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苏轼的资料

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1

【关键词】生产测井 注入剖面 解释精度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是油田开发中重要的动态监测手段之一,根据吸水剖面解释结果不仅可以确定水井的吸水情况,而且还可以为水井调剖及地层改造等提供依据。地层由于长期的注水冲刷、压裂等措施等导致出现大孔道(高渗层);封隔器失效、窜槽、套损等情况出现越来越多,测井资料显示同位素曲线解释结果与流量解释结果差异较大,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资料解释更加复杂化。因此,提高同位素测井资料的解释精度和解释准确性势在必行。

1 同位素曲线与流量曲线解释结果差异分析

对于同位素注入剖面组合测井,其中流量曲线可以比较准确的划分出各个配注层段的吸水流量,但是无法确定层段内各个小层的吸水量,确定小层的吸水量只能依靠同位素吸水面积来实现。理论上,在同一层段内,同位素曲线计算得出的相对吸水量与流量计算得出的值应该是一致的。统计我大队2012年同位素测井资料,对464口同位素五参数测井资料共1729个解释层段进行统计,其中同位素解释结果与流量解释结果超过±20%的井占到了总数的29.27%。通过对同位素与流量解释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井和层段进行原因分析,各种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地层存在大孔道(高渗层)11.8%,井段内沾污严重44.9%,窜槽4.5%,封隔器漏失、挡球漏失2.6%,注水量大、替注时间把握不好25.4%,其他10.8%。5个原因里,大孔道、窜槽、封隔器挡球漏失都属于井况原因,无法从测井施工、解释方法这两个角度校正,只有从沾污处理和确定合理替注时间这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提高同位素测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2 采用不同时间同位素替注曲线综合解释

在实际资料解释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相同替注时间,一口井在不同配注段的替注效果是不同的,注入水先流经的井段、地层条件好的井段同位素先分配好,等后续流井段也分配好之后,先分配好的井段同位素已经被水流冲刷掉,如果此时用最后一条曲线进行同位素面积叠合,得到的叠合面积一定是不符合井正常吸水情况的。

下面以葡85-62井为例分析说明:

葡85-62井2012年5月4日同位素测试,该井日注水量82m3/d,注水压力10MPa,在测井过程中,该井共跟踪了四次同位素曲线,分别为注源后25min,70min,90min,105min。从测井原图看,替注90min时大部分层段同位素曲线分层明显,仅有第三配注段PI5层吸水和工具沾污分开不明显。 查看继续替注15min后的追踪曲线,PI5层吸水曲线已经分开清楚且有明显幅度,但是其上部层段同位素曲线幅度明显降低,出现归基线趋势。统计两次解释结果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从两次解释结果对比来看,随着替注时间的延长,偏III层段流量与同位素解释结果差值减小,分层清楚了,但偏I段吸水层数减少了两个,同时吸水幅度也变小,所以此时得到的小层吸水情况是不准确的。

从该井测分层压力资料上看,偏III注水段的压力较其他层段低了3MPa左右,同时该层段的流动系数为0.017μm^2.m/mPa.s,相比较也是偏低的。也就说明该层段地层渗透性相对差,流体流动能力低,压力低,造成水注入困难。这也就从根本上造成了在替注时一条同位素曲线不可能完全兼顾同时录取到各个层位最佳替注效果。

鉴于两次替注时都各有一部分曲线是可靠合理的,所以我们考虑利用解释软件的“曲线拼接”功能,将不同替注时间的同位素曲线可靠的部分拼接在一起。再进行面积叠合解释。得到解释图如图3所示:

图3?葡85-62拼接解释成果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了新的曲线拼接解释方法之后,同位素解释结果与流量解释结果相比,差值明显减小。解释结果更加的符合了地层的真实吸水状况,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同位素资料的解释准确合理性。

3 结论及建议

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2

摘要:学界关于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系年、主旨、思想、词中意象意境等,而对于此词的文本整理关注较少。对于此词的结句,因版本不同,或作“寂寞沙洲冷”,或作“枫落吴江冷”。目前,《苏词接受史研究》虽有对此问题进行考辨,但并未十分深入。因此,有必要从词的结句的文本着手,追溯异文的源流,同时考察词集的版本、参考其他的文献资料。并且将词的创作地点、词的语意、语境等方面纳入其中,加以综合分析,以文史互证之法进行讨论,以期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结句究竟是“寂寞沙洲冷”抑或是“枫落吴江冷”的问题有所深入。

