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控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风险控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风险控制

安全风险控制范文1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近年来,电网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电网特征、运行特征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系统特性日益复杂,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加大。 由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没有控制好这些安全风险,就容易发生电网运行故障,甚至会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从近年来的多起电力调度事故可以看出,如果电力调度出现问题,造成电力系统运行不稳,进而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的现象,给社会经济和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 有必要对电力调度的风险进行分析,对其风险做出科学评估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尤其是安全风险的辨识.风险的评估方法以及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成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调度的关键所在。

1 电力调度控制的现状

我国电力调度系统共分为五个层次, 包括国家电力调度数据一级网、区域二级网、省级三级网、地市四级网和县级五级网,并且将各级发电厂和变电站纳入其中。 这种电力运行方式是统一和分层相结合,相辅相成构成的。

国内电力调度实行的是如图 1 所示的四级调度管理系统, 电网调控运行人员的总体素质直接关系着保障大电网安全的各项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到位。

从近年来全国的电力调度安全状况看来, 电力调度安全情况并不乐观,电力调度的安全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由于各种疏忽、 经验缺乏或者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安全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得不到保障,各种电网事故屡次发生。 从历年来的情况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国内全部电力系统事故中误调度、误操作等事故占到了的 40%左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2 安全风险控制概述

安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风险管理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上世纪 30 年代的事故学理论,风险控制理论是以高危险和隐患行业为研究对象的,对于风险和隐患进行确认研究,对其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起到控制风险,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效果。 安全风险控制主要有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两方面内容。

(1)危险辨识。 电力调度过程中,人为因素对于安全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 GB/T13816-199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其中规定的生产过程中第 5 类危险因素与电力调度中的危险因素相关,都属于行为性因素,主要包括:指挥错误、操作失误、防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风险评估。 电力调度作为一个运行系统,对该系统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确认系统内部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对于电力调度系统常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进行分析重大危险。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的分析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指标,分别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体暴露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度、事故发生的后果和风险性分值。 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值在 0.1~10,并且在这之间定出若干中间值,如表 1 所示;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值在 0.5~10之间,在这之间定出若干中间值,如表 2 所示;发生事故的后果值在 1~100 之间,在这之间定出若干中间值;风险值分为五个等级。

风险管理实施在安全生产的不同环节, 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①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 ②损失发生中的应急管理———控制风险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尽可能减少损失。 ③损失发生后的事故管理———努力使损失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3 电力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力调度控制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系统内部的因素、人为因素等,电力调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①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全问题;②管理上的不安全问题。

3.1 系统内部的安全问题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调度逐渐实现自动化,并且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但是系统内部的安全问题也不断显现, 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自身和环境两方面缺陷。 其中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系统建设时埋下安全隐患,并且系统对于安全问题的警告信息过多过杂,导致许多真实的安全问题被掩盖来。 并且系统设备存在老化的状况,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间接导致安全性能降低,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加大。 现在所使用的系统运行模式容易导致系统通道故障,并且维修耗时较长,在维修期间,电力调度无法正常运行,调度员的工作难以开展。 其他系统内部的问题,如设备发生故障,监控设备发生故障,信息传输故障以及其他后台系统发生紊乱的情况。

3.2 环境因素引起的安全问题

另外,环境因素也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大影响,譬如人迹混杂、运行环境不良等情况,设备要想安全运行,就必须对电源进行相关的维护管理,而这一方面也严重欠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调度监控网络还有受到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危险。其他自然因素包括狂风暴雨、 水灾等情况也会影响到电力调度的安全。

3.3 管理上的安全问题

电力调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管理上的安全问题。 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问题属于行为性危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主要包括操作失误、指挥失误、监护失误等问题。

(1)管理方式不完善,所谓管理上的安全问题 ,随着新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设备和新模式, 因此管理模式也应该跟着进行更新。 但是管理上的变化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由于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出现漏洞等情况,对安全基础工作不重视, 并且一味的强调先进的设备而没有对安全隐患进行防范,因此对于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且技术管理不到位,运行规程编写的不完善,内容过于简单,使得先进设备的使用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

(2)操作失误 ,电力调度的安全问题属于行为性危险 ,主

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调度员对于安全运行的重视程度不高,不按章办事,对于系统的运行方式并不完全清楚,容易误下命令;当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拟写调度指令票容易出现错误;在与现场进行核对的过程中,由于现场汇报不清或交接班时没有交接清楚就匆忙进行操作等也容易造成错误。 ②调度员的责任心不强,调度术语不规范,存在过于依靠经验的现象。 班组基础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活动会开展不正常或流于形式,调度员安全意识淡薄,规程制度执行不力;班组对于一二次设备台账资料管理不到位, 使调度员对电力设备运行情况不熟悉。

4 电力调度控制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1 加强安全网建设

因为电力调度控制安全风险属于人为性风险,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问题就要加强对人的管理: ①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在新的电力形式下,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加强对安全控制的重视,落实制度政策。 制定符合上级规定和本电网实际的中心、专业、岗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网各成员的安全职责,提高安全工作能力。 ②要加强员工的技能和意识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网络活动,加强安全网各成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群体的素质水平,重点培养对于系统运行故障的判断识别能力。

