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1
doi : 10 . 3969 / j.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36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67- 02
民办高校大多由于建校较晚,软硬件基础差,科研力量薄弱,纵向经费拨款有限,科研投入主要靠学校自筹。学校存在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会计控制弱化、管理平台落后、效益不高等现象。现就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浅谈若干点看法。
1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
民办学校特有的办学体制下,科研经费渠道单一,数额较少,因此,普遍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重争取,轻管理”的客观实际。科研管理部门往往由教务处派出人员兼管,不甚专业。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不知情,对经费去向不过问,这些现状难以适应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科学管理的需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①民办院校起步晚,科研实力弱,纵向经费较少,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②大多民办院校职能部门少,存在身兼多职现象,管理粗放。
1.2 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度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规定,高校科研管理由科技处、财务处、课题组负责人共同承担。由此在三者之间形成互相依托、分工合作、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民办高校财务部门难以获取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料,更难以对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情况、结题成果进行分析,根本谈不上参与科研前期预算制定、中期开支去向、后期结题及决算的监督管理工作;科技处与财务处没有会商机制;课题组脱离了财务监管。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无法有效落实,出了问题往往财务部门背黑锅。主要原因有:①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经验不足,未形成一套规范且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根本原因。②课题组缺乏对科研经费意义的认识,主观上不愿意受财务部门约束。
1.3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存在挪用、侵占经费现象。个别课题组责任人借协作科研之名,把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转入关联单位,最后中饱私囊。
(2)存在经费结构错位,支出混乱现象。大部分科研项目中的差旅费、餐饮费、劳务费占比较大,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占比较低。报销票据存在“失真”的现象:如发票开具时间不在科研活动时间范围内或者未附购物清单;使用收据、假发票等票据不规范行为;科研管理部门审查松懈,财务部门会计科目不明细,把关不严,这都给一些部门违规核销有机可乘,甚至报销与科研业务无关的汽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3)存在“结题不结账”现象,造成资金沉淀。民办高校缺乏结余经费处理规定,管理松懈。有些项目已终结,但部分项目负责人总是想方设法用完结余资金,把项目结余资金用于部门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消费等方面。由于结账时限制执行不严,常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报销问题。不仅影响到财务日常账务管理还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甚至人为贪污浪费。
(4)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名义上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院所、财务部门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产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甚至成了私人财产,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科研投入的固定资产财务无记账,处于失控状态。
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①财务缺乏监督检查能力。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不熟悉,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管理更是无章可循。②费用支出约束性差。科研经费如何运用,科研管理部门一般不管,财务部门也只有流水账,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科研经费不规范开支严重、甚至产生。③人情因素干扰,财务控制职能弱化。财务部门即便有科研经费时限结算制度,但实际执行中由于人情因素干预,总是执行不力,造成报销拖延。
1.4 缺乏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资金使用效率低
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自筹,每年经费预算较少。抢报科研项目申报成了各个学院普遍的例行“公事”。而对应项目研究的结果却鲜有奖惩措施,这就导致“有申报无汇报”的现象。申报项目落后,科研结果应付了事,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主要是因为缺乏对科研过程及结果的绩效考核制度,客观上造成为申请科研经费而申请经费的现状。
1.5 没有信息管理平台,监督管控不力
多数民办高校没有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平台,财务部门根本不能及时了解科研项目资金的最新使用情况,何谈风险监控。学校也没有建立三方商讨机制,科研资金使用全凭项目负责人一人管控,没有了过程监督,最后结算很难避免出现支出混乱,马拉松结算等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信息共享平台,监督技术难道大。
2 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的举措
2.1 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随着民办高校进入快速成长期,其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步增多,纵向科研经费呈现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学校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科研立项、成本核算、项目预算、合同审查等岗位职能,加强会计控制;财务与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2.2 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中要扮演主导角色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从科研立项、资金划拨到位开始,财务部门要对资金统一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要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备案,对资金去向进行跟踪。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审计。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信息,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参与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2.3 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财务报销制度。财务要用公示的方式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核销流程及要求,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无序性、随意性;严格按照核销标准执行,打消票据作弊侥幸心理;相关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减少人情干预财务制度。
(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经费使用办法。针对科研项目的学科特点,组织专家团队核算项目成本,科学预算,不搞一刀切,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对其中的经费使用核销明细作出严格规定,使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严格结题时限。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6个月内办理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财务处根据学校管理办法予以结账,直至冻结资金。
(4)明确固定资产归属。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项目结算时要持有《固定资产清单》及移交、保管情况方可进行课题结算。
(5)为了预防项目组或个人利用学校的设备和技术等资源私自换取横向收入,防止学校资产流失,项目结题时财务部门必须审核确认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后,才能出具报告。要保证科研经费能够“好钢用到刀刃上”。
2.4 财务与科研部门携手建立并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
(1)产出绩效考核。具体选取以下指标: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支出经费、专著论文数量及质量、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收入等方面考核评价,在政策上加大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对于科研水平低,项目效果差的则采用惩罚措施,比如按比例核销经费,减少下一年度的申报项目数量和资金预算等,对于弄虚作假的甚至可以停止科研项目经费的申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通过绩效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水平和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2)扩展评价对象。实行个人与项目组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式,鼓励内部竞争,形成将个人利益与项目发展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
(3)公示考评结果,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2.5 建立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向先进院校学习管理,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为一体的“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将科研项目预算审核、经费支出、查询、决算结题等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的信息查询平台。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科研经费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方便及时快捷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促进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和制约。科研及财务部门根据网上数据信息,对项目的进展程度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不规范的费用支出要及时踩刹车,实现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管,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综合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翟慧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核算[J].事业财会,2001(4).