关键词 :卜算子 寂寞沙洲冷 主旨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问题缘起

笔者在阅读《苏轼词编年校注》的过程中,发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末句下注“‘寂寞沙洲冷’,原作‘枫落吴江冷’,据傅本改”。此词末句由于版本不同,或作“寂寞沙洲冷”,或作“枫落吴江冷”。《苏轼词编年校注》以明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东坡词》三卷为底本。而南宋人傅斡《注坡词》中末句作“寂寞沙洲冷”(注云一作“枫落吴江冷”),明末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末句作“寂寞沙洲冷”。此外今人整理本多是以各自所据版本为依据,或作“寂寞沙洲冷”,或作“枫落吴江冷”,并未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而关于此词末句文本问题,仲冬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苏词接受史研究》中对此做出分析,认为“枫落”句神韵超然,但不如“寂寞”句浑成。文中引用《词苑萃编》所载宋人陈鹄《耆旧续文》中的观点:“余倾于郑公实处,见东坡真迹书卜算子词。断句乃云‘寂寞沙汀冷’。刊本做‘枫落吴江冷’,词义全不相属也。”作者认为词义全不相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州属楚江,与“吴江”无涉,二是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无需特别提出一种树木,并且枫树与鸿雁并无任何之关系。其中,只是从词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没有展开。

目前学界关于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系年、主旨、思想、词中意象意境等,而对于此词的文本关注较少。《苏词接受史研究》虽对此进行考辨,但并未深入,本文试从文本人手、以文史互证之法对此问题再作探讨。

二、关于“枫落吴江冷”

“寂寞沙洲冷”,宋以前无记载,其出现应在宋代。而“枫落吴江冷”则是唐代崔信明的诗句,且为人称道,崔信明也仅因此名句而为人知。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列传《郑世翼传》中记载:“世翼弱冠有盛名,武德中,历万年丞、扬州录事参军。数以言辞忤物,称为轻薄。时崔信明自谓文章独步,多所凌轹,世翼遇诸江中,谓之日:尝闻‘枫落吴江冷’。信明欣然示百余篇。世翼览之未终,日:所见不如所闻。投之于江,信明不能对,拥楫而去。”其中明确记载“枫落吴江冷”为崔信明诗句,并且在世翼看来,崔信明的其他诗作与此句差距甚大,不能相提并论。

宋《能改斋漫录》卷十议论中《崔李诗语同意异》载:“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之句,李太白亦有‘枫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语同而意异。”可见吴曾对崔信明此句较为称许,已可与李白诗句相提并论。

宋《北山诗话》:“谢宣城云‘澄江静如练’,康乐‘云池塘生春草’,吴武陵云‘枫落吴江冷’,薛元衡云‘空梁落燕泥’,此皆名世之语。方知古人不难到,但勉之而已。”此记载中将“枫落吴江冷”的作者记为吴氏,显然失考。

“枫落吴江冷”为唐崔信明的名句,为当时人所熟知、称赞,但是随着时展,到了宋代,世人对此句虽肯定,但对此句的作者,出处的记载已出现混淆,不十分准确。

三、异文辨析

笔者以为与“枫落吴江冷”句相比,“寂寞沙洲冷”为苏词原句的可能性更大,主要依据有以下方面:

(一)从版本角度看

北宋时期,词集多为单行本,不与诗文集合刊。苏轼词集也为单行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东坡词》二卷;《宋史·艺文志》著录《苏轼词》一卷。现存较早的按调编次的苏轼词集是刊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由南宋曾慥辑的《东坡先生长短句》二卷、《拾遗》一卷。现存最早的笺注体苏词为傅斡《注坡词》十二卷,傅斡在词序中说在编纂过程中,他曾进行过辨伪与辑佚。元延祐七年庚申(1320)叶曾云间南阜草堂刊刻《东坡乐府》二卷,是今存东坡词集的最早刻本,即元本。

可知,傅本与曾本是现今苏轼词集流传较早的版本。关于傅本与曾本的产生年代,据刘尚荣先生考证,傅本的“刊行时间当早于曾慥辑《东坡长短句》。因此,《注坡词》才是今知最早的苏轼词集,也是最早的苏词注本”。且“傅本与曾本、元本调名先后次序虽有不同,同调之内各首词的排比顺序则基本一样。特别是傅本误收苏辙词一首,黄庭坚词一首,又有他集互见待考者若干首,均被曾本、元本承袭照录。这都可以反证以上三个本子有某种源流关系”。元本显然比傅本、曾本晚出,并且以两本为校正参照。因此今所传苏轼词集版本的母本不外乎有两种:傅斡的《注坡词》和曾慥的《东坡长短句》。

