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1
关键词:学语文 诵读 走进文本
诵读,不是学习语文的新法,可恰恰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诵读,词典之意,一是指读出声音来,二是指背诵。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把“扯开噪子,忘我吟唱, 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称作美读吟诵。”他还说“回归语文教育之本――诵读。”2004年5月来自武汉的洪镇涛先生在遵义讲学时,有教师当堂提问:“洪老师,你授课的方法是好,你还说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读。可我们农村学校的阅读教学该怎么办呢?”当时洪镇涛先生振振有词地说:“老师们!我送你一个字――读!你就带着你的学生 头晃脑地读。这一点你能做到吗?”他还说,引导学生最终“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想”。可见,读,在语文教育专家那里也是倍受重视。至于语文课标对诵读的注重、强调,这里就不再赘述。
2007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遵义召开的“西部中学语文新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有来自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赵谦翔老师和来自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分别进行了作课和讲学。深感他们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重视“诵读”。下面笔者就以上三位专家在作课和讲学中反复突出的“诵读”之法作一简要分析,并谈谈自
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诵读”这一教法的具体操作,与同行探讨。
一、诵读――情感体验
来自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说“诵读的诵乃心在支撑,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这次,他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以诗人艾青的经历为自己的经历作导语引入,然后说:“古人所说的‘唱诗’的‘唱’,实际就是吟唱,就是诵读。诗歌本来就是拿来吟唱的。今天我给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于是,韩老师就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感情地吟诵全诗。韩老师读完全诗的一两秒钟后,全场才响起了雷鸣的掌声。韩老师在诵读过程中,有两三个女生在抹眼泪,上千听课教师心里也戚戚焉。另外,韩老师在读之前,读之后,始终没有说这首诗有多好,也没有说这是艾青的代表作,是现代诗的经典,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这一读,领略到《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这一读,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皆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涤和共鸣。韩老师在品味文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时,将它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来对比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对原句读得低缓,语气中包含诗人不愿意回家的情绪,对改句读得快而兴奋,并把重音落在”终于“上,从而语气中就透出诗人急切盼望着回到父母家而高兴的心情。类似的“换、调、增或删”等多种方式的对比诵读揣摩语言,可以说是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韩老师正是通过这样的诵读,在不断的情感把握与情感交流中,学生理解了诗人,理解了大堰河的苦难,理解了大堰河的伟大与高贵,理解了诗人情感之真挚。
二、诵读――独特感悟
同样来自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词。开课时,赵老师没有任何引导语,直入新课,让学生对全词先读五遍,试背两遍,齐背一遍,抽一人背。自行背3分钟,全班一半读,另一半同步背,反复进行两次,齐背一遍,再快速齐背一遍。这样一来,该词在不到十分钟,十五六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便记住了。赵老师在品味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要求学生要诵读出词人因时光流逝而伤感的情绪。在通过全诗的赏析之后,赵老师让每位学生写“一言心得”,即每个学生用一张纸条写上一句简洁明了的句子,来概括你对该词表达的思想的感悟,最后师生共同评析。于是,有写:“表达了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有写:“体现‘好花不常’的惋惜。”有写:“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等等。这“一言心得”,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文本有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赵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诠注了这一语文教学理念,并实现了这一效果。
三、诵读――拓展思维
我们再来看看来自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对冰心《纸船――寄母亲》一诗的作课。胡老师对诗的诵读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学生自读、齐读、接读等形式整体感知诗文内容。其次是在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相应情感诵读该诗,并对学生在语速、节奏、语气等方面加以指导,对部分句子还作了范读,目的是充分让学生读出冰心对母亲的思恋之情。最后是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来品读诗文,完全与诗人心灵形成共鸣,读出自己类似的情感。从全堂课来看,胡老师从读开始,以读结束,并把读贯穿全课堂,在理解诗人情感上是层层推进,逼近了作者的灵魂。要不是靠诵读是很难达到如此效果的。
胡老师不但注重诵读,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为实现这一点,胡老师是分三个步骤来训练的。首先,学生写出对诗歌鉴赏的心得或评点,并出示写评点的方法,即“选词造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点悟内涵评技巧,明白晓畅用语简。”其次是让学生分对子组讨论,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制作成“MTV”,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评出哪一个组的构思最有创意。最后一步是“QQ连线”,即以句式“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和“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说话。胡老师的这三个设计,有力地拓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诵读――走进文本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学生“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于是笔者在教学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就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来有感情地对比诵读。
