栽苗灌水,如果预防效果不好就要在土壤中增加有机肥的含量,使植株的抗性增强。
每年3、4月份的辣椒根部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然后将上述三种药物按照剂量的500倍去稀释,根据植株病情的情况,再有点片的植株要按照每棵0.5公斤的
的药量灌入根部,其他不严重的按照0.3-04公斤灌入植株的根部。每天浇灌两次,十天为一周期,注意用药物灌完根部后不浇水,这样会稀释药物的作用。在土壤的处理中要按照苗床的面积进行混合药剂,同时还要添加细土一公斤左右,然后撒到苗床上,进行浇水、播种、盖土等。辣椒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烟草中以及棉铃虫等,对于不同的害虫采取不同的药物,棉铃虫和烟草中要用50%的锌硫磷乳油稀释2000-3000倍;螨虫类要用40%左右的水胺硫磷乳油稀释1000倍;蚜虫要用40%的乐果溶剂稀释1000倍进行喷治。
6.总而言之,辣椒的种植期间要对幼苗的生长细心的养护,定期的进行追肥,同时还要加强田间管理的力度,还要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辣椒最后采收阶段要根据植株生长的情况适当的采取措施。比如生长缓慢的植株,就要提前采收青果,而对于生长速度快、植株旺盛的的辣椒苗可以延迟采收的时间,门椒要提前摘收完成。辣椒的种植虽然是很容易操作,但是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特别是成熟期病虫害的防治,只有不断的提高种植技术,做好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措施,才能保证辣椒的快速生长和高产量。
【参考文献】
[1]郭智勇,于海培,桑爱云,王莎.辣椒根部病害的识别和防治[j].中国果菜,2010(01).
[2]沈彦刚,王海峰,肖正璐.大棚春萝卜/西瓜—辣椒高效栽培[j].中国蔬菜,2010(03).
[3]郑宇峰,赵从新,寸待斌,寸建芹.德宏坝区冬辣椒生产的分析和建议[j].蔬菜,2010(01).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5
1 常见病虫害及发生原因
1.1 杨树黑斑病
杨树的黑斑病通常也被叫做褐斑病,该种病菌能够感染杨树生长的各个时期,给杨树的正常生长带来很大影响,容易造成大规模经济损失。其发病时,往往在叶片背面呈现出形状类似针孔的凹陷下去的小点,几天后,病斑转变成黑色,并且在叶片的正面也开始出现。5-6天后,受病虫害危害的叶片病斑中心开始出现白色的孢子堆,这表明该种病菌已经开始繁殖和扩散,极有可能感染其它树木。黑斑病严重发病时可能会导致叶片正面变黑,并且提早衰落。如果杨树幼苗感染黑斑病并出现全部叶片黑化枯死的情况,则很容易导致杨树幼苗的死亡。同样,如果杨树的小苗感染了该种病菌,那么患病的杨树幼苗即便没有死亡,其整体生长也会出现扭曲,树干不直的情况,影响杨树的木材价值。
1.2 杨树害虫
1.2.1食叶类害虫
食叶类害虫主要为金龟子、杨扇舟蛾、刺蛾等,以蚕食杨树叶片为危害手段。杨树在被啃食叶片后,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阻碍杨树的正常生长。在杨树处在幼龄阶段时,其危害程度最大,甚至对杨树的生长和存活情况产生影响。
1.2.2刺吸害虫和螨虫类害虫
该类害虫主要以吸取杨树叶片中的汁液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部分害虫如草履蚧会附着在杨树的嫩芽和嫩枝上,使得杨树在幼龄时,很容易造成整体的枯死。在较为干旱的时节,红蜘蛛和叶蝉等也会附着在叶片上和树干上,吸取杨树的汁液。该类害虫主要导致杨树在生长过程中缺少关键性的营养,导致其生长较为缓慢,或者停止生长,出现枯死现象。
1.2.3蛀虫类害虫
蛀虫类害虫主要寄生在杨树的枝干内部,其从杨树的外部凿洞进入,在杨树内部生活。在种植杨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上向下有明显的排泄孔道,并且四周有木屑散落,那么极有可能是桑天牛正在对杨树进行危害,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2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提高林地管理水平
在选择杨树树苗时,要注意选用抗病效果好的植株增强树苗的原始抗病能力,同时,保障林地或者田间的透风情况,合理规划栽植数量,保证其光照的充足,提高杨树的生命力。针对季节性落叶和非季节性落叶,都要及时进行清扫,防治杨树的带病菌叶片传染其他杨树,导致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杨树树林间的排水系统和土质情况及时调整,降低杨树患病的几率,保证杨树健康的生长环境。
2.2 针对性防治虫害
在对害虫进行防治时,往往根据其危害杨树的部位不同,季节不同,以及危害手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针对食叶类害虫,主要采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进行喷洒,就可以很好达到防治效果。针对刺吸类害虫和螨虫的危害,要根据杨树生长的不同时段进行,在早春时节,害虫还没有上树,可以采用有机磷农药在杨树树干的周围涂抹,宽度大约为10厘米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螨虫或者草履蚧在上树时触碰到药物而死亡,或者阻止其上树,对杨树产生危害。如果发现较晚,可以使用农药对杨树进行喷洒,针对性防治。对于蛀虫类大型害虫,因其往往具有明显的排泄孔,因此在其排泄孔处用棉签蘸取少量的农药,或者使用注射器进行注射药物,并在注射后封死排泄孔,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
2.3 综合防治手段
2.3.1加强林地管理
在林种的选择上,要从保持林地种植类型的多样性出发,避免大规模单一树种的种植,营造出类似天然的林地环境。在害虫多发的地段,还可以特意种植能够吸引害虫注意的植物,将其引诱,并且集中进行消灭。在不同的种植区域之间,要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隔离,以防单一病虫害的大量扩散。在种植时,要保护好杨树树苗的根系,同时,对于杨树的树苗也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防其将病菌带入种植林地。在杨树种植的间隙,可以种植农作物进行轮换,以减少病虫害的常年发生。对于园地的环境要及时进行改善,将病害的叶片及时进行清除。同时及时对杨树的多余枝条进行修剪,控制杨树枝条生长的方向,增加林地间的通风性和杨树的光照面积。
在管理过程中,还要避免外界生物对林地和杨树的破坏,如在林地周围加上护栏,防治牛羊等进入,保护杨树的树皮不受损。在种植的同时,也及时对杨树和林地追加相应的肥料,使得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3.2保护并且利用天敌
