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乳腺肿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乳腺肿瘤范文1
乳腺肿瘤以女性常见,男性较少,其中乳腺癌更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及死因之一。近5年来收治乳腺肿瘤患者456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乳腺肿瘤患者456例,其中单发性肿块402例,多发性肿块54例;右侧肿瘤218例(48%),左侧肿瘤197例(43%),双侧肿瘤41例(9%);位于外上象限134例,内上象限114例,外下象限93例,内下象限92例,乳晕周围15例,弥漫性的8例;合并溢液116例,其中血性溢液75例;有40例可扪及同侧腋窝肿大之淋巴结。
检查:①乳腺红外线扫描:358例术前行乳腺红外线扫描,均发现肿块,未能判断性质。②乳腺B超检查:326例术前行乳腺B超检查,均发现肿块,其中18例报告可疑恶性。③乳腺X线检查:361例术前行乳腺X线检查,均发现肿块,其中23例报告可疑恶性。④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276例术前行FNAC,诊断符合率达72%;其中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FNAC,诊断符合率达83%。
手术方法:398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术,68例行患侧乳腺切除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4例二次手术切除患侧乳腺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
结 果
术后病理类型:206例为乳腺纤维腺瘤(45%),104例为乳腺增生症(23%);恶性肿瘤中67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5%),10例为乳腺髓样癌(2%);乳腺湿疹样癌2例(0.4%),乳腺导管内癌2例(0.4%),乳腺状癌1例(0.2%),乳腺炎症样癌1例(0.2%);其他性质肿瘤中39例为脂肪瘤(8%),男子乳腺肥大20例(4.4%),乳腺导管内状瘤5例(1.1%)。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纤维腺瘤27岁,乳腺增生症39岁,乳腺癌50岁,其中1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6岁。
讨 论
乳腺肿瘤与卵巢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多,长期刺激乳腺组织有关。其中乳腺癌是妇女恶性肿瘤的第2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的6.1%~17.4%[1],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本组82例乳腺癌患者中45岁以下的14例(17%),其中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年龄26岁。由于乳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而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多属中晚期,此时治疗效果极差。当乳腺癌尚在原位阶段期间即被发现和予以切除,预后最佳,可100%获愈[2]。因此,对乳腺肿瘤应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乳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B超、X线检查、红外线扫描等,其中X线检查易检出较小肿块和微小钙化灶,而B超和红外线扫描则对直径>1cm的肿块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影像学检查在肿瘤良恶性判断上均缺乏特异性。病理学检查中的FNAC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最有效方法。而对FNAC可疑患者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则有助于减少误诊率。所以对于年轻患者应普及影像学检查,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应及时行FNAC,做到乳腺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
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肿瘤的首选方法。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作放射状切口;对较大肿块的、尤其是位于乳腺下部的肿块,以在乳腺下缘行弓形切口为佳[3]。术中要强调微创操作,组织缝合时各层对合整齐,细针细线皮内连续或间断缝合切口等,尽量减少对美观的影响。手术重点是完整切除肿块,对与周围粘连的肿块应仔细剥离,必要时可行腺体区段切除。术后无论术前何种临床诊断,均要求将每位患者切除的肿块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以排除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对于经病理常规石蜡切片检查证实为良性,要进行随防;若为恶性,要立即行乳癌根治术,术后根据病情选择应用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总之,在乳腺肿瘤的诊治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广大妇女的宣教工作,普及经期后乳腺肿块的自我扪诊,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根据患者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切除肿块后常规行病理检查,尽早明确肿瘤性质。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后,应密切随防,培养患者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77.
