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二物理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1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tending Nursing Service in Pediatric Care in the Hospital/LIU Q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33):75-76
【Abstract】 Objective: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s and approaches for clinical effective overall quality of pediatric care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prognosis.Method:88 pediatr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Decem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chose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and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aken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was taken 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usual care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were compared.Result:(1)The health knowledge excellent level of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字2=4.7679,P=0.0290).(2)The total satisfaction level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level of the total satisfaction level of 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ficant(字2=6.0647,P=0.0138).Conclusion:In the practice of pediatric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are,the use of extended care servic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grasp the situ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care of clinical knowledge for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to help children recover soon.
【Key words】 Pediatrics; Discharge care; Extended care services
First-author’s address: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Luzhou 6460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3.035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于健康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激增[1]。相关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所关注的重点从仅注重医院治疗和护理,已经发展成为同时希望在家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健康指导。尤其是针对儿科患儿来说,如何能够在出院后给予患儿更加全面的护理已经成为患儿家属的关注焦点问题之一。
既往文献[2-3]报道中显示,护理延伸服务在儿科出院保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整体质量,改善患儿临床预后的可靠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儿科出院保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依据,笔者所在医院在积极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对儿科出院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了尝试,提出了采用护理延伸服务的干预措施和方法。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治疗的儿科患儿88例,对其临床相关经验资料进行了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涉及的病例均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临床收治的儿科患儿。入选本次研究的病例对象共计88例,男58例,女30例;平均年龄(7.34±2.41)岁,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住院时间(10.23±4.32)d,最长15 d,最短5 d。88例儿科患儿被随机分成了常规护理干预组和护理延伸服务组,均44例。常规护理干预组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7.77±2.67)岁,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住院时间(10.76±4.76)d,最长15 d,最短5 d。护理延伸服务组男31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1±2.11)岁,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0.11±4.11)d,最长15 d,最短5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组 本组患儿在出院以后均第一时间建立回访制度,统一采用回访登记本,在其中详细记录个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具体的回访情况。通常情况下,回访资料中都包括:回访人姓名、联系方式、疾病类型、出院具体时间以及药物治疗等信息。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出院前均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给予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并要求其仔细填写回访登记,并定期查看[4-5]。
1.2.2 护理延伸服务组 本组患儿在给予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护理延伸服务,一般每7天就采用电话的方式对家长以及进行一次集中沟通交流,这对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患儿个体的状态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积极解答患儿家属的相关疑虑,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对于护理延伸服务的相关工作者,一般而言均从业务骨干中选择,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些从事护理延伸服务的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为专业的知识功底,在沟通与表达能力上表现优秀[6-7]。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属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 for Windows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护理延伸服务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4.09%;常规护理干预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3.64%。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水平组间比较,护理延伸服务组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679,P=0.0290),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护理延伸服务组总满意度为97.73%,常规护理干预组总满意度为97.73%,总满意度组间比较,护理延伸服务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647,P=0.0138),见表2。
3 讨论
在护理工作和相关观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于出院护理保健的健康需求也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儿科患儿家长对患儿出院后的保健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关注。对于出院后的健康指导需求不断增强。因此,相关的护理工作者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护理延伸服务的观念和方法逐渐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被提出和发展起来[8]。
特别是在儿童出院保健领域中,相关护理实践过程中的要求和难度更大,护理工作不仅要以“患儿为中心”有序组织开展,同时还要顾及相关家长的需求。笔者所在医院在积极探索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护理延伸服务模式。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综合干预效果显著[9-10]。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整合;物理教学课程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高。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早已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它灵活、生动、形象的文字及声音、图片和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物理教学内容由难变易、由抽象变具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重点、突出难点、启迪思维、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导入,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物理现象,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现代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是八年级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很多奇特的物理现象,如在讲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教师没有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从而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物理常规实验与课件模拟实验相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把抽象的物理规律、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能为学生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颇深。但有时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现实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
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利用计算机技术动画模拟这些实验,既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又能很好地突破教学教材的难点。