4.2 加大技术投入

由于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深入, 因此对于二次设备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 要加强技术投入,以改进设备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并且在电力调度过程中使新技术不断的成熟起来。 首先要在采购环节把好关,对于无质量证书的产品一律不得采购。在设备运行期间,做好维护工作,并且尽量改善设备环境,坚持设备巡检制度。 定期对电网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且对系统要进行实时监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一经发现,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之泯灭于萌芽阶段。

4.3 增强风险规避制度建设

(1)要 加 大 对 安 全工 作的重视 程度 ,不仅要在设备 、员工素质和责任性上下功夫,更要建设一套体系完备、运行有序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明确各方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实处。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在制度下做到安全有保障。

(2)加强电力调度现场的坚持和监督,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对于形式主义要严格杜绝,对于管理上的漏洞要及时改进,逐步转化管理模式,轻人治而重规章制度,并且不能一味的依靠设备的监控,还要加强现场管理。

(3)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安全管理体系,如安全责任体系及安全目标、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等,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从风险管控方面着手,切合实际,认真开展电网调度安全分析、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分析、电网二次设备分析、电网安全风险评估和危险点分析等工作,并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5 结 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不断加强电网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评估和电网调度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积极推进电网调度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本文对电力调度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简要的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安全风险控制范文2

1.1设计阶段安全风险控制

1.1.1强化岩溶隧道安全风险判识,提高隧道监控管理水平根据前期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结合沿线工程地质情况,分门别类,加强研判工作,制定安全风险对策。加强隧道可研和初设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反复踏勘、多次核对和比选,并根据设计资料对安全风险进行专家评估。

1.1.2强化技术措施,规避(降低)岩溶隧道安全风险岩溶隧道极易与地下暗河或溶洞等地下岩溶管道相交,因此,隧道一旦发生选线不当、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出现大量涌突水,对施工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从而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环境影响及工期延误。按照“规避极高风险,采取可靠的应对措施降低高度风险,残留风险在中度及以下”的原则,通过风险评估,对岩溶隧道的选线采用了改线、调坡等技术措施加以绕避,规避了安全风险。2.1.3强化超前地质预报,细化风险对策措施开展TSP203地震波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炮眼加深、超前水平钻、地质素描等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结合掌子面所揭示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趋势及前兆进行分析和评判,相互印证,相应优化调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

1.1.4强化设计动态管理,落实施工过程安全监控坚持地质选线和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工作。通过在设计中制定可靠的工程措施,将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可控的风险,在施工期间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变更设计和观测记录分析,进一步消除施工中可见的安全风险,保证隧道工程及铁路的长期运营安全。

1.2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1.2.1余家隧道可研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余家隧道(原齐耀山隧道)可研设计阶段采用穿越齐耀山背斜、下穿白羊塘溶蚀槽谷的低线长隧方案(隧道全长8560m),通过大量可溶岩地区及断层破碎带高压富水区,该方案隧道最大埋深约447m,位于白羊塘槽谷下约70m。白羊塘槽谷处在T2b碎屑岩和T1j碳酸盐岩的交界处,碎屑岩为阻水层,较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发育的岩溶水,向槽谷区运移受阻于阻水层而富集,易形成带状富水。齐耀山背斜褶皱的走向裂隙和横张裂隙是岩溶发育的主控裂隙构造,也是岩溶水向槽谷运移的主要通道,槽谷区发育走向断层,纵贯槽谷,上下盘断层隙不但导水、储水,而且有利于水动力循环,有利于岩溶向纵深发育。余家隧道可研阶段岩溶特征及风险判定见表1。根据白羊塘溶蚀槽谷及齐耀山背斜岩溶特征判定,可研设计阶段余家隧道突水(泥)、地表失水初始风险等级为极高。借鉴相邻宜万铁路及沪蓉西高速公路齐耀山隧道建设、设计和施工经验,将规避和降低岩溶突水(泥)安全风险做为设计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管理任务。

1.2.2余家隧道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根据初步风险分析结果,在可研阶段低线长隧方案基础上,比选抬高线路高程,以桥通过白羊塘溶蚀槽谷的高线短隧(隧道全长3920m)方案,使隧道主要位于垂直循环带—季节循环带,极大地降低了隧道开挖出现高压突水及揭穿大规模溶洞的风险。初步设计阶段余家隧道有80m段落突水(泥),初始风险等级为极高,占隧道全长的2.29%,残余风险等级为高度。评估认为虽然突水(泥)极高风险段落不长,在采取可靠技术措施的情况下安全通过的概率较大,但仍然存在着一旦发生就无法接受的风险损失,或者工期难以保证。为此,经专家论证,认为必须消除极高风险段落,以降低全隧安全风险。