乳腺肿瘤范文2
【关键词】 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由纤维、上皮两种成分构成的少见肿瘤,约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9%。因大体切面具有分叶状、囊状而得名。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共收治了6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病程6~60个月。患者主诉多为乳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其中32例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其中19例分别与月经初潮、妊娠、哺乳有关。肿块全为单发,位于外上象限35例,内上象限15例,外下象限8例,乳腺中央7例。肿块最大直径3~17 cm,平均10 cm。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分叶,边界清楚,质韧无粘连。肿块均未发现与皮肤和胸肌粘连,未发生破溃,出现局部皮肤血管怒张18例,同侧腋淋巴结肿大10例。术前52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只见上皮细胞增生或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26例患者曾在门诊行肿块局部切除,均于术后9个月内再发;首次病理诊断为纤维腺瘤12例,未行病理检查21例。
1.2 手术方式 65例均先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切片,41例良性,其中31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14例肿块巨大行乳腺单纯切除术;18例交界性,其中8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10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6例恶性,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表阿霉素化疗。
2 结果
6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10年,3例术后4~6年出现肺转移行单侧肺叶切除,7例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cystosarcoma phyllodes,CP)因肿瘤切面呈肉样,由于CP组织学表现多样,且与临床过程无规律性关系,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因此对该病的命名繁多,2003年WHO认为这类肿瘤大多是良性的,具有囊状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单发肿块,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较长,短期内肿块迅速增长少见。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将它们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乳腺分叶状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以中年女性居多。该肿瘤的病程长短不一,可达数十年之久,多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开始生长较缓慢,但常有短期内迅速倍增等特征。肿瘤位于乳腺腺体组织内生长,多为孤立较大的肿块,有分叶,呈圆形或卵圆形。因其呈膨胀性生长,保持完整包膜,对周围组织无浸润,所以边界较清楚,与皮肤胸肌多无粘连,触诊时可有囊性感,部分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瘤体较大时可见表面皮肤菲薄光滑,略呈紫红色,皮温稍高,有明显的静脉曲张,可能与乳晕区慢性炎症或周围软组织硬化挛缩有关。
分叶状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质成分组成,病理诊断依据为:肿瘤边缘的情况,间质富于细胞的程度,细胞过度生长的程度,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相等。乳腺X线钼钯摄片及乳腺B超检查对诊断该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其局限性。因其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应该多部位取材,多切片,以免漏诊。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法:初次手术,良性的要保证1 cm的无瘤切缘;复发肿瘤可再次选择局部切除,但要保证2 cm以上的无瘤切缘;肿瘤周围组织严重破坏,可选择单纯切除;多发肿块,无瘤切缘应在3 cm以上,或行单纯切除术;对于肿瘤>5 cm、交界性及良性分叶状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应以切除术为妥;显微结构特征提示有特殊浸润行为者应考虑做单纯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怀疑分叶状肿瘤者,行>1 cm的扩大切除,可有效减少复发及再次手术。不赞成清扫腋窝淋巴结的任何手术方式;术后尽可能对变形整形。恶性患者宜行全乳腺切除术。术中发现与胸肌粘连,应将肿瘤基底部胸肌一并切除,一般无须进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中应行冷冻病理检查,以决定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复发的纤维腺瘤病理检查应多处行切片检查;当病理诊断有困难时,要适当扩大无瘤切缘。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上少见,且容易漏诊、误诊,因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少特异性所致。病理检查是诊断和分级标准,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价值有限,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B超检查可提示为乳腺实性或囊性肿瘤,当实性和囊性图像并有时可考虑本病。X线钼靶摄片多无特异性表现。上述检查对鉴别其他乳腺肿瘤时仍是必不可少的。治疗上必须结合病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术式及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术后随访,以提高手术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沉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6.