首先,对苏词下片“谁道人生不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引导学生在诵读时高昂,语速稍快,重音放在“少”、“尚能西”、“唱黄鸡”上,这一反问句式反复吟诵,便可以走进词人心灵,即词人不怕被贬黄州,不怕身处逆境,反而表现出虽老犹少、豁达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是对晏词,笔者引导学生在诵读“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反问句式用降调稍慢,语气中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用沉、缓、重来读,读出词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惋惜)之情。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用低沉、舒缓、慢,重音放在“独”上来吟诵,便可领悟到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2
关键词:懒惰;勤奋学习策略;探究性
上个学年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嗓子哑了,而且很严重,每节课只能讲8~10分钟,而且声嘶力竭,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学生面临毕业,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尽管我采取很多措施治疗,但是由于休息不够多,病情日趋严重,无可奈何之下,试着做些了尝试。
一、科学划分小组,以先进带后进,实现共同进步
首先,我把班级60个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按成绩依次排出1~6号组员。每个组的1号组员为本组的大组长,负责本组的全面工作,重点任务是解决本组其他成员的疑难问题,批改定时练习,直接和老师联系;2号组员主要负责督查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批改每天默写的内容,及时反馈;3号组员主要负责检查错题集,包括单词、短语或句子默写的订正和试卷上错题的整理及错因的分析;4号组员为本组监察员,负责本组工作是否到位,5、6号学生负责检查背书,通过检查优生,督促自己的学习。人人有事做,相互牵制。
二、我的“懒惰”诀窍
自主教育观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教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取决于自我实现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能“满堂灌”。
1.讲课时“偷懒”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生活感受、经验积累。教师在讲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把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并给予启发、诱导和鼓励,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我在复习牛津版教材7 A Unit 4 Food 时,就偷了个“懒”,要求学生讨论:你们能够说出哪些食物名称?如何用There be结构表达句子?小组内同学各有分工,有的查书上的单词表,有的查词典,有的专门负责记录,有的负责用There be造句并把找到的食物名词用进去,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我为学生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观察生活的仔细认真感到由衷的高兴。然后我又适当地引导学生总结名词的分类及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并让他们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名词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课外辅导时“偷懒”
以前,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有时刚给这个学生讲完,那个学生又来问同样的问题,甚至十多个人都来问同样的问题,一般我们抽时间集体讲解,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现在组内能解决的问题,绝不请教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和其他小组商讨,或请老师参与讨论,这样,解决问题比较及时,同时对学习好的同学也是一种提高和帮助。做老师式的学生和做学生式的老师,师生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作业设计“偷懒”
在我们一贯的思维中,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一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可反观一下这样的作业模式,学生完成作业是被动的、机械的,因此无怪学生将作业当成是负担,甚至抄袭答案的现象屡禁不止,没有兴趣可言,而老师批改这样的作业,也似流水线操作般,无乐趣可言。
(1)首先,我在班级大胆提出,可自编英语作业,把“布置作业”的任务还给学生自己
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一份作业。细观整个编写过程,不乏有投机偷懒的、有依样画葫芦的,可也有很多的学生被这样一种新鲜、有趣的作业形式所吸引,投入了对作业的空前热情之中。他们去翻平时的英语作业本和试卷,找出最容易写错的单词或做错的题目设计进自己的作业中;他们去翻“Reading, Speak up”,把自己平时最容易背错的句子编写进自己的作业中……看到这么一本本由学生自己编写的、富有个性化的作业本,尽管它们达不到大纲的编写要求,尽管它们甚至有许多的漏洞,但我的心中仍充满了希望。尤其在初三毕业班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根据自己的情况,布置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自信。诚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布置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懒一些又何妨呢?偶尔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得新知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将课堂理解转化、生成为自我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或许会有更多的乐趣、更多的创造!
