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但该课程教学难度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授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将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些教改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计算计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该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从应用角度出发,在描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流行Internet协议集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在介绍网络基本概念时主要以OSI/RM模型为主,在介绍网络应用技术时则以TCP/IP协议模型为主,使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局域网的组建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等知识,而且还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选取不合适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弱,专业学习年限较短,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理论性和基础性较强,较抽象,目前,这门课程最经典的教材是谢希仁写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但该教材只适合本科院校使用。而我们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理论太多,图示太少,使得许多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描述。例如:在讲解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设置的问题上,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路由以及路由器的作用,而教材中仅简单介绍了概念,没有深度解析原理知识,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其意,造成基础知识学习程度薄弱,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先概念、后理论、再到实例分析,通常来讲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基本概念的讲授和理论的灌输,而分析实例的时间十分有限。这样的单一教学方式使得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机械式授课,往往会出现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心不在焉的上课场景,师生间缺乏良性互动,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会造成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动手能力是课程教学中最关注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落后

《计算机网络》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内容不能紧跟社会主流技术,新技术往往不能很快引入实际教学环境,而已经过时的技术依然占用大量的篇幅,该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以OSI/RM和TCP/IP这两个网络模型进行组织,涉及内容广泛,部分知识点可以跟随互联网上出现的新技术展开,如无线网络组建技术,但是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网络技术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例如早期的共享以太网,无盘工作站等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讲述,基本已经没有意义,还有现在的客户机操作系统基本以Windows XP和Win7为主,如果还给学生讲在Windows 98下拨号网络的安装与设置,或者给学生讲在Windows NT上建立电子邮件系统,则会造成教学内容跟网络前沿信息严重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有偏差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完成课程教学和传授基本理论上面,往往忽视对学生分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否有效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是用人单位聘用毕业新生的硬性指标之一。

(五)实验环境不完善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诸如IP地址的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安全性、局域网的设置、服务器的调整等很多实践内容需要在专业实验室让学生独立完成,但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陈旧且不完善,造成很多实验做不了,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考核方式传统

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是考察和评定学生学习状况的依据,是促进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这样的的考核方式,考试之前很多学生突击背理论,做小抄,以求不挂课,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使学生只是应付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既不能检测出他们的学习状况,更激发不了他们上进的热情。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措施

(一)贴近实际应用,选取合适教材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的岗位,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线,力求反映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新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兼顾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同时,避免“深”而 “广”,而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尺度,尽量体现新知识和新方法,例如对于通信原理和信息编码部分不用过介绍,而对如何划分子网,如何组建网络等面向实际应用的知识则要侧重介绍。

(二)改进教学方式

(1)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和带动性,在讲解理论时联系生活实际,多采用类比方式教学,例如在讲述“数据帧”这个概念时,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这时老师可以举个写信的例子,就像信件封装在信封中投递一样,计算机信息也要进行封装。每条计算机信息在通过网络发送之前都以特定的格式封装,称为“帧”。“帧”就像信封一样,它提供预订的目的主机和源主机的地址。

(2)授课老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其使用的动画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利用及时通信技术,如电子邮箱和QQ等手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将批阅后的作业返回给学生。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理解。

(三)调整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基本理论、网络安全和网络应用技术,综合内容较为系统和复杂,因此,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对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删去过时网络技术,重点讲述前沿的流行网络技术。

(2)定期带学生参加网络相关产品会和技术讲座等,学习新的网络技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增进学生对市场的了解,明确各自的就业方向。

明确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实践性教学,安排学生进入公司或者企业进行网络相关技术的综合实践,通过实践内容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改善实验环境。目前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缺乏或者其它原因,没有建立网络实验室,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或者跟其他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改革传统考试方式。①习题库及测试平台建设:由于教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习题素材,可以利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校园网以及数据库技术,创建基于WEB的计算机网络习题库及测试平台,完成抽题、考试、评分等整套流程,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弥补空缺的知识点;②成绩评定可以采用项目分析的方式进行,把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项目,此外指定一个项目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并编写方案,最后由指导教师随机对每组学生提问并根据编写的方案进行综合打分。

四、总结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完备实验环境等措施来进行有效改善,此外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不断吸取优秀教学成果,继续在改革中创新。

参考文献:

[1]谢昌荣.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东梅.计算机网络教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7).

