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递正能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递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范文1

受助于人,心怀报恩之情

万江龙,出生于南昌,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腿残疾。初中毕业后,聪明好学的他自强上进,掌握了裁缝手艺,且进步很快,技术全面,裁、缝、烫样样精通。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万江龙南下广东,到一家服装厂打工。在打工期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也得到了同乡、同事的关心和帮助。由于厂房与食堂、宿舍相隔太远,万江龙上下班很不便。不久后,万江龙只好辞工回乡。他乘公交车到火车站排队买好返家的火车票,进站后他感觉又累又饿,满头虚汗,面色苍白。这时,站台上推车卖小食品的一位阿姨见状,主动上前询问万江龙的情况,随即送给他一瓶水和一个面包。万江龙感动得泪流满面,把身上仅剩的3元钱交给阿姨,这位善良的阿姨不但没有收钱,还把万江龙送上了火车。

“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说起当年的经历,万江龙仍然念念不忘,心存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此,万江龙的·心中种下了一粒报恩的种子,把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

坚定信念,不忘奉献之心

2003年,万江龙做了兴国女婿。第二年。他回到兴国县,与妻子一起在县城摆起了修补衣服、换拉链的小摊子。2006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万江龙在县城凤凰大道开了一间“小万服装修改店”。

万江龙的小店不足5平方米,里面摆放着一台缝纫机、一台打边机,墙上挂有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块刻有“授予万江龙爱心大使”字样的奖牌,旁边的架子上摆放着颜色各异的线圈、各式各样的拉链、大小不一的纽扣。万江龙的服装修改店里有一条优惠措施:老年人、军人、学生、困难群众修补服装,一律免费。由于万江龙不但手艺好,而且诚信经营,来店里找他修改服装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一些品牌服装店的老板也找到他钉纽扣、换拉链、改裤边。

8年来,万江龙每天在打理自己小店的同时,还坚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每年助残日,万江龙都会如期来到县特殊教育学校捐上几百或上千元现金。兴国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扬胜介绍,万江龙与学校聋哑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每年捐款,而且还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此外,他每个月还买来蛋糕给孩子们过集体生日。关心照顾残疾孩子成了万江龙的职责。孩子们每次见到他就像见到亲人一般,感到很高兴、很温暖。万江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勤奋,一样能自食其力、为社会作贡献。

2010年5月,万江龙去营业厅缴电费,旁边一名衣衫褴褛的残疾老大爷翻遍口袋还凑不够10多元的电费。看到这一幕,万江龙心里十分酸楚。第二天,万江龙又来到营业厅,找到收电费的营业员,请她帮助遴选10户困难户,由自己出钱代缴电费。两年后,困难户们了解到帮助自己缴电费的好心人是生活艰难的残疾人士万江龙后,心里非常感激,纷纷表示不能再增加万江龙的负担了。

每当群众有困难的时候,万江龙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遭遇车祸的肖怀忠捐款1000元,为残疾病友刘泉洲捐款1000元……据万江龙初步估算,8年来,他已累计为社会困难群体捐款近10万元。热心公益,常年捐款,让万江龙一家本不宽裕的日子更加拮据。“我愧对妻子和小孩。”万江龙心怀歉疚地说,“但我会坚持做下去,因为在危难的时候我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也要尽力帮扶他人。”“生活过得去就行,让爱·心传递下去,我支持他。”万江龙的妻子说。 退休干部邓老经常请小万缝缝补补,万江龙从不厌烦,也不收钱。邓老说:“不平凡的人做平凡事感人,残疾人坚持做平常事更感人!”