1.2.3余家隧道施工图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根据余家隧道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并结合风险评估情况,将余家隧道进口由小人字坡(进口纵坡长850m)调整为大人字坡(进口纵坡长1770m),变坡点高程由1424.66m抬高到1427.55m,以抬高线路高程。通过取消出口浅埋段,余家隧道长度由3920m减至3491m,缩短了429m,隧道最大埋深由370m降至351m。施工图设计阶段规避了极高安全风险,只存在540m的突水(泥)高度风险段落,占隧道全长的15.47%,可接受。余家隧道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统计见表2,可研阶段线路方案比选见图2,初步设计阶段岩溶选线见图3。

2实施阶段安全风险控制与应用

2.1实施阶段安全风险控制

2.1.1建设单位招标及实施阶段安全风险管理为从源头加强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结合隧道工程特点,提出隧道风险等级和管理要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组织机构、人员要求、各方应承担的风险管理责任,界定风险分担的原则、风险的接受准则和费用,并要求投标文件响应招标文件,说明本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新发现或预测到的各种风险,明确风险监测办法及重大风险的应急措施。此外,在隧道建设实施阶段强调狠抓落实,适时开展安全风险研判、分析和评估,通过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和处理措施,切实做好实施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思路是:强化意识,加强研判,控制过程,突出应急。

2.1.2施工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制定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施工单位是风险控制的实施主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逐条细化风险控制措施,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及职责,落实人员、设备、材料及现场安排,制定监控、监测及预警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及演练安排。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审定后,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善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施工单位按照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报建设单位批准。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组建专业作业队和专业作业班组,配置相应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将有关风险控制措施、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向作业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说明,并派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施工。严格组织实施并进行动态管理,风险管理突出“四个强化,五个狠抓”。即: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过程控制,抓好巡视检查落实;强化设备配套,推行隧道机械化施工;强化监控手段,实行信息检测分析;狠抓架子队建设,狠抓超前地质预报及隐伏岩溶探测,狠抓隧道风险监测,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狠抓应急处置。

2.1.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超前地质预报体系以超前水平钻探为主,地质素描、TSP203、地质雷达、炮眼加深、红外探水等为辅进行综合地质预报。在一般风险段落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等地质预报工作,在岩溶或断层破碎带富水区采取超前探水,超前注浆,径向注浆减缓突水、突泥风险,降低残留风险等级,将风险由“高度”降为“中度”。超前地质预报频次见表3。

2.2案例应用:余家隧道马槽洞暗河影响区风险分析

2.2.1溶腔的查找和判识余家隧道马槽洞暗河影响区采用TSP物探先行,TSP预报显示DK248+977~+984,DK249+031~+038和DK248+049~+069存在溶洞或岩溶管道。结合TSP物探结果,采用超前钻孔探测,对掌子面前方溶腔规模特征、充填介质特征、水文特征、环境特征进行预测、分析,最终判定隧道在DK248+940处进入溶腔,且钻探显示溶腔为空腔。隧道接近溶腔时,采用风钻钻探对溶腔临近界面进行区域锁定,通过钻进速度、排碴情况、水量大小,按区域确定溶腔岩盘厚度,根据超前钻孔及风钻探孔,确定溶洞在隧道拱部岩盘厚度,精确爆破隧道拱部揭示溶腔。

2.2.2溶腔揭示在爆破后,揭示溶洞位于隧道拱部,在线路右侧形成一溶腔大厅,纵向长50m,横向宽60m,高15m,自线路右侧发育至左侧,揭示里程为DK248+940~+980,大厅内有2处落水洞与地表相通,沿线路左侧大里程方向变为平行于线路的1个狭长溶洞,断面逐渐缩小,向大里程方向延长100m。溶腔内常年有积水,水量大小随地表降水变化,洞内充填碎石、块石土及软塑状黏土。其后分别发现7个溶洞,均为马槽河暗河溶洞分支管道,溶洞内有流水,积水深2~5m,暗河管道底板均低于隧道底板标高。

2.2.3溶腔处治为了揭示前方地质情况,并防止隧道弃碴堵塞暗河,施工中临时采用圆木封堵暗河出露口,并将其作为施工通道。溶腔壁采用锚网喷射混凝土或浇筑混凝土护拱结构保护层,并通过调整相应段落的围岩级别,以加强支护。通过对进口段溶洞1个完整水文年的连续水量观测,发现雨季期溶洞水量增大,地下水位上涨,暗河水进入隧道。为保证岩溶水能得到有效排泄,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期间安全,于线路右侧25m处变更设计,设置长676m的泄水洞,增设3处横向排水孔,以确保左侧溶洞的岩溶水可通过排水孔引入右侧溶腔,进而排入泄水洞。溶洞通过段仰拱及边墙底溶洞开挖后清除充填物,再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密实。

2.3余家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效果余家隧道2009年1月开工建设,DK248+874DK249+540段开挖揭示出岩溶发育,揭穿多处互通溶洞群,溶洞大小不一,发育程度各异,大多数洞穴存在块碎石、黏土充填,并常有石钟乳、石笋等,溶洞内地下水发育。经观察,大多数溶洞内有静态积水或动态流水,部分地段为地下暗河通道,形成了较复杂的进口暗河系统。上述溶洞均表现为枯水季节水量较少,雨季时水量较大,可认为位于地下水垂直循环带—季节循环带,因此,有效地规避了水平循环带将面临的高水压、大规模溶洞等不良水文地质条件,而洞身及出口段落溶洞则只是零星出现。余家隧道溶洞形态见图4。余家隧道于2010年12月安全贯通,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大的涌水及高压岩溶水突出,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全线安全风险控制应用效果