今所传傅斡的《注坡词》已由刘尚荣校证,整理为《傅干注坡词》。傅斡本此词末句作“寂寞沙洲冷”注云“一作‘枫落吴江冷”’,校勘记载“吴讷抄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东坡外集》均无词题”。可知,傅斡在为苏词作注时,《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末句异文已出现。傅本虽倾向于“寂寞沙洲冷”,但并没有彻底否定“枫落吴江冷”,以注标明。并且,此词或无词题,但题下的“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应是与词文同在的。

曾憷的《东坡长短句》赖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以传,而其又分为天一阁本《唐宋名贤百家词》和紫芝漫抄本《宋元名家词》,两者结句均为“枫落吴江冷”。但宋·陈鹄《耆旧续闻》中记载:赵右史家有顾禧景蕃《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迹,云“余顷於郑公实处,见东坡亲蹟书,《卜算子》断句云:‘寂寞沙汀冷’,今本作‘枫落吴江冷’,词意全不相属”。其中的《补注东坡长短句》所进行补注的本子应该就是曾慥的《东坡长短句》,即曾本。此段文字以作者亲眼所见的东坡亲书为证,将曾本中此词的末句“枫落吴江冷”予以反驳,认为《卜算子》末句应为“寂寞沙汀冷”(“汀”当为“洲”之误)。

可见,从版本流传来看,虽无直接证据,但对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末句来说,“寂寞沙洲冷”的可能性大于“枫落吴江冷”。

(二)文献资料方面

1.《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六载《跋东坡乐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定。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惊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交往甚密,二人时常集会,酬唱赠答多达百余篇。苏轼对其的品德和文学成就都给予极高评价。黄庭坚对苏轼这首词评价极高,其中所载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词文是可信的。从中可以推断此词的尾句为“寂寞沙洲冷”。

除此之外,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王之望(1102-1170)《跋鲁直书东坡(卜算子)词》:“东坡此词出《高唐》《洛神》《登徒》诸赋之右,以出三界人,游戏三界中,故其笔力蕴藉,超脱如此。山谷屡书之,且谓非食烟火语,可谓妙于立言矣。盖东坡词如《国风》,山谷跋如小序,字画之公,亦不足言也。”王之望见黄庭坚所书的东坡词,为之作跋,其中所提的《卜算子》词,当是被黄鲁直评为不食人间烟火所作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从记载中可知黄鲁直对苏轼的这首词欣赏不已,所以屡屡书之。作为苏轼的弟子、好友,黄庭坚与苏轼有较多的直接交往,并且他对这首《卜算子》很是赞赏。因此,他所书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应更为接近苏轼原作。

2.《古今词统》卷四载苏轼《孤鸿》:“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下注云“末句作‘枫落吴江冷’者非”@。卓人月十分肯定地认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结句应为“寂寞沙洲冷”,但让其做出判断的依据并没有记载流传下来。《四库全书考证》在考证苏轼的孤雁词《卜算子》时,依据卓人月《词选》判断刊本“寂寞沙洲”讹为“枫落吴江”。

(三)此词所作地点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调下有相当于题序的“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点明了词所作的地点,即黄州。

在黄州曾居住达七年的张耒(1054-1114),在《杂言》中说:“黄名为州,而无城郭,西以江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间为藩篱,城中居民,才十二三,余皆积水荒田.民耕渔其中。”苏轼在黄州的贬谪期为元丰三年(1080)三月至元丰七年(1084),这时的黄州地理环境应与张耒所说接近。苏轼寓居定慧院时期,黄州四处环水,并且小块被水包围的陆地应是较为常见的。甚至黄州的今址,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河湖港汉交错,河流、大小湖泊约20个。而鸿雁“常栖息于旷野、河川、湖泊、沼泽,特别是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有时也活动在山区、平原和海湾等处。性好结群,虽在繁殖季节,亦见数只结群觅食在江河、湖泊中”。并且“它们大多数于夜间觅食,白天在水中或岸边休息和游荡。傍晚飞至觅食场,晨曦复返江河、湖泊中”。可知,鸿雁喜欢在水边或者沙滩上栖息,从黄州当时的地理环境来讲,水源丰富,有河流、湖泊和湿地,它具备鸿雁、鸥鹭等鸟类栖居生活的自然条件。

因此苏轼寓居黄州时期,黄州的地理环境事实是完全可以向苏轼提供了这种词中意象的。反之,“寂寞沙洲冷”中的“沙洲”也与当时黄州的自然环境相契合。

“枫落吴江冷”中涉及到的“吴江”,其河流即今江苏南部、上海市境太湖尾阊吴淞江。宋时的吴江县也在今江苏省境内。它与苏轼寓居的黄州相隔甚远。在词中,上片写缺月、疏桐、漏壶、幽人、孤鸿,这些都是眼前之景。下片“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并没有展现回忆过去或展望未来等跳跃性思维,所呈现的词境转换也较为和缓,并没有很大的跨度。此词结尾句应该以黄州之景或是定慧院附近之景结尾,而不会突然出现距离黄州定惠院较远的吴江。因此,“寂寞沙洲冷”与词的创作地点黄州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枫落吴江冷”句则与之不对应。