乳腺肿瘤范文3
[关键词] 瘤标志物;乳腺肿瘤;诊断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乳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有助于对乳腺肿瘤高危人群进行普查、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也可用于肿瘤预后判断、肿瘤分期和随访,是一个术后重要的预测指示。我们对CAl53、CAl25、CEA和SF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和疗效计估上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1例(乳腺癌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5.6±12.4)岁,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另设对照组81例为健康体检女职工和乳腺良性疾病组81例为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包括炎性反应患者)。各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
乳腺恶性肿瘤病人和良性肿瘤病人均于手术前或化疗前1周内取晨血3ml,自凝得血清检测,术后10~14天或化疗结束后分别取晨血3ml检测各项指标。CA15-3、CA19-9试剂盒购自瑞典CanAg公司,CA24-2、CA125和CEA试剂盒购自埃夫朗公司。检测方法均为酶免疫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单项检测及不同组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单项检测敏感性低,特异性高;联合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较低;单项检测SF实验有效率67.9%高于CEA62.96%(P
3.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或宿主针对肿瘤增生的物质。作为一个动态标志,如选用适当,经过综合分析,正确判断其性质,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有帮助的。在当前没有单独一种标志物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临床诊断的情况下,将特异性和相关性好的几种标志物组合起来提高对某种肿瘤的诊断价值,已成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者的关注的热点。本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l53
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乳腺良性疾病组(P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梁建国.CA153、CEA及CA125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04):256-267.
乳腺肿瘤范文4
【关键词】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常规超声;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
近年来, 随着我国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微钙化检出率不断升高。与常规超声相比,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可进行自动容积扫查, 建立全容积数据库, 有利于临床随时分析研究患者临床状况, 有极大的临床意义。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给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 通过两种诊断方法的对比, 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3~77岁, 平均年龄42.5岁, 88例患者经活检病理或手术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
1. 2 方法 仪器:Siemens S2000 ABVS成像系统,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采用14L5BV探头, 频率为5至14MHz, 中心频率为11MHz;常规超声检查采用18L6HD探头, 频率为5.5至18MHz, 中心频率为12MHz。
对88例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如下:利用四象限扫查法扫描病灶, 并记录可疑病灶。之后对88例患者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查, 检查方法如下[1]:覆盖全乳腺组织, 分别在前后位、内侧位及外侧位扫查一侧乳腺, 对可疑病灶患者加低位或上位扫查, 将扫查信息录入工作站。
记录两种检查方法下微钙化检出率及分布范围,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有肿块和无肿块两种情况下微钙化的检出率。
1. 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对比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 P
2 结果
88例患者共91个乳腺微钙化病灶, 其中,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查出病灶85个, 常规超声检查出病灶74个,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91个乳腺微钙化病灶中有63例位于肿块内, 28例未发现肿块。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对肿块内微钙化检出率相差不大, 两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无肿块背景下的微钙化病灶,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两组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恶性肿瘤由正常组织基因突变引起, 临床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微钙化。乳腺钙化多数出现在乳腺导管或小叶中, 少数位于间质中, 目前, 临床对乳腺微钙化机制无统一明确的定论, 临床经验指出, 引起乳腺微钙化多是由肿瘤组织坏死、退行性变, 或是细胞分泌活性增加引起等。临床根据乳腺微钙化形状、大小和分布将其分为典型良性微钙化、中间型微钙化及高度恶性微钙化三类[2], 其中, 高度恶性微钙化临床表现为线样分布铸型钙化和颗粒性钙化。
一直以来, 临床多采用乳腺X线摄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 随着超声换能器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逐渐以超声检查方法取代乳腺X线摄片, 尤其是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的应用, 临床利用频率高达14 MHz宽幅线阵探头行自动容积扫查, 采集乳腺灰阶影像, 并将其传至影像数据处理系统, 纳入全容积数据库, 为临床获取乳腺声像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本院对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 诊断结果显示,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 对于无肿块背景下的微钙化病灶,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 两组对比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过程规范、处理高效、方便, 有助于临床实时获取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 因此,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应用于临床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包凌云.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 21(3):220.
