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梯使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梯使用

电梯使用范文1

对于直梯来讲,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不要在门口逗留,不要强制冲进电梯,阻止电梯关门;

2、不要乘坐超载电梯;

3,进电梯时注意,特别是老旧电梯或正在检修的电梯,遇到前一种情况,要坚持第一条,后一种情况,不要进入电梯;

4、遇到停电、安全开关误动作、门触点松动、系统扰等等情况时,电梯会突然停梯把乘客困在轿厢里面,此时,按应急按钮并想办法联系外界进行救援。

对于扶梯来讲,应注意:

1、不宜空着比较长的裙子和特别软的拖鞋;

电梯使用范文2

关键词 医院电梯;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84-02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在随着不断的扩大,医院建筑也在不断的提高,对此,电梯的使用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也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医院电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分析的。由于医院是作为救死扶伤的地方,应在第一时间内应最大的努力去挽救生命安全,所以,保障患者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必要的救治则挽救生命最有利的一个条件之一,如果患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进行救治,则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最重要的乘载工具电梯则为患者提高了生命存亡的重要保障。

1 医院电梯的维护工作

1.1在电梯设备使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巡视工作

1)(1)要检查机器在运行中是否有无异响;(2)在乘坐电梯时,要感觉它的舒适性;(3)检查电梯的制动器的可靠性;(4)应检查电梯内的风扇以及照明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5)应检查电梯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

2)医院电梯应具有必要的双重功能,既要运送病床也要运送病人,因此,可以分为客梯和医用梯两种。在运行方式上应具有几项功能:(1)应设立一部专门为手术通道的专用电梯,并且安装内部电话,方便可以及时运送病人;(2)在医用的电梯内应配备一名司机,可以协助医护人员的运送工作;(3)应安排一名专人负责电梯的开启和关闭工作。

3)作为医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名巡查人员,可以巡视电梯在运行当中的主要情况,安全问题以及清洁卫生等工作。

1.2电梯应定期进行维护措施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必须要加强提高对电梯的保养以及维护工作,从而可以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率。一方面要对电梯的主要部件进行维护,另一方面应做紧固螺栓,从而减少机械的故障发生;2)在维护的过程当中,应全面的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检查工作,并准确找出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维修。如果需要修理电梯时,必须要按照维修电梯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措施;3)如果电梯配件出现问题时,必须要及时进行更换,以确保电梯可以安全运行。另外,对电梯应进行定期的保养工作,要根据相关规定对电梯进行每月两次的维护保养,并确保其保养的质量安全:要建立一份电梯使用的档案并进行存档:应对使用电梯进行年检管理工作。

2 关于医院电梯的管理工作

医院电梯作为非常特殊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仅只是作为一个载体,而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

1)医院电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强化管理,并且制订完善的安全制度,从而保障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在对电梯的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由于电梯是否可以安全的进使用,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应对其进行维护工作,由于医院电梯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电梯在发生故障时必须要由专业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解决,所以,作为电梯维修人员就必须要尽职尽责,并且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此外,在电梯维修制度当中,要根据电梯的检修内容进行实施,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从而也就减少了电梯故障的发生情况。作为维修人员的主要职责只是根据这些规章制度是不够的,应让他们在工作当中更为积极和主动的做好医院电梯的维护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层面;

2)作为医院电梯的维护人员必须要加强提高对他们的学习培训管理,从而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由于电子设备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过程当中,对其服务质量也不断的进行提高。作为医院的电梯维护人员如果要更为全面的了解医院的发展,应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加强学习管理。对电梯的使用情况做好记录,发现故障必须要及时进行解决,不断认识新问题以及有效的加以解决;

3)一般医院在多数的情况下,等待电梯时,由于医生和患者的拥堵情况十分严重,这是作为多数医院很烦恼的一件事情。医院电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在早、中、晚这个时间段时里,会存在极大的人流量,在这段时间内也是患者就诊以及家属探视的主要时间段,则会与上下电梯进行一定的冲突。所以,如果想提高电梯的使用情况,就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解决。如果是在医院建筑内部,则必须要在使用电梯当中设立专门用于手术和急诊的专用电梯,并且要在其内部配设一部固定电话,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它电梯进行单双层的停靠方法。所设立的医用电梯一般主要是通过临床车辆以及运送药品等工作,并且要设立专门疏导电梯人流量的岗位,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配合出现乘客高峰期的疏导管理。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乘梯等待以及拥堵的现象发生情况。此外,作为医院电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消毒管理,也应做好使用记录,以便可以对电梯管理更为有效的进行;