(四)“拣尽寒枝不肯栖”语意方面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三十九载:“‘拣尽寒枝不肯栖’之句,或云‘鸿雁未尝楱宿树枝,唯在田苇丛间,此亦语病也’。此词本泳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泳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有人认为鸿雁不栖于木,“拣尽寒枝”是与其习性相悖的,是存在语病的,胡仔则认为文章妙处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针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为语病的问题,《滹南遗老集》卷三九《诗话中》:“东坡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如此,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近日张吉甫复以‘鸿渐于木’为辨,而怪昔人之寡闻,此益可笑。易象之言,不当援引为证也。其实雁何尝栖木哉?”认为正因为鸿雁的不栖于木,所以才会“拣尽寒枝不肯栖”,这恰是符合情理的。

其实,如果结尾句是“寂寞沙洲冷”,这种质疑“拣尽寒枝不肯栖”是否有语病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寂寞沙洲冷”强调的是沙洲。从鸿雁的习性来说,它确实不栖宿在树上,但却经常出现在河流、湖泊及其附近的沙滩之上,也就是诗中的“沙洲”。不肯栖宿于树枝,宁肯停留在寂寞寒冷的沙洲之上,这是符合鸿雁的习性,符合诗人的表达逻辑的。

相对来说,“枫落吴江冷”则有诸多问题。首先,如前文所说,鸿雁不栖于木。而以“枫落吴江冷”为结,则又是回归到了鸿雁栖于枫树的事实,与前文造成矛盾。其次,既然鸿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又与之有何关系?鸿雁又何必去担心“枫落”之后的“吴江冷”呢?此外,下片中“拣尽寒枝不肯栖”,主语是惊鸿,“寂寞沙洲冷”承接上文,续写感受。而如果下句是“枫落吴江冷”,则主语已不自觉地转换,意思与前文不符。

因此,无论是从词意来说,还是从词中所描写的鸿雁习性角度来说,“枫落吴江冷”不如“寂寞沙洲冷”与其相符。

四、《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旨

关于这首词的主旨问题,历来有多种看法,在邹同庆、王宗堂所著的《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已将其进行了归纳。为叙述方便,笔者略加陈述:

一种是认为这是苏轼为一位女子所写。《能改斋漫录》记此词是为王氏女子所作。“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尝得其详。题诗以志之:‘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此外,《东园丛说》《野客丛书》也有类似说法,分别认为是为邻家豪右之女、温都监女所作。

一种认为这是刺时之作。《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载:“鲖阳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此词与《考槃》诗极相似。’”俞文豹《吹剑录》中也逐句阐释了词中的影射之意,认为这是刺时之作。

一种认为此词所写的是苏轼在黄州的寂寞。如《蓼园词选》中载“按此词乃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第二阕,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赌棋山庄词话》卷二:“咏物词虽不可作也,别有寄托如东坡之《泳雁》独写哀怨如白石之《泳蟋蟀》,斯最善矣。”

关于此词的主旨,今人多认为是抒发了作者漂泊之感,是作者谪居黄州时内心孤独寂寞的展现。笔者拟从文学创作意象这一角度对此词的词旨进行分析。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最突出的物象就是孤鸿,有的词选甚至直接将此词题目直接改作《泳雁词》。而鸿的意象在苏轼诗词中多次出现,详情见下表:

理查兹认为:“人们总是过分重视意象的感觉性。使意象具有功用的,不是它作为意象的生动性,而是它作为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的特征。”意象的功用在于它是感觉的“遗存”与“重现”,是特殊心理情景中诗人的特殊感受的呈现。在苏轼的作品中“鸿”这一意象随着苏轼的际遇、情感有着一个演变过程,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对其倾注的感情也逐渐加深。在《与子由游寒溪西山》诗中,苏轼用没有长期栖息地的鸿雁自比,将谪居黄州时期自己的漂泊之感展露无遗。之后,这鸿雁逐渐变成了孤鸿。在这年秋天,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苏轼独自往来,成为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创作背景。他用性喜群居但却离群的孤鸿来表现内心的孤独理所当然。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俭》中作者写在平山堂上烟雨朦胧,埋没了孤鸿。当时苏轼已被贬黄州达三年之久。虽无明确指出,这“孤鸿”中已有苏轼的影子与情感。苏轼在《与杜几先》中提及“去岁八月初,就逮过扬,路由天长,过平山堂下,隔墙见君家纸窗竹屋依然,想见君黄冠草屦,在药墟棋局间,而鄙夫方在缧绁,未知死生,慨然羡慕,何止霄汉”。可知,词中的平山堂对于苏轼来说,也曾是他想起身世、际遇甚至生死的地点。“孤鸿”应是承载着苏轼这种特殊情感的。