乳腺肿瘤范文5
【关键词】超声;乳腺肿瘤;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39-01
乳腺肿瘤作为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其无法进行预防,只能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进行疾病控制。而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对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患乳腺肿瘤的患者70例,患者的年龄段在19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3)岁,经过相关病理证实后证实70例乳腺肿瘤患者共有75个病灶,而其中54个病灶为良性,占72.00%,有21个病灶为恶性,占28.00%。患者的病灶的最大直径在7.6mm至89.5mm之间,其平均病灶的最大直径为(19.1±10.2)mm。
1.2 方法
在对所选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灰阶超声检查以及彩色超声检查,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在对患者进行灰阶超声检查,根据其超声表现将患者的疾病病变分为恶性可能大、不能定性以及可能良性。而对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即通过使用型号为LOGIQ5 EXPERT(GE)的彩色超声检查仪,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纵横切面检查,对其超声特征进行检查,其中主要包括对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界以及形态等方面进行检查。
1.3 数据处理
将数据全部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资料采用例数(n、%)、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对比方法采取χ?检验、t检验。p
2.结果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更高,p
3.讨论
乳腺癌作为现如今较为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其疾病死亡率较高,且无法进行疾病预防,只能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手段控制其疾病死亡率[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疾病死亡率,而患者的疾病诊断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超声检查作为检查乳腺占位性疾病病变的主要手段,对于疾病检查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由于乳腺肿瘤患者的组织硬度会随着肿瘤的发展或恶化出现不同状态,根据患者的恶性肿瘤的硬度相较于正常组织较大这一特性,可对患者的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2]。
在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传统超声,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综合病灶的边缘、大小、内部回声、形态以及血流信息等进行了解,并且初步的对乳腺肿瘤的良性或恶性进行诊断。而随着现今医学科技的发展,在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多普勒超声、弹性超声成像检查等[3],其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由相关研究可以得知,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变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患者的恶性病变弹性系数小,则其硬度大,一定程度上为鉴别疾病的良恶性病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4]。
常规的灰阶超声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病灶的边缘、大小、内部回声以及形态等方面信息的了解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灰阶超声检查的表现形态较为多形化,且内部回声不均匀,难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彩色超声检查相对于灰阶检查能够较好的显示患者乳腺肿块的血流,并且能够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如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搏动指数等)进行测量,其一定程度上对于患者的疾病诊断有积极临床意义。由相关研究结果可知乳腺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较为丰富,且血管不规则,可以此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并且由本次实验所的相关数据可以得知,相对于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灰阶检查,对患者采取彩色超声检查,其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5]。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瘤患者的疾病检查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且相对于灰阶检查,彩色超声检查的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青薇,王绍文,孙宁,孙国英,毛慧芳,王萍,朱征涛,李明. 灰阶超声图像特征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05:285-288.
[2] 关少卿,罗葆明,智慧,杨秀娟,文艳玲,欧冰,冯霞.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03:181-182.
[3] 张文芳,王志刚,张群霞,冉海涛. 多普勒超声收缩期峰值与阻力指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No.10905:309-311.
乳腺肿瘤范文6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细胞;乳腺良性肿瘤细胞;MTH1;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b)-0102-04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TH1 and mammary tumor
DU Xueqian1 ZHOU Yong2 QI Pan2 YUAN Longjian1 HENG Ruijuan1 YANG Liuqin2
1.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ical Surgery,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TH1 and mammary tumor. Methods Fifty-seven paraffin-embedded samples of breast and some breast tissue obtained from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mammary benign tumor and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which contained 20 cases and 37 cases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MTH1 in breast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was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malignant tumor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based on positive or negative hormone receptor (HR) (HR included estrogen receptor and progestrone receptor), lymphatic metastasis or not, Ki-67>20% or ≤20%,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ptor 2 (HER-2) (-) or HER-2 (+-+++), the content of MTH1 in breast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was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TH1 in breast tumor tissues. Results For the content of MTH1 breast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the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mmary benign tumo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content of MTH1 in breast malignant tumor between positive HR and negative HR (P > 0.05). For the content of MTH1 in parenchyma and mesenchyme of breast malignant tumor, Ki-67>20%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Ki-67≤20% group, HER-2 (+-+++)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R-2 (-)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MTH1 in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mmary benign tumor, and the content of MHT1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lignant grade of mammary tumor.