(2)给学生留“软作业”
所谓的“软作业”就是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不是作业却胜似作业的学习任务或活动。
4.批改试卷“偷懒”
当英语老师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批改选择题。全是A、B、C、D字母,每一次考试,两个班试卷,光是选择题就改得眼花缭乱,如果所有题目都精改细批,不仅搞得老师筋疲力尽,也对他们提高自身能力似乎起不到多少实际的作用。我把试卷分为不同类型,小组之间实行互改,由组长分配组员批改任务,初期,4、5、6号组员批改客观题,1、2、3号批改主观题,熟练以后,可以交换批改,尤其批改英语中的“作文”,收获颇多,让学生发现同伴们的好文章,明白自己的短处,从而进行取长补短。而且,学生之间特别爱面子,唯恐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留给别人,所以就不得不更加认真。适时地把试卷修改的权利交给学生,激起他们的自主意识,未尝不是件好事。教师“懒”一点又何妨?
由于客观的条件使我变“懒”,正因为这个“懒”,使我彻底从疲劳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在今年的中考中,我的两个班级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使这个“懒”字发挥得更有效。
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3
现在新教材具有题材广、起点高、容量大、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等特点,而词汇量大是其最大的特点。尤其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差,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无可奈何的事,不是为了交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觉得学习和记忆单词是最苦的差事。“单词记不住”是农村初中学生的普遍心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甚至厌学。所以,笔者认为,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而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英语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这一主要阵地,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策略的训练,切实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词汇学习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新颖多变的单词教学方法,使单词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和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音、形、义结合的教学。英语像汉语一样是一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单词的形和义,而要让学生像学母语一样,先学会发音—即先学音标。首先谈一下,从字母教学入手,根据语音规律背记单词的方法。音形相结合记忆单词,目的是解决单词拼写的问题。英语从书面上讲最小单位是字母,从读音上说最小单位是音素,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的读音。字母的主要功能是组成单词,单词也有其读音,学会了字母就学会了拼写单词,会读字母就会拼读单词,如果掌握了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也就会朗读单词了,同时也就掌握了记忆单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七年级字母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字母的读音把字母分类,如:Ee / i:/ Bb,Cc,Dd,Gg,Pp,Tt,Vv,(Zz发[zed]、[zi:]均可) 是一类,因为这些字母都含有/i:/这个音素。然后扩展到单词,狠抓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让学生感觉到背记单词有规律可循,减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用笔者创造的方法去多记,多练。
2. 性、义、用结合的教学。单词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每一个单词熟练拼写,还应加强词性、词义的教学,也就是学习单词要知其性,由性记义,体会不同词性在句中的不同用法,从而让学生领悟词性在句中的作用,最后达到遣词造句熟练运用的目的。同时也要重视一词多义的运用,如outside这个单词,它有四种词性,词义也有所不同,教这个词时,可造几个示范句:“Don’t stand outside. Look, your mother is waiting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The outside of the house is very old. These is an outside broadcast here.”由此让学生体会、理解一词多性、一词多义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表演性教学。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实践。表演教学大多用于情景会话,但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单词教学也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增加学生实践机会的辅助手段,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和用英语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单词时,应尽可能为表演创造语言环境,变机械乏味性单词教学为学生积极参与性单词教学,把“死”记单词变为“活”用单词,如在学习身体部位单词时,可先请一位擅长画画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头娃娃,教师可以用英语写出各个部位的名称,并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摸鼻子”游戏中快乐的接受知识。这样暂时的新鲜感将能转变为稳定的学习兴趣。