在《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中苏轼再次明确将自身与孤鸿同比。在元祐六年(1091)苏轼初知杭州,三月被召人京,八月再次遭受洛党攻击,出知颍州。《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中苏轼再次关注到了孤鸿这一物象。此时,苏轼被贬官在惠州。“孤鸿方避弋”援引“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的典故,用孤鸿远飞以避免猎人的捕捉来展现自身躲避祸患的想法。

“一个‘意象’可以被一词转换成一个隐喻,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给人以深刻印象,经常可见的一个现象是一个作家早期作品中的‘道具’往往转变成其后期作品中的象征。”在苏轼的作品中,从鸿雁到“孤鸿”被多次重复,一直在与苏轼的人生际遇转变相连,是伴随着苏轼命运起伏而存在的,是苏轼对自身前途思考忧虑的产物。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孤鸿”内含被升华的一个起点,作者用“孤鸿”这一物象来比喻当时自己的处境,表现的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思考。

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3

一、 联想阅读:拓展内容

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联想想象,从交流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新课文与过去所学同类课文进行整体对比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规律,拓展阅读的新领域,使教学中心由点及面,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拓展,增强教学的广度、深度。

我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让学生拓展阅读,或开展一些小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做诗配画来展示;搜集一些相关的诗句、成语等。另外结合教学,我还让学生收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草船借箭、温酒斩华雄、空城计等,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这本书,明确故事的联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二、 联想阅读:拓展思维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深入探究,大胆质疑,使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活跃思维,拓展思维、培养能力。

如《但愿人长久》,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把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愿望、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的祝愿,语言精练,意蕴深远。学生在文本中体悟到作者的复杂情怀,由此链接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咨询等方式,了解课本外的知识,并拓展了联想。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注重情感体验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联想阅读:拓展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找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能用这种方法阅读更多的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新天地。

一种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属于“文包诗”类的文章。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字里行间所流露出苏轼思念亲人、笃于情谊、通情达理、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的情怀,表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广阔的胸襟。在学生已深深地感受了词的内涵并会背诵后,我就激励学生向课外延伸,引导他们走近苏轼――阅读有关苏轼的文章,或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有关苏轼的资料,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也开阔了视野。

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4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内容:古诗词名言名句

1)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2)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3)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4)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6)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9)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10)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资料:谐音古诗

1、《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2、《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关于古诗的手抄报内容素材

2.关于古诗词配画的手抄报资料素材

3.精美的语文古诗手抄报内容素材

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5

对于坡的收藏,大家可能关注得并不多,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坡不仅是收藏家,也是鉴赏家、收藏理论家。他的收藏领域十分宽广,涉及书法、绘画、奇石、砚台、木山、墨丸等领域,可以说无奇不收。透过其收藏所洞悉的苏轼人格意义内涵更是非同寻常,他在《超然台记》、《墨妙亭记》、《宝绘堂记》、《墨宝堂记》以及《李氏山房藏书记》等文章中对收藏表明了自己的观念,影响甚大。

苏轼父亲苏洵是一个大收藏家,作品数量和质量可与公卿匹敌。苏洵除了收藏有百余品高质量的画作外,还兼收并蓄一些奇异的东西,如木假山、怪石、枯藤做的酒杯等。苏轼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喜欢上了收集奇珍异宝,因此对于他的收藏喜好可以说是子承父业。苏轼的收藏比父亲苏洵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轼收藏渠道考论

苏轼对于藏品可以说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收集,是十足的收藏痴迷者。下面简要讨论坡是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收藏的。据笔者多方面的资料,苏轼大概有以下几种收藏渠道。

一、购买。在《四菩萨阁记》中,苏轼这样写到:“长安有故藏经龛,唐明皇帝所建,其门四达,八板皆吴道子画……客有以钱十万得之以示轼者,轼归其直,而取之以献诸先君。先君之所嗜,百有余品,一旦以是四板为甲。”[1]其中“轼归其直而取之”说明苏轼花了十万钱,从别人手中把画购买回来。四达八板上的菩萨像是唐吴道子亲笔所绘的,苏轼想见父亲喜欢收藏,于是打算买下,送给父亲。