[2] 程忆军.课题制管理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题及对策[J].学院
学报,2005(4).
[3] 蔡爱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加强[J].发展研究.2005.12。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校 精细化管理 科研经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高校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上的一个难题。本文基于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视角,采用预算精细化与科研经费定额控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提出问题,找出主要原因,并运用天财高校财务软件5.0进行科研经费额度控制设置,从而得出实行科研经费额度控制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程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精细度不高。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预算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人员编制,很少有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参与,结果是项目开支比例结构不合理,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项目负责人往往从风险角度考虑,故意把预算数做大,从而使科研所需成本增高,导致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精细度不高,预算弹性较大。
(二)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支出结构欠佳。(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可行性,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目前,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实行的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从主观上放松了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度。项目负责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本着节省自身科研经费的观念,凡能从学校正常经费报销的,就千方百计地挤占事业经费,造成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迟缓、经费结余金额较大。(2)信息化管理不到位,导致沟通不畅、支出结构欠佳。财务部门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与日常核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财务人员不了解科研经费预算核定的范围、用途和标准,只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核算管理,财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项目负责人无法及时了解预算实时执行情况,造成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相脱节,产生不按预算执行、超预算执行和无预算执行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和绩效考核机制。(1)科研经费的预算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由于财务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了解科研活动,不熟悉项目的进展,不了解科研经费的运用情况,不跟踪经费的使用,从而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2)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我国科研经费预算绩效考核目前仍处在试点阶段,大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预算尚未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缺少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及标准,缺少奖惩机制,从而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在实际工作中,科技处着重于争取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通常科研经费到账后一般只提取5%的管理费,对经费的去向一般不过问。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筹集、用于哪个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高校财务处只能是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在实际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真实性没法把关。科技处和财务处对科研经费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容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五)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一是财务系统缺少结题时间控制,所以对项目是否结题无法显示。二是科研管理系统虽然标注项目结题,但由于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相脱节,其结题信息难以及时传送到财务管理系统,造成许多科研项目在完成结题验收后,在账面上一直留有余额不结账,甚至长期挂账。在项目结题时,为了满足一个项目的结题验收,可能会把其他项目的支出与本项目的支出同时进行调整,容易导致项目之间支出混乱。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两条线。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研项目管理;二是科研经费管理。近几年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一般由科技处负责,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科技处重点关注的是科研项目是否能够立项并获得支持;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这客观上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中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无人问津的“真空地带”。
(二)对科研经费属国有资产的认识不足。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课题负责人负责制”,科研经费到账后由高校统一扣去一定比例(一般为5%)的科研管理费,剩余的科研经费由课题组自由支配,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靠自己的能力争取的,在经费支出过程中随意性很大。财务人员对待科研经费也持“从宽心态”,导致科研经费管理问题越来越多,涉及金额越来越大,并且长时间得不到纠正。
(三)监管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涉及高校的财务处、科技处、审计处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科研经费进行专项业务控制与监管,造成高校对科研经费监控职能的缺失。
(四)信息化管理缺位,财务软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财务处缺少一套有效的、能与日常核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即便是运用了软件系统的高校也没有充分利用软件的额度控制功能。
