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 悬念引趣” 、“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值得可取的。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现在列举几种例子:

例一,发现别人,互相学习。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同学们下位子互相参观试卷,然后写出你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的名字。由于优势原则被同学们理解了,发生了可喜的现象:学习差的学生写了优生的名字;学习优的学生竟写了差生的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

例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因为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的组。比如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决办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学习方略》2003年哈里.麦多克斯(英)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3]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汇编》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2

我们认为:新课程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和主动学习的发散型教学模式。如何配合英语新课标,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形成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充分施展语言魅力,如何把开放式教学落实在英语课堂中,成为我们正在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以下几个观点谈谈如何实施英语课堂开放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策略之一:让课堂生活化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我们的学生没有特定的英语学习环境,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如用英语组织教学,讲解练习,或将教室布置成英语俱乐部,超市,图书馆等,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营造生活情景,让课堂生活化。

如学习Where are you from?时,我将教室看作一幅世界地图,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学生便成了相应的各国居民,然后由全体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练习表达国名、语言、各国人,练习Where are you from?等句型。

学生在自然的,丰富充足的语言环境中,无需强大的外在压力,无需强烈的任务意识,潜移默化中形成对英语语言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策略之二:让教材灵活化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还语言的本来面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水平出发,向生活开放,让学生身边的事物走进课堂,让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根据交际功能,可适当对教材进行重组,删除添补,提前推后,让教材灵活、厚实起来。

如教教材内容都与购物有关,于是我将有关内容重组到一块,既教会学生购买水果、食品,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购买自己所爱的物品,如buy a pencil-box /buy a hamburger / buy a hat / buy a kite 等。从而拓宽学生的交流面,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东西开展小组活动,确定购物价格。这样的练习活动,这样的内容组合,缩短了教材和生活的距离,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力。可见,教师要善于安排内容,引导学说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策略之三:让教学外延化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但仅靠45分钟的课堂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因此,英语课堂应向外延伸,但这种延伸,不光是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还应包括安排学生听录音,模仿跟读,背诵,模仿表演等任务型活动。因为话题练习和背诵,才是连接教材和生活的桥梁,是培养口语能力的重要形式。

让课堂外延,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英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总之,英语学习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点面结合,使课内外和谐衔接,才能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策略之四:让训练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导致学生花时多,效率低,兴趣寡淡。为此,训练手段的开放和形式的多元化,已成为英语教师探索的方向。课堂中,教师应采用灵活新颖的教法,让学生乐于动口、动脑、动手,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让学生动口训练。学生初学英语时,充满好奇的同时也许有少许的羞涩,担心自己说不好。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勇于实践的同时,应尽量采用各种手段,如游戏竞猜,直观呈现,小组合作等方法,消除学生的顾虑,无任何负担地参与到学习交流中,使口真正动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2.让学生动耳训练。听是说的基础,让学生耳朵动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如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与学生会话用英语讲解练习,用英语解释单词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更多知识。

3.让学生综合训练。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特点,课堂中肢体语言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动中听听、说说、读读、指指,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英语”。让学生在动口、动耳、动手、动身的训练中学英语,讲英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策略之五:让评价快乐化

英语课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感,因此,英语课的评价应坚持从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出发,运用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保护他们的进取心。

1.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都有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虽然学生在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争取学习成功的良好愿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以信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使用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的感觉,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说明了学生有疑问,想探究。学生敢于质疑,正是他们主动学习,乐于创新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心里感到安全时,就会产生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发表自己独立意见时,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对教师、对书本等权威提出意见,要注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3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激发探索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道出了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巧设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课题。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出示课件)动物村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熊家住在村子的东头,它有一块萝卜地在村子的西头。小兔家住在村子的西头,它有一块萝卜地在村子的东头。它们觉得跑来跑去干活很不方便,于是它们在一起商量起来,小熊说:“小兔,我们俩每天这样跑来跑去干活太费劲,还不如把咱们的地换了。”小兔说:“好啊!”于是,他们到两块地里去看了一下,感到为难了。原来这两块地的形状不一样,一块是长方形的,一块是平行四边形的。怎么知道它们的大小呢?这样交换公平吗?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问题吗?

生:(跃跃欲试)想!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生:我们分别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

师: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1:S=a×b。

生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不知道。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自然的故事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突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奥秘。注重“创设情境”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撞击思想火花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火的撞击。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则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同时又能分享彼此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探索平行四边行的计算方法的:

1、大胆猜想,操作验证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和宽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板)生1:相邻的两条边。

生2:底和高。……师:下面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看看能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给第一种猜想的同学提供能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2、汇报交流验证过程

师:你们是怎样验证的?又有那些发现呢?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剪拼过程)。引导学生重点描述:

(1)怎么剪的?没什么剪开?