[3]王鑫.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2).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2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 系统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17-00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实用技术,笔者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以下探讨。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比起理论课程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学生对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

2.教学模式不科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不仅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还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以及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网络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3.实验教学较薄弱

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实践性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如网络综合布线室及局域网搭建等专业实验室仍需建立健全。

二、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系统科学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果,同时又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探讨科技领域普遍性问题的科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理论不断地发展创新,尤其是代表其最初基本思想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控制论,影响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应用极多,给教育界带来新的思维启示。因此笔者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如下。

1.基于系统论的宏观指导,优化教学模式

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促使我们从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使得教学问题可以得到优化处理。传统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点的讲授贯穿课堂的始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1创新讲解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讲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时,可以多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例子。同时,在文字中结合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亲自操练设备仪器,在实践中体会、领悟,真正掌握知识,把理论知识真正投入实践操作中。

1.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使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如在教授局域网的创建时,可以让学生以网吧式局域网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进行连网游戏的游戏平台,把学生对游戏的喜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任务、实践理论知识的动力。

2.基于信息论的启发借鉴,改革教学内容

教育信息论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的传递、交换、反馈和使用规律的理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信息量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多样抽象的学科,例如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广域网技术等,这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挑战。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例如,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

3.基于控制论的研究探析,构建实践教学

控制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为核心控制目标,以教育信息传递为主要传输形式的系统,是以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1健全实验教学平台,创设网络实践课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设备,配备网络实验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分流器、工作站、网络管理软件、系统操作软件等教学硬件设备及配备软件,使得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验探索的兴趣。

3.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一方面,中职学校应该在原有实践课的基础上,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完善与实践配套的教学内容,深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换,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在任务安排时,可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合作型学习小组,倡导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努力抓好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工作,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2]刘素芹,肖军弼.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职 实践教学

目前,实训设备台组数量不足是很多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获得较好的专业技能,又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困扰很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一个难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合理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特点

由于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多的采用的是合作完成,所以在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中,尤其是实践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必须的。

1.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科体系教育中的劣势群体。如果过分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科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不适应性将显露无遗;这些特点要求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不应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培养,而应在教学的整个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既是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不断发展提高的需要。

2.工作岗位特点的再现。基础教育“知识学习”的局限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是可以独立完成的记忆、理解性知识,而职业教育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的内容包括工作对象、工具材料、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内容;这些要求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生将来工作岗位特点的再现。

3.教学资源局限。包括教师和实训设备台组数。高职教育不同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它要求专业教师既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符合这两项要求的非常少,所以这导致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普通紧张,生师比通常不达标;同时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方面对实训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和台组数要求也非常高,大部分院校由于教学经费紧张,实训设备的现代化程度通常不高,跟当前行业使用的设备有一定差距,台组数更是不能满足学生充裕的训练和学习。(如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涉及到的光纤熔接机、Fluke福禄克测试仪等设备为例,由于设备单价较高,使用该设备进行实训的学生人数和授课学时有限,因此一般高职院校对该类设备配置的台组数偏少。)

4.学生特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相互间的文化成绩差距较小,个好差距较大,偏科现象更为严重;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起点基本一致,存在的问题也基本相似;同时,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以实践动手为主,不同于中小学阶段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之间动手能力差距较大,在教学中学生自我意识更加突出,这些特点都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模式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合理的分组

职业教育中的小组分组与普通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小学教师由于对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课程特性基本相同。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具有可能性,而在职业院校中绝大部分老师并不熟悉学生的背景情况,各门课程间的差异性较大,所以采用该原则进行分组不符合职业院校的情况。

合理的分组是进行实训教学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相关要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数合理:以一个40人的班级,实训设备台组数位为2的情况为背景来进行描述。为了保证学生在实训中都能有效参与,小组人数应以4—6人为宜,如果以5人为一个小组,那么该班级可以分成8个教学小组,结合实训设备台组数将8个小组分为2个大组,即一个大组一台实训设备。