(五)科研人员缺乏财务知识。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对高校财务制度与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财经政策并不十分了解,缺乏科研经费的预算、使用等简单的财务知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缺失。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一)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协调。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财务数据估测、预算编制、中期项目评估、项目完工决算都离不开财务处的专业指导。财务处也应该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技处共同管理科研经费。只有在这两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管理下,才能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科研项目的立项、支出、效益、决算内部管理信息的无障碍沟通。
(二)细化预算编制。科研项目负责人首先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提出总体预算方案,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再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对预算编制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分解、论证和测算,充分考虑各项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财务人员配合项目负责人对各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逐项细化编制,根据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对各支出科目的限定,对每一个支出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对预算编制中容易混淆的支出科目,财务人员要提醒项目负责人引起重视,例如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发生的费用应列入差旅费预算,而不应列入会议费预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费用应列入国际合作与交流费预算,而不列入差旅费或会议费预算。
(三)充分利用天财高校财务软件5.0“额度控制”功能。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打造科研经费预算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项目负责人、科技处与财务处的沟通协调。财务处运用现代财务软件,将批准的项目预算金额按明细科目初始到计算机系统中,在科研经费日常报账过程中,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应科目的控制额度,并进行超支控制,便于财务人员和科研项目负责人随时掌握经费支出情况,同时科技处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1.项目额度字典和支出科目设置。满足额度控制需要的支出科目设置,必须保证每一额度控制项目都有明确的支出受控科目。
2.额度控制项目设置。
3.项目额度支出科目设置。即建立额度控制项目与支出科目的关联关系。基于财务软件的开发特点并从简化系统设置考虑,项目额度支出科目设置可根据控制需要依次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凡能够通过上级科目控制的,额度控制项目直接与该上级科目对应;(2)若某科目的下属明细科目(不一定是最末明细级)涉及两个以上额度控制项目的,额度控制项目应当分别与相关同级明细科目对应;(3)若某一科目无明细科目但其核算内容涉及两个以上额度控制项目的,应通过增设明细科目与相关额度控制项目对应。
4.项目控制额度录入。将批准的项目预算金额按明细科目初始到计算机系统中,在科研经费日常报销过程中,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应科目的控制额度,并进行超支控制。额度控制启用后科研经费核算流程也将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启用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程序及在对科研经费进行总体指标控制的同时还要对其具体使用费用指标进行控制,在项目初始化时,将经费细分为业务费、差旅费、材料费、测试费、资料费等费用。在使用中如出现个别费用超支,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提示。这样就能保证科研经费按照申请计划使用,做到事前控制。
(四)实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1)建立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高校审计处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执行和验收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负责人按预算执行;上级科研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也应定期组织或者委托事务所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监督检查,形成科研经费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增强预算执行监管的威慑力。(2)加快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机制建设。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时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分析评价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断增强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还要注意考核结果的反馈,只有真正做到公开、公正、规范,才能使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其激励作为。
(五)建立资源共享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平台。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实现财务处、科技处、设备处、审计处、课题负责人以及资产管理处等相关部门的系统对接,实现实时交互信息平台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通过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科研项目经费到账后,科技部门在项目管理系统录入科研课题名称、项目性质、经费来源单位、合同期限及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方案和项目负责人的同时,可以直接在财务管理系统生成项目信息,不必再重复输入项目名称等相关项目信息,只需将每笔收入、支出明细输入到账务处理系统中,项目负责人通过网络可随时查看到自己项目的所有信息。
高校可以深层次开发财务经费查询系统,对科研项目进行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比如项目自“立项日期”到“结题日期”各年度的拨款、支出进度分析、资金结余情况、各年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该网络平台及时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减少重复工作,达到管理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六)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科研经费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而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变,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必须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应提高财会队伍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改进服务态度,本着服务创新的理念,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财会队伍。将这种服务理念更好地渗透到科研经费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经费使用关,更好地为高校和社会服务。X
参考文献:
1.乔春华.论高校经费科学化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12,(02).