大爱无私,投身公益之志

兴国县城最繁华的凤凰大道商铺林立,加上机关单位、学校,一到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人车拥挤,学生过马路险象环生,交警都忙不过来。一天,万江龙路过凤凰大道,看到混乱的交通状况后,决定要为改善交通状况出一份力。从此,每天早上7点半,万江龙头戴红帽,口含哨子,准时站在兴国宾馆门口的信号灯下协助交警维护秩序,耐心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护送小学生过斑马线。2012年冬季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万江龙仍坚持在路口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上班、上学的高峰期过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双腿都冻僵了。妻子见后十分心痛,一边打开电暖器,一边小心翼翼给他按摩双腿。“这样的事有交警,你去做什么?”妻子埋怨说。万江龙笑着回答:“社会给了我们残疾人这么多关爱,我们也要回报社会,只要能做到的,我就要做下去。”

2013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酷暑难熬。看着烈日下坚持在大街上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挥汗如雨的身影,万江龙想到给环卫工人送一份清凉。他到超市购买来、绿豆、冰糖等原料,晚上10点关店门后,他在家煮好茶、绿豆汤,存放在冰箱里。第二天中午,他骑着助力车带上保温桶,冒着酷暑为环卫工人送上一杯杯凉茶、凉汤。

万江龙还参加了由县电视台记者陈三观发起的爱心QQ群。现在,这支队伍已发展到300多人。万江龙以爱心QQ群为平台,传递爱心,帮助困难学子刘桥筹措到40个月的生活费,筹集4万多元助学金,使63名贫困孩子回到校园。

传递正能量范文2

小米手机在我国掀起一股股销售飓风,在中国手机领域制造了一次次革新,小米手机的创始人就是雷军。可以说,小米手机的问世是一场传奇,雷军的生命历程,也颇多传奇色彩。

20世纪90年代初,雷军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编写商业软件。大一写的PASCAL程序,等上大二的时候,就被编进大一的教材里了。

1992年他23岁加盟金山,一路升任至金山公司总裁,并带领公司在香港上市。2007年底,他离开金山后,又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投资的乐淘网、凡客诚品、UCWEB、多玩游戏、拉卡拉等近20家互联网公司,几乎每家都是所在领域前三名。曾有媒体估算过,“雷军系”的资产总值已经接近200亿美元。

雷军要做引领潮流的前行者,他不喜欢当“神仙”,也不喜欢被塑造。作为中国互联网界的“活化石”,雷军立志要在全新的起跑线上,建成一家贴中国标签的国际一流企业。

于是,雷军开始重塑自己的创业之路。2010年他创办了小米科技,小米一上市即席卷了数百万的狂热粉丝。粉丝们叫他“雷布斯”。

“小米科技”是全球第一家以成本价定价的手机厂商,一上马即软件、硬件、互联网一体化。它只用了37个小时就卖出40万部手机,实现了8亿元的销售额,2012年公司销售额过100亿元。刚成立一年多,小米公司估值即过10亿美金。而这一个过程,谷歌花了7年,Facebook花了6年;小米,用了不到两年。

雷军,中国IT圈最年轻的老革命。

雷军,堪称一代人的楷模和典范,具有传奇之美。

写人物评传,首要的是选好人物,即人物本身要不同凡响,要有内容,值得写;然后就是提炼主题,评说中肯。当然,也要有文学写作的素养。

褚亚玲女士选择了雷军,就等于选择了一个传奇,这与她自己的生命情调是相契合的。她在后记中这样说:“生命就是一场旅行,我们为了远处的风景,意气风发地动身。在求索美好的路上,我们的梦远了又近,近了又远……当我们眺望着天边的光芒,会重新升腾起奋进的力量和激情……就在这样坚定的信念里,永远不懈的追求中,提升品质,充实内涵,雕塑生命。只有这一生,只有这一世,怎么能容忍让尊贵的生命平庸?”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带着梦想跋涉的人,是一位历经艰辛激情不减的人,是一位饱经锤炼熠熠闪光的人。所以,她书写雷军,可谓感情饱满滋味长,是自己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绽放。所以,自然而然,《雷军》一书中,通过叙说雷军的传奇人生,传达了一种澎湃强大的生命激情和隐忍不懈的执着精神,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吗?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正能量吗?

传递正能量范文3

记者:今年4月16日,中国记协和全国“三项教育”办公室举行“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主题讨论会,并由中国记协和25家媒体共同发起“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引发了一场关于记者社会责任的大讨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人应该必备的素质,为什么现在再提记者的社会责任?您认为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哪里?