合理利用病虫害的天敌也是有效保护杨树林地的方法,其对害虫的发生有着非常明显的削减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进天敌的同时,也要防止天敌本身对杨树的损害,对于天敌的种类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虑。保护林地中的捕食性昆虫等生物,能够有效地对病虫数量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在林地中种植可以吸引病害天敌的作物,如油菜等,也能够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并且较为经济,收效较高。
2.3.3采用其他措施防治病虫害
在使用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同时,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对杨树进行保护,例如使用石灰水将杨树涂白,能够有效的预防地下害虫上树,保护树木的枝干和叶片。与此同时,人工进行害虫的捕杀,对于大型害虫,及时进行清除,有效防止其对林木的危害。在杨树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因为杨树树体高大,如果以治疗为主,其所使用的人力和物力都较预防多,因此以预防为主的防范手段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避免病虫害的危害。其次,在对杨树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采取综合防治手段,以管理代替治理,以预防代替治疗,从而节约杨树病虫害防治成本,达到最好的防治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廷国. 信阳杨树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设施病虫害防治;项目教学;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03-0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取与培养,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随着高职教育课改的深入,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广泛开展着,在教学中都贯穿工和学的有机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在教学中不断被采纳与实践,通过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将设施病虫害防治项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实施进行总结。
一、项目课程的顶层设计
课程的顶层设计是通过对课程调研及现代设施农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分析,确立课程在现代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设施病虫害防治课程是现代设施农业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为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气象、设施栽培调控、作物栽培技术基本知识等。课程的目标是学生具备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所必需的防治病虫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开展科学地综合防治工作,有效防止病、虫的危害。为今后从事现代设施农业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能力目标为学生掌握当地主要设施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掌握合理安全农药使用技术,初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调研和论证,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项目,围绕具体事件进行教学组织,同时厘清每个项目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内容及能力目标。项目教学中打破了原有的章节,只是根据完成该项目学习必要的知识,有时还需多个课程知识,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二、项目设计及分析
根据对应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按照能力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起不同项目单元若干,并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容特点,制定要求。在构建的各个项目中,突出单项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训练的能力形成过程。课程中每个项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根据设施病虫害防治课程的特点,共提出若干学习单元,分别为:辨识螨类与昆虫、诊断植物病害、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制订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农药使用技术、苗期病虫防治技术、设施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设施花卉病虫防治技术、食用菌病虫防治技术、设施果树防治技术。
根据不同学习单元内容,以相关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按照能力渐进的学习规律,设立子项目,同时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制定具体的项目目标。现将各个学习单元的内容列表展示。
三、项目教学的分工