2.孙育新,李忠文,刘威.创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J].黑龙江教育,2012,(09).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3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分配方法 困难
现存国库预算,主要以集中支付为主,遵循预算执行是出于对国库预算的忠诚表现。且国家对科研方面资金很重视,任意项目经费都跟有相应的经费管理策略,单位应该每月对财政部门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众多的改善使科研单位面临巨大挑战,古老的模式在诸多层次上早已不能对口现在先进管理方法的条件。
一、如今科研经费分配面临的难题
目前的科研项目很多在验收后掌握的,只在乎成果,却毫不在乎在进行的阶段。其仅仅在立项时规定比较严,立项后却对不重视项目进行过冲的实时治理。科研资金需由相关人员审批,但是科研治理部、项目归属人、财务管理部门三者认识上存在差异导致项目支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科研经费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做好预算和执行,每个项目都有其不可预见性、研究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所以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往往很难,虽然难题比较艰巨,但也不是不可突破的;其次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往往有偏差。因为财务仅了解资金总数,没有清楚科研资金完全的的预预计状态,造成项目治理和资金治理毫无关联。并且财务部门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与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设置的差距,使财务部门按会计预算所提供的信息和预算可比性较差。种种因素不仅阻碍了经费在科技层面的使用,使科技前景不明朗,而且挫伤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进取性。
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难题
(一)加强建设经费管理制度
在课题经费预算方面,财务人员往往在课题经费达到了成本单位后,课题组员进行项目开支时才去了解课题的部分情况,然而项目预算在立项时却早已编报完毕。由于财务部门在项目评估方面,对资金运作、费用的开支以及国内外科研项目对资金需求管理的预算评估的缺乏,导致预算编织的不合理、不科学。为避免类似情况的频繁发生,我们要统一规范科研预算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制定相关项目经费的实施细则。财务部和科研部互相协作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按照项目的管理进行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各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规定,使科研经费的运用更加灵活、合理。同时,项目负责人与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经常沟通保证信息的一致化,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科研经费决算报表编制要以财务数据位标准
现在很多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在科研经费决算报表的编制上常常由课题组成员据开支情况自己填表,基本抛开了财务账面上的数据。在加上受自己专业知识的限制以及对科研经费在财务上的管理缺乏较为正确的认知,常常会出现报表数据和财务账面上的数据不一样;有些支出被随心所以塞进报表项目;或者自己大致估计一下自己的数据就填上算是完成等现象。他们会以为既然科研项目已经完成了,钱也花了,放在哪都一样,等结了题再说。但是,一旦审计部门要求拿出审计意见是,那些人才意识到课题预算的严肃性。自行调整课题预算或挤占挪用科研经费,后果可想而知。故此,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以及教研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决算报表制的严肃性,必须要以正确、完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再由财务的负责人签字。
(三)提供科研项目和资金预算的共同区域
现在科研资金的安排正在往管理型发展,而如今网络信息传播的飞速成长,使用网上信息传输可以对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加强对经费预估的治理
治理好对经费的预估,就绝对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各个层面有据可依,这样就避免某些人钻空子,从而达到预算的真实可靠性,当然这个标准需要管理部门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协商定制。
(五)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项目
财务管理和监督的过程应该贯穿项目开始的开始和结束,每个环节都应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参加,以此保证管理的准确。
(六)使用特定的人员对科研资金进行治理
借、贷、余这三栏账不能很好的归纳出科研资金的具体去向以及效益,故此科研资金的治理,会计资料的整理、分析、预判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曾经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总结、分析和归纳,这样才能做到以后的工作越来越有效率。 科研资金的合理治理、科学使用,直接的左右着科研的层次高低。同时也左右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所以,在科研工作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经费的管理,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很有必要的。
(七)提出各项资金花费绩效评价制度
如今科研项目制在乎的是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科研资金的绩效测评,当有的项目不确定要不要支出时,没有统一的依据,对需要支出的项目,支出后却对测评制度的填写不明确,故此我们探索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测评制度时不我待。绩效考评的范围来源于财政的拨款,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每个项目应该遵循此文件,及时的对科研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考察,争取提升对经费的使用效益。如此一来,各个项目对制度与体制有了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遵循这些制度和体制,真正工作起来就不会模棱两可,这样员工的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八)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其实在实际经费管理过程中,非常正常而且经常性的支出,不是预算少就是不允许支出。例如人员经费,接待经费等杂项的开支方面。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人员经费的开支仅仅限于参与在此项目研究的博士、硕士生,且比例不能超过15%。然而,根据实际情况一个实验的完成,往往有时间连续性的要求,必要的时候还要加班加点多劳多得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不应该规定的太过严格。还另一个方面就是提到的接待费用的问题,众所周知只有交流才能实现知识和想法的共享,科学研究需要同行直接相互学习的应该允许其在项目经费上开支。然而在编制预算上去没有该项目的支出,执行起来不规范,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违规行为。这是更好管理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路上的一大障碍,还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国家的支持更能体现出国家对科研项目的重视,员工的积极性更会越来越好。
三、结束语
总之,科研经费财务的管理这条路还有很长,随着在实际的国情和实际的工作中制定出各种适应自己发展的完善体系,科研经费财务的管理将不会是大问题,只要实现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在加上各项项目经费支出的公开透明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科研经费财务的管理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王义明,范静。科研经费管理中知识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5