成员搭配合理:尽量平均分配男女生人数、尽可能保证组内各种成绩类型的学生都有,因为可能存在要求灵活性或体力型的实训项目,不反对平时表现较差或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一个组,这样可能在教学中利用合理的激励方法能有效促进全班整体水平的提高。

小组成员选配形式灵活。下图是笔者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分组采用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进行。教师制定组长人选基本要求,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投票进行选举。如整个班级分为8组,则投票结果前8名自动成为小组组长。首先由得票最少的组长选择第一个组员,依次进行第一轮选拔,然后由排名第一的小组长选择第二名组员,依次进行第二轮选拔;直至选完所有组员为止。

2.任务难度合适

任务的制定要求:应该高于小组单个组员能力所能完成的标准,这就要求小组成员只有积极的相互依赖才能完成。为了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彼此了解并相互信任,遇到问题能相互帮助,相互支援。在课程开始阶段的任务可以设计为较小难度的任务,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较容易完成,不会因为难度太大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任务难度逐渐加大,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更容易展现。

3.全过程监控

小组成员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尽职尽责,不能“搭便车”。如果小组的成功仅靠小组成员中个别人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则小组的其他成员会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在个人发展方面,只有那些参与者可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得也更快。而非参与者的提高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具体而言,为了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避免袖手旁观的现象发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落实个人的责任:1)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考试;2)不定时地要求小组成员口头向教师或整个班级汇报其所在小组的工作情况;3)观测每个小组并记录每一个小组成员对小组工作的贡献次数;4)指派一个小组成员担任该组的“检查员”,其工作就是让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推理过程以及隐含的基本原理做出解释;5)让学习者把自己所学的内容讲解给其他成员,当学习者讲解时,他同时也在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以及隐含的基本原理。

4.综合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必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评价小组的全部劳动成果,给出小组的总成绩;2)给出个体在实践中的成绩;3)当所有小组成员在实践中都达到一定标准时,给出额外的奖励成绩。

四、小结

通过近两年在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维交流,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4):24-29

[2]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5):16-19.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今人们办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更加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的高职业素质人才。然而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普及到各高校基础教学中去是不可能的,受限于课时及教学资源等各类因素,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基础的计算网络知识,而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性、创新性与职业性。项目式实验教学突破传统的填鸭式计算机网络教学,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项目任务设计与学生职业技术需求密切相关,加强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性与职业性。

1 项目式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来保证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系列的系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进而达到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目的。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时存在诸多缺陷。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知识基础不同,有些同学对计算机及其操作知识了解较多,相对这类同学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小,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而一些同学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甚少,往往不能一下子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导致这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产生畏惧,降低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的信心。另外,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虽然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分开教学,但是仍然不能够将两板块独立教学作用发挥出来,且往往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将两板块知识灵活融合,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丧失学习兴趣,产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无用的想法,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与活力,导致计算机网络课程死气沉沉,大大降低其教学效率。项目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是指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以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为教学载体,通过设立目标、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是充当指导角色,改变以往被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注重参与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必须不断的调整与更新。项目式教学法的提出无疑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改变传统计算机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实践上的不足。项目式教学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更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实践技术,还能够对计算机网络项目制作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任务强迫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能够将已学的理论知识与任务所需技术结合在一起。项目式教学教学成果能够在短时期内显现出来,便于教师及时改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累教学经验,为今后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参考资料,进而促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合作共赢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自主地弥补不足、丰富自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进而完成学习目标。

2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项目式实验教学的必然性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实践上的技术应用能力,对此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有碍于人才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学必须改革创新,更加侧重其在技术实践上的教学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式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学生专业对应职业相结合,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技术项目作为教学载体,进而带着较强实践性与职业有利性来进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切实地与实践技术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去提前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遇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难题,由此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也更为深刻、更为扎实,该方法培养出的职业人才也更加能够胜任职业岗位所需。另外,现今计算机网络课程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一门必须课程,也是其他专业人才所需的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坚定了其越来越重要的技术地位,这也让项目式实验教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了更好地顺应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渴望自己的职业必须技术能够得到提高,具备职业竞争优势,因此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项目相结合更加易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加配合教师授课,同时尽早地让学生形成职业计算机技术思想,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在项目中所遇难题,发挥个人创新思想,加强团队的协作,达成项目目标。