渝利铁路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强化意识,加强研判,控制过程,突出应急”等措施,采用设计阶段优化线路,施工阶段风险计划、辨识、估计、评价及控制相综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风险。全线所有的隧道工程在预期的工期内贯通,并有所提前。其中,5座岩溶高风险隧道平均提前7.2个月贯通,初始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余家隧道及方斗山隧道分别提前8个月和11个月贯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渝利铁路重点隧道施工情况见表4。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注重提前介入,实施源头管理。坚持严把设计源头关,深度介入前期工作,参与勘察设计过程,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设计部门的协调,抓住在可研、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等各个阶段的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的优化工作,尽可能在设计阶段有效规避风险,从根本上抓住安全风险防范的源头,降低可能的风险灾害损失。归纳出以下3条控制风险的选线设计原则,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1)在越岭地带通过抬高线路高程,使线路在溶蚀槽谷顶通过或露出地面,缩短隧道长度,降低工程风险。2)在有暗河或河流切割可溶岩构造地区,通过靠近该区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在暗河地段使隧道靠近暗河,通过泄水洞等方式进行有效排泄,或将隧道置于相对安全的岩溶水垂直循环带内。3)新线应尽量靠近且高于既有或在建隧道工程。一方面,可以借鉴既有工程施工经验,减小施工风险;另一方面,靠近既有工程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降低岩溶涌突水风险。严抓过程控制,坚持安全风险的环节管理。项目前期及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从各个阶段严格按要求组织开展工程风险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强化施工方案审查的风险控制。狠抓现场管控,坚持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落实各项措施。一是要根据风险隧道评估结果、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细化隧道风险控制措施。二是运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对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进行超前预报。三是依靠风险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管理手段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先探后挖”和“五不开挖”原则,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强沟通,及时反馈信息。

安全风险控制范文3

企业经营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妥善管理自身企业的信息。近年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逐渐开始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因此,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许多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以及制度改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稳定经营。在介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前必须厘清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与企业风险控制定义,因此,本节将着重介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以及企业风险控制的定义。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简单来说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企业硬件和软件,保护网络存储中的各种数据不受偶然因素的破坏或者恶意的原因被攻击。对于信息安全的认定通过包括4个指标,即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保证信息数据不被泄露,保证信息数据能够正常使用,保证信息数据能够控制管理。要想做好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关于信息的传输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互联网传播,局域网传播,硬件传播等等。要想实现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于保护信源、信号以及信息。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综合学科知识基础的工作,从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需要具有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技术、密码技术、通信技术。从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来讲,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时保护企业内部经营信息数据的完整。经过近十年来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企业信息安全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目标。所以,怎样把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融合起来就是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必须通过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体系实现。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在企业信息安全遭遇威胁之前,提前对企业的信息进行风险预估,并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活动降低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从而尽可能减少因为企业本身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漏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常见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体系建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分配机制,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对各自信息安全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第二,设置规范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标,对企业存在的可能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漏洞予以风险定级,方便企业管理者对不同的信息安全管理漏洞采取有区别的对策。第三,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让企业内部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内部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性。第四,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效融合,重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通过风险控制对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式进行正确评估,找出现行的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手段中存在容易忽视的地方。

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存在的不足

1.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而隐秘的工作,因此,必须增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但是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很多企业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上,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风险意识并没有严格要求。此外,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开展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培训,并没有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以及问责机制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实行监督,这无疑给别有用心或者立场不坚定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留下了危害企业信息安全的可乘之机。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不过关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多许多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密码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等,应当说成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但是,现实是许多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并不过关,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硬件并不过关,在物理层面对企业信息缺乏保护,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没有及时更新,一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也并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理论严重滞后,这种技术的落后很容易让企业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近年来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猖狂,很多服务器、系统提示安全补丁的下载更新以及客户端的时常更新成为一个恼人的问题。作为一个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企业内部设备数量比较多,尤其是客户端数量占了较大比重,仅仅靠少数几个管理员进行管理是难以承担如此大量的工作量。另外,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不成熟也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3.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仅仅需要理论制度的完善,更加需要一系列配套监督机制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通过调查分析,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制度只能流于形式,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执行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并没有及时更新,使用,甚至企业内部计算机的防病毒软件还被企业员工卸载了。部分企业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不相关,认为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企业信息安全部门的事。第二,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仅仅由企业信息安全部门“一人包干”,企业信息安全反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一些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所了解的少之又少。

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常见的技术手段

1.OSI安全体系结构

OSI概念化的安全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它的设计初衷是面向客户的,提供给客户各种安全应用,安全应用必须依靠安全服务来实现,而安全服务又是由各种安全机制来保障的。所以,安全服务标志着一个安全系统的抗风险的能力,安全服务数量越多,系统就越安全。