[2]于桂杰.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6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随着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科研经费占学校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保证科研经费依法合理、规范、有序的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高校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一、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衔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科技发展的基地,承担的科研任务种类繁多,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类和社科基金等项目、973、863等科技专项类项目、军工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地方科技基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等。由于来源渠道不同,科研主管部门对不同类科研项目管理要求各不相同,经费开支范围和使用方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加大了财务部门经费管理的难度。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没有很好地衔接与融合。
高校在制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时,一般只关注科研项目管理费的使用及分配,而对科研项目业务管理关注不够,科研经费的具体业务管理流程,职责分工,内部审计与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科研部门往往对科研经费的申报非常重视,对支出预算申报重视不够,科研经费到账后,也主要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及经费使用控制,而所谓经费使用控制,往往只是科研管理部门定期与财务部门的有关账务进行核对。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只是进行简单的报销,控制每个项目的总体经费不超支,而不能参与科研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与监督,使科研项目按照经费取得时的计划或合同使用资金,从而就给科研项目(特别是纵向科研项目)结题造成困难。
(二)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不到位
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科目设置、使用和成本核算等几个方面。
(1)有些高校科研经费科目设置只简单按照教育事业费支出分类科目设置,没有按照不同项目设置不同的支出分类模板。这样在日常的支出中没法明确地确定各个不同科目支出情况,支出无法和预算进行对比,结题时再由项目负责人从事业费的支出分类中手工分类汇总成项目支出成本,准确性大大降低,也不利于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
(2)高校科研项目具体支出都是由课题组负责,一个课题负责人有时负责很多项目,存在各个项目支出混用现象,有些不符合具体项目要求的支出,随意在项目中支出。到了结题时,不合理项目支出又调来调去。
(3)为完成科研任务而耗用学校资源,如科研用房、仪器设备等的维修费,水与电的使用费等,应当作为科研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摊。目前项目经费只是按管理规定提取一部分管理费用,项目没有真正做到成本核算。
(三)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管理不完善
虽然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高校一般都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入账,而其管理与使用归课题负责人,没有形成一个设备共享机制,严重影响了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使用效果。
高校用科研经费购买的材料,报账时直接进入科研成本支出,没有办理材料入库手续,使用时也就没用领用手续和使用纪录,这就会造成虚假报销材料费的情况发生和材料在管理和使用过程造成损失和浪费现象。
(四)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有些高校科研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给科研人员提供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服务,项目负责人要想了解课题的支出情况,还得亲自到财务处打印支出情况表,自己再分类汇总统计。而许多项目负责人平时只是关注一下项目余额,到结题时支出与预算支出情况不一致的情况已经实际发生,科研项目的支出预算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二、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要协力配合,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学校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明确相关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要对管理过程中如何协调配合做好相关规定,加强对国家和学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宣传,增强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视,组织科研部门人员学习有关科研项目管理财务知识和核算方法,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第二,针对不同类型经费,明确不同财务管理模式和核算方法,保证预算支出管理落到实处。
第三,详细规定项目在预算申报,经费支出,项目结题各个环节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明确财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预算申报工作程序,加强预算申报管理,在预算申报,经费支出,项目结题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工作。
第四,明确重要支出的审批权限,办理程序,支出依据,加强项目支出监督制约能力。
(二)加强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
1、完善财务核算科目设置
高校应根据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收入支出项目的规定,设置不同的预算模版,设置相应的支出节分类,如973,863,科技支撑等项目,首先支出要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下设置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间接费用下设管理费、绩效支出;如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支出预算包括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劳务费和管理费。研究经费又包括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这样支出模版与项目预算直接对应。同时对不同支出科目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预算控制级别,如不能支出、控制支出、警告通过、不控制等。项目到账后把相应的申报预算支出数输入到预算模板中,每支出一笔业务,就对应减少某个项目的预算控制数,就起到了控制预算支出的目的。
2、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对项目组科研用房屋成本使用面积、设备使用和维修费按价值等标准进行核算分摊,水费、电费等要能准确地计量,科学合理地计入科研项目的成本。
3、加强项目管理的财务制度培训
为提高对科研人员项目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应加强对科研人员财务支出方面培训、指导、咨询服务工作。课题比较多的课题组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项目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财务审核人员科研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在报账环节能根据不同项目的支出要求,规范地进行支出管理,提高财务报账管理水平。
(三)完善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的管理
1、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管理对节省科研经费开支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内部应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并可以和其他高校、地方信息平网,形成一个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有偿服务和合作研究等模式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目前高校人才流动频繁,特别是高层次科研人员流动频繁,人员调离了,所管理的科研设备却不能随之流动,因为都是专用设备,在原单位往往会被闲置,到新单位还要重新购置,有些设备单位价值很高,造成极大浪费。应该建立一个设备流动机制,通过中介机构评估设备价值,调入与调出单位通过国家管理部门审批等程序完成设备的流转。