3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根本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能够满足职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能够让学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项目式实验教学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也不可以忽略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需要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相关知识技能,为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打下基础知识基础。在形成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时首先要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向以及大体思路,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制定好教学大体目标,再整理明确课程结构,设计安排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形成以理论为基础,以项目式实践为教学主体的系统教学模式。另外,对于多重点的知识章节,可以设立多个重点知识项目任务,对应不同知识点在小组内成立子任务,达到多项目高效率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为使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更加系统科学,可将课程内容设计与系统工程知识结合,从设计、分配、实践、评估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教学模式的形成与改进,进而逐渐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学系统,使计算机网络教学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职业需求,进而达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4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式实验教学的实践分析

4.1 课程的内容与环节设计

为了增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更加紧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需要参考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性,设计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课侧重点与实践项目。由于专业多样,教师不可能为各个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各不相同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可将不同专业大致分类,将职业性质相似归为一类,这样能够大大减少课程设计上花费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另外,需要项目式实验教学是教学重点,因此教师要注重项目的选取设计以及教学情景的设计于模拟,根据知识重点多提项目,多举案例,进而形成多项目多模块的综合计算机网络课程。

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设计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教会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各个基础软件的功能使用,重点培养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使用计算机工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职业素质。明确教学目标后根据目标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结构,增强课时间关联性,进而保障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模块,根据教学模块的特点设计教学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设计的教学项目制作教学程序,便于学生进一步操作学习,对学生项目完成起到指导作用。教学程序可包括项目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项目完成步骤、重点内容的操作指导以及学习参考资源、课后练习项目以及项目评分要求。总之,课程内容与环节的设计是需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实际需求的,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再次的熟悉深化并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4.2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与难易性。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对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遵循实用、适用且符合时展。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部分,教材能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相统一便于学生课上快速掌握完成项目任务、课后复习练习。另外,由于现今办公离不开计算机与各种办公设备,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可增加一部分与时俱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如电子商务技术等)以及一些电脑相关机器的使用、安装与维修(如打印机、扫描机等),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能够紧跟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另外,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每个章节知识的项目要设计多个,按照前后顺序由易到难排版,便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选择,使各个章节的项目训练丰富、选择性高。

4.3 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设计

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以增添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各类知识的印象。通过实践发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分开授课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够明确项目的实践方法与目标,但理论与实践课绝对不是独立的,是对彼此的补充,知识的相互渗透。如金融财会等专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基础软件的使用;而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还要根据其未来职业需求培养其他计算机网络技术,如广电专业学生还要掌握动画制作、DV制作等。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在传授学生通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地对学生专业计算机技术进行提高培训。项目式实验教学是要求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践应用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应以项目实训为教学主体,将理论知识的重点再次在项目实训中强调,加深学生印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更加高难度的项目完成打下基础。另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上加入多媒体演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操作技巧,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在自己小组项目完成中创新操作。为了方便教学,教师应当建立本校的教学课程外站,提供平台将学生课堂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项目要求指南等整理成不同小节,学生可以再平台上直接完成项目任务并提交,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操作平台与学习环境。另外,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能够提高学生项目参与度与完成度,提高学科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设计应调高学生上机项目完成情况所占成绩,对此项目任务完成快、质量高的学生额外加分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5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性质与课程任务

 

这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络管理员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是一个专业后的专业基础课程。要跟进网络工程调试及相关课程,为他们做好前期的初步指导和铺垫。本课程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网络管理者的网络形成、网络管理、网络应用及相关综合性能。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种教学方法互补

 

1.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化实施项目教学。课程包括基本的计算机双机互联对等网组建、星型网络的组建等项目组成,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学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形成,这样就使的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释基本的网络的形成过程和网络的一般知识,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方法,把相应的网络形成过程呈现给学生,学生听后,知道网络的构建过程。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使项目进行顺利的生产,实现专业技能的积累。

 