王冬梅:社会责任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准则之一,需要记者在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自觉履行。记者应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像印记一样把社会责任的基本要义印在头脑中,指导职业行为。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记者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社会思想多元化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给媒体带来的压力,一些记者对媒体的基本属性、记者的职业性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和角色错位。有人把记者是社会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参与者这种职业的本分淡忘了,换位成了社会万象的“旁观者”或“点评人”。有的媒体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迷失方向,不再明确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原则立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把传递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报道作为主业,却热衷于那些低俗报道或对社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所谓“轰动性”的新闻。有些记者甚至无视职业道德操守,根本不到现场采访,不核实新闻要素,而是从网上搜来搜去,再粘贴拼凑成自己的“作品”。更有甚者利用职业所赋予的报道权作为“权钱交易”的手段,干一些触犯法律法规的新闻敲诈类勾当。这些问题导致不负责任的报道、虚假报道不断出现,虽然属于个别媒体和记者所为,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削弱了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前不久发生的《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一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对此,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反感,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更是深恶痛绝,称之为“害群之马”。

正是响应社会和行业呼声,中国记协和全国“三项教育”办公室在全国新闻界发起了围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和“记者应当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等话题的行业大讨论,并联合25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发表了“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

实际上,记者社会责任并非新命题、新概念,至于说为什么要重新提起并且开展大规模的业内讨论呢?主要应从国际国内舆论形势现状和走向以及新闻界面临的新挑战等几个方面来考量。其一,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历史新阶段。这种深刻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交流中有交融,交融中有交锋,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更加频繁、复杂、激烈。这类交锋更多时候是体现在媒体上的,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对从业者的影响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主流媒体不仅在涉华报道上仍然坚持其新闻价值取向,也通过传播理念、传播模式和市场手段来影响中国的媒体及从业人员。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普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越来越频繁,国内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其二,从国内经济社会看,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叉、集中呈现,和谐稳定的难度加大,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时代的思潮和情绪在新闻队伍中都有反映。有人在坚持新闻观上出现动摇,认为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有人对媒体和记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清,在坚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这些根本性问题上出现迷失;有的记者则把“社会发展的守望者”理解为是高居人民群众之上的“社会监督者”,个别记者甚至突破职业道德底线违法犯罪。其三,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媒体管理者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能承担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职责,致使媒体管理不严,人员良莠不齐,客观上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新闻队伍中出现“病毒”提供了温床。

这样的形势和现状,凸显了媒体和记者社会责任的至关重要,不容我们有任何麻痹或忽视。因此,突出强调媒体和记者的社会责任,强调记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王书记,结合三十多年新闻职业生涯的体会,您怎样理解和定义记者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新时期,这一概念又被赋予了什么新的内涵?

王冬梅:从新闻学的定义来讲,记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我本科的专业是新闻,毕业后从事了30年的新闻工作。我体会,记者职业不同于其他文字类工作,是一个必须时刻考虑怎样把政治与传播属性有效关联起来的职业,涉及的社会层面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发挥效应之迅速,都不同于任何其他行业。正因如此,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视为职业生命。因为它体现了记者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并直接体现在记者的采访、编辑、播发等所有新闻行为中;体现在新闻选题的设置、采访对象的选择、报道角度的定位;体现在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实效性上。这种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记者必须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天职”,来不得半点含糊。

记者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如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实事求是、把握社会发展主流、主持正义、弘扬正气等,是记者要恪守始终的。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赋予记者的社会责任以新的内涵。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新时期如何强化媒体和记者的社会责任,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明确了方向,为记者社会责任赋予了新内涵。我认为新时期记者社会责任的新内涵应该包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对新时期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到新闻实践当中。

记者: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为抢新闻、夺眼球,一些记者过分依赖网络信息,不核实采访,忽略新闻的真实性;有些记者成为虚假信息的跟风者、炒作者甚至是谣言传播者;有些记者热衷于挖掘负面新闻,甚至夸大事实。您认为这些忽视媒体公信力和责任意识的做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规避和防范?