2、严格实施材料入库登记
高校应建立材料入库登记,出库领用手续,明确购买人、保管人,使用人相关责任义务。针对高校科研经费购买材料种类繁多等特点,建议在各个学院设立材料保管部门,管理和监督材料的购买、保管、领用、使用。
(四)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立一个面向内部教职工的网络信息平台,与财务核算系统建立对接,每发生一笔支出,项目负责人随时能在信息平台上查询到。项目负责人能查到项目的经费到账情况、每笔经费的支出情况、预算执行完成情况等信息,并根据预算和决算的要求,输出一些报表信息,如经费支出明细、决算总支出,预算项目与决算项目对比分析等等。这样会大大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效益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思惟,林琴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析[J].工作研究.2012(03)
[2]王新徐,中瑛.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教育[J].财会研究.2010(04)
[3]张艳,崔贞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守夜人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制度 监管机制
一、高校项目科研经费的含义及分类
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是指高校因承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特定科学和技术服务项目而获得的由国家政府、企业、基金机构、民间组织等提供的活动经费,充足的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队伍获得高科技、高效率的科研结果的重要资金保障,是国家对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的衡量标准。
根据资金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将高校项目科研经费分为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和自筹科研经费三大类。纵向科研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承接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分配的科研项目,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此经费仅限于财政性收入,不包括成果创新收入,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要严格按照项目批准的预算和支出政策,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高校不得浪费科研经费或私自挪作他用;横向科研经费是指高校与事业单位或企业进行的科研技术联合开发,由高校向合作方提供的科研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让等项目而获得的收入,经费划拨单位为项目合作方,而非国家政府财政机关,此类科研经费实行合同管理制度,需按合同约定的融资用途、范围、支出标准执行。自筹科研经费是指高校为了确保科研项目的及时启动和有效实施,由高校自行安排、筹集的资金。无论是哪一类来源的科研经费,都要由高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高校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核算、管理、约束,不能归科技研究人员个人所有。
二、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收入管理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的收入来源主要有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部分高校自筹科研经费,无论哪种来源经费,从科研项目申请到资金拨款到位都比较复杂。有些经费往往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较多,但资金款项最终不一定能够实际到位,或者同一项目科研经费已经申请成功,但经费下拨需要分两次或多次完成,首次资金划转远远不足承担前期调研支出费用,这些现象都会影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展,无形中拖延了项目完成时间,妨碍我国科技发展速度。因此科研经费到位后,高校财务人员要及时确认收款,设立专项,由专业人员管理。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重点,预算管理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项目预期发展目标的完成程度。高校应根据国家科研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为科研项目的资金收支、结余情况制定准确、合理的预算指标,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围绕在高校科研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包括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核算管理,科研经费的合理化使用与监控能够有效的推进科研项目的发展进程。因此对成本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审核,规范财务报销制度和成本核算流程,防范高校项目研发资源浪费、流失现象发生。
(四)分配管理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分配管理是由科研项目相关归口管理部门来执行的,其规定的平均分配比例由各高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得超过经费总额的5%。提取的费用主要分配给高校科研项目相关管理部门,用以调节科研人员的成果分配收入和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因此为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型,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分配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五)财务分析
高校应对科研经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定期编制科研经费的月报表、季报表和年报表,真实客观的反映高效项目科研经费的收支结构,时刻了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运作情况,有效防范科研项目存在的财务风险和运行风险,为科研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准确、完整的决策依据。
三、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是由科研管理部门自己申请、争取的,导致很多人认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权、所有权归项目科研组所有,高校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意识上大多认为不应该过多干涉,这种财务管理观念表现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不重视,同时科研人员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专业性,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使用混乱,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等埋下了隐患风险,阻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督、分析和评价机制,预算执行结果与项目科研人员的业绩奖惩是分离、不挂钩的,使得对项目预算的执行过程不具有约束力,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机制的作用。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并未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两个部门缺乏沟通、配合不积极,导致项目预算不全面,与实际执行情况偏差较大,若再作预算调整需重新等待一系列的审批程序,也有可能出现未通过再审批程序情形,这些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成本核算只是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包括部分项目直接费用,几乎不关注间接费用的核算,忽视了与科研有关的公共资源、水电费耗用、科研设备折旧费等应计入科研成本的费用支出,加上有些设备、资源为教学和科研同时服务,很难准确区分科研成本,对于科研项目相关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也是缺乏的,导致科研成本信息失真,没有真实地反映出科研项目的真正经济效益。
