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1

关键词:学生角度;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教育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教育问题也日益明显,提高学习质量,避免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等项目被排在了素质教育的首位。下面我将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个人经历,论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索。学生的兴趣越高,积极性越高。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设计,主要考虑对学生在教学开端、教学过程中、教学结尾三阶段的不同指导方法。首先,当课堂开始时,教师需要借助一些小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段充满想象空间的小故事,一种寻找沉睡知识的大冒险,一个小型的角色扮演都可以把课堂变成学生自己主导的知识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教学过程中只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学一般采用引导学生参与竞争的方式,利用学生“喜争第一”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学得好就能得第一”的思想上,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学会在适当的时间提出适当的竞争项目以及优胜奖励。由于竞争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两类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教师要把握时间采取不同形式。教学结束时,老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所学的知识。

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喜欢上学习。在学习期间,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学生会仔细留意教师所讲与自己所想的差距进行反思,解决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种自觉学习的行为让学生更加明白所学知识,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策略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发挥主体性,外界刺激才能转化为主体自身认识结构的一部分。主体性有三个基本结构:自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在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第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一个主导者而是一个指路人,要时时关心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并且依据这些感受指引学生,让学生明白在这个课堂上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是如何看待、感受和评价所学知识与自身关系的,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和增加与学生课外交流机会等都会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学生一旦了解了自己的重要性,就会形成很强的学习欲望,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第二,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留有余地,就是要给学生展现个性和按个性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有所偏重,在学习方法上有所特点。留有余地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明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并且让学生付诸于行动。学生只有通过自我实践、探索世界、感受社会才能够领会认识是无止境的,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才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事物。

三、促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是一个最直接的课堂效果反映。学生主体演化成为“教师是主体”的现象屡见不鲜。主体意味着不能被动地接受结果,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结果形成的原因。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的效率就越高,学生越能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该设计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

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选择和确立一些遵循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并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反问。教学的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与本质及原因与结果,让学生养成仔细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其次,树立团队合作理念。团队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学生的一切思想、观点、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学生可以在团队里学习如何处理个人与团队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团队合作进行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认识转变为理念,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的内动力。学生有了收获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并且逐渐养成团队精神,互相帮助、督促。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要关心不同团体出现的问题,引导团队成员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根据主题,由各小组代表发表不同的意见,有利于解决问题,加深印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统一参与的活动,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一个被动体,而是一个主体。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社会的因素等。为了减少不利因素,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与创新,创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找到真正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2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的

高中英语课堂承接初中和大学,承担着英语教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将有效性教学引入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所谓有效性教学,即是指遵循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一般而言,有效教学表现出具有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楚明了、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以及激励学生等九大共同特征。将有效性教学方法引入,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兴趣,完善英语教学体系。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消极现象

首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对教师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多是照本宣科,套用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要改变过去的重教师的教转而推向重学生的学。

其次,课堂活动现代单一化。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中课堂活动的重要教学手段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虽然各地学校都纷纷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进驻教室已成为一种教学时尚,但在教学中,学生的目光都被华而不实的多媒体的影音所吸引,真正的学习内容却被掩盖在绚丽的图像之下,做训练时学生反应的速度也未能与教师手里的鼠标并驾齐驱。

第三,课堂容量有局限性。教育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也是新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而多数学校在考量教师课堂有效性时,仍以英语各类考试作为标杆,这就束缚了教师们的创新,限制了课堂容量的宽泛性。由于教学形式单一,课堂中呈现出“听觉型、视觉型”学生比例增高,而“动觉型、均衡型”学生比例下降的趋势。极不利于课堂的互动。

二、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设计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则直接决定着他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的教育目标,这就是说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遵循教学规律。

2.英语课堂教学设计须科学合理性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技术理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设计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所进行的规划。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灵活运用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征,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设计符合这一些特征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过程与评价标准。

