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范文1

综合性教学理念需要一个具有统领性的总体视角,能够综合、概括和总结既有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既包括以前出现过的教学理念,也包括前沿的教学创新理念。社会学课程总体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把握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达到兴趣提升、心情愉悦、身心投入和自我实现等目标。社会学能为人们观察社会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为人们解释社会现象提供独特的理论框架。教给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化,是社会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把已经存在的社会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给他们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独特方法,并主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社会学教师不仅要能做到在理论高度上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还能做到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同理”学生、“移情”学生,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感到被尊重,从而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释放自己的潜能,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二、教学内容的广延性

教学内容的广延性主要强调教学内容中课堂知识的丰富性和课外知识的延伸性。课堂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丰富多彩,剔除陈旧和单调,能够反映最新的学科动向,凸显学科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广延性还体现在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强调课堂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社会学知识体系庞大,单单通过课堂内容的讲述不能穷尽,因此教学内容还必须借助课外学习进行拓展,借助课外知识进行补充。要积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电视等来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资料、处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更新知识和自我解决难题的潜能。首先,社会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丰富性和发展性特点要求教材体系具有一定的广延性。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和推荐教材、参考书时,不能仅停留在基本教材上,还要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寻找对主要教材起诠释、补充、拓展作用的系列书籍。这种具有广延性的教材体系能够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能。其次,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看,社会学学科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使自己的研究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社会学的教学实践应贴近生活、反映社会。这就要求教师能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变化的事物和社会现象保持高度的觉察性和反思性,不但借鉴社会学理论中已有的成果去解释新现象、新问题,而且要从这些新问题和新现象中提炼新概念、新名词、新观点,以丰富社会学既有的理论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研究促教学和以教学来引发科研的目的。可以选取当今社会的离婚率跟过去相比呈现增高趋势的社会事实,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讨引入课堂讨论,在对社会事实的讨论中归纳出当今社会家庭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与社会学中的婚姻家庭理论进行结合。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起来,把平面化的教学方式与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联系起来,把单一的教学方式与多元化的教学技巧相结合,既不放弃课本和黑板等教学工具,又重视形象化、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观察社会提供客观的方法。因此,社会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方法论教学。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社会学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现象,解释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拥有独立思考、善于总结和深入钻研的能力。而启发式教学往往能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讲述主要内容前一般要设计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在讲授“群体与组织”这一章内容时,设计的相关问题有&如果你像鲁滨逊一样一个人漂流到一个孤岛上,会产生怎样的反应?“人组成群体或组织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等。通过设置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社会学群体理论的兴趣。

(二)合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情绪和心理活动来体会、感知、理解文本知识的内涵。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而难以摆脱科学的抽象性特征。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科学,并学会用这种科学的武器来解释社会现象,使这些知识真正内化成学生的知识,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恰当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自己期望的角色,以此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承担的义务,真正领悟&角色’的概念。

(三)充分利用生动的案例教学法

社会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案例。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选取一些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重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案例,如留守儿童问题、贫困问题、犯罪问题、环境问题等。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和分析,学生既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也能获得所需的社会经验,因而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较理想。组织案例讨论时,一般在讨论前一两天通过电子邮件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学生收到材料后先自己去理解和分析;课堂讨论时,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汇总,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陈述;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提升。案例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灵活采用角色互换式教学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听成为常态,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成为不变的规则。随着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得以逐渐建立,这为课堂角色互换式教学提供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选出一些章节或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经过教师指导,在课堂上讲述出来。经过精心准备,学生一般都能把内容讲得生动有趣,把&课’上好。这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学习内容,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四、教学时空的跨越性