(2)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教师层层设问、追问,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开,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空间,让他们积极从事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对数学进行“再创造”。

三、科学评价,激发鼓励,焕发课堂生机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必学科目,是现代教育基础内容,小学教学有效性并不是说教师为学生讲了多少知识,而是指教给学生的内容学生接受了多少,学生学习得更多,理解得更多才能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体现出来,否则就代表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对教材了解不够全面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学习也主要依靠教材,因此,可以得知教材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以前并不了解教材内容,所掌握的内容都是表面性的,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进程。同时,尽管素质教育在我国实行多年,但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要求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依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教学理念也没有更新,在教学中依然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与小学生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导致在教学内容上不够明确,在教学上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低下。

2.学生课前未预习,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之所以教学质量不高,还与学生自身有一定关系。我国很多小学生在课前并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便是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但多数学生依旧没有完成,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对所学内容了解过少,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授课进度,所学到的知识依然处于懵懂状态,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3.注重形式化教学

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也是导致课堂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所内容十分精彩,学生回答得也很有兴致,表面上看课堂教学较为成功,但在课后反馈中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学生对问题还是似懂非懂,即便有时应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新型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与教师运用方法有直接关系[2]。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化,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多半是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猜测,学生对教材内容并不十分了解,随着老师的提问渐渐学会了猜测教师心理,通过猜测尝试着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就使学生难以进行真正思考,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问题都是片面性了解。

二、新时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

1.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全面了解教材内容

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确定教学目标与重心,重视教学素材,选择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不能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就难以获知教材编写重点,确定不了教学目标,还容易出现与文本编写本意相违背的情况,影响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现代教育要求作出调整,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

2.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很多学生在课前很少预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以前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前预习中。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小学生最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入手,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是不是都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呀?老师听说咱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好像就与这个故事有关,大家回去看一下都讲了什么,看看这里面的小羊是不是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这样学生就会对预习产生兴趣,也愿意进行预习,主动参与到预习中。只有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才能引起学生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基础,学生未来发展也与小学教育有直接关系,将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可以让学生从小对学生建立起信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画杨桃》这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将自己喜爱的水果或食物画出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称为寓教于乐,学生也愿意学习。同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听说过哪些像《渔夫的故事》这样的童话?为大家讲一下好不好?”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发言,既能增强学生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中会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加以解决。本文提出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预习与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等三种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带来指引。

参考文献:

[1]刘伟龙.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基于QAIT模式[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2:34-37.

[2]王庆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39.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误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普遍的教学形式,很多教师都会采用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是,课堂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从而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就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和探讨:

1.课堂提问和课堂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如:①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②Do you like learning English ?

诸如这样的问题严重偏离于课堂的内容和实际,而且也没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起不到任何提问的作用,必然只会造成英语课堂效率不高的结果。

2.教师连珠炮地提问,学生机械回答

很多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通常连续不断,一个紧挨着一个进行,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就不得不切换到下一个问题上,而且课堂提问都只是局限于一个浅显的层面,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不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针对性,表面上好像大家都懂,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和意义可言,也真正达不到提问的目的,那么课堂提问就很难发挥其实际的效果。

3.课堂提问多做“牵引”,少做“引导”

一些教师也认识到课堂提问具备启发性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先抛出一个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引导,让学生的思路按照自己提前构思的方式进行,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机会,那么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提问题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否正确性上面,只要学生回答的答案正确,就开始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然而很多学生对于所谓的正确答案可能还存在很多的疑虑和不解,这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后,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同时给予有效的引导,通过大家之间的互相讨论和交流,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教师在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加强和巩固。

2.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不可知识跨度过大,应该保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问题的设置必须针对教材的内容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抓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另一方面还应该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保证每一个环节教学问题的设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整个教学过程都保证有序而缜密。通过创设阶梯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整体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3.把握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不需要局限于备课中设置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变更,教学问题的设置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在问题的设置时,还应该保证其灵活多样化,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这样教学效率自然会大幅度的提升。

4.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

学生回答问题后,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是非常关键的。当学生回答问题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一些中肯的评价,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准确时,切勿进行当众的批评和指责,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教师应该给于一些小提示和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必要时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助作答,这样也会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优化提问的方式方法,善于运用启发式提问,问题的设置必须以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有较强的针对性,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02:66-70.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根据语文科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制订出一套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制订出一套正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特别是小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时常感到枯燥无味,激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课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性格较好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积极与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微笑授课,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敲门砖,微笑可以使人具有亲和力和亲切感,可以消除生疏和尴尬,还能够起到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作用。教师应明确教学的基本意义,传授知识原本就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如果只因为教学而教学,那么课堂气氛将变得死板而沉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时刻保持微笑,朗读课文清脆流利,那么对学生来说将会如沐浴春风一般,从而激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应主动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愉悦的授课环境并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采用赏识教育模式

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语文科目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上学的过程中很少被家长和教师夸奖,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这一严重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想法,把赏识教育法引入语文教学课堂中,时常对学生的表现加以鼓励和赏识,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赏识教育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夸奖和鼓励,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如:经常表扬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听课表现,当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后,就会激发出对学习更大的热情。利用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并用表扬学生的方式来为其指明学习的方向,在学生出错时,应适当提醒而不是进行惩罚,在学生表现良好时应立即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进步意识。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教育方法要把从前的批评教育模式全部消除,毕竟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以批评的目的而进行批评,应把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区分开来,鼓励其优点,批评其缺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刻认识自己的同时,对学习语文更有信心和热情。

3.采用双边提问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学生,并且是有技巧地进行提问,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对答案不确定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引,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对于不会回答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急于惩罚,要明白学生困惑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分析和指导,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的答案上。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进行双边提问有助于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互相提问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准确掌握小学生的特点与思维方式,制订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时常与学生保持交流和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地批评,而应采取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与动力,从而激发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切实为学生考虑,才能避免又一次走入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误区,并将小学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付兴超.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