王冬梅:我认为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记者个人原因。有的记者缺乏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没有按照新闻职业操作规则和工作准则从事信息收集和采访报道,没有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导致报道中出现张冠李戴、内容失实等问题。有的记者缺乏应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盲目跟风、信谣传谣或不负责任地歪曲新闻事实。有的记者缺失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甚至个别人的思想品德有问题,出于某种个人目的有意制造假新闻。

二是媒体管理原因。有些媒体缺乏系统管理和自律机制,对记者管理比较松散,对报道的导向性、新闻性、真实性、客观性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导致失实报道、假新闻频出。有些媒体对假新闻和新闻敲诈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在惩治上缺乏有效手段。

三是市场竞争原因。有些媒体在与同类媒体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市场份额缩水,甚至不再具有市场空间,为了维持生存而不择手段,客观上给某些道德和专业水准低下的记者制造假新闻和“新闻敲诈”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媒体为了刺激发行量、收听收视率、点击率,片面追求吸引力,迎合格调低下的信息需求,为猎奇或低俗报道提供了传播平台。

四是社会因素。有些地方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出于保护形象和市场影响等目的,不能正确面对监督类报道,甚至采取“花钱免灾”的做法来“屏蔽”相关负面报道。有些企业和政府机关为了做形象宣传搞“有偿新闻”等。这些做法客观上致使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止,新闻敲诈行为屡屡得手。

上述问题败坏了新闻队伍风气,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阻碍了新闻媒体正常发挥舆论监督职能。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媒体、记者违背了新闻的职业道德准则,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行业规范和管理,近几年,中国记协在强化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方面开展了多项正本清源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媒体的积极响应,社会反响也很好。我认为,在防范和打击虚假新闻、恶意炒作、新闻敲诈等行业弊端方面,当前应继续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加大新闻观的教育培训力度,开展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从树立理想信念、遵守职业操守、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专业素养入手,对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开展系统而实用、科学而生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

二要加快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试点建设和普及,对媒体和记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实行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行业管理。在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新闻道德委员会中,设置专门的举报查处机构,畅通举报途径、完善查处程序、落实查处措施,对违规媒体和记者及时曝光、严肃处罚、公开通报。

三要加强媒体管理,严格履行媒体和记者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媒体内容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奖惩机制,从新闻业务流程管理中确保报道的导向正确、内容真实、受众喜爱、社会效益良好。

四要加大对违规媒体和记者的处罚力度,强化自律机制。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设立行业管理的“红线”和“底线”,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媒体或记者实行退出机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与新闻道德委员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核发、吊销记者证工作加大审查管理力度。

记者:2012年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倾听中国”系列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梦”系列报道、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系列报道等,将视点触角伸向广大的基层群众,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受到广泛好评。请您谈谈在媒体的社会责任至上方面,国家媒体应如何承担起表率和引领作用?

王冬梅:中央三台播出的系列节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不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新闻界的高度评价,在全国媒体中发挥着主流和表率作用。我认为,中央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发挥着传递社会正能量“放大器”的作用。中央媒体具有权威地位和优良传统,在媒体社会责任的引领上应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做唱响时代主旋律的表率。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版面、频道、频率、网站和移动终端等新闻载体上,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报道为主导,大力宣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励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在全国新闻界充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二是做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舆论引导规律的表率。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围绕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报道做得让受众爱看、爱听。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在做好公众舆论引导的同时,做好新闻界舆论引导的“风向标”,及时发出权威声音。三是做新闻队伍中的表率。来自中央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具备一种代表本媒体形象的品牌意识和形象意识,在从事新闻活动中要注意维护本媒体的社会形象和个人形象。要在纷繁的社会万象和喧哗的舆论场中不断增强“职业定力”和“职业免疫力”,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清正廉洁、”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在履行记者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方面做好表率。