三、借助课件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恰好补充了这一点。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很好的示范,能推进物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实践证明,科学地设计和利用多种媒体进行物理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在把握、实施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模式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时,应首先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其中积极地探索、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四、信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而忽略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情感教学优点,只有它们之间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2.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学中不能盲目的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去替代物理实验,因为实验比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和大胆尝试微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地去学习、掌握这种技术,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精彩纷呈的物理世界,从而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更好的体现物理的奥妙。改进教学方式,将传统物理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但我们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前进的步伐。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迷人的风采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能够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情境可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 “寓教于乐”的目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激发表达欲望,从而形成师生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如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而发电的情景,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物理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视性不强的实验,抽象物理现象,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模拟完成现实环境下难以操作的物理实验,可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失重状态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模拟,是教师用叙述、挂图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全部学生答案迅速收集统计,及时分析教学效果,从而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及时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不可能每个实验必做,对某些演示实验在进行效果不是很明显的,如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焦耳定律等在实验室进行,其他诸如安全用电等物理性质的示范性实验,则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合理控制教学节奏,使教学过程能够按照预设的思路进行。全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氛围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氛围,自古有之,但多以语言、动作、图片和简单的实物来烘托气氛,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学习内容。而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充分的交互性能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初二物理“浮沉的条件及应用”的教学中,我设计编辑了一个短片,配以和谐的音乐解说,有轮船、潜水艇上浮下沉、气球、飞艇等浮力应用于实际的画面,学生立刻被吸引了。于是出现质疑题目,这些飞行物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学生讨论,适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轻松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从而水到渠成。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有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过程,激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乐趣,激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思想,加深理解,发现规律,并从中体会到物理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时,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几个情景:牛顿坐在树下,发现苹果落地,思考“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向地面落下,而不向上运动(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弃”一些熟视的日常现象)?”肯定存在有某种力促使苹果落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如果苹果树长得足够高,长到月球那样高,熟透的苹果仍然要落向地面。“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地(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地面上任何平抛运动的物体终要落地(速度越大,射程越远),月球不管以多大的速度运动最终都要“落地”(如果地球表面是个大平面,课件动态展示落地情形);若地球变成圆球状呢(提出假设问题)?展现月球要落地的动态情景(速度越大,射程越远,以致于落不了地)。牛顿非凡想象力给学生思维上的冲突,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前提下,深刻体会牛顿卫星原理图,同时坚信地球是个球状体。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六、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德育的无缝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形象化;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初级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实验本来是以仪器为主要对象而进行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多媒体实验课件代替实际实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就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课件,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1)利用互动性强、仿真度高的课件,模拟完成一些不易实际操作或仪器短缺而无法操作的实验
在许多初级中学,本来就短缺的仪器设备很难跟上课程的改进和变化,再加上有些实验仪器十分落后,学生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在好多时候,面对一些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老师只能对照课本“纸上谈兵”,这就无法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和能力,从而失去了实验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为了弥补初级中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我从网上或利用Flash丰富的语言编程功能,下载或制作了互动性强、仿真度高的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在电脑上分组或单独通过对课件的操作,模拟完成了一些不易实际操作或仪器短缺的实验,达到了和实际操作的实验一样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教学之前,本人考虑到实验室中没有电动小车,改为其它形式的实验又不好组织。于是我利用Flash制作了互动性、仿真性比较高,可以方便地进行模拟操作的“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实验课件。课件的内容设计从情景问题提出、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小车运动的路程、时间的模拟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分析和结论的得出等几方面,逐步引导推进实验进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电脑上味阑蚍肿槔用课件对实验进行模拟操作。学生用课件模拟操作实验就如同玩电脑游戏一样,在既轻松又需要不断动脑思考的情况下,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教学任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对不易直接操作和不易观察的演示实验进行展示
在日常的演示实验教学中,总有些实验不易在教室中直接演示操作,有些实验即使可以演示操作,但可见度比较低,学生不易观察。更有一些演示实验,根本就没有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演示。这时,我们不妨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一些演示实验的操作实录,然后通过自己的加工、组合,制成内容充实、互动性强的演示实验课件,由老师或学生通过运行课件来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规范,同样也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如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实验,由于现象发生需要的时间太长,在课堂上不能直接观察到结果;热机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演示,由于仪器小,观察部件细微动作的可见度比较低,演示效果也很不理想。鉴于此,本人通过网络下载、实况录制、Flas设计等手段,整理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实录和动画资料。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需要,对这些资料加工、组合,并补充了大量的描述性语言,组织了一个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资源库课件,供演示实验教学随时调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利用课件重现和重作实验,为实验的综合复习夯实基础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整体优化,它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已慢慢渗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将数字、图片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受的形象,激发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从而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和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引入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突破时间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起到化无形于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更透彻。
二、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模式与方法。
1、创景导入模式。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形象或场景,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观、听、记、思考、记忆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热膨胀知识中蒸汽导管弯曲形状,升国旗、港口码头中起重设备等等,诸如这些来自于生产生活中实例,通过创设情景能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知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设疑引探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点创设疑点,以及多媒体模拟演示功能,为学生的探索猜想提供模型和验证,从而逐步理解物理概念及相关物理量间关系,提示其规律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学媒体展示内容的观察、思考,抓住模拟事物的基本特征与原来的事物相关、相连、相似之处,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使观察力、思维力得到提高、发展。