(四)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符合规定,时常出现替代或不真实违规报销行为。因科研项目需要而购买的研发材料或固定资产以能源材料费或设备维修费等形式报销。研发成果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项目没有列入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中,此类资产管理缺乏价值有效计量,成果处理不规范,形成资产浪费和流失。
(五)结余经费管理不合理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决算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对科研结余经费的处理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结题验收时仅注重科研技术和成果的验收,没有提出明确的付款时间,结题不结账的现象屡屡出现,结余经费的后续特定用途不清晰。决算程序不规范,按照实际报销的科研经费支出结构填列各项指标即可,缺乏与预算成本的分析比较。
(六)监管不到位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管不到位,审计制度不规范,从经费下拨到如何使用,都缺乏严格的科研项目实时跟踪和结题审计制度,高校的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督、管控职能,简单的项目完结审计结论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今后未来将要进行的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无法起到相应的警示、借鉴作用。在科研相关人员监管方面缺乏严厉的经济处罚制度,责任追究力度不强。
四、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意识观念管理
高校领导层、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观念意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规范经费管理程序,不能支付其他费用。财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有意识地加强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管理观念,定期组织座谈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制度管理
1、预算管理
高校应制定一套符合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定且切实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约束、规范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程序,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监控作用,确保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预算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预算编制工作应由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完成,财务人员协助科研人员正确理解经费预算管理含义、目标,将每一项可能发生的费用精细化、明晰化。在科研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定期将费用实际支出情况同预算比对、分析的结果告知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实时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促使经费预算管理全面、科学进行。
2、成本核算管理
根据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财务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区分科研和教学所产生的成本费用,重视划分与科研相关的公共资源、能源消耗、设备折旧等间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摊和归集,确定各个科研小组应分摊的费用,严禁报销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费用或滥用科研经费的行为,真实地反映科高校研经费成本支出情况。
3、资产管理
高校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因科研需要而购买的配套设备,要严格按照实际购置的固定资产品名开具发票,规范固定资产的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和登记程序,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当科研项目结题后,做好资产转让、移交等处置手续,对于留用的科研设备要定期进行财产清查,避免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对于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应建立相应的验收、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防止科研设备重复购买,避免科研经费浪费,提升高校整体科研合作实力。
4、结余经费管理
建立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的结款时间和结余经费后续使用途径,规范结题决算体系。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应在六个月内办理课题结账手续,对没有正当理由且不按照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执行的项目,应下达强制性付款通知。科研结余经费最终应转为高校后续科研发展基金,并严格按照规定用于今后的项目开发和科研费用支出中,防止将结余经费长期存放在余额账户里,促进科研资源合理化配置。
(三)完善财务监管机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高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制度,主动接受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管理。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实施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审计程序,掌控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增强科研经费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公开性,科研人员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对科研项目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嘉奖,并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对于弄虚作假、挪用科研经费等违法、不道德行为,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经费金额逐渐增多,有关经费财务管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专设的科研部门必须转变观念,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科研新形势,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办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优化、改进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新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为科研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应用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玮.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28-02
高校建立科研经费财务指标的目的在于对某一年或多年经费筹集、使用效率、产出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
一、财务指标选取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从多个高校发放、收集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和管理等不同的岗位以及不同职称、职务的主体发放、收集意见,实事求是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
2.科学性原则。针对高校自身的特点,科研经费财务指标的设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完整又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指标不能重复,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补充。