4)应全面提高电梯维修人员以及电梯司机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他们的积极性,这也是对电梯人员重要的管理。大家都了解,医院电梯主要的服务就是方便乘载临床患者以及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和家属等人员。所以,作为电梯人员主要的服务则是为了提高电梯可以更加快捷和方便的进行服务,而作为电梯管理人员也是通过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所以,对电梯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服务的主要核心内容以及工作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不断的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也就是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可以促使维修人员以及司机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的工作,不断的去学习和竞争,作为医院也应成立考核组,对工作人员制订一套有效的考核制度,再通过在工作当中的实际表现,与他们的实效工资进行挂钩,做到有奖有罚的管理制度。

3结论

总之,医院电梯在使用时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作为救死扶伤的一个重要场所,是需要在第一时间救治患者的,并且关系到生命问题,一般患者到医院进行就医时,电梯则是一个重要的乘坐载体,可以为患者减少就医时间,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所以,保障患者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必要的救治则挽救生命最有利的一个条件之一就是医院的电梯,因此,确保医院的电梯安全与管理应用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相新泉.浅谈医院电梯常态管理[J].中国电梯,2010(24).

[2]王卫,朱海江.浅谈医院电梯运行保障与管理[J].医疗装备,2009(1).

电梯使用范文3

关键词 电梯使用;安全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51-02

0引言

在高层建筑物中,需要通过电梯来对物体进行垂直运输,这个运输过程会与很多安全问题相关联。为了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那么就需要针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作出分析,然后再根据这些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并相应地减少财产损失,降低生命损害。因此,可以建立健全的防范体系,切实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就可以为维修保养和使用公司提供行动准则,保障电梯管理与维护工作落到实处,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1维修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电梯的使用已经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今社会对电梯需求的暴增,一大批非专业人员参与到电梯的安装与维护工作中,他们不仅没有技术支持也没有设备支撑,根本不了解安装工艺,更不可能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安装调试与维护,这就大幅度减少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很难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致使电梯故障问题频出。针对这类电梯问题,便涌现出了一大批电梯维修公司以及维修人员,但是因为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很多电梯维修人员并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资质或者只是挂靠资质。因此就很难彻底解决电梯的故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许多的安全隐患。

1.2维修人员无良好的工作习惯

对于很多维修人员来说,他们认为电梯只要可以正常运行,那么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检修,完全忽略了电梯的安全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管理与安检,甚至于有的管理人员只是暂时管理,根本不会去留意电梯的运行状况,经常脱岗现象严重。

1.3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在购买电梯的时候,完全不顾及电梯的质量,只是一味地选择价格低廉的电梯,这就给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电梯在很多公司及住宅楼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却没有得到公司领导和物业公司的重视,如果他们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及维修档案,就很难保障电梯的妥善管理与安全维护。公司领导和物业公司也可能选派非专业的人员来对电梯进行日常保养,那么他们在遇到电梯故障时,完全没有经验与能力来解决故障,只能坐等专业人员前来修理。

1.4使用人员自救意识薄弱,电梯故障救援工作不及时

对于电梯运行故障的救援工作,我国相关的条例规定,维修人员要及时抵达故障现场救援,在时间的限制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处在直辖市或者一个区域内,最长时间为30分钟,二是处在其他地区,最长时间为l小时。目前,某些维保单位没有构建应急措施和方案,或者抵达故障现场的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拖延了救援进度,因此电梯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而且处理不理想。

2加强对电梯进行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经验表明,对经过长期使用或使用频率过高的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大幅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所以要做好电梯安装运行全过程的监控、维护与管理,及时处理可能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危险因素。以新购买电梯为例,电梯是否可以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年限,关键因素在于如何维护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电梯的管理,对电梯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电梯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不仅可以切实保障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可以提高电梯的使用年限,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以上分析可知,加强对电梯进行维护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部门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认真做好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