1.教师导学。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一般来说,教师主导非常重要。尽管项目教学常见模式是设计情境、呈现项目、自主协作完成项目、总结评价等这样一个过程。在现阶段的项目教学中,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引导非常必要,也可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对学生有针对性进行基础知识讲授或基本技能的演示,同时也可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引导性帮助,因此在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都设计有知识讲授环节。此举的作用还可使学生建立自信心,以避免出现因为对学习任务无从下手而完不成项目,或因此丧失对课程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设施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集理论性、知识性和田间实践经验于一体,如果不重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单一技能、片段知识,不能够形成综合运用和综合判断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基本内容,理清思路,渗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分组。按照学生不同特点、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民族、不同实践经历等进行分组。小组学习中注意学习任务的均衡分配,小组中每位同学分工明确,注意完成目标需清晰,且在考核中有所体现。
四、项目教学实施过程
1.制订计划。为完成项目任务而制订工作计划,其实也就是学前资讯。小组通过文本、课件、网路等各种形式的学习,针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及项目的实施方案。由小组成员的每个人制订计划到小组成员充分的讨论方案内容,到小组成员明确的工作任务分工,再到要求小组每个成员明晰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及每个成员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对这些问题只是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要充分发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仅为主导和一定的监督工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计划制订、思考问题或探究中有所创新。
2.小组实施,学生实践。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在本课程中的不同内容中,学生需查阅资料文献、网络搜索、资源库、开展试验、生产调研或生产实践等多种形式完成相关的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会提出各种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协作、查阅资料、向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项目任务。
在项目教学的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及时跟进,对各小组进行指导和检查,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针对不同小组活动、不同学生来进行的,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难题,教师辅助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采用引导说明、通过问题,而不公布答案的做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和工作的能力。
3.考核与评价。较传统教学的考核相比,项目教学的考核形式是多样和多个角度的。项目教学的考核不再以单一知识和技能为考核目标,而是注重项目完成的过程和效果。在考核中分别以自我评价、小组或他人评价、教师评价等三个方面。首先,在项目及子项目中都设定有明确的目标及考核内容。其次,学生是项目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课程知识技能的运用、解决困难的对策、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沟通等多个方面,学生自身都获得了充分的体验,因此在自我学习中获得的自我评价是项目考核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问题与思考
通过以上项目的形式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互相协作等都有明显的提高,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进步。目前项目课程的教学仍在积极的探索中,还有很多教学细节待改善,如学生个性化差异、教学情境的设计和选取、不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等,都还需要有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姜宗庆.高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Z1):153-154.
[2]何美仙,杨卫韵,刘忠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J].职教通讯,2012,(15):17-19.
[3]段明革.高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大家,2011,(16):102-103.
[4]刘新晶,徐国柱,潘攀,刘海龙.头脑风暴法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3):91-92.
[5]郑凤婷.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6]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8,(01):137-138.
[7]于利.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