3.定量为主原则。高校科研经费指标的选取应遵循“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相比更为科学,所以应尽可能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方便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4.代表性原则。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指标的选取必须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指标的设计不能太过复杂,在选取具有代表性指标的同时要简单、便于理解,具有可行性,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5.可行性原则。对指标体系的设立,不仅是在理论上实现其完整科学性,还要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6.可持续发展原则。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指标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财务指标的设计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修订、完善各个指标,既要能完整地反映高校科研经费资金的活动,又要相互独立、相互补充。
二、财务指标的选取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多所高校科研工作者、财务和审计部门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专家等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
1.自筹科研经费比率。高校自筹科研经费收入反映了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科研的规模和效益,对于高校而言,科研社会服务收人相对来源较少。该指标反映学校自我筹措资金的能力以及努力程度。指标越大,说明该高校筹集科研经费的能力越强,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程度越小,学校发展前景越好;该指标越小,说明科研经费筹集能力越弱,依赖程度越大,发展前景较差。
2.自筹科研经费年增长率。该指标是将当年自筹科研经费与上年度相比较,一方面,能动态反映在自筹科研经费方面能力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横向比较反映了各高校的科研管理状况和发展水平。
3.科研经费实际支出比率。科研经费实际支出比率是实际科研经费支出与预算科研经费支出的比值。高校实际科研经费的支出是否超过预算是反映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该指标越大,说明科研经费管理越失控;越小说明科研经费的监管越严格。
4.科研经费预算完成率。科研经费预算完成率是用实际科研经费支出与预算科研经费支出差额同预算科研经费支出的比值。这一指标用以说明高校科研经费实际用于科研项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
5.科研经费支出比率。科研经费支出比率是指科研经费支出占财务总支出的比例。这也说明了高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比例越大,说明高校越重视科研;比例越小,说明不重视科研的投入。科研经费支出对于高校竞争力的提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
6.科研经费周转率。该指标是用科研成果收益额与平均科研经费之比。该指标反映高校科研经费处于良性或恶性循环阶段。它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对科研经费的利用状况如何,同时也说明其科研管理的水平。
7.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该指标说明教学、科研人员分摊的总科研经费。这一指标以平均数的形式来说明高校科研发展能力以及科研管理水平。随着高校科研管理的不断发展,人均科研经费应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高校可能有一些差异,但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一定可比性。
8.科研经费结余率。指预算科研经费支出与实际科研经费支出的差额再除以预算科研经费支出。这项指标说明各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指标越高说明科研经费节余越多,指标越小,说明科研经费节余越少。针对普遍存在的项目结题不结账的情况,对结余的科研经费应定期进行清理,设立科研发展基金以确保结余经费的科学有效使用。
9.科研经费收支比率。科研经费收支比是学校本年度的支出总额与收入总额的比率,该指标用以说明学校预算收支的平衡关系,它是一个综合反映高校隐性负债状况的重要指标,在高校正常发展的过程中,该指标值不应过低。当该指标的计算值小于1时,说明学校的总支出小于总收入,说明高校科研管理运行正常;反之,当该指标值大于1时,说明该年度学校出现了赤字,需用以前年度结余投入科研项目。这可以反映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即高校当年预算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平衡关系。
10.科研经费年增长率。该指标是用当年科研经费与上年科研经费的差额除上年科研经费。这主要反映高校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有较高科研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高校,年增长率就会偏高。科研经费按来源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纵向经费的增长反映从政府或上级单位获取经费的情况;横向经费来源渠道则说明了高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说明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高校加强财务管理,积极筹措科研资金的努力程度。科研经费的增加对于高校竞争力的提高和长远发展都非常重要。
11.科研成果收益率。各高校需要关注科研成果收益率指标,它是衡量高校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收益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说明收益效果越好。该指标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来确定预警值,如果指标值过低则应当予以重视。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
12.科研成果收益增长率。这一指标主要包括科研项目数、获奖情况、投入产出比等内容,是衡量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高校灵活运用科研成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成果。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大多数科研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在经费来源单一且非常少的情况下,想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创收,这是衡量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根据确定的各项财务指标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主观造成的决策失误,这有利于全面地认识高校科研管理的状况,有利于提供全面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有利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科技厅科学研究项目软科学项目2014ZK3033《湖南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中原.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5(4)
[2] 杨贤慧,王秀华,石艳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与绩效评价指标设计[J].会计之友,2013(7)
[3] 郑国芳.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李飞凤.高等职业学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3
[5] 曹莉.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分析体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6] 陈胜权.高等学校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中国成人教育,2012(1)
[7] 陈胜权,房子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财会通讯,2012(6)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经贸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