[Key words] Mammary malignant tumor; Mammary benign tumor; MTH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breast cancer)发病率逐年增长,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2年,全球约有170万例乳腺癌新发病例和52.19万例乳腺癌死亡病例[1]。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水平持续增长,一些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经居于女性恶性肿瘤首位[2]。肿瘤细胞在不断复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活性氧族(ROS),而ROS可导致NTP氧化,DNA复制过程中用到NTP,如果氧化的NTP渗入到DNA中,合成出来的核酸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3-4],会导致基因突变,这是所有癌症分子的基础部分,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损伤,导致突变及细胞死亡[5-7]。研究表明,恶性肿瘤需要高效MTH1,防止dNTPs被氧化后掺入DNA,导致损伤和细胞死亡,提示该蛋白可作为抗癌治疗的靶标[8-9]。本文旨在研究良、恶乳腺肿瘤组织细胞实质与间质中MTH1表达的差异性及不同状态下乳腺恶性肿瘤细胞激素受体(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淋巴结有无转移及Ki-67组织细胞中MTH1之间的差异,为乳腺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乳腺肿瘤组织蜡块及部分相应组织57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科证实,其中包含37例乳腺恶性肿瘤组织蜡块(髓样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25、小叶癌3例、导管原位癌6例及胸壁复发乳腺癌1例)和20例乳腺良性肿瘤(乳腺腺病7例、乳腺纤维腺瘤7例、乳腺叶状肿瘤6例)。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微镜(德国,蔡司公司);LEICA免疫组化仪[德国,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β-actin一抗(武汉博士德有限公司);MTH1一抗(美国abcam);二抗HBR标记羊抗兔IgG(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蛋白提取试剂盒(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S-P试剂盒(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DAB显色试剂盒(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美国,ProteinSimple)。
1.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①切片厚度3 μm;②脱蜡,将切片浸于二甲苯中2次,每次10 min,100%乙醇5 min、95%乙醇5 min、90%乙醇5 min、85%乙醇5 min,自来水冲洗,PBS洗2次均5 min;③修复液(1∶50),高压进行修复,出气后90 s,冷却,3%过氧化氢溶液室温浸泡8 min,PBS洗3次,每次5 min;④滴加一抗(abcam单克隆MTH1,工作浓度(1∶100)50 μL,4℃冰箱过夜,恢复室温37℃,PBS洗3次,每次5 min;⑤滴加二抗HBR标记羊抗兔IgG(工作浓度1∶500)50 μL,30 min,PBS洗3次,每次5 min;⑥用DAB显色试剂盒显色,显色6 min后,充分水洗;中性树脂封片,盖上盖玻片。选择五组及相应HE染色组织相,进行400倍的显微照相,经登录、编号、采集、分析、读取数据、最后存盘,显微照相。
1.4 蛋白印迹分析实验
①将少量组织转移至玻璃匀浆器中并加入400 μL裂解液(含PMSF、酶抑制剂等)进行裂解,冰上匀浆至组织块消失。②裂解30 min后,移至1.5 mL离心管中,4℃离心5 min,取上清进行分装,-20℃保存。③进行Bradford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④以50 μg蛋白上样量进行上样。⑤电泳(浓缩胶20 mA,分离胶35 mA)。⑥转膜(200 mA 90 min)。⑦转膜完毕后,室温封闭1.5 h。⑧一抗孵育:加入稀释好的一抗,室温孵育1.5 h。之后洗涤3次,每次5 min。吸尽洗涤液后,再加入洗涤液洗涤,洗涤3次,每次5 min。⑨二抗孵育:按照适当比例用Western二抗稀释液稀释,HRP标记的二抗孵育2 h,洗涤3次,每次5 min,然后加发光液进行照相。
1.5 判定标准
经三位观察者同时、独立、互相保密进行评分,结果取平均值。阴性表达为细胞无染色或非特异染色。阳性表达按染色强度分级:呈淡黄色计1分,呈较深褐色计2分,呈深褐色计3分;阳性范围分级: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乳腺肿瘤细胞及不同状态乳腺恶性肿瘤细胞中MTH1的表达情况