4. 激励性教学。争先好胜、表现欲强是初中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教师可用组织竞赛的方式进行单词教学,使竞赛活动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学习有关颜色的单词时,制作一套颜色的卡片,教师先示范读几遍,然后任意展示卡片的背面,请各组派一名代表猜颜色,一次猜对得10分,两次猜对得5分,三次猜对得1分,三次仍未猜对得0分,一轮完了,再进行第二轮,此时,暂时失利的小组成员会纷纷自告奋勇要求代表本组参赛,情景令人兴奋。这样做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
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4
关键词:语文意识;回归;语文教学;习惯;牢固
如今的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今天是“五步法”,明天是“异步教学法”,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那么,到底哪一种教学方法才是披荆斩棘的双刃剑,是教育精英们要去追求的真缔?造就本省甚至国内一流的卓越名校到底靠什么?是硬件、人才抑或资本;是结构、制度或是文化;是知识、思想还是智慧。诚然,教育亦如博弈,拼什么赌什么,人为车,经验为马,资本为炮,何为帅呢?唯教育意识能行之更远。同样,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优秀成绩,“教”诚然是一个方面,但我们面对的主体是学生的“学”,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了“语文意识”,我们才能在教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了解学习语文的目的,并具有一个真正的“语文意识”形态。语文教学的“真谛”在哪里?我认为还是一个真正“语文意识”回归的问题,我不禁在想,中国最早的“私塾”时代为什么能够造就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才子”“大家”,而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无可奈何地面对“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尴尬。语文教学的归属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而“语文意识“则是不可或缺的阶梯,是必要的前提与基础。既然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语文意识”,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语文意识”乃至正确运用“语文意识”呢?也就是说,如何使“语文意识”回归语文教学呢?
一、加大对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所在。同时,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地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等实际情况,盲目崇拜某种教学方法,亦步亦趋,其结果必定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分析各种因素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更不能无目的地随心所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那么在选择任何语文教学方法之前,“语文意识”的培养是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
二、强调语文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托尔斯泰说过:“好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学科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不一样,教育方式也形式各异,还有学生的先天条件(我总认为学好某一学科需要不同的天赋,或许这有些偏颇)是与生俱来的,习惯都是在后天经过慢慢训练而形成的。尤其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它所经历的过程必定十分漫长,训练的难度也更大,但教师只要坚持不懈,用科学的方法去训练,则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三、语文意识,应该是对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审美意识
对于语文思维比较敏锐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思考,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欣赏其中优美文字与句子的运用,甚至可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对文章“听其音,辨其形”,由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处处需要闪烁思维的光辉,那么这个光辉从哪里来,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语文意识“。当语文教师把目光与教学方法只停留在形式及内容层面上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朱光潜先生在《文学和语文的关系》中所言:“精确妥帖的语文,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言,艰苦的挣扎等等。”这个呼声还不能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醍醐灌顶吗!例如,“红杏尚书”宋祁的《木兰花》中“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一句,“风光”二字领起全篇。何谓“风光”?辞书辞典上说是“风景”。科学家若来解释,会说,就是“空气和阳光”。这原本不错,只是忘记了我们的语文特色,它比“物理化学名词定义”包含的要丰富得多。风光,其实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关系,它不但是自然景色,也包含着世事人情,也就是要加上人意欣悦。如果没有后者,就什么也没有了。