2.P2DR模型

P2DR模型包含四个部分:响应、安全策略、检测、防护。安全策略是信息安全的重点,为安全管理提供管理途径和保障手段。因此,要想实施动态网络安全循环过程,必须制定一个企业的安全模式。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实施所有的检测、防护、响应,防护通常是通过采用一些传统的静态安全技术或者方法来突破的,比如有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认证等方法,检测是动态响应的判断依据,同时也是有力落实安全策略的实施工具,通过监视来自网络的入侵行为,可以检测出骚扰行为或错误程序导致的网络不安全因素;经过不断地监测网络和系统来发现新的隐患和弱点。在安全系统中,应急响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解决危险潜在性的最有效的办法。

3.HTP模型

HTP最为强调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整个系统中的价值。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企业信息安全最为关键的参与者,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直接主导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不仅仅是企业信息安全的保障者,也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威胁者。因此,HTP模型最为强调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另外,HTP模式同样是建立在企业信心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技术防范的基础上,HTP模式采取了丰富的安全技术手段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最后,HTP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监督,对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监督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HTP模型的应用,找出HTP模型中的漏洞并不断完善。

四、完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降低风险的建议

1.建设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1)充分调查和分析企业的安全系统,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系统模型,安全系统被划分成各个子系统,明确实施步骤和功能摸块,将企业常规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联动协议相融合,实现信息安全监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成立一个中央数据库,整合分布式数据库里的数据,把企业的所有数据上传到中央数据库,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与有效运用。

(3)设计优良的人机界面,通过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运用,为企业管理阶层人员、各级领导及时提供各种信息,为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根本上提高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

(4)简化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通道,对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进行程序化设计,加强对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设计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

(1)确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

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首要工作是设计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明确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工作能容,才能建立相关围绕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为目标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才能顺利通过对风险控制的结果的定量考核,检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风险,定性定量地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找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办法。

(2)确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

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的特殊性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办法,其中,不同企业对于能够承受的信息安全风范围有所不同,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承受范围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来制定。不仅如此,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也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

(3)组建适当的评估管理与实施团队

安全风险控制范文4

关键词:电能;安全生产;电力管理;风险控制

1配网安全管理的内容

1.1配网设备

配网设备作为配网作业的基础内容,只有配网设备符合生产标准,才能够保证配网的正常进行,配网设备的维护主要是指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对各个电力基础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主要对各种绝缘部件性能的检测,以及各个关键部位和接头重点部位的检修,确保配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1.2配网运行

为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及时对配网运行进行维护,以便于更好的了解电力运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更好进行检修和修复。进行配网运行维护需要运维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隐患,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从而将配网损失降低到最小。配网运行中的维护能够帮助电网正常有序的工作,及时改善配网缺陷,对于配网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3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维护主要是指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及处理,将其结果传输到主机系统中,供电系统进行相关的维护、升级与完善,并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进行更好的维护与运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缺陷与不足,在规范有效的操作下,更好的提高配网系统效率,从而更好的进行配网作业。

2配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配网安全生产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配网安全生产能够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供电企业作为特殊的基础性产业,其所处的生产环境较为危险,不仅拥有较多高温高压等设备,使用较多易燃易爆产品,同时对于特种作业要求较大,这也就要求配网作业必须严格进行安全管理,从而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任何一个产业自身都要求能够安全生产,供电企业也不例外。安全生产能够保障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创造更多的利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除此之外,供电企业特点决定着配网作业必须安全进行,配网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重要事故,极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给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配网安全生产中风险控制的方法

3.1消除法

消除法是从根本上解决配网作业危险源的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在配网作业环境中,消除各项危险因素,尤其是电力基础设备的检修。对于易于发现的各项危险因素,应及时消除,确保从源头上避免危险的发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危险源都容易被发现,因而,消除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隐蔽性的危险难以及时发现。

3.2代替法

代替法主要是指使用低风险且性能较高的设备代替传统系统中的高风险、高故障率的设备。供电企业应及时了解国内外供电企业的发展,引进更加高效、节能、安全的设备,从而保证配网作业的安全进行。代替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配网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降低操作风险,避免各项事故的发生,因而被国内外众多企业广泛采用。

3.3隔离法

隔离法主要针对难以消除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隔离,使其处于特定环境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通常使用在配网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将危险源从正常的配网作业中隔离开,从而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隔离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4其他方法

3.4.1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主要是指对进行配网作业的工作人员,如配网设备的检修人员、配网作业的日常工作人员等,进行各类安全措施防护,从而实现对工作人员的人身保护。供电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工作内容具有针对性的选择个人防护措施,切实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4.2行政防护

行政防护主要是指通过各项行政手段例如加强培训与监督、改善工作制度、适当调配工作人员等方式,来降低配网作业中的风险。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行政防护体系,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从细节做起,切实保证配网作业的安全进行。

4配网安全管理提升的对策

4.1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

供电企业作为特殊的基础行业,其能否进行安全生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配网设备及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而,供电企业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掌握最新的操作及专业技能,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配网作业过程中的问题,降低配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