3防范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与监督管理制度

3.1.1 建立一套完善的电梯维护管理制度

不同类型的电梯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要保证电梯使用安全必须充分考虑电梯的使用状态、运行强度、客户需求、电梯零部件耗损情况等制定出针对性的电梯维护管理制度,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分类管理,以规范化电梯修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维护工作效率。具体的维护管理措施包括制定电梯维护保养具体内容、明确电梯维护保养的周期、规范化维护保养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关部件的检验标准、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划分维护和更换方案等,以减少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1.2建立健全电梯监督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电梯维护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与落实,建立健全电梯监督管理制度十分必要。首先,每部电梯需配备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性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电梯在日常使用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通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由专人监督电梯的日常清洁保养情况,以保证给电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其次,对于电梯运行的关键电气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大、中型全面检查和监管,主要内容包括电梯各部位的拆洗、调整、加油,以及涡轮减速机油箱更换新油、清洗情况等;还要定期检测曳引机钢丝绳的张力均匀度;对机房电器设备、电路板等清洁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对电梯的维保工作进行评定监督,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实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只有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才能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3.2提升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保证电梯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选购品质过硬的优质电梯,然后通过正规合理的程序进行安装,而且需要获得广大电梯从业人员的大力支持。如果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责任心不强,那么就很难做好对电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因此,电梯维修保养公司与使用单位必须对员工加大培训力度,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长其专业技能。一方面来讲,从事有关电梯养护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然后通过设置的技能考试来对培训结果进行鉴定,而且只有获得了上岗证并且持有上岗证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强化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因为从事电梯维修保养行业,必然会担负一定的风险,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电梯维修与保养工作。

3.3加大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为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不仅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管理与保养,而且需要将如何安全使用电梯的相关知识在使用人群中科普一下,这样就可以从两方面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突发几率。因此,相关机构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强化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宣传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正反面的典型案例、法律法规以及电梯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常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并且将责任落实到各方,共同保障电梯维修工作的全面展开。此外,还需要不断对电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宣传有关电梯使用与维护的安全知识。一方面,加强对于电梯管理人员的教育力度,不断扩大对其培训的知识面,教会他们该如何正确管理电梯,如何对电梯进行良好的日常维修与养护,如何处理电梯的突发故障以及如何从电梯中解救被困人员。另一方面,在电梯使用者的范围内,加大对于安全乘梯的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例如,乘扶梯的时候,人不可以进入黄色安全边框区域之内,手必须抓好扶手,带严禁乘客在运行中的扶梯上行走。乘电梯时,不可以随身携带危险物品,以免发生意外。对于老弱病残及儿童等特殊群体,需要由专门的人员陪护才可以乘坐电梯。

3.4加强对电梯的日常巡检及保养工作

不断完善电梯维修与保养的有关制度,确保电梯始终能够安全运行。有关电梯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电梯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及电梯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等。电梯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工作,同时必须持有获得了劳动行政部门认可的“特种行业操作证”。这种证件是上岗必备的,而且必须经过定期审核。在电梯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性巡检,尽可能地切断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祸根。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于电梯的保养,使电梯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结论

电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为电梯使用中的安全事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需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并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提高人们安全使用电梯的意识,并且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保障电梯安全使用工作的全面展开,让电梯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农灵四.电梯安装的若干质量问题与原因分析[J].标准计量与质量,2013(S1).

[2]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3(6).

[3]刘光海.应对电梯突况的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2).

电梯使用范文4

关键词:电梯 日常使用管理 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TG8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中高楼的迅速增加,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频繁使用的交通工具,但电梯的事故时有发生,就目前现状绝大多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以下简称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不规范产生的。我们在日常检验中发现,电梯日常管理和维保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1 存在的问题

1.1 使用单位

一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以下简称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缺乏了解、认识,对电梯日常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电梯安全意识不够,认为电梯已使用了好多年,都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按相关规定配备持证的专职或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出现以维保代替日常管理,缺乏对电梯维保工作的监督和配合,依赖维保单位,造成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执行,日常检查不到位,建立“一机一档”不规范,申报检验不及时等问题。

1.2 维保单位

一是电梯维保市场混乱。《法》规定:电梯的维保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目前电梯维保单位参差不齐,有的技术力量雄厚,建立健全完善的质保体系,仪器设备齐全,对技术人员要求严格,经常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了电梯的维保质量。而有的却是不过几个人的小公司,没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这些小公司靠挂靠其他比较大的维保单位弄个资质,必需的设备没有,技术力量贫乏,更不用谈建立质保体系和保证维保质量,依靠社会关系、降低维保费用或包揽维保一些散的、远的电梯,由于成本低或降低维保费,造成维保行业恶性竞争,使得电梯维保质量根本没有保障。