二、别人赠送。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流行互赠礼品,这些礼品往往由可以充当藏品的赏玩的东西构成。苏轼一生为官,交游广泛,因此得到别人的馈赠是很自然的事,这也构成苏轼藏品的主要部分。看看下面几则材料便知:

张安道以遗子由,子由以为轼生日之馈。[2]558(《石鼎铭(并叙)》)

野人有刀,不爱遗余。长不满尺,剑钺之馀。文如连环,上下相缪。错之则见,或漫如无。[3]547(《却鼠刀铭》)

以上两则中谈到的都是别人赠送给苏轼的藏品:一是张安道把一个石鼎送给苏辙,在苏轼生日的时候,苏辙作为生日贺礼又赠给了苏轼;后则是苏轼在乡村农夫家看到一把古刀,农夫对刀并不感兴趣,就把它赠给了苏轼。其实关于别人赠给苏轼藏品的资料还很多,不妨再举几例。苏轼和表兄文同关系要好,而且苏轼还随文同学习画竹,因此文同赠给了苏轼不少绘画作品。从“因以所画oY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4]356(《文与可画oY偃竹记》)可知。还有著名的仇池石就是坡在任扬州知州时,他的表弟程德孺知其有石癖,送给他的两块英石(产于广东英德的一种石灰岩),一块绿色,一块白色。

三、自己考古发掘。苏轼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收藏家,对于奇异的东西不光是注意搜集,还非常注重到田野进行探寻,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田野考古的精神与意识。在《顺济王庙新获石e记》中载有:“建中靖国元年四月甲午,轼自儋耳北归,舣舟吴城山顺济龙王祠下。既进竭而还,逍遥江上,得古箭镞,槊锋而剑脊,其廉可刿,而其质则石也。”[5]401从中可见,苏轼非常具有探索精神,到古遗址一定会仔细勘察,对文物进行搜罗。苏轼正是具有耐心吃苦的品格,才得到了古箭镞。

其实苏轼这种从田野搜集奇异的东西的意识在小时候就已经萌发。他在《天石砚铭》中就记叙了自己十二岁时在自家园子里同小朋友玩耍,掘地发现了一块砚石,得到父亲苏洵大加赞赏的事。如文“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e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6]556

还有著名的宋代第一石“雪浪石”,也是苏轼自己发掘获得的。在《雪浪斋铭》(并引)中有载:“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雪浪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斋云。”[7]574

四、与别人交换。苏轼除了通过以上方法获得藏品外,还通过交换的方法获得自己喜爱的藏品。

乐全先生遗我鼎[,我复以饷大觉老禅。[8]558(《大觉鼎铭 》)

还有: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E而D。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1237 [9](《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从材料中可见苏轼对龙尾砚十分亲睐,于是就把家藏的铜剑拿出来进行交换。此种收藏方式,至今收藏界亦非常流行。

五、通过仿制。有一次苏轼从钱塘到胶西,路过甘露寺看见了陆探微画的子板,于是就让工人临摹,然后放置在自己的公堂上,还为摹品作了赞“啼呼颠沛走百鬼,嗟乎妙哉古陆子。”84[10]表现对陆探微绘画的崇敬。还有苏轼收藏的《三马图》,此图为苏轼邀请承议郎李公麟为朝廷的三匹骏马所画的,后来苏轼让鬼章青宜结仿画并藏于家。对于书画仿制收藏较为普遍,苏轼出于对藏品的喜好,通过仿制来满足收藏情趣,实乃佳话。

六、自制自藏。收藏自己制作的东西也是苏轼藏品的一大来源。就拿藏墨来说,苏轼对墨的喜爱有点近乎着迷。他收藏了很多好墨,但总觉得不够。有记载:“黄鲁直学吾书,辄以书名于时,好事者争以精纸妙墨求之。常携古锦囊,满中皆是物也。一日见过,探之,得承晏墨半铤,鲁直甚惜之。曰:‘群儿贱家鸡,嗜野鹜。’[11]2226(文)遂夺之。”元符二年,苏轼贬官琼州,在儋耳遇到了卖墨的潘衡,他的兴趣又上来了,邀请潘衡和他合作制墨。他们弄来许多松枝,砌起墨灶,打算大干一番。开始因为墨灶砌得不合理,“得烟甚丰,而墨不甚精”。后来把墨灶作了改进,果然见效。谁知一时疏忽,“腊月二十二日夜,墨灶火大发,几焚屋,救灭,遂罢作墨”。[12]2229后在烧毁的灶中,寻到了一些烟,还真制成了墨。他得意地解嘲说:“日久胶定,当不减李廷。”