4.2加强经验交流,提高实践能力

供电企业应定期组织各个部门的生产及工作人员召开讨论会,分享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并进行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及时调整自己在工作中的方向。同时可进行配网作业方面经典案例,共同学习交流,掌握处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确保配网安全生产。

4.3加强对配网作业的日常维护

加强对配网作业设备的日常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供电企业应对配网设备、配网运行及电力维护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维护及排查,及时发现配网作业中的问题,降低安全隐患。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相关步骤,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从而降低配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

5结语

供电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加大配网作业的安全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风险控制,确保配网作业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安全风险控制范文5

关键词:煤系采空区;瓦斯隧道;安全风险控制

1瓦斯隧道

对瓦斯隧道的迁移深入研究,瓦斯隧道区域地质环境和构造的天然气沿着裂缝形成的隧道,相比于隧道煤系地层和煤层风险会低一些。采用模糊的评价方法,在煤系采空地层对瓦斯隧道进行评估。结果证明,瓦斯隧道需要注意的要点增加。如,总结了矿床是国内外隧道工程,建立了煤系地层隧道,煤系采空地层的隧道需要注意,由于煤系的原因而导致的天然气火灾、爆炸、爆发等,而且还提出了必须把隧道进行强化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对瓦斯隧道产生的伤害得到有效的治疗[1]。应用风险管理理论,采用调查分析对瓦斯隧道进行了模糊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利用科学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隧道之中,隧道瓦斯防治技术的系统是瓦斯隧道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价值。瓦斯爆炸是煤矿、铁路、公路、地铁施工建设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它很容易发生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瓦斯隧道建设安全是有标准的。分析了巷道的破坏,对隧道施工事故类型,并且对瓦斯隧道进行相应的有效的安全措施为减轻风险[2]。瓦斯爆炸是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加强安全瓦斯隧道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公路、铁路、水电建设、市政等大型隧道越来越多的需求,通过煤矿采空区煤地质学、天然气,一批城市燃气隧道建设在不断发展,地铁隧道施工是在瓦斯隧道施工中的大项目,如有不当,气体往往可能导致煤气中毒和窒息,直接对人产生巨大危害。在工人隧道建设史上有许多重大瓦斯爆炸发生,这些事故对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运输和基础设施发展上,隧道工程产生的气体,而气体瓦斯灾害是威胁隧道施工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在设计技术研究建设,必须小心。瓦斯灾害是地下铁路、公路和一个最大的灾害在西部地区建设中最后常见的地质灾害,灾害发生时,人员损失很重,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瓦斯隧道危害

在有危害气体的隧道中施工安全管理是软件瓦斯隧道灾害,煤气、岩等化学物质在释放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气体,在隧道中其基本成分是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还有少量的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氢气(H2)、二氧化硫(SO2)和其他烃类气体。这些气体有危害,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燃烧的火;②煤矿爆炸,导致致命的气体浓度的增加;③如果空气中氧浓度相应降低。当瓦斯浓度超过40%,就有可能有人窒息的情况发生[3]。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下,中国已经建成了大约100多条的隧道,在这些隧道中,大约有75.8%是瓦斯隧道,其中有22.6%的是公路隧道。比例的气体水平低是高瓦斯煤气站,并且占43.5%的隧道,这些数字对于隧道来说隧道是个极大的危险。发生煤气安全事故的大部分都是瓦斯隧道中的气体造成的。对瓦斯的性质和临界分析,建设天然气是煤(岩)层的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是甲烷(CH4)、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和少量的一氧化碳(CO)气体组成。对瓦斯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气体含量多会造成人员窒息。甲烷是无色无味的,当发生漏气的时候,甲烷气体不断的充满整个空间,这时的隧道,空气中的氧气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工作人员因为无法吸收足够的氧气窒息而死;②一定要避免火种,甲烷是易燃气体,遇见火种会燃烧,严重的话会爆炸,甲烷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燃烧引起火灾和爆炸,突然的高温高压气流通过强大的冲击波,爆炸的冲击点的速度向外沿轨道扩散,形成巨大的火花[4]。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往往是比较高的,而且其中较多时因为煤气中毒或窒息而死,甚至还有可能会产生的是瓦斯气体的点燃、煤尘爆炸、煤和天然气等爆炸造成的,除了上述的爆炸事故之外,还有可能出现煤机或压力机的爆发,这对于工程的后期安全开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瓦斯隧道的特点,隧道与隧道施工的新法律的基本原则,通过人工开挖钻孔爆破方法,爆破后在隧道表面大幅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进行检验,有时由于通风条件不理想,气体浓度会迅速增加,从而造成瓦斯涌出造成瓦斯事故。此外,由于气体在瓦斯隧道的顶端变化,并且隧道的截面面积较大以及隧道模板台车很宽,所以我们需要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如果效果不理想,就很容易在一个隧道通过气体收集层减少损失。如果隧道里存在一定浓度的瓦斯与空气,它们相互混合并被点燃火,就会导致火灾或爆炸[5]。