二是维保人员素质不高。在检验中发现由于维保单位维保业务广泛,电梯品种繁多,但专业人员缺乏,有的在社会上找一些社会人员或临时人员参与维保,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样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的维保人员知识面不广,认识电梯单一,面对各式各样的电梯,出现了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只有打电话请教或搬“救兵”,不能及时的排除故障,耽误了时间。

三是维保不规范。《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但维保人员不能定期对电梯进行维保,这个问题很普遍,有的维保人员一个月去一次,有的是去一次填写两次维保记录,有的根本不到现场或电梯已坏才去修理,把维保当成维修。有的到现场就知道加机油,从来不去轿顶和底坑,敷衍了事,认为电梯只要能运行就平安无事,不注重电梯的保养,完全不按照《规则》中规定的28个半月维保项目进行,至于按要求对电梯进行的季度、半年、年度维保更是不可能了,这种维保方式达不到电梯维保的目的,认电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是电梯救援不及时。《法》规定:电梯的维保单位应当对其维保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规则》规定:维保单位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直辖市或者社区市内,抵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小时。显然当电梯出现故障困人后,维修单位应该及时到达现场排除故障解救被困人员,这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有些维保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更不用说按《规则》规定: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而是接到电话后就临时找些维保人员去故障现场,耽误救援时间,由于平时维保工作没有做好,结果往往不能迅速排除故障,延缓了救援进度,甚至可能造成了电梯事故。

2 解决方法

2.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对维保单位的质资状况,、人员状况和维保设备状况登记在案,定期对维保单位开展巡查。严厉打击、取缔非法的维保公司,逐步淘汰一些管理水平低下,技术力量薄弱,人员少的维保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维保行业的维保收费标准,统一规范维保费用,杜绝维保单位为拉业务恶性降低价格的行为,建立和谐相对稳定的维保市场。

2.2 是加强电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大量宣传国家制定的电梯相关知识,提高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按“一机一档”规范的建立设备档案,加强重视电梯的维保工作。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学习电梯的基本专业知识及维保知识,了解电梯工作原理,不但可以解决电梯的常见小故障,而且还能更好的监督和配合维保工作按照《条例》和《规则》要求的内容进行维保,还要每天对电梯的使用情况作日常检查记录,发生异常立即通知维保单位来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2.3 使用单位在选择电梯维保单位时,应选择一些实力雄厚,有信誉的维保单位,要求维保单位认真履行维保合同,严格让维保单位执行《规则》中规定的维保项目,进行全面的维保。保证电梯的维保质量。

2.4 维保单位要加强对维保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招收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维保人员,建立维保人员技术档案,对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分,将维保质量与他的奖金挂钩,建立工作负责制,“谁保养,谁负责”,提高维保人员的责任感,认真维保,让电梯真正有个好“保姆”。

2.5 《条例》规定: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就属于一般事故。另外今年8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以国质检特〔(2014)433号〕文件形式了《关于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可见国家对电梯事故非常重视。我认为对于使用单位应该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专人负责电梯事故的救援,保持电梯对外紧急报警装置有效,以便发生事故时和电梯里被困人员能进行有效沟通。对于维保单位,也要根据各种类别(类型)的电梯制定有效的救援预案和应急措施,派人24小时接听电话,接到事故报警电话,立刻组织专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现场,及时救出被困人员。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配合,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这样才能在紧急时候及时救出被困人员,防止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扩大。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电梯使用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外用电梯;安装要点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住房用地日趋紧张。为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满足日趋增长的住房需求,城市新增了很多高层建筑。城市高层建筑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居民住房问题,但是受建筑高度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利用垂直运输设备运送机械和人员。近些年来,施工外用电梯逐渐取代了传统钢井架,成为主要的施工运输设备。本文总结了外用电梯安装工作的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高层建筑施工外用电梯的特征及用途

高层建筑外用电梯是人货两用性质的电梯,是建筑施工中运输机械、人员、材料设备的重要垂直运输设备。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的施工外用电梯主要用于运送施工人员,电梯总运营时间中,运用人员时间约占70%,货物占30%。据相关资料统计,外用施工电梯大约可为高层建筑施工工程节约30%左右的净施工时间。因此对施工电梯的安装过程进行控制,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性举措。