教学时空的跨越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的时空不局限于室内或课堂,还可以跨越到室外和课堂外。也就是说,要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连接起来。课堂上学生主要还是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而在课堂外的广阔社会时空中,学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亲近社会,了解社会,热爱社会,感恩社会,消除象牙塔中的理想化心态和自傲心理。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这就意味着社会学学习和研究必须进行实地调查。学生的实地调查有利于其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学理论。如:讲授“老年社会保障”主题时,带领学生到农村社区了解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情况、精神状态和社会保障情况,学生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感性认识后,更能理解老年人保障研究的重要性,利于激发他们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热情,强化其为老人服务的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评价手段。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上,少做结论式的评价;尽量以指标形式来衡量教学效果,减少主观臆断式的评价;注重对知识运用的技能技巧的评价,减少纯粹机械记忆评价的比重。在具体操作中,改变过去纯粹考查知识点的评价方法,强调口试、论文,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实际知识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让学生充分参与本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在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选题,自主调研,教师只进行指导和把关,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这种灵活性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社会学论文范文2

国家、市场机制、地方性制度(地方家族主义、权力网络)是许多学者用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发展与变迁的主要解释框架,而这3个因素也构成了土地产权“镶嵌”的社会背景,从根本上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行。

1国家要素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由国家主导的制度创设

1949年以来,由于国家在组织领导土地运动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把自己的意志注入了农民私有产权之中,这种“路径相关”,就使得国家可以依其意志调整产权,建立符合其意识形态的集体产权制度。当然,国家的引入非常容易导致农民所有权的残缺,其实质是国家拥有土地的最终控制权,并通过法律、法规加以表达。从国家创设的法律分析,《物权法》第125条规定,土地经营权人可以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中央2001年18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也明文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国家并未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宪法中依旧保留了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拥有比所有权人更大的控制权,这使得农村土地权利拥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稳定,从而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国家要素的另一体现是国家科层体系对地方政府的影响。现有的政治体系使地方政府有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上级任务的政治压力,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实施土地流转的政策与任务。但是,中央政府和政策决策过程的稳定制度安排从来就存在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别。一个基本的观察是,中国的国家政权不是铁板一块,中国改革时期的政治逻辑表现在政府各部门间多种利益间的平衡、妥协和达成一致,体现了一种渐进而不是跳跃式的改革道路。因此,国家政策的决定和推行是在各个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下实现的。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当国家与地方政府目标并不一致时,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国家人角色,假借国家政策,使其偏离国家目标。比如国家希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而有的地方政府把这一目标形式主义化,缺乏为民增收的考虑,甚至侵犯农民权益。

2地方性制度进行清晰的产权界定

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不受限制地进入市场,这是当前土地流转政策的愿景。而事实上,制度经济学产权观念源自于西方个体主义传统,与我国乡村社会建立在地方化的家族主义、村落共同体意识上的产权观念并不一致。我国乡村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建立在亲缘、地缘基础上的社会,家族主义传统至今发挥影响,缺乏个体主义存在的空间。Schurmann指出,在这样的家族主义传统下,中国人在宗族观念下的土地观念,比如家财共有制、先买权的设定、典权的设定、找价、回赎权等等,都使土地无法私有化和自由转让,只有生产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此外,传统社会中对于田底、田面权的分割、永典权的设定,与制度学派的产权观念明显大异其趣。因此,当产权制度移入我国时,就会受到传统主义的制约。此外,由于法律对集体产权主体的模糊设定,使土地的经营权基本上表现为社区成员权资格的获得。所谓成员权,即土地集体所有制赋予村庄内部每个合法成员平等地拥有村属土地的权利。由于成员权的存在,每当一个新的合法成员进入村庄时,他都有从他人那里分得一份土地的权利,而每当一个成员离开村庄时,其他人享有将其土地平分的权利。而什么样的个体拥有成员权资格,又深受家族主义、社区派性等因素的影响。如蒋省三等观察的一些现象:一是已弃耕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拥有本地户口,理所当然有权重新索回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小城镇落户者,其认为虽然户口不在村,但是祖辈住在村里,主要家族都在村里,有权回村要求承包地。再比如出嫁、嫁入的女人,也存在着土地的纷争。这些现象反映了成员权的灵活性,同时也是土地流转的一种障碍。由于社区成员资格的派性,阻碍了有受让意愿的非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进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真正作为交易的财产进入市场而自由转让,因此,这种转让不是市场机制下真正意义的资源流动。另外,乡村权力网络也影响土地流转。集体化时代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发挥原来大队功能的村委会和村干部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代言人,拥有比农民更大的土地控制权。当然,由于其介于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角色,村委会(大队)干部角色也表现出复杂性,既有道德层面,又利用这种权力获得好处。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中引发的,就是村委会在收回承包地过程中,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此外,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这一法律形式,给予村集体类似于土地所有者的法人地位,而这种权利又天然的集中于干部手中,这也使干部有了主导土地流转行为的最合理支持,当干部向营利型经纪人的方向转变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干部伤害农户土地利益的事件。