2.课堂教学以引导法、演示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法:从实际问题出发,介绍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思维,以教学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习为重心,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以知识为重心转移到重心,培养能力。演示方法:所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易于理解和大量信息的效果。通过展示如CSMA,CD的原理,令牌环和FDDl的工作过程和不同,以太网交换机的MAC学习过程等FLASH,真实的让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展现出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态势。

 

3.采用现场教学法。通过访问校园网络和网络机房,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学生首先就会有了自身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学习知识网络和原则的开始,从实际网络的侧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室,课余时间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各种课外辅导班,举办各种网络技能大赛,加大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撰写学习报告等。通过实践训l练,使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认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初步掌握了本地区网络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操作方法。实验过程以小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课程结构项目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本课程由多个项目组成,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浅到深,并且逐步扩大。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解释和实际网络的示范下组建实际的网络,通过建立各种计算机网络,学生在网络社会建设的同时,逐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程内容根据网络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全面了解掌握网络知识和基本组网技能,到达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分类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及时、有效的维护,可以保证网络的运行状态,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目前,有四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手段:第一,统一安装和管理软件。统一安装和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基础,可以防止其他网络计算机用户使用不正当手段攻击网络,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第二,安装杀毒软件、定期电脑病毒等。计算机网络数据、含有多个文件、多种服务、开放性强,这就要求每个用户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数据库,提高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能力,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三,定期积极的开展专业培训,养成良好习惯。经过调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并不是由硬件和软件故障造成的,而是由网络管理员对管理不善和用户错误造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维护

 

计算机网络硬件维护主要是对主机、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外围设备进行监控和保护,以消除网络硬件故障。主机是计算机网络和主机故障核心将导致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主机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硬件的主板、网卡、硬盘、显卡、声卡等等,网络管理员应对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外在表现非常熟悉,并准确及时消除网络故障;网络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维护交换机、服务器和通信线路。服务器和交换机,维护兼容系统维护,网络线路是维护的主要更换由于时间过长和衰减的信号端口或差的接触电缆,确保网络畅通;电脑外围设备的维护主要是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监测,虽然外围设备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但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必须定期维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故障将导致所有或部分用户无法联网,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切实关注计算机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计算机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的效率,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保护计算机网络使用单位自身的高度机密。目前,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在实际工作中,网络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范文6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能够适应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球化尤其教育的一体化成为趋势这是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因此,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各类专业型基础人才,这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优势

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诸多优势,主要有下面几条:

(1)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老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时提出许多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搜索资料;在检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找老师指导,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利用计算机网络快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自学和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现资源共享。课本上的知识一般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者计算机网络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进行查找,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借助于网络的共享性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下载到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对课堂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3)教学形式多样化。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授课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很好地节省了教学资源。

(4)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和视频来代替传统的黑板讲课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

2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但是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对落后,赶不上时展的步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仍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没有与培养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影响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效果。计算机网络教学要求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可以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中等职业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际需要。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计算机网络设备、软件等使用的时间较长,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有些先进的硬件设备,但是缺乏与之配套的软件设施,导致先进的设备成为摆设,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3)教材选取不合适,教学内容没有时效性。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动手实践能力,但是有的教材理论性、基础性较强,知识比较难,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时间较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不但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而且还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教材选取的内容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落后于企业的需求;有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不注意联系实际,课堂学习与生产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相背离。

(4)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发展快速,知识体系更新快,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进行学的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和控制者,大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要求老师较色进行转变,从课堂的控制者变为组织者,老师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对教学的设计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课的时间少,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3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措施

(1)认清办学理念,改进教学思路。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能够适应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办学理念应该以学生的社会的实际需求为主,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融入到计算机网络中去。大胆的开展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改善落后的软硬件设施。计算机网络教学必需的软硬件设备必须是紧跟时展趋势的最新产品,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近的知识,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3)贴近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教材。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应该选择一些技术先进、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以及重点突出的教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以应用为主,理论教育的深度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计算机网络教学必须紧跟先进技术,将社会上热点的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介绍给学生。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应用的主体,尤其是专业老师更应当担负起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重任。学校要制定鼓励老师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政策,制定老师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鼓励老师参加各种计算机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纳入老师的日常考核范围。老师要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不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强个别教学,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