藏品的鉴赏与保护

苏轼通过精心收藏,收获十分可观,他的藏品涉及书法、绘画、奇石、砚台、木山、墨丸等领域。下面简要论述一下苏轼对藏品的鉴赏与管理保护。

首先对藏品进行诗情画意般的取名。对藏品的命名最能体现苏轼对藏品的热爱与鉴赏高度,同时也是收藏品格的具体体现。如千古名石“雪浪石”就是由于石头本生夹杂有浪花纹,而且用水冲击可见飞浪如雪,故名之“雪浪石”。雪浪既体现了石头的纹理特点,同时又具有唯美的诗情,把石头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仇池石”的命名,苏轼挖空心思、引经据典,最后以杜甫《秦州杂诗》中曾经提到“万古仇池穴,潜有小洞天”为之命名。诗情画意般命名,显露了苏轼那种怡然自得的收藏人生。

其次是对藏品进行题刻、题跋、作诗、作文以表达赞美之情。作为大文豪的苏轼,才华盖天,因而一旦收集到藏品,就不禁要题跋镌刻、作诗吟文来表达对物的喜爱。苏轼爱砚,平生收藏砚台很多:有端砚、歙砚、凤砚、“天石砚”等。面对诸多砚台,苏轼通过题刻与题诗进行鉴赏。流传至今的东坡砚就在砚底刻有行草“轼”字。字后刻有一枚篆字方印“德有邻堂”、除了在砚台上进行刊刻,苏轼还写诗进行鉴赏。于今能见的就有30多首咏砚的诗和各种写砚的文。他在《书砚・赠段_》中道:“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然此两者常相害,滑者辄褪墨。余作孔毅夫砚铭云:‘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毅夫甚以为名言。”[13]最为称道的是苏轼在这里对品砚提出了标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至今成为评砚好坏的一个标准。

又如,苏轼在收藏美石方面也做了不少的诗。苏轼把雪浪石放在盆子中进行观赏,为此他题写盆铭为雪浪石作记,并镌刻石铭于盆沿上,用心良苦。还有苏轼与王晋卿争夺仇池石时所作的《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一首,可见苏轼对石的高超鉴赏力:

海石来珠浦,秀色如蛾绿。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苏轼题跋作诗赞美最多的要算书画了。对字画的鉴赏十分高妙,很多书画题跋、书画评诗为后世推崇,影响巨大。题跋如《题鲁公书草》、《题羊欣帖》、《跋醉道士图》、《跋文与可草书》、《跋文与可墨竹》等不胜枚举。诸多题跋体现了其艺术思想以及审美水平。“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汉杰真士人画也。”[15]此段表现了苏轼对文人画的本质的概述。评书诗也是精辟独到,他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道:“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16]

再次对藏品精心防护。苏轼对于收藏到的东西精心呵护,视之如子,定期清理,定时护理,具有很高的收藏维护意识。苏轼对于书画的保存是相当到位的。

余虽不足以知君,愿从与可求君之昆弟子孙族属朋友之象,而藏于吾室,以为君之别馆云。[17]{颜中其 苏轼论文201}(《墨君堂记》)

苏轼对文同赠与的墨竹图,打算专门开馆保存,为藏品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对绘画的寿命有相当的益处。苏轼不仅打算辟馆藏书画,而且还对字画定期凉晒做到防虫、防霉。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18]颜中其 苏轼论文193(《文与可画oY偃竹记》)

可以看出苏轼对于珍藏的书画是认真整理晾晒了的,这样可以延缓字画的寿命。

收藏观念的精神美学

一、收藏的本质与境界――人本之乐

苏轼对收藏可以说是行家里手,在收藏观念上也建构起了一套完备的价值体系。下面主要讨论苏轼收藏的本质与境界。

宋代文人雅士的收藏,与当今世界的收藏截然不同,古人“乐心”,今人“乐利”。也就是今天的大多数藏者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而苏轼的收藏与今人大相异趣。苏轼的收藏观念在其文章中多有提及,但主体看来,其收藏的价值核心在于“乐”――人本的快意。“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19]356此是苏轼为王晋卿的宝绘堂所作的题记。此段话表明了苏轼收藏的本质就是以乐为归宿。在收藏中获得乐趣,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是收藏的价值与目的所在。而不是把藏品进行占有,这种贪婪的结果势必为物所累,不能快意自足。苏轼以“寓意”与“留意”把收藏者划分为两种类型,“寓意”反应人与物的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留意”却显示出人与物的被动与主动关系。何为主动与被动?主动即是在人与藏品关系上,谁占据主动性,谁役使谁。很显然,被役使的对象是次要并出于压抑的地位。反应在人与物上,物是没有知觉感性的东西,也就没有所谓的忧伤与快乐,而只有人才会存在这种感情。如果人与物以“留意”模式发生关系,人就处于一种执著,贪婪、围绕物不惜一切,而被物所役使,那么人是得不到快乐的。而以“寓意”模式发生关系,物便以一种媒介载体出现,被人所役使,成为人获取快乐的一种工具或者说一种介质。在寓意与留意问题上苏轼总结出了两条结果:人处于寓意状态即使是微小的东西都可以带来快乐;处于留意状态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不能带来多少乐趣。显然苏轼收藏价值观念是建立在物与人关系上而展开的,“以人为本“仍是收藏的中心,人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显现,也就实现了收藏的本质与境界:以人为本、超物快意的一种“乐”。