3瓦斯隧道安全风险控制

3.1监测预报

针对大多数瓦斯爆炸案件,从中吸取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也找到了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的原因。因此,在瓦斯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将这些燃气在隧道中的信息进行检测,只有监测好了,才可以保证后期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根据现有的规格,为监测气体的隧道施工中设计一系列的监测技术方案,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形成安全的瓦斯隧道。在隧道施工中安全生产,减少瓦斯隧道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2隧道工程

根据前期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瓦斯隧道中实际的通风效果一般,一般接近于80%或70%的瓦斯爆炸事故是因为瓦斯矿井通风不好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消除气体是减少瓦斯爆炸的主要部分,也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地方。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是合理的,拥有理想的通风系统,防止瓦斯隧道中甲烷、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防止瓦斯窒息、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建设。天然气领域可以与新闻界相互联系。隧道掘进工作面是必须避免的,并且独立的。

3.3分离气体

将气体从顶板上分离,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气体的泄露问题,在隧道突泥中,充分利用好绝缘气体的优良特性,在矿山法隧道开挖中,一般都是使用封闭结构的气体,所以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气体的封闭:①封闭注浆开挖防线防线低瓦斯量,形成一道防线防御;②如果气体量特别高,则形成两道防线,在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道防线防御;③在瓦斯隧道中对瓦斯气体设立最多的是第三道防线,开挖围岩进行防御。

3.4在隧道中的设备和电源配置问题

在瓦斯的隧道建设过程中,一般是需要电气的照明设备的。这样在产生爆炸等突发状况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进行应急的操作等,在固定固定安装照明、通信、信号等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控制电缆并且采用铠装电缆,利用塑料的隔绝性,安装照明变压器、电气开关,利用这些来进行防爆[6]。

3.5发展燃气事故应急预案隧道

瓦斯隧道中有许多不可控因素,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大事故,往往造成的事故,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甚至有些事故在一瞬间发生,没有能够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因此,为了避免大事故发生,做了应急预案,对事故或灾害组织了应急措施,进行了安全风险控制,在瓦斯隧道施工前,根据瓦斯隧道中所发生的重大事故。如,瓦斯窒息事故、瓦斯爆炸等,做出了应急措施。在瓦斯事故发生时,能达到快速的得到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有的员工在培训期间进行了多次的应急演练,在第一时间减少伤亡。

3.6提前预测瓦斯隧道的安全性

在瓦斯隧道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构造和瓦斯溢出的隧道综合情况,进行分析超前地质预报瓦斯隧道的特点。为确保地质预报的准确性,需要进行试验证明,首先,试验气,根据以往的瓦斯爆炸事故,明确的知道爆炸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隧道施工中存在信息遗漏、泄漏等情况。因此,为了确保瓦斯隧道的安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在瓦斯隧道中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其次,要考虑隧道通风系统可靠性,在相关的不连续通风瓦斯隧道时,隧道内的瓦斯浓度标准溶液不应超过国家标准值,而且稀释烟雾和粉尘,主要目的是必须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执行。

3.7瓦斯隧道塌方防治场作业

对于穿越煤层和以及空区的瓦斯隧道而言,由于受到了开采之后的松动干扰和控制,整体的结构比较松散,稳定性能一般比较差,所以极易产生塌方的问题,并且,也十分容易引起塌方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灾难。比如,2004年12月7日,在都江堰到汶川某地的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就突然发生塌方事故,塌方掉落的物体导致了隧道整体的气流无法较好的流通。原本蕴含在岩层中的一些瓦斯就直接流出,遇到火源后就直接产生了爆炸,直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2005年12月22日,都汶高速公路在进行隧道挖掘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塌方,瓦斯向外涌动后造成了较大威胁,由于某处配电箱的电线短路,从而带来了火花,直接引发了特大级别的瓦斯爆炸事故,一方面造成多人死亡;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结束语

由此可知,瓦斯隧道一旦发生塌方的事故,那么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起瓦斯塌方的事故和问题,尽组最大的可能避免塌方发生。如果发生塌方事故,就需要及时处理,保证后期没有二次塌方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参考文献:

[1]赵阶勇.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及问题探讨[J].隧道建设,2011,31,(1):82-87.

[2]莫现叁.跳花坡瓦斯隧道安全设防综合技术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5):61-64.

[3]汤世良.浅谈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监理[J].都市科技与企业,2015,(5):120.

[4]罗太友.公路工程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3,(4):139-140.

[5]陈磊.煤矿瓦斯治理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8):37.