3市场机制经济学认为

西方自由主义范式通常被认为是解决制度失效的灵丹妙药。在这种范式中,经济行为与政治、法律等领域分离,商品也仅仅是个人的财产,不用牵涉到任何的亲属或依附性群体。这些观念对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土地进入市场,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匿名的关系。而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土地往往具有不可让渡性,体现更多的是社会关系与社区意识。比如,Freedman强调土地作为中国宗族的存在与延续的经济价值,为了保证宗族团结,往往设置族田、公田,增加共有财产,避免土地流出社区,降低宗族的实力。Schurmann则认为,我国传统社会强调孝顺,鼓励祖先崇拜来加强祖产与家族之间的关系,确保土地在近亲的范围内延续下去,共同避免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兴起,以及大家族的解体。也因为如此,土地也具有了社会意义。无论是经济意义的强调,还是社会意义的强调,乡村社会对土地交易的慎重与过度市场化的限制是其共同点。当然,将土地保留在社区内部,也是道义经济的体现。集体化以来,土地所有权留在集体,按人口均分经营权,其实质是防止土地兼并,同样具有规避风险的意义。而这一考虑,当然也会内在地限制土地市场的形成,对于土地规模经营往往产生负面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受到地区特征的影响。由于各地市场传统、地理区位与社会结构各不一致,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在东部地区,因其商业传统及市场中心的地位,土地流转市场也较为发达;而在一些远离经济中心,社区主义传统强势的地区,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土地流转就会受到制约,比如乡村地方非正式的限制会影响市场机制的功能,通过村干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通过宗族选择交易对象,通过“找价”传统寻求增值收益的合理性等等。这一点从农村土地流转调查课题组对江苏南通石港与江西贑中高滕镇的调查比较中就能看出。石港地处经济发达的江南,有悠久的市场传统,土地市场发育完善,土地流转出村落的情况较多,竞价激烈,合同效力很大,往往可以达每公顷15000元的年价。而地处赣中偏僻的高滕镇,宗族意识较强,土地流转往往在村内实现,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转,只能由地方政府或村委会来推动,签订的合同也有熟人社会的特点,价格体现的市场意义不大,最高每年每公顷3750元,在土地增值时,承包者往往会抛开合同,要求涨价。通过对这3种社会性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所涉及的产权逻辑:(1)具有物权特征的土地经营权的历史性。土地经营权能够作为流转的主体,是国家意识形态性与法律设计的后果,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国家(政府)可以剥夺;(2)权利主体的模糊性。国家法律并未清晰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具体构成,这给予地方性非正式制度解释的空间;(3)权利分割的多元性。法律明确规定农户的经营权,但是并未明晰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这种模糊性使利益相关者如何分割收益权、控制权、让渡权,要依赖社会性制度;(4)权利实现的双重性。国家是权利实现的重要手段,通过颁布法律来实现权利的保护,社会关系与社区意识对实现权利的保护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让渡权利的多样性,以及价格机制的多样性。市场是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但是地方渠道也可以实现土地的流转,要根据所处区位、经济传统、地方社会形态来看待不同的让渡方式与特点。