根据驱动原理划分,常用的施工外用电梯可分为齿轮齿条驱动和绳轮驱动。前者是在塔杆立杆上安装齿条,吊厢框架上安装齿轮,使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经电动机变速机构的带动作用,齿轮发生转动,由此带动吊厢沿塔架升降。根据吊厢数目的区别,齿轮齿条驱动型施工电梯又可分为单吊厢和双吊厢式,单吊厢式在我国的应用比较广泛。后者又被称为施工升降机,是联合使用卷扬机和滑轮组,利用钢丝绳悬吊,控制吊厢的升降。由于结构轻巧,构造简单且用钢量少,造价及装置费用低廉,低于20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施工电梯。

二、外用电梯机电安装要点

(一)安装选址

施工外用电梯主要是为了方便施工、节约施工时间,因此在选址时时应尽量选择场地宽阔、交通畅通等利于施工运输、卸货的地点,选址还要保证外用电梯各部件和建筑材料能够顺利进出,相关人员落脚方便。施工升降机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碰到障碍,因此要在安装前及时清理电线、支架等障碍物,施工升降机应与四周的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由于空中吊物易与施工升降机的吊笼发生碰撞,电梯选址应尽可能避开塔式起重机的吊点位置。此外,为了方便塔身附墙安装,降低安装难度,施工升降机的塔身应尽可能与拟建建筑物处于同一外立面,并要为排栅脚手架留出充足的安装空间。

(二)安装规范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工作需要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辅助完成。针对带对重的施工升降机,在其正常运行过程中,还需安装对重。使用起重机将对重运至对重滑道中,滑道与对重导向轮的间隙控制在0.5mm左右,当吊笼达到最大提升高度时,吊重距离地面的高度应控制在550mm以下,同时要保证各个导向轮均能灵活运转。对重的吊装工作应在吊笼、外笼安装结束后以及塔身未加高前完成。

具体安装程序包括:在升降机的底部和基础间置入厚度不一的调整钢板(厚度在4~12mm间),保证能够灵活调整导轨架垂直度;使用线坠或者水平仪对第二个导轨架的实际垂直度进行测量,可通过调节附墙控制垂直偏差,同时要保证两个相邻方向上各个立管的垂直度符合安装规范,测量完成后,注意加固地脚螺栓;具体安装作业中,应将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侧隙控制在0.2mm左右,滚轮和标准节力管、齿条背面与导轮的间隙控制在0.5mm左右;附墙架安装过程中,需考察附墙部位,在进行预埋件安装时,附墙间的距离既要按照使用说明书设置,又要考虑实际的安装作业需要;安装期间,布设现场的电源电箱时,其位置与升降机的距离应不超过20m,电压波动值要控制在5%左右,以免对供电质量造成影响。此外,为了防止吊笼外部障碍物未被完全清除致使相关安全事故发生,安装过程中主机开关电制应与吊笼分开操作。

(三)装置检测

由于吊笼单开门、门、顶部活动门的主要安全机关均对施工升降机的运行构成影响,需在钢丝绳的锚点位置安装对应的断绳保护开关;运行上限开关、下限机关以及极限开关均可控制吊笼自动停车,当升降机运行超出安全距离时,可将极限开关作为总电源切断,实现吊笼制动。与此同时,将限速保护开关设置在限速器的尾盖内,利用机电联锁可切断电源。此外,为了保证顺利施工,各个停层站需安装厅层栏杆或层间门,控制人员进出。

(四)其他注意事项

结合施工电梯的实际工程量,应选择合适的电梯型号。大多数高层建筑都设有连体地下室、停车场,施工电梯无可避免地会与地下室及停车场的顶板对接,因此在安装施工电梯前,应充分考虑电梯的型号、重量、运行荷载以及最大的限载性能。

此外,为保证施工电梯顺利安装,还需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对施工程序加以控制。选择具备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产权单位要对购进的电梯及其部件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并重点检测主要部件的质量。需经过技术总工的审批才能进行安装作业,安装前要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所有安装工人持证上岗,管理人员要及时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安装作业区四周要安排警戒围护。施工电梯四周的清洁道路必须保持通畅,布置临时设施时要为电梯安装预留通道;保证电梯井架、楼层站台不被占用,严禁随意牵拉与安装作业无关的管线、绳缆。