二、收藏的品德

苏轼围绕人与物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收藏品德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不妨辑要几点,以备讨论。

1、尽人事而理足。虽然在人与物上苏轼主张“寓意”但在藏品保护方面还是非常关注,前面已有实例说明。“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20]354此段话乃是苏轼为孙莘老的墨妙亭所作的记。孙莘老搜罗断碑等文物,并修筑亭子加以储存保护。对此苏轼从两个方面做了讨论:其一是物的方面来看,再好的东西都会岁着时间的流失而消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于此不必太在意。其二作为人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藏品,延长藏品的寿命才是所谓的知命、得理。这就是苏轼的收藏品德,至今为藏家们所尊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21]收藏界往往存在攀比现象,而且经常有人以自己的观点凌驾于别人的观念之上,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苏轼强调收藏不管是好东西,还是渺小的藏品,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不必以自己的口味强加于别人,同时也不要因别人的嘲笑而放弃自己的喜好,在收藏上应该保持特立独行的品格。所以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提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22]意思就是说每一种物品都有其可观之处,不能以奇怪伟丽来否定其他藏品――“存在即合理”。

3、不择手段,失其本心。苏轼在收藏道路上同样经历过沉迷藏品,不择手段。“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356-357[23]“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 358[24]“钟繇至以此呕血发V,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356[25]苏轼举出了一系列为了得到藏品不择手段,甚至去掘坟开馆,呕心沥血,其结果往往是不得好,会产生相互的猜忌,甚至害身、害国。可以说这近乎疯狂的贪欲,最终让人失掉心性。正因如此苏轼在《石氏画苑》364记中曾提到:“独好法书、名古器、异物,遇有所见,脱衣辍食求之,不问有无……今幼安好画,乃其一病,无足录者,独著其为人之大略云尔。”[26]

4、收藏之为――利人利孙。收藏不是为了独自的占有,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的占有,死后带入坟墓,这给后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叹息。苏轼对此没有评论语言可稽查。但是苏轼对于收藏利人利孙的观点是显而易见的。“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癜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27]359可以见得苏轼十分欣赏李氏的收藏,收藏不是为了占有,不是把书藏在自己的家里独自享用,而是藏在僧舍之内,让大家欣赏阅读,并希望传承后代,着实让人感到欣慰。

苏轼的收藏精神美学是其光明、正直、宽博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意义深远。

小结

苏轼的收藏以及收藏观念是文人士大夫气节的一种外显,坡的收藏方式以及收藏观念无异于都有很多独到之处,此篇小文试图通过苏轼的收藏发掘阐释苏轼的人性深层次的魅力,那就是“超然物外,怡然自得”的情致。

注释:

[1] [2] [3] [4] [5][6] [7] [8] [ [11] [12][13]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孔凡礼点校 苏轼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一版第385、558、547、356、401、556、574、558、2226、2229、 2237、356、354、357、351、556-557、358、356、364、359页

关于苏轼的资料范文6

一、古诗教学分享体悟,传统文化彰显诗情

古诗作为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其不单是诗人的才华展示,借物抒怀,其中也包含了诗人的伟大抱负与志向。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我在教学时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查阅有关于苏轼的一些资料,对诗人有初步的了解。给学生两天的时间进行准备。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由组长展示搜集的资料,在资料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对作者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印象和感悟。这种感悟在教学过程中的诵读环节,有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朗诵比赛,然后每组推荐一名读的最好的来领读,这样就可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学生与作品,与作者在次达到心灵上的合二为一。此时,我们不妨再向学生介绍一些风格类似的其它诗歌供学生选择阅读。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了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之外,便也会在对内容和诗人情感的体会上下些功夫。搜集整理,深情朗诵,感受体悟,如此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和诗情,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气质内涵。在共同的搜集展示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朗读、诵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合作分享,传统文化彰显魅力

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从中不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从而让中国的桥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牙,历久弥新。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三、汉字教学分类整理,传统文化乐趣丛生

上一篇好累啊

下一篇抹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