二结论

社会学论文范文3

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社会学论文范文4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教育产业化改革后,每一个家庭都感觉到教育费用负担重,甚至有人把教育称作新时代“三座大山”之一,可见目前教育对于普通家庭的压力有多大,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当然不能避免这种负担,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而赚钱是很自然的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时尚物品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如手机、MP3、MP4、数码相机、电脑等。对这些奢侈品的需求是大学生兼职的动力。在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大学毕业生完全由国家安排工作,“一切服从国家需要、组织分配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可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大学生不再由国家分配工作,完全是自主择业。有了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就有了压力,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后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就会失业的尴尬境地。这是市场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在象牙塔中也无法避免市场经济的浪潮。原来与再分配体制相联系的政治因素在社会地位中的作用下降,教育的作用在市场体制下仍然得到维持和延续,教育在社会中的意义不仅是来自于经济、技术的发展,还来自于市场的“刺激”。教育不仅是社会地位流动的促进因素,也是维持地位再生产的因素。

二、大学生兼职的态度与行事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每个大学生在入学前的准备及学费由国家全额负担,生活费用也由国家承担部分。毕业后,完全由国家分配工作,在学校期间完全不存在兼职现象。但时代改变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开发其综合能力、训练各项技能。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选择。这就像是在公司中的跳槽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仅要看到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兼职工作的消极影响,还要看到在其成功过程中那些兼职工作的积极影响。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足够好,适应社会的变化,成功地立足于市场经济,这才是教育机构、社会单位、家庭真正关心的东西。配套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指导。面对这样的环境,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日常行为,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索的问题。

三、结束语

社会学论文范文5

(一)从学校层面看

学校要树立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良好的思想基础。把提高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一项基本考核目标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学校教育要要求学生学好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首先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为目标内容之一。充分落实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好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要求大学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和小学各类学校都要依法办学,认真执行国家下发的体育教材实施,按照学校体育的授课计划搞好体育教学,可以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好体育公共选修课,每堂课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上好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大学各类院校和中小学都要充分落实教育部实施的《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要很好的实施,要在这几个方面修改和推进,首先选定学生标准的及格、良好和优秀时把握好尺度,不能使学生很容易的就及格,这样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动力明显不足。其次各地区实施的标准要有所差异,制定好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有些是对大学生可以很好实施,课不宜在青少年中实施,最后要实施好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迈进体育场所,来到阳光下,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把身体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向。做到人人都锻炼,人人想锻炼,身体健康为先的思想,这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标准是大好的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同时,确保学生每天能够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不是锻炼一下就可以的,要贵在坚持,对没有体育课的学生也要引导他们天天锻炼一小时,尤其是中小学做好引导工作,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列入体育教学的计划之中,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多开体育项目,是学生可以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参加锻炼,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发挥体育场馆和场所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可以举行个人对个人的比赛、班级对班级的比赛、专业对其他专业对抗赛,形式多种多样,开展体育锻炼比赛,发展好适合本学校的体育特色,做到每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锻炼特长,使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和群众行的体育活动能够积极开展。

(二)从家庭层面看

家庭教育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使家长要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对引导孩子锻炼起关键性的作用。要实施好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是有顾虑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观还是要看学生的成绩,基本与体育不大,所以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以及人生观,身体健康,终生受益的思想理念,要懂得锻炼身体不是一时的事情,家长锻炼身体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改变了,孩子参加锻炼的氛围就不一样了,多鼓励家长和孩子都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充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尤其对独生子女的家庭要充分树立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不能娇惯孩子,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对孩子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二、总结

1.从社会关注层面来看,建立健全学生身体素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从学校角度看,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话。增加体育教学课时总量,在开展必修课的同时,开展选项课教学,同时做到男女分班上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扩充教师队伍建设,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加强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等基础体育实施建设,使一些场馆和器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要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组织,提高体育课外活动的质量和发展。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制度。