三、严格监督施工升降机的初次安装验收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必须按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严格按合同约定抓好管理工作。

首先是基础制作,应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厂家的说明书或由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基础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要组织验收,整理并存档相关的内业资料。基础看似简单,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后面安装和安全使用。这一步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说明书或设计要求,对于不符合的,需要采取地基处理或基础加大等措施须经设计计算,保证施工升降机安装后在使用过程中基础的稳固,不发生沉降或其它不正常现象。

2、钢筋网格及预埋件,必须有隐蔽工程验收。

3、砼强度。必须有砼试块的强度报告,且符合说明书或规范要求。

4、如果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的,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支撑,并有方案和计算书。

5、基础完工后,要组织验收。

其次,在施工升降机的安装过程中,应在安装区域设置警戒线和明显的警示标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更不得在施工升降机未移交前进入吊笼进行操作(2008年10月初在成都发生的吊笼坠落事故就是血的教训)。并且监督安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在安装过程中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安装设备主体时,各停层层站的防护门也应及时安装,停层层门要符合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和GB10055-200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的要求。

电梯使用范文6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标识标划

中图分类号:TU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051-0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7001-2009》(以下简称检规)规定;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检规3.16(5)条);属B类项。

一、实际应用

这看似简单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很多电梯保养单位却不知道怎么标划,标划的结果五花八门,有在护栏上标划的,有在底坑壁标划的,更有甚者干脆在墙壁上直接写上缓冲器到碰板的距离;很多人认为就是标划《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规定的对重碰板至缓冲器距离,即:耗能型(液压)缓冲器400~150mm和蓄能型(弹簧)缓冲器350~200mm;当电梯上平层时,他们就在对重侧附近标划出规范要求的最大和最小距离。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因为缓冲器与对重碰板的距离和井道上部很多距离有关,此距离在电梯工作过程中,受曳引绳逐渐拉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电梯上平层时,如图1所示: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对重碰板与缓冲器距离减小时,电梯轿轨制导行程、轿顶空间会增大,《检规》3.2规定: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时,应同时满足:(1)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2)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的自由常州距离不小于1.0+0.035v2(m);(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检规》3.10规定:电梯上极限要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

状态。

因此得出:

1.轿轨制导行程等于L-S-S1≥0.1+0.035v2(m)。

2.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的自由垂直距离等于L1-S-S1≥1.0+0.035v2(m)。

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间距等于L2-S-S1≥0.3+0.035v2(m)。

4.上极限距离

由于S是变数,其他值是恒定不变的,按《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要求:150mm≤S耗≤400mm,200mm≤S蓄≤350mm,由此可看出,如果一台电梯安装时上述(1)、(2)、(3)的距离取上限值或接近上限值,假定安装时对重碰板与缓冲器的距离S取上限值,即400mm或350mm,当电梯使用后钢丝绳拉长S减小至下限值,即150mm或200mm,此时,上述(1)、(2)、(3)的距离都要增大,满足规则要求;但此时(4)上极限距离却有可能会大于对重碰板与缓冲器的距离造成上极限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后起作用,不符合规则要求;同样,如果电梯安装时对重碰板与缓冲器的距离取下限值或接近下限值时,当使用后超过下限值电梯保养单位要进行收绳或更换钢绳,为以后方便,保养单位往往将此距离取上限,这样,上述(1)、(2)、(3)距离就要减小200mm或150mm左右,同时就可能导致(1)、(2)、(3)不符合规则

要求。

二、检验案例

一台梯速1米的曳引驱动电梯,验收检验时电梯轿轨的制导行程为135mm,验收时对重碰板与液压缓冲器距离是210mm,上平层时冲上极限距离是170mm,都在规则允许范围内,使用半年后,保养单位测得对重碰板与缓冲器的距离为160mm,因为液压缓冲器150mm≤S耗≤400mm,所以他们判合格,而忽略了此时缓冲器已先上极限动作;5年后保养时发现钢丝绳断丝超标,更换了钢丝绳,为方便以后保养,将对重碰板与缓冲器的距离调为400mm,这样又忽略了此时轿轨的制导行程已远远小于135mm,已不符合规则要求;所以笔者认为这台电梯对重侧永久标示的标划应该为170mm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