在乳腺肿瘤细胞及不同状态乳腺恶性肿瘤细胞中MTH1的表达情况见图1。图1A~B实质及间质中免疫组化染色深度及染色细胞数目均明显弱于图1C~D。图1E、F分别为Ki-67≤20%、Ki-67>20%的乳腺恶性肿瘤组织(HR阴性、HER2阴性,均无淋巴结转移,其他免疫指标一致),图1F实质、间质中免疫组化染色深度均明显高于图1E。图1G、H分别为HER-2(-)、HER-2(+~+++)的乳腺恶性肿瘤组织(HR阴性、Ki-67,均无淋巴结转移,其他免疫指标一致),图1H实质、间质中免疫组化染色深度均明显高于图1G。
A为乳腺纤维腺瘤组织,B为乳腺纤维腺病组织,C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D~H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右下角小图为相应标本HE染色图1 在乳腺肿瘤细胞及不同状态乳腺恶性肿瘤细胞中MTH1的
表达情况(20×20)
2.2 MTH1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情况
MTH1在乳腺肿瘤组织实质及间质中含量,恶性肿瘤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TH1在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TH1在HR阳性和阴性的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TH1在乳腺恶性肿瘤实质及间质中的含量,Ki-67>20%组明显高于Ki-67≤20%组,HER-2(+~+++)组明显高于HER-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2。
2.3 MTH1在乳腺肿瘤细胞及不同状态下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
乳腺恶性肿瘤组织MTH1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MTH1在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没有差异。MTH1在HR阳性和阴性的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没有差异。MTH1在乳腺恶性肿瘤实质及间质中的含量,Ki-67>20%组明显高于Ki-67≤20%组,HER-2(+~+++)组明显高于HER-2(-)组,差异显著。见图2。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认识到,间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或间质单方面决定,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肿瘤-宿主微环境的平衡状态所决定[10-11]。恶性肿瘤组织是酸性乏氧的环境,这样的微环境能够显著激活,活性氧的产生,而活性氧的产生则会对DNA、RNA、蛋白质和脂类造成氧化性损伤,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MTH1是癌细胞生存中必不可少的分子,敲除MTH1会导致HELA细胞RNA氧化明显增高[12]。因此,MTH1选择性清除活性氧,保证了肿瘤细胞的正常增殖,而正常细胞不依赖于MTH1的功能维持生存。因此,针对MTH1靶向治疗癌症并不影正常细胞的功能[13]。目前已发现克唑替尼(Crizotinib)的对应异构体能抗击MTH1,临床表现很好。
许多人类癌症细胞中均检测到MTH1,如肺癌、肾癌[14]。乳腺癌细胞中含有MTH1已被证实[15]。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olt分析20例乳腺良性组织及37例乳腺恶性肿瘤组织实质及间质中MTH1的含量差异。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MTH1含量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组织,同时本研究也表明了在HER-2(+~+++)及Ki-67>20%的恶性肿瘤中MTH1的含量明显高于HER-2(-)及Ki-67≤20%的恶性肿瘤。这些结果可能是由于癌细胞的代谢活动要比正常细胞快,因此癌细胞更需要解决这些活性氧物质的高水平问题。这些高水平活性氧物质不仅对DNA或RAN造成损伤,而且也会对细胞中核苷三磷酸混合物造成危害,会产生氧化的DNA碱基,而这些氧化的DNA碱基则会错误地整合到DNA和RNA中,导致细胞死亡[16-17]。由于MTH1可以选择性地将氧化的核苷从NTP混合物中清除,来缓解这一问题,使恶性肿瘤细胞可以不断增殖[18-19]。另外,在Ki-67>20%和HER-2(+~+++)组含量尤为明显。然而Ki-67>20%、HER-2阳性往往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转移,Ki-67>20%、HER-2阳性又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从而提示MTH1含量越高肿瘤预后越差。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发现的早晚关系更为密切;而HR阳性和HR阴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为抽样误差所致。