社会学论文范文6

1、社会组织结构的社会学定义

一个社会组织的形成,必然会有其内部结构。“所谓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内部各职位、部门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间所形成的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因此,明晰一个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可以清楚这个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组织成员和各组织部分在达到组织任务目标的分工合作中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等等。组织的结构也可以分为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正式结构是为了实现组织设置的目标,并且由一定的组织管理规章条例严格分配安排各级部门的职能,使得组织从整体上平稳运行。正式结构是每一个组织的普遍特性,一般表现为结构图。对社会组织的结构进行分类的话,一般可以分为:直线职能式结构、矩阵组织结构、事业部组织。非正式结构则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马克斯•韦伯最早对现代组织的兴起提出了系统结解释,他从理想类型的角度提出了“科层制”概念。所谓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教院团学会结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是由教育学院在教育部注册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在党委、团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性学生自治组织。按照社会学对组织的定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一分类项中,教院团学会属于“由官方发起的互益性组织”。从组织的分类来看,教院团学会属于事业部组织,并且符合科层制组织特性。教院团学会隶属于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委员会,在学院团委的直接领导下,由团学会主席团成员直接对院团委书记负责,主席团管辖范围下设团委与学生会两大系统,分别设有组织部、青协部、拓展部、记者团、网宣部和技术部,秘书处、学术部、生活部、外联部、文艺部和体育部。一级承接一级,既有对上负责的单位,也有向下管辖的单位,真正做到了“四级联动”的学院级别组织设置。每一项事务由校团委下发到院团委,由院团委书记统一部署,统筹协调,主席团分管相关事务的成员接领任务并下发至具体负责的部门,最终开展任务活动。这样可以明确各层级的职能合理分配,做到“事有分配,责有承担。”即任务有清晰的分配路线,责任有明确的承担对象。

二、新形势、新常态下的组织结构运行建议

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改革自身去适应新时期的特点,才能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对于一个组织的结构运行,同样如此。有学者指出,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组织结构中,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引发了城市社会结构的重组”;其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超越政府的行政管制成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再次“商业住宅小区的出现造就了新型的城市社区”;最后“大量人口向街道聚集加速了城市社区的发展”。大的社会情形已是如此,那么作为小型的院级学生自治组织,更应该具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思想觉悟。一些弊病,随着时间的积累便会逐渐凸显,教院团学会现在反映出组织内部职能分配出现冲突、对外办事效率低下、责任承担不清等问题。例如宣传部门,现在由记者团、网宣部、技术部构成,每个部门均设置了一名部长与一名副部长。部长与副部长之间在职能分配上经常会出现工作任务的叠加现象,部长常常只做到了任务的“上传下达”,并没有真正带领部门工作,落实工作。另外,三个部门同属于宣传体系,虽是由分管的团委副书记统一管理,但是在任务协调以及宣传同其他部门合作时,难免会出现不便于统一管理的问题。因此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尝试结合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新型特点给出以下建议。

1、坚持学院党委以及学院团委的领导

虽说文件上要求的是每一级要对上一级负责,但是所有的团学会成员,上到主席团成员,下至各部门部委,以及年级学社会与各班级委员会成员,都应对学院党委以及学院团委负责。只有坚持统一的正确领导,才会有统一的工作思想,便于高效统一地开展工作及活动,团学会才不会是一盘散沙。

2、明确职能任务,不越级办事

教院团学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较为成熟的组织结构。每一级都有相对应的职责,做好分内的事情尤为关键。工作中,不能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为由而越级办事,这样的现象一旦普及,最明显的弊病便是某一级被架空,且启动责任追究承担制时,事务也无从承担。其后果,是整个组织结构的崩盘。

3、优化部门结构,简化工作流程

例如宣传系统的三个部门,可以研究将其合并为一个部门———宣传部,由一名团委副书记分管,一名部长统一管理,下设三个组———新闻组、网宣组和技术组,各由一名副部长管理。这样,部长的任务更加清晰,就是协调好三个部门的工作,以及代表宣传系统参加有关活动;副部长的任务更加明确,即带领相关负责组做好相应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先前部长、副部长任务叠加的情况,又极有效地明晰了部门各成员间的工作,简化了流程。

4、加强上下级交流沟通

上一篇体育学论文

下一篇保险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