传递正能量范文4

评委:高素质传递正能量。演出结束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姜嘉锵,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特级演员、西路评剧唯一传承人张淑桂,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舞剧演员胡智老师分别登场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都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认为从内容形式到演员的素质都很高,宣传的都是正能量。歌、舞甚至快板都与现实紧密结合,与时俱进。从内容来讲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从艺术形式来讲,每个节目的演员都很有光彩、有激情、有灵魂、有亮点,展现出老年人的精神面貌也就是精气神。从中可以看得出社会的变化,社会前进的步伐,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老年人精神面貌的提高。

观众:身逢盛世乐陶陶。82岁的蔡奶奶是被用轮椅推到展馆的。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老人家非常激动地说:今天我太高兴了,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和节目,身逢盛世乐陶陶啊!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很安逸,都说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所有的老年朋友都健康、长寿。

参会的离退休老干部高度评价了这次展会。他们说演员们的才艺展示水平都非常高,不是专业胜似专业。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很激动也很荣幸,说明社会没有忘记他们,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老同志的关心与尊重。

传递正能量范文5

创新研发,铺就转型升级之路

本届展会上,记者看到,参展企业的制胜法宝均是自己的创新产品。对于苏州志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今年的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可以说是一次崭新的旅程,此次志向展示的产品跨出以前以化纤面料产品为主的圈子,不仅进行了棉、毛、麻、丝等面料整体形象的展示,还带来了一些最新的原料替代产品。

“今年上半年家禽业所出现的疫情,导致羽毛价位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对于纺织企业的生产来说,非常不利。为了把国内羽绒服的生产成本降下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我们研发出了羽毛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今年我们把它带到上海的展会上,进行展示,相信这种不受外界力量左右的替代品,会获得市场的认可,大家的好评。而且在设计方面,我们现在有自己的男装、女装设计工作室各两个,在设计方面有了自己的平台,这也是一种品质上的保证。”志向成品事业部副总经理这样介绍。

同样在今年展会上推陈出新的还有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销售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鹿港参展展品的类别与往年相比更加丰富。“以前就是羊毛精纺类面料为主,今年精纺、半精纺、粗纺等正装面料都有所展示。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也是在市场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断调整生产类型,以满足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同时,现在客户订单偏向时尚化,我们的展品也相应做的更为时尚,你甚至可以在我们展位看到可以应用于单薄外套的针织面料。”

作为参加了多年展会的老展商,浙江松井纺织有限公司此次推出了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这种由松井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从原料到后整工艺,整个流程都是生态环保的。“我可以很有底气的告诉我的客户,松井一直在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创新。” 公司销售经理自豪地说。

而此次来参展的山东大鲁阁织染工业有限公司,在整个行业环境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利润率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据了解,从2005年正式投产到现在,月生产各类面料200多万米,产值突破两亿元。公司董事长王金锁表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创新研发。他说,目前公司有1.3%的资金用在研发上,平均每季度都会推出新产品,公司的面料被许多知名服装品牌使用,销量一直很好。

很多intertextile面辅料展的老展商都和山东大鲁阁一样,在创新研发上不断投入,不仅让公司长期保持发展势头,还在行业调结构、促转型的过程中,成功升级。

本次前来参展的内衣泳装面料供应商,均暗自努力创新产品,从原料结构到组织构成和工艺色彩,力图将最好的面料展现给客户。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宏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王伟民经理告诉记者,参加intertextile面辅料展的目的主要是和一些老客户见面,介绍新产品。其带到展会的锦氨面料、涤氨面料,具有穿着舒适、触感轻柔、恢复性好,吸汗、不产生静电等优点。“我们的系列面料已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认证,我们强调环保更注重质量”。在产品创新开发中,同样注重环保与时尚配合的企业还有福建长乐添利织物有限公司,他们的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广泛,面对市场变化,每年都会积极开发出一些新产品,针对内衣泳装等用途,开发中强调舒适性、易护理性、保健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突出功能性。