3.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性

目前,英语学科的教育功能已经融入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教师要转为引导者重视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教学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创造性活动,达到学生自主地接受语言材料,完成语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体现人文性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构建有效的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主要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情境,增加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完成教师由以往的主讲到指导的转变,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听课到亲身体验和实践为主的课堂转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并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5.注重差异性教学

现在高中阶段大多实行的是大班制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整体上要求整齐划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比较多、比较难,教学目标也显得比较单一。但是,我们应看到,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差异比较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这一现状,英语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弥补,很有可能在教学中导致部分学生被边缘化或者出现“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这样的情况,这种现象显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实施了差异教学的教学方式。

6.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7.英语课堂教学提倡文化性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3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激发探索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道出了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巧设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课题。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出示课件)动物村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熊家住在村子的东头,它有一块萝卜地在村子的西头。小兔家住在村子的西头,它有一块萝卜地在村子的东头。它们觉得跑来跑去干活很不方便,于是它们在一起商量起来,小熊说:“小兔,我们俩每天这样跑来跑去干活太费劲,还不如把咱们的地换了。”小兔说:“好啊!”于是,他们到两块地里去看了一下,感到为难了。原来这两块地的形状不一样,一块是长方形的,一块是平行四边形的。怎么知道它们的大小呢?这样交换公平吗?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问题吗?

生:(跃跃欲试)想!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生:我们分别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

师: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1:S=a×b。

生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不知道。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自然的故事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突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奥秘。注重“创设情境”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撞击思想火花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火的撞击。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则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同时又能分享彼此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探索平行四边行的计算方法的:

1、大胆猜想,操作验证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和宽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板)生1:相邻的两条边。

生2:底和高。……师:下面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看看能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给第一种猜想的同学提供能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2、汇报交流验证过程

师:你们是怎样验证的?又有那些发现呢?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剪拼过程)。引导学生重点描述:

(1)怎么剪的?没什么剪开?

(2)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教师层层设问、追问,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开,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空间,让他们积极从事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对数学进行“再创造”。

三、科学评价,激发鼓励,焕发课堂生机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必学科目,是现代教育基础内容,小学教学有效性并不是说教师为学生讲了多少知识,而是指教给学生的内容学生接受了多少,学生学习得更多,理解得更多才能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体现出来,否则就代表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对教材了解不够全面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学习也主要依靠教材,因此,可以得知教材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以前并不了解教材内容,所掌握的内容都是表面性的,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进程。同时,尽管素质教育在我国实行多年,但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要求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依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教学理念也没有更新,在教学中依然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与小学生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导致在教学内容上不够明确,在教学上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低下。

2.学生课前未预习,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之所以教学质量不高,还与学生自身有一定关系。我国很多小学生在课前并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便是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但多数学生依旧没有完成,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对所学内容了解过少,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授课进度,所学到的知识依然处于懵懂状态,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3.注重形式化教学

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也是导致课堂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所内容十分精彩,学生回答得也很有兴致,表面上看课堂教学较为成功,但在课后反馈中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学生对问题还是似懂非懂,即便有时应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新型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与教师运用方法有直接关系[2]。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化,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多半是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猜测,学生对教材内容并不十分了解,随着老师的提问渐渐学会了猜测教师心理,通过猜测尝试着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就使学生难以进行真正思考,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问题都是片面性了解。

二、新时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

1.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全面了解教材内容

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确定教学目标与重心,重视教学素材,选择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不能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就难以获知教材编写重点,确定不了教学目标,还容易出现与文本编写本意相违背的情况,影响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现代教育要求作出调整,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

2.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很多学生在课前很少预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以前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前预习中。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小学生最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入手,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是不是都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呀?老师听说咱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好像就与这个故事有关,大家回去看一下都讲了什么,看看这里面的小羊是不是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这样学生就会对预习产生兴趣,也愿意进行预习,主动参与到预习中。只有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才能引起学生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基础,学生未来发展也与小学教育有直接关系,将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可以让学生从小对学生建立起信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画杨桃》这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将自己喜爱的水果或食物画出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称为寓教于乐,学生也愿意学习。同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听说过哪些像《渔夫的故事》这样的童话?为大家讲一下好不好?”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发言,既能增强学生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中会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加以解决。本文提出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预习与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等三种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带来指引。

参考文献:

[1]刘伟龙.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基于QAIT模式[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2:34-37.