例如有关物质比热的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例“烧开水过程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然后学生自己去猜想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结合课件展示,模拟演示通过对水加热时间长短,水升高温度多少,水的质量多少等分析比较,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热量与其他几个因素的数量关系,再通过新的问题提出,对不同物质而言吸收热量多少是否相等?继续模拟演示实验过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抓住最后一步的模拟实验过程如果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和煤油两种物质吸收热量不相等的关系,引入物理概念比热。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概念,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
3、模拟启导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供设有典型的现象和过程,或者设有提示或富于启发性的事物与现象,引导学生探求真知,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主动去获得知识和能力。例如初二教材中有关液体的蒸发具有致冷作用的教学,学生从已有知识知道液体的汽化过程要吸热,既然是吸热怎么又会致冷呢?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甲从游泳池中走出,身上水淋淋,上岸后整个身体直哆嗦。而乙始终站在岸边,他们有着完全不同感觉。从甲身上水在不断蒸发,而乙没有发生水的蒸发现象,甲感觉冷是因为水需要吸热,而人是放热过程,人体表面皮肤温度降低,人感觉就会冷,通过这个课件学生真正领会到“致冷作用”的含义,实质是液体蒸发时从周围物体吸热,即周围物体放热,导致周围物体温度降低,再结合巩固性练习“两只温度计,有一只玻璃泡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住,另一只没有,过一会儿发现两只温度计的示数不同”,学生很容易自然理解。
4、网络教学模式。开放的互联网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将不再主要依赖教师的授课和课本进行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初三教材中“液体的压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压强的知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学生从网络上搜索长江三峡工程的有关知识,收集到“经济效益的世界之最”、“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和安置移民工作难度之最”,一方面学生了解到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动态,又激发了学生爱国的热情。通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为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实践的平台。例如初三物理“能源”的教学,先为学生搭建一个以“能源”为主题网站的框架,站内设有“能的转化”、“常规能源”、“新能源”“环保能源”、“节约能源”等辅主题及相关内容,再让学生去网上搜索有关信息,充实专题网站。当然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并不仅是如上述所讨论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的其他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要求应该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模式,也可以在一堂课上将几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有机的整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需要防止进入的误区。
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其中,需要防止陷入以下误区,从而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果。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6
【关键词】信息教育手段;初中;物理课堂;运用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最初叫做电化教学,《教育大辞典》上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现在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投影、电影、网络资源等资源都属于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资源。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而逐渐被重视。笔者多年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现将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一、备好课做好教学准备
备课是老师的基本功,台上四十分钟,台下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筹划。这不仅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来编写教案,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环节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备课。物理的教学在初中阶段从初二才开始接触,学生对物理充满了好奇。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那么再好的教案也只是一纸空文。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每一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意义特点等必须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教材,研读课程标准,研读参考资料甚至于要研读练习题。当做到对教材胸有成竹之后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是14岁左右的青春前期,他们对物理知识既好奇又可能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中,要解决这个困惑只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依靠幽默的语言和简单的教学手段结合解决。在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对多媒体的教学非常接受,不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显得特别轻松。于是,我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课件的设计上加上一些可爱的图标。比如在课题的首页展示中把QQ聊天中的搞笑图标放在某个角落里,自然很轻松的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特殊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音乐等来调节气氛。比如在设计液体压强的课件中,先讲清楚原理,然后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便放上一小段钢琴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效果很好。
二、上好课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容量大是多媒体的首要特点。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但是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进行课件的取舍甚至是再创造。教学中的情况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反应、接受程度等等都是影响课件正常运用的因素。因此,教师切忌多媒体教学教师放课件这一错误观点。很多老师的课件做得很美,新颖独特,知识点完备。但是往往容易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热闹,教学效果很差的情况。追其原因,就是教师在运用课件的过程中过分依赖课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件的精彩美观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造成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拿到课件之后,首先应该自己演示几遍。看看是否出现错别字病句等低级错误,知识点是否囊括,重难点是否可以通过教学手段达成等等。当这些都没有问题的时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比如在教学“并联”的时候,学生掌握起来总是和“串联”混淆。当看到有的学生在掌握有困难的时候,我当场用一张空白幻灯片来进行作图演示。然后把我演示的内容删掉,重新让学生上台作图演示,下边的同学找问题。结果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都没能掌握好。于是马上停止后面知识点的教学,当天只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直到把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弄清楚之后才进行下一个教学步骤。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放课件,更不能赶进度。尤其是初二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的接触尽管在生活中有很多,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学习才刚开始。因此,特别是在初二上学期,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两个月之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做到了,在后面的教学中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后作业布置要结合生活
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不仅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也可以运用。课后作业的布置,还要强调对物理答题技巧的训练。答题技巧有很多,比如关键词的划分,格式的书写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反复强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方法进行解答,否则就是做无用功,作业重做。比如我在教学杠杆结束之后,课后的作业布置中我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做好记录。我每周有一次通过发电子邮件给学生的作业布置,效果不错。我让学生把发现的物理现象能解释的自己解释,不能解释的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我,我们一起解决。最初学生留给我的问题很多,我耐心解决的同时我建议孩子们自己到网络或者图书馆收集资料进行解决。另外,还要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络,让大家一起在课外讨论物理现象。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他们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自己解决问题之后他们会有成就感。这比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更幸福。但是,这种方式也不宜太多,如果每天都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容易让学生打着学习物理、查找资料的幌子上网做其他事情。因此,这种作业最好布置在周末。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一个教室的基本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经常利用多媒体的班级比传统教育的孩子所接触到的知识更多,内容更丰富,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多媒体的使用,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课件也让不少老师变得惰性。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智慧的使用教学手段,从而增长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说,现代信息教育手段进入课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得以更新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黎加厚,郭振江,张中涛,叶建文.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9-07-18
[2]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J].东北师范大学,2003-08-01