福建纺冠针织有限公司2013/2014内衣泳装面料上则运用了新的技术和创意,针对贴身服饰应用合适的纤维,有效提升内衣泳装面料的品质和安全性,帮助服装实现更时尚唯美的设计。创新产品包括精密的透明闪光蕾丝,可将其作为网状织物用于不同产品并通过细绳的使用强化产品的精致感。据纺冠总经理刘传明介绍,他一向对面料设计的原创性非常在意,对面料开发人员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走品牌化经营的高附加值之路,实现“从卖面料到卖品牌”的转型升级。

拓展渠道 打造企业立体形象

可以说,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技术,要想真正成功都需要有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于是参加展会、尝试网络营销、老客户介绍、新客商慕名,成为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的几大重要途径。

本次展会上,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上至董事长,下至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在抱着打拼的精神,面对每一次的挑战。“我们董事长在展会上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他从展会开始一直跟到展会结束。我们重视每一次同客户的接触,因为这代表着商机。康平纳现在有重点客户二三十家,并为它们建立了档案,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开发产品,同时还方便了彼此之间的长期合作。”康平纳市场策划部设计助理介绍。

同样睿智的,还有浙江喜盈盈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走同国内大多数面料企业不一样的路子,成为喜盈盈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仍能做出令别人羡慕的市场业绩的秘诀。喜盈盈董事长表示,其实秘诀很简单,差不多的一款面料,意大利的面料企业售30欧元,喜盈盈售30美金,对方交货期为3个月,喜盈盈为半个月,这样比较下来,优势就已经非常明显。而在国内层面,喜盈盈坚持走高端路线,做差别化的面料产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策略,对于喜盈盈来说,市场竞争力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与市场推广相配套的,往往是企业知名度的拓展和品牌形象的构建。对于志向来说,走的正是这样的路子。据志向成品事业部副总经理介绍,志向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作为市场重点推广年,今年对于志向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已经不是单纯的在卖产品,我们还要大力地推广志向的品牌。今年的展会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我们四大面料品牌‘古德家族’、 ‘衣维新’、‘酷夫’、‘XINGMAX’的产品都有展出,这是整合市场、整合资源的过程,也是体现。”

专门从事毛绒产品生产、加工的宁波大同纺织有限公司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敢于和天然毛比质量,抢占真毛市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董事长余万军认为,走高端路线成就了人造毛皮企业。而在他看来,衡量产品是否高档不在于价格,附加值高又适销对路的产品就是高档产品。正是这样扎根市场、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的经营理念让越来越多的国内面料企业获得了长远的发展。

可以看出,市场需求始终是intertextile面辅料展最为看重的导向之一,主办方每年邀请的大量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负责人、设计师以及采购商都不断为参展商提供着最一线的市场信息。

“我们挑面料,既看风格,也看价格”,摩奥服饰有限公司设计部副经理赵霁介绍了他挑选面料的原则。“首先要适合我们品牌的风格,要有一定的流行度,包含时下的流行元素;然后就是价格,我们春夏装和秋冬装对于面料选择都有一定的价格区间”。事实上,一些服装品牌对于面料中的主要成分,如含毛量等都有相关的规定,“因为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年轻、时尚的,突破了毛含量或价格,就不是我们了,就是高档男女装品牌了”。由此可见,面料企业对成本与流行度的把控,也显得十分重要。

传递正能量范文6

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已步入中年,又失去了唯一的孩子,他们是“失独者”,他们老来“依谁”,近日牵动着许多人的心。然而,能够支撑起他们未来生活的除了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更要先扶起坍塌多年的内心。

不要急忙介入沉痛期

失独者群体很少主动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也不可能改变失去孩子这个事实。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刘铁刚说,这似乎成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通病,总是想要扭转过去,不成则放弃所有努力和改变。

但是,失独者的亲朋好友并不能因此强行去扭转他们这种状态,无论是苦口婆心的劝导还是单方面要求心理咨询师介入。

刘铁刚说,对于刚刚经历重大创伤的人,都需要经历一个沉痛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处于木僵状态,大脑一片空白,任何外界的声音、事物对他们而言都是零,所以他们不愿说话,喜欢独处,浑浑噩噩过着每一天。