[2]王庆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39.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误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普遍的教学形式,很多教师都会采用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是,课堂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从而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就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和探讨:

1.课堂提问和课堂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如:①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②Do you like learning English ?

诸如这样的问题严重偏离于课堂的内容和实际,而且也没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起不到任何提问的作用,必然只会造成英语课堂效率不高的结果。

2.教师连珠炮地提问,学生机械回答

很多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通常连续不断,一个紧挨着一个进行,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就不得不切换到下一个问题上,而且课堂提问都只是局限于一个浅显的层面,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不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针对性,表面上好像大家都懂,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和意义可言,也真正达不到提问的目的,那么课堂提问就很难发挥其实际的效果。

3.课堂提问多做“牵引”,少做“引导”

一些教师也认识到课堂提问具备启发性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先抛出一个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引导,让学生的思路按照自己提前构思的方式进行,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机会,那么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提问题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否正确性上面,只要学生回答的答案正确,就开始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然而很多学生对于所谓的正确答案可能还存在很多的疑虑和不解,这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后,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同时给予有效的引导,通过大家之间的互相讨论和交流,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教师在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加强和巩固。

2.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不可知识跨度过大,应该保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问题的设置必须针对教材的内容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抓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另一方面还应该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保证每一个环节教学问题的设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整个教学过程都保证有序而缜密。通过创设阶梯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整体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3.把握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不需要局限于备课中设置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变更,教学问题的设置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在问题的设置时,还应该保证其灵活多样化,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这样教学效率自然会大幅度的提升。

4.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

学生回答问题后,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是非常关键的。当学生回答问题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一些中肯的评价,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准确时,切勿进行当众的批评和指责,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教师应该给于一些小提示和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必要时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助作答,这样也会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优化提问的方式方法,善于运用启发式提问,问题的设置必须以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有较强的针对性,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02:66-70.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根据语文科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制订出一套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制订出一套正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特别是小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时常感到枯燥无味,激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课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性格较好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积极与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微笑授课,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敲门砖,微笑可以使人具有亲和力和亲切感,可以消除生疏和尴尬,还能够起到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作用。教师应明确教学的基本意义,传授知识原本就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如果只因为教学而教学,那么课堂气氛将变得死板而沉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时刻保持微笑,朗读课文清脆流利,那么对学生来说将会如沐浴春风一般,从而激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应主动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愉悦的授课环境并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采用赏识教育模式

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语文科目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上学的过程中很少被家长和教师夸奖,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这一严重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想法,把赏识教育法引入语文教学课堂中,时常对学生的表现加以鼓励和赏识,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赏识教育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夸奖和鼓励,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如:经常表扬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听课表现,当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后,就会激发出对学习更大的热情。利用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并用表扬学生的方式来为其指明学习的方向,在学生出错时,应适当提醒而不是进行惩罚,在学生表现良好时应立即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进步意识。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教育方法要把从前的批评教育模式全部消除,毕竟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以批评的目的而进行批评,应把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区分开来,鼓励其优点,批评其缺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刻认识自己的同时,对学习语文更有信心和热情。

3.采用双边提问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学生,并且是有技巧地进行提问,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对答案不确定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引,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对于不会回答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急于惩罚,要明白学生困惑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分析和指导,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的答案上。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进行双边提问有助于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互相提问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准确掌握小学生的特点与思维方式,制订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时常与学生保持交流和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地批评,而应采取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与动力,从而激发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切实为学生考虑,才能避免又一次走入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误区,并将小学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付兴超.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