安全风险控制范文6

关键词:电力 调度 安全 风险

电网调度是我国电力运行的指挥机构,负责电力运行过程中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工作。在电网调度中,安全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任何失误操作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甚至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电力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电网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影响电力调度安全的主要因素

电力调度人员是保障电力调度安全的关键,电力调度人员是否掌握先进的调度技术,是否能够对电力调度做出正确的判断,都将对电力调度安全形成影响。因此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就必须全面提高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了解和掌握调度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通常情况下影响电力调度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1.1调度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电力调度安全技能。电力调度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系统工作,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而目前仍然有一部分电力调度工作人员仅局限于日常倒闸、供电与放电等工作,对电力调度理论知识疏于学习,在工作总遇到问题不去仔细研究,遇到困难就回避,甚至在出现调度事故时,不知所措,拿不定注意,导致电力事故扩大化,对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些都源于调度工作人员的调度安全技能缺乏。

1.2调度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电力调度工作需按流程造作,长时间枯燥乏味的工作,容易麻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导致电力调度安全防范意识下降,对电力调度操作程序不够重视,在进行电力调度时往往因为一时疏忽,就犯下严重错误,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1.3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心理素质较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力运行工作的不断规范,电力系统运行大事故发生的机率也大大降低,调离调度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也越来越少,因此工作人员在应对大的故障的机率也就大大降低,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应对故障的心理准备,一旦故障发生,调度人员往往反映迟缓,这充分表明其心理素质水平不高。

1.4电力调度管理更新换代较慢。我国电力系统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电力系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对新事物缺乏了解,忙于应付日常工作,电力企业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对其造作规章制度没有及时建立,这就导致了管理空当,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失误,些都给电力调度人员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1.5电力调度检修不够彻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电力系统日常检修工作必不可少,检修工作意义重大,通过检修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对隐患 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电力调度检修工作作为检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人员在检修时,由于工作疏忽,检修不到位或是检修不彻底,极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到电力调度安全。

2、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

在进行电力调度操作时,对于工作票的审核接收与执行进行认真核对,对工作票相应项目与内容严格审核,确保其填写无误。对于正确无误的指令票,应该在规定时间段内预发,倘若没有在这个时间段预发指令票,那么这个指令票将会成为过期或者无效处理。对于执行的指令票无论是以网络发令还是其它途径进行传递的,在指令票上面都必须写明相关姓名、时间等一切信息和内容。对操作指令票进行审核,电力公司的审票调度员务必对所调管范围内的一切电力设备状态及运行方式,必要的参数掌握到一定熟悉的程度。主值或者以上的调度员须认真负责,严格审核指令票并签名后方可执行。调度员应参与制定风险防护措施,并且在执行调度工作过程中忠于职守,调度发令操作的过程中应避免与负荷高峰阶段相碰,雷雨等天气尽量避免实施计划安排的调度操作,每个调度员都应该熟悉基本的事故处理措施,在事前要做好一切的风险预想,在操作前规定好操作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调度任务。调度员在一系列的调度工作结束之后,就应该审核其调度指令票的执行质量,并且将调度过程中的相关设备的情况做好记录,写入交班日志。如上级调度下放或对上级调管范围内设备产生影响的,应即时汇报,准备工作票开工允许。

3、预防电力调度事故的主要措施

3.1加强事故前期预防。对于恶劣天气的现场调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测,在特殊运行方式和负荷过重的度夏期间,由于可能发生事故产生不良影响较大,尽量做到一个风险对应一个预案,做好应急和解决方案,事故发生时则可以迅速反应,正确处理,防止事故范围扩大,保证供电可靠性。

3.2明确事故现场信息。调度员在进行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明确地区的现场信息,对于当地的环境与天气情况都要及时了解和分析,与运行人员保持沟通,实时掌握设备故障情况和处理进度,明确事故性质,负责人暂停正常的停送电调度,优先进行事故处理。

3.3对电力调度事故进行妥善处理。根据远程监控和运行单位反映的事故现象中,深入分析事故现象、设备状态以及负荷损失,事故后根据电压电流与频率等数据判断事故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调度规程和现场运行规程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与处理,在操作和处理的过程中要用专业术语,保证事故的处理顺利进行,及时的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3.4避免事故态势扩大。一旦出现电力调度事故,调度员要及时做出反映,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首先需将故障点进行隔离,优先恢复正常的设备运行,送出重要负荷,保证电网稳定。隔离后的故障设备转为检修状态,安排配合抢修工作。

3.5不断完善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完善的制度来支持,电网调度安全管理也不例外。要保证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一项调度工作的明细和责任,不断加强调度人员的权责意识,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奖罚制度,例如建立完善的电网调度值班制度,明确每一个值班人员的职责,规范换班程序。在实施电网调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标准进行,实施现场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修补调度工作中的漏洞。加强电网调度现场的管理力度,避免出现完全用技术替代现场管理的现象。对调度指令的复审、复诵等要认真落实,对电网调度的危险点要事先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并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避免遇到危险时出现慌乱现象。

3.6 加大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研发力度

在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应用过程中,要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系统运行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不断加大科研力度,通过技术改革创新来弥补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漏洞,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动化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要选用质量和性能优良的设备,并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包括企业规模和运行方式等。另外,还要注意系统中各个接口的选用,在系统设计施工完成后要做好系统工程的验收工作。②要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环境检测当成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定期对运行环境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4、总结

电力调度工作与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调度工作不容忽视。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电力工作者能有所启发,对提高电网安全运行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明,陈珂宁,李文云,吴文传,谢一工,尹成全.云南电网调度操作安全风险防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