四、语文意识是需要反复强化才能够牢固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意识的形成都必须反复强化才能牢固,“语文意识”尤甚。所谓“学以致用”,无论是感知、理解,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表达,在语文课堂只注重感受性阅读,理解性阅读等方法无疑都是“半程式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方式都忽略了表达性阅读,迁移性阅读,即使在教学上对内容怎样地深挖掘,也会使阅读效率低下,无法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因此,虽然“语文意识”是一个只可意会,颇难言传的概念,但我们必须要承认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意识”既是前提与基础,也是阶梯与纽带,要始终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并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使他们的大脑发挥感知、理解、联想、想象、情感等各种功能,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体现自己学科的特点,一定要脚踏实地,高举“语文意识”的旗帜,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使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正确关注之后,便会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加上语文教师的精心设计、积极引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深切地明了语文的味道是回家。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2.朱光潜,《文学和语文的关系》
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5
【关键词】幼儿文学 语言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9-03
幼儿文学是以3~7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文学作品。学龄前的孩子,在感觉上以视觉、听觉为主导,并能靠视觉、听觉来认识事物,这对他们听、看文学作品有直接意义。在思维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感知,并且印象深刻;对比较抽象的语言、时间、空间的理解和记忆则比较差。由于知识经验少,幼儿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这种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外界刺激极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象力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但无意想象仍占了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有时这种想象会脱离现实或与现实混淆不清。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了初步的语言交际,但语言思维能力还很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幼儿文学接受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文学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一、音乐美
声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语言的审美意义是通过声音来感受的。老舍先生强调:“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声韵美。”幼儿文学是写给幼儿看的,但更多的是讲给他们听的。幼儿认识客观事物往往借助于声音的效果,通过对音响的直觉唤起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因此,即便暂时不会表达或发音不准,孩子们也能感知声音并逐渐辨别音响的感彩。一本幼儿读物,如果语音美就能刺激幼儿的听觉,引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音响效果,主要是通过摹声和语言的韵律、节奏来实现的。摹声就是摹写人或动物的声音以达到音乐美的效果。摹声在幼儿文学语言中,主要是直接运用象声词,“汪汪汪”、“叽叽叽”、“喵喵喵”、“当当当”、“哇啦哇啦”、“嘟嘟嘟”……让语言的声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响相联系,以此引起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声音的听觉直觉,从而唤起他们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欢欣。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语体比幼儿文学所用的象声词更为丰富的了。
悦耳、明快的韵律和节奏,使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能让幼儿产生愉悦的直觉,激发起他们的情绪。幼儿多喜欢听儿歌、唱儿歌就是因为儿歌有强烈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例如,鲁兵的儿歌《天上玩玩》:
月亮圆圆,
象只小盘;
月亮弯弯,
象只小船。
坐上小船,
天上玩玩。
节奏明快,句句押韵,富于音乐性。这类作品易于上口,便于传唱,深受幼儿喜爱。同一韵律和节奏反复出现,还会引起幼儿直觉上的共鸣,从而增强愉悦感。如儿歌《啄木鸟》:
山林里——
“托!托!托!”
啄木鸟——
“啄!啄!啄!”
为树木——
除害虫,
一条不漏——
“捉!捉!捉!”
九个单字“托!托!托!”“啄!啄!啄!”“捉!捉!捉!”押的都是“uo”韵,每组有三字反复,充分表现出汉语的音响美、和谐美,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而层层递进的意思,会把孩子的情绪推向。
儿歌、诗歌讲究韵律自不必说,童话、故事讲究韵律,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鲁兵的《袋鼠妈妈没口袋》就是通篇押韵的例子,“猴子,猴子,你可好!请问你是怎样带宝宝?猴子妈妈说‘我可不让孩子胡乱跑,还是抱在怀里好。’”全文节奏韵律感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赢得了孩子的喜爱。
叠音在幼儿文学的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的形式本身就具有音乐性,能造成连绵而和谐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声音的美感。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如,“哗”读hua,“哗哗哗哗”读出来就是hua-hua-hua-hua,由于叠音现象的反复出现,使语音连绵不断而增强了水长流不断的形象感,产生一种清脆悦耳的美感。