综上所述,MTH1可以修复肿瘤细胞在不断增殖过程中被氧化的核苷酸,从而减少肿瘤细胞在不断增殖中,核苷酸被氧化所导致核酸的不稳定性,致使恶性肿瘤细胞可以不断增殖。理论上阻断该途径,可以很大程度地抑制肿瘤的增殖。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针对MTH1蛋白给予靶向治疗,抑制乳腺癌实质及间质的无限增殖,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Torre L,Bray F,Siegel R,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12 [J]. CA cancer J Clin,2015,65(2):87-108.
[2] Fan L,Strasser-Weippl K,Li JJ,et al. Breast cancer in China [J]. Lancet Oncol,2014,15(7):e279-e289.
[3] Sonntag CV. Free-radical-induced DNA damage and its repair [J]. Springer Berlin,2006,10(19):12-19.
[4] Dizdaroglu M,Jaruga P. Mechanisms of free radical-induced damage to DNA [J]. Free Radical Res,2012,4(6):382-419.
[5] Friedberg EC,Walker GC,Schultz W,et al. DNA Repair and Mutagenesis [J]. ASM,2006,12(56):2-8.
[6] Vogelstein B,Kinzler KW. The Genetic Basis of Human Cancer [M]. New York:McGraw-Hill,1998.
[7] Friedberg EC. DNA damage and repair [J]. Nature,2003, 4(21):436-440.
[8] Huber KV,Salah E,Radic B. Stereospecific targeting of MTH1by(S)-crizotinib as an anticancer strateg [J]. Nature,2014,5(9):222-227.
[9] Gad H,Koolmeister T,Jemth AS,et al. MTH1 inhibition eradicates cancer by preventing sanitation of the dNTP pool [J]. Nature,2014,5(58):215-221.
[10] Liotta LA,Kohn EC.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tumour-host interface [J]. Nature,2001,411(35):375-379.
[11] Rubin H. Selected cell and selective microenvironment in neoplastic development [J]. Cancer Res,2001,61(3):799-807.
[12] 戴大鹏,干伟,张立群,等.MTH1基因的低表达对HeLa细胞内RNA氧化程度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1, 40(6):35-38.
[13] Gad H,Koolmeister T,Jemth AS,et al. MTH1 inhibition eradicates cancer by preventing sanitation of the dNTP pool [J]. Nature,2014,508(95):215-221.
[14] Speina E,Arczewska KD. Contribution of hMTH1 to the maintenance of 8-oxoguanine levels in lung DNA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J]. J Natl Cancer Inst,2005,9(7):384-395.
[15] Coskun E,Jaruga P,Jemth AS,et al. Addiction to MTH1 protein results in intense express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 as measur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isotope-di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DNA repair,2015,33(11):101-110.
[16] 强宋埃杨芬,刘俊龄,等.Hirsutanols A通过增加活性氧选择性诱导多西他赛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14/TXT凋亡[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26(8):5-10.
[17] Riso P,Martini D,Moller P,et al. DNA damage and repair activity after broccoli intake in young healthy smokers [J]. Mutagenesis,2010,25(6):595-602.
[18] Smits VA,Gillespie DA. Cancer therapy:Targeting the poison within [J]. Cell Cycle,2014,13(15):233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