“其实,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这都是人类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机制。”他说,“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其实是避免因为听到、说到、看到那些伤心事而再次受伤。”

刘铁刚说,沉痛期一般会持续3到6个月,当失独者自然地度过了这个时期,并且开始出现自救意识的时候,专业心理治疗的介入才是一个最佳的方式,如果本人还没有准备好,依然排斥和拒绝时,则收效甚微。

不过这也因人而异,周围人需要时刻注意观察。有的失独人群在沉痛期因过于悲痛而极度自责,出现自虐、自残甚至自杀的倾向,或者有人悲伤的情绪持续几年也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抑郁的情况,那么必须随时求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家庭组成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天和地,尤其对于中年甚至老年丧子的人来说,生命已经日渐西山,遗忘失去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对于亲生父母而言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大多数人看来,唯一可能弥补的,就是再生一个孩子或者领养一个孩子。但是,除生理上存在的难度以外,让一个全新的生命进入这个家庭是存在风险的。

曾有一对夫妻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独生女儿,后来,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夫妻在一家饭馆发现了一个和过世的女儿极其相似的女孩。女孩很善良,在听完他们的故事之后,主动提出当他们的孩子。此后近十年里,这对夫妻对这个女孩的呵护不亚于此前的女儿,然而,渐渐地,他们会不自觉地拿这个女孩跟女儿对比,时间越久越觉得她不如女儿。终于,女孩不堪重压选择了离开他们。

在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林晓看来,这样的悲剧并不意外。“对失独者而言,领养的孩子就是自己孩子的替代,他们是麻痹自己暂时忘却了失去孩子的事实,而不是真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刘铁刚说,失独者很容易从亲身孩子的状态出发去重新塑造、培养、评价一个领养的孩子,目标单一,而对这个孩子而言他想要的是独立发展,或者说突破以往的自己去成长,两者存在很大的矛盾,这可能会以制约这个孩子的自由发展作为代价,最终结果适得其反。

“一个家庭的组成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他说,如果有好心人愿意为这些失独家庭和失去父母的孩子牵线搭桥必须十分谨慎,否则只是为没能真正走出内心困境的家庭又增添一个悲剧。

失独者内心的紫罗兰

抚慰、找替代都不是治愈失独者内心的灵丹,我们可以从催眠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的真实故事中找到答案。

埃里克森曾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顺道去看望一位同僚的姑母。这位老人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重度抑郁,她独自居住在一间老屋,人很死板,怎么也不肯改变生活方式。

埃里克森来到她家中,发觉这位老人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孤单,一个人关在暗沉沉的百年老屋内,周围找不到一丝生气。终于在一间房间的窗台上,他找到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这屋内唯一有活力的东西,也是老人唯一有兴趣打理的事情。

于是,埃里克森告诉她,你可以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依埃里克森所言,老人开始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一度孤独无依的她,变成城里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当地报纸头条报道:全市痛失我们的非洲紫罗兰皇后。

“对于但凡受过创伤的内心,心理学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治疗悲伤的那些片段,因为越抚慰受伤的部分,越无法摆脱自己对这些部分的关注,而迟迟走不出来。”林晓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唤醒、挖掘他们潜意识中积极的部分,这才是延续生命的动力所在。事实上,积极正向的东西也正是失独者群体内心最主动回避的东西,当他们找回来时,悲伤的部分自然而然地就会被自己忽略了。

失独者急需“专业”的爱

当各大媒体都在纷纷报道失独家庭超过一百万,有爱心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加入到他们的支持系统中,他们成立QQ群、社团,试图帮助和抚慰这些受伤的心。但是有人却发现,失独群体异常敏感,对于该群体以外的人常常有所抵触。

林晓认为,有时候,只有相同经历的人,才能安慰对方,才能让对方重新振作。有爱的人未必就能跟这群人在同一思维平台对话。“最好是在这个群体中培养一些半专业的心理辅导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