幼儿的记忆力很差,对事物的认识多依靠条件反射的强化。针对这一特点,幼儿文学经常运用反复的方法,帮助他们熟悉、理解和记忆所表述的语句和内容。反复既有叙述的反复又有词句的反复,或是二者的结合。如《萝卜回来了》的故事就是找东西、送东西这一情节的多次反复,成人或许会腻烦,孩子们则越听越有劲。反复的语言具有回环美,不但能给孩子美的享受,还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具有音乐美的幼儿文学,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为幼儿喜闻乐见。
二、浅显美
表达浅显是幼儿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鲁迅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提出:“学学孩子,只说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茅盾在《关于“儿童文学”》中这样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请避免半文半白的字句,不必要的欧化,以及死板枯燥的叙述;请用些活的听得懂说得出的现成的白话!”这说的都是幼儿文学的语言要做到“浅显”。既然是讲给幼儿听的,就应该考虑到接受者掌握的词汇有限,理解能力差,相应的使用口语化的、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语言。
首先,在用词上,幼儿文学语言以基本词汇为主。行业语、外来语、专门术语等一般不用;表现力极强的成语、歇后语等也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少量出现。幼儿最先掌握的是一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人名、动物名等)和具体动作的动词(爬、跑、踢等)。因为这些词意义明确,孩子最为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他们才能掌握抽象性、概括性极强的词语。因此,在选词时要尽量避免采用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有些词虽然表示具体的意义但对幼儿来说显得艰深,最好不用或选用浅近的词来代替。成语概括性极强,表示的往往是转义,幼儿难以领会,有时就不得不用大体相当的浅显的口语来代替相应的成语,如《新年娃娃》:“新年娃娃来了,新年娃娃来了!明明和佳佳乐得拍起手来”,句中“乐得拍起手来”若不是顾及到幼儿的理解能力,完全可以用成语“拍手称快”来表达。尽管成语表达简洁、精炼,内涵丰富,但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家为了尽力符合幼儿的语言习惯,一般都会选择通俗易懂、浅近明白的语言来表述。
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其目的是要传达审美信息,唤起新鲜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因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传达出复杂的审美体验和多样的审美信息,文学作品往往要突破语言常规尽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如双关义、象征义等。而幼儿对词义的理解一般是常用的、具体的含义,要理解词的转义则比较困难;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领会蕴涵着多种理解与潜能的文学语言的深层含义。因此,幼儿文学不能使用含义隐晦的语言,要避免产生歧义;它要求语言直白通俗、语义单纯,一听就清楚。比如,“高大”一词,如果描述的是人的个子,幼儿容易理解;如果暗含歌颂人物品质之意,幼儿则很难体会。又如,幼儿能理解“灰色的天空”却不懂“灰色的心情”。
老舍在《儿童的语言》中提到:“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这句话说的是:幼儿文学语言要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幼儿理解复杂语句的能力比较差。在造句方面,幼儿文学力求简短明快的句式。修饰、限制性成分多的长句不利于幼儿的理解。例如:“这所有的一切都被事先躲在树上的小猴看见了”。这句话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修饰成分较长,字数多且又是被动句型,理解起来稍嫌费力。如果改为“小猴躲在树上,什么都看见了”,同样的意思,表达却简练、浅显多了。
幼儿文学作品中,单句占优势,复句很少。即便有也是选择结构松散,关联词较少、分句较短的句子。如:
(1)“蜘蛛还在演奏着,因为大家都在听,他不能停下。”(因果关系)
(2)“虽然雨淋不到大家,可是没有月亮还有什么意思!”(转折关系)
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弱,他们极少使用诸如“纵然”、“假如”之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既……又”等成对连词有时也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在写作时,有些关联词就可以不成对出现,如例(1)。书面语色彩强的可以用口语来代替,如例(2)中,用“可是”,不用“但是”。
幼儿文学的语言不能是语言的原封照搬,成人化的语言孩子不会喜欢。但“浅显”也并不等同于幼稚浅陋,不等于咿咿呀呀地追求所谓的“自然”的娃娃腔。幼儿文学语言要尽量接近幼儿的口语,但是一定得是规范化的幼儿口语。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学习语言的途径很多,但从文学作品中学习语言无疑是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作为幼儿启蒙教材的文学作品应当以“规范、准确”的语言为幼儿作示范,让幼儿模仿。
因为幼儿文学的语言通俗、浅显,许多人认为它是幼稚的、难登大雅之堂。其实要创造出真正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浅而不陋,为广大幼儿所喜爱的语言样式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轻易做到的。
三、形象美
幼儿文学语言特别强调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这是由文学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所决定的。就幼儿文学来说,语言的形象性还由幼儿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所决定。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思维形式。他们主要凭借直观形象或表象来思维,对外界事物易从具体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幼儿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幼儿文学语言必须在形象性上着力。尽可能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具体、直接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听(读)后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幼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首先体现在词语的运用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往往能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直觉,引发他们的联想。如《老狼拔牙》:“有一只老狼……它的样子也长得很难看,一身癞皮,一双绿莹莹的眼睛,一张大嘴,嘴里长着两排尖尖的牙”。形象的语言准确传神地勾画出了老狼的形貌特征,给孩子以形象的联想,在脑里立刻浮现出狼的丑陋、凶恶形象,并从心理上产生厌恶之情。
幼儿天生好动,动作性强烈、动作变化多、幅度大的描写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幼儿文学在动词的选用上格外注重生动性。《绿太阳》:“乌龟爬来了,蝴蝶飞来了,大熊赶来了,袋鼠跳来了……”“爬”、“飞”、“赶”、“跳”这些动词用得贴切而传神,每一种动物的动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形象而鲜明的动作能很快吸引孩子,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
孩子感情外露,往往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反映内心世界。相应地,他们也就能从人物或动物的神态动作去体验其内心活动。如《狐狸和仙鹤》:“狐狸耷拉着脑袋,脸涨得通红,只好饿着肚子走了”。这句话反映的是狐狸既害羞又无可奈何的神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心活动——惭愧。但“惭愧”这个词较抽象,作者用“耷拉”、“涨得通红”、“饿着走”这样的动作就把狐狸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形象有趣。
形容词大多比较抽象,在幼儿文学作品中一般不用。但有些形容词因其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描写性,能塑造出鲜明的形象给孩子带来色彩美的享受。如《美丽的牵牛花》:“牵牛花又把绿宝石扔进水里,混沌沌的水,立刻变得碧绿碧绿。她再把蓝宝石抛向天空,天空立刻变得蓝蓝的,象蓝宝石一样。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多美丽!”色彩是幼儿认识对象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碧绿碧绿”、“青青”、“蓝蓝”这些鲜艳逼真的色彩容易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强烈直觉。
有的时候,利用动词自身的动态,重复使用动词,也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纸船和风筝》:“小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山顶红松鼠家门口。”“飘呀飘”这样的动词格式(V啊V)既写出风筝飘的时间长,又使不断地“飘”的动态形象、真切,让人感到了风筝在风中飘飞的轻盈。
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还离不开形象化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等。在幼儿认识的有限世界里,比喻是非常重要的。它用幼儿熟悉的事物去打比方,说明未知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要表达“雨很细”这样一个意思,写成“这些雨细得象头发,落在小松鼠身上,可凉快了!”(《小小的彩虹》)就显得十分具体、形象,孩子立刻会将雨丝和头发联系起来,甚至还会发出“太细了”的感叹。幼儿想象丰富且往往带有主观的夸饰色彩。夸张手法可以把事物的某种特征充分强调出来,大的大极了,小的小极了;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这样的极度夸饰使孩子们的审美追求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获得难以言喻的美感享受。试比较下面两句话:
“兔妈妈和小兔种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红萝卜。”
“兔妈妈和小兔种了一只红红的大萝卜……兔妈妈和小兔绕着大萝卜走,要走上一百步才能走完一圈呢!如果吃嘛,兔妈妈和小兔要吃上一百天才能吃完呢!”(《森林里的红房子》)
显然,第二个句子更能吸引孩子,它将第一句抽象、平实的描写做了夸张,给孩子鲜明的印象和新奇的感觉“很大很大的萝卜竟然是这样的大!”无形之中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幻想欲望。
【参考文献】
[1]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2]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祝士媛.幼儿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4]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5]方卫平.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6]王泉根.王泉根论儿童文学[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7]鲁兵.365夜故事(上下)[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8]骆小所,周芸.修辞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9]骆小所.现代语言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10]谢全霞.浅谈幼儿文